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第 57 部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活色生香 1 作者:肉书屋

    第 57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小女孩玩票儿而已。做生意的事想来她也是一窍不通,她几时又懂得什么勾心斗角了?想到这里,孙云博试探的道:“其实,你毕业之后,我和你妈妈的打算,是送你去美国纽约大学去进一步学习电影。将来学成出来,你想回国也好,想进好莱坞也好,爸爸都可以帮你。你现在年纪这么小,又只是个本科毕业生,何必这么急着创业呢?做公司很辛苦的。”

    孙茹固执的摇摇头道:“电影重要的是实践,在教室里做学问,做再多年又怎么样?好莱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学的中国文化,在美国根本派不上用场,学些纯技术的东西有什么用?再说了,纽约大学每年送那么多学生来我们电影学院进修,我要学尖端的东西,考自己学院研究生跟他们一起学就是了,跑那么远干嘛?”

    孙云博语塞。他接着道:“那么,爸爸把宇通在亚洲的公司拨一个给你管理;或者在亚洲成立影业分公司,交给你打理,也免得你去动你爷爷的资产了,好不好。”

    孙茹立刻天真的道:“哎呀,爸爸,我只是开个公司玩一玩,不当真的。你可别把宇通的正经生意给我,不然两下就败光了。还是让我自己锻炼一下吧。”

    孙茹一边说着,一边心里砰砰直跳,暗暗佩服易青厉害——爸爸这样的老江湖,听到这事之后的反应居然都脱不开易青的判断,自己用易青教的着数见招拆招,果然严丝合缝,无往不利。

    有几次,孙茹都差点把文化专署权的事说出来了,可是看样子孙云博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公司会做大,什么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那都是后话了。

    为了趁热打铁,孙茹立刻加了一句道:“爷爷留下的存款就有现金四千多万人民币,我不会动在美国的那些资产的。”

    这句话给了孙云博一针定心剂,他终于缓缓的点了点头。

    第十章 中华必胜(上)

    毕业了,毕业了!

    易青和孙茹带着学士方帽,和导演班的同学、老师们站在表导楼前,对着照相机镜头,努力的做出笑的表情。

    他们彼此拥抱,拥抱同学,拥抱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再见了,亲爱的老师;再见了,电影学院!

    从导师的手上接过证书,把方帽上的流苏从左边拨到右边……易青和孙茹热泪盈眶。

    今天莘莘学子,明日国家栋梁。

    七月的校园,骊歌响起的时候,空气中有淡淡的栀子花香。

    ……

    “李子!”导演班的李想闻声回头,看见易青正叫他。

    李想笑了。除了孙茹,他是这四年和易青最谈的来的同窗兄弟。他上去拍了易青一下,笑道“咋?舍不得我?”

    易青拉着李想,向楼里自己和孙茹的拉片室走去。没走几步,李想就看见孙茹带着同班的鬼才鲁鸣和改剧本的高手单少军向楼里走。

    易青上前和孙茹相视一笑,问道:“他们呢?”

    “全在里面。”孙茹远远的指着拉片室。

    易青来到自己的拉片室,推门而入。房间里面挤挤挨挨的全是人,小板凳、小马扎摆了一地。

    依依和她同班的吴明玉、陈去哥;美术系的两位前杨娴儿介绍的朋友;罗纲和他一起上研究生课程地两位摄影师;何风、李佩佩两人;为易青写《两个人的奥运》的那十位文学系编剧;再加上易青、孙茹和导演班的这三位——整个电影学院系统第八代青年电影人中最出色的人才,济济一堂。

    易青关上房门,站在众人之间道:“感谢大家给面子。这个拉片室,明天我们就要把钥匙交回给学校了。今天,我们要利用这最后一天,这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机会,在这里做一件划时代的事,开一个划时代的会!我敢说,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将记载在中国电影史上,记载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上!各位的名字,将在未来地岁月里,将长久的为人们所议论,所称道……诸君其努力哉!”

    众人中除了依依等几个知情的人以外。大家面面相觑,只是被易青这极具煽动性的几句话带起了满腔豪气,却不知道是什么事。

    易青道:“我先给大家介绍认识。这位是……”等把大家都介绍完 了,反正都是自己同学,师兄弟姐妹一家人,大家很快就都认识了,没有什么拘束感。

    易青把孙茹拉起来,对大家道:“我要宣布的这件事就是——我们刚刚继承了巨额遗产的孙大小姐。将以投资人身份,一次性出资港币一千五百万,注册一家港资影业公司!我在这里,代表新公司诚意邀请各位的加盟,成为 这家电影公司的开国元勋!”

