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第三十七章(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银色诱惑 作者:陆幸生

    第三十七章(2)

    银色诱惑 作者:陆幸生

    第三十七章(2)

    第三十七章(2)

    他那缓慢的语气。在会议室里回荡,虽然有点轻飘飘似乎是有气无力的,但对于崔牛牛副厅长等人来讲就像是人们渴望阳光和空气那样不可或缺,因而又具有了一言九鼎的力量。迎着崔牛牛总经理崇敬信赖甚而至于有点虔诚的目光,他那轻如棉絮似的话语就有了离弦之箭般的魅力。他继续以强烈的手势来辅助自己柔弱的语言,而使语言显得有功贯千钧的力量。

    胜。因此,

    我们必须义正词严,阐明观点,从气势上要压倒那些只求明哲保身奉行中庸之道,而不愿得罪同僚的官场政客。以顽强的信心,强项直谏,以求先在单位内排除阻力,明正言顺地操作集团。”

    他说这话时目光炯炯仿佛面对着刀山火海也要踏平似的,他喝了一口水继续发挥:“第二、对于集团方案的批准问题,我们不能只是递报告,坐待批准。我看仲月清受郑东一些理论的影响,又怯于我们的压力,对此问题总是吞吞吐吐,犹豫不决。我们要促使其下决心。要经常请示,汇报,态度要谦恭,语气要坚决,不能有丝毫犹豫。文字的,口头的,要不间断,她要留中不发,我们要促其明确表态。当然犯颜直谏要注意尊重仲厅长,要从厅系统的利益出发。

    痛陈利害,不能有我们逼她表态的感觉,而实际效果要达到逼她表态的目的。再以厅党组的名义,打报告给省体改委以获求支持。

    在这方面我们要发挥优势,仲厅长要在省店安排个把人完全可以答应,还要安排好的岗位。使其与省店利益与共,休戚相关,她就能成为代言人,她成为代言人就是局党组成了代言人,就可以以组织形式,统摄各路诸侯。这集团就不是你我两人的事业,而是整个a省出版界的百年大计,一项跨世纪的宏伟事业。当然,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人物我们要注意团结,如厅人事处、计财处的头。那位陆处长,人称“鬼子陆”的不是有个在保险公司的儿子要调到省店工作,完全可以答应嘛。仲月清不同意,是怕“鬼子陆”成为我省店的大钱包。不过这不起作用,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调动,不用经过党组讨论的。你崔牛牛悄悄办了,不就生米成熟饭了嘛。这陆公子到了省店工作。其老子就不得不考虑与省店的关系了。上下左右的关系要协调好。”他的潜台词是想说这厅计财处还不成了你崔牛牛的银行或者钱袋,你想如何支配资金都可以了嘛。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关于求得体改委的批准,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体改委不是提出建立集团公司要明晰产权吗?好,我们就以明晰产权为旗号要求理顺关系,要求把省店与市县店的财权、人事权相统一,发挥集团优势。对于这一点请同志们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十五大”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明晰产权,

    责职分明……等等这些话都要写进集团章程。当今时代不打改革开放的旗号,会说你走计划经济老路,搞集权而不是集团,是行政性翻牌公司,正应了郑东这伙人对我们关于发行集团的攻击。因此,我建议对体改委,一是旗帜必需鲜明,即以贯彻“十五大”精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名,要师出有名;二是报告周边省市集团情况要使省体改委感觉这确是一次改革,不然将危及本省的利益;三是报告中一些明晰产权,以资产为纽带的话要坚决写进集团章程。

    其实写进文章的话,只要集团挂牌,操作不操作还在于我们自己。

    有的是只说不干,有的是只干不说,有的是又说又干,方法是多样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发行集团顺利诞生而借助势力,有了省体改委的首肯,再做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怕省委、省政府不批准,有了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的表态,再去北京作工作。国家还可以‘一国两制’,集团难道就不能多种模式存在?摸着石头过河,各种方法都可尝试,改革允许试验。要知道省委、省政府分管文化的领导,不一定都是经济学家,繁忙的政务使他们不可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新华书店的产权理论的。再说就是经济学家对于国有企业的产权理论,也没说个什么子、丑、寅、

    卯出来。我们不可能等他们研究出了理论再去进行改革实践嘛。

    至于方法嘛,崔牛牛、丛妩、田茅琳你们都是攻关老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大业者不计小节,你们看着办,我们是干事业的,不是道德家,区分层次运用不同手段,打通各个环节。”

