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迁都北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十家的库房都一样,十人的心思不一样。

    ——撒拉族谚语

    由于民间和建文帝的旧臣对朱棣登上皇位存在着诸多的非议,一边是至高无上的帝位,一边是道义和良心的谴责,朱棣的内心一直感到十分压抑和痛苦。

    他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在史书上留下怎样的记载。为了以良好的形象载入史册,朱棣特意让武行出身的巩家贵改行为文官,专门管理史书的撰写。

    1403年,永乐帝朱棣在应天府接待了来自东洋倭国的外交使团。这是朱棣上任以来第一个来朝的外国使团。

    他看到外国人对自己这般的尊敬心情自然格外兴奋。他在与倭国客人的交谈中一再提到自己曾经居住了30多年的北平。

    朱棣介绍道:“北平位于中原平原的北端,三面是燕山,南部俯瞰中原。自从大唐安史之乱以来,北平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曾经是辽国的南京、金国的中都和大元帝国的大都。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的接壤之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还是汉人与北方各族贸易的中心和北方政治与军事的要地。这座城市必将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倭国的客人前脚刚走,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后脚就呈上了奏章称“北平是皇上的龙兴之地。建议皇上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当年设凤阳为中都的做法立北平为陪都,对社稷和国祚有兴盛之利。”

    这道奏章来得非常及时,完全符合了朱棣当时的心愿。

    朱棣笑着告诉巩家禄道:“李爱卿是个头脑清晰的人。一定要把此事记入大事记,并且告诉每一个大臣。”

    1368年,大明王朝著名的大将徐达攻克了大元的首都大都,将大都改称为北平。他将城里的部分居民迁往汴梁,拆毁了大元的宫殿,在旧址上堆土筑成了景山。为了便于防守,他还将北面的城垣向南部迁移。

    原本繁华的京师大都城变成了一座相对冷清的北方边城。

    朱棣后来被父皇朱元璋分封为燕王,在北平设立了王府,俗称燕京。徐达去世以后,朱棣掌管了华北的边防部队,将北平打造成为大明北部的边防中心。他在北平经营了30多年,事业开展得顺风顺水,统治期间社会比较稳定。因此,他把北平视为自己的幸运之地。

    朱棣私下里告诉巩家禄道:“定都北平向北方不仅可以直接面对入侵的蒙古人,而且可以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向南方则可以掌控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的统一。这是百年大计,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动手。”

    于是,朱棣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不断向外界释放信号,大明王朝准备迁都北平。

    不久,他决定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同时,他下令迁发各地的流民、江南的富户和山西的商人等充实北京的人口。

    其实,迁都北方并不是朱棣的突发奇想,而是起始于朱元璋。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首都都在北方的中原,例如大汉、大唐的首都在长安,大宋的首都在汴梁,大元的首都在大都,因此,大明刚刚统一全国的时候,朱元璋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他下诏确定汴梁为北京,应天府为南京,在自己的故乡凤阳营建中都,效仿周唐两的京故事。

    但是,汴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只好放弃了迁都这两个地方的打算。1379年,他取消了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应天府的大明皇宫是在湖泊上填土建造的。建成不久地表下沉,皇宫逐渐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态势,在风水上是属于不祥的征兆。

    1392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地区考察,为迁都西安做准备。第二年朱标不幸病逝以后,年迈的朱元璋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愿意再为更换首都而劳师动众了。

    现在,朱棣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早日告别这个白天令他心惊肉跳、夜晚让他噩梦不断的应天府。

    一天,朱棣在上朝的时候故意漫不经心地询问大臣们:“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京师搬迁到了北平。你们觉得是什么意思啊?”

    一个嘴快的大臣立即回答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皇上的心中是希望迁都到北平去。”

    另一个大臣不满地驳斥道:“你在胡诌呢!应天府是我大明兴盛之地,岂有丢弃水土丰腴的帝都而追逐寒冷干燥的北平之理?”

    快嘴大臣反驳道:“天子是统领全国的主宰,是国家的魂魄所在,而不是种地的农夫。帝都的选址要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万万不可以偏安一方。”

    其他大臣却不以为然。

    朱棣的心里明白,迁都北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地强行推进。

    1405年,朱棣打发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以后,立即派遣得力的臣僚奔赴北京,征调了上百万人的工匠和民夫,正式营建北京的皇宫和城垣。

    1410年,朱棣又以北京为基地讨伐北元,同时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了长陵。他把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当时的首都应天府,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了。

    第二年,朱棣北征回师,下令疏导会通河,打通了南北的漕运通道,为迁都打好交通和经济基础。他还命人修建了北京东南面的一座海港城市。

    人们把那座港口城市称作天津,即天子的渡口。

    1417年的一天,朱棣召集大臣们开会,正式研究迁都北京的事宜。

    绝大多数的大臣都对迁都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北京远离王朝的经济中心,从南方往北京运送物资消耗巨大,会使百姓疲于奔命,动摇国家的根本。

    巩家禄等少数赞赏迁都的大臣认为,由于新都距离防御蒙古人的长城很近,朝廷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北元的侵略,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一个大臣反驳道:“大规模迁都北京,一方面给朝廷的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京地位的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坏了太祖在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

