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百度云(282)
慕红裳 作者:作者:旺财是只喵
txt百度云(282)
第732章 京中
谢淑柔显然是个很成功的古代版妇救会会长。旧棉絮做成的斗篷和棉鞋显然不如京中兵部配发的冬装好,但紧急情况下足能让士兵们用来抵御严寒。
有这样一身凑合的棉衣,至少可以让军士们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保证不失去战斗力。
穆征衣麾下的骁骑营,是第一批装备上这批斗篷和棉鞋的,穆征衣亲自找谢淑柔道了谢,态度十分诚恳。
哥哥这下可不说打仗是男人的事,女人帮不上忙了吧?穆红裳笑嘻嘻的抓紧时间嘲笑穆征衣。
我几时这样说过?穆征衣死不认账的架势:我只说战场危险,女人不适合上战场。
我觉得我挺合适。穆红裳仰起头,故意摆出得意的模样:我立功比当年哥哥还快呢!
是,你厉害!穆征衣笑着捏了捏穆红裳的鼻尖:我妹妹天下最厉害,你满意了吧?
所以兴许我用不了多久,就攒够军功升官了呢!穆红裳笑嘻嘻地答道:也许我比哥哥先升参将。
你?穆征衣双手抱胸,斜了妹妹一眼:做梦吧!我可不会在原地呆着让你追,不信咱们看到底谁军功攒得快。
这原本是哥俩开玩笑的笑语。穆红裳到了秦将军麾下之后,穆征衣不愿意也得接受这个事实,后来他慢慢也想开了,这才说出了和妹妹比着攒军功的话。
但穆红裳只有十六岁,到军中任职不过半年而已,她怎么可能比得上在北境征战多年的穆征衣?因此这句话,真的只是兄妹俩之间的笑话而已。
然而谁都没想到,日子过了不久,穆红裳真的混到穆征衣前面去了。
就在谢淑柔忙着做妇救会长,穆红裳忙着当个好斥候的时候,京中的顾仪兰,正在继续努力做她的好孙媳,还有朋友们的好后盾。
这一日,绣娘们做好了给郑瑛的斗篷,顾仪兰主动将斗篷拿去给穆老夫人过了目。
孙媳妇。穆老夫人将斗篷放在一边,屏退了下人,目光灼灼地望着顾仪兰:眼下无人,祖母想问你几句话。
顾仪兰其实已经猜到了穆老夫人想说什么,她一边亲自为穆老夫人奉茶,一边温声答道:是,祖母请问,孙媳一定知无不言。
这衣裳,穆老夫人拍了拍放在一边的斗篷:你之前说是信王妃拜托你帮忙做的。孙媳妇,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道理,妻子怎会拜托外人帮忙给自己的相公做衣裳。便是不擅长针线,那还有房里的丫鬟,还有信王府的绣娘,怎地也轮不到你。
此事祖母不是问过吗?顾仪兰答道:谢淑柔去北境了,眼下应当正和红裳在一处。京里的事,都拜托给我了,这斗篷也是她走前安排的。
我知道。穆老夫人点点头:我想了几日,都觉得道理上说不通。一是信王为何会帮着信王妃遮掩,让她千山万水去北境看你妹妹。北境眼下正打仗,这路上可不太平,他为何肯让自己的正妃冒这样的风险。二是就算她出门,这斗篷她也可以带着到北境去做,一个针线包裹而已,占不了太大地方。
顾仪兰低着头没有吭声,她不确定穆老夫人到底想问的是什么,内里牵涉太复杂,她已经决定了,穆老夫人若问,她有一说一,绝不欺瞒,但穆老夫人若不问,她也不先开口,以免惹事。
还有,穆老夫人看了一眼低着头的顾仪兰,又开口说道:信王新婚后似乎没在京里呆两日,就去了利州,前几日才回来。
是。顾仪兰答道:皇上派信王离京办差,这事儿全京城都知道。
这一对新婚夫妻可是有意思。穆老夫人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信王妃在京中的时候,信王跑去了利州。这信王妃瞒着人跑去北境了,信王倒回来了。孙媳妇,你是信王妃的朋友,祖母想问问你,你知道这小两口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穆老夫人不会这样八卦,突然关心人家信王小两口的夫妻关系,这一点顾仪兰再清楚不过。自从穆红裳走之后,穆老夫人的身体迅速衰弱了下去,精神一直不大好,她才没空惦记别的呢,老太太的所有心思都在北境的儿孙身上。
祖母顾仪兰抬起头,望着穆老夫人微微发黄的脸,斟酌着词句:信王妃和信王
信王妃去北境看红裳,穆老夫人没等顾仪兰回答,就又转头去看那身斗篷:这是信王的主意,还是信王妃的主意?
