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输不起
推荐阅读:淫乱寂寞人妻、[历史同人] 大唐诡务司、[综漫] 我靠马甲系统组成了祗王一族、[综漫] 原来我是汤姆苏、[柯南同人] 侦探总怀疑我是嫌疑人、清风啸江湖、[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样、拯救华夏,从打造戴森球开始!、[火影] 章鱼小丸子、[原神+星铁] 谁还不是条龙了、
生产线改造的工作,白云天将图纸交给设备车间,自己就继续投入到教材强化辅导中去了。
设备车间集中了航仪厂的所有技术骨干,里面八级工都有好几个,七级工、六级工扎堆,给他们打下手助手,都是五级以上的技工。
在新华机床厂也合并过来以后,厂里的七级以上技工也全部被调到了这个车间,进一步增强了车间的实力。
可以说,这样强大的加工实力,在苏城都不多见。
这些优秀的技工师傅,让他们日复一日完成各种中低级技工都能独立完成的生产任务,那才是最大的浪费。他们最适合待的部门,就是在设备车间,利用超群的精细加工技能,完成一项又一项精密设备的加工、制造任务。
白云天也没把所有重担都压在他们肩头,部分精度要求极高,设备车间也只能通过手工打磨方式加工的零部件,他把控制程序输入了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由它来完成。
设备车间负责大量普通精密部件的加工,小批量少量超高精密零部件则由五轴数控中心来完成,这就是中华制造未来的主要模式。
八月二十五号,为期一个半月的新教材强化培训结束。
通过这一个半月,教师们完全抛弃了过去陈旧的知识体系,接受了新的教学内容。培训的最后一天,教师们接受了一次考核。
考核采用的是开卷考试,不需要他们通过短短的一个半月就对教材倒背如流,只是检查他们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如果说看到题目,连它在哪一章节、哪一个段落都不知道,那他这个半月的强化培训,可以说是彻底失败。
考核的结果让白云天很满意。
虽然没有人能做到闭卷答题,但从他们翻书、找出处的速度可以看出,他们至少做到了熟读教材的程度。
题目中有少数需要引申开来阐述的内容,他们也能对照笔记本,给出像模像样的回答。
这就够了!
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教导学员,又不是让他们成为中科院院士。能够熟悉教材,碰到学生提问能够顺利解答,在需要学生开拓视野的地方,也能根据白云天的讲座内容、去图书馆计算机上查找到的资料,做一定的展开阐述,这就很不错了,还要有多高要求呢?
培训结束,各高校也快开学了。
白云天给了他们两周时间,回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顺带处理个人事务。
为了帮他们节约在途时间,公司统一给跨省的教师买了飞机票,让他们可以乘坐飞机返回原单位。
这让老师们,感激得眼眶都红了。
他们长到这么大,大都是当爹当妈的人了,可绝大多数都还没坐过飞机。
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次情感上的冲击。
怀着对白云天的彻底诚服,对中华制造强大实力的信心,对未来发展的期盼,一众教师踏上了旅程。
还有小部分教师,根本连回都不想回去了,直接借用学校的电话,向原单位表达了辞职的意愿,就安心留了下来,为开学后的教学任务做最后准备。
沙为健与几个副校长、系主任也没有走。
这一个半月时间,他负责招收了一批行政、后勤、保卫、校医务室、实验器材保管、图书馆管理人员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技校的架子完整地组建了起来,充实了所有的相关职位,分别任命了负责人,为技校的如期开学做出了极大贡献。
没有用两周时间,离开的教师们就陆陆续续返校了。
九月一号,第一批删选合格的一千五百名学员,正式报名登记入学。
这些学员,年纪最小的也有二十四岁,最大的三十岁,全都是成年人,没有一个小孩子。
虽说登记时,就顺带签订了用工合同,确认毕业后即留在中华制造工作,可是还是向他们每个人,都收取了一千二百元的学费、书本费等费用。
中华制造不贪图他们这点学费。
但是常言说得好,只有付出了,才知道珍贵,他们才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而不是在学校里混日子,以六十分万岁而自豪。
从另一方面来说,技校虽然是中华制造下属的一个机构,可白云天、杜炜逸、沙为健等校领导都不希望它是只会伸手的要钱部门,更希望它能具有自我造血能力,可以做到自营自收,减少公司的负担。
总公司是其他分支机构的依靠,但绝不是依赖!
