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85节
推荐阅读:笼中月、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予卿欢、睡了舍友的叔叔、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警惕,人工智能会 (np)、捡到破碎的耽美文男主(校园1v1,弯掰直?)、漂亮小魅魔的被调教日常(囚禁 1v2)、[柯南同人] 柯学不易,红桃叹气、《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关于整本书的构想和大纲,大概就是北伐完成后,还会有一卷,写平定满清后,如何与荷兰、西班牙,还有准噶尔、和硕特等其他势力博弈,收复台湾、西域,控制蒙古等等。
以及部分国内的封建势力反扑,如何深入改革。
整本书大概也就在一百四十万字之前就会完结。
我自认为是一个坚定地历史唯物主义者(虽然穿越小说本身就挺不唯物的),对于主角这个人来说,我给与他的定义就是“封建时代最进步的统治者,资本主义时代和民族主义的第一个奠基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主角只是那个推开门的人而已。
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的,尤其是面对滚滚而来的历史洪流,即使是那些被称为伟人的先行者们,尚且只能嗟叹。
这本书写到这,笔者遇到了不少扣上“明粉”、“清粉”帽子的。
我只能说,我对绝大多数封建王朝都没什么好感,之所以对明朝有些好感,主要是因为高中时代看过的许多小说和顾炎先生的《南明史》,还有王夫之、黄宗羲的一些书。
(尤其是王夫之,是我最喜欢的古代思想家,他的许多学说,直到近代,都在后世影响极深)
我唯一比较欣赏,也是遗憾的,就是明末涌现出的许多进步思潮,以及当时较为开放的文化风气。
至于对两者的政治制度上,其实大差不差,说不上谁好谁坏。
回到剧情上来。
这是我第一本正式写的小说,无论是文笔还是架构,基本上都是边写边学,也参考了不少作品(比如我最喜欢的绍宋)。
但也在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至少下一次不会写这种以皇帝当主角的小说了,剧情太难推进,主角容易没有存在感,而且写到后面就没啥冲突矛盾了,还是起于微末比较有戏剧性。)
很多人说,我笔下的主角像个“圣人”。
其实在我看来,他还远远达不到圣人的标准,甚至伟人都勉强。
因为其实我对近现代史(无论东西方)的兴趣是比古代史要多些的,自古以来,政治的确是野心家的舞台,但对于那些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而言。
他们个人的荣辱在青史中,只是一个浅浅的注脚罢了。
而在此之下,是千万人前赴后继的事业。
从商鞅到秦始皇,到汉武帝,也许他们情致各异,志所不同,却推动着各自的时代,朝着大一统封建制的历史进步方向前进。(许多人说什么中国不属于“封建”,这是对封建社会不了解,封建制在东亚地区和西欧不同,体现为士绅自治。可以去看看《毛选》第一卷 和范文澜先生的论文)
推动着历史前进的与其说是他本人,不如说是在新的封建社会下,能够受益的地主、自耕农阶级。
我不认为哪个王朝会千秋万代,应该千秋万代。
如果主角奋斗的结果就是让明朝取代历史上的清朝,多延寿两百年,那还抗清干什么?
朱由榔所建立起的,这个推动改革的利益共同体,事实上千疮百孔,充满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在依靠他个人的威望在维持。
毫无疑问,在他身上,我寄托了一些我所崇敬的伟大人物的一点点倒影。
因为在我看来,一个历史人物,最高尚的评价,不是什么“功高盖世”,什么“文成武德”。
而是“悲壮”。
是敢于向某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发起堂吉诃德式的冲锋。
