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前路
柳氏也忍不住笑了,苏二嫂已经拍着柳氏的手:“亲家母,你就答应罢,这是好事。”到了这个时候,柳氏怎么会不答应了,微笑点头。茭娘又让人赶紧出去外面告诉吴能,吴能倒没柳氏一样还推辞了一番,他正好和苏桐在一起,听到茭娘派人来传的话,吴能的眉微一皱道:“既然你岳母答应了,那我也不好推辞,只是……”
“岳父想要说什么?小婿并不是那样狼心狗肺的人,再者说了。”苏桐微顿一顿才道:“岳父若真对小婿不满,自然也就要跟着小婿去了,到时瞧瞧小婿是个什么样的人才是。”吴能已经笑了:“你晓得我不是这样的人。”
吴能也爽快答应,苏桐也就让人把话传到里面,吴能夫妻都答应了,那剩下的事就是要先把铺子关了,遣散伙计,再把这铺子租出去,也能赚个零花钱。迎儿早几年前就嫁了,吴能夫妻也没有另买丫鬟,陈婆子当然要跟着他们夫妻去,茭娘又拨了个小丫鬟服侍他们俩老。
于是一边忙着过年,茭娘还要忙着和苏州城里的士绅们应酬,苏桐也要趁着这拜年送年礼的机会,给京中的同年和熟识的人写信,询问可有自己合适的缺,这样的缺自然不会少,写信多问一句,不过是入京时候,好力气往哪个方面使。
吴能夫妻也要把店铺里面的货都处理了,伙计也要遣散了,都在忙碌不已的时候。刘三嫂来报,茭娘的堂哥堂嫂来了。茭娘听到来报,倒稍微愣了下,这回回来,不用刻意告诉,茭娘就知道堂哥堂嫂必定是知道的,不过十来天才上门,想来定是有事。
柳氏倒先忧心:“其实呢,你堂哥堂嫂还有你堂侄儿,都还算不错,可是你大伯和大伯母,茭娘,你是晓得的,那可真是有一个缝隙就要盯上来的人。”茭娘当然晓得自己的娘担心什么,对柳氏微笑安抚,命刘三嫂把自己堂哥堂嫂请进来。
数年不见,茭娘的堂嫂倒显得精明许多,不复当年那个被吴大伯母骂的要悬梁自尽的小媳妇样子。茭娘的堂哥还是忠厚模样,两人的儿子也跟了来,彼此见礼坐下,堂嫂又叫侄儿给姑姑行礼。
这侄儿今年也有七岁了,生的也还聪明,礼数也周到,茭娘让他起来后问了几句,听说已经开了蒙,正在街上的私塾附学,忙命惠儿进到里面,取了一副文房四宝,当做礼物送了。
堂嫂命侄儿接了,又和茭娘说了几句闲话,茭娘见堂嫂面色有些迟疑,知道她定是有事相求。想来堂嫂既然这等模样,想必也不会是因为柳素的事儿。因此茭娘主动开口:“嫂嫂想是有什么事儿,告诉做妹妹的,只要情理之中,做妹妹的也就能帮忙说一句。”
堂嫂的脸红了又红才道:“其实呢,这事该去求二叔的,不过我想着,二叔也是要随你们去任上的,直接求你倒好。”
这话透着奇怪,难道堂嫂真要为柳素求情,别说柳素是个妾,现在又说因病送到庄子上,还好好地活着呢,就算柳素真要被陈老爷磨死了,茭娘实在不能帮这个忙,妾和妻,相差的实在太大了。
因此茭娘眉微一皱就道:“若是说那位的事,恕……”
堂嫂急忙摆手:“并不是那个小姑。小姑,我和你说实话罢。你们家的铺子,你堂哥想租,说租钱一钱都不少,还说二叔要是不肯答应,他先把头三年的租钱付了,毕竟这铺子是多年的老铺子,又有那么几个伙计,还不用他到处去寻新铺子,再寻伙计。”
说着堂嫂就从包袱里面掏,掏出一封十两银子来:“小姑,我晓得你看不上这么几两银子,这是定金,等画了押,就把头三年的租钱给付了。”说着堂嫂就去推堂哥:“你在家里时候,说什么来着,这会儿见了妹妹,倒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堂哥也脸红红地开口:“茭娘,其实呢,我晓得不该开口,毕竟当初我爹娘做的那些事,连我这个儿子都说不出什么好话,这会儿呢,你要愿意,就托你去和二叔说一声,若不愿意,也就算了。”
茭娘低头思索一番就笑了:“这是爹娘的铺子,爹娘要租给谁,我做女儿的还真是不能开口,不过哥哥嫂嫂都这样说了,若我还不肯多说一个字,那我成什么人了。”茭娘说着就吩咐惠儿进到里面把吴能请出来。