这个问题好答,顾仪兰会。她立刻答道:是信王妃的主意。祖母知道的,她一向与红裳交好,红裳出征时,也是她与孙媳一同到城门去送红裳。红裳走后,她一直惦记,早就念叨着想要去北境看看红裳,这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所以
是信王妃的主意。穆老夫人偏头望着那件斗篷沉默半晌,接着自言自语似的说道:这斗篷也是她拜托你做的这样说来,她知道信王的心思?否则她怎知道,信王会同意让她去北境,还帮着她遮掩?
顾仪兰一惊,抬起头仔细端详着穆老夫人的表情。她不确定穆老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老太太的这两句话,让她觉得有些不安。
祖母,您顾仪兰犹犹豫豫地开口,但她一句完整话都还没说出来,穆老夫人就将头扭向一边,朝她摆摆手闭上了眼。
罢了。穆老夫人叹了口气:我也不问了。问了也没意思。兰儿啊,你先回去吧,不必总在这里陪着我,我想静一静。
顾仪兰看了看穆老夫人的神情,不敢再多话,只能安安静静的抱着斗篷退了出去。
等顾仪兰离开之后,穆老夫人才又睁开眼,她怔怔地望着窗外,许久之后她眼眶泛潮,长叹一声:唉!这可怎么好啊!
第733章 女伯爵
从穆老夫人的房里出来之后,顾仪兰有些惴惴不安,她忍不住埋怨谢淑柔给她找麻烦。但她还是按照谢淑柔之前的安排,又在那厚厚一叠提前写好的家书里挑出一封,辗转送去了谢府。
寄过信之后,顾仪兰望着灰蒙蒙的天叹了口气,希望这些日子别再有其他事了。
然而就在顾仪兰将一切打理好的第二天,一队全副武装的军士押解着戎狄大王子进京了。
大少奶奶!大少奶奶!被安国公夫人打发跑腿传话的小丫鬟一进院子就急着高声嚷到:北境的信使到了!
什么?信使到了?真的!匆匆迎出门的芳芷立刻喜上眉梢。
是呢!捎了好大一叠家信回来。小丫鬟也是喜滋滋的模样:夫人们都去了老夫人哪里,大少奶奶也快些吧。
芳芷高兴地拿了几个铜钱赏给小丫鬟,小丫鬟道了谢之后跑了,芳芷笑着回头,却看见顾仪兰站在门边,眉头微蹙。
少奶奶,信使到了,您怎么不高兴?芳芷一头雾水地问道:不是早就盼着大少爷来信吗?
有信来当然好。顾仪兰答道:只是前些日子北境的信使刚刚进京,这才没隔多少日子,我担心是不是有事。
您别瞎担心,自己吓唬自己。芳芷立刻笑着安慰顾仪兰:有事也是好事,说不准是咱们大少爷打了大胜仗呢!
嗯!顾仪兰朝芳芷一笑:你说得对,我们先去看看再说。
顾仪兰万万没想到,这次还真就叫芳芷给蒙对了!穆家果然有人立了大功,只不过立功的不是她相公,而是她的宝贝小姑子穆红裳。
不是说不许她出城吗?穆老夫人得了消息却没见高兴,往兵部的奏报里详细的写了穆红裳是如何抓住戎狄大王子的,她看了以后只觉得担心:老大也真是的!红裳才多大点,孩子这么小,非让当斥候也就算了,还派去边境摸消息,他怎地就不知道担心呢!
