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第七回 宗室俱操戈 何日烟云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西游记第九回到第十二回,老吴用了大量的篇幅,好像是介绍了为嘛派唐僧西天求经。但很明显,这是菩萨在后面鼓捣的,观音才是真正的主角。

    但是里面涉及的内容相当不少,历史上在李渊的武德年间,傅奕首次提出唐朝灭佛的建议,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高祖(可不是西游记中说的李世民,而是他爹李渊)闻言,遂将此表付群臣议之。时有宰相萧瑀,出班俯囟奏曰,“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佛,圣人也。非圣者无法,请置严刑。”傅奕与萧瑀论辨,言礼本于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萧瑀不生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萧瑀但合掌曰,“地狱之设,正为是人。”这萧瑀被整的没词了,便拿地狱来吓唬傅奕,那个“是人”指的就是傅奕。

    萧瑀精通佛法,背景很深的,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是他高祖父,他哥哥爸爸爷爷都算当过皇帝的,遗传的基因,萧衍就是个佛谜皇帝,几乎就是所有帝王之中最信佛的皇帝典型啊,多次出家,甚至披上法衣参加无遮大会,现身讲经。

    可当时国家得有皇帝啊,还得大臣们凑钱给寺院,将萧衍给赎回来,数额每次都巨大,那时候和尚要还俗得补缴培养费。那么萧瑀我们知道了,家族势力庞大,后来投奔李渊,建功立业,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排第九。萧瑀脾气还大,李渊都不敢轻易惹的,后来李世民也是没什么好办法对付人家。

    但是大唐刚刚建立,信佛的势力也相当不小,真正呼应傅奕的没有一个人,萧瑀是坚决反对的,只有张道源出来和了稀泥的,就把这一篇冷场给揭过去了。李渊本来是挺重视傅奕建议的,也有点儿想赞同的,但反对的人太多,也出于各种考虑便没有答应灭佛。

    张道源本来是信道的,和傅奕关系不错,但是当时没有坚决站在傅奕的支持面上,后来死得早,在李世民还没有登基就过世了,傅奕更加孤掌难鸣独树怎支。

    继位者李世民为了江山巩固,是有限制的发展佛教的,尤其是在玄奘大师归国之后,是在很大程度上无意又拉了佛教一大把的。虽然在李世民临去世的时候,出于各种考虑,腰斩了玄奘的爱徒辩机和尚,但也没有带来什么大的改变,后人高宗还有则天皇帝都信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唐朝后来还有韩愈也主张灭佛,但当时的皇帝信佛厉害,差点搞死韩愈。

    韩愈本来道佛都不信的,然而特别喜好那个啥,后来这上了岁数身体跟不上啊,便就喜欢上道教外丹派的炼丹了,也跟李世民一样,但改进了不少,也设法按照道教的说法,吃药想长生壮阳来着,结果却俩人都一样。

    不过呢,韩愈挺有意思的,他不直接吃那丹,而是养小鸡,好像总共养了好几百只鸡呢,让其吃炼丹材料,等小鸡长成大鸡了,就吃鸡肉,开始感觉良好,老当益壮的。可惜啊,硫汞一类的积少成多,最后也殴儿在这金丹一类的上面了。

    等唐朝快灭亡了,有唐武宗李炎,严厉打击节度使势力和佛教,唐朝还一度出现会昌中兴。

    古代历史上大的佛难,古印度也有,最厉害的一次,却是外来侵略者将那烂陀寺被杀两万左右保寺护院的僧侣。吐蕃两次佛难,最出名的就是朗达玛灭佛,这朗达玛其实叫达玛,这朗是牛魔王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牛魔王达玛。这才是西游记中牛魔王原型的由来,所以哪吒才看牛魔王死不对眼的。那么古代中国呢,也有大的如三武一宗的佛难事件,这个武,就包括上面说的唐武宗。

