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作者:帝休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9

    那个时候,他是真心感激尊敬糜荏,愿意将朝中重权交付于他。

    可他渐渐成长,今年已经十二岁,不是五年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孩童。几位老师又将他教导的很好,让他明白了自己的父亲、兄长的所作所为差点颠覆了汉室,明白自己身为一个皇帝的责任。

    如今糜荏的权利越来越大,身为天子的他反而失去朝中话语权。他学习得越多,便越是明白,他要做一个好皇帝,必须要收回自己曾经放给糜荏的权利。

    他以为就算艰难,也可以慢慢从糜丞相手中拿回权势。纵使这个过程很缓慢,但他感念糜荏对汉室所做出的贡献,一定不会因此而对他有任何不满。

    可是现在呢?

    糜荏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将他从绝望的境地中解救出来的那个人了。

    所有人都在吹鼓糜荏的所作所为,为孔融请求他的原谅,没有一个人即便是老师,也没有一个人来询问他的意见!

    到底谁才是他们的君主?!

    不被重视的委屈、不被承认的愤怒汹涌而来,刘协死死咬着牙,总算没有当众落下泪来。

    有杨彪求情,糜荏没有重罚孔融,只是将他贬谪为北海相属官,又派遣人去为北海相。

    此事就此沉寂,但各州的州牧、刺史却都将目光聚集在朝堂之上。或有心思浮动,或是准备支持糜荏。

    作为汉室子弟,刘表自然是坐不住的。他写了信件交给丁原、袁绍、曹操等人,希望与他们见一面。

    曹操看过信件,连着几日彻夜难眠,最终在月圆之夜长叹一声。

    看啊,那又圆又亮的明月,岂非就是身在朝中的糜荏;而他们,与零落在地上的萤萤火虫,又有什么区别?

    萤火之光,安能与皓月争辉?

    大概要令刘表失望了,他现在不打算与糜荏为敌。

    官渡之战后,他被朝廷封为兖州牧,如今正忙于平定州中叛乱,屯田、开设学校医馆、招募人才等事务。

    说句实在的,官居刺史、攻打袁绍之时,他是有过上位之心的。

    可是这心还没有被养大,糜荏已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中把持朝政、扫平匈奴。

    还有令人震惊的震天雷。

    当时糜荏的人看的很严,他没能在使用前拿到震天雷拆开瞧瞧。只在打扫战场后寻回几个炸了一半的,知道它的外壳是铁制的,里头装的是一种黑粉,却无法确定那黑粉究竟是什么。

    不仅是他,袁绍、袁术、刘表所有人,都在寻找制成震天雷的办法。他们各用手段收买、逼问糜荏麾下将士,询问震天雷的配方。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至今无人知晓。

    或许只有糜荏本人,以及他信任的谋士、武将才能知道罢。但这些人的嘴,他们撬不动。

    所以曹操暂时歇了起事之心。

    毕竟在没有强大的实力与绝对的把握前与糜荏为敌,董卓、公孙瓒等先例在前,他还真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他是安定了,想不到袁绍会有如此动作。

    不,其实可以想到。

    早在他们联军讨伐董卓时,袁绍就有不臣之心,与韩馥一起想要推举刘虞上位,自己做那开国功臣。至于上表奏疏请求糜荏称帝的举动,不过是这个计划失败,又想到的另一个计划罢了。

    想不到今日时局已定,他还在打这个主意。

    倘若糜荏称帝,那他就是第一个从龙之人,所得功绩可以完全抹去他与糜荏之间的龃龉;

    倘若糜荏不能,百官对此十分抗拒,他也能挑起糜荏与士族官吏的矛盾,将他们对立开来。

    曹操思及此,对一旁沮授叹息道:他这是要把糜丞相架在火上烤啊。

    沮授躬身未言。

    很显然,离开袁绍两年,他终于彻底看清袁绍的为人了。

    当年董卓迁都长安,他与田丰连番劝说袁绍出征攻打董卓,倘若成功便可奉天子以令天下不臣,袁绍犹豫不应。当时他们不懂,如今看来,袁绍本来就不打算再侍奉汉帝。

    倒是他与田丰,瞎了眼的认为袁绍是可以倾尽全部心力侍奉的良主,结果落得如此下场。

    袁绍想要以糜荏为刀试探天下人的反应,也不怕自己根本握不住这把刀?

    沮授敛眸,掩去其中嘲讽。

    十月霜降时,尚书令杨彪在出行时不慎摔伤了腿。

    他以不能行动为由向糜荏提出辞官请求,糜荏准奏。

    第一百零九章

    杨彪辞官之际, 糜荏亲自探望对方。

    他知道杨彪是故意摔伤的腿,不过对方就只是找个理由辞官而已,没必要在意太多。

    糜荏到时, 杨彪已在通报下穿戴整齐, 恭敬地坐在床上向他行礼:臣拜见糜丞相。

    杨尚书不必多礼, 糜荏忙将人扶回躺好, 我就是来探望探望您, 脚伤可还好?

