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第63章 11达尔文环球旅行创立“进化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六章11达尔文环球旅行创立“进化论”

    ——真知来自于实践书本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但真正的认识只能源自实践。我们要想得到书本之外的知识,就得自己去不断实践。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突然发现一棵老树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欣赏起来。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大学生看已经腾不出手来了,于是把一只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把第三只甲虫抓起来。

    嘴里的那只甲虫放出一股辛辣的液体,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往回走。

    这个大学生就是后来写作了《物种起源》的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名为“达尔文”。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一个基督教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后,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艰苦而又奇趣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跋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他白天收集标本、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船长吃了一惊,急忙说道:“这山又高又长,您怎么走得过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达尔文坚定地说道。船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了向导和骡马一同前往。

    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达尔文忽觉开朗了许多。他俯瞰山下,突然发现山脉的两边,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再仔细一看,即使同一种类,样子也相差很远。它们为什么会有明显的差别呢?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他经过苦思冥想,认为“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化”!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

    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1842年,他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智慧解读: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掺杂了感**彩或者是有所侧重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了理论并不等于掌握了精神。亲自去实践吧,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你一定会在其中得出真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