    僧道儒在历史上都有过各种难,都不容易啊。关于道难,儒难,上回书凯撒也有所提及了点儿,大家也都比我更清楚的,就不再赘述了。

    不过呢,老吴肯定认为李世民是佛教的纵容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了,的确李世民对着道佛皆利用之。但是李世民也有点冤啊,大唐建立才多少年,北方贵族的势力相当庞大,尤其是长孙无忌他们家的。现在我们都说唐太宗纳谏,魏征劝谏,君臣融融的,其实不完全是那么回事。李世民很多时候都要看人家北方贵族们的脸色的。直到高宗李治时候,才在李绩也就是徐世勣的帮助下,还有他老婆武则天的出谋划策,才成功打击了长孙无忌他们的。

    那么书里刻意描写的贞观十三年,岁在(次)己巳,到底有什么玄机么?历史上的贞观十三这一年,唐朝的灭佛先驱傅奕过世了,死前要求子女绝对不要看佛经,上书给皇帝最后一次提出灭佛主张,但仍未被采纳。

    至于这个己巳年,在明朝总共有五个,分别是1389(洪武二十二)、1449(正统十四)、1509(正德四年)、1569(隆庆三年)、1629(崇祯二年)年。西游记书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己巳”,先是写的“此时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且不说他驾前有安邦定国的英豪,与那创业争疆的杰士”;后写的是“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么有理由怀疑,分别隐指的就是1389和1449年了。

    西元1389年,朱元璋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标志是北元西迁、兀良哈设置朵颜三卫、傅友德平定云南越州、再度确认道德功臣(谋逆、污贪者排除在外)榜计五十七人。分别是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耿炳文、吴良、沐英、李善长、郑遇春、王志、费聚、周德兴、赵庸、仇成、李新、俞通源、谢成、张龙、吴祯、汪兴祖、陈桓、张赫、朱寿、廖永忠、陈德、顾时、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傅友德、蓝玉、叶升、张温、王弼、郭英、曹震、曹兴、周武、吴复、金朝兴、薛显、胡海、张翼、朱亮祖、常升、康铎、孙恪、濮玙、韩政、曹良臣、杨璟、陆聚、梅思祖、黄彬、胡美、郭兴,当然啊了这也是暂时的,以后朱元璋还要继续修订。这些都在显示,明朝开始真正的“全方位”强大起来。说来也巧,恰好对应了西游记中“有安邦定国的英豪,与那创业争疆的杰士”的描述。巧合么?

    然而,西元1449年6月瓦剌也先南下骑兵十万(可不是两万)侵犯明朝疆土,明英宗固执仓促统兵二十余万“半杂牌”部队(大约有三分之一所谓的精锐,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好充分的全面准备,明军号称有五十万。朱元璋第二次北伐,出动了15万精锐,尚且准备了一个来月,此次的失利主要原因在于,三路大军的配合部署措施计划比较草率,从上至下都骄傲自满且内部矛盾有所显现,根本就没拿出多少时间来详细讨论,更谈不上各方心领神会配合默契了。朱祁镇倒是想多派些精锐来着,只是当时的军纪已然有所败坏,即使就算是精锐的部队中,花名册上恐怕三分之一都是空头儿罢。这样的部队其实就是半乌合之众,多数人光知道吃饭喝水和四散奔逃,一块臭肉尚且坏了满锅汤,何况十数万哩?不吃败仗那是痴人说梦,所谓50万精锐更是天方夜谭,只是可惜了那不到10万的真正半精锐将士)于七月十六亲征,却于八月十三在土木堡被围困,并于八月十四突围未果被俘,史称己巳之变(或是土木之变),九月三日确认和平解决彻底无望只有兵戎再相见,值此危难之际,九月六日明代宗登基,于谦主战,十月京师保卫战。战争虽然胜了,但从正统初年起,明朝也就已经走下坡路了,于谦等人的努力仅仅维持了不到八年,就让朱祁镇复辟后又给削弱了至少一半。那么显而易见了,这两个“己巳”的描写,是吴承恩老爷子所发的感慨,仅仅时隔60年,恍若天上人间。还有一个看似巧合就是,这俩“己巳”对应的明朝皇帝分别是朱元璋和朱祁镇(和朱祁钰)。在西游记里面,老吴将其都映射为“金”属性的孙悟空。

    (明朝军队经历了种种风风雨雨,但近三百年中,和宋朝一样,从来不乏优秀的将领和士兵,只是由于皇帝的猜忌,更多的真正“奸佞”层出不穷,就那么倒在了“自己人和敌兵的联手”下。)

