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初唐美好生活第14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初唐美好生活 作者:肉书屋

    初唐美好生活第14部分阅读

    广识。这还是奴的长兄无意间在《魏书》中见到,觉得有趣,说给奴听的。奴记在心里。”

    魏叔玑没注意,薛成楷却是注意到。在魏叔玑说这几句的时候,太子李承乾的眼神暗了暗,贺兰楚石的脸色更是变得难看起来。

    薛成楷赶忙转移话题,“三娘,咱们都饿了,还是早些用这火锅吧。”

    魏叔玑虽然不大明白自家大姐夫为啥这么急,但还是很听话的道,“既然大家都饿了,那你们就自便吧。铜鼎里面已经有咱们府里特制的火锅底料了。这边是切好的蔬菜和肉片,大家想吃什么。就自己把蔬菜和肉片放进铜鼎里烧熟了吧,这火锅吃的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是有人帮忙的话,就没什么滋味了。不过奴还是会让一位妈妈在一旁看着,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她。”

    听到说这火锅还要自己动手,在场的人中就有不乐意的了。他们都是群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什么时候自己做过事情了。为了吃顿火锅,非要自己动手。有点不值得。

    特别是贺兰楚石。一听这话,就嚷嚷开了,“魏三娘。这可不行。君子远庖厨,郎君是什么人啊,怎么能不顾身份干这种有辱斯文的事呢?你们郑国公府就没有仆从了吗?还不赶紧派人来伺候郎君用膳!要是饿到郎君了,看你们怎么担待的起。再说,就某来看,这火锅可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你们府里穷的就只能吃得起这个了吗?”

    话刚说完,魏叔玑顿时不乐意了,努力压制住心底奔腾的怒意,朗声道“这位是?不知这位郎君是从何得知火锅是上不了席面的东西?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不就是火锅吗?刚才奴已经强调过了,这火锅吃的就是自得其乐,奴也是想让郎君尝试下新鲜事物。不如果这位不放心,可以自己伺候郎君用膳。抱歉,各位,火锅的东西已经准备妥善了,奴要去向娘回报了。奴已经出来很久了,再不去找娘亲,她该担心了。”说完,对李承乾和李恪告了罪,把顺娘和另一位机灵的仆妇留下,就径自走了。

    边走,魏叔玑在心里边骂,这贺兰楚石果然讨厌的紧,就凭他那些话,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鸟,李承乾很多过火的做法好像就是他在一旁撺掇的。更何况,他的岳父正是参与了李承乾谋反的侯君集。

    不过走远了,魏叔玑又有点后悔了,她现在还是个6岁的孩子,独自来送火锅已经够让人惊异的了,自己还能找借口是裴氏在忙,没有功夫才让她出面的。可是这会儿自己和贺兰楚石争锋相对,是不是太过冲动了?

    魏叔玑拂袖而去的举动太过突然,在场的众人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待贺兰楚石见到魏叔玑越走越远的背影,又想跳起来和魏叔玑吵一架。

    “贺兰!你的风度哪去了?”见贺兰楚石这么没风度,一直笑着的李承乾脸上也挂不住了,忍不住出声喝止。这贺兰楚石也太不懂事了吧,他多大,魏三娘多大,他居然和一个才6岁的小娘子计较,真是丢人。现在在场的人还有李恪的手下,他可保不齐他们不会把这件事传出去,那样的话,自己这个东宫太子就跟着丢份了。不过这魏三娘还真是有趣,小小年纪就进退有度,很好。

    贺兰楚石这才悻悻的住嘴。心里却把害自己丢脸的魏叔玑恨得要死。

    一旁一直在作壁上观的李恪笑着打圆场,“王兄,某可是很想尝尝这火锅的滋味呢。别的先撇开,咱们先吃上吧。”说着,就举起筷子等着李承乾行动。今日,这魏家三娘子的表现多少也让他留了心了。

    李承乾应了声,直接夹起一块羊肉卷放入锅中烫了烫,就吃了起来。

    一旁的顺娘进退有度的把山药、芹菜、白菜还有鸡翅膀鸡爪啥的放去铜鼎中,道:“诸位郎君,奴已把这些菜放入了,这些都要稍微烧熟一些才好食用,特别是那些荤食需要烧的时间更长。诸位可以先享用牛肉和羊肉。”

