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7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 作者:梨花树下梨花酒
    ——(73)
    八皇子庆王,年岁渐大,他的才能已经让许多臣子交口称赞了。虽然性情有些不稳,可是背后有百年世家温家的支持,可以说,八皇子的胜算,比之其他皇子,都要大一些。
    宣帝一生都扑在了朝政上,但是对儿子们的教育也没有太过缺失。这些皇子,各有各的好处。有时候,儿子们都太有出息,也许也是一中负担。
    这太子之位,给谁,剩下的那些都不会服气的。
    这十二皇子,年龄尚小,不过据说颇为聪明伶俐,可惜为人稍显怠惰,行事随心散漫。最大的优势就是很得宣帝喜爱。不过,现在看来,还有一个大的优势,且是旁人羡慕不来的优势沈黎。
    道玉,你可有本奏?
    户部尚书郭道玉呈上奏报,陛下,各地粮食的收成情况良好,今年是丰年,粮食增产,粮食价格或许会有所下降。不过,总体不用担心粮贱伤民,因为现水泥地到处都在铺设,运送粮食便利,粮食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更何况,沈家开设的罐头厂,粮食果蔬加工厂,需要粮食的数量较多,所以今年百姓应该有很好的收益,可以过上一个好年。
    第125章
    宣帝抚掌叹息, 古代的圣人们都想要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朕年事渐高,恐怕达不到教化百姓的程度了, 只求百姓能在我的治下吃饱, 穿暖。
    宣帝抬起眼睛, 灼灼地看向立在两侧的所有官员,缓缓地道, 朕治理大昭以来,殚精竭虑,不曾有一日懈怠,这几十年, 大昭渐渐稳定下来, 我绝不允许有任何人, 破坏日渐强盛的大昭。诸位爱卿, 犹记得你们当初刚站在金銮殿, 期待又紧张地等待着殿试结果的样子。你们因为身负才华与志向,愿意倾一生之力辅佐朝政, 你们的德行与能力是大昭的佼佼者。若是连你们, 都被权势、财富迷了眼睛,那朕的大昭,纵然现在花团锦簇, 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底下的官员, 心中颇为动容。他们当初, 也是怀有诸多抱负的有志之士,如今官场几年沉浮,他们这些人中忘却了自己的初心的大有人在。
    宣帝今日这番话, 确实打消了许多官员的依附皇子的念头。他们明白,宣帝今日这番话,既是温和的劝告,也是最后的通牒。宣帝稳坐皇位几十年,手里的可用之人甚多。他们中许多人,都见识过宣帝的手段,一些官员做了卖国的小动作,宣帝可以查得一清二楚,连这些官员被抓的前些天晚间吃什么饭菜,说了什么话,都在他案上的折子里记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一位君王,是可怕的。但是这位,同时也非常心软,对那些在朝中为官数载的官员,都比较宽容,很少严厉斥责。如今陛下已经将自己的意思在小朝会表达清楚,那么今后,就不会有胆敢违抗他意志的官员存在。
    宣帝见众人皆应诺,方才满意点头。
    丞相萧瑎笑呵呵地道,陛下,您若是年纪都算大了,那臣又算得了什么呢?陛下福泽之深厚,德行之高尚,让臣等望尘莫及。论教化百姓,陛下也不知花了多少心思。陛下,臣等愿誓死效忠陛下,让陛下永保无疆之休。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朝会中,传来臣子们高呼万岁的声音。
    萧丞相道,这次新的一批武器运过来,沈黎立下了大功了。虽有贼人劫掠,但是因为沈黎提前做好了准备,竟然毫无闪失。
    工部尚书李司暗自可惜,此等稳妥之人,要是还与他共事,该多好啊。这个年轻人,又会搞新农具,又不争不抢,性情极好,他都有些想念沈黎了。如今工部失去一员大将,连存在感都少了许多。
    终是不复往日辉煌啊!工部失掉沈黎,比失去他李司还要严重。
    心里想着,面上就带了些遗憾的表情。
    宣帝敏锐地察觉到了,他将头偏向了李司站立的方向,开口询问道,李爱卿,你在想什么呢?
    李司慌忙告罪,一时间就把心里想的给说出来了,臣在想,沈黎这小子什么时候还能回到我工部。
    宣帝一愣,然后撑不住笑了。
    你们啊,你们!就知道你们心里还惦记那小子。只是,当初说好了叫他去幽州,如今再将他调回来,恐怕难以服众。三年之期未到,幽州也没有成什么气候,倒也不急着叫他回来。
    而丞相心里清楚,某些人,就算是在最偏远的地方为官,在陛下的心里,他的分量都不会轻。他也对那孩子充满期待。三年之期,他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希望沈黎能交出让他满意的答卷。
    沈黎不知道的是,虽然他早就远离京城,在幽州大搞生产,忙着提高幽州的生产力,京城的那些人,还时不时会提到他。
    目前路已经铺设地差不多了,京中来信,确实有一批人,试图截下武器,一批人是庆王派来的,另外一批,似乎还不清楚到底是哪方人氏。或许皇帝是清楚的,但是暂时不想叫他知道。
    既然不想让他知道,那他也不用太在意。
    新运过来的杜仲到了,如今自行车和三轮车在幽州已经有行商过来贩卖了。只是因为不好运送,且价格昂贵,幽州买的人也不多,所以只有零星几个商贩这样做。
    不过,据沈黎得到的消息,运送自行车和三轮车过来的商贩都被同行嘲笑了。
    这自行车、三轮车,幽州地界的人士怎么买得起?你去了也是白去,哎,你家父亲那样能干,会做生意,怎么轮到你,却对生意上的事一窍不通!一窍不通就算了,还不听人的劝告。
    是啊,幽州那地方,又穷又偏。别看现在他们一窝蜂都往那边跑,没准过些天,就要哭着回来了!