    这个明英宗后来还复辟了,但他是佛道都爱的,爱佛更多些。明朝要正式出家有度牒才行,但是名额有限,然而想当正式和尚的人相对太多了。在明英宗时期,以至于一张度牒需要花5-25两银子暗地里买才行。大家想去吧,钱谁出,当然是寺院了,用布施什么的银子向官府购买度牒。但是真正的幕后交易,肯定见不得光啊,这白花花的银子不定归谁了呢?后来到了嘉靖皇帝,哎,还别说,他不信佛,喜欢道教,便压制佛教。但是,就造成了购买度牒的幕后交易变得更加隐秘。

    那么这里再次说一下子,老吴是道佛都不信的,都排斥的,相比之下,对佛教的意见更大,甚至将纵容的源头给划给李世民了,当然这有很大可能是写小说的需要啊。但是书里又写到,太宗既放宫女、出死囚已毕,又出御制榜文,遍传天下。榜曰,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自此时,盖天下无一人不行善者。一壁厢又出招贤榜,招人进瓜果到阴司里去;一壁厢将宝藏库金银一库,差鄂国公胡敬德上河南开封府,访相良还债。是叫个晕儿,前面皇榜写的那是人家傅奕的“修改版”灭佛奏章啊,下面紧接着却又成敬佛贤榜了。

    老吴云里雾里的真真假假的写的看似很乱,前后矛盾的,却是有很深的用意的,傅奕就是他老人家的偶像!但是让现在我们来看,却是蒙头转向找不着北了。

    关于六道轮回,吴先生是这么描述的,明心见性,是必记了,传与阳间人知。这唤做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但是佛家自己说的六道轮回呢,其实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

    在第十一回中,首次提到了唐僧的一些情况,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

    第十二回也说了些,长老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诚为如来佛子,你看他—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朗朗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绣。八宝妆花缚钮丝,金环束领攀绒扣。佛天大小列高低,星象尊卑分左右。玄奘法师大有缘,现前此物堪承受。浑如极乐活罗汉,赛过西方真觉秀。锡杖叮噹斗九环,毗卢帽映多丰厚。诚为佛子不虚传,胜似菩提无诈谬。

    唐僧的描述其实隐含了不少讯息,表面上是在介绍本书主人公之一的身世,但其中隐晦的东西太多,以后还要专门分析。最后半句话“胜似菩提无诈谬”,这是什么意思?明显在说须菩提祖师是虚假的,那么也算是如来佛祖变化成其模样来教授孙悟空本领的一个佐证。

    继续看书,李世民封了唐僧御弟分别,还说了大概三年回来,折算下来,大概一天走一百公里路,不快也不慢的,和观音预计的速度50-75公里/天差不了多少。都很乐观的,谁知道这一去就是十四年啊。这为嘛是14年哩,佛家为5040天,这样才能和一藏之数5048靠上边儿,符合如来的心愿,当然也和玉帝老君他们的种种努力分不开的。但是14年的真正含义,至今无解。恍恍惚惚的认为,或许是这样的,根本就不是所谓的14年,而是5048天,因为唐僧师徒从灵山取经回来大唐交旨再返回西天,路上应该是八天整。从西元1402年朱棣派遣智光赴西域开始算起,5048÷29.53≈171个农历月,然而按如来所说西洲不知年月,将171个月逆推换算成年的话,取经成功之后,那么恰好就是西元1402+171-1=1572年。该年也就是第四个“金”字辈的万历皇帝朱翎钧登基,这也是个巧合吗?决计不是。

    这书里的唐僧今年31岁,曾经在洪福寺和化生寺待过,现在法门寺修持的,跟同门告别的时候说了,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但是佛经却是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要不说老吴有才呢,关键地方,总能给你佛经改动一两个字的。