    说到这里谭冠先生凸出的金鱼眼中闪出狡诈的光芒,这里面的微言大义是只可暗示而不可言传的,全靠部下们的领会了。有崔牛牛、田茅琳这类的智商,是不难理解的。所以点到即止。

    “第四个问题是形成上下统一的舆论。我们可以在书店系统内先吹吹风,风起于青萍之末,宋玉说有平民之风,有王者之风,有了上方宝剑。我们就要借助王者之风形成‘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从而导致‘安得猛土兮守四方’的良好格局,‘猛士’者,你崔厅长治下的各级新华书店经理。风可以一点一点地吹,逐步由内向外地吹。先统一内部而后形成社会舆论,借助厅党组之尊而形成舆论一律。因此,老崔你那个古都市的后任要做好他的工作,听说这老兄这次又请郑东去书店借讲‘扫黄、打非’为名攻击我发行集团,又是大讲“产权理论”、“内部人控制”、“寻租理论”,借宣传“十五大”精神为名攻击我发行集团。要做好那位老兄的工作,他作为市级店的龙头老大配合得好可以安排他一个集团的副董事长干一千。否则。只要人权归我,他要考虑考虑,他这经理还想不想继续干下去。”

    这时丛妩小姐不失时机递上了几张纸,并轻轻像是吹气一样在谭冠耳畔耳语。一股诱人的法国香水味冲进谭冠的大蒜头鼻子,他下意识地嗅了嗅,丛妩的一小络鬓发已垂到他的耳廓上,痒丝丝的。

    丛妩轻轻地说:“谭厅长,这郑东在古都书店的讲课,我们已做了一个摘录,供您参考。”说完她递上了几张稿纸。

    谭冠只是瞄了一眼,就不屑一顾地翻着眼白说:“那是狂犬吠日,螳臂挡车,我们完全可以不理睬他。不理睬他,但不是不重视他。要警告古都市那位经理,要报告仲月清让她制止郑东的胡说八道,待到省委、省政府和北京方面首肯了本集团公司他再发出不和谐音,就说他是反对省委、省政府,那就是反党分子,对反党分子,全党共讨之,全民共诛之。”他在恶恨恨地说。心中想,郑东这个口出狂言的家伙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少正卯,对于这种“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搏,顺非而泽”的五恶之徒,人人应得而诛之,这古都市的老兄竟还请他去讲课,反倒使我谭门弟子“三盈三虚”,是可忍孰不忍也。可惜我不是当年孔子,否则我非宰了这个大逆不道的家伙不可。

    他愤愤地想,脸上却装成满不在乎地说:“郑东者,不可怕也,

    可怕的是出版社的那些老总和省文化系统,乃至各市的大大小小的县、市级行政官员。这次发行集团的组建,直接涉及到利益的调整。因此在他们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嘱咐底下弟兄不要轻言收权,免得在未获得上级支持前,引起反弹,使我集团大业中途而废。

    对于收人权或财、人两权统一的问题,应当由省委、省政府发文进行,我们不可莽撞行事,要不到火候不揭锅,关系要处好,但对下面要说从现在起人事权就要冻结,以便下一步发行结构的调整。所以对下该瞒的要瞒,这是一个时机问题。这些地方系统以组织形式造成的阻力要比郑东这头小蠢猪、小野猪的能量大得多。郑东者不足惧也。可惧者是出版系统内部、文化系统外部和地方行政系统的干扰,所以集团目前的操作要在绝密状态下进行。对,也就是由少数人暗箱作业,让多数人蒙在鼓中,等我鼓锤做好,再重锤击鼓,震它个翻江倒海。这是我讲的第五点。至于操作方法嘛,先领导层内部统一思想,使党组形成决策。后争取体改委的理解支持,再后由省委、省政府发文宣布,逐步的由后台走上前台,由隐蔽走向明朗。只是这样的战略部署有如排演一场有声有色的话剧,

    不会一帆风顺,但操作得当,只要我们内部精诚团结,同心同德,不受干扰,形成坚强的核心层,再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求得上下的理解,是完全可能成功的。大功告成之日,在座诸位皆为功臣,我想崔牛牛厅长是会论功行赏的,至于我嘛,功成身退,回去抱孙子了。”

