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唐国的风雨飘摇
作为闻名于世天下三痴当中的书痴,莫山山是何等的冰雪聪明,在苏余脸色那短暂的一停留的的时刻,她眼中便是微微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只是身为书痴,她自然有着同一般少女有着不一样的骄傲,虽然眼中有着黯然的情绪掠出,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这时苏余也是开口了。
“我恐怕随后要离开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这个世界,我无法确定这时间有多长,几年,十几年,或许更久。”
苏余往着那宁静的湖水,然后说道。
他所说的并非是虚言,桑桑的实力达到者世间的顶端,现在只是时间的问题,恐怕过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就要离开这片世界。
至于达到能够自己自由穿梭这些世界的地步,苏余也并没有还以自己不会达到,只是这依然是时间问题。
此时的莫山山在听到苏余的话后,那微微低眉垂着鞋尖的却是微微一抬,有些变得黯淡的眼眸光芒却是焕发了新的光泽。
眼波流动,沉思了片刻,然后认真地说道,
“你不是想学符吗,我可以等。”
莫山山清秀的脸颊有些微红,却有着倔强的神色,如同那魔宗山门里,块垒大阵的石头上那些倔强的气质。
很笃定,也很坚韧。
“那么,你愿意一直学吗?”
犹如河边的溪流,响起清泉叮咚的声音。
这个时候,这样的少女说出这样的话语,苏余感觉这些话或许不应该让一个少女提前说出,他感觉沉重,也释然。
看着那少女精致的面容,苏余先是笑了笑,“我的字写的很烂。”
莫山山也在笑,“我可以一直教。”
天上的细雪终于是撒了下来,变成了鹅毛洋洋洒洒地铺了一片,无论山峦还是皇城红墙,也逐渐变成浓妆素裹的世界。
……
这场冬日的如同鹅毛一般的大雪终于是洋洋洒洒地落了下来,下得肆无忌惮,落遍了长安,以及周边的郡县。
唐国其他的境内也都是如此,包括北面的金帐王庭,南面的南晋,西陵桃山的西陵神殿,因为是在靠近极南的位置,所以依然是四季如春。
只是一张冰冷的大网,却是自那象征着世间最大的权柄之中交织而出,向着想着遥远的大唐笼罩而去。
昊天的覆灭,让观主一无所踪,夫子的离开,让后山那些残存的许多知命,甚至天启之上的强横修行者都是蠢蠢欲动,显现在人间当中。
西陵神殿的掌教望着那些虽然有些残缺,却依然强横的无名前辈,有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从心底疯狂的猛涨。
只是几日,便是有着无数西陵的召令从那威严的神殿之中散发而出。
有金帐王庭自草原复生,有骑兵于燕境聚结,有修士与南晋出发,有佛宗弟子从月轮跨山越水。
而至于向来于唐国交好的大河国,在初次的拒绝之后,一辆坐着残缺老人的马车自西陵驶入了大河国的国都之后,便是有着军队出发。
无数的波动已然在这片世界上凝聚而起,都在清晰地告知着唐人一个事实,没了夫子,就让西陵没了忌惮,西陵神殿想举世伐唐。
冥王之女的存在依然在世人的目光中传播,就算在书院一些人的辩驳后依然无济于事。
此时无论是书院的那些先生,还是苏余,都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西陵神殿依然在刻意地传播冥王之女的存在,然后借着这样的机会发动这场举世瞩目的伐唐之争。
毕竟这样的机会已经太久没有找到了,夫子的登天,让西陵掌教心中依然没了需要顾及的东西,至于那曾经在唐国出现隆庆的强横修行者,却是并没有放在西陵神殿的眼中。
就算够强,能有夫子强吗?
如果没有,那便无惧。
这是西陵神殿掌教的想法,也是大部分西陵联军的想法,只是依然有那么少数人不会这样想。
比如说曾经带着苏余去见观主陈某的叶红鱼,比如说那曾经在知守观中一直静守观中的中年道人。
只是此时观主不在,知守观也没有让西陵神殿完全听令的实力,这场集结的浩浩荡荡的西陵联军便是向着唐国的土地侵袭而去。
转眼十几天的时间,整个世界都似乎放生了巨大了变化。
当然这个消息,以至于后续的动态传到唐国的都城中时,在整个长安都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唐国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强国没错,当整个世间的诸国之力联合向其征伐时,又如何能够抵挡住。
唐的千年历史上,不是没有遭遇过这样的状况,只是那时有夫子,但在夫子登天化月,这庞大的助力便是一扫而空。
到此是的唐国在警惕之中也做这各种各样的准备,还是由于那千年时间打下来的气魄和信心。
只是这些信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停地削弱。
唐国南部青峡往南的清河郡,崔氏宗族的崔老爷子带领着全族叛变,投入西陵神殿的怀抱,为从南而来的南晋军队和西陵联军打开方便之门。
让那些入侵唐国的军队毫无阻碍地踏入了唐国的国土。
清河郡的崔姓世家本就有着异心,此时在这个关头叛变,无疑是在唐国的巨大身躯上咬下了一块肥肉。
如果这还是外伤,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内伤,西陵掌教的一纸信笺传入了长安城中。
上面揭露的是唐国皇后,以及镇北将军夏侯的魔宗中人的身份。
魔宗始终是世人厌弃的对象,尤其是唐国的皇后,甚至那六皇子都有着魔宗荒人的血统。
这让一直对外的朝堂,也是变得暗流涌动起来,很多人都知道唐国的长公主李渔,一直希望她的弟弟三皇子李浑圆继承大统,也在积蓄着力量,此时看来,似乎三皇子的血统更加纯粹。
金帐王庭从草原南下,西陵联军从清河郡北上,月轮国自慕岭西入,燕军自岷山东进。
而中间的唐国都城长安,又有暗流涌动,举世为敌,风雨飘摇,形容的恐怕就是这样。
也在这时,书院的大先生李慢慢也走进了临四十七巷的那间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