    见太子都开始动筷了,其他人也随之用起了火锅。不过,还是尊卑有分,他们多少还是顾及着李承乾和李恪。每一种菜煮好了,就先紧着李承乾和李恪享用。

    边喝着美酒,边享用着又麻又辣的火锅,不一会儿,大家伙就被辣的眼泪都要出来了,身上也开始流汗了,有几位不太能吃辣的,更是辣的只吐舌头。即使这样,那又麻又辣的火锅还是让众人大感过瘾,在座的都是男子,吃到后来,顺娘见刚开始准备的肉片和蔬菜明显不大够吃,又去了厨房让春娘准备了不少,这才险险够。刚开始,众人还能边喝酒边吃菜,到后来,连酒都不喝,直接大筷吃菜了。

    想是顾及各自的形象,刚开始魏叔玑让人准备、原本以为会大受欢迎的鸡翅鸡爪还没有什么人肯吃,毕竟这东西吃起来的样子太过狂放不羁,太子和吴王又在面前,实在不能有失形象。到最后,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蔬菜和肉片吃下去都十来斤了,可那鸡翅和鸡爪还没有人吃,只能留了下来。还好,魏叔玑让春娘多准备鸡翅啥的时候,被顺娘劝阻了,拿去给李承乾他们食用的并不多,不然剩下了的就更多了。

    等大家都吃完的时候,一个个都只能抱着肚子直哼哼了。

    半晌,李承乾才先道:“过瘾!真是过瘾啊!今日可是让小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滋味了。特别是这特制的汤底,更是够味。美酒又有美味相伴,小王很久都没这么酣畅淋漓的了。”

    李恪也道:“王兄所言甚是,这火锅在冬日确实是个好享受。今日尝过之后,小王都想在这冬日日日食用了。”

    其他人一听这话,都符合的点点头。

    薛成楷大手一挥,“这还不简单吗?等会儿某去问问三娘,把这火锅的方子给在座的每人一份。”

    顺娘轻咳一声,上前恭敬的道:“郎君、王爷,刚才小娘子就向奴交待了,如果有哪家府上喜欢这火锅,等会儿离开的时候可以去管家那边取一份方子。”顺娘说完,很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看众人的反应,基本上都是高兴的。心里很是佩服自家小娘子未卜先知的本事,还在厨房的时候,魏叔玑就想到今天把火锅拿出来招待他们,他们吃的好,肯定会想讨要方子的,今日来的基本上都是各个国公府邸还有王府,还不如直接把方子给他们带走算了。

    其实魏叔玑原本的打算是开一家火锅店,只是不知道古人的口味,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接受火锅呢。就想拿李承乾他们试试,如果反响好的话,就想办法去做。至于底料,今日的确实是特制的,这次的送给李承乾他们也没关系,毕竟她头脑里还有不少其他稍微复杂一些的,到时候确定要开火锅店了,再让人把那些火锅底料一一加工出来,不就行了?

    于是,李承乾众人心满意足的连吃带拿的走了,裴氏一看,魏叔玑让春娘准备的火锅底料还有一些,就让春娘不用准备其他的晚饭了,晚上直接用火锅就好。当然,这底料也让魏叔玑想办法把辣味减轻了不少。毕竟晚上还有几个小外甥,总不能不顾他们的吧。自家人吃火锅,怎么的也得让孩子们尝尝鲜啊。这下,魏叔玑让人准备的鸡翅啥的有了用武之地,一家人啃得那是相当的爽啊。

    第二天,各个国公府都或多或少回送了些礼物给郑国公府,还不让裴氏送回礼。裴氏让人准备的回礼各府也增厚了礼送了回来,急的裴氏直跳脚,还是魏叔珍劝说马上要送年节礼了,到时候再多送些给各府,裴氏这才能放下心来。

    至于魏叔玑,则是完全没有裴氏的烦恼,她直接就当这些是卖底料方子的回报了。

    第六十八章 过节(上)

    进入腊月,离元旦(春节)就不远了。许是要过节有了盼头,府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漾上了洋洋的喜气。

    大姐魏叔珍一家在腊月十五左右大姐夫薛成楷述职完毕之后就启程回蜀中去了,裴氏很是不舍,只是蜀中还有薛成楷的娘亲在,不可能留她一个人在蜀中过元旦。于是,裴氏只能准备了大包小包的礼物让魏叔珍带走,私底下还塞了2千两银票给魏叔珍,说是给她做私房钱。魏叔玑也准备了不少菜式的方子让魏叔珍带走,上面详细的写着做每种菜式的具体做法,让薛成楷高兴的很,直念叨着以后就算是回了蜀中,也有了各种美味的下酒菜了。

