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日本有病 作者:李小牧
正文 第 3 章
日本有病 作者:李小牧
第 3 章
我深刻地感觉到,日本最近患上了严重的“中国依赖病”,看看日本对中国游客的期待就知道了。我期望日本一定要自力更生。就算将来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变成一个“老人”,主张大家庭的中国一定会不吝于照顾日本吧(笑)。
即便在挤满人的电车里,你也会发现有一直专心看漫画书的上班族。这在日本是司空见惯的情景,而我却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大人还在看漫画书呢?
前几天,我和我的一位书迷见了面。为了见面,这位女士特地跑来歌舞伎町,她说在书中所记录的我的人生简直像漫画一样。
“周围有一堆乱七化缺乏也是因素之一,但人们更多是看《三国演义》这样的大部头古典名著长大的。
与全是文字的书相比,全都是图画的书不需要仔细推敲,便可以理解明白,因此降低了人们对语言的解读能力。而且,无需动脑便可以轻松逃避现实,让人丧失区分现实与非现实的能力。所以,那些成人之后依然无法离开漫画的人,会变得无法适应严峻的现实社会。
歌舞伎町有一家风俗店的老板,总是沉迷于漫画以外的小说,他一概不读。他的嗜好是看完有关黑社会内容的漫画后,向人吹嘘黑社会是如何如何的酷。
尽管我也同黑社会的人打过交道,却从来没有碰到过如他口中那样酷的人。他们为了避免组里成员的斗争,所有的问题都会通过钱来解决。而说起他们所谓的工作,很多都是管理贩卖一些无马赛克的DVD。而只一心沉迷于漫画书的风俗店老板,对于这样的现实却毫不知情。
第一部分 第13节:“抛弃父母”是家常便饭(4)
最后,他的店因为经营不善而关门了。本来,店里的装修很漂亮,价格也很实惠,开店伊始客人也不少。但是在流行更替迅速的风俗产业,需要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经营才能以及抓住紧缺人才的手段。而在这位老板的身上,一点也没有经营风俗服务所必备的才能和“长远眼光”。
歌舞伎町是为了满足人们非日常的欲望而存在的地方,要想在这条街上生存下去,便需要切实考虑如何刺激人们的欲望、如何让他们愿意掏腰包。而这些,只能从现实社会中发现,漫画书里是找不到的。
在我成长中那个年代的中国,贫困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而作为外国人的我之所以能在歌舞伎町生存下来,与一直同“贫困”的现实抗争是分不开的。
歌舞伎町到处可见非同寻常的情景,到处充斥着残酷的人生:有人从大楼的屋顶跳下来,将高级进口车的引擎盖砸出个大洞,这边刚听到枪声,那边黑社会的人就怒吼着追什么人,只穿着一条内裤在街上大步流星的妓女,还有亚洲人、东欧人、非洲人跟日本人搭话的多国共存的情景。
这一切,并不是只发生在歌舞伎町。在漫长的人生里,任谁都会想要逃避的现实就活生生地摆在眼前。此时,最宝贵的应该是真实的人生经历,就看你是否愿意经历这些让人奢望仅仅是漫画情节的真实。
日本漫画是在全世界都引以为傲的巨大产业,这我当然也知道。然而,让我不安的是,漫画市场推广得越大越广,是不是活在现实生活里的人们也会越来越少呢?
第一部分 第14节:国民失去“渴求精神”
※国民失去“渴求精神”
因为中国的出版社要出版我的书,于是我便去了一趟北京。久违了的祖国首都,已经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的现代化都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走在大街上时髦的年轻人,这些一点也不输给日本。祖国的发展确实令我觉得非常高兴,但是同时我也看到,过着这样光鲜生活的人,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一转进胡同,仍会看到残留的棚户区,令人清晰地感受到贫富的差距。在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映照之下,破破烂烂的房子使得贫困阶层的悲惨生活显得愈加明显。
即便如此,似乎并不需要别人去同情这些住在活动板房里的穷人们。因为我能感受到他们那种强大的“渴求精神”。他们中有的人学习了杂耍的技艺,在路边开始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而这也正是日本与中国决定性的差异所在——这个国家是否具有活力,是否还有追求?
这一次的旅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日本,即便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过着满足的生活。特别是在歌舞伎町,流浪者挣钱也很容易。打扫一下店铺的周围,或在路上帮忙看停车的话,每次便可以拿到1000日元左右的小费。虽说不是什么值得说的事情,但我每天晚上在KOMA剧场前停车的时候,也会让流浪者帮忙看着车。
天快亮的时候,我见到流浪者们用赚到的钱买一杯日本酒,喝下去时那种满足的表情,不由地感叹,是不是正是这个国家、这条街的优势,把人们的“渴求精神”给夺走了呢?
不幸的人们,难道不是应该努力从不幸中跳出来吗?
