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推荐阅读:淫乱寂寞人妻、[历史同人] 大唐诡务司、[综漫] 我靠马甲系统组成了祗王一族、[综漫] 原来我是汤姆苏、[柯南同人] 侦探总怀疑我是嫌疑人、清风啸江湖、[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样、拯救华夏,从打造戴森球开始!、[火影] 章鱼小丸子、[原神+星铁] 谁还不是条龙了、
好家伙,政令下达你患病,政令落实你痊愈,养病期间还得把安抚民众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你怎么不让天子再下一份罪己诏,把黑锅给背牢实了咧。
对此,高澄表示:别催,已经再写了,等我回去就给元善见盖印。
高澄病情痊愈以后,又在陇右各州转了一圈,期间,甚至通过吐谷浑汗的使者,与吐谷浑汗在两国边境上约见了一面。
双方重申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吐谷浑汗夸吕表示,吐谷浑将始终坚持一个大魏原则,坚决不承认蜀地的元宝炬流亡政府。
元宝炬名义上向南梁称臣,但自己关起门来,还是元魏天子的做派,以宇文泰为丞相,执掌军政大权。
高澄也与夸吕互相通报各自国家国情,就大魏与吐谷浑的边境贸易达成一致,将于边境开展官方贸易,以丝绸、茶叶等商品换取吐谷浑所培育的青海骢。
两人也就共同关注的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谈完了公事,私事也没落下,吐谷浑汗夸吕希望将准备送往洛阳,与元善见成婚的族妹嫁于齐王。
齐王以臣子不能夺天子之妻而婉拒,吐谷浑汗大发雷霆,眼见原本友好的双边关系埋上阴霾,齐王为了陇右百姓的安宁,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不得已只能答应下来。
当然,这段齐王纳妾的解释出自时任广州刺史的张师齐所留下的书稿,只是一家之言,考虑到他当时身处关东,并未亲临现场,史家对这一记载,多是抱怀疑态度。
但毫无疑问,这一次大魏齐王与吐谷浑汗的友好会谈,确确实实维系了两国边境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直到据高齐方面称,有3名吐谷浑士兵袭击本方哨所,高齐使者要求10万大军入境搜查肇事者,这一合理要求却遭到吐谷浑汗无礼且野蛮的拒绝,双方边境才重燃战火。
当然,这都是高氏建国以后的事情,反正肯定是吐谷浑先开边衅,绝对不是小高王背盟。
高澄与吐谷浑汗夸吕在议定了亲事以后,两人焚香社坛,杀白马为盟,结为兄弟,至于白马,肯定是夸吕出的,高澄这次与夸吕会谈,就没带一匹白马。
盟誓之后,两人依依惜别,高澄骑着吐谷浑汗赠予的青海骢,吐谷浑汗也穿着高澄为他披上的华美衣裳,背向而行。
高澄经关陇地区返回洛阳的过程中,沿途遇见不少迁徙而来的三河民众,每每听见百姓哭诉背井离乡之苦,高澄也会随之动容,他很真诚的向众人致歉,是自己为了与吐谷浑汗会盟,促成陇右的和平局面,才离开了洛阳,让天子有了独断专行。
等到自己听说这一消息时,却又病倒了,当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说再多也没用,高澄向迁民们承诺,今后一定会约束天子。
迁民们其实要的就是高澄这样一个态度,毕竟坏事都是天子干的,齐王一心为大家谋福祉,好人不该让人拿枪指着。
