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节
推荐阅读:淫乱寂寞人妻、[历史同人] 大唐诡务司、[综漫] 我靠马甲系统组成了祗王一族、[综漫] 原来我是汤姆苏、[柯南同人] 侦探总怀疑我是嫌疑人、清风啸江湖、[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样、拯救华夏,从打造戴森球开始!、[火影] 章鱼小丸子、[原神+星铁] 谁还不是条龙了、
于孝天一见面,就主动提出,要把城池交给他,自行撤到城外驻防,这件事是不是太便宜了点?太容易了点了?
忽然间赵善堂又开始担心了起来,心想不会是这于孝天快把城里面的人给杀光了吧,要不然的话为何这么容易,就把平度城交给他呢?
于是他惴惴不安的赶紧称谢答应下来,至于将叛军俘众交给他处置的事情,他也赶紧推脱,说这种事最好还是交给朱军门处置为好,千余名叛军不是小数,交给他他也不好处置,而且朱大典在他来的时候,吩咐过,要于孝天把俘众送往青州交给他处置。
赵善堂只是来这边,代朱大典点验一下斩获的叛贼首级就可以了,点验之后,这些人头之中的叛将首级,便可以送往京师献捷,其余的则就地焚毁,以免尸毒造成疫情。
于孝天听罢之后,哈哈一笑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俘虏的事情就不让他管了,但是点验斩获的人头,却还是要赵善堂来负责的,于是他立即请赵善堂去点验那些叛军人头。
在一座大帐之中,堆满了近期于家军斩获的叛军人头,虽然经过盐腌制或者是石灰处理,但是依旧散发着一股子臭味,还有浓重的血腥味。
赵善堂不敢敷衍了事,生怕这些人头之中有杀良冒功的人头,带着手下进入帐中,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盘点,数量上确实没有一点问题,而且经过他的点验,这些人头在质量上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人头全部为青壮男子的人头,而且根据一些特征,也确实可以判定是兵将的人头,其中叛将的人头把总以上,到李复杰这样的叛军参将的人头,一共是四十二个,而且全部由标注,随即提审几个叛军俘众,令其当众辨认,对比之后,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赵善堂看罢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在来点验人头之前,他心中还有很大的怀疑,怀疑于孝天斩获的这些人头,搞不好会有很大的水分,其中定会掺杂不少杀良冒功的人头,但是经过点验之后,他却发现,其实事情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于孝天手头上这些叛军人头,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几乎可以说没有掺杂任何水分,就算是其中掺了一些水分,也看不出是杀良冒功所得。
起初他还在为点验人头,发现杀良冒功的人头,该怎么处置的问题发愁,可是现在看来,这个问题也根本不是问题,这个于孝天把事情做的非常干净,让人找不出任何毛病,那么这就充分说明,这于孝天和他带来的这些福建兵将,确实很不一般,近期这几仗,完全可能是实打实的打的,而不是在糊弄朝廷官府。
既然如此,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随即提审了几个俘兵,让他们供述了一下战败的情况,结果也全部对上了于孝天奏捷战报之中所述,这一下事情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于是赵善堂心中大喜,感觉着这一下登莱之乱真是有救了,于是赶紧练练对于孝天道贺。
于孝天对于赵善堂的道贺,也泰然受之,神色淡然,只是稍微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色。
赵善堂在大营之中折腾了大半天,眼瞅着天黑了,这才告辞于孝天,要带随从和那五百山东兵进城。
于孝天当即点头答应下来,将其送出大营,目送他带人进入了北门之中,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城中的情况让赵善堂更是大吃一惊,虽然城门和各街道的路口,都悬挂了不少人头,但是问过之后才知道,这些人头都是平度城之中,在福建兵克复城池的时候,一些城中宵小之辈趁机作乱,后被福建兵将镇压的当地暴民的人头,并非是滥杀的无辜之辈。
而城中的安定程度,也让赵善堂大为吃惊,虽然城中还存在一些叛军过后留下的残垣断壁,一些战祸的遗迹尚存,可是街道上却已经相当干净,时不时都有军容整肃的福建兵将在街道上巡逻,使得城内显得很是安定。
另外甚至一些临街的铺面,这时候已经开始复业,做小买卖的人,甚至都已经上了街头,根本没有他当初想的那样,城中是哀鸿遍地的景象,如果不是看到那些高悬的暴民人头,以及城中残留的战祸遗迹的话,简直就让人感到,这个平度城,根本就没有遭遇什么战祸一般,居然有一点太平世道的样子。
那些在城中巡守的福建官兵,也军纪森严,没有发现任何人在城中胡来,甚至于他还远远看到,有些城中百姓,在看到福建兵将的巡逻队走过的时候,还跟他们有说有笑的打招呼,在路边站定,对他们低头施礼,很有一副敬意的样子。
赵善堂看罢之后,几乎有点晕的感觉,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和他来的路上想的情景完完全全对不上号呢?这福建兵将,难道都是活菩萨转世了吗?怎么一点都看不出他们的凶厉呢?
可是他们怎么还这么能战,居然一战就克复了平度州,打的叛军几乎全军覆没?