这种理想主义者的色彩,才是人类文明伟大之处所在。
秦皇汉武身上有这种特质,朱元璋身上也有。
剧情结束后,我会写几万字的后记,讲讲主角死后的事情。
至于你不同意?抱歉,笔在我手里,我也不指望这玩意赚钱,纯粹个人爱好支撑。
最后,感谢一路以来,不断支持的忠实读者,作为处女作,这本作品明明很多地方都还很稚嫩,但大家还是一直鼓励,对于创作者而言,写的东西有人看,就是件挺幸福的事了。
第三卷 坐断东南 完
第四卷 江山北望
第1章 破局(上)
朱元璋淮北起兵后,作为大明的龙兴之地,凤阳一向有着比较高的地位,确切地说,凤阳被提高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地位,毕竟从地理经济上来看,淮西地区并没有形成大都市的条件。
事实上,终明一朝,凤阳虽然名义上是中都,但就经济规模上,也就是个平常府级单位的水准,甚至不如浙直地区的一般府县。
不过明朝还是在凤阳周围,设置了英武、飞熊、长淮三卫,拱护凤阳。
明末农民军攻克凤阳后,搜掠破坏了一番,此时的凤阳基本上就剩个城墙了。
周围拱卫的卫城、府县倒是大多还完全。
而这里,就是明清双方交手的第一个战场。
十月初三,光复后军总兵阮进率其部一万三千人马,从庐州出发;总兵刘孔昭自滁州北上,与阮进共同征讨,会师定远。
顿时清军震动。
此时留守凤阳和江淮前线的,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手中只有正红旗四千兵马,外加三万绿营,只得尽量拖延。
打算集中数千人马,在安远县城,收缩兵力,死守延迟明军动作。
但没想到明军火力实在犀利,此时的明军每师都配属有一个缩编的炮营,约三十六门炮,两师合计七十二门炮。
第二天就将安远县城轰得摇摇欲坠。
“通通通……”
一阵阵火光硝烟从城墙外两三里的明军炮兵阵地上升腾起来,扑向安远县城。
原本夯土包砖的城墙上,砖石被冲撞得支离破碎。
刘孔昭站立在高处,举起望远镜,远眺战场。
他是开国诚意伯刘伯温之后,自从朱由榔清算了当初南京带头降清的一批勋贵子弟后,刘孔昭和沐天波,还有此时已经从浙江按察使,提拔为江西巡抚的常遇春之后,常延龄,算是大明开国勋贵中仅剩的几个幸运儿了。
也是缘分,刘伯温的后代成了武将,常遇春的后代当了文官。
好在当初南京投降之时,他一咬牙,往东投了鲁王,才有了今日,已经爬到了总兵位置,若是能在北伐之时建立一二功勋,未尝不能捞个侯爵,比祖上传下来的诚意伯还要强,也算光宗耀祖。
光复后军主要是以当年鲁王系,张名振、张煌言的队伍整编而来。
文武官员都知道,本朝光烈天子或许在文治武功上,比起太祖、成祖差远了,但却有一个让人服气的优点,就是胸怀宽广,善于“收买人心”。
人人都把当今天子和汉光武、昭烈相比,不仅仅是境遇差不多,其实性格也颇为相似。
都属于那种也许在个人能力上有所缺陷,但却听得进建议,善于统筹全局,安定人心,关键时刻又极有主见的主。
体现就是对待鲁王一系,既没有**裸的打击拆分,也没有照单全收,而是温水煮青蛙,逐渐以各种升迁、调动、整编等等控制入手。
关键是人家做得让人舒服啊,作为派系名义首领的鲁王先是被封了极具特殊色彩的吴王(其实就是朱由榔在肇庆时,为了“诱惑”拉拢朱以海画的大饼,毕竟那时候朱由榔没儿子。),光复南京后也没有反攻倒算,而是将朱以海捧上了大宗正的位置,堪称皇家第二人。
但事实上,就是剥夺了军权,还有对张名振、张煌言等人,也是继续信任,反正鲁王系人马本来就杂,没了朱以海,更加掀不起浪。
再加以新的将佐、士卒参与整编后,便可如臂指使,此番北伐,朱由榔御驾甚至没有去自己的嫡系,光复中军那边,而是跑到了光复后军,就是为了培养信任,是一种对张名振、张煌言等后军将领的表态。
信任和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一直把人家当外人防着,凭什么要人家帮你卖命?就像后世某光头一样,把人家川、桂地方军当狗训,等上阵的时候又埋怨人家不卖命。
“轰隆!”
安远县城的城墙,经过两天的集火轰击,终于坍塌。
“报!炮击已完成!”