    是吗?可是我听说现在幽州各地都有官办的工坊,里面招了许多工匠。这些工匠现在工钱很高,一般的东西都买得起,不像你说的这样穷啊!你是不是太过偏颇了?
    沈黎对待这些质疑,没有做太多的回应和措施。等第一批来幽州卖货的人吃到甜头,就会有旁人接连来到这个地方。
    经济的交流,就如同一条人工开采的运河。刚开始,只是形成一个窄窄的河道,里面的水细小又浑浊。但是总有一天,这条运河会因为人的不断开拓,成为一条可以贯穿古今的交通枢纽。
    杜仲在此地也可以种,沈黎已经打算充分利用好杜仲的经济价值,给民众认识到它的价值。
    如今幽州百废待兴,房屋的建设、农具以及家具的打造都需要木材。幽州木材大多不适合做房屋和农具家具,杜仲就不一样了,它的木质非常好,木材坚硬又细致,不容易遭到虫蛀。况且,贸然大量砍伐当地的树木,可能会引起一些□□。所以让一些杜仲树苗在这里扎根生长,可以满足此地对木材的需求。
    幽州的药材种类也极少,杜仲的树皮和树叶利用得当,便是上好的中药材,补肝补肾、补中益气,还能强健筋骨,总之,如今各地药房都会收购大量的杜仲,连宫中也有种植。
    燕回县已经因为种植杜仲,现在已经成为殷州最富饶的县城之一了,可见其经济效用。
    三轮车到了幽州,果然受到了追捧与欢迎。
    杜仲胶做的轮胎,让车子行驶得平稳又迅速。半贯钱的自行车,一贯钱的三轮车,只要是买得起的家庭,都立马出手买了!买不起的家庭,也商量着几家合买。
    过来卖车的商贩也傻眼了,说好的幽州很穷,连饭都吃不起呢?那现在捧着钱过来买车的,不,甚至可以说是抢车的这群人,是哪个地方的人呢?
    这里或许不是幽州?
    第126章
    沈来秋看着这些杜仲树苗, 自高奋勇成为了种树技术指导员。杜仲喜欢什么土壤,要用什么肥料,适合种在山地的阴面还是阳面他都一清二楚。
    杜仲秋季种植,在幽州地界已经算很迟的了。不过只要费点心思, 就可以让这些树苗成功越冬。经过严霜打击下存活的树苗, 等它们长成之后, 生命力会更加顽强。
    他看着满山上种植杜仲的年轻人,觉得自己也跟着年轻了许多。这些孩子跟年轻时候的他一样穷苦, 一样勤劳。他们以后未必会生出他儿子一样出色的孩子,但是靠着他们自己的辛勤劳作,也一样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土地,是他们这些小人物的根, 只要根扎深了, 愿意在土地中钻研, 哪怕会遭遇严寒酷暑, 也一样可以和杜仲树一样变得挺拔青翠。
    他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哪怕后来富贵了,也不愿意脱离土地。况且, 他做这些事情, 对他儿子也有好处,哪怕稍微累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小包子与小芽儿越发强健了, 已经将近十个月的他们, 已经会说好些清晰的话了。他们一天到晚不是吐泡泡、叫哥哥, 就是扎在草地上打滚,滚得一身都是草屑。他们还不会走路,但是爬得很快, 尤其喜欢在草地上用头互相拱来拱去,有时候有些疼了,额头都拱得有点泛红,也不哭,反而笑得更开心了。
    老爷,您快管管吧,不然夫人要生气了!
