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132.第 1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对于您进入防盗的世界,我深表遗憾。您可以选择

    →关闭本页,待1月23日(星期一)晚上八点(有延迟)替换完毕后再来观看

    →反正闲得没事随便看看……

    再次提示:这只是一个防盗,随便看看就好=3=

    明明我都检查无数遍了,居然还会被和谐,不服qaq

    *

    想了想继续这个话题吧。

    其实目前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女性,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太悲观,与其在意网上贬低女性的言论不如去努力成为那样的女性,毕竟大家都知道网络喷子多嘛,他们可能真的不是有意看不起女性,只是智障而已。

    总之,改革往往是漫长的甚至是伴随着鲜血的过程,但我相信社会肯定是在慢慢进步的。

    所以开心一点!多看看萌萌哒妹子!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徐娇,就是长江七号里那个小男孩,长大了是个萌萌哒的妹子,微博内容也很和谐,我很!喜!欢!不止是因为长得好看=v=

    徐娇

    [cp]看了很多评论,我汇总出了一个自己比较认可的观点:其实我们不需要用强烈抨击别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强力地呼唤女权是因为心里并不肯定自己拥有女权。同样,直接批判女权主义者是女权癌的男性,正是那些对自身男权感到空虚的人。女性能够爱自己,而不是把期望寄托在男性身上,或是企图用男性的爱来证明自己,才是女权最大的体现。只要女性自身进步了,歌词里描述的那种男性自然会被淘汰。我们的社会有一部分女性已经有了很高的觉悟和对女权的认知,这是好事,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女性仍然挣扎在地狱般的困境里,比如前段时间的16岁女孩被逼婚自杀事件、女高中生长期遭家教性侵事件。这样的惨剧一直在上演,物化女性、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存在,甚至有很多女性羞为女性。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全民教育。原本,想要传播正确的教育就已经是一件难事了,若《乘风破浪歌》就这样传播在大街小巷,大江南北,被那些懵懂无知的少年少女听去,不知在潜移默化中会如何?[/cp]

    话说川普不是天天被抗议歧视女性吗……但我今天看到川普的女儿,艾玛,完全贯彻了川普登基时的发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3333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也长得特好看(闭嘴)

    n_shi:

    [cp]很多人提起特朗普的大女儿伊万卡,印象就是漂亮多金成功。我对她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女权政策。我自己印象里最深的是三件事:第一是她出钱保障女权产假,美国一直没给法定的全国产假,她出钱砸。第二是和产假配套的弹性工作制度,用来减轻女性工作压力。第三就是女性比例这个制度了,通过锁定中层女性的比例值来倒逼底层多招女性。比如你公司有100个员工,只有10个女生,要提升20个中层。假如我们锁定中层比例是至少5女,那么底层就会缺少可以选择的女性。进而倒逼人事部门多招女性供选择。在女权方面伊万卡确实是一个领军人物。她做的可不仅仅是自己当偶像而已。#微博时评团#[/cp]

    *

    然后继续安利大业23333

    这是一部空前,可能绝后的国产偶像剧

    原创 2017-01-21 毒sir 毒舌电影

    岁末年初,给你们来一道送分题:

    国产+青春=?

    a. 不作死,枉少年,撕逼、堕胎、三角恋。

    b. “明媚又忧伤”,车祸、绝症、玛丽苏。

    c. 我选择狗带。

    难道就没有其他选项吗?

    相信很多毒饭和sir一样,在今天面瘫鲜肉和无脑小花,群魔乱舞的国产青春偶像剧里,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绝望。

    论脑残,湖南台更是当仁不让。

    其实,曾经芒果台,也是好剧的发源地啊!

    《雍正王朝》《血色湘西》《走向共和》《大明王朝 1566》,当然也包括今天sir要聊的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偶像剧。

    《恰同学少年》

    一锤定音,它就是我们今天求之不得的d选项!

    这部讲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小伙伴大学时光的电视剧,身负“红色主旋律”、“伟人传记”等镣铐,却轻盈起舞,红遍全国。

    光中央电视台,3个月内就重播5次。

    豆瓣8.4,单集最高收视 8.92%。

    《恰同学》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它身上,你根本看不到今天国产青春片(剧)那种自命成熟的倦怠感 。

    它有朝气。

    《恰同学》就是一副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的青年群像,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个好基友为首,组成亚洲第一热血男团。

    每个人都性格鲜明:

    毛/泽/东爱吃红烧肉,就像他的性格,气血方刚;萧子升爱吃清蒸鱼,一如他气质,温润如玉;蔡和森则中正平和,外柔内刚。

    三人性格迥异却志趣相投,针锋相对过但也情比金坚。他们成立读书会,集结一群有志青年,要先天下之忧而忧。

    他们穷吗?

    就物质条件而言,穷死了。

    但就志向而言,他们一点不穷。

    这群连学费都交不起的穷书生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得失成败,是社会之发展、国家之兴衰。

    从入校的第一天起,校长就教导大家四个字:经世致用。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事,做于国于民有用的事。

    这样做傻吗?当然。

    但所谓伟大,不就是开始于傻气(勇气)。

    当这种傻气以一种不管不顾的姿态践行时,你不忍苛责,更做不到嘲笑。

    多少人能做到坚持每天晨读,冷水浇身、强身健体

    即使是女生,也无时无刻不透露一种不沾俗世的天真。

    大小姐陶斯咏和向警予是这剧当之无愧的女主。

    但她们代表的,恰恰是那个时代新青年思想运动的女性力量。

    当被男校拒绝准入考试资格后,两人用“向胜男”报名,“胜男”这个名字,就是她们冲着性别歧视的考试制度狠狠打脸。

    并最终排除万难,拿下第四名。

    再看看今天青春偶像剧所谓的明朗少女?

