第三十六章 感染疑云
在来的路上,李华还犹豫着,是否告知张明,自己被活死人咬过的事实。
但看到手背上的伤痕,已消失无踪后。他就暗自,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很难说服别人。
而且他自己,也是非常迷糊的。说没感染吧,自己的确被咬过。说感染吧,自己又活得好好的。身体还因此,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这一切与尸毒,都有着直接关联。
所以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更别说服张明了。
就按了几下门铃,让张明开门。
和李华家相比,张明家要殷实几倍。
到底是做房地产的!比起钢材,利润空间大多了。
像李华家的如意山庄,就是张明他爸的公司承建的。不仅如此,上海很多高档小区,都被张明他爸承包。
因此张明家里的房产,也是多到数不胜数。比如眼前的别墅,就是他家很不起眼的房产之一。
不过和李华他爸的发家史类似,张明他爸,也是凭着过人的智慧与胆识,才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只是不一样的是,张明他爸原本是苏北人。当地的生活条件,远远不如苏南。所以改革开放后,他爸就毅然决然的来上海做工。因人勤奋能干,很快就小有积蓄。
便在还未开发的浦东,买了几间土房,安置下来。
当时上海的落户政策,并没现在这么严厉。尤其是没开发的浦东,完全不能与浦西同日而语。因此安置下来后,他爸就很顺利的在浦东落户。并分到了好几亩田地,用来养家糊口。
没想到,还没到一年,就恰逢浦东新区成立。
由于他家的地界,就仅靠黄浦江。具体方位,就是今天的陆家嘴金融中心。所以很幸运的,成了优先开发的地界之一。
于是从政府手上,得到了很大一笔拆迁款。
眼见当时浦东,都在大拆大建。他爸就凭着手上的拆迁款,开始建造房屋,用于买卖。并慢慢的,发展成正规的房地产企业。
那时候,国内像样的房地产企业很少。因此同行间的竞争力,并没现在这么大。张明他爸的事业发展,也就顺风顺水。
等到更多人投身于房地产这个大潮中后,他爸已在上海这个金贵的地界,牢牢的站稳了脚跟。
且凭着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将事业扩张到全国各地。
因生意上的来往,李家和张家的私交,就非常深厚。
只是张明没李华那么幸运!
他妈是他爸养在外面的小·老婆,他也就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私生子。
好在除了他以外,他爸的正妻,就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从家业考虑,张明他爸,对他很是看重。
便从小,就让他就读上海顶尖的私立学校。
那时候,李华也在。因性格内向的原因,很多同学,都疏远他。刚好张明因私生子的缘故,也被同学们排挤。
两人就这样走到一起,成了极为要好的兄弟。
再加上两家交好,双方家长,也鼓励两人加强私交。所以从小到大,两人都在一起上学。
尽管现在,李华的身体里,已不是原来的李华。但并不知情的张明,仍像从前一样,将李华当成兄弟。
这也是为何张明他妈,放心张明跟着李华去智利留学的原因。
等了一会儿,房门才缓缓打开。
看到躲在门后的张明,李华差点认不出来。
因为张明把自己裹得像粽子似的。不但穿着大大的连体卫衣,还用帽子将头包裹住。捂着大口罩,戴着大墨镜。将自己,搞得跟贼似的。
“快-快进来!”,张明东张西望了几眼,就紧张兮兮的催促道。
李华也懒得逗他,立即进了别墅。张明随即关上大门,屋子里,瞬时光线一暗。
“嘿!我说,你能把窗帘拉开一点吗?”,李华不满道。整个别墅的窗户,都被窗帘挡得严严实实的。也不知是多久没开窗了,房子里,还弥漫着一股怪味儿。经久不散的,让人很不舒服。
李华一进来,就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张明却毫不犹豫拒绝道:“不行!我现在是疑似感染者了,不能让流感病毒,传播出去。”。为了尽可能的消灭流感病毒,他将屋子里的消毒液、洗洁精、洗衣粉、醋,全用上了。这才使得整间屋子,都充斥着让人不舒服的怪味儿。
李华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呃!咱们回来这么久,要传染早该传染出去了。现在才隔离,黄花菜都凉了。”。
这倒提醒了张明!
立时面色一暗,懊恼道:“啊!怎么办?怎么办?我爸感染了还好说,千万别让我妈感染了。”。因童年的经历,他对他爸是极不待见。所以宁愿他爸被感染,也不要他妈染病。
从前那么注意形象的人,几天不见,就胡子拉碴的。看来这流感,确实把他折腾得够呛。
到底是兄弟,李华也于心不忍。就语气缓和一些,劝慰道:“我看了流感的潜伏期,好像是四到五天的样子。你看我们离开智利都有一个星期了,却啥事都没有。
所以依我看啊,咱们是不会得那‘疯人病’的。”。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李华心里也没底儿!毕竟他被咬过,也切实体会过尸毒的厉害。怎么就他没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对于张明没感染,也只能推测为少数百分之十的幸免者。
毕竟流感的感染几率,是百分之九十。所以仍有百分之十,是那少部分无法感染的幸运儿。
听到这话,张明的情绪果然缓和多了。就略带期盼的问道:“真的?我没事了?”。
李华故作疑虑的点点头,又摇摇头。急得张明整颗心,都跟着七上八下,晃个不停。
“哎!李疯子,你到是给个准信啊!到底有事还是没事,说一声呗。”,他是把李华当成救命稻草了。以致他都忘了,李华根本不是医生,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