    沈来秋每每都乐呵呵地,放心,有我呢!没事儿!瞧这俩孩子多有劲儿啊。
    仆人都心惊胆战的,沈来秋和沈黎却一点都不在乎。这俩孩子贴身的衣服都是极为细致的绸缎衣裳,外面罩着的却是粗布或者棉麻,这是他们外出的装束。所以他们在地上滚,滚得满身都是泥土都没事,不费衣服。
    至于余氏,也没什么意见。她听从沈黎的建议,早两个月就给孩子们添加辅食了。富贵人家很少这么做,但是沈黎说的话,余氏一贯都认同。自从吃了辅食,母乳喂得少了些,奶坊中的奶粉却没有少喂。这俩孩子壮实极了,也不见有拉肚子、风寒之类的毛病。她农家出生,本身就不那么支持精细地养孩子。农家不讲究地养娃,看着反而比那些富贵人家养地康健些。
    不过伺候的仆人都有些想摇头,就没见哪个当官的人家的孩子,是这样放羊似的养着的。
    这边没有开玩具店,不过沈黎已经收到了来自舅舅支援的许多玩具。小童用的学步车、滑梯、跷跷板,以及各色玩偶,都一齐运到府城来。现在孩子还比较小,用不上,等稍微大一些,就可以使用了。
    余氏觉得,哥哥还算贴心,自他们来幽州,就一直挂念着他们,索性也就准备了十二罐子不算贵重,但是汴州都难买到的水果以及肉类的罐头、十二匹印花蓝底棉布、半车各类的干果坚果。将这些收拾好了,仍然叫商队送到清河县余家开的玩具店里。
    沈家的老家,也是照例送去不少东西。纵然他们关系不好,可是这点子东西,该送还是要送的。沈黎的爷爷,虽然偏心,但是因为沈黎一家发达的缘故,他们一家过的现在倒也还算不错。沈来春、沈来夏不算特别孝顺,但是大面上,也不会出错,只是不太体贴。沈宝冬服了兵役回来之后,可能是见过那些比他凶残,比他蛮横的人,整个人在外边显得有些瑟缩,但是在家里,还是一副大爷的样子。
    他因为腿瘸了,性情稍微有些消沉,不过族人一直都有关照他,尽管他不值得关照。他后来在学堂做一些打扫的活计,听了一些圣人的道理,据说后来他的品格变好了些,也不知是真是假。
    余氏盘算着给他们送的礼物,一边恍惚地觉得,沈家村的人,离她越来越遥远了,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
    胶鞋、罐头等的制作,铁器的打造,桥梁道路的修缮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沈黎每日都在算进度,等所有基础设施打造完毕,幽州才会正式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农具做好了第一批,沈黎不打算往外出售。工坊里的工匠可以以成本价多一成的价格购买自己需要的农具,所以自产自销了好几十件农具。剩下的,全部让幽州地界的商贩包圆了。他们贩卖的价格也不贵,比成本价只多两百文。但是赚头还是有的,多跑几趟,在水泥地上运货,人也不算受罪。
    第127章
    朝廷的诏书下来了。沈黎高兴地把小芽儿举高高, 小包子羡慕地抱住兄长的腿,一份是你的,你在这里有一年的任期。还有一份,是关于胡人可在我大昭为官的诏书。
    周孟知来了之后并没有走, 而是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只是批复的公文还没有下来, 所以接触的事情仍然是一些边缘的事情,不过就他的表现来看, 这些小事情,他也做的非常开心。
    那真是太好了,周孟知有些激动,我可以继续在这里做事情。你知道吗?我以前在京城中, 做的很多事情, 都让我觉得没有意义。也许是我的能力不够, 他们没有分派给我那些重要的事情。但是现在, 我很少有那种多我一个不多, 少我一个不少的感觉了。
    沈黎笑了,周孟知虽然比他年纪稍微大一些, 但是比他更像个少年人, 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
    看到一个地方,从一穷二白逐渐走向富饶,确实让人觉得欢喜。我们努努力, 造福的可就不止幽州这片地方了。
    奉献和劳动带来的显著成果让人着迷, 至少周孟知现在已经尝到了被人需要的美好感觉。
    嘎嘎, 窝也窝也要抱!窝也要抱嘛!小包子就像是一只小猫崽子,想要顺着大哥的腿往上爬。
    好,来, 哥哥抱。沈黎不怎么费力,就把小包子拎了起来,也抱在了怀里。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力大无穷buff也仿佛得到增强一样。
    他的那些属下偷偷吐槽过他,说沈大人就算不当官,也是个很好的壮劳力。去视察各地杜仲种植情况的时候,亲自上山种树,比一般农民动作还快,一个人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挖许多坑,将树苗稳稳当当地种下。
    咱们多种树,多开荒,珍惜我们治下的百姓,珍惜幽州这片地方的各种资源,子孙后辈也能得益,咱们就是开拓一片地方的领头人了。
    咩~咩~
    羊小芽儿咯咯地笑,抱着哥哥的脖子,嘎嘎,你看羊羊
    小包子不怎么老实,看着羊就闹着要下来,沈黎就放他们下来。
    这俩孩子骨骼发育得好,可以扶着别人自己站起来走几步,不过一般超过五六步,就开始踉跄了,这次也是一样。周孟知扶着小包子慢慢往前走,还没走到那只正咩咩叫的小羊面前,就停下来不走了。
    他葡萄一样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小羊,嘴里还在流口水。
    沈黎抚额,汗,难道是看到小羊羔就想到了小羊肉串吗?你好,小羊肉串?沈黎被自己的联想逗笑了。
    这小羊肉串子啊,不是,这小羊羔也好奇地看着地上的两个人类幼崽,歪着头,仿佛有点好奇。它凑上来,靠近小包子和小芽儿。
    周孟知如临大敌地盯着这只小羊羔,生怕它会伤害到这两个孩子。
    恋耽美
    ——(7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