赵善堂实在是想不通,想不通也只能想不通,他赶紧带人去了城中署衙之中,署衙这个时候也有福建的兵将看守,见到赵善堂来了,他们显然已经提前接到命令,立即将署衙交给了赵善堂,转身便离开了署衙,朝城外撤去。
赵善堂这一下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于孝天确确实实如同传言之中的那样,御下极严,他所掌兵马,对他是惟命是从,不但善战,而且军纪森严,乃是绝对的一支雄兵精锐,这样的军纪水平,赵善堂自问从生到现在,都从未见到过,不由得对于孝天是敬佩不已,顿时将原来心中对于孝天的那种忌惮那种潜意识之中的敌意,还有那种鄙夷之感,全部一扫而空。
在家仆开始收拾住所的时候,他便立即令人取来了纸笔,当晚便挑灯夜战,连夜洋洋洒洒的书写了一片此次前来平度的见闻,把于孝天和他麾下的福建兵将,夸得是简直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并且再次确认了这边的战报没有半点虚假。
得到了赵善堂的确认之后,朱大典更是乐的呲牙咧嘴,他在赴任的时候,担心的要死,不知道能不能平定叛军,甚至连能不能遏制叛军的发展,都没有一点把握,不知道该怎么向朝廷和皇上交差。
可是现在于孝天领兵来了之后,一切问题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仅仅是半个月的工夫,于孝天便领兵克复了平度州,获得了一场“大捷”,那么接下来,这样一场胜仗,无疑让众多官员和大明的军将们看到了一丝曙光,无疑拨开了人们心头的一丝阴霾,这对于接下来对叛军进剿,无疑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先河。
只要于孝天能再接再厉,那么看来剿灭叛军,不敢说是指日可待之事,但是起码也不像以前那样,让人感到绝望了。
(再次感谢大漠笑西风和虾虾色狼二位兄弟的打赏!顺便最后再求几张月票,看看能不能再冲一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态度暧昧
这次不但朱大典高兴,就连被崇祯派来到青州坐镇监军的大太监高起潜,也很是高兴,在收到了赵善堂的确认战果的报告之后,高起潜也连忙派人,向京师禀报消息,让久为此事感到忧心如焚的崇祯帝,也赶紧松一松气。
于是朱大典亲笔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于孝天军前,信中对于孝天洋洋洒洒的大肆赞扬了一番,说了一堆的什么忠君爱国的屁话,要求于孝天务必戒骄戒躁,休整一段时日之后,继续领兵前往莱州城,进击叛军。
同时朱大典也命手头上直接控制的山东兵马以及浙兵等兵将,做好准备,随时出发配合于孝天的南路军,进击围攻莱州的叛军。
按理说这个时候,莱州城被叛军所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之间,于孝天应该着急才对,但是以于孝天对历史进程的发展,却非常清楚,莱州城虽然被叛军所围,但是城内的朱万年等明朝官员,在这个时候,已经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带着城中军民,据城死守,使得叛军久攻莱州而不克,莱州城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于孝天一点都不紧张,也不着急,带着兵将,就在平度州境内,优哉游哉的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一直歇到了眼看着七月已到,朱大典再也等不下去,派人来催他进兵,于孝天这才引兵再次北上,朝着莱州城方向行去。
平度到莱州,距离大概有一百五十里左右,中间隔着一座大泽山,为了稳妥起见,于孝天没有率部走大泽山之间,而是绕过了胶东山脉,尽量走平原地形,朝着莱州城进发。
而这个时候,叛将孔有德,已经率领三万叛军,包围莱州城两个多月了,孔有德率军几乎是详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却依旧屡攻莱州城不克,叛军的士气已经受到了一些影响。
这莱州城,在城中曾经的山东巡抚徐从治,新任的登莱巡抚谢涟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还有总兵杨御蕃等人的统领之下,笼城死战,屡屡击退叛军的进攻,使得叛军对莱州城是无可奈何。
但是孔有德又不能放弃攻打莱州,他很清楚如果他想要继续扩大地盘的话,这莱州城就必须取下,否则的话莱州就成为了楔入他们心腹之间的一根钉子,随时都可能爆发,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莱州城是横亘在他们继续扩大势力和地盘之前的一道绊脚石,非要踢掉不可,所以孔有德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猛攻莱州城。
但是大半个月之前,却从平度州传来一个令他感到震惊的消息,一支福建来的官军,走海路抵达了胶州湾,在胶州湾登陆,开始朝着平度州挺进,他曾经派人去命令镇守平度州的李复杰,务必要守住平度州,挡住这股福建来的兵马。
对于这支福建大军,他并未太过在意,在他看来,南方兵并无什么可怕之处,他们初来乍到,也是客军,到了这边搞不定就会水土不服,而且南方人在他眼中,贪生怕死,根本不足为惧,虽然这福建来的官军,号称兵力过万,可是在他眼中,却并不算什么,有李复杰率领三千叛军镇守平度,最不济起码也能把他们拖在平度州那边不得存进。
到时候他打下了莱州城,掉过头来,再去平度把这伙福建官兵给吃掉,也为时不晚,可是让他万没有想到的是,没多少天工夫,李复杰就派人跑来向他求援,说在平度那边跟福建官兵见了一仗,李复杰手下吃了败仗,福建官军已经要兵抵平度城下。
孔有德听到消息,很是生气,心中暗骂李复杰无能,居然连这支福建官兵都挡不住,还吃了一场败仗,但是他考虑着虽然李复杰吃了一个败仗,但是毕竟平度城还在李复杰手中,有平度城这座城池在,李复杰再不济,怎么也能拖他们个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两三个月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吧!
于是他并未搭理李复杰的求援,依旧领兵继续攻打莱州城,可是没成想,过了一阵子之后,平度州那边没了动静,开始他还以为李复杰拖住了福建官兵,后来感觉不对劲,派人去平度那边看看情况。
结果没几天派出的人便跑了回来,大惊失色的说,平度城已经失守,福建官军攻克了平度城,李复杰所部全军覆没,连一个人都没有逃掉,居然全部被福建官军包了饺子。
孔有德闻讯这才大吃一惊,发现这次来的这支福建官兵,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于是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看看这次领兵过来的主将是谁。
后来打听了一番之后,孔有德得知,从福建过来的这支兵马,乃是由一个叫于孝天的总兵率领,据传这个于孝天曾经身为海贼,后来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成了福建一方的大将。
这些年来,据说此人在福建干的不错,建了不少功业,这次是朝廷里面的崇祯帝,御笔钦点,令他领兵北上,来这里平乱。
孔有德这才意识到,这姓于的不简单,后来仔细思量了一番,忽然间想起来,这于孝天岂不是多年之前,曾经和他们东江军做过买卖的那什么海狼的首领吗?