    上路了,到了边境的河州,遇到妖怪了,这是南洲的唯有三个小妖怪,本事都一般般的,倒是还挺讲原则,不能竭泽而渔啊。看俩从者哭的欢,就给吃了。唐僧虽然害怕,但还没哭,而且还有太白金星的暗中保护,所以逃过一劫。又遇上刘伯钦的保护,没让老虎吃了。这太白金星油滑得很,和佛家的关系也处得挺好,帮忙起来相当上劲儿。其实老吴肯定是拿太白影射了当时负责和僧侣打交道的官员或僧官了,估计吃回扣不少的。

    关于这仨妖精和刘伯钦,在以后讨论罢,现在先揭过不提。

    唐僧不爱钱,但喜欢吃食,这才是生存根本啊。到了两界山,其实就是五指山,遇到孙悟空了。揭了六字真言,猴儿跳出来拜了师傅,这是猴子给下跪第二个的人即唐僧,又多了个孙行者的名号。

    这才算是踏入“西洲”地域,还是遇到老虎,让猴儿给敲死了。孙悟空说了,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

    注意看,这是书中第一次谈到见貌辨色,聆音察理,书中第九十三回猴子又这么评价自己的,这是如来说的六耳猕猴的特征,所以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后来是孙悟空自己将虎皮和唐僧打算扔掉的旧衣服一块给围在腰间,不能老是做个光屁股猴儿啊,藤条做了腰带。大圣现在对待唐僧的态度还挺好,伺候的也周到。

    但是,从孙悟空打死西洲的老虎开始,心就动了,属于猴子的苦难就拉开了序幕。西游记这本书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心性变化的过程。心生,种种魔生。接二连三的,承上启下的,有因有果的,就没完了。直到最后,心灭,种种魔灭。

    西天这一路上就是套用了佛家修持心性的基本全过程,中间顺便掺杂了道家的各种说法,还有儒家的一些表现,更是将玉帝如来他们还有人间的帝王妖魔穿插进来。

    但是纵观全书,的确对下层的贫困老百姓的描写极少,基本上只有在凤仙郡那里,提到了还是因为三年不下雨,饿死三分之二的人。描写社会最底层,这也不是儒家擅长的,老吴的本意也并不是让普通老百姓看这本书的。不能不说这是吴承恩的极大缺陷,跟老孔释耶比起来,差距很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西游记就只能排在四大奇书之末,水浒,三国,金瓶,西游。但是,所处的时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也不能完全认为是老吴的错儿,毕竟老吴所处的时代,明朝还很强大,百姓还是大多能够糊口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路么,你老吴也清贫,但怎么就不能从这个角度来想想问题呢?人家老孔释耶能看到认识到,是想给解决这个问题的,虽然提出的方法太不现实了。老吴虽然务实些,但是没有把这个实落在真正要命的地方。

    从朱棣开始,皇室有自己的皇庄产业了,本来是为了减轻老百姓负担的,自给自足嘛。但是后来就变味了,越来越厉害,都抢老百姓的土地,在嘉靖年间,失去土地的流民大约600万众。到了万历后期,矛盾才爆发了的,流民保守点来说上千万啊,也刚好后来连年大旱,崇祯时期急剧增加,怎么也得有三千万,超过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了,这量变就引发质变了,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还说西游记,唐僧师徒继续上路,就到了初冬时节。在南洲的社会治安还行,到了西洲,很快就遇上土匪劫道了。吓得和尚不由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六个毛贼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这对应了佛家说的六识,结果都让猴子打死了。

    佛家一般讲究六识,六根,六尘,后来真正的玄奘西天求经回来,在六识里面有加上了末那识-分别识与阿赖耶识-藏识,发展成为国内的唯识派,再后来又加上了庵摩那识-清净识,和禅宗的理解还不大一样的,却是渐渐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那么这“六欲”到底是啥玩意哩?在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是参照元朝的官员制度,后来也进行了一些改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是皇帝宗室的参谋部,但都只是虚衔;政府最高权力部门是中书省左、右丞相,后来在1380年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力分散下放六部;六部(按照吏、户、礼、刑、兵、工的相对职位高低顺序)各设有尚书(正二品)一人,左、右侍郎(正三品)各一人,下设若干个清吏司,每司各有郎中(正五品)一人,员外郎(从五品)一人,主事(正六品)一人……和六部并行设置的主要监察部门有都察院、大理寺,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咱们就明白了,其实老吴是在记载了1380年,朱元璋处置胡惟庸的时候,顺便以后就不再设置丞相,以防掌权人的野心过于膨胀,于是将前中书省的权力下放给六个部门而已。