    “最后一点,我再强调一下,至于仲月清说是要贯彻北京的意图把课本与一般图书的分离,我们一定要慎重,这课本涉及我新华书店8千子弟的口粮问题,不能轻言分离,上级的要求有时要学会周旋,可以搞搞调查研究应付一下,有的问题拖拖就不了了之了,

    不必当真去实施的。”

    他慷慨激昂地结束了自己带有战略性的发言,他轻轻地吹开浮在杯面的茶叶,润了润干得冒烟的喉咙,会场中发出一阵轻微的掌声。崔牛牛宣布散会,会议结束了。

    183

    田茅琳小姐抬起她那张文质彬彬的脸,用赞赏敬佩的目光看着尊敬的谭冠厅长魁梧的身影在崔牛牛及魏铭利一帮人的簇拥下昂然离去。她陷入了沉思。

    谭冠这一番振振有词的发言着实精彩,不愧为官场老手,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意思表露得淋漓尽致,可谓老厅长第二个八大战略。一言以蔽之:“一是以求正名,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二是以逼宫手段达到正名目的,逼党组表明态度;三是借助主管部门之努力,求得上级强劲支持,以借助势力扛大旗做虎皮;四是造成声势而形成有利舆论,在话语权上占上风;五是以瞒天过海之术,以求铸成事实,使左邻右舍相关部门接受现实而无力回天;

    六是排斥异见,去其内部阻力,形成一边倒之势;七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八是形成强有力的以谭冠为核心的分利集团,

    荣犀共当,利益共享。而这一切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以贯彻党的“十五大”路线为掩护的穿新鞋走老路,搞计划经济翻牌公司使资本权力化的结果。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多灾多难,产权问题是一个突不破的怪圈啊。经营权和所有权又怎能分离呢?她是个聪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她必须挂在谭冠、崔牛牛的战车上冲锋陷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局出发,打着谭记色彩的翻牌公司行政集团对新华书店的根本利益究竟是祸是福是难以预测的,且看郑东是如何评说的,她打开被谭冠不屑一顾的郑东讲话记录仔细阅读起来。

    郑东关于新华书店建立企业集团的一些言论

    当“二渠道”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新华书店以外的全民、集体、

    个体书刊经营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崛起,根据市场的需要逐步按照市场价值规律,以财产关系为纽带而形成事实上的规模经营、集团模式向书刊市场时,某些新华书店的改革却在事实上陷于停顿。

    我讲的事实并不是某些同志表面上天天讲,日日讲的“改革和开放”这一被借用的神圣口号。而是指严格按照党中央所提出的建立在“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职责分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法人主体之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体制性和制度性创新。某些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的操作实际是背离上述原则的南辕北辙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说只是某种为了继续维护垄断而放弃市场化改制的“淮桔成枳”现象。

    那种借助西方发达国家股份制企业形式,将原来行政管理官衔或委托经营者身分变换成董事长、总经理一类现代名词就算完成了改革的作法,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欺世之谈。须知所谓董事长、总经理是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上由所有者、经营者严格按市场化规模经营的程序化产物。也即全体股东拥有产权,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会产生董事长,董事长有责任使股东所拥有的产权保值、升值而享受红利。因而可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在经理市场雇佣经理人员来经营企业。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命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现在的某些集团董事长只是某些策划者口袋中的纸牌,是某种分利集团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产物。这种形式的实质与党委的任命制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没有区别,这种改革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有意义的则是以一种改革的名词换去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名称。这就有如把一头毛驴牵来,在身上画上道道斑纹,然后说这头毛驴已改革成斑马了。如此而已,不是“指鹿为马”又是什么?

    上述作法的目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继续维护市场的权利化、行政化、官僚化。是某些分利层不愿放弃由垄断利润而带来的巨大既得利益,维护分利集团小团体利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产物。因而这种政企不分的集团只是过去高度集权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为了把阶段在试行放权搞活后下放的权力再集中起来。这种集权的归宿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皈归于计划经济由行政官员主导经济的巢穴中去。

    可以试想,在全球市场化大潮中继续以“改革”形式推行这种变相计划经济会给新华书店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不言而喻,只能是灾难性的。虽然这种整体的灾难可能会是渐进的、缓慢的。然而,在这种长时间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的状态下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国有资产的有形或无形流失,失之于分利集团的瓜分,失之于行政于预下的盲目投资。这种模模糊糊的产权无疑给分利集团的少数人带来意料不到的个人利益,使他们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在最后的回光返照中辉煌起来,发达起来,致富起来。他们这些借助于第二轮改革巧妙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官员们,将在暴富后退出历史舞台。届时传统的新华书店如果顽固地拒绝市场化改制的尝试,将在整个国家完成市场化改制后,逐步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崭新的图书流通体制可能会在艰难中诞生;这种新体制的催生者或者说旧体制的掘墓人,必然是日益推进的改革开放新形势,