    电视剧《是!尚先生》

    一个是以无声的反抗彰显热血,一个是以口号式的打气假装热血。

    谁真谁假,不言而喻。

    好,除去这层今天青春剧遗失的朝气,即便是烂大街的爱情,《恰同学》也玩出了高级。

    用一句话总结,从爱情的产生条件看,今天的男主基本个个眼瞎,莫名其妙上除了“善良”外就一无所有的女主。

    简而言之,“仰望式爱情\”:

    平凡的玛丽苏女主总能引起有颜有钱的霸道总裁的注意。

    反观《恰同学》。

    从第一次在书店和毛/泽/东因看上同一本书《达化斋读书录》相识,陶斯咏就开始欣赏毛的勤苦好学。

    陶斯咏的爱基于两人共同的理想。

    可惜那时的毛/泽/东眼里只有大志,没有男女之情。

    但即使单相思,斯咏贯穿始终的感情仍因真挚而动人,最重要的是,在他们两个人身上,sir看见的是舒婷《致橡树》中“以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那样的、平等的爱情。

    再看看今天青春剧趋之若鹜的“叛逆”,《恰同学》一样重新定义。

    用一句话总结,从叛逆的反抗范围看,今天的男女主基本是因为突然认清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着他们转而产生的不满和愤慨。

    简而言之,“自恋型叛逆”。

    叛逆拍成了病态和颓废,“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知道我是好孩子。”

    反观《恰同学》呢。

    青年毛/泽/东的确才华横溢,但也有冲动、自以为是的一面。

    当他引以为豪的作文被给低分时,二话不说,怼老师:“老子可是入学考试作文第一名的人,你这个老帮菜懂什么!”

    我的作文哪里写得不好

    袁仲谦老先生是国学界泰斗,思想传统,这一闹,差点把他给气得逐毛/泽/东出师门了。

    但袁老没有。

    后来在杨昌济先生教诲下,毛同学幡然醒悟,又灰溜溜地跑去给袁老道歉。

    课堂上顶撞老师有辱师尊

    特来向老师道歉

    谁的青春不叛逆,但真正叛逆不是你对阻挡你的人毫无意义的机关枪扫射,是你在与现实的交手中,进一步认清自己,思索价值,明白什么是你该放弃,什么又是你必须坚持的。

    至于选角,敬业这些被同行衬托的优点,sir就不赘言了 。

    据钱枫日后回忆,《恰同学》的导演是“凭眼定人”。

    服完兵役的钱枫没有任何演艺经验,但就“凭空”被相中。

    配角尚且有这个要求,主角更不用说,用剧中杨昌济先生的话来描述,那是:

    明亮有神坚定

    那不是一般年轻人能有的目光

    由目可视其心

    这样的目光必定心存高远

    来,一起感受下:

    明亮、有神、坚定,一样不差。

    《恰同学》的拍摄正值湖南最冷的冬天。

    有场戏,毛/泽/东和蔡和森夜宿爱晚亭,萧子升、陶斯咏等人前来寻找。恰逢瓢泼大雨,一行人在雨中长啸,吟诗狂欢。

    那时的温度只在零度左右,演员只穿单衣,一场雨下来,女演员都冻哭了。

    这场戏连拍4个小时,直到凌晨2点才收工。所有人就这么咬着牙撑过来。

    另一场戏难度更大,是一行人去橘子洲头游玩,男生们被要求在零下的温度跳进彻骨的湘江冬泳,还要在水里击球、笑着和船上的斯咏、开慧打招呼。

    演员这样拼出来的豪迈,不正与角色自身的“朝气”遥相呼应?

    反观今天的国产剧(片)。

    哎。

    毋庸置疑,从哪个角度看,《恰同学少年》几近空前绝后。

    “空前”指的是它的独辟蹊径。

    导演嘉娜沙哈提在读剧本时就觉得,有一个这么好的青春偶像剧,不错。但同时心里也咯噔一下:这剧里写的可都是毛/泽/东、蔡和森这样的革命伟人啊,我们能这样拍么?

    能啊!为什么不能?

    只要是人,肯定都经历过青春期。谁年轻没有经历喧嚣的不服输。

    sir还记得毛/泽/东晨读时朗诵的《少年中国说》。

    清晨的阳光下,萧子升、蔡和森和其他同学一个一个地加入,齐声朗诵,燃到爆炸。

    这难道不才是偶像剧应该传达给我们的精气神吗?

    至于“绝后”,这么豪华班底的青春剧,大概以后很难再有。

    用这样一个神级卡司去拍一部青春剧,不好才怪。

    最后,sir想提一段制片人罗浩的话,他认为,电视剧的意义在于:

    我始终认为, 电视剧作为当今最活跃的文艺样式, 最大众化的文化产品, 它绝对不是纯粹的商品, 它的文化含量和所折射出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都应以提升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为己任, 而不能像卖鸦片那样使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一时的快感而产生无穷的负面影响。

    今天,重看《恰同学少年》,总让人恍如隔世。

    就在不到十年前,还有人如此认真、负责地对待一部作品,他们相信,感动别人必先感动自己,他们不遗余力地想在一部电影里灌注更多独属于自己的精气神。

    而现在,纵观那些因为由各种配方组合出来的劣质快餐,它们跪下来,舔着每一个观众,但这种跪舔,看多了你就明白,实质是对艺术作品的侮辱和对市场杀鸡取卵的恶意。

    提起中国影视剧,坦白讲,我们真的厌倦了只是“怀念”。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去cctv网

    编辑助理:春三十八娘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