    杨彪笑了一下:还好,躺上几个月便不碍事儿了。

    只是医官说往后都需要静养, 否则容易旧伤复发,将来怕是都不能再为朝廷效力了。

    朝政之事您不必着急, 糜荏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 只要伤养好了, 您想什么时候回来, 便什么时候回来。

    他做出承诺:这个朝中,只要您想,便永远有您的位置。

    杨彪闻之,面上笑意微微收敛。

    他知道糜荏是认真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才能, 更是因为对方与他的父亲杨赐相交甚笃。

    当年糜荏入京不久,自家父亲便断言他是拯救汉室的希望。后来果真如此, 短短五年之间, 他斗败十常侍, 击退黄巾军, 守卫并州

    是以当年在听闻糜荏攻只身打董卓之后, 他愿意冒险出入长安, 作为他与王允的联系人。

    糜荏没有令他们失望, 他成功杀死董卓,辅佐幼帝夺回天下。

    可惜这样的日子啊,实在是太短暂了。

    先是王允,往尚书台中大肆塞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糜荏便以九品中正制阻止了他,后来又将密谋起兵的王允逐出长安。

    如今是轮到糜荏自己了。

    令人无可奈何的是,他派遣的这些官吏除了任人唯亲,都很符合制度。甚至令他们挑不出一丝错来,罢免他派遣的刺史州牧。

    与之相反,汉室子弟中又还有几个人,能有他们这样的品德与才能?

    现在糜荏距离皇位只剩一步之遥。而这一步,不在于天子要他进或者退,只在于他想不想。

    是他没有早些发现,遏制住糜荏的野心。

    不,就算他早些发现,又能做什么呢?糜荏所做的任何事,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让糜荏打败董卓解救他们?抑或不要糜荏实行九品中正制?抑或是不让糜荏打败匈奴,公孙瓒,袁绍,实行屯田钧田制?

    除了想要夺取汉室的天下。

    就算知道那又如何?

    他对外如暴雪般无情冰冷,对内又如暖阳般温和仁慈。这短短两个月下来,就连朝中官吏都叛变不少。

    但他杨彪,不会叛变。

    是以杨彪怅然道:多谢糜丞相美意,还请恕彪,不能承受。

    糜荏也不至于勉强他,顺着宽慰他几句,便起身告辞。

    他走到门口时,杨彪叫住了他,语气极为难过道,糜丞相,您不会后悔吗?

    糜荏闻言,回首淡道:有些事情,我不去做才会后悔。

    是了,走这一条路,就好像是登泰山之顶。路越走越窄,同行之人也越来越少。

    或许会有一点惆怅,或许会很寂寞。

    但路总要走,人何必后悔。

    杨彪辞官,尚书令一职便空缺下来,中正们一齐推举侍中荀彧微尚书令。

    尚书令如今作为糜荏的副手,实际上总揽朝中政务,官居正二品。按照寻常规律来说,应当是四十岁以上的人才能担当的高位官职。

    从家世、才能、品德、政绩等等方面来看,荀彧足够尚书令的条件;从年龄上看,荀彧虽然年轻,不过如今朝中正值青黄不接之际,年轻便年轻吧。

    荀彧听得此事之后,自然觉得自己还不能任这一官职,推辞不受。不过等到中正们摆出另一位候选人后,他还是接受了升迁。

    另一位备选人,本是孔融。

    这人家学渊源,才学、品德盛名累累,在北海为相的几年也颇有建树,可以为尚书令。就是为人太过刚直,容易偏激。

    这不,前不久就因为袁绍的那封奏疏而激情辱骂糜荏,这次有人提出来后就被半数中正否决了。

    把这人放回朝,是要触糜荏霉头,残害这人的性命吗?

    至于其他例举的几人,全部因为政绩不如荀彧之故,不合适。

    于是荀彧便由侍中升迁为尚书令。除他之外,郭嘉等人各有升迁,赵云、张辽两人亦升为四品五营校尉。

    追随糜荏的百官对此习以为常,纷纷恭喜荀彧几人;

    经过袁绍一事,不希望糜荏再继续把持朝政的官吏,则认为这一步棋愈发暴露糜荏的异心。

    恐怕不久之后他就会废黜幼帝,登基为皇。

    杨彪几人走后,剩余官吏愈发沉默。

    便在此时,禁卫军董承找到他们,寻求对付糜荏的办法。

    这年腊月,北海相属官孔收到糜荏寄来的信件。

    先前他被贬谪后听闻荀彧升迁为尚书令,又听说这个位置本来中正属意他,便给糜荏上表了奏疏。奏折中他不仅骂糜荏胸襟狭窄,骂荀彧不自量力,还骂中正们瞎了眼,与糜荏沆瀣一气,残害忠良!