    还可能就是体制内的分利者阶层本身。这几乎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种从根本上无视书店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集权改制,无论其打的旗号多么神圣、庄严,只能是一场近乎荒诞的闹剧。闹剧终场,主角们腰缠万贯成为新时代的暴富者,有的人现在实际已跻身于暴富阶层。而新华书店这块曾经闪耀着传统的名字,将伴随着计划经济的消亡而走向历史的尽头,这将是历史的遗憾。因为这类集团公司只是继续维护行政垄断,以垄断性产品如中、小学课本带来的巨大利润为基础的行政性翻牌公司,以手中掌握的行政管理权力,搞行政壁垒、行政保护,顽固地拒绝、排斥、堵塞书店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手段,多种流通渠道的发展。继续在事买上维护图书发行的垄断渠道而坐收垄断利润。诚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现在的机构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设立了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公司,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力又收上来。

    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力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就没有积极性。”小平同志还说:“你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必须解决“产权’’这个瓶颈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产权问题也即所有权的问题,深化经济改革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新华书店作为图书发行的“主渠道”无疑是被打下计划经济深深烙印的。这是图书长期以来作为具有浓厚意识形态性特殊商品,执行为政治服务的方针,为政府计划垄断的必然结果。然而当图书改变了为政治服务的惟一功能,而扩大其内涵,变为具有文化消费、文化积累、美化生活、社会适用等等多方面促进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多重功能,进入市场努力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需要后,新华书店就应当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而追随时代的步伐,努力去拓展自己的广阔领域。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效益的体现在于图书市场的接受程度,公众的需要程度,并不仅仅单纯依靠政府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因而在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市场的要素流动是不容忽视的。市场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在图书市场正确的政治导向规范下,也是难以排斥的。图书市场的发展对于出版资源按市场价值规律的流动这一客观现实是不容回避,

    也无法回避的。这些均非政府权力能够强行干预和垄断的。强行干预垄断的结果是出版业的自杀。眼下诸多图书工作室这类准图书出版机构的崛起,正是社会力量介入图书出版分享资源的先兆。

    而对社会力量大规模地介入出版、发行业,我们采取什么对策,确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生死存亡问题。这种社会现象必然引发人们对图书出版发行体制的反思,在反思基础上走体制创新,机制重组之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下,在法制规范制约下大踏步地向市场,才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新华书店在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和传统特色的同时,绝不能拒绝市场化的改制,这就必须在产品结构上把属于政府计划垄断的中、小学课本从经营机构中剥离出来单独核算,应特别注重把侧重点放在一般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上。这种剥离是痛苦的,但是是必需的,这是断奶之后走独立自主之路的必由途径。继续靠垄断利润去安享富贵,只能养成懒汉式依赖作风,使新华书店的市场化机制不断萎缩退化,乃至几乎无法独步市场之惊涛风险,陷于困顿和退却之中。

    其次,新华书店由于长期依靠计划经济的垄断经营,省级店与市、县店、发货店与销货店产权关系极不明晰。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所造成的利润上缴,由省店统一计划分配的格局,而导致发货店与基层店的所有权模糊不清,在事实上就很难使基层店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其法人主体资格是不完全的。在第二轮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对各级新华书店的资产进行评估,使基层店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省店与市县店不再具备行政的隶属关系和上下级关系,而是以资产为纽带的经济契约关系的联合体,并非行政统属关系的集合体。在此基础上的公司制改革,走集团化道路才是符合党的“十五大”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不能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再回收人权,只能使基层店带着双重的镣铐去参与市场竞争,在事实上束缚了新华书店的自我发展的步子。这怎么能和夫妻亲友就可能成为法人的集体和个体书店相抗衡,去占领一般的图书市场呢?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县店统一向省店上缴的利润,再由省店统一下达留利分配指标发展网点,建造门市大楼,其间个别领导人的分配资金的主观随意性极大,往往根据亲疏好恶的“内部人控制”的原则去决定资金的流向。那么,在这次产权评估中,就应当实事求是地将广大基层店职工创造的价值作为资产评估进去,