齐王车驾继续东行,而给娄昭、王思政分权的人事任命,已经送到了吏部尚书崔暹面前。
高澄在关陇各州增设都尉一职,统管该州州郡兵,而属于王思政与娄昭的直属部队,仅各自一万鲜卑兵。
当然,这件事高澄在雍州与秦州时就分别与娄昭、王思政解释过,在战时,两人还是该地区临时的最高军事长官,各州都尉都需听从调令。
只不过是在和平时候,不能干涉其余各州军事。
娄昭、王思政两人没有谋乱的心思,自然也不会反对。
吏部尚书崔暹很高效依据高澄送回的这批都尉名单,做出官职调整。
高澄自然不可能让一线大将跑去关陇地区带一州的州郡兵,这不是埋汰人么。
许多立场坚定、可靠的亲信都中层军官,被火线提拔,如薛虎儿的妹婿怀朔人张末,以及沃野匈奴人刘延寿等,纷纷留在关陇各州,等待朝廷的任职公文。
而高澄截胡元善见本要迎娶的吐谷浑汗族妹一事,也传至洛阳,当然,也有许多人为高澄解释这是被吐谷浑汗逼迫,据说当时吐谷浑汗当时扬言,齐王若不肯,他便年年侵扰陇右之地,高澄纳娶完全是出于公心。
其中以广州刺史张师齐鼓吹这一说法最为起劲。
好在天子仁善,没有追究齐王过错,当然,齐王也是为了陇右安宁,本身也没什么过错,绝不是见色起意。
元善见下诏,封夸吕族妹为容华公主,并准备等她与高澄回了洛阳,再为两人赐婚。
殊不知,小高王在途中就已经饱餐美色。
而原本应该引人注目的州试,却在百万户西迁这一大背景下,少有人关注。
至于王阿井的儿子王公允不出意料的落榜了,毕竟他年纪太小,当初也是压线过的县试。
第三百五十二章 齐王返洛
三河五万水师招募工作早已宣告完成,厍狄干与前来接替定州刺史一职的高归彦完成了交接,又一次领着一家老小返洛,就任水师大都督,而遴选的五万三河水师,也纷纷扶老携幼,有组织的去往司州安居。
作为这一次府试的落榜生,王公允也算是学籍跟着户口调动,由邺县县学,转移到了新安县县学就读。
新的战船暂时只停留在找到了充足木料的阶段,日常操训全凭北魏时期留下的老古董。
老旧战船肯定是有的,否则慕容绍宗与刘丰也无法在攻颍川时,乘楼船观望,落得一个不通水性,投水而死;一个善泅,可还没等爬上岸,却遇见岸边守着的西魏兵,被刺死。
对此,高澄表示:别催,已经再写了,等我回去就给元善见盖印。
高澄病情痊愈以后,又在陇右各州转了一圈,期间,甚至通过吐谷浑汗的使者,与吐谷浑汗在两国边境上约见了一面。
双方重申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吐谷浑汗夸吕表示,吐谷浑将始终坚持一个大魏原则,坚决不承认蜀地的元宝炬流亡政府。
元宝炬名义上向南梁称臣,但自己关起门来,还是元魏天子的做派,以宇文泰为丞相,执掌军政大权。
高澄也与夸吕互相通报各自国家国情,就大魏与吐谷浑的边境贸易达成一致,将于边境开展官方贸易,以丝绸、茶叶等商品换取吐谷浑所培育的青海骢。
两人也就共同关注的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谈完了公事,私事也没落下,吐谷浑汗夸吕希望将准备送往洛阳,与元善见成婚的族妹嫁于齐王。
齐王以臣子不能夺天子之妻而婉拒,吐谷浑汗大发雷霆,眼见原本友好的双边关系埋上阴霾,齐王为了陇右百姓的安宁,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不得已只能答应下来。
当然,这段齐王纳妾的解释出自时任广州刺史的张师齐所留下的书稿,只是一家之言,考虑到他当时身处关东,并未亲临现场,史家对这一记载,多是抱怀疑态度。
