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文H

第九十八章 元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九十八章元正

    并没有让众人等上多久,宫人们纷纷将刚出锅的"牢丸"端上案几,几位年龄稍大一点的皇子还好,耐心端坐着,等着坐在上首的高宗李治先动筷子,思量着待会儿是不是要说上几句吉祥话,或者将早就熟记在心的"牢丸"典故说上一说。

    年龄稍小的殷王李轮和太平公主早就不耐烦了,有腊月滑冰和"你画我猜"在前,这薛三郎方才说的压轴的压岁红包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

    "牢丸"的胃口如何,他们两个并不关心,两双眼睛直愣愣盯着十几个盘子中的"牢丸",似乎想透过这层薄薄的面皮看到躲在里头的红枣。

    高宗李治和武后相视会心一笑,同时拿起筷子,夹起最近的一只牢丸,放到对方的餐盘之中。这温馨默契地一幕感染了众人,大家纷纷起筷,将这暖心的举动传遍整个案几。

    宫里的菜肴薛绍也没少吃,宫里的御厨做菜相对保守,好吃说不上,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手艺不好,只是常年给宫里的贵人做菜,难免处处小心。若不是薛绍强行带上一波节奏,这豚肉荠菜饺子(猪肉荠菜)还有什么三鲜饺子怕是要再隔好久才会出现。

    鲜美的牢丸让城阳公主稍稍放宽了心,一边和武后闲聊着节后的安排,一边注意着薛绍的动静,天知道这小子还会耍出什么花样来。

    最不关心牢丸味道的怕是只有殷王李轮和太平公主了,嘴里塞满了牢丸不说,还要时刻关注周围啊爹啊娘哥哥姐姐们的盘子。

    牢丸刚上桌的时候,两人早已想好了对策,围着案几转了好几圈,将众人餐盘牢丸的所有权瓜分殆尽。殷王李轮虽然比太平公主大上两岁,但毕竟还是个孩子,撒娇求人的本事差了太平公主几条街。守岁大部分人早已倒向自己的妹妹,答应吃到枣子算在太平公主的头上。要想得到那个所谓的压岁红包,只能靠自己了,嗯,还有几位兄长。

    太子李宏艰难咽下口中的牢丸,拍了拍还在埋头苦吃的李轮,无奈地摇了摇头像是在说,大哥已经尽力了,剩下的要靠你自己了。

    李轮嘴里头还塞满了牢丸,发不出声音,眼珠一转,将盘子里的一半牢丸全都倒太子李宏的跟前,眼神充满期盼:大哥,拉兄弟最后一把吧,我敢打赌,那天杀的红枣就在这盘里头,若是不在,弟弟我将这盘子给吃了。

    你就算把锅给吃了,红枣该不在这还是不在啊,你吃盘子给我看有什么用啊。李贤默默从自己哥哥面前扒拉了一半牢丸,单手握拳,做了个加油的手势,太子李宏顿时感动不已,吃牢丸吃到这份上,也是醉了。

    同样吃到怀疑人生的还有薛绍和太平公主,都说自作孽不可活,这话一点都不假,太平公主一口一个三郎叫的他腿软、嘴软、心更软,一口气干掉三大盘牢丸,红枣还是迟迟不现身,薛绍转头不住朝伺候在一旁的二宝使眼色:"你再不动手的话,我就要撑死了,你不考虑我也该考虑公主殿下吧。"

    对方先是报以歉意一笑,趁着给上菜的间隙,将一枚牢丸轻飘飘递到太平公主的盘子里,宽大的衣袖再加上升腾的水汽,遮掩了大部分视线,闲聊的众人还有吃的发晕的李轮都没有看到这些。

    "红枣、红枣,我吃到了,我吃到。"太平公主一崩三尺高,高举着吃了一半的枣子,绕着众人跑了一圈又一圈,似乎想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红枣是她的,红包也是她的一样。

    红枣出现的那一刹那,殷王李轮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呆坐在一旁,神色也暗淡下来,满满的期待化为泡影,对于十多岁的李轮来说,还能安静坐着已经算是难得。城阳公主轻轻凑了过来在李轮旁边耳语片刻,后者复又神采飞扬起来。

    武后见状心里着实安慰许多,以后太平公主交给她来照顾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分———割———线—————

    洛阳,戴府。

    和家人守岁之后的戴至德没有休息,绕过一座幽静的小院,推门进了房间。屋里已经在等候的几人起身朝他行礼,侍者躬身退出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戴至德苍老的左手有节奏地敲打着胡床边缘,油灯的火苗随着响声一跳一跳,透过一双双安静沉稳的眼眸,显得格外明亮。

    "想必众位已经知晓此事,心中有何计较不妨说来。明日就是元正朝会,若是不想出什么乱子,最好慎重一点。"除夕前夜安西都护八百里加急文书,吐蕃使节似乎想要在元正朝会之上向李唐求亲,放在往日这事推一推也就过去了,现如今吐蕃势强,又当着诸国贺岁的空档,若说没有所图,鬼才相信。

    坐在边上的长脸老者似乎有些急躁,一听戴至德发话,立马拱手回应:"若是消息属实,绝不能让吐蕃使节明日出现在大殿之上。"

    另一位老者听罢轻拈胡须,双眼微眯,眼中的惊芒一闪而逝:"此言大善,我大唐与吐蕃关系尴尬,说句不中听的话,吐蕃已经远非大唐的属国,兵锋日胜,不得不防。"

    "张相所言及是,当务之急是设法将吐蕃拖住,明日朝会绝对不能让他们出现。待到弄清事情原委,知会二圣之后再做打算。"戴至德见众人言辞虽激,却无人出头,心里有些憋闷,这些人官坐的越大,胆子反而越小。到头来,一个能扛事的都没有,摇旗呐喊永远冲在前头,等到要做事担责的时候,一个个能退多远退多远,看着摇曳的油灯,无力的疲惫感顺着油灯冒出的黑烟蔓延全屋,大唐,危矣!

    "既如此,老夫便着手拦下吐蕃使团,列位回去记得和各位同僚通通气,明日大朝会半分差错都不能出。"

    见老相爷扛下此事,众人心里一松,说了些没滋没味的场面话便告辞而去,独留一盏孤灯,一声叹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