    明确界定产权的界限,不能全部都算成省店的份额,而对几十年来广大基层店创造的利润和价值加以无偿掠夺。这是一种以行政性手段的巧取豪夺和无情的鲸吞。从本质上讲是违背市场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

    现在,有人提出省店的产业是省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其潜在的意思是产权改革无需进行。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清楚政府还是全民所有制,在事实上任何一个抽象的政府和全民都不可能是事实上的产权所有者,关于’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的问题,是经济学界早已定论的老问题。

    这就引发了第三个问题,也即所有者和经营者是怎么在国内经理人才市场尚待形成的新旧体制交替时期,明确职责,政企分开的问题。从上所述,政府和全民只是政治的抽象物,只是一个集合性名词,换言之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事实是无论政府中的成员或新华书店的成员都不可能也无权支配新华书店的资产。书店经理也只是受政府和全体人民委托,对于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的经营者,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这就是所谓的国有委托代理制。

    而这种委托代理制在劳动人事制度、干部制度有待改革的今天,在我国现时代民主和法治都有待完善和健全的今天,无疑是带有很大的个人感情色彩的。在科学的、民主的选择人才的机制制度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和操作程序时,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人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主管部门“一把手”的好恶。因而实际上是个人感情支配干部配置,干部的任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对于个别领导人的效忠。这就是当今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如此严重和由此而衍生出“寻租现象”的恶性循环的原因所在。

    如果说过去地主的设租剥削在产权上还是明晰的,那么当今“公仆”的“设租”和“寻租”实际上造成委托代理人在委托代理期间的短期行为,则有可能成为个别人对国有资产的瓜分和掠夺。因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事实上导致了某些行政管理部门权力扩大,

    企业为了获取经济上的好处,或者经费上的自主,或者企业领导人的个人利益都必须对企业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进行收买贿赂。

    从行政权力上获得好处的官员,将会牢牢把住行政对经济的干预不放,使事实上的政企不分长期维持下去。像那种既当行政主管厅局长,又当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人是集政企大权于一身,使“设租”

    和“寻租”权益在循环往复中猎取最大的个人利益的实际获利者。

    这种“内部人控制”的“寻租”和“设租”,再按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层层分解,便成为一个凌驾于社会企业之上的分利集团。由分利集团所翻建的行政性翻牌公司,为鲸吞国有资产选择了最佳组织形式。这也是葬送国有企业的罪魁祸首。垄断利润做为公司效益来分配本身对于社会其他行业就是分配不公,再加上利益按权力大小分配更是不公上的不公。这些在“内部人控制”中获得企业经营权的大小经理们,事实上就有了对国有资产的支配权,他们除了不按经济规律乱投资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外,还可以假公济私,巧立名目地化公为私,又有谁来追究他们的责任呢?因为他们在行政上是管理者、仲裁者,在经营上、财务上是支配人、监管人。这种裁判兼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使他们事实上处于无人制约的境地。在某些人眼中,公司制的集团化只是一种为自己谋利的幌子,幌子当然要漂亮还要高贵。这就要多贴行政标志。无论如何在我们这个新旧体制交替时期,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威是不可或缺的,这种权威被借用来为事实上的倒退壮胆,也就能够起到“夜过坟场吹小曲”

    的功效。

    其四,上述种种现象导致了事实上的“市场失败”。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搞发行集团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地方分割、行政封锁,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然而,一些集团的组建者其根本目的却是为了继续封锁市场,搞区域性行政分割,仅局限于区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使全国的新华书店陷于互相分割,相互封锁。有的还巧立名目地搞什么南大门、北大门,使原本应当非常活跃,始终都是流动着的市场要素在紧闭的大门中窒息。而使新华书店的生命力在省与省的生死较量中拼搏,而不是在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中靠契约来调节关系,在平等的起跑线上开展优胜劣汰,其结果只能将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在事实上成为“二渠道”合法和非法书商竞争角逐的市场。我们的新华书店在封闭、分割中窒息了生命力,“二渠道”合法或不法书商在竞争中成长壮大,最终自然因为生产内涵的扩大,由自发的集团化倾向而成为集团的真正组建者。待到行政的约束一旦撤除,他们将起而代替新华书店成为图书发行龙头老大。这样的前景应是热衷于搞行政性翻牌公司的厅局长兼总经理、董事长们所不愿看到的。他们只能是年年陶醉于虚假的利润增长率上,殊不知刨除了课本及教辅读物带来的垄断性利润,加上大大高于利润额的库存,排除涨价等因素,新华书店的“泡沫经济”

