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章太子筵席点鸳鸯 燕阳情急求解围
燕阳在廊下碰见那由容太子,由容太子恭候多时,这番近处见了,欣喜若狂,一个大男人,居然也有加速心跳之感,不由得在心里嘲笑自己,面上更是堆满了笑容。
燕阳行过礼,施然而退。那太子赶紧叫住:“昨日恐怕是吓着姑娘了。”
燕阳道:“无事,太子忘了即可。”
“如何能忘得?昨日才见了一眼,整夜不能寐,今日再见,竟有久别重逢之感。”
燕阳不回话,低着头就要走。由容太子紧跟着道:“姑娘你听我说完。”
燕阳哪里肯听,急忙走开,却一头撞在一人身上。脑子一懵,但随即知晓是理恪,抬头一看果真是他,正面无表情地看着燕阳,燕阳脸上却有哀求之色。
由容太子见是理朔,停住了脚步:“原是慎王在此,有礼了。”
理朔道:“由容太子想是为了找父皇,怎会在此?”
“此地好风景,一时间转的失了方位,正巧有位人间仙子在此,便来问个路。”
“听闻太子正向皇上求得熙疆公主,这位姑娘又是皇上身边的人,太子若都看上,难不成是想把皇上的宫殿都搬到由容国去?”
“慎王言重了。只是正巧遇上这位姑娘,多问了几句。”
理朔又对燕阳说道:”你走开了多么多时,还不回海清宫?”燕阳听此言,旋即走开。
由容太子看其背影叹道:“贵朝有句形容女子美色的,叫做:‘倾国倾城’之色,我以前只觉得是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穷而已。何谓‘倾国倾城’?今日一见,方解我多年之惑啊!”
天气干热,连政事都比其他时段的少些。那日皇上在海清宫设宴给由容太子践行。太子、各位皇子、公主依次坐下。
酒过三巡,歌舞既罢,由容太子拜谢:“谢天子对由容厚爱,此番回去,禀告父皇、太后,由容上下必定对天朝皇帝感恩,日后两国更是水**融,亲如一家。”
一番话说的皇帝龙颜大悦。
“今日得天子亲赐酒宴,臣也想借此机会求一个旨意。”
“但说,若是可行,朕自然同意。”
“前几日,我向皇上求过公主和亲之事。后头想来,原是不妥的。公主乃皇上掌上明珠,亲生骨肉,由容虽毗邻天朝,但路途遥远,若真让公主和亲,岂不是让皇上骨肉分离?后来我又得熙疆公主信件,言辞之间,对要与皇上、皇后分离哀戚不已,不舍父母之情,让臣动容,感同身受。又知天朝和亲从未有过皇上亲生公主远嫁,皇上虽偏爱由容,答应公主嫁做太子妃,但实属打破常规,与他国也是不公,思来想去,还求皇上收回成命!”
理昭基看看熙疆,心想,不知这丫头给由容太子灌了什么汤药,竟能让由容太子放弃和亲。既然如此,那也罢了,给他个台阶下:“由容太子万事考虑周全,深明大义,日后必成一代明君。朕答应便是,起身吧。”
由容太子又说道:“只是我答应了父皇定要向天朝皇帝求一门亲事。既然不是公主,还求皇帝依照旧制,另选良女封为公主,嫁与由容。”
理昭基说道:“这又有何难事?朕必定替你精心挑选。”
“这正是臣求皇上成全之事。方才,我在筵席上见一宫女,不能相忘,心想只有她才能弥补臣不能得公主之遗憾。”
“宫女?”
“是的。”
理昭基环顾四周,宫女倒是不少,但不知他说的是哪一个。
正巧方才燕阳去后殿有事,这回正走出来。那由容太子见她出来,便用手一指:“便是她!”
所有人转过头去,看见的是惘然不知情的燕阳。
“便是这位姑娘。还求皇上成全。”
一语既毕,举座皆惊,太子理业尤为愤怒,按着不发。同样还有坐在后排的将军姜敖。只有理朔,脸上一丝嘲讽。
燕阳明白过来了。她惊得后退了一步,菱娟扶住她。今日才确定,虽然不想相信,但熙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已经是清清楚楚。
理昭基回头看了一眼燕阳:“看中了她?”
“正是!”
太子理业哼声说道:“由容太子虽是座上宾,但也是外邦人士,怎能在我朝宫里,一会要公主,一会又要宫女。即便是在由容国宫中,太子也是不如此随心所欲的吧?”
由容太子道:“我已知其身份,乃是宵王侄女,皇上的贴身宫婢,也未曾许配。”
理业道:“你打听够清楚,却不够仔细。”
理昭基说道:“郑太子既然看中你,你便出来谢恩吧。”
燕阳知道他是指自己,只得出列,站于殿中,对由容太子行礼。
“起来吧。”由容太子赶紧上前搀扶。燕阳起身,抬头与由容太子郑国正对视,眼中并无半点怯意。说道:太子乃是人中龙凤,地位尊贵,岂能是我这样的下等宫婢所能匹及的?”
郑太子见那花容月貌即在眼前,而且即将被指给自己,喜不自禁,说道:“姑娘何须自贬。诗经有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姑娘倾城之色,正是在下所求。”
燕阳缓道:“听闻由容国有一习俗,男子均需习射艺,若寻得中意女子,便得射下女子所定之物,可是真的?”
郑太子笑道:“姑娘果真是个见多识广,不同一般的。能知我由容的习俗。”
“我原虽是个民间女子,但从小也曾立下誓言,非找个盖世英雄不嫁,只要这世间最好的男子。今日幸得太子看中,见太子器宇不凡,尊贵无比。但毕竟只是初见,若能如由容的习俗,由诸位娘娘、皇子、公主、大人们作证,射中我所定之物,那你我方是上天之成了。”
郑太子道:“我虽不敢妄称盖世英雄,但也有些武艺。愿得姑娘赐题。
“既如此,我便在这里设一场子,还望太子能射中我所定之物。”
全场人都有些惊讶,早知道这宫女非比寻常,但不知她竟然如此胆大,这样的场合,同太子一番言语,又提出如此协议,均没有征得皇帝的半点意见。幸而皇帝面上也并无愠色,也并未反对。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