    话音刚落。房间里地人不约而同的一起热烈的鼓起掌来。

    中国影视行业是一个严重老化,人力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的机制。好地人才和掌握了尖端知识和先进理念的中青年电影家得不到创作机会,而一些观念陈旧的老家伙却牢牢地霸住既得利益不肯松口。

    电影学院、中戏,上戏每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每年都大量流失。最多的是进入广告行业,其次是地方电视台和各种平媒,然后是文戈团体;最优秀的一部分则流向外国,流向好莱坞、法国、意大利……

    导演系的拍广告,表演系的勾搭富家公子当少乃乃,这是电影学院学生内部彼此自嘲时最常谈到的话题,一语描绘了大部分导演系和表演系学生的毕业去向。

    这些真正掌握了电影视听知识的人才不能放天合适地位置上去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一些多年来占据一线地位的所谓老前辈,却不断的根据自己的利益提拔与自己有各种裙带联系的人。让这些根本没有授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任何艺术基础地人占据那些利润丰厚、名利双收的位置。

    有些所谓的狗p大导演,自己连一天视听语言基本功都没有练过,连剧本和导演语汇之间的基本认知都不具备,就好意思去改编著名武侠大师的名著。几套武侠剧拍下来,故事不像故事。人物不像人物,天天被人骂,但就是他这种人,死也不肯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一定要霸住那个位置,非把所有大家喜欢的经典都糟蹋一遍不可。

    在中国,一个学电影的青年人,没有裙带关系,没有一个有钱老爸,想凭自己的才华白手起家,在电影行业占据一席之地,非得有苦熬二三十年的思想准备不可——这还得是那些运气特别好,又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跟别人同流合污,为了一定的利益关系牺牲良知的人才行。

    这种潜规则,就是所谓的铁板一块。

    所以,当易青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兴奋的眼睛都亮了。

    这些人当中,有已经毕业正在苦熬的,有刚刚毕业前途渺茫的,还有未毕业但是越来越心灰意冷的……

    一想到以后要遥遥无期的埋头钻营,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把自己的电影理念和抱负付诸实施,服务于观众,这些年轻人的心啊,那是拔凉拔凉地呀!

    现在,有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能够马上有一个岗位,能够把自己所学的马上拿出来投入实践和投入创作,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籁纶音啊!

    李想第一个拍起了巴掌道:“老易,你说吧!我们肯定跟你们干了!”

    孙茹道:“我代表既将成立的公司,正式宣布聘请易青先生为总经理,并兼任艺术总监。接下去,我们将在公司内部成立主要的创作、赢利部门,即艺术创作部。各位学院出身的杰出人才,都将成为我们创作部的首批成员!”

    易青道:“新成立的创作部,将根据现代电影的编、导、演、摄、录、美、制片管理七个部分分成七个创作小组,各组有自己的负责人。各位原始员工,将享受各种公司最高的福利待遇,并且享受每年的原始股分红!”

    大家听了这话,无不砰然心动,兴奋不已。

    易青接着道:“我们已经聘请咱们的大明星周依依同学的经纪人,香港著名的娱乐女王宁倩华小姐作为公司行政顾问;接下去,我们还将向社会招聘主管行政和人力的高级总监。除了艺术制作,大家对公司的行政方面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说。”

    孙茹点头道:“今天请大家来,只是为了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在座各位有其他打算,有更好的去向,比如出国深造之类的打算,我们就不好强拉大家入伙了,呵呵。”

    李想一拍大腿叫道:“哎呀!孙茹你这就假啊!假了假了,这里谁是外人啊,还说这种客气话!谁不点头我今天跟谁急!在国内有电影可以拍,还是跟自己的同学一起闯天下,这种机会好莱坞来请也不换!外国有什么好,到了国外,人家凭什么带你一个中国人玩儿啊?熬多少年也是给人家打下手!”

    此言一出,大家纷纷附和,都觉得有道理。接着就依次表态,表示愿意加入孙茹的公司。

    孙茹一看进行顺利,高兴的道:“既然大家都没有问题,我们就在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之后,尽快给大家发去正式的聘书!各位的薪水,从拿到聘书即日起,就开始计算!”