    然而还不全,唐僧为何要有这么大的反应呢?几个小毛贼而已,又不是猛虎妖怪。原来啊,朱允炆登基之后,是也灭了“六欲”的。也就是说,他取消了三公和三孤这六个虚衔;有意思的是,在朱高炽即位后,却给恢复了。

    果然唐僧的心动了,猴子的心动了,可俩人此前的遭遇不同,这心不是往一块儿想的啊。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的,就使性子跑了。到了龙王(1424年,即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五,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出狱,官复原职。因为他曾经鉴阻朱棣最后一次北伐,被明太宗给抓起来了。此时,朱棣已经驾崩,太子朱高炽主政。老夏便诉说原委,现在国家穷困,请暂停郑和下西洋,还有个更重要的就是,建议还是以南京为京师,不再南征北伐耗费民力。因为江南相对富庶,这打仗需要钱,那个时候大运河负责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京作为军饷等物,的确是个巨大的开销。大约就是在这段时期左右,朱高炽将北京改名为行在,开始讨论准备南迁国都事宜。此时有意思了,大明的国都名义上成了南京,但其实还是在北京。直到正统初年,才正式恢复北京的京师地位,取消了“行在”这个称呼。现在的东海老龙者,夏原吉也。)那里,被圯桥三进履的典故感动了,还又回去找唐僧了(那当然猴儿就高兴了,因为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大明的国都就是南京。所以,孙悟空就又去找唐僧了)。

    不想唐僧已经被观音(此时书中的观音者,仍然是郑和也。在西元1424年,朱棣命令郑和着手准备七下西洋。然而该年七月朱棣驾崩,九月朱高炽继位,在夏元吉的建议下,就给暂停了。理由就是耗费国力,不能再大肆在南洋、西洋采办金珠,明朝政府缺钱啊。第二年二月,朱高炽下令郑和率领原班人马守备南京,是在做重新迁都南京的准备。四月底五月初派遣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朱元璋的皇陵,并负责相关迁都事宜。朱瞻基虽然去了,但心里对这个计划十分反对,办事也拖拖拉拉的。可巧,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然驾崩。朱瞻基即位后,没好意思将行在改为京师,就这么凑合着继续以北京为实际都城)交给了紧箍儿咒(紧箍儿咒者,“钱”咒也,是在隐指明朝的帝王要节省战争、远洋开支罢了),做好了准备,给猴儿下套了,戴上了就摘不下来了。来回折腾了几下子,便暂时老实了,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师徒继续西行。

    那我们看啊,这孙悟空是顽性不假,不过呢,这个发生过程是必然的。就像猎人,上山甭管怎么着吧,逮住个猴儿,不收拾几顿子,那猴儿肯老实听话吗?除非是傻的不能再傻的快饿死的而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猴儿才肯,但是猎人会看得上吗?不一刀子就给捅死了,也是视若不见啊。

    但孙悟空一个条件也不符合啊,何况本事还挺大,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同时,猴儿的善良感恩天性也是不少的。这也告诉大家了,孙悟空是个能善能恶的猴儿,有二心很正常。

    此时老吴描述的历史时期,应该是1424-1443年之间。多说几句,明仁宗朱高炽,在永乐二十二年九月登基,十月册封张氏为皇后。这个张皇后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洪熙皇帝的贤内助,是儿子朱瞻基的好参谋,更是孙子朱祁镇少年登基时候的实际掌权者。就差垂帘听政了,不过张氏坚决反对群臣的此举建议,甘当幕后女英雄。

    朱棣对朱高炽这个儿子始终就不满意,怎么看怎么像是“刘禅”啊。又胖还稍微腿瘸,动不动就伤感抹眼泪,喜爱诗书丹青,迷恋女色,性格懦弱。要不是明太宗百分百肯定这的确是自己亲儿子,恐怕决计不会立其为太子的。明成祖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正确的。明朝刚刚建立不过半百载,是需要一个坚毅果敢的帝王来继承自己的帝位。好在朱高炽有个好老婆,朱棣对儿媳妇张氏很满意,对孙子朱瞻基更是刮目相看。没有张氏,何来的朱瞻基。因此,朱高炽能够坐稳太子后来继位,很大程度上是人家张氏的功劳。