炮营枢密参军前来报告情况。
刘孔昭颔首,而后吩咐手下将佐传令
“衡字营先行进攻,马营骑兵注意在外围巡游监视,防范清军援兵和溃兵逃窜。”
一股烟尘从明军侧后扬起,正是师属马营,随着和蒙古、青海、叶尔羌的贸易,尤其是叶尔羌提供的马匹,终于大大缓解了明军的“马荒”。
现在明军每师都能配备一千骑的马营,虽说无法作为决定性力量,但至少在列阵和执行进攻时,侧翼得到了不小保障,追击溃兵时,手中也多了一柄利刃,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挨打。
衡字营三千将士排为六列纵队,朝着被轰塌后,依旧烟尘弥漫的断壁残垣冲驰而去。
明军火铳装备率奇高,临近敌军就是一阵齐射,就像割庄稼一样放倒一片片清军,而后装上刺刀,和长矛、刀牌手一起冲锋。
现在步兵所装备的甲胄经过了工部的改造,并没有更复杂,而是更简单了,只保留了正面,加上甲裙、护肩、头盔就没了,重量比以前减轻了三分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防御力上也略微降低。
但效果就是,产量大幅提升,成本降低,尽可能的缩短了人工,而是多实用水力机械锻锤,仅光烈五年一年,大冶、安庆、佛山等地的兵工厂出产甲胄,就将近三万副。
在维持明军近五成披甲率的同时,还能出口叶尔羌。
于是乎,安远城内绿营守军所面对的明军,一眼望去,全是阳光下闪烁的铠甲,还没交手,士气上就已经挫败。
交锋不到半个时辰,便全面溃败。
明军一路将对方驱逐出城,而那里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千骑早已等候多时的马队……
光烈六年,十月初六
北伐第一战,明军攻克安远县城,将兵锋推进到凤阳城外。
直到此时,清军的应对才算全面开始。
-------------------------------------
十二镇绿营新军,被分为三个部分,也有三个统帅,称为“新军提督”,东路五镇,以原正白旗护军营参领(白甲兵甲喇章京)赉塔为提督;中路四镇,以原正黄旗前锋统领,鳌拜之弟,穆里玛为提督;西路三镇,以资历最浅,刚刚从参领(牛录章京)提拔而来的穆占为提督。
从中也可以看出,多尔衮虽然提拔了大量汉军骁将,但对于关键的控制岗位,还是交给了更加信任的满洲将领。
十月初十,瓦克达、岳乐,领正红、镶白共两万多人马抵达徐州前线,新军第五镇总兵孙思克率部抵达淮河一线。
东线清军合计十八万之众,为三路中兵马最盛。
接着,李定国、王夫之先后渡江,与正在淮安前线的张名振、张煌言汇合。
朱由榔的天子车驾则抵达扬州。
明军方面在东路聚集了左军八个师,后军七个师,合计约十六万上下。
以及部分国内的封建势力反扑,如何深入改革。
整本书大概也就在一百四十万字之前就会完结。
我自认为是一个坚定地历史唯物主义者(虽然穿越小说本身就挺不唯物的),对于主角这个人来说,我给与他的定义就是“封建时代最进步的统治者,资本主义时代和民族主义的第一个奠基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主角只是那个推开门的人而已。
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的,尤其是面对滚滚而来的历史洪流,即使是那些被称为伟人的先行者们,尚且只能嗟叹。
这本书写到这,笔者遇到了不少扣上“明粉”、“清粉”帽子的。
我只能说,我对绝大多数封建王朝都没什么好感,之所以对明朝有些好感,主要是因为高中时代看过的许多小说和顾炎先生的《南明史》,还有王夫之、黄宗羲的一些书。
(尤其是王夫之,是我最喜欢的古代思想家,他的许多学说,直到近代,都在后世影响极深)
我唯一比较欣赏,也是遗憾的,就是明末涌现出的许多进步思潮,以及当时较为开放的文化风气。
至于对两者的政治制度上,其实大差不差,说不上谁好谁坏。
回到剧情上来。
这是我第一本正式写的小说,无论是文笔还是架构,基本上都是边写边学,也参考了不少作品(比如我最喜欢的绍宋)。
但也在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至少下一次不会写这种以皇帝当主角的小说了,剧情太难推进,主角容易没有存在感,而且写到后面就没啥冲突矛盾了,还是起于微末比较有戏剧性。)
很多人说,我笔下的主角像个“圣人”。
其实在我看来,他还远远达不到圣人的标准,甚至伟人都勉强。
因为其实我对近现代史(无论东西方)的兴趣是比古代史要多些的,自古以来,政治的确是野心家的舞台,但对于那些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而言。
他们个人的荣辱在青史中,只是一个浅浅的注脚罢了。
而在此之下,是千万人前赴后继的事业。
从商鞅到秦始皇,到汉武帝,也许他们情致各异,志所不同,却推动着各自的时代,朝着大一统封建制的历史进步方向前进。(许多人说什么中国不属于“封建”,这是对封建社会不了解,封建制在东亚地区和西欧不同,体现为士绅自治。可以去看看《毛选》第一卷 和范文澜先生的论文)
推动着历史前进的与其说是他本人,不如说是在新的封建社会下,能够受益的地主、自耕农阶级。
我不认为哪个王朝会千秋万代,应该千秋万代。
如果主角奋斗的结果就是让明朝取代历史上的清朝,多延寿两百年,那还抗清干什么?