未来如果教出来的学生都能成才,有了口碑,学校以后未尝不能向社会大量开展商业性培训,做到脱离总公司的扶持,也能独立生存。
这些学员,有许多八月份就来了,然后一直待在学校里没走,耐心地等待开学。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眼看即将人到中年,却失去了工作,不知道路在何方,于惶恐之中好容易寻觅到了这样一个机会,所有人都格外珍惜。他们知道,也许,这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了,他们拼命地拽住这个机会,不敢撒开手!
学校提供住宿(临时宿舍),条件也还可以,四人一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桌子、衣柜,环境还算宽松。
只是住宿也要收钱,食堂并不免费。
好在虽然什么都要钱,但中华制造并没有想要掏干他们家庭为数不多积蓄的想法。当签订了用工合同以后,立即就给他们发了津贴,算是公司委托培训期间的生活费。
津贴不是很高,只有三百块。
钱发下来的第一天,他们就将其中的大部分都寄给了家里,以补贴点家用,让老婆不要再去菜市场,捡人家不要的烂叶子,让年幼的孩子,偶尔能吃上一次肉。
而自己,则顿顿都是馒头加白开水,要不再就点咸菜。他们平时从不出门,不是窝在宿舍,,或者在球场打篮球。
衣服破了就自己补,鞋张口了买点万能胶抹抹还继续穿。
当学校开学那天,面对着登记表,每个人都庄重地,用最虔诚地态度,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着他们那充满期盼的眼神,白云天既感到心情沉重,又很是欣慰。
他知道,不需要别人鞭策督促,这些人自己就会为了自己、为了他们的家庭,尽最大的努力,如饥似渴地投入学习。
因为他们再也输不起了!
设备车间集中了航仪厂的所有技术骨干,里面八级工都有好几个,七级工、六级工扎堆,给他们打下手助手,都是五级以上的技工。
在新华机床厂也合并过来以后,厂里的七级以上技工也全部被调到了这个车间,进一步增强了车间的实力。
可以说,这样强大的加工实力,在苏城都不多见。
这些优秀的技工师傅,让他们日复一日完成各种中低级技工都能独立完成的生产任务,那才是最大的浪费。他们最适合待的部门,就是在设备车间,利用超群的精细加工技能,完成一项又一项精密设备的加工、制造任务。
白云天也没把所有重担都压在他们肩头,部分精度要求极高,设备车间也只能通过手工打磨方式加工的零部件,他把控制程序输入了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由它来完成。
设备车间负责大量普通精密部件的加工,小批量少量超高精密零部件则由五轴数控中心来完成,这就是中华制造未来的主要模式。
八月二十五号,为期一个半月的新教材强化培训结束。
通过这一个半月,教师们完全抛弃了过去陈旧的知识体系,接受了新的教学内容。培训的最后一天,教师们接受了一次考核。
考核采用的是开卷考试,不需要他们通过短短的一个半月就对教材倒背如流,只是检查他们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如果说看到题目,连它在哪一章节、哪一个段落都不知道,那他这个半月的强化培训,可以说是彻底失败。
考核的结果让白云天很满意。
虽然没有人能做到闭卷答题,但从他们翻书、找出处的速度可以看出,他们至少做到了熟读教材的程度。
题目中有少数需要引申开来阐述的内容,他们也能对照笔记本,给出像模像样的回答。
这就够了!