    张氏在嫁给朱高炽后,二人共同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谨慎对待父皇、兄弟和群臣,可以说是经历了诸多风雨,终于见彩虹。由意味的却是,朱高炽始终精神压抑,张氏则锻炼出来了,不断的给丈夫提供建议和做了大量的开导工作。

    朱瞻基即位之后,张氏给儿子主要是做参谋工作;在1435年孙子朱祁镇登基,但由于还是个孩子,便由奶奶张氏负责管理朝政,处置的还相当不错。

    可惜啊,张氏1443年薨逝。在世的时候,对朱祁镇和王振看管的很严。在1446年,三杨全部去世后,彻底没了旁人的束缚。明英宗开始真正亲政,刚好20岁。

    西游记第十四回题目就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心猿从这里开始,就成了孙悟空的专利外号了,皈依佛门了,灭了六识之魔。该继续上路生各种的心,灭各种的魔了。但是要注意,这一回其实是全书第一个小结,或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而且,这回书中,有大量的“释疑解惑”在内,需要我们细细寻找。

    西游记这几回书,无非是在讲述朱元璋的统一大明之后,朱棣(明太宗,后来被嘉靖改为明成祖)和李世民(唐太宗)一样,都发动宗室内乱,一个是靖难之役,一个是玄武门兵变。这俩太宗都很心虚,于是纷纷对佛教表示出好感来。吴承恩对朱棣有太大的偏见,书中随处可见一斑呀。那也没办法,谁让朱棣诛杀了方孝孺,抢了侄子的江山呢?偏偏朱允炆得到了儒家的赞扬和支持,建文帝可不是唐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啊。否则的话,这个八戒估计就是“净坛无量佛”了。

    很明显西游记第九回书,是逐渐的将笔锋又折返回去,引向了明太祖时期的一些名臣的状况,比如李善长、胡惟庸、刘基等人。

    那么我们的猜测是否符合吴承恩先生的意思呢?前面已经稍微提及了,就是关于唐太宗、傅奕、萧瑀在大殿上论佛那一段的故事,其实它真实的发生在西元624年,此时却是唐高祖李渊的武德七年,而不是西游记所说的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十三年。主角之一是李渊,更不是李世民。吴老爷子肯定是知道的,那为何还是要写到唐太宗身上,是为了故事情节集中好看么?目的主要是隐晦罢了,而且明朝的开国“高祖”是谁,“太宗”又是谁?恰恰是指的明太祖朱元璋(可不是明高祖啊)和明成祖朱棣!

    再度联想,书里第九至十三回,三次提到了贞观十三年。那么第一次提到的贞观十三年(西游记第九回),其实是明太祖的洪武十三年!在这一年,爆发了“胡惟庸”大案!很明显了,那个泾河龙王就是小人胡惟庸,袁守诚就是李善长。因为胡惟庸那时候是丞相,而老李已经退休并给老朱守祖陵事宜。那么书里所谓的下雨三尺若干点,指的是胡惟庸贪墨。或许还隐约的说及,从洪武十三到二十三年,当时有三万多人被诛杀,一尺就是一万!

    无论如何,这么多的人惨死,难道就没有被冤枉的么?朱元璋真不清楚吗?很明显,老朱心里是知道的,所以心里肯定有阴影。而且天下百姓对此也颇有议论,于是在洪武十七和二十年,朱元璋命智光大师出使西域,彰显王化,或许就是为了堵住悠悠众人之口,也想求个自己心安。

    此时的“女真人”到底是谁?这个时候的观音菩萨应该映射了北元蒙古部落或是日本的某位首领,因为胡惟庸最大的罪名就是通元、通倭试图谋反。但估计也算不上是什么太重要的人物,就不再详细考证了。

    1368年大明建立,朱元璋手下的文武大臣此时配合还比较默契,没有什么大的冲突。西游记第九回出现的俩贤士,渔翁张稍和樵夫李定。樵夫李定者,宋濂也;渔翁张稍者,朱升也。