听着茭娘对丫鬟吩咐,请亲家老爷出来时候,堂哥突然想起自己的爹当年曾经对自己说的,等柳素生下儿子,儿子长大了,做了官,那时柳素就是老封君,那时候自然就有荣华富贵,就再也不怕人嘲笑了。
那时并不是说心里没有指望的,后来渐渐才明白,这些话,不过是空中楼阁,要过好日子,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赚钱。堂哥把心中突然升起的那点情绪抹掉,对茭娘露出笑容,现在只要茭娘不对自己冷脸相向,日子终究是会慢慢好起来的,毕竟现在,没人再说自己是陈家妾的哥哥,会提起的,是苏家奶奶的堂兄。
吴能已经走出,堂哥堂嫂忙对吴能行礼,堂哥又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吴能没想到自己侄儿倒有这个主意,仔细看着堂哥却不说话。堂哥怎不明白吴能的意思,忙又给吴能打拱:“二叔,这事,侄儿也晓得您必是为难的,只是那毕竟是侄儿的父母,就算再如何,侄儿也是想父母晚年能过的好一些。”
吴能扶起堂哥,对堂哥叹气:“不是这句话,也不是这回事。只是想起一点往事。你愿意,那我也就把铺子租给你,等过了年,你也就择个吉日,好好开张。”堂哥喜欢地对着吴能连连拱手。堂嫂也在一边谢茭娘。
等到他们一家子要走时候,茭娘送他们出去,将到二门处,堂哥这才转身,对茭娘似乎十分艰苦地吐出一句:“茭娘,我知道这话不该我说,若你,见到陈太太,就说,若有必要,还请能请个医去瞧瞧我妹妹。就算……也发送的好些。”
说完堂哥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茭娘想起柳素,最后一回见她,是在自己家门口吧,那时茭娘在楼上,还是能瞧见大门口的柳素的,那时她穿金戴银,带着小丫鬟,那是她一生中不多的,荣耀的时候吧。
纵然能猜出来当初在后面捣鬼的定是柳素无疑,可是现在知道了她的下场,而所能求的不过是她死的时候能稍微好受一些,而不是真正的冻饿而死,茭娘对她曾有过的怨恨也烟消云散,选了不同的路,于是有了不同的结局,也是平常事。
茭娘回头看去,夕阳正在落山,那阳光金灿灿地散在空中,踏踏实实地,不怕任何流言地走下去,这就够了。茭娘露出笑容,这样,就什么都不怕。
堂哥第二天就请了人来立券,从头到尾,都没见到吴大伯夫妻,吴能按下立券手印的时候忍不住在心中感慨,如果不是当初吴大伯行的事太过分,吴能当年不是没有动过要把家产给侄儿的念头的,毕竟茭娘在世人眼中,只是个女儿。吴能担心自己身后,茭娘母女争不过吴大伯。可是现在,茭娘已经成为官太太,吴能当然也可以很放心地把这点产业留给女儿而不需要给别人。
过年总是有很多应酬,这一回也不例外,茭娘在应酬时候也碰见过陈太太,陈太太还是和原来一样端庄,茭娘在私下,很隐晦去转达了堂哥的话。陈太太的眉只是微微一挑就对茭娘道:“当初我小姑在新渝时候,曾经对苏奶奶有些得罪,正待要描补,这样的小事,苏奶奶放心,就算我替小姑道歉了。”
茭娘听了这话,晓得柳素只要老实,以后的日子会过的稍微好一点,甚至也许会被保住一命,嫁给个农人。不过这些话,陈太太没有明说,茭娘也不会再问,只对陈太太行礼道谢,表示知道了。
等陈太太离去,茭娘才轻叹一声,原来自己,已经不怕这些应酬了。
过完年,苏桐也就上京谋缺,很快京中就传来消息,苏桐在户部谋了一个主事的缺,要茭娘带上全家人上京。茭娘接了信,也安排下去,举家上京。这一回,茭娘在船上回头看向家乡,就不知什么时候才回回来,那时,又是怎样情形。不过茭娘知道,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懵懂地,有点害怕地踏上赴任路的少女了。
云月和月兰也十分乖巧地偎依在茭娘身边,茭娘往船舱看去,柳氏正在和苏母说笑,船驶离码头,茭娘的对前路,从没有过如此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