同样也觉得后怕的安国公夫人沉默了一瞬,但还是开口替丈夫分辨道:娘,红裳已经从军了,她是个军人,是军人就该做军人该做的事,她哥哥能做的事,她一样也能做,您不要太担心。
穆老夫人不说话了。道理上她知道,大儿媳说得对,但感情上,她却无法控制自己想要把孙女圈在家里好好保护的想法。穆红裳毕竟是她唯一的孙女,她的心头肉。
这是大功一件。顾仪兰勉强笑了笑,看了北境送往兵部的奏报,她同样觉得心有余悸:不管怎样,小妹好好的,还抓了戎狄大王子,皇上一定很高兴。
说不准皇上一高兴,就会让咱们红裳还朝呢!穆三夫人突然有些兴奋的样子:他打发咱们家姑娘去北境从军,咱们也去了,立功也立了,足能堵那些绥靖派大臣的嘴了吧?这北境战局也不是系在一个小姑娘身上。母亲,不如请兵部的孙大人帮咱们上个奏疏,让红裳回来吧。
三嫂说的不错。穆四夫人立刻表示赞同:红裳在北境也好几个月了,足够了吧?
顾仪兰抬眼看了看穆三夫人和穆四夫人,沉默着没说话。红裳不愿意回来,她想要留在北境保护父兄,想要陪着哥哥们一起上战场,顾仪兰很清楚。但她同样也很清楚,家中的长辈,其实都不愿意让红裳上战场。她抿了抿嘴,最终没有开口泼长辈们的冷水。
穆老夫人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她皱着眉沉吟片刻,觉得十分为难。她当然不愿意让唯一的孙女久留北境,可是红裳现在回来的话她又担心生出别的事故来,比如信王那边
不过为难的顾仪兰和穆老夫人也都是白犯愁,这事儿穆家人压根就没有做决定的机会。戎狄大王子被押解进京的第二日,皇上龙心大悦,当朝表彰红妆将军穆红裳的功绩,然后然后给她封了个爵,赐号平安伯。这一下子,穆红裳不仅仅是大周朝唯一的女将军,还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唯一女伯爵。
旨意一下,满朝文武皆哗然。从来没听说过女人封爵,而且还是个十来岁的黄毛丫头。礼部尚书首先不干了,穆氏本身就是世袭罔替的公爵,再加上个女伯爵,一门双爵,这是想干嘛?全天下除了皇族就是穆氏最大吗?
再说从来都没有女人封爵的先例,礼部尚书认为这有违祖制,他在李相的支持下蹦跶得特别欢。
大半朝臣都觉得礼部尚书说得有道理。旁的不说,这些读书人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读书出仕,勤勤恳恳在朝为官,也算是夙夜为公,有些人混一辈子不过也就是芝麻小官告老还乡。穆家的小丫头不过到北境几个月,抓了个戎狄俘虏而已,凭什么就能一举得了爵位?
凭什么?凭她是穆家人,还是凭她是女人?这分明就是不公平。
接下来的几日,弹劾奏章如雪片一样飞进皇上的御书房,然而皇上就是充耳不闻。更过分的是,几日之后,皇上似乎还嫌刺激朝臣不够似的,突然在朝中宣布,将北境燕州附近一小片土地赐给了穆红裳做封地。
居然还有封地?这年头外姓伯爵居然都能有封地了?这一下朝臣们更炸了锅。虽然皇上指给穆红裳的那片封地很小很荒凉,几乎可以算作渺无人烟了,但毕竟是封地啊!
好些正经的郑氏皇族都还只有封号没封地呢,外姓爵凭什么占封地?安国公都是公爵了,也没封地呀!哪有这样的道理!