    把满朝官吏都气得够呛。

    这一次,一贯懒得理会他的糜荏回了批注:

    九品中正制公平公正,不能得到推荐,是你自己的问题。

    孔融对着这一句话,愈发愤愤不平。

    祢衡见了,一把抢过孔融手中的奏折,询问他是如何得到糜荏回复的。

    孔融虽觉奇怪他的小伙伴自从来到北海之后便一直闷闷不乐,文风都没以往犀利了。甚至还背着他写文章赞美糜荏,被他发现后两人大吵一架,友谊的小船差点因此翻覆。

    便添油加醋、阴阳怪气地将此事详细说给祢衡听,着重强调他欣赏的糜荏是多么瞧不上他们,人家只看得上借面吊丧的荀彧呢呵呵。

    祢衡恍然大悟。

    原来想要糜荏给自己回信,一直夸他是没有用的,还是要继续骂人才行。

    明白了,这就回去写信辱骂糜荏、荀彧、中正所有人!

    第一百一十章

    不管孔融与祢衡做任何打算, 朝中形式依旧向着糜荏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着。

    屯田结束,各州郡全部转为均田制。这项政策没有触犯到士族的利益,又在极短时间内稳定了各州流民, 整个天下都在称赞糜丞相的仁慈、睿智之举。

    这两年的努力里, 各州的几所书院都已经开起来了。因为俸禄还不错,吸纳了一批出身士族、家境又没那么丰厚的有才之士。

    老师到位, 学生自然也就跟着来了。等过两、三年百姓的日子更好过, 这批书院中的学生通过结业考试入朝为官,来的还会更多一些。

    是的,结业考核。

    在规定教材之后,糜荏又下了命令:

    学院每半年考核一次, 前三名可以得到朝廷办法的奖励。

    大学毕业生需要通过书院的结业考核,才可以入朝为官。各科的结业考核内容暂且由州牧刺史与郡守商议后统一发布,学生若是考不过,可以毕业离开学院, 但不能为官。

    每州每年考核的前五名, 可以前往朝中参加考核, 择优录取。

    这项政策颁布后,有官吏询问这一考核是否有必要?毕竟如今是九品中正制, 中正都能为所有人评级。

    有必要, 糜荏淡道,考试可以最简单直观的看出一个人的才能,配合中正的评级, 为他们安排官职时便不会出错。

    或许将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官居一品。但孤以为,官居一品之人, 一定是所有书院中最优秀的学子。

    这一句话获得了不少官吏的认同。

    他们为官一生, 沉浮多年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哪一个不是当年家乡、郡中最为优秀之人?倘若读读书就能安稳为官,那岂不是太轻松了?

    能够在几十年后官居高位,当然是最优秀的人才啊!

    说服官吏,这句话更是大大激励了学院中的学生们。

    莆天之下的读书人,谁不希望自己能官居一品,搅弄风云呢?糜丞相说得对,如若连同窗都赢不过,往后如何能在官场中赢过同僚?

    于是学生们铆足了劲读书,各个斗志昂扬。

    至于各州医馆,也逐渐规范起来。

    除了先前被糜荏封为医圣的张仲景先生,曹操也为另一位神医华佗请封。将他的事迹履历报给朝廷后,糜荏同样将其封为医神,封为谯侯,待遇与张仲景一样。

    两大神医封侯,十足刺激到天下大夫。

    于是不少江湖郎中动了歪心思,伪造履历、雇佣百姓欺骗当地县守郡守,最终都被糜荏要求成立的医官中正所识破。

    至于其他。

    益州的战乱已经平定。在荀攸的辅佐、督促下,益州百姓开垦农田,修建水利一派欣欣向荣;

    扬州的钟繇过的如鱼得水,这三年下来已与当地士族相处和谐,下令的农桑、养蚕不落人后,当地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就没有人愿意继续造反。

    也亏得袁术逃亡九江之后,便迅速以孙坚旧部占据寿春,如今还能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否则能去哪里,还真不好说。

    翌年春正月的时候,糜荏带着天子与百官参观了新的洛阳。

    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在地势上比长安更居中、更适合控制各州,是以糜荏从未想过放弃洛阳。

    先前令兵卒屯田、整理洛阳废墟、挖掘官道沟壑,后来又招聘工匠建房至今日,洛阳城中不少地方已重建完成。

    正中心自然还是宫殿,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葺而成,不过细节上与先前大为不同。

    就拿早朝的正殿而言,所有窗户全部换成透明琉璃,良好的采光让殿中显得更加通透明亮,温暖宜人。

    恋耽美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9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