但毫无疑问,这一次大魏齐王与吐谷浑汗的友好会谈,确确实实维系了两国边境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直到据高齐方面称,有3名吐谷浑士兵袭击本方哨所,高齐使者要求10万大军入境搜查肇事者,这一合理要求却遭到吐谷浑汗无礼且野蛮的拒绝,双方边境才重燃战火。
当然,这都是高氏建国以后的事情,反正肯定是吐谷浑先开边衅,绝对不是小高王背盟。
高澄与吐谷浑汗夸吕在议定了亲事以后,两人焚香社坛,杀白马为盟,结为兄弟,至于白马,肯定是夸吕出的,高澄这次与夸吕会谈,就没带一匹白马。
盟誓之后,两人依依惜别,高澄骑着吐谷浑汗赠予的青海骢,吐谷浑汗也穿着高澄为他披上的华美衣裳,背向而行。
高澄经关陇地区返回洛阳的过程中,沿途遇见不少迁徙而来的三河民众,每每听见百姓哭诉背井离乡之苦,高澄也会随之动容,他很真诚的向众人致歉,是自己为了与吐谷浑汗会盟,促成陇右的和平局面,才离开了洛阳,让天子有了独断专行。
等到自己听说这一消息时,却又病倒了,当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说再多也没用,高澄向迁民们承诺,今后一定会约束天子。
迁民们其实要的就是高澄这样一个态度,毕竟坏事都是天子干的,齐王一心为大家谋福祉,好人不该让人拿枪指着。
齐王车驾继续东行,而给娄昭、王思政分权的人事任命,已经送到了吏部尚书崔暹面前。
高澄在关陇各州增设都尉一职,统管该州州郡兵,而属于王思政与娄昭的直属部队,仅各自一万鲜卑兵。
当然,这件事高澄在雍州与秦州时就分别与娄昭、王思政解释过,在战时,两人还是该地区临时的最高军事长官,各州都尉都需听从调令。
只不过是在和平时候,不能干涉其余各州军事。
娄昭、王思政两人没有谋乱的心思,自然也不会反对。
吏部尚书崔暹很高效依据高澄送回的这批都尉名单,做出官职调整。
高澄自然不可能让一线大将跑去关陇地区带一州的州郡兵,这不是埋汰人么。
许多立场坚定、可靠的亲信都中层军官,被火线提拔,如薛虎儿的妹婿怀朔人张末,以及沃野匈奴人刘延寿等,纷纷留在关陇各州,等待朝廷的任职公文。
而高澄截胡元善见本要迎娶的吐谷浑汗族妹一事,也传至洛阳,当然,也有许多人为高澄解释这是被吐谷浑汗逼迫,据说当时吐谷浑汗当时扬言,齐王若不肯,他便年年侵扰陇右之地,高澄纳娶完全是出于公心。
其中以广州刺史张师齐鼓吹这一说法最为起劲。
好在天子仁善,没有追究齐王过错,当然,齐王也是为了陇右安宁,本身也没什么过错,绝不是见色起意。
元善见下诏,封夸吕族妹为容华公主,并准备等她与高澄回了洛阳,再为两人赐婚。
殊不知,小高王在途中就已经饱餐美色。
而原本应该引人注目的州试,却在百万户西迁这一大背景下,少有人关注。
至于王阿井的儿子王公允不出意料的落榜了,毕竟他年纪太小,当初也是压线过的县试。
第三百五十二章 齐王返洛
三河五万水师招募工作早已宣告完成,厍狄干与前来接替定州刺史一职的高归彦完成了交接,又一次领着一家老小返洛,就任水师大都督,而遴选的五万三河水师,也纷纷扶老携幼,有组织的去往司州安居。
作为这一次府试的落榜生,王公允也算是学籍跟着户口调动,由邺县县学,转移到了新安县县学就读。
新的战船暂时只停留在找到了充足木料的阶段,日常操训全凭北魏时期留下的老古董。
老旧战船肯定是有的,否则慕容绍宗与刘丰也无法在攻颍川时,乘楼船观望,落得一个不通水性,投水而死;一个善泅,可还没等爬上岸,却遇见岸边守着的西魏兵,被刺死。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105505/266603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