当初他跟着毛文龙当兵的时候,这海狼的人就曾经从南方向东江镇这边,运送过粮食布匹等物,来东江镇和他们东江军做买卖,从他们手头换取一些马匹以及辽东特产的虎骨、人参、鹿茸等物,运回南方贩卖。
没想到当年的海盗头子,现在居然成了大明总兵官,并且奉命领兵跑来要进剿他们这些东江叛军,这就太太太那个什么了吧!真是世事无常,当年他们乃是官兵,现在倒是成了叛贼,而当年的海贼,却成了官兵,以前从来没人想过,他们居然还会有机会在战场上交集,可是世事无常,这么多年过来之后,他们居然要在战场上相见了。
想到这里,孔有德觉得,这件事恐怕能商量一下,毕竟他们双方也算是旧识,最最起码算是有旧,他于孝天镇守福建,这登莱山东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他何苦要给大明来卖命,非要跟他们叛军死磕到底呢?
于是孔有德便派人暗中前往平度那边,私下里求见于孝天,想要陈明利害,说服于孝天不要在战场上跟他们死磕,于孝天拿下了平度州,就拿下也罢,这也算是已经可以跟朝廷交代了,犯不着非要前来莱州和他战场上兵戎相见。
但是派去的人,却很快返回了莱州叛军大营,回复孔有德,说这于孝天态度很暧昧,不阴不阳,绝口不提到底来不来莱州,只是满嘴打哈哈,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但是于孝天也没有当场将他们几个拿下,事后却还是把他们放了回来。
孔有德就有点糊涂了,搞不清楚这于孝天到底想要做什么,到底来不来莱州打他们,于是不得已之下,只得分兵派人,到平度前往莱州这边的路上设卡,准备一旦这于孝天领兵前来的话,就地拦住他们,到时候大不了他领兵过去,把这于孝天的福建兵马,给一举吃掉拉倒。
可是他安排过之后,却十几天也没见于孝天率部前来莱州,派人去打探消息,却发现于孝天在拿下了平度州之后,居然领着手下兵马,就地在平度州境内歇兵了,叛军只要不进入平度州,他便也不把手伸到莱州这边地界上,但是零星叛军如果进入平度州,便会遭到他手下的打击。
于是孔有德这一下觉得放心了,感觉看清了于孝天在想什么,认为他的劝说已经起了作用,这于孝天应该是已经拿定主意,不打算继续和他们死磕了,现在他拿下平度州都半个月了,可是却一直迟迟不肯动兵继续朝莱州这边进发,这就很说明了问题。
孔有德这一下算是不再担心福建官兵的问题了,接下来他最关键的还是要尽快拿下莱州,大不了不去再打平度州,但是却可以挥师杀入青州地界之中,朝山东腹地之中继续发展。
等他的实力变得更强一些之后,到时候腾出手,再去平度州,把于孝天这帮福建官军吃掉也不迟。
于是孔有德转而开始把所有精力,都又放在了攻打莱州城的事情上,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想出了一个损招,那就是诈降。
这段时间,孔有德已经把大明朝廷和官府给看透了,大明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对他们到底是剿还是抚,前段时间,看样子大明招抚他们的意见应该是占据上风,所以明军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跟他进行决一死战,总是报以侥幸心理,结果被他练练击败。
而且他兵围莱州城,始终也没有一兵一卒派来增援莱州城,这就更加坚定了朝廷想要招抚他们的想法。
但是近期看来,风向似乎有点转变了,他二月初将孙元化等人释放,就是放了一个烟幕弹,表面上向朝廷透露一个他们是被迫无奈才起兵造反的表象,让朝廷的官员们感觉他释放这些人,是有想要接受招安的想法,然后趁机开始四处出击,攻占了不少城池,洗劫了大量的乡镇,短时间之内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财物,大大壮大了他们叛军的实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叛军请降
可是孔有德和李九成他们怎么都没成想,被放走的孙元化,半道上居然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而且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顿时搞得天下为了这件事沸沸扬扬,纷纷传言孙元化畏罪潜逃,隐姓埋名躲了起来。
这件事似乎招致了当今大明皇帝崇祯的震怒,转而朝廷方面对待他们叛军的态度,开始出现了转变,这两个月来,先是命谢涟接替了孙元化,走马上任当了登莱巡抚,紧接着徐从治受伤之后,又派来了朱大典接替徐从治当了山东巡抚,对他们叛军主剿,甚至将宫中大太监高起潜也派到了山东,在青州坐镇监军督剿。
这又千里迢迢,从福建把于孝天以及过万的福建官兵调到山东,来对他们进行进剿,这些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来朝廷在剿抚的争议上,主剿一方已经彻底占据了上风,那么接下来招抚他们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
这也让孔有德和李九成颇为担忧,甚至是有些感到害怕,他们这么长时间来,一直都在为接受招安,做着各种准备,准备和朝廷讨价还价,保住他们的性命和未来的地位,可是这么一来,他们逼迫朝廷招安的计划似乎距离他们越来越远。
现在局势对他们来说,就开始变得不利了,朱大典到了青州坐镇督剿之后,立即加强了青州府和莱州府交界一带的防御力量,他多次派人去青州府一线进行探查和试探,发现沿线各县都加派了官军,官军兵力正在逐步增强。
现在官军似乎还没有达到可以立即挥师反攻他的实力,可是随着朝廷的调度,官军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兵力也会越来越多,如此下去,事情可就不太妙了。
他们叛军虽然这几个月来打的很不错,逢战必胜,实力壮大的也非常快,但是毕竟他们仅仅是占据了小小的胶东一带,现如今整个登莱地区,他们还未完全控制,就算是东江镇那边,毛承禄等人起兵响应他们,试图和他们隔海遥相呼应,可是那边的情况也不见得就比他好到哪儿去。
现如今东江镇总兵黄龙,正在率领剩下的东江军和毛承禄等人的叛军,进行反复交战,双方处于拉锯战之中,暂时毛承禄一众那边,并未取得优势,而现在朝廷这边,似乎也转了风向,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对他们进行进剿。
他们叛军就算是再厉害,也毕竟资源有限,而且算是在异、地作战,这里是山东的地盘,登莱一带的百姓,并不支持他们。
他们想要以此和朝廷叫板,显然无论如何都斗不过朝廷,虽说大明现在的情势很不容乐观,但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是把朝廷给逼疯了的话,调来个十几万大军,朝廷目前估摸着还能做得到!
