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姐姐张嫣
第7章姐姐张嫣
连续出现了孙承宗、袁可立、卢象升三位明末大名鼎鼎的人物,更是印证了此刻正处于明末历史轨道中的设想。
朱鼎盛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招人,一口气把”传国玉玺“上的寻人次数给用光了。
镜面上陆续又出现了三员虎将的信息。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现为辽东游击。”
“周遇吉,号萃蓭,辽东锦州人,少年天生神力,勇武善射,现为京营游击。”
“商敬石,北京人,民间游侠,箭术绝伦,现在无业在家,以教授武艺为生。”
“传国玉玺”没有再让朱鼎盛失望,连续出现了三个忠勇虎将都是他还没有意识去召集的猛人。
曹文诏,号称明末第一良将,勇毅而有智略,忠诚而能容人,军事才干极其突出,《明史》称其为“万人敌”。
周遇吉善于练兵,曾编练京师的勇卫营为黑虎头军,成为一时之劲旅,每次作战都是冲锋在前,屡立战功,后被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1642年冬,周遇吉以万余人抵抗李自成几十万大军,极大的杀伤了起义军的精锐,最后战死殉国。
商敬石,史书记载,后金的裨将率六百骑开往屿山,行至河西时,被商敬石突然率领11骑突袭,一共射死了三四百人,并且使得后金兵勇惧怕不敢继续与他们对敌,也是明末猛将之一,可惜一直没有进入当权者的视野。
朱鼎盛此时心满意足的把“传国玉玺”收藏了起来,当即唤来亲卫,下旨马上召集三人去了。
周遇吉和商敬石都在北京,不出远门的话,一会就能到,曹文诏远在辽东,即使采用八百里加急最快估计也要几天才能到。
交通还是太落后啊!
朱鼎盛这边的新军还没成型,那边心里已经在盘算怎么搞交通大跃进了,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完全适应了一个王朝新皇帝的角色。
每年百万两黄金的系统任务,此时已经重重的压在他的肩膀上,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是怎么合法的抢钱,一直到了慈庆宫才慢慢收回了心神。
接到通传的懿安皇后张嫣此时已经恭候在宫门口,迎接崇祯皇帝的到来。
朱鼎盛望着白衣素服的张嫣,伫立在斜阳之中,此时看上去就像这个传承了两百余年的大明帝国一样,美丽而憔悴,严肃而落寞。
突然之间,他有一种莫名的心痛的感觉。
天启元年,张嫣通过民间海选成为天启皇帝的皇后,品行样貌自然是上上之选。众人都说她“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为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然而,一路走来,遭遇艰辛。
张嫣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养成了她吃苦耐劳的性格,选入宫中后又碰上天启皇帝的乳娘客氏和魏忠贤为非作歹,多次发生激烈的冲突,孩子因故流产,父亲张国纪也被陷害罢官归乡。现如今,年方二十一,做皇帝的丈夫又去世了。
在混乱险恶的宫廷斗争中,是她说服了天启皇帝把皇位传给了信王朱由检;在天启皇帝去世时,是她通知英国公张维贤进宫接受天启帝遗诏,从而揭破魏忠贤欲秘不发丧的阴谋,避免了一场宫廷大乱。
朱鼎盛稳定了一下情绪,叔嫂行过礼仪后,大家都沉默寡言。
随着身份的变化,周遭环境的诡异,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此时,等到皇后周莹莹也终于来给张嫣问安,才化解了尴尬的气氛。
三人一并进入慈庆宫会客厅,屏退左右。
张鼎盛拉过周莹莹的手,望着张嫣,恭敬地说道:“当初,皇兄病危时,曾对我说道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之后皇嫂大义之举,我也铭记在心。我和莹莹商量了,以后你就是我们的亲姐姐,姐姐在上,请受我们一拜!”
张嫣吓了一跳,急忙侧过身去,让过了这一拜,口中连声说道:“不可不可!”
朱鼎盛示意周莹莹过去扶住了张嫣,微笑着说:“就这么定了,我们以后都喊你姐姐!皇后年纪善浅,经验不足,后宫之事,暂且托付给姐姐费心照料,一概事情,都要听从你的安排。”
张嫣眼睛隐隐有了泪光,心中百转千回,心想:不枉我冒了那么大的风险,费了那么大劲,帮你坐上了皇位。咬牙说道:“请皇上放心,后宫之事我定会帮助妹妹打理一切,不让宵小之辈肆意妄为!目前最关键的是,阻止客氏魏忠贤一党继续为非作歹下去,皇上你怎么看?”
张鼎盛成竹在胸的说:“皇位继承大统已定,客魏翻不了身了。现如今,客氏已经没有住在宫中的理由了,皇嫂你在完全掌控皇宫内的事务后就将她赶出宫外。但是,对于魏忠贤,我想这么多年来,他们所形成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一时之间也很难清除,况且,魏忠贤一党对于我的计划来说,留着他们还有一定的用处,所以……”
张嫣听了神情黯淡,回道:“皇上是天下共主,自然有你的考虑,千万不要让小人蒙蔽就是。”
“我准备改革朝政,编练新军,如果不用魏忠贤来抵挡这些清流大臣的阻力,恐怕什么都做不了,这些人迂腐贪婪,却是不怕死的,实在是让人头痛。所以,恶人还需要恶人来磨。”朱鼎盛不忍伤了张嫣的心,耐心的解释道。
“眼下连年干旱,饥荒四起,很多百姓都没有饭吃了,民以食为天,百姓没有吃的自然要造反,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许多大臣又是私信杂念太多,不能与朝廷一条心共进退,有一些不仅不竭力赈灾,还经常趁火打劫,这是我在信王府多年耳闻目睹的。现实也许比我们想的还要残酷,卖儿卖女,易子而食,这些人伦惨剧或许已经发生在我的子民身上。每当想到这些,我就不寒而栗,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