    众人高兴的纷纷议论起来。吴明玉忽然叫道:“喂,老板、老板娘!我们公司叫什么名字啊!”

    易青想了一想,道:“我们是一群中国的学生,为了中国的电影腾飞于世界,为了中国的在世界的文化形象而奋斗。所以我一直想,给公司取名叫中国人集团,后来才知道,专有名词不能注册企业商标。后来我查了以后发现,中华人这个词居然不是专有名词,可以用,那么,我们的公司就叫‘中华人’集团!我为中华之雄踞世界而奋勇拼搏,各位同胞同学,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好!中华人好!就叫这个名字,为我生而为华人而自豪!”

    “搞旺咱们中国人自己的电影,毙了戛纳,毙了好莱坞!”

    “啥也别说了,干吧!易青,干吧!”

    易青望着兴奋不已的同学们,一股巨大的幸福感充溢在他胸臆。一幅宏伟的蓝图,渐渐在他脑海中被勾勒了出来。

    可惜,今天人都齐了,却只是不见杨娴儿。论电影美术和艺术天赋,她即使在这些英才、鬼才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易青忽然非常的相信杨娴儿,相信当年在美术沙龙上跟她唇枪舌剑,畅谈艺术见解的情景。她真是个天生的电影美术家呀!

    娴儿啊娴儿,你到底在哪里啊!

    第十章 中华必胜(下)

    就在易青和孙茹意兴飞扬的商讨中华人集团的注册成立和组建原始班底的时候,孙云博夫妻和易青的父母,也在分别准备回到美国和南方去。

    易青早上在首都机场送走了父母,带着满耳朵易妈妈的唠叨,又赶到孙茹的家里,跟孙云博和孙太太做一个礼貌上的告别。

    孙太太华云清女士拉着女儿在房间里母女话别,而易青则和孙云博在客厅有一搭没一搭的讨论一些天气和国际金融之类的话题。

    孙茹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难得这次孙云博夫妻两人在北京一呆就是几个月,现在要和母亲告别,拉着孙太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华云清爱怜的摸着孙茹的头,微笑着坐在床边,听女儿不停的说开公司的事,隔一两句就来一个“易青说什么什么”,“易青最喜欢怎样怎样”……

    小茹长大了。华云清看着出落的美丽聪慧的女儿,忽然有种恍然的不真实感 。每年回来,都觉得她长大了一点、又长大一点……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一次还差点结了婚。

    华云清悄悄看了看房门的方向,确实没有进来后,低声对孙茹道:“孩子,你和易青要开公司。你爸爸没有为难你们吧?他说什么了吗?”

    孙茹惊奇的看着母亲,失声笑道:“妈……那是我亲生老爸啊!他怎么会为难我呢?您说话可真有意思,呵呵。”

    华云清怔怔的看着女儿,幽幽地道:“那就好,那就好。只要他对你好,就好了。真挺好的……”

    孙茹看着妈妈,仿佛觉得这些年来每次见到她。总觉得她不太开心。也不知道为了什么。难道世界级大富豪的太太,也有这么多不顺心的烦恼吗?

    ……

    客厅里。

    孙云博漫不经心的对易青道:“小易啊,小茹开公司,你是不是也入股啊?”

    易青刚刚跟他聊了几句中东地区形势,谈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听他来这了这么一句。毫不犹豫的,易青地警惕性就升到了顶点。

    “我还没想好呢。刚毕业,总想自己去闯一闯。不打算自己拿钱出来投资,最多给小茹打打工吧。”易青用同样漫不经心地口吻应道。

    易青知道现在面对孙云博,越低调越好。

    其实说起来,孙云博是孙老爷子的独子,又是孙茹的父亲,易青应该对他不那么防备才对。

    可是易青每次见到他,总是说不出的别扭。对他总是隐隐有种畏惧感。

    易青想也许是因为这位福布斯全球榜上有名的大富豪地位太高,太过厉害精明,所以面对他总是觉得很有压力吧。

    但是有一点。易青是非常清楚地,那就是——孙云博和他的父亲孙老爷子决不是一路人。

    在孙云博心里,他一直以为他父亲和他是一条战线的。孙云博和宇能帮助孙老爷子掌控国内的电影业,而孙老爷子保证了宇通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利益。