所以既然现在事情已经闹到了这一步,他们就必须要尽快继续扩张地盘和实力,拥有可以和朝廷抗衡的能力,让他们剿也剿不动,最终还是逼着皇帝招安他们。
但是他们想要尽快扩大地盘和实力的话,莱州城就是搬不开的一块拦路石,只要莱州不拿下来,他们就没法继续朝山东腹地扩张,这里如同一个钉子一般的,钉在他们的咽喉上,让他们寝食难安。
这些天,李九成不断派人过来催促他,尽快攻克莱州城,但是眼下城中的朱万年、谢涟、杨御蕃等人,笼城死战,守御严密,令他屡攻不克,眼下虽然他已经调来了十余门红夷大炮,还有各种火炮数十门之多,连番猛轰莱州城,可是依旧无法攻下莱州城。
所以孔有德望着莱州城的城墙,颇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最终思量再三,还是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诈降。
想到这一点之后,孔有德于是便声情并茂的让手下一个书办,以他的口吻,给城中的谢涟写了一封信,信中诉说他的所谓的各种苦衷,以及他的各种无奈,还有他对大明的忠心,以及他眼下已经知错,表示愿意放下屠刀,投降朝廷,希望谢涟和朱万年他们,能接受他的投降。
这封信很快便被送入到了莱州城中,呈到了谢涟和朱万年等人的面前,这些人看到孔有德的这封信之后,顿时一片哗然,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孔有德不可信,此人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值得信任,这次他表态要投降,十有八九可能是诈降。
而且总兵杨御蕃,更是态度坚决的认为,孔有德这厮绝对没安好心,说什么都不能相信这厮的话,弄不好这次他诈降,正是想要骗开莱州城的城门,攻下莱州城。
现如今因为叛军的包围,莱州城对外的联络已经全部中断,他们对于朝廷的情况并不清楚,更不了解现在朝廷对待叛军是什么态度,总之前段时间朝廷似乎态度很暧昧,始终不肯派来援兵,似乎主抚的意见占据着上风。
如果朝廷眼下还是主抚的意见占上风的话,那么这援军的来期就遥遥无期,所以他们现在根本无法把握,孔有德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忽然间提出愿意投降,接受招抚的想法。
这也就造成了谢涟和朱万年等人,无法有效的判断出,孔有德的最终目的,对于到底该不该接受孔有德的献降这件事,他们之中产生了分歧。
虽然杨御蕃等人,坚持认为孔有德绝不可信,不能上了他的当,决不能出城接受他的所谓的献降。
可是谢涟和朱万年却认为,这么做恐怕不妥,因为万一要是孔有德这次是确确实实想要投诚的话,那么他们不出去受降,那么岂不等于断送了一个天赐良机,逼迫孔有德继续作乱下去吗?
另外谢涟也认为,孔有德这个时候会突然提出投降,弄不好就是因为对莱州城久攻不下,萌生了退意,心知继续打下去,也攻不下莱州城,攻不下莱州城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出路,所以才可能会心生惧意,想要悬崖勒马,选择投降以减轻他们作乱的罪责。
所以谢涟和朱万年都认为,不能坐视这次孔有德想要投降,却置之不顾,只要有一点机会,就必须要试试,万一这次他们不敢出去受降的话,孔有德恐怕会借此机会,大肆宣扬,他有心投降,但是他们这些当官的却不敢受降,他继续叛乱下去,是被他们逼得。
到时候恐怕这一条就够他们受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都必须要试试,看看这次孔有德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要投降。
这种事作为总兵官的杨御蕃是做不了主的,另外杨御蕃年纪也比较轻,虽然领兵作战能力不弱,可是在很多事情上,他并不能左右谢涟和朱万年的想法。
而且谢涟和朱万年在这件事上也确实有他们为难之处,就算是他们明知道孔有德有诈,也不能不去受降,因为他们不去的话,便会授人口实,故此他们商议决定,谢涟留在城中坐镇,朱万年出城,到城外受降。
按照约定的日子,七夕节当日上午巳时三刻,孔有德率领大批叛军,在城南门外开始集结,叛军这一次似乎并没有做出要攻城的样子,骑兵全部都步行,没有骑马,刀剑也没有出鞘,旗幡也都卷了起来,包括军中诸将,也都聚集在阵前,徒步来到城南门之外开始汇聚,孔有德更是背后身负一捆荆条,赤着上身,做出一副负荆请罪的样子,带着众叛军列队于城南门之外,静候城中谢涟和朱万年出城受降。
城头上谢涟和朱万年早已率兵在城南门的门楼上观察叛军的举动,当看到叛军开始汇集,并且有异于往日攻城的架势,露出一副恭顺和垂头丧气的样子,确实有点像是要投降。
但是杨御蕃却还是坚持他的意见,叛军此举有诈,纯属诈降,想要在谢涟和朱万年等人出城受降之际,将其控制,要挟城中守军打开城门。
对杨御蕃的担忧,朱万年这个时候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谢涟的态度,却比较摇摆,犹豫再三,还是要朱万年出城受降。
朱万年咬了咬牙,对杨御蕃吩咐道:“此次本官出城受降,叛军如若当真投降则罢,但是假如叛军有诈,我被其所持的话,你等要以大局为重,莫以我被其所持而为难,守住莱州城为重,只管立即发炮!杨总兵你亲自督战,大炮装弹,领兵做好准备,一旦事情有变,便立即发炮!休得管我!”