    另一个大臣接着说道:“中原相对于江南贫困十分明显。北京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无法就近解决大量需求的物资,必须依赖大运河从江南转输。”

    赞成迁都的一个大臣说道:“东北和西北的虏患太多。太祖在位的时候采用分封诸王来对付虏患,但是收效甚微。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大元的残余势力还在北方流窜,把都城设在北平可以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务。”

    巩家禄低声对朱棣说道:“江南士族大多是前皇建文帝的支持者。他们对您误会很多,积怨很深。如果继续呆在应天府,对您很是不利。只有回到您当初的封地北平才更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朱棣忍着性子耐心地向诸位大臣说道:“首先,在古代历史上,北方的黄河流域长期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心。早在夏商周时期,当时王朝的活动中心就集中在这里。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更是大小战争的主战场。这也表明了北方中原的重要性。自从秦朝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后,大部分王朝都会优先选择在北方建都。即便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打到南方和本来就是南方的割据政权,一般也会选择靠近北方的城市建都,比如应天府、临安等。

    其次,在交通上,南方地区因为河流众多,水运依赖于木船,航运速度缓慢。因此,将都城建立在南方显然不利于管理天下。北方地区因为平原众多,地势相对平坦,加上陆路运输比较成熟,都城建立在北方也是方便对周边国家进行威慑。进一步来说,在大宋之前,人口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也都是集中在北方地区。将都城选择在长安、洛阳、汴梁等大城市也有助于增强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优势。

    再者,在历史上,水灾一直是威胁百姓生存的重要自然灾害。历史上那么多王朝选择将都城建立在相对干燥的北方地区,比如大汉的长安等,也有预防水患的考虑。虽然大宋曾将都城建在汴梁,但是,因为黄河水患的影响,此后的朝代再也没有选择在这块区域建立都城。

    进一步来说,北方的地势相对比较高,在传统文化中更是被认为是龙脉汇聚的地方。从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发动战争总是相对容易点。这也是众多的南方政权难以打败北方政权的地理因素之一。

    最后,在历史上,天子守卫社稷是一项传统。不管是大秦、大汉,还是大宋,北方的游牧民族都对中原形成了巨大威胁。将都城设立在北方也是将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北移,从而有助于集中资源来抗衡来自北方的入侵。反过来说,如果天子都跑到南方过安逸日子的话,对守卫北方边关的将士显然不是一件振奋士气的行为。所以,将都城迁到北京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震慑,也是彰显强硬的态度。”

    朱棣停顿了一下,最后大声地说道:“朕曾经以北京为基地多次讨伐大元的残余势力。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我们再也不能像西晋、大宋一样放弃北方而苟安江南了。”

    但是,反对迁都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朱棣果断地采取措施,对那些反对迁都的官员进行了惩戒,以强权铁腕推行迁都。从此,没有人再敢公开反对迁都了。

    1421年,整整进行了18年的北京建设正式完工了。

    2月2日,朱棣下诏公示天下,大明王朝迁都北京,改应天府为南京。

    北京紫禁城高大巍峨的奉天殿里,身穿龙袍的朱棣踌躇满志地端坐在龙椅上,朝会百官,发号施令,信心百倍。

    从此,北京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帝国京师。

    北京的皇宫以南京的皇宫为蓝本,规模上则更胜一筹。新修建的北京城周长45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形制。

    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且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与南京合称二京府。

    1421年的夏天,北京天气闷热,雷雨不断。

    一天,一道刺眼的闪电划过了紫禁城的上空,击中了建好不过百日的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宫殿,引起了一场罕见的大火。

    大火焚毁了三大宫殿,也灼伤了人们的心灵。

    朝野一时间议论纷纷。

    朱棣惶惶不知所措,以为自己的德行、操守和为政真的存在缺失,才惹得天怒人怨,以至于用雷电来警告自己。

    为了使天意回转,朱棣决定广开言论,认真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令他没有想到是这场大火使“还都派”又登上了台面。

    大臣们上书没有说皇帝的道德不行,也没有说皇帝的施政政策不好,而是口径一致地说雷劈三大殿是因为迁都所致。

    左中允邹缉在《奉天殿灾疏》言辞激烈地说道:“迁都导致黎民百姓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迁都后的北京拥有巨大的官僚机构和众多的皇亲国戚。大量的人口和军队需要消耗很多粮食。自东南往北京运粮往往消耗好几石才能送来一石。现在天意如此,不宜劳民。应当立即还都南京,奉谒陵庙,告以灾变之故,保养圣躬休息于无为。”

    礼部主事萧仪理直气壮地指出:“迁都以后诸事不便,而且弃绝皇脉与孝陵,实在有违天意。”

    萧仪的大胆言论触犯了朱棣能够忍受的底线。

    于是,朱棣大发雷霆,立即下令处死了萧仪。

    巩家禄对朱棣说道:“在大明占领大都和大元北撤的50多年以后迁都,全国的政治中心终于回到了北方。自从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北京大约有500年不在汉人的控制之下,若从安史之乱和河北藩镇兴起算起则时间更长。大宋靖康之变以后,中原也有近250年由外族统治。迁都以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大明的核心统治地域,汉人对中原的控制又恢复到了繁盛的时代。这是彪炳历史的千秋伟业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