    但是,孙云博并不了解他的父亲。他只知道孙老爷子关于金钱和权势的一面,却不明白,在这位电影家的心口。还有电影、艺术、梦想和对祖国民族真挚的爱。

    孙老爷子一直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紊乱落后地中国电影业需要一个他 这样的掌舵人来处理许多问题;另一方面,封建行尊式的机制结构深深的阻碍着中国电影自由健康地发展。

    所以,孙老爷子当初才会对易青说,他自己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悲哀,他冀望易青能打碎铁板,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影文化机制,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所有有才能的人、愿意为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的人,都能有发挥才智的位置和与之匹配地待遇福利。

    易青之所以处处防备孙云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孙老爷子的遗志是要创造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美丽春天;而孙云博需要见到的,是一个由宇通财团掌控的、一家独大,国际垄断的大托拉斯集团。

    易青要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开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事业,功成身退,为国为民;以他的性格,杀了他,他也不会肯去为一个财团或者垄断组织做代理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孙云博一点摸不清,父亲选择的这个继承人究竟是太天真糊涂呢,还是太过有城府有心计。

    不过,他总觉得,要是易青有心计的话,他更应该巴结自己,靠着宇通这棵大树好乘凉啊!

    如果是处心积虑的要摆脱宇通,另起炉灶。那就意味着他要艰苦创业,还要得罪宇通这种国际财团——这显然不可能,他图什么呢?

    对于有些思维方式的人来说,有许多理想和境界,他们永远不可能理解。

    所以孙云博还是宁愿相信,孙茹和易青都是不年心性,还不成熟,喜欢玩儿。

    那就让他们玩两年吧!料他们也弄不出多大规模,难道连这两个小娃娃也控制不了吗?孙云博这样想着。

    何况,关于亚洲代理人的事,孙云博还有自己的打算呢?人老了终究会糊涂,会一厢情愿,孙云博并不完全相信孙老爷子的安排,更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

    ……

    终于,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孙茹和易青把孙云博夫妇送上了飞机。

    当易青目送飞机冲上云霄的那一刹那,易青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过关了,终于过关了!

    没有了对孙云博的担心和防范,易青开始大刀阔斧的准备起新公司的成立来。

    首先,是向电影学院要人,把今年念大四要分往各地实习的表演系学生吴明玉、陈云可要来,当然还有已经成名的依依;接着,南京艺术大学的乔帆也已经大四实习了,易青让宁倩华找了一个行政人员去南艺把他也要了来。

    接着,易青和孙茹翻出当年拍摄《两个人的奥运》的导演笔记,把当时剧组里工作能力强的,经验丰富的美工、剧务、灯光、道具等部门的得力人手名单重新整理出来。然后根据当时留下的联系方式,逐一给他们发去聘书。

    没多久,反馈回的消息就传回来了,除了几位老师傅确实大了,不愿意去香港之外,其他收到聘书的人都非常高兴,纷纷在指定时间聚齐。

    最后,宝叔和宁倩华也从香港回来了。他们受易青和孙茹的委托,去香港办理公司成立的各种手续,搞定了准拍证,税证之类的那一套东西,终于万事俱备了。

    2010年九月一日,孙茹和易青的港资影业公司中华人集团终于宣告成立。

    易青在香港成龙国际大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公司成立酒会。

    典礼当天,酒店外二十米范围全部熄灯禁光;大堂挂起银幕,在幽暗浪漫的光线下,安置在二楼的放影机放的是中国电影史和香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100部华语电影的剪辑片段。

    在这样略带浪漫神秘气氛下,满堂宾客踏着门口的红地毯鱼贯而入。门口小灯下负责登记的迎宾人员大声唱名。

    这一天,忙坏了香港狗仔队和从内地赶来的记者传媒。全世界都在猜测,一个区区一千万五百万的新兴公司,这在香港2800多家影业资本中不过是随时可能被人吞并的小生意,怎么会吸引来这么多眩目已极的大腕群星亲自驾临,为它的成立酒会捧场。

    中国电影集团和董事长韩山平暨夫人;华裔兄弟的两位当家王忠军、王忠雷;著名制作发行人,张一谋的搭档张威片先生;著名导演冯晓刚、影星周讯及其男友著名造型师大齐、内地玉女掌门刘一菲;还有易青他们电影学院的师兄师姐们,黄小明、赵微、程坤、黄雷、路川等等一大批国内的著名的电影家、明星陆续进入会场。