忽然间赵善堂又开始担心了起来,心想不会是这于孝天快把城里面的人给杀光了吧,要不然的话为何这么容易,就把平度城交给他呢?
于是他惴惴不安的赶紧称谢答应下来,至于将叛军俘众交给他处置的事情,他也赶紧推脱,说这种事最好还是交给朱军门处置为好,千余名叛军不是小数,交给他他也不好处置,而且朱大典在他来的时候,吩咐过,要于孝天把俘众送往青州交给他处置。
赵善堂只是来这边,代朱大典点验一下斩获的叛贼首级就可以了,点验之后,这些人头之中的叛将首级,便可以送往京师献捷,其余的则就地焚毁,以免尸毒造成疫情。
于孝天听罢之后,哈哈一笑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俘虏的事情就不让他管了,但是点验斩获的人头,却还是要赵善堂来负责的,于是他立即请赵善堂去点验那些叛军人头。
在一座大帐之中,堆满了近期于家军斩获的叛军人头,虽然经过盐腌制或者是石灰处理,但是依旧散发着一股子臭味,还有浓重的血腥味。
赵善堂不敢敷衍了事,生怕这些人头之中有杀良冒功的人头,带着手下进入帐中,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盘点,数量上确实没有一点问题,而且经过他的点验,这些人头在质量上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人头全部为青壮男子的人头,而且根据一些特征,也确实可以判定是兵将的人头,其中叛将的人头把总以上,到李复杰这样的叛军参将的人头,一共是四十二个,而且全部由标注,随即提审几个叛军俘众,令其当众辨认,对比之后,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赵善堂看罢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在来点验人头之前,他心中还有很大的怀疑,怀疑于孝天斩获的这些人头,搞不好会有很大的水分,其中定会掺杂不少杀良冒功的人头,但是经过点验之后,他却发现,其实事情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于孝天手头上这些叛军人头,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几乎可以说没有掺杂任何水分,就算是其中掺了一些水分,也看不出是杀良冒功所得。
起初他还在为点验人头,发现杀良冒功的人头,该怎么处置的问题发愁,可是现在看来,这个问题也根本不是问题,这个于孝天把事情做的非常干净,让人找不出任何毛病,那么这就充分说明,这于孝天和他带来的这些福建兵将,确实很不一般,近期这几仗,完全可能是实打实的打的,而不是在糊弄朝廷官府。
既然如此,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随即提审了几个俘兵,让他们供述了一下战败的情况,结果也全部对上了于孝天奏捷战报之中所述,这一下事情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于是赵善堂心中大喜,感觉着这一下登莱之乱真是有救了,于是赶紧练练对于孝天道贺。
于孝天对于赵善堂的道贺,也泰然受之,神色淡然,只是稍微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色。
赵善堂在大营之中折腾了大半天,眼瞅着天黑了,这才告辞于孝天,要带随从和那五百山东兵进城。
于孝天当即点头答应下来,将其送出大营,目送他带人进入了北门之中,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城中的情况让赵善堂更是大吃一惊,虽然城门和各街道的路口,都悬挂了不少人头,但是问过之后才知道,这些人头都是平度城之中,在福建兵克复城池的时候,一些城中宵小之辈趁机作乱,后被福建兵将镇压的当地暴民的人头,并非是滥杀的无辜之辈。
而城中的安定程度,也让赵善堂大为吃惊,虽然城中还存在一些叛军过后留下的残垣断壁,一些战祸的遗迹尚存,可是街道上却已经相当干净,时不时都有军容整肃的福建兵将在街道上巡逻,使得城内显得很是安定。
另外甚至一些临街的铺面,这时候已经开始复业,做小买卖的人,甚至都已经上了街头,根本没有他当初想的那样,城中是哀鸿遍地的景象,如果不是看到那些高悬的暴民人头,以及城中残留的战祸遗迹的话,简直就让人感到,这个平度城,根本就没有遭遇什么战祸一般,居然有一点太平世道的样子。
那些在城中巡守的福建官兵,也军纪森严,没有发现任何人在城中胡来,甚至于他还远远看到,有些城中百姓,在看到福建兵将的巡逻队走过的时候,还跟他们有说有笑的打招呼,在路边站定,对他们低头施礼,很有一副敬意的样子。
赵善堂看罢之后,几乎有点晕的感觉,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和他来的路上想的情景完完全全对不上号呢?这福建兵将,难道都是活菩萨转世了吗?怎么一点都看不出他们的凶厉呢?
可是他们怎么还这么能战,居然一战就克复了平度州,打的叛军几乎全军覆没?
