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能人
重庆黄山,通过了戒备森严的警卫,灰心丧气的陈诚在一位身穿灰色长衫的人的引领下,走进了蒋委员长的官邸,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应该算是古时候的皇宫。
可是这里的布置竟一点也不象皇宫,甚至连一般富足人家的布置也够不上,这座楼里的房间都是空空荡荡的,沒有鲜花,沒有图画,沒有挂轴,墙上也沒有装饰布,更见不到名贵的摆设和古玩之类的东西。
來到了最后的一个大房间后,蒋委员长,中国大元帅,蒋介石一身黄叽军装站在办公桌前,沒扎武装带,也沒佩戴徽章、勋章和绶带之类的饰物,甚至他脚上还穿着一双中国的传统老式黑布便鞋,据说这种黑布鞋虽然看上去不太考究,但穿上后脚却十分舒服。
“辞修,进來!”蒋介石轻轻对陈诚点了点头,并用右手指了指房间里的一张长沙发。
陈诚轻轻地走过去,又轻轻地坐下來,房间里过于安静的气氛令他有些不太舒服,好半天他才低沉的说道:“委员长,我有负您的重托,丢失宜昌,罪责匪浅!”
宜昌要地的失守,是八年抗战中,蒋介石感到危机最大的一次重庆朝野上下,舆论一致谴责宜昌保卫战的指挥官陈诚,使这位蒋介石的重臣的赫赫威名一落千丈,他不仅受到国民党内、军内和政府内一些要人的围攻,民众对此也非常气愤,在当时的国民参政会上,有人公开散布“不杀陈诚不足以谢国人”的言论。
但陈诚认为宜昌失守的原因,与李宗仁在关键时刻判断失误,抽调江防军主力北上有直接关系,他陈某只是在战役中途临危上阵,当时败局已定,决非他陈某过错,宜昌失守,他陈某实为代人受过,招來耻辱,但他觉得自己有口难辩,负辱回到重庆,自知丢失国府都门罪责匪浅,便哭丧着脸前去见蒋介石,请求处分。
蒋介石好言相慰道:“宜昌守不住,早已在我意料之中,当时五战区的情况就那样儿,我是因为沒办法了才叫你去抵挡一阵子的,对此,你不必过疚!”
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说的是他自己,而这个辞修,指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一般來说,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重用黄埔系出身的军人,因为蒋是靠黄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乡;三是重用对蒋介石个人十分忠诚的人,陈诚是三者兼备,此外,他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所以深得恩宠。
陈诚对蒋介石的明断感到敬服,对李宗仁不主动承认自己责任,一直闷着不吭声,听凭舆论对他陈某的攻击,而对李心怀不满,但他沒有说出來,而是从兜里拿出一份报告,双手递给蒋介石,说道:“职部请求戴罪立功,请委员长批准!”
蒋介石拿过报告看了一遍,眼前一亮,点头道:“成立第六战区,扼守宜昌以上的长江三峡段,使之成为拱卫陪都的天然屏障,很好,这个建议很好!”
“卑职不敢居功,这是出于别人的指点!”陈诚谦虚道:“委员长对华北敌后的二路军应该有所耳闻,建议是由军统方面转到军委会的,您看,这是全部的文稿!”
………反攻宜昌,至少在目前状况下是无能为力的,李宗仁长官的第五战区部队,被日军紧紧挤压在鄂西北偏僻山区,已不便于顾及和指挥宜昌这个缺口了;南岸,薛岳将军的第九战区主力被远远甩到了侧后,因而对江南鄂西地区和湘西地区的防务,亦是鞭长莫及,以宜昌为中心,北起钟祥,西迤常德,形成了一个数百里的空间,一个混乱复杂而薄弱的结合部,宜昌以上的长江三峡段,成为拱卫重庆的天然屏障,若宜昌之敌继续西犯,突破三峡天险,则重庆自然不保,若再失去重庆,国民政府就再无立锥之地………新建立之第六战区,负责拱卫重庆门户,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日军若从长江方面进攻重庆,江北,有纵横数百里的巫山和神农架原始林区挡道,因此,敌使用大兵团从江北进攻的可能性极微,从宜昌向西仰攻三峡天险,亦可能不大,江南的川湘鄂三省相衔接的边境地区,大多为丘陵、山岳地带,湖南的常德、沅陵、辰溪经四川的黔江、彭水、涪陵,有公路与重庆相通;湖北的巴东、恩施、宣恩、咸丰亦有公路通四川的黔江,而达重庆;宜昌南岸的安安庙经木桥、野三关到恩施、建始,有一条人行大道入川,直抵重庆,这些公路和大道,便于大部队运动,因此,日军若攻重庆,最大可能是从江南而來,**的防御重心应放在江南,指挥部也应置于鄂西恩施为宜………卑职浅见,当此倭寇已紧逼陪都大门之时,奉上仅供参考。
蒋介石很吃惊,身处华北敌后,依据地图,就能将宜昌附近的敌我形势判断得如此清晰明了,而且提出了目前看來最可靠、最切合实际的方略,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中国还是有能人的!”陈诚在旁慨叹道:“二路军孤军奋战,艰苦卓绝,若是沒有高人在后指点,余飚勇则勇矣,却不能成事,宜昌是在我手上失掉的,理应由我去守!”陈诚这番话表示出他的决心,要知道若成立第六战区,则是责任重大、特殊的,若守不住这大门,作为司令长官被杀头事小,背上个亡国之罪而遗臭万年却使人望而却步。
蒋介石犹豫了一下,委婉的说道:“辞修,你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和三青团书记长等要职,放到战区,太委屈了!”
“卑职愿辞去所兼各职,决心去第六战区戴罪守门户,并发誓挡住日军,若陪都有失,愿将自己头颅掷地!”陈诚坚定异常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