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教导学员,又不是让他们成为中科院院士。能够熟悉教材,碰到学生提问能够顺利解答,在需要学生开拓视野的地方,也能根据白云天的讲座内容、去图书馆计算机上查找到的资料,做一定的展开阐述,这就很不错了,还要有多高要求呢?
培训结束,各高校也快开学了。
白云天给了他们两周时间,回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顺带处理个人事务。
为了帮他们节约在途时间,公司统一给跨省的教师买了飞机票,让他们可以乘坐飞机返回原单位。
这让老师们,感激得眼眶都红了。
他们长到这么大,大都是当爹当妈的人了,可绝大多数都还没坐过飞机。
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次情感上的冲击。
怀着对白云天的彻底诚服,对中华制造强大实力的信心,对未来发展的期盼,一众教师踏上了旅程。
还有小部分教师,根本连回都不想回去了,直接借用学校的电话,向原单位表达了辞职的意愿,就安心留了下来,为开学后的教学任务做最后准备。
沙为健与几个副校长、系主任也没有走。
这一个半月时间,他负责招收了一批行政、后勤、保卫、校医务室、实验器材保管、图书馆管理人员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技校的架子完整地组建了起来,充实了所有的相关职位,分别任命了负责人,为技校的如期开学做出了极大贡献。
没有用两周时间,离开的教师们就陆陆续续返校了。
九月一号,第一批删选合格的一千五百名学员,正式报名登记入学。
这些学员,年纪最小的也有二十四岁,最大的三十岁,全都是成年人,没有一个小孩子。
虽说登记时,就顺带签订了用工合同,确认毕业后即留在中华制造工作,可是还是向他们每个人,都收取了一千二百元的学费、书本费等费用。
中华制造不贪图他们这点学费。
但是常言说得好,只有付出了,才知道珍贵,他们才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而不是在学校里混日子,以六十分万岁而自豪。
从另一方面来说,技校虽然是中华制造下属的一个机构,可白云天、杜炜逸、沙为健等校领导都不希望它是只会伸手的要钱部门,更希望它能具有自我造血能力,可以做到自营自收,减少公司的负担。
总公司是其他分支机构的依靠,但绝不是依赖!
未来如果教出来的学生都能成才,有了口碑,学校以后未尝不能向社会大量开展商业性培训,做到脱离总公司的扶持,也能独立生存。
这些学员,有许多八月份就来了,然后一直待在学校里没走,耐心地等待开学。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眼看即将人到中年,却失去了工作,不知道路在何方,于惶恐之中好容易寻觅到了这样一个机会,所有人都格外珍惜。他们知道,也许,这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了,他们拼命地拽住这个机会,不敢撒开手!
学校提供住宿(临时宿舍),条件也还可以,四人一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桌子、衣柜,环境还算宽松。
只是住宿也要收钱,食堂并不免费。
好在虽然什么都要钱,但中华制造并没有想要掏干他们家庭为数不多积蓄的想法。当签订了用工合同以后,立即就给他们发了津贴,算是公司委托培训期间的生活费。
津贴不是很高,只有三百块。
钱发下来的第一天,他们就将其中的大部分都寄给了家里,以补贴点家用,让老婆不要再去菜市场,捡人家不要的烂叶子,让年幼的孩子,偶尔能吃上一次肉。
而自己,则顿顿都是馒头加白开水,要不再就点咸菜。他们平时从不出门,不是窝在宿舍,,或者在球场打篮球。
衣服破了就自己补,鞋张口了买点万能胶抹抹还继续穿。
当学校开学那天,面对着登记表,每个人都庄重地,用最虔诚地态度,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着他们那充满期盼的眼神,白云天既感到心情沉重,又很是欣慰。
他知道,不需要别人鞭策督促,这些人自己就会为了自己、为了他们的家庭,尽最大的努力,如饥似渴地投入学习。
因为他们再也输不起了!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10659/32328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