但道理上虽然说不通,架不住皇上非要一意孤行,在平安伯封地这件事上,皇上极为坚持己见,压根就没打算征求群臣的意见。
而郑瑛沉默地站在群情激奋的朝臣们中间,面覆寒霜,一瞬不瞬地盯着高坐在龙椅上的皇上。
第734章 算无遗策
皇上的心思,郑瑛非常清楚。针对朝臣的第一轮捐税已经结束,户部尚书蒋文斌一刻都没耽搁,立刻又上疏陈情,说是今年岁末税银尚未入库,但根据各地呈报,大体数字与往年持平,如此一来,军费依旧捉襟见肘,因此蒋文斌呼吁,若是来年依旧有困难,希望朝臣们能够再捐一轮税。
这算是个预防针。皇上无法上来就明刀明枪的对朝臣们和勋贵的财产动手,因此暂时也只能巧立名目的让他们一轮又一轮的捐。
而其实蒋文斌和皇上心理都有数,这第二轮捐税,绝可不像是第一轮那样顺利。蒋文斌的奏疏一上,朝臣们私下里就有颇多议论,并且这按照一家里应缴税额来捐,指向性明显,朝臣们也不傻,总有人嗅出些不对之处。
因为蒋文斌虽然并没有明着要求大臣们缴税,还是以捐代缴,但还是招来了一大批的弹劾奏疏,而朝中绥靖派则又抓住机会上疏皇上,要求议和。
在这个节骨眼上,穆红裳抓住的戎狄大王子被押解进京,真可谓是雪中送炭,解了皇上的燃眉之急。北境战局僵持,他迫切的需要胜利的消息,来稳定朝堂,穆红裳的功劳,刚好让他拿来说事。
毕竟穆红裳抓住的是戎狄大王子,政治意义不同,几乎可以相当于一场大捷,就算是将来朝廷迫于压力,真的开始与戎狄人和谈,这戎狄大王子也可以做个有分量的筹码。
而对于皇上来说,这间喜事可利用之处,可不止这位戎狄大王子,还有立功的穆红裳,恰好可以用来转移蒋文斌身上的压力。
因此皇上没有与任何人商议,直接给穆红裳封了爵。穆红裳从军时间尚短,就算是立了大功,此时封爵也很难说得过去,势必引起朝中反弹,更别提她还是个只有十六岁的女孩子,皇上肯定会想到,朝中群臣必然会死咬着新封的平安伯不放,蒋文斌反倒不再是朝中矛盾焦点,至少可以喘口气。
皇上的这些心思郑瑛都明白,也都能理解。他不能理解的是,皇上居然还嫌不足,给穆红裳赐了封地。
这封地不在京畿,不在江南,偏偏就在贫瘠荒凉的北境,在最靠北的燕州附近,这能叫赏赐吗?分明不是。
这可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啊!一则给异性伯爵封地,进一步刺激朝臣,继续转移朝中矛盾。二则红裳有了封地,不留在自己的地盘上治理封地像话吗?皇上这是不想让他的小姑娘回京。
散了朝之后,皇上丢下群情激奋的朝臣们,拍拍屁股跑回御书房了。郑瑛站在原地略一思忖,也迈步向后宫走去,而他没走两步,郑瑾从身后追上了他,笑着问道:五皇兄这是急着找父皇,请他收回给平安伯封地的旨意?
郑瑛转过身,一脸平静地打量郑瑾,片刻后才开口问道:满朝文武都在反对父皇给平安伯封地,怎么,六皇弟竟然觉得给异性伯爵封地合规矩?
自然不合规矩。郑瑾笑笑,但他像是故意的一般,语气轻巧地说道:不过父皇封给平安伯的那块地着实又小又荒僻,封了也就封了,哪里值得我们兄弟如此关注。
穆氏是异性伯爵,而这大周的每一寸土地,都该是我郑家的。郑瑛冷静地答道:有一就有二,父皇开了这个先例,六皇弟可想过以后。
本王有什么可担心的。郑瑾轻笑一声:哪来的什么以后。父皇是明君,他这样做,自然有这样做的道理。倒是五皇兄对平安伯的封地似乎特别关注啊!你与安国公府的关系一向处的不错,这次安国公小女儿得了封号和封地,按理说,五皇兄该为她高兴才是不是吗?
恋耽美
txt百度云(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