    朱升(官拜翰林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官儿不大,却是朱元璋的心腹重臣)老先生功劳甚大,心里一片明镜,于是便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在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便归隐山林,得以善终;宋濂呢,他虽然也先是翰林院学士、中大夫、知制诰,但还是看不透形式,和朱升不一样,老宋继续在朝中任职。1370年七月被降职为翰林编修;1371年二月,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1372年,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同年升任太子赞善大夫;1373年复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此时的老宋才明白了朱升的做法,自己也不肯也不敢再谋求升官了,只是将精力放在了帮助朱元璋培养太子朱标身上。同年,坚决婉言谢绝中顺大夫的封官,不复从政。1377年宋濂退休,此后为自保,每年都要去南京给朱元璋见上一面的。1380年其孙子宋慎卷入胡惟庸案,结果宋濂一家遭祸,其孙子和儿子都给处死。好在弟子朱标和马皇后求情,老宋才得以被赶往四川茂州。1381年五月,病逝于夔州(恰恰对应了下面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我若遇虎遭害”,虎者,胡也,胡惟庸)。

    看西游记原著,关于张稍和李定的部分内容。“他二人既各道词章,又相联诗句,行到那分路去处,躬身作别。张稍道,‘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细看虎。假若有些凶险,正是明日街头少故人!’李定闻言,大怒道,‘你这厮惫懒!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么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张稍道,‘我永世也不得翻江’。李定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张稍道,‘李兄,你虽这等说,你还没捉摸;不若我的生意有捉摸,定不遭此等事。’李定道,‘你那水面上营生,极凶极险,隐隐暗暗,有甚么捉摸?’张稍道,‘你是不晓得。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今日我又去买卦,他教我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抛钓,定获满载鱼虾而归。明日上城来,卖钱沽酒,再与老兄相叙’。二人从此叙别”。

    此时,肯定是老吴在回放历史,1369年朱升退休归养,临别时劝诫宋濂,这一别恐怕就是永诀而已。果然这个“渔翁”张稍没有说错,朱升“永世也不得翻江”保全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但也造成了其在历史地位和后人心目中算不上很高(这个看怎么说了,不好妄加评测。不过呢,李春芳老先生的偶像恐怕就是这个朱升啊,处处效仿人家,退休后便用很大的精力来配合帮助吴承恩撰写并校对修补了《西游释厄传》。如果老李要是学习宋濂的话,说不定哪天就得遇“虎”遭害,那么这本《西游记》是否还能流传下来,真的不好说了。什么是成败,什么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大家各自理解罢);而“樵夫”李定却下场悲凉,宋濂最后心寒而终。“水面上营生”者,明朝初期官场也,风平浪静国泰民安却波涛汹涌暗流涌动。看来朱升是看透了李善长的为人,知道自己如果留下来的话,恐遭厄运。

    在1370年,明太祖大封功臣,此举固然显示了老朱不忘众人的功劳,但不可否认的是,下面的人开始逐渐貌合神离。正式形成了四大帮派,即淮西、浙东、陇西、荆襄。尤其是前两者,分别以李善长和刘基为首。李善长作为第一功臣,成了中书省左丞相,爵位韩国公。徐达等人都是淮西派的主要人物;刘基仅为诚意伯,宋濂和杨宪也是浙东派的重要代表。

    最初朱元璋的意思是淮西主政,浙东监督。然而这两派却开始内斗不休,虽然不是出于李善长和刘基的本意。但是旁人可不管这一套,既没有那个度量,更没有洞察入微的本领,光凭着一己之好,就互相攻讦。杨宪本来前途大好,因其作为监督(或许说是特务也行)职能干得有声有色,被朱元璋委以重任。老朱为了限制李善长,便启用杨宪从政以掣肘老李。结果杨宪和李善长咬起来了,时间长了,朱元璋还是维护了李善长,便在1370年就诛杀了杨宪。宋濂一看这个情况,就明白了朱升去年给自己说的话内容含义,也就对政途之好看淡了。可惜的是,老宋心里清楚了,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孙,终于被连累。