在北京,贫困阶层的人们或者在街上卖假花,或者拉一把二胡等中国的传统弦乐器,熟练地说唱,从听众手里赚些小钱。以在街头挣钱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日本的流浪者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从是否掌握了一门技巧的角度来说,却有着决定性的差异。二胡演奏者弹奏的速度之快令人不禁怀疑他们到底有几根手指头,就连专业人士也甘拜下风,他们到底苦练了多长时间也可想而知。即便是那些花费工夫与精力制作假花的流浪者,想必日本也没有吧。
北京之行,让我看到了绝不会卑躬屈膝的中国人,他们怀抱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一心一意努力地活着,中国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正是与这种活力分不开的。
相反,在日本的流浪者身上却感觉不到想要生存下去的活力。也许是国家过于发达的后遗症,而这与无精打采的日本经济现状不谋而合。
令我吃惊的是,日本竟然还有一些自己主动成为流浪者的人。在歌舞伎町,甚至有一些才二、三十几岁的年轻流浪者。按理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应该努力地去生活。
回首我在日本的生活,从语言不通,全部财产只有几千日元的最低谷开始。我住的公寓里没有浴室,房租却要每个月36000日元,当时我甚至以为这是一年的房租。出了门,我就去情人旅馆当清洁工。尽管常常是浑身沾满着别人的体毛和千篇一律地收拾他人的避孕套,但是现实就摆在面前:不干这个就活不下去。即使那种情形下,我都能在这个国家生存下来,我想流浪者也可以重新开始。最近还有专门让流浪者销售的杂志,挣的钱归流浪者所有。因此说,主动赚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有纸箱就不必担心睡觉的床,只要去闹市便能赚到钱,这便是日本,看起来很和谐的社会,却充满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病态。要是流浪者对生存和赚钱没有渴望,失去了“渴求精神”,那么日本的经济便永远不会复苏。
当然,有很多人是失去了工作之后才变成了流浪者,然而“渴求精神”却万万不能丢掉。我今年已经快年过半百了,但仍会一如既往地站在歌舞伎町的街头,努力地生存下去。
第一部分 第15节:臭东西就给它盖上盖子?(1)
※臭东西就给它盖上盖子?
在电视上看到了紫禁城故宫正在进行继续大规模修复施工的新闻,那是皇帝所居住过的宫殿,对于中国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激荡历史的见证人。对于这座被收录进世界遗产目录里的珍贵建筑物,花费举国之力进行保护是理所当然的。
在看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想到了现在每天被各种举报威胁、街上的灯火逐渐湮灭的歌舞伎町。这条街是不是也应该被收录进世界遗产,好好保护起来呢?
初来日本的我,第一个去的地方便是歌舞伎町,这并非偶然。能够包容“众人欲望”的歌舞伎町,具有其他任何地方所无法比拟的魅力。当时,从机场直奔歌舞伎町的我,脸上肯定是带着微笑的。
虽然从那以后我不是一直微笑,但是起码,来到这条街上的人们都露出了微笑。在当今一片灰暗的日本,能给人以微笑的街道还有多少呢?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去风俗服务场所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但是在这条提供各式服务的街上,不管什么人,肯定都会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服务。也希望你不要仅用一句“色鬼”概括所有人,这毕竟是人的本能。
第一部分 第16节:臭东西就给它盖上盖子?(2)
在这里,能够得到满足的不仅仅是身体,食欲和物欲也可以得到满足。排起长龙的餐饮店并不少见,百货店、家电量贩店林立。在歌舞伎町的入口处,还矗立着一家应有尽有的唐吉诃德大型连锁店。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想满足自己的食欲或者物质欲望的话,去涉谷或者银座就行了。若再加上性欲,能使人类三大欲望都得到满足,这便是歌舞伎町最大的特征,也正是这种杂七杂八的混沌吸引着人们。如此这般“人性化的街道”,即使找遍整个世界也未必能找到第二条。
在歌舞伎町的杂居大楼中,挤满了风俗服务店、餐饮店以及公司写字楼等各种各样的店铺。若是在一般的街道上,这样的组合会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在这里却可以作为满足人类欲望的综合型大楼,完美地发挥着它的作用。这既是一种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同时不也是最能体现歌舞伎町特征的文化吗?而这些杂居大楼的灯光,却因为接二连三的检查整顿,在一点点地消失殆尽。
容我再唆几句,歌舞伎町的个性便是满足了人类的三大欲望,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针对风俗服务店的检查整顿,难道不也是对人重要的欲望进行检查整顿吗?就如同失去欲望的人会没有生气一样,被剥夺了欲望的街道也会失去活力。
小泉纯一郎对于检查整顿的强化一事,曾经呼吁说“整顿出一条我也能去喝酒的安全街道来吧”。但是,什么是安全的街道?一条强行压制人类欲望、没有个性的街道吗?
歌舞伎町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杰作,如果只因“臭的东西就给它盖上盖子”这样的理由,就毁掉这条街的话是十分不妥的。应该通过贯彻店铺管理等方法,寻找一条欲望也能共存的道路出来。
在现有的制度规范中下功夫想办法,这不正是日本人所特有的智慧吗?而现在的这种做法,与日本政府一直批判的“单方面镇压”没有什么不同。
☆歌舞伎町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
第一部分 第17节:一代不如一代的日本年轻人
※一代不如一代的日本年轻人
第 3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