    香港方面,除了影坛前辈吴司远先生,冲着宁倩华的面子而来的包括中国星的向骅强、向骅生兄弟;英皇老板杨寿城;香港艺术电影大师王家伟;香港影艺人协会元龙曾智伟、黑白两道都给面子的大哥任达骅;还有和依依拍过戏的梁超伟、跟杨寿城一起来的荣祖 儿、s姐妹等等。

    这个晚上群星灿烂。虽然易青事先要求酒店方面要禁光,配合大堂银幕的放影,但是记者们的镁光灯还是把原本幽暗的大堂照的如同白昼,到处是闪光的镜头,光与光都连成一片。

    在所有宾客入场之后,大堂里敲起天籁般的钟磬之声,突然百灯齐亮,楼上的放影机撤去,大堂里一片灯火辉煌。

    易青和孙茹、依依、罗纲、何风等人站在叠起如山的盛满香槟的杯子后,微笑着向全体宾客宣布——

    中华人影业集团成立了!

    第十章 中华必胜(下)

    就在易青和孙茹意兴飞扬的商讨中华人集团的注册成立和组建原始班底的时候,孙云博夫妻和易青的父母,也在分别准备回到美国和南方去。

    易青早上在首都机场送走了父母,带着满耳朵易妈妈的唠叨,又赶到孙茹的家里,跟孙云博和孙太太做一个礼貌上的告别。

    孙太太华云清女士拉着女儿在房间里母女话别,而易青则和孙云博在客厅有一搭没一搭的讨论一些天气和国际金融之类的话题。

    孙茹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难得这次孙云博夫妻两人在北京一呆就是几个月,现在要和母亲告别,十分依恋,拉着孙太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华云清爱怜的摸着孙茹的头,微笑着坐在床边,听女儿不停的说开公司的事,隔一两句就来一个“易青说什么什么”,“易青最喜欢怎样怎样”……

    小茹长大了。华云清看着出落的美丽聪慧的女儿,忽然有种恍然的不真实感。每年回来,都觉得她长大了一点、又长大一点……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一次还差点结了婚。

    华云清悄悄看了看房门的方向,确定没有人进来后,低声对孙茹道:“孩子。你和易青要开公司,你爸爸没有为难你们吧?他说什么了吗?”

    孙茹惊奇的看着母亲,失声笑道:“妈……那是我亲生老爸啊!他怎么会为难我呢?您说话可真有意思,呵呵。”

    华云清怔怔地看着女儿。幽幽的道:“那就好,那就好。只要他对你好,就好了。真挺好的……”

    孙茹看着妈妈,仿佛觉得这些年来每次见到她,总觉得她不太开心,也不知道为了什么。难道世界级大富豪的太太,也有这么多不顺心地烦恼吗?

    ……

    客厅里。

    孙云博漫不经心的对易青道:“刚易啊,小茹开公司,你是不是也入股啊?”

    易青刚刚跟他聊了几句中东地区形势,谈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听他来了这么一句。毫不犹豫的,易青的警惕性就升到了顶点。

    “我还没想好呢。刚毕业。总想自己去闯一闯。不打算自己拿钱出来投资,最多给小茹打打工吧。”易素用同样漫不经心的口吻应道。

    易青知道现在面对孙云博,越低调越好。

    其实说起来,孙云博是孙老爷子的独子,又是孙茹的父亲,易青应该对他不那么防备才对。

    可是易青每次见到他,总是说不出的别扭。对他总是隐隐有种畏惧感。

    易青想,也许是因为这位福布斯全球榜上有名的大富豪地位太高,太过厉害精明,所以面对他总是觉得很有压力吧。

    但是有一点,易青是非常清楚地,那就是——孙云博和他的父亲孙老爷子决不是一路人。

    在孙云博心里,他一直以为他父亲和他是一条战线地。孙云博和宇通帮助孙老爷子掌控国内的电影业,而孙老爷子保证了宇通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利益。

    但是,孙云博并不了解他的父亲。他只知道孙老爷子关于金钱和权势的一面。却不明白,在这位老电影家的心中,还有电影、艺术、梦想和对祖国民族真挚的爱。

    孙老爷子一直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紊乱落后地中国电影业需要一个他这样的掌舵人来处理许多问题;另一方面,封建行尊式的机制结构深深的阻碍着中国电影自由健康的发展。

    所以,孙老爷子当初才会对易青说,他自己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悲哀,他冀望易青能打碎铁板,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影文化机制,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所有有才能的人、愿意为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地人,都能有发挥才智的位置和与之匹配的待遇福利。

    易青之所以处处防备孙云博地原因,就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孙老爷子的遗志是要创造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美丽春天;而孙云博需要见到的,是一个由宇通财团掌控的、一家独大,国际垄断的大托拉斯集团。

    易青要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开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事业,功成身退,为国为民,以他的性格,杀了他,他也不会肯去为一个财团或者垄断组织做代理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孙云博一直摸不清,父亲选择的这个继承人究竟是太天真糊涂呢,还是太过有城府有心计。

    不过,他总觉得,要是易素有心计的话,他更应该巴结自己,靠着宇通这棵大树好趁凉啊!