赵善堂实在是想不通,想不通也只能想不通,他赶紧带人去了城中署衙之中,署衙这个时候也有福建的兵将看守,见到赵善堂来了,他们显然已经提前接到命令,立即将署衙交给了赵善堂,转身便离开了署衙,朝城外撤去。
赵善堂这一下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于孝天确确实实如同传言之中的那样,御下极严,他所掌兵马,对他是惟命是从,不但善战,而且军纪森严,乃是绝对的一支雄兵精锐,这样的军纪水平,赵善堂自问从生到现在,都从未见到过,不由得对于孝天是敬佩不已,顿时将原来心中对于孝天的那种忌惮那种潜意识之中的敌意,还有那种鄙夷之感,全部一扫而空。
在家仆开始收拾住所的时候,他便立即令人取来了纸笔,当晚便挑灯夜战,连夜洋洋洒洒的书写了一片此次前来平度的见闻,把于孝天和他麾下的福建兵将,夸得是简直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并且再次确认了这边的战报没有半点虚假。
得到了赵善堂的确认之后,朱大典更是乐的呲牙咧嘴,他在赴任的时候,担心的要死,不知道能不能平定叛军,甚至连能不能遏制叛军的发展,都没有一点把握,不知道该怎么向朝廷和皇上交差。
可是现在于孝天领兵来了之后,一切问题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仅仅是半个月的工夫,于孝天便领兵克复了平度州,获得了一场“大捷”,那么接下来,这样一场胜仗,无疑让众多官员和大明的军将们看到了一丝曙光,无疑拨开了人们心头的一丝阴霾,这对于接下来对叛军进剿,无疑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先河。
只要于孝天能再接再厉,那么看来剿灭叛军,不敢说是指日可待之事,但是起码也不像以前那样,让人感到绝望了。
(再次感谢大漠笑西风和虾虾色狼二位兄弟的打赏!顺便最后再求几张月票,看看能不能再冲一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态度暧昧
这次不但朱大典高兴,就连被崇祯派来到青州坐镇监军的大太监高起潜,也很是高兴,在收到了赵善堂的确认战果的报告之后,高起潜也连忙派人,向京师禀报消息,让久为此事感到忧心如焚的崇祯帝,也赶紧松一松气。
于是朱大典亲笔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于孝天军前,信中对于孝天洋洋洒洒的大肆赞扬了一番,说了一堆的什么忠君爱国的屁话,要求于孝天务必戒骄戒躁,休整一段时日之后,继续领兵前往莱州城,进击叛军。
同时朱大典也命手头上直接控制的山东兵马以及浙兵等兵将,做好准备,随时出发配合于孝天的南路军,进击围攻莱州的叛军。
按理说这个时候,莱州城被叛军所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之间,于孝天应该着急才对,但是以于孝天对历史进程的发展,却非常清楚,莱州城虽然被叛军所围,但是城内的朱万年等明朝官员,在这个时候,已经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带着城中军民,据城死守,使得叛军久攻莱州而不克,莱州城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于孝天一点都不紧张,也不着急,带着兵将,就在平度州境内,优哉游哉的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一直歇到了眼看着七月已到,朱大典再也等不下去,派人来催他进兵,于孝天这才引兵再次北上,朝着莱州城方向行去。
平度到莱州,距离大概有一百五十里左右,中间隔着一座大泽山,为了稳妥起见,于孝天没有率部走大泽山之间,而是绕过了胶东山脉,尽量走平原地形,朝着莱州城进发。
而这个时候,叛将孔有德,已经率领三万叛军,包围莱州城两个多月了,孔有德率军几乎是详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却依旧屡攻莱州城不克,叛军的士气已经受到了一些影响。
这莱州城,在城中曾经的山东巡抚徐从治,新任的登莱巡抚谢涟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还有总兵杨御蕃等人的统领之下,笼城死战,屡屡击退叛军的进攻,使得叛军对莱州城是无可奈何。
但是孔有德又不能放弃攻打莱州,他很清楚如果他想要继续扩大地盘的话,这莱州城就必须取下,否则的话莱州就成为了楔入他们心腹之间的一根钉子,随时都可能爆发,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莱州城是横亘在他们继续扩大势力和地盘之前的一道绊脚石,非要踢掉不可,所以孔有德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猛攻莱州城。
但是大半个月之前,却从平度州传来一个令他感到震惊的消息,一支福建来的官军,走海路抵达了胶州湾,在胶州湾登陆,开始朝着平度州挺进,他曾经派人去命令镇守平度州的李复杰,务必要守住平度州,挡住这股福建来的兵马。
对于这支福建大军,他并未太过在意,在他看来,南方兵并无什么可怕之处,他们初来乍到,也是客军,到了这边搞不定就会水土不服,而且南方人在他眼中,贪生怕死,根本不足为惧,虽然这福建来的官军,号称兵力过万,可是在他眼中,却并不算什么,有李复杰率领三千叛军镇守平度,最不济起码也能把他们拖在平度州那边不得存进。
到时候他打下了莱州城,掉过头来,再去平度把这伙福建官兵给吃掉,也为时不晚,可是让他万没有想到的是,没多少天工夫,李复杰就派人跑来向他求援,说在平度那边跟福建官兵见了一仗,李复杰手下吃了败仗,福建官军已经要兵抵平度城下。
孔有德听到消息,很是生气,心中暗骂李复杰无能,居然连这支福建官兵都挡不住,还吃了一场败仗,但是他考虑着虽然李复杰吃了一个败仗,但是毕竟平度城还在李复杰手中,有平度城这座城池在,李复杰再不济,怎么也能拖他们个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两三个月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吧!
于是他并未搭理李复杰的求援,依旧领兵继续攻打莱州城,可是没成想,过了一阵子之后,平度州那边没了动静,开始他还以为李复杰拖住了福建官兵,后来感觉不对劲,派人去平度那边看看情况。
结果没几天派出的人便跑了回来,大惊失色的说,平度城已经失守,福建官军攻克了平度城,李复杰所部全军覆没,连一个人都没有逃掉,居然全部被福建官军包了饺子。
孔有德闻讯这才大吃一惊,发现这次来的这支福建官兵,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于是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看看这次领兵过来的主将是谁。
后来打听了一番之后,孔有德得知,从福建过来的这支兵马,乃是由一个叫于孝天的总兵率领,据传这个于孝天曾经身为海贼,后来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成了福建一方的大将。
这些年来,据说此人在福建干的不错,建了不少功业,这次是朝廷里面的崇祯帝,御笔钦点,令他领兵北上,来这里平乱。
孔有德这才意识到,这姓于的不简单,后来仔细思量了一番,忽然间想起来,这于孝天岂不是多年之前,曾经和他们东江军做过买卖的那什么海狼的首领吗?