    这次回京述职,薛成楷的吏部考评是优秀,吏部本想给他分派到离长安城近些的道,但他觉得在蜀中生活的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那边的气候和生活方式,就推辞了,最后还是回了蜀中,但官职是稍微上调了一级。就这,薛成楷已经很是满足了。

    面对离别,魏叔玑也沮丧了好些天,不过,慢慢的听着顺娘说过节的事情,这离愁就渐渐的淡了。心里多少有了几分期待,她还蛮想见识见识古代的过年的。与前世相比,古代的过年应该更有民族气息吧。毕竟在前世的时候,年味一年年的淡下去了,然后就变得跟其他的日子一样的了。

    说道腊月的节日,自然少不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了,彼时大姐一家还没有离开,听到魏叔玑说腊八要喝粥。裴氏他们都很惊讶,魏叔玑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这腊八粥貌似是宋朝才出现的,现在还是唐朝,自然是没有喝腊八粥这个习俗的。

    只是薛志仁他们听说了有腊八粥,缠着魏叔玑要,她就只好把最简单的做腊八粥的方子给了春娘,让她试做出来。甜甜糯糯的滋味让裴氏、魏叔玑和几个孩子都喜欢的很,但魏征父子就不喜欢了。自然,魏叔珍离开的时候,也带走了好几份做腊八粥的方子。等回了蜀中之后。每逢腊八,都会让府中的厨娘做腊八粥。慢慢的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被世人所熟知。逐渐演变成一项习俗,让魏叔玑咂舌不已。直想着估计宋朝发明腊八粥的人会不会来骂她啊。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听大哥说,《假宁令》里面就有对元旦的假期有规定,元旦并给假7日(节前3日、节后3日),元旦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等,颇受唐人重视。在唐代,除夕之夜与元旦之晨是连袂齐过的。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即人们从除夕之夜一直欢乐到元旦天明,通霄达旦,彻夜不停。此时。千家万户合家团聚,大设酒席,同时进行歌舞娱乐,还焚烧纸钱,祭祀祖先,并燃放爆竹,辟鬼去邪。当时燃放爆竹是将干竹子放在火上爆烧,使之清脆作响,故亦称为爆竿。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是日天子坐早朝受朝贺,臣僚百官着礼服入朝,朝贺天子。外官都要拜表入贺。而民间对元旦也很重视,正月初一,燃放爆竹驱邪,沿用汉时习俗,相聚饮酒庆贺,请客喜宴,用桃符以辟恶。

    听得魏叔玑咋舌不已,不过因为有些习俗前世也曾经历过,魏叔玑还算是接受良好。

    想着要亲身感受一下唐朝的春节,魏叔玑特意求了魏征和裴氏,早些歇了闺学,跟在裴氏的身边学着打点过年的物件。魏征原本是不同意的,但受不了她的软磨硬泡,想想她说的也对,跟在裴氏身边多少能减轻些裴氏的负担,就应了下来。

    裴氏看的好笑,进入腊月之后,府上的年货已经慢慢的置办起来了,根本就没有要帮忙的地方。只是想想女儿到底不比儿子要求严,看她自从初夏受伤昏迷醒来之后,平时很懂事,这次也是难得的耍小孩子脾气,还帮着魏叔玑去跟魏征求情。

    于是,在腊月二十二,魏叔玑很轻松的送走了来授课的师傅们,又跟在裴氏身后忙活开来了。

    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魏征和魏叔玉几兄弟都休沐在家,魏叔玑还有些奇怪呢,待听说这日要祭灶就了然了。前些天顺娘就跟她介绍过过年的习俗了。

    这古代强调一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他们府上的灶间设有“灶王爷”神位,顺娘说这是“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而祭灶必须由各府的男子进行,如果祭灶有女子参与,第二年就会很不顺利。

    当魏叔玑目送父兄进入灶间,而自己只能跟着裴氏在外面等着祭灶结束之后去做灶糖,她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无力感,这古代强调的不就是男尊女卑吗?自己一个在前世习惯了男女平等的人在这个女子地位十分低下的唐朝,以后的命运会走向何处呢?看来自己还是要加紧适应这个时代啊。

    父兄们祭灶结束了,裴氏就让春娘准备做灶糖,魏叔玑好奇,也跟在后面凑趣。等春娘做出第一锅灶糖,魏叔玑一看,什么灶糖啊,这不就是麦芽糖吗?想想也是,这古代根本就没有纯白糖,有的只是灰糖,价格还死贵,稍微穷点的人家都吃不起。

