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终见如来
却说那两个孙悟空又打嚷到阴山背后,唬得那满山鬼战战兢兢,藏藏躲躲。有先跑的,撞入阴司门里,报上森罗宝殿道:“大王,背阴山上,有两个齐天大圣打得来也!“
第一殿秦广王传报与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转轮王。
一殿转一殿,霎时间,十王会齐,又着人飞报与地藏王。尽在森罗殿上,点聚阴兵,等擒真假。只听得那强风滚滚,惨雾漫漫,二行者一翻一滚的,打至森罗殿下。
阴君近前挡住道:“大圣有何事,闹我幽冥?“
两个孙悟空齐声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经,路过白虎岭,有妖怪变作凡人,强劫我师,我将其打死,师父不识真妖,怪我打杀凡人,把我逐回。
我随到南海菩萨处诉告,不知那妖精怎么就绰着口气,假变作我的模样,在半路上打倒师父,抢夺了行李。
师弟沙僧,向我本山取讨包袱,这妖假立师名,要往西天取经。沙僧跑遁至南海见菩萨,我正在侧,他备说原因,菩萨又命我同他至花果山观看,果被这厮占了我巢穴。
我与他争辨到菩萨处,其实相貌、言语等俱一般,菩萨也难辨真假。又与这厮打上天堂,众神亦果难辨,因见我师,我师念《紧箍咒》试验,与我一般疼痛。故此闹至幽冥,望阴君与我查看生死簿,见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乱。“
阴君闻言,即唤管簿判官一一从头查勘,更无个假行者之名。
再看毛虫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条已是孙大圣幼年得道之时,大闹阴司,消死名一笔勾之,自后来凡是猴属,尽无名号。查勘毕当殿回报,阴君各执笏对行者说:“大圣,幽冥处既无名号可查,你还到阳间去折辨“
孙悟空却不肯离开,双眼盯着端坐莲台地藏王菩萨怪笑。
地藏菩萨暗道:“这猴子说”免教二心混乱“,分明另有所指。嘿嘿,他分明想主导取经队伍,让取经团队成为他的一言堂,却不肯明说,好生狡猾。”
“取经队伍的主导权操纵于佛祖之手,他为何来这里向我吵闹?是了,他想前往西天拜佛祖,又怕佛祖不见他,故而让我代为传话。“地藏王心思涌动,已看清孙悟空的真正目的。
”悟空,你且上前来,待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地藏王看透因果,胸有成竹道。
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一个神兽,也是地藏王菩萨的随身坐骑。它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
谛听奉地藏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道:“妖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即便说出,也不能擒他。“
地藏道:“当面说出便如何?“
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
地藏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
谛听道:“妖神通广大,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
谛听言:“佛法无边。“
地藏早即对孙悟空道:“你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
谛听和地藏一问一答,似乎排练好的剧本一般。
十殿阎罗各个面色怪异,暗道:“世间哪有本是一般无二的两人,这岂不等于明着说出,两个孙悟空是同一人?”
孙悟空得地藏王说出,可以前往灵山寻找如来,心中狂喜:”地藏王菩萨神通广大,他刚才定是闻讯佛祖,又命谛听听取佛祖旨意,这才指点我去灵山。“
“说的是!说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辨去!“两个孙悟空一齐嚷道。十殿阴君将两个孙悟空送出幽冥,谢了地藏,回上翠云宫,着鬼使闭了幽冥关隘不题。
两个孙悟空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早见那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都到七宝莲台之下,各听如来说法。
”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如来口宣妙法,众人稽首皈依,流通诵读。
如来又说道:”若想四大皆空,需是一心秉持,汝等且看,有二心争斗前来。“
大众举目看之,果是两个孙悟空,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
八大金刚职责所在,忙上前挡住道:“汝等欲往那里去?“
两个孙悟空齐声道:“妖精变作我的模样,欲至宝莲台下,烦如来为我辨个虚实也。“
众金刚面面相觑,又听如来先前暗示,稍做抵挡,就将两个孙悟空放至大殿之中。
两个孙悟空跪于佛祖之前拜告道:“弟子保护唐僧,来造宝山,求取真经。前至中途,偶遇妖怪,将其打杀,师父怪我,将我赶回,不让同拜如来金身。
弟子无奈,只得投奔南海,见观音诉苦。不期这个妖精,假变弟子声音相貌,将师父打倒,把行李抢去。师弟悟净寻至我山,被这妖假捏巧言,说有真僧取经之故。
悟净脱身至南海,备说详细。观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净再至我山。
因此,两人比并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宫,又曾打见唐僧,打见冥府,俱莫能辨认。
故此大胆轻造,千乞大开方便之门,广垂慈悯之念,与弟子辨明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