当初他跟着毛文龙当兵的时候,这海狼的人就曾经从南方向东江镇这边,运送过粮食布匹等物,来东江镇和他们东江军做买卖,从他们手头换取一些马匹以及辽东特产的虎骨、人参、鹿茸等物,运回南方贩卖。
没想到当年的海盗头子,现在居然成了大明总兵官,并且奉命领兵跑来要进剿他们这些东江叛军,这就太太太那个什么了吧!真是世事无常,当年他们乃是官兵,现在倒是成了叛贼,而当年的海贼,却成了官兵,以前从来没人想过,他们居然还会有机会在战场上交集,可是世事无常,这么多年过来之后,他们居然要在战场上相见了。
想到这里,孔有德觉得,这件事恐怕能商量一下,毕竟他们双方也算是旧识,最最起码算是有旧,他于孝天镇守福建,这登莱山东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他何苦要给大明来卖命,非要跟他们叛军死磕到底呢?
于是孔有德便派人暗中前往平度那边,私下里求见于孝天,想要陈明利害,说服于孝天不要在战场上跟他们死磕,于孝天拿下了平度州,就拿下也罢,这也算是已经可以跟朝廷交代了,犯不着非要前来莱州和他战场上兵戎相见。
但是派去的人,却很快返回了莱州叛军大营,回复孔有德,说这于孝天态度很暧昧,不阴不阳,绝口不提到底来不来莱州,只是满嘴打哈哈,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但是于孝天也没有当场将他们几个拿下,事后却还是把他们放了回来。
孔有德就有点糊涂了,搞不清楚这于孝天到底想要做什么,到底来不来莱州打他们,于是不得已之下,只得分兵派人,到平度前往莱州这边的路上设卡,准备一旦这于孝天领兵前来的话,就地拦住他们,到时候大不了他领兵过去,把这于孝天的福建兵马,给一举吃掉拉倒。
可是他安排过之后,却十几天也没见于孝天率部前来莱州,派人去打探消息,却发现于孝天在拿下了平度州之后,居然领着手下兵马,就地在平度州境内歇兵了,叛军只要不进入平度州,他便也不把手伸到莱州这边地界上,但是零星叛军如果进入平度州,便会遭到他手下的打击。
于是孔有德这一下觉得放心了,感觉看清了于孝天在想什么,认为他的劝说已经起了作用,这于孝天应该是已经拿定主意,不打算继续和他们死磕了,现在他拿下平度州都半个月了,可是却一直迟迟不肯动兵继续朝莱州这边进发,这就很说明了问题。
孔有德这一下算是不再担心福建官兵的问题了,接下来他最关键的还是要尽快拿下莱州,大不了不去再打平度州,但是却可以挥师杀入青州地界之中,朝山东腹地之中继续发展。
等他的实力变得更强一些之后,到时候腾出手,再去平度州,把于孝天这帮福建官军吃掉也不迟。
于是孔有德转而开始把所有精力,都又放在了攻打莱州城的事情上,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想出了一个损招,那就是诈降。
这段时间,孔有德已经把大明朝廷和官府给看透了,大明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对他们到底是剿还是抚,前段时间,看样子大明招抚他们的意见应该是占据上风,所以明军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跟他进行决一死战,总是报以侥幸心理,结果被他练练击败。
而且他兵围莱州城,始终也没有一兵一卒派来增援莱州城,这就更加坚定了朝廷想要招抚他们的想法。
但是近期看来,风向似乎有点转变了,他二月初将孙元化等人释放,就是放了一个烟幕弹,表面上向朝廷透露一个他们是被迫无奈才起兵造反的表象,让朝廷的官员们感觉他释放这些人,是有想要接受招安的想法,然后趁机开始四处出击,攻占了不少城池,洗劫了大量的乡镇,短时间之内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财物,大大壮大了他们叛军的实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叛军请降
可是孔有德和李九成他们怎么都没成想,被放走的孙元化,半道上居然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而且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顿时搞得天下为了这件事沸沸扬扬,纷纷传言孙元化畏罪潜逃,隐姓埋名躲了起来。
这件事似乎招致了当今大明皇帝崇祯的震怒,转而朝廷方面对待他们叛军的态度,开始出现了转变,这两个月来,先是命谢涟接替了孙元化,走马上任当了登莱巡抚,紧接着徐从治受伤之后,又派来了朱大典接替徐从治当了山东巡抚,对他们叛军主剿,甚至将宫中大太监高起潜也派到了山东,在青州坐镇监军督剿。
这又千里迢迢,从福建把于孝天以及过万的福建官兵调到山东,来对他们进行进剿,这些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来朝廷在剿抚的争议上,主剿一方已经彻底占据了上风,那么接下来招抚他们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
这也让孔有德和李九成颇为担忧,甚至是有些感到害怕,他们这么长时间来,一直都在为接受招安,做着各种准备,准备和朝廷讨价还价,保住他们的性命和未来的地位,可是这么一来,他们逼迫朝廷招安的计划似乎距离他们越来越远。
现在局势对他们来说,就开始变得不利了,朱大典到了青州坐镇督剿之后,立即加强了青州府和莱州府交界一带的防御力量,他多次派人去青州府一线进行探查和试探,发现沿线各县都加派了官军,官军兵力正在逐步增强。
现在官军似乎还没有达到可以立即挥师反攻他的实力,可是随着朝廷的调度,官军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兵力也会越来越多,如此下去,事情可就不太妙了。
他们叛军虽然这几个月来打的很不错,逢战必胜,实力壮大的也非常快,但是毕竟他们仅仅是占据了小小的胶东一带,现如今整个登莱地区,他们还未完全控制,就算是东江镇那边,毛承禄等人起兵响应他们,试图和他们隔海遥相呼应,可是那边的情况也不见得就比他好到哪儿去。
现如今东江镇总兵黄龙,正在率领剩下的东江军和毛承禄等人的叛军,进行反复交战,双方处于拉锯战之中,暂时毛承禄一众那边,并未取得优势,而现在朝廷这边,似乎也转了风向,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对他们进行进剿。
他们叛军就算是再厉害,也毕竟资源有限,而且算是在异、地作战,这里是山东的地盘,登莱一带的百姓,并不支持他们。
他们想要以此和朝廷叫板,显然无论如何都斗不过朝廷,虽说大明现在的情势很不容乐观,但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是把朝廷给逼疯了的话,调来个十几万大军,朝廷目前估摸着还能做得到!