    “小娘子,这是第一锅灶糖,您拿去试试看吧。”春娘见魏叔玑直盯着灶糖看,还以为她是想要吃灶糖,想着自家的小娘子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啊。等刚出锅的灶糖不烫手了,就取了一大块塞到魏叔玑的手里。

    魏叔玑一怔,手里捧着大块的麦芽糖,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她并不是很喜欢吃麦芽糖啊。

    前世人家都说麦芽糖的滋味很不错,魏叔玑就买了些试试,只觉得太硬了,咯牙的很。不过现在见春娘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只好撇了一小块角塞到嘴里。一吃,顿时眼前一亮,这麦芽糖怎么感觉跟前世吃的滋味差很多呢?

    春娘做的灶糖金黄光泽、有粘性、软滑,根本不像前世在大街小摊上买的那样硬邦邦的。她才吃了一块,就感觉自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块。

    裴氏看她吃的开心,也高兴的很,笑着吩咐道:“三娘,吃了这块就别吃了吧,别把牙吃坏了。”

    魏叔玑眯着眼点点头。“娘,奴知道了,吃完这块就不吃了。”转身却又跟春娘拿了一大块,分成四份,用碟子装好。蹦蹦跳跳的出了厨房,“娘亲,奴去给哥哥们送灶糖了。”自己这个伪小孩都这么喜欢春娘特制的麦芽糖了,想必几个哥哥也会喜欢的很吧。

    果然,原本祭灶完在书房念书的魏叔璘和魏叔瑜见到魏叔玑送来了麦芽糖,脸色顿时盛满了惊喜,就连魏叔玉和魏叔琬也是一脸笑意。

    “三娘,灶糖好了啊,某可是想的很呢。”才进书房的门,魏叔玑手中灶糖就被魏叔瑜接过去了,他把碟子里面的四小块灶糖挨个分给几位兄长,自己也拿了一块在手上。

    魏叔玉看魏叔玑没有灶糖,皱了皱眉头,毫不犹豫的把分到他手上的灶糖递给魏叔玑,“三娘,你没有吗?大哥这个给你。”

    魏叔琬、魏叔璘、魏叔瑜这才注意到魏叔玑手上是没有灶糖的,他们也争先恐后的把属于自己的灶糖塞到魏叔玑手里,丝毫没有心疼的意思。

    魏叔玑哪里肯要,推辞了半天,见魏叔玉他们还是坚持,只好无奈的道:“诸位哥哥,奴真的不用了。刚才在灶间,春娘做灶糖的时候,奴已经吃过了,后来在来找哥哥们的路上,也吃了一块。现在奴的嘴里还有半块呢。娘已经交代过了,说不让奴多吃灶糖。现在奴已经吃了两块了,已经够了呢。哥哥们,奴去找娘亲了,你们吃完就好好用功吧。“说完,不等魏叔玉他们反应过来,径自走了。

    魏叔玉他们有些傻眼,不过魏叔玑已经走远,想着她刚才说是去找娘亲,那样的话还能吃到灶糖,也就不再坚持。只是他们商量着等明日去国子监的时候,在坊市上给魏叔玑买些点心。

    出了书房,魏叔玑心底暖暖的,眼眶也有点湿湿的。前世的时候,她就很羡慕有哥哥的人,总觉得哥哥能照顾自己,偏偏她是家中的老大,还得受老爸老妈的嘱咐去照顾弟弟。这世算是实现了她的愿望了,还一下子有4个哥哥的疼爱,她已经是很满足了。

    等魏叔玑满怀感触的去找裴氏的时候,她正在和管家魏顺商量着怎么组织府里的下人进行大扫除。魏叔玑这才想起来,貌似昨日顺娘就提醒过自己,祭灶完了就该进行扫年了。这会儿倒是体现了有下人的好处。幸亏是有下人,不然的话,郑国公府这么大面积,就凭他们自家,忙一天都不一定能扫完。而且,就凭自家一家子文弱书生,能打扫的起来才怪呢。

    第六十九章 过节(下)

    小年一过,魏叔玑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就多了起来。和几家国公府合作的铺子的分成、自家的“玩偶之家”、魏征封地送来的年礼、帮着裴氏和各府互送年礼,一件件事情忙得魏叔玑整个是脚不沾地。她总算是明白了,这古代女子管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难怪裴氏总念叨着要教她管家呢。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除夕。前两日,国子监和朝廷相继放假,魏征还带回不少李二陛下赏赐的年礼回来。