    如果是处心积虑的要摆脱宇通,另起炉灶。那就意味着他要艰苦创业,还要得罪宇通这种国际财团——这显然不可能,他图什么呢?

    对于有些思维方式的人来说,有许多理想和境界,他们永远不可能理解。

    所以孙云博还是宁愿相信,孙茹和易青都是少年心性,还不成熟,喜欢玩儿。

    那就让他们玩两年吧!料他们也弄不出多大规模,难道连这两个小娃娃也控制不了吗?孙云博这样想着。

    何况,关于亚洲代理人的事,孙云博还有自己的打算呢?人老了终究会糊涂,会一相情愿,孙云博并不完全相信孙老爷子的安排,更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

    ……

    终于,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孙茹和易青把孙云博夫妇送上了飞机。

    当易景目送飞机冲上云霄的那一刹那,易素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过关了,终于过关了!

    没有了对孙云博的担心和防范,易青开始大刀阔斧的准备起新公司的成立来。

    首先,是向电影学院要人,把今年念大四要分往各地实习的表演系学生吴明玉、陈云可要来,当然还有已经成名的依依;接着,南京艺术大学的乔帆也已经大四实习了,易青让宁倩华找了一个行政人员去南艺把他也要了来。

    接着,易素和孙茹翻出当时拍摄《两个人的奥运》的导演笔记,把当时剧组里工作能力强的,经验丰富的美工、剧务、灯光、道具等部门的得力人手名单重新整理出来。然后根据当时留下的联系方式,逐一给他们发去聘书。

    没多久,反馈回的消息就传回来了,除了几位老师傅年纪确实大了,不愿意去香港之外,其他收到聘书的人都非常高兴,纷纷在指定时间聚齐。

    最后,宝叔和宁倩华也从香港回来了。他们受易青和孙茹的委托,去香港办理公司成立的各种手续,搞定了准拍证、税证之类的那一套东西,终于万事俱备了。

    2050年九月一日,孙茹和易青的港资影业公司中华人集团终于宣告成立。

    易青在香港成龙国际大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公司成立酒会。

    典礼当天,酒店外二十米范围全部熄灯禁光;大堂挂起银幕,在幽暗浪漫的光线下,安置在二楼的放影机里映放的是中国电影史和香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同100部华语电影的剪辑片段。

    在这样略带浪漫神秘的气氛下,满堂宾客踏着门口的红地毯鱼贯而入。门口小灯下负责登记的迎宾人员大声唱名。

    这一天,忙坏了香港狗仔队们和从内地赶来的记者传媒。全世界都在猜测,一个区区一千五百万的新兴公司,这在香港2800多家影业资本中不过是随时可能被人吞并的小生意,怎么会吸引来这么多眩目已极的大腕群星亲自驾临,为它的成立酒会辑场。

    中国电影集团的董事长韩山平暨夫人,华裔兄弟的两位当家王忠军、王忠雷;著名制作发行人,张一谋的搭档张威平先生,著名导演冯晓刚,影星周讯及其男友著名造型师大齐、内地玉女掌门刘一菲;还有易青他们电影学院的师兄师姐们,黄小明、赵微、程坤、黄雷、路川等等一大批国内的著名的电影家、明星陆续进入会场。

    香港方面,除了影坛前辈吴司远先生,冲着宁倩华的面子而来的包括中国星的向骅强、向骅生兄弟;英皇老板杨寿城;香港艺术电影大师王家伟;香港影艺人协会元老曾智伟、黑白两道都给面子的大哥任达骅,还有和依依拍过戏的梁超伟、跟杨寿城一起来的荣祖儿、s姐妹等等。

    这个晚上群星灿烂。虽然易青事先要求酒店方面要禁光,配合大堂银幕的放影,但是记者们的镁光灯还是把原本幽暗的大堂照得如同白昼,到处是闪光的镜头,光与光都连成一片。

    在所有宾客入场之后,大堂里敲起天籁般的钟磬之声,突然百灯齐亮,楼上的放影机撤去,大堂里一片灯火辉煌。

    易青和孙茹、依依、罗纲、何风等人站在叠起如山的盛满香槟的杯子后,微笑着向全体宾客宣布——

    中华人影业集团成立了!