所以既然现在事情已经闹到了这一步,他们就必须要尽快继续扩张地盘和实力,拥有可以和朝廷抗衡的能力,让他们剿也剿不动,最终还是逼着皇帝招安他们。
但是他们想要尽快扩大地盘和实力的话,莱州城就是搬不开的一块拦路石,只要莱州不拿下来,他们就没法继续朝山东腹地扩张,这里如同一个钉子一般的,钉在他们的咽喉上,让他们寝食难安。
这些天,李九成不断派人过来催促他,尽快攻克莱州城,但是眼下城中的朱万年、谢涟、杨御蕃等人,笼城死战,守御严密,令他屡攻不克,眼下虽然他已经调来了十余门红夷大炮,还有各种火炮数十门之多,连番猛轰莱州城,可是依旧无法攻下莱州城。
所以孔有德望着莱州城的城墙,颇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最终思量再三,还是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诈降。
想到这一点之后,孔有德于是便声情并茂的让手下一个书办,以他的口吻,给城中的谢涟写了一封信,信中诉说他的所谓的各种苦衷,以及他的各种无奈,还有他对大明的忠心,以及他眼下已经知错,表示愿意放下屠刀,投降朝廷,希望谢涟和朱万年他们,能接受他的投降。
这封信很快便被送入到了莱州城中,呈到了谢涟和朱万年等人的面前,这些人看到孔有德的这封信之后,顿时一片哗然,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孔有德不可信,此人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值得信任,这次他表态要投降,十有八九可能是诈降。
而且总兵杨御蕃,更是态度坚决的认为,孔有德这厮绝对没安好心,说什么都不能相信这厮的话,弄不好这次他诈降,正是想要骗开莱州城的城门,攻下莱州城。
现如今因为叛军的包围,莱州城对外的联络已经全部中断,他们对于朝廷的情况并不清楚,更不了解现在朝廷对待叛军是什么态度,总之前段时间朝廷似乎态度很暧昧,始终不肯派来援兵,似乎主抚的意见占据着上风。
如果朝廷眼下还是主抚的意见占上风的话,那么这援军的来期就遥遥无期,所以他们现在根本无法把握,孔有德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忽然间提出愿意投降,接受招抚的想法。
这也就造成了谢涟和朱万年等人,无法有效的判断出,孔有德的最终目的,对于到底该不该接受孔有德的献降这件事,他们之中产生了分歧。
虽然杨御蕃等人,坚持认为孔有德绝不可信,不能上了他的当,决不能出城接受他的所谓的献降。
可是谢涟和朱万年却认为,这么做恐怕不妥,因为万一要是孔有德这次是确确实实想要投诚的话,那么他们不出去受降,那么岂不等于断送了一个天赐良机,逼迫孔有德继续作乱下去吗?
另外谢涟也认为,孔有德这个时候会突然提出投降,弄不好就是因为对莱州城久攻不下,萌生了退意,心知继续打下去,也攻不下莱州城,攻不下莱州城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出路,所以才可能会心生惧意,想要悬崖勒马,选择投降以减轻他们作乱的罪责。
所以谢涟和朱万年都认为,不能坐视这次孔有德想要投降,却置之不顾,只要有一点机会,就必须要试试,万一这次他们不敢出去受降的话,孔有德恐怕会借此机会,大肆宣扬,他有心投降,但是他们这些当官的却不敢受降,他继续叛乱下去,是被他们逼得。
到时候恐怕这一条就够他们受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都必须要试试,看看这次孔有德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要投降。
这种事作为总兵官的杨御蕃是做不了主的,另外杨御蕃年纪也比较轻,虽然领兵作战能力不弱,可是在很多事情上,他并不能左右谢涟和朱万年的想法。
而且谢涟和朱万年在这件事上也确实有他们为难之处,就算是他们明知道孔有德有诈,也不能不去受降,因为他们不去的话,便会授人口实,故此他们商议决定,谢涟留在城中坐镇,朱万年出城,到城外受降。
按照约定的日子,七夕节当日上午巳时三刻,孔有德率领大批叛军,在城南门外开始集结,叛军这一次似乎并没有做出要攻城的样子,骑兵全部都步行,没有骑马,刀剑也没有出鞘,旗幡也都卷了起来,包括军中诸将,也都聚集在阵前,徒步来到城南门之外开始汇聚,孔有德更是背后身负一捆荆条,赤着上身,做出一副负荆请罪的样子,带着众叛军列队于城南门之外,静候城中谢涟和朱万年出城受降。
城头上谢涟和朱万年早已率兵在城南门的门楼上观察叛军的举动,当看到叛军开始汇集,并且有异于往日攻城的架势,露出一副恭顺和垂头丧气的样子,确实有点像是要投降。
但是杨御蕃却还是坚持他的意见,叛军此举有诈,纯属诈降,想要在谢涟和朱万年等人出城受降之际,将其控制,要挟城中守军打开城门。
对杨御蕃的担忧,朱万年这个时候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谢涟的态度,却比较摇摆,犹豫再三,还是要朱万年出城受降。
朱万年咬了咬牙,对杨御蕃吩咐道:“此次本官出城受降,叛军如若当真投降则罢,但是假如叛军有诈,我被其所持的话,你等要以大局为重,莫以我被其所持而为难,守住莱州城为重,只管立即发炮!杨总兵你亲自督战,大炮装弹,领兵做好准备,一旦事情有变,便立即发炮!休得管我!”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11000/32896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