    李善长和刘基都是聪明人,便纷纷退休,脱离这个是非“水面上的营生”。汪广洋和胡惟庸则逆流而上,最终皆惨死。

    西游记书中的泾河龙王,也就是胡惟庸啊。老龙在贞观十三年被魏征给宰了,胡惟庸则是在洪武十三年让朱元璋给咔嚓掉。这俩“十三年”不是巧合,是吴承恩先生精心安排的。书里面第一次出现贞观十三年太宗在殿上让傅奕和萧瑀论“佛战”,其实是唐高祖李渊时候的事情,决计不是李世民。

    西游记第十一回书里面紧接着说,“太宗召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问佛事营福,其应何如。二臣对曰,‘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太宗甚喜道,‘卿之言合理。再有所陈者,罪之。’遂着魏征与萧瑀、张道源,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众皆顿首谢恩而退。”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这个有关法律的典故,真正的发生在元朝中后期,而不是在唐朝,也更不是明朝。但是在大明呢,朱元璋倒是为此专门揍死了李仕鲁老先生,就是因为老李对佛看不顺眼,屡次力争请求对释教下狠手,就忘了明太祖曾经也当了几年和尚了。那么此时的贞观十三年,也就是隐指了洪武十三年,既说的是当时佛、道、儒之争,又真正的在表达处理胡惟庸巨案!还有就是,鉴于西游记第十二回书开头便提到贞观十三、岁在己巳、九月望三的内容,那么上面提到的“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的典故,到底有什么说法么?洪武十三年八月底,明实录记载了,是月更定《大明律》,并全国颁发实行。甭管如何,《大明律》的确是残酷的。儒家对此批评甚多,法家则认为治乱世必用重典。这些也都能说明,朱元璋那时候算是个法家,他从心里真正看不上那些个儒家。等国泰民安了,老朱便才“三教合一”利用僧道儒来辅助治理天下罢了。

    注意看还是西游记第十一回,首次唐僧登场亮相,“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教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阇黎班首,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其实老吴真正说的是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痛定思痛,考虑再三隔了近五个月,才在九月初七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感情用事的败笔,此时老朱的儿子还有二十几个呢,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还健在,旁的不说了。然而老二和老三在封地的名声不好,多有不法之事,朱元璋是绝对不会容忍的,要不是朱标生前给二人求情,说不定真给咔嚓或是禁锢喽,就更别提会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了。老五在老朱眼里已经彻底没戏了,只是老四朱棣的名声不错,但他毕竟是老四,前面还有俩哥哥呢。朱元璋曾经说过要传位嫡长方为正统,那么要是立了朱棣为太子,岂不是打脸?还有更关键的,老二和老三肯定要借机闹事。家和国兴,无奈之下只好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说实在的,也真难为洪武皇帝了。然而老朱就忘了,举贤尚不避亲,何况关乎国家未来。正统理念,有时候会害人误国)那么西游记第十一回最后说的,“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此时的“水陆大会”,就是分指了朱标规模宏大的葬礼和朱允炆的皇太孙成立仪式。

    然而西游记第十二和十三回中提到的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映射对象已经悄悄的由朱元璋给变成了朱棣!朱棣在登基后派遣智光大师再度出使西域,1405年令郑和下西洋。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而不是在1402年。朱棣对朱高炽不是很满意,经常想让朱高煦取而代之,但是群臣反对的太多。在永乐十三年,解缙死于狱中,最重要的却是改封汉王朱高煦于青州做藩王。最早朱高煦的封地是云南,后来墨迹朱棣一番,留在了京师。直到朱棣渐渐察觉朱高煦对形势不满有谋逆的念头,便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将其给硬推到山东去离开京师。这标志着朱棣对朱高煦的真正放弃,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得以真正巩固。西游记第十二回书中的“水陆大会”,也就变成了朱高炽的太子典礼和“郑和下西洋”。

    书里唐僧的“御弟”称号,不过是在说明仁宗朱高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堂弟而已。此时的唐玄奘,已经乱了,一会儿是朱高炽一会儿又是朱允炆,十分不好分个清楚的,这哥俩的一生都是相当的坎坷,异曲同工。

    毕竟这一去,后面又有甚话说,请听下回接着胡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