    第四卷 第十一章 擦皮鞋的小女孩(上)

    第二天,几乎所有的香港报纸和一部分的国内娱乐、财经报纸都登载了这个小小的影业公司举行的大型酒会。

    大家都能猜到,所谓一千五百万的注册资金只是做一个壳子而已,这个中华人影业,肯定是家底丰厚,他们要把大量资金,用在正式的电影拍摄上。

    只不过,大家都在疑惑的是,以这几年香港电影市场低迷惨淡的情形,这些年轻人居然还如此高调的出击香港电影业,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已经有不少所谓的观察家和老资格的财经评论人在预言,这个公司不过是一群败家成性的富家子弟在玩票,等这个公司第一部电影拍出来,转眼就要把公司赔光。

    尤其是在公司成立酒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华人影业年轻的总经理和艺术创作总监易青导演居然对记者说,他们这个公司要改变原本香港和国内电影资本运作,尤其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式——这令一些老前辈感到非常荒唐可笑,觉得年轻人真是异想天开。

    传统的电影运营模式,就如普通人所知道的,都是——先由电影公司招募签约导演;然后由公司和导演找到剧本或拍摄题材;接着公司拨款或者找到投资商,派出监制监督整个电影的拍摄;最后由监制和导演组建招募演职人员,组成剧组进行拍摄。

    换言之。传统的电影运作,只有监制和发行制片人员是公司地正式职员;导演是公司签约雇佣的人;除了这两方面以外,所有演员和其他剧组成员,全是临时雇佣来的。

    多少年来。人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电影、电视剧都是用这种方式拍摄出来地。广大的影视行业工作者,其实是一群自由职业者。剧组成员之间,原本毫无关系,为了一个作品聚集在一起,拍完戏又各奔东西。

    剧组成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多的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在一起工作毫不熟悉,丝毫没有默契可言,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好容易经过一段时间磨合的可以了,戏又拍完了。大家又不得不解散了等待下一个戏,跟另一批人再重演一遍浪费资源的磨合期和默契培养期。

    这种落后的草台班子临时拉的模式。实际上是导致了大量资源的叠加重复浪费,也使影视从业人员完全没有安全感,不能稳定地把心思和精力完全投入到创作中去。

    然而重要的弊端还不止于此。

    这种体制正是所谓三年不开工,开工吃三年,要想有工开,必须自己去找门路。

    而这个门路,在中国。就是要依靠那些千丝万缕人际关系、裙带关系——影视圈八成以上地黑幕,九成以上的丑闻,皆由这种机制而起。

    ……

    易青在建立公司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中华人影业公司内部,先改革这种落后的运营模式。

    他的作法,是在公司内部成立艺术创作部,再根据现代电影的编、导、演、摄、录、美、制片七个创作组成,把艺创部门成七个小组。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面向全社会、全行业搜集、网罗专业的、优秀地影视从业人才,用招聘的形式。把这些人聘为公司的坐班人员。

    换言之,是用公司的资本,把整个剧组需要的要害关键部门的人才全部养起来。有戏拍的时候,大家开工;没戏拍的时候,回到公司写字楼里,大家在一起聊天上网,照样有钱发,一起等待公司的下一部戏。

    这样一来,原本满世界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找门路地一群自由职业者,就变成了每天打卡上班出入写字楼的城市职业白领。这些影视从业人员们就可以把原来满世界求人找门路找剧组的时间,腾出来专心地考虑艺术创作本身的事。

    更重要的是,工作拍戏的时候,这些人的合作伙伴全是天天见面,早已熟悉的公司同事,彼此非常了解对方的工作习惯和能力,做起事情来得心应手,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拍摄质量和工作进度。