    和“空壳经济”现象存在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了。

    其五,这种集团的产生是靠行政手段将基层新华书店从基层主管部门强行剥离出来的,在基层店发展过程中曾在政策和其它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基层主管部门将因为利益的丧失而引发剧烈的反弹。这种反弹的结果是,利用本身行政主管的优势将自己的企业纳入图书发行业,成为,“二渠道”中强有力的一员。他们利用对图书报刊市场的主管优势,完全可以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作法,无视新闻出版图书主管部门的权威,而不按照规定开拓新的图书市场,形成与新华书店分割图书市场的一支劲旅。

    因为在基层管理部门看来,既然省级主管部门可以无视基层主管部门权益,靠行政手段强行剥离基层店,那么他们也完全可以无视上级行业行政主管的权威而依靠基层行政管理手段开拓新的市场与新华书店进行对抗。这种对抗性竞争是按市场价值规律进行的良性竞争,还是为各自的部门利益而展开的恶性竞争?答案只有一个,以行政壁垒、地方分割、条块分割、部门垄断为特色的竞争,

    并不能促进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只能导致图书市场秩序的紊乱。不言而喻,这是不利于形成社会主义书报刊市场良性循环的。

    当然,我所说的新华书店并不是所有的新华书店。某些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省新华书店在明晰了产权之后,正在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以资本关系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精神组建大型图书发行集团。

    广东省顺德地区产权改革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当人们正在千方百计拆除形形色色县、市一级的由计划经济所创立的行政性“鸭圈”,而把“鸭子”放养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获得更多觅食机会时,有的人却想借助于行政权力,拆除小型“鸭圈”,而建造更大的“养鸭厂”,把“小鸭圈”中的“鸭子”再集中“圈养”,这“鸭子”能够养得肥、养得壮吗?当这种违背市场价值规律与党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背道而驰的作法无法实施,再回过头来寻找市场时,那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孵养的“野鸭”已形成片片“鸭阵”正有秩序地向广阔的天地。那时,圈养的“家鸭”还能够获得有效的生存空间吗?

    郑东以上的大胆放言,使田茅琳看得汗毛直竖,冷汗淋漓。她不得不佩服郑东的胆识,但总感觉到郑东的观点有点过于危言耸听。因为旧体制的消亡是有一个新旧交替过程的,并不像人们遭受意外车祸身亡那样倾刻命归西天。有时还要取决于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又怎么可能操之过急呢?想到这里,她又深深地为受到郑东异端邪说的影响而感到有点后悔。自己是这个集团规划的设计者之一,绝对不能受郑东思想的影响。这丛妩真是荒唐,竟然把这些言论悄悄收集来,还在我们这个核心悄悄扩散,也许她只是为了讨好卖乖,殊不知这些言论的扩散是会动摇军心的。

    尤其我们这些骨干,只能义无反顾地在尊敬的谭冠厅长领导下,在崔牛牛副厅长的指挥下勇往直前。我们应当树立起坚定的无往不胜的信心,因为当今之世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时会超过真理。你郑东再有理,在不合适的时机,在不合适的场合去宣示自己的见解,也只能是悲剧性的结局。就如历史上的“狂狷”之士,哪一个没有才华,哪一个不拥有真理呢?屈原投江,嵇康饮血,晁错腰斩,李贽被杀,龚自珍被逐,林则徐流放……这些历史人物的人格悲剧,

    铸成了千古遗恨,难道他们不拥有真理吗?对郑东的胆识和勇气她是由衷佩服的。而对郑东的愚憨和不识时务她甚至不屑一顾。

    她对丛妩的作法感到有点反感,这妖艳浅薄的小女人,不知是为了什么目的,是取悦于谭冠或者崔牛牛还是怎么的,这种小特务的勾当毕竟不太光彩。郑东这种言论,她也听过多次,她除了向崔牛牛报告之外并没有想到要整理出来。

    她用火柴点着了那几张印满字的纸。稿纸在火焰的吞噬下,

    化成了灰烬。让郑东奇谈怪论见鬼去吧,让丛妩的小人行径见鬼去吧,见怪不怪,其怪必败。田茅琳挟着公文包,满怀信心地像男子汉那样走出了会议室。(!)

    第三十七章(2)

    第三十七章(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