    魏叔玑心想这跟后世在公司打工的福利制度也差不了多少吧。只是为啥发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华而不实,过年用不到的东西呢?她倒希望李二陛下能赏赐些实用的东西。

    因为几个哥哥在国子监岁末的考核中成绩都不错,即使是平时大大咧咧的三哥魏叔璘也考了个优等,可把裴氏高兴坏了。魏征面上不显,心里暗自得意。对几兄弟功课上的考察就没那么严了,这两日,也由着他们去做喜欢的事情了。

    说到这个就想起了另一件事情,魏叔玑一直以为唐朝的国子监入学是要交束脩的,哪知自己无意间问出来引的魏叔琬他们一阵好笑,这才知道原来唐朝的国子监学生入学之后的费用是不用交钱的,朝廷有专款的。只要你能通过博士的考核,就不用付任何费用。这与前世高昂无比的上大学费用相比,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之前魏叔玑就缠着魏叔玉知道了唐朝除夕有什么好玩的习俗。待听完魏叔玉说完,魏叔玑咂舌不已。这唐朝过节的规矩还真不少啊。对自己在初唐第一个春节,魏叔玑还是很期待的。

    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喝花椒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守岁”。除夕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仪式,称为“傩”或“大傩”。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论语》中有“乡人傩”的记载。

    唐朝时的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传说神荼、郁垒是兄弟俩。他们“性能执鬼”,居住在桃树下。唐朝人过春节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仔细想想,貌似除了全家团圆守岁,唐朝过年的习俗就没有能流传到后世的。难怪到后世,年味越来越淡了。

    除夕一大早。魏叔玑就起床跟在裴氏后面看她安排各种事情。置天地桌接神、踩祟、置办年夜饭。这唐朝的年夜饭跟前世差不了多少,鱼是必不可少的,寓意“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见年夜饭的菜式不多,魏叔玑还特意指导顺娘做了不少前世年夜饭寓意很不错的菜式,比如常见的鸿运当头、欢聚一堂、金玉满堂、五福临门。

    想着吃年夜饭是少不了喝酒的,裴氏让人特意去弄了些低度、不醉人的酒,这样就算是几个小的,也能跟着喝点酒凑趣了。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夜菜摆满一桌,魏征一家人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一家人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等年夜饭做好了之后,裴氏大手一挥,让管家魏顺安排着值班的下人,府里其他的小厮仆妇们也去过一个团圆的除夕。赢得了下人们的夸口称赞。其实想着要过元旦,裴氏已经给每个下人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每人都裁制了一件衣服。

    看着一家人对自己亲自参与置办的年夜饭很满意,魏叔玑那个欣慰啊,总觉得自己就满足了。只是在无人的时候,还是会想起前世的家人。特别是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她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忍不住喟叹了句。却被一旁的魏叔瑜拍了下脑袋,“三娘,今日可是个好日子,叹什么气啊。”

    魏叔玑一瞪,“小哥,不知道女孩子的头不能瞎碰的吗?”

    魏叔瑜还想说什么,就被裴氏一瞪。“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孩子气。时辰不早了,你们阿耶有话说呢,听他说话了呢。”

    魏叔玉几兄弟和魏叔玑闻言顿时肃然,准备仔细的听着魏征的训话。其实在魏叔玑跟着裴氏去准备年夜饭的时候,魏征已经找了魏叔玉几兄弟去书房做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了。平时魏征夫妻俩私底下就经常交流,这么一时半会让魏征说什么,他还真想不到。

    魏征轻咳一声,“今日是除夕,某其他的话也不多说了,只希望咱们府上下一年能够平安顺利。别的也就罢了。好了,咱们还是快些用年夜饭吧,大郎不是说要带三娘去看大傩吗?来,咱们先来饮这一杯酒吧。”说完,就第一个站起身举起酒杯。

    裴氏、魏叔玑、魏叔玉他们也都起身举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见到今年的年夜饭有不少从没见过的菜式,魏叔瑜他们很感兴趣,只是碍于魏征一贯的冷脸,都不敢贸贸然的吃菜。

    裴氏有些不满意了:“夫君,今日是除夕之夜,您这么严肃干吗?你也不怕吓坏孩子们。”