    当然这种新的运营模式也是有明显的弊病的。

    第一,这样一来,电影公司的运营成本就大大提高了。一个月光是工资表要打老长老长的一大张单子,开销很大。

    所以易青和孙茹请了专业会计师进行了反复的成本核算,制定了一个基本的工资制度初步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比方一个道具师从前接一个戏,拍六个月拿三万块,平均一个月五千块。那么他在中华人影业的月工资标准可能就定在两千元左右。表面看起来好象是月收入少了,但是实际上,原本这个道具师可能三年都接不到两个收入三万块的戏,而现在却每月都有钱拿。这样算下来,实际上的收入一点也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种安全感。

    更何况,除了薪水之外,还有影片的票房提成。

    因为这种新模式的另一大弊病是,因为大家都拿固定工资了,这种情形有点象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戏拍的好不好都是老板的,不关拿固定工资的职员的事。

    对于这一点,易青借鉴了自己上次拍摄《两个人的奥运时的成功经验,根据一个剧组中各部门人员的多少和劳动强度的高低,核算出他们应分得的票房利润的比例——当然,如果某个电影票房赔钱。那大家就都没钱分了。

    这样一来,就把职员们的工作和公司电影资本地盈利直接挂钩联系起来了,大家必须努力干,拍完戏才会有钱分;如果戏砸了不赚钱。职员和公司一起承担结果。

    ……

    新的中华人影业集团办公地点在中环一幢新建的写字大厦里。目前公司规模还小,易青和孙茹没有买自己的大楼,只是租用了一层写字楼而已。

    公司成立后地几天里,易青、孙茹、宁倩华和新招聘来的行政部门主管们;天天在开会商量新的公司制度、工资制度、管理模式这些问题,务求在细节上尽可能的兴利除弊。

    这天早晨的例会上,易青又提出了在北京建立公司分部的想法。

    易青道:“公司艺创部门的一些主要部门创作带头人,比如编剧、男女主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这些要害位置上的人,当然我们要做到自己的嫡系部队和香港本土的电影人才相结合,相兼顾。因为毕竟我们拍地电影下阶段的市场重点是在香港市场。是要面对香港观众地,所以薪水再贵这些钱也不能省,

    ……但是剧组其他部门的一些基础配置人员。尤其是一些技术工种,象灯光,道具,美术工人、剧务,场工这些人员的职业水准,无论是国内还是香港的从业人员,其实都是一样的。”

    “什么一样的。”宁倩华笑道:“说实话,这些技术工种,国内还比香港专业的多。毕竟职业基础培训和专业训练机制方面,香港和内地被没办法比。香港连一所大电影厂和电影大学都没有。香港地从业人员,他们的专业能力都是自己在实践中凭经验摸索出来的。”

    “所以啊……”易青道:“所以我觉得这些基础人员和技术性人员,根本就不应该在香港聘请,应该利用回内地的人才资源。同样质素的工作人员,在香港的消费水准下,聘他们要两三万一个月:在内地,只要给一个月八千到一万,就是非常高的薪资标准了。一来二去,成本相差非常大。公司没必要多花这一部分钱。”

    宁倩华点头道:“对。我们华新集团当初也是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才在北京成立了华新北京分公司。同样的运作,同样水平地一批人。大陆的人力当然便宜很多。”

    孙茹点头道:“那是了,就这样办吧!不过以后我们就要经常两头跑了。”

    易青道:“也不一定。关键是能不能找到可以信任的有才能地人帮我们管理北京那摊子事。我打算这次亲自回去一趟,让依依陪我回去。这趟回去除了搞好依依他们的实习手续之外,还有就是在北京成立分部的事。目前还只是做一个办事处吧,先把剧组要用的技术人员招齐了,咱们就可以拍公司第一部戏了。我的打算是,回到我们电影学院的管理系去招聘一批人才来。”

    “管理系?”孙茹低头想了想,笑道:“这个选择倒不错。我们学校的管理系毕业生在北京的职业圈子里一直很受欢迎。不过没有几个是真正做影视行业或者在电影公司里做管理的。大多数人都因为没有门路,在影视行业没有用武之地而不得不放弃本专业去一些广告公司或者商贸集团里做行政管理或者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了。要是能在这方面招几位高才生或者退休的老师过来,就能改善我们公司目前行政管理人才缺乏的情况了。”

    易青坏笑道:“嘿嘿,为什么非要是退休的老师呢?就算在职的老师,只要我们出的工资合理,也可以挖来嘛!”

    孙茹听了这话,笑得直摇头,指着易青道:“哦……你坏了,易素!刚刚才毕业就琢磨着回去挖母校的?

    第 57 部分

    欲望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