    魏征扯扯嘴角,脸色算是轻松了很多。不过面上还是硬邦邦的,连个笑脸都没有。

    裴氏只好出来打圆场:“孩子们,你们也别在意。你们阿耶的性子就是这样,还是快些用菜吧。”边说着,还边挨着给几个孩子夹菜。

    魏叔玉他们这才能放松点。

    于是,一家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足足一个时辰才吃完年夜饭。今年春娘准备的年夜饭很受大家欢迎,特别是魏叔玑准备的那几道特色的年夜饭菜式,更是受魏叔玉他们欢迎。几盘菜被吃的一干二净。

    见众人都吃完饭了,魏叔玑缠着魏叔玉他们带着她去宫中看大傩。这种算是祭祀的仪式到前世早就不见了。

    魏征难得的大发慈悲,说道:“大郎,你就带着你弟弟和妹妹去宫外看看吧。某和你们娘亲已经去过很多次了,我们年纪也大了,就不再去了。不过大郎,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等会去的时候,一定要多带上些侍卫。”

    魏叔玉自然应是。

    魏征看他点点头,也放心了,径自就走了。

    裴氏还有些不放心,她现在还对上次魏叔玑被光天化日在坊市中被人绑走的事情还耿耿于怀。她有些疑问:“夫君,要不我们一起去吧?大郎他们毕竟还小。”

    魏征一顿,“过年之后大郎都15了,已经不小了,二郎他们也都大了,也要学着担些责任了。”说完,直接看着魏叔玉几人,直到看的几人心情激荡的很。

    魏叔璘直接就拍拍胸脯,“阿耶,娘亲,你们放心吧。我们这次一定会好好的照看三娘的。”

    “那好吧,娘亲就把三娘交给你们了。对了,娘亲让顺娘和魏顺也都去吧。”裴氏还是不放心,想了半晌,就决定让顺娘和管家魏顺都跟着去,有大人照看的话,也好些。

    等魏叔玉他们顺利出府的时候,免不了相视一笑,都有种逃出生天的感觉。不过还是很享受娘亲难得的唠叨。

    坐在马车里,还没到宫里,道路就被堵住了,众人只能下了马车,顺着人流往午门走去。

    一路上魏叔玉就在介绍着大傩。

    “大傩”。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论语》中有“乡人傩”的记载。唐朝人在除夕要选出男童,戴上狰狞的面具,穿上红黑颜色的衣裤,击鼓并舞蹈,说是可以驱鬼。傩的领舞者称为“方相氏”,有伴舞者以及执事十二人。长安城旧例,每年除夕,宫里都会在午门口举行多达500多人的大傩。除夕去宫门口看大傩,已经是长安城百姓每到除夕必要的消遣了。

    魏叔玑总觉得这跟电视里面萨满跳大神的场面差不多。只不过大傩是最初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而跳大神是为了沟通阴阳、和死者沟通。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傩比跳大神靠谱的多了。

    到了午门口,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颇有些前世魏叔玑去招聘会的感觉。

    还好,每年宫里准备大傩仪式的时候,都会按例在城楼上给各个权贵之家准备一个看台。魏顺拿着郑国公府的名帖,去跟负责大傩仪式的羽林军交涉,不一会儿,就有一小队士卒过来护着魏叔玉他们往郑国公府预订的位置走去。

    魏叔玑被哥哥们护着,突然有些后悔,她干吗来凑这热闹啊,这边人这么多,到了城楼上,看到的都是人头,根本就没什么好玩的地方。

    第七十章 受惊(上)

    好不容易魏叔玑才被众人护着挤上城楼,等站在城楼上呼吸着新鲜空气,魏叔玑抹了抹硬是被挤出来的汗水,忍不住叹一口气,看来这热闹也不是好凑的啊。

    即使小声,离魏叔玑最近的魏叔玉也听到了她的喟叹,关切的问着:“三娘,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魏叔玑摇摇头,“没有呢,奴只是觉得这么多人看着恕4蟾纾辉勖腔丶胰グ桑俊?br />

    魏叔玉笑笑,柔声安慰着:“三娘,没事的。你不是念叨着要看大傩的吗?怎么大傩还没开始你就想回去啦?三娘,放心的啦,咱们在这儿看的很清楚的,有哥哥们在,谁也欺负不了你。”

    魏叔琬、魏叔璘和魏叔瑜都点点头。魏叔璘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三娘,你就放心吧,三哥会护着你的。”,那模样只差对天发誓了。

    “扑哧!”许是魏叔璘的样子比较可乐,旁边竟依稀响起几个女子的笑声。顿时把魏叔璘笑得面红耳赤。

    魏叔玑一行人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是几位身着宫中服饰的女子,看她们的眉目之间有几分相似,就知道她们定是姐妹了。其中大的有十来岁,小的比魏叔玑还稍小一些。几人服饰相差无几,只除了颜色略有差别。俱是身着上身穿窄袖衫襦,下身着曳地长裙,高头履,样式虽不是最富丽绚烂,但也能看得出衣料都是上好的锦绣绫罗。其中两位看上去年岁略大些的女子梳着妇人髻,一看便知她们已经出嫁。

    魏叔玉定睛一看,这打头的不是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爱女长乐公主是谁。其他的几位也都是公主之尊。他年岁小些的时候。娘亲裴氏经常带他入宫,这些公主即使不熟。也多少有一面之缘。忙拉着弟妹上前行礼:“见过诸位公主殿下!”

    魏叔玑吓了一大跳,他们兄妹不就是出来玩吗?怎么会碰到这些金枝玉叶的呢?转念一想,便释然了。这午门最靠近的不就是皇宫吗?宫中那些女子平时没个消遣,遇到除夕举行大傩这种难得的热闹,还不赶紧出来凑趣啊。

    “不用多礼。今日咱们姐妹只是和诸位一样,来与百姓同乐的。诸位是郑国公府上的吧?这位就是魏三娘子吧?”那声音柔柔弱弱的,让人有种清风拂面的感觉。

    魏叔玑在一旁偷偷打量,正说话的这位看起来是几人之中年岁最大,很是雍容华贵。两手各牵着一位年约3岁的女童。看那份气派,和长相。魏叔玑的头脑里顿时浮现“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诗句,想来她应该就是长乐公主李丽质了。

    李丽质聪慧开朗、为人仁爱、貌美且擅长书画。三年前,她就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听说长乐公主很得李二陛下的喜爱,在筹备嫁妆时,唐太宗命依照先前永嘉长公主出嫁时的嫁妆再翻倍,后因魏征进谏而作罢。只是长乐公主受父母的遗传,身患气疾,贞观十七年二十三岁的长乐公主因气疾去世。因身子弱。去世的时候都没有孩子。

    至于长乐公主牵着的那两位。估计就是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只是不知道两位是新城公主。话说这新城公主还是自己未来的大嫂呢。想到这儿,魏叔玑无语的偷瞥了眼自己的大哥魏叔玉。话说这李二陛下真会乱点鸳鸯谱,魏叔玉过几年都要娶亲了。新城公主才几岁,难道要魏叔玉一直等她长大?那不成了萝莉养成了吗?

    听到长乐公主问自己,魏叔玑赶忙上前垂首回道:“回公主殿下的话,奴就是魏三娘。”

    她的话刚完,长乐公主右手牵着的女童便撇开了长乐公主的手,摇摇晃晃的往魏叔玑这边跑来。

    众人为之一愣。不一会儿,那女童就往魏叔玑的怀里撞来。要不是魏叔琬眼明手快的扶住了魏叔玑,说不定她还会被那女童给撞跌倒在地。

    还是长乐公主先回过神来,脸一沉,喝道:“兕子,别胡闹。还不赶紧过来!”

    直说的那位小公主直往魏叔玑怀里钻,边钻还边摇头。“不要,兕子很喜欢她呢,兕子要跟她玩。”把魏叔玑弄的哭笑不得。话说她现在也才6岁啊,这晋阳公主怎么就看上她了呢?她就那么像奶妈?

    “兕子,你这个样子,母后知道了该生气了。快过来。”长乐公主沉声喝道。

    晋阳公主这下连话都不说了。直接埋在魏叔玑的怀里。她那娇憨、可爱的样子,弄的魏叔玑心里软软的。忆起貌似晋阳公主李明达小小年纪、才12岁就病逝了。晋阳可是李唐龙兴之地,李二陛下给李明达起这个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后来长孙皇后病逝,李明达还是唯一一个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见长乐公主还要发火,魏叔玑赶紧打圆场:“公主殿下,要不就让晋阳公主殿下跟着奴的身边吧?奴会好好照看她的。”

    “是啊,长乐皇姐,就让兕子去跟魏三娘子玩吧。您要是不放心的话,豫章跟着照看就是了。”

    这时,一直跟在长乐公主身后的梳着妇人发髻的女子走了出来,劝着长乐公主。

    豫章?豫章公主?长孙皇后的养女?难怪在皇后亲女面前也能说的上话。看她的打扮现在已经下嫁给了唐俭的儿子唐善识了吧。

    长乐公主看看自家小妹那个样子,气也气不起来。没好气的道:“好吧,那豫章妹妹,你可得好好照看住兕子啊。吾可是管不了她了。早知道就不该答应她的痴缠带你们出来耍。还是临川、合浦、新城懂事啊。对了,合浦,魏三娘子的生辰和你差不多,你们应该能玩到一起去,你们多亲近亲近吧。”说的被她牵着的新城公主害羞的躲到了她的后面。

    合浦?听到高阳公主的封号,魏叔玑下意识的抬起头来。只一眼,她就看出那群公主中谁是高阳公主,那种桀骜不驯的眼神就和她前世见到的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一模一样。只不过高阳公主现在的年纪看上去只比自己大一两岁,怎么也不到十岁,就算再早熟也应该不到青春叛逆期,怎么她看上去那么桀骜不羁呢?

    对唐朝的公主,她最开始听到的就是高阳公主和太平公主了。太平公主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呆着呢,面前可是活生生的、大名鼎鼎的高阳公主啊,有传言说她性格骄纵、豪放不羁、厌恶礼教的束缚,她可是敢光明正大的给驸马戴绿帽子的第一人。

    高阳公主自幼母亲早逝,独自一人生活在明争暗斗十分厉害的宫廷,和几十个兄弟姐妹分享着高高在上的李二陛下的父爱,应该是很辛苦的吧?

    这么想着,魏叔玑瞥向高阳公主的眼神里不自由的流露出一丝同情与怜悯。

    许是魏叔玑的眼神太露骨,也许是自幼长在宫廷的高阳公主太过敏感,魏叔玑一流露出同情的眼神,她就感觉到了,立马转过头来,狠狠的瞪了魏叔玑一眼,娇憨道:“看什么看啊。本宫是你能看的吗?”

    魏叔玑汗颜,不愧是大名鼎鼎的高阳公主啊。不等魏叔玉提醒,忙去请罪:“回公主殿下的话,奴只是觉得公主殿下长的好看,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触怒了公主殿下的话,请公主殿下治罪。”

    魏叔玉急了,一握拳作揖,“公主殿下,舍妹年纪善小,不懂事。请大人不计小人过。”他在国子监的时候可经常听说这高阳公主虽然年岁不大,但很受李二陛下的宠爱,性子骄纵的很,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发脾气。如果自家小妹得罪她了,那可就不妙了。

    魏叔琬几人也是急的很。

    埋首在魏叔玑怀里的晋阳公主也一脸潸然欲泣的道:“高阳姐姐,你别生魏家姐姐的气好不好啊?”

    高阳公主并不言语,只是还是直盯着魏叔玑,把她盯得冷汗都要出来了。

    忽然,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临川公主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凑到高阳公主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打着圆场:“高阳妹妹,你就别逗弄他们了。你没看郑国公府几位郎君都着急了吗?特别是咱们家的小兕子啊,都要急哭了呢。吾看这魏三娘和咱们姐妹都挺投缘的。一点小事罢了。咱别和她置气了啊。”

    高阳公主沉吟了一会,弄的魏叔玉几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才笑着道:“既然临川姐姐和晋阳妹妹,高阳自然不会再斤斤计较了。临川姐姐说的事,吾也觉得和魏三娘比较投缘。要不咱们就跟他们一起观礼吧。人多也热闹些。”其实主要是魏叔玑刚才回的话大大的愉悦了她。哪个女子不爱美,即使是年纪小的女孩子。

    才说完,晋阳公主就拍着手叫了起来:“好啊好啊,兕子喜欢魏家姐姐。想要跟魏家姐姐一起呢。”那娇憨的样子逗得在场的众人都笑出声来。魏叔玉几人这才能放下心来。

    最小的新城公主虽然不懂姐姐们为什么突然哈哈大笑,但并不妨碍她跟着众人呵呵傻笑。于是,可怜的新城公主同学无意中也娱乐了把大家。

    半晌,长乐公主才笑着说:“看来今日咱们姐妹是出来对了,不然怎么会碰到魏三娘子呢。”再转过头对魏叔玉几兄弟道:“各位郎君,你们且先去吧,今日魏

    初唐美好生活第14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