朱由榔所建立起的,这个推动改革的利益共同体,事实上千疮百孔,充满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在依靠他个人的威望在维持。
毫无疑问,在他身上,我寄托了一些我所崇敬的伟大人物的一点点倒影。
因为在我看来,一个历史人物,最高尚的评价,不是什么“功高盖世”,什么“文成武德”。
而是“悲壮”。
是敢于向某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发起堂吉诃德式的冲锋。
这种理想主义者的色彩,才是人类文明伟大之处所在。
秦皇汉武身上有这种特质,朱元璋身上也有。
剧情结束后,我会写几万字的后记,讲讲主角死后的事情。
至于你不同意?抱歉,笔在我手里,我也不指望这玩意赚钱,纯粹个人爱好支撑。
最后,感谢一路以来,不断支持的忠实读者,作为处女作,这本作品明明很多地方都还很稚嫩,但大家还是一直鼓励,对于创作者而言,写的东西有人看,就是件挺幸福的事了。
第三卷 坐断东南 完
第四卷 江山北望
第1章 破局(上)
朱元璋淮北起兵后,作为大明的龙兴之地,凤阳一向有着比较高的地位,确切地说,凤阳被提高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地位,毕竟从地理经济上来看,淮西地区并没有形成大都市的条件。
事实上,终明一朝,凤阳虽然名义上是中都,但就经济规模上,也就是个平常府级单位的水准,甚至不如浙直地区的一般府县。
不过明朝还是在凤阳周围,设置了英武、飞熊、长淮三卫,拱护凤阳。
明末农民军攻克凤阳后,搜掠破坏了一番,此时的凤阳基本上就剩个城墙了。
周围拱卫的卫城、府县倒是大多还完全。
而这里,就是明清双方交手的第一个战场。
十月初三,光复后军总兵阮进率其部一万三千人马,从庐州出发;总兵刘孔昭自滁州北上,与阮进共同征讨,会师定远。
顿时清军震动。
此时留守凤阳和江淮前线的,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手中只有正红旗四千兵马,外加三万绿营,只得尽量拖延。
打算集中数千人马,在安远县城,收缩兵力,死守延迟明军动作。
但没想到明军火力实在犀利,此时的明军每师都配属有一个缩编的炮营,约三十六门炮,两师合计七十二门炮。
第二天就将安远县城轰得摇摇欲坠。
“通通通……”
一阵阵火光硝烟从城墙外两三里的明军炮兵阵地上升腾起来,扑向安远县城。
原本夯土包砖的城墙上,砖石被冲撞得支离破碎。
刘孔昭站立在高处,举起望远镜,远眺战场。
他是开国诚意伯刘伯温之后,自从朱由榔清算了当初南京带头降清的一批勋贵子弟后,刘孔昭和沐天波,还有此时已经从浙江按察使,提拔为江西巡抚的常遇春之后,常延龄,算是大明开国勋贵中仅剩的几个幸运儿了。
也是缘分,刘伯温的后代成了武将,常遇春的后代当了文官。
好在当初南京投降之时,他一咬牙,往东投了鲁王,才有了今日,已经爬到了总兵位置,若是能在北伐之时建立一二功勋,未尝不能捞个侯爵,比祖上传下来的诚意伯还要强,也算光宗耀祖。
光复后军主要是以当年鲁王系,张名振、张煌言的队伍整编而来。
文武官员都知道,本朝光烈天子或许在文治武功上,比起太祖、成祖差远了,但却有一个让人服气的优点,就是胸怀宽广,善于“收买人心”。
人人都把当今天子和汉光武、昭烈相比,不仅仅是境遇差不多,其实性格也颇为相似。
都属于那种也许在个人能力上有所缺陷,但却听得进建议,善于统筹全局,安定人心,关键时刻又极有主见的主。
体现就是对待鲁王一系,既没有**裸的打击拆分,也没有照单全收,而是温水煮青蛙,逐渐以各种升迁、调动、整编等等控制入手。
关键是人家做得让人舒服啊,作为派系名义首领的鲁王先是被封了极具特殊色彩的吴王(其实就是朱由榔在肇庆时,为了“诱惑”拉拢朱以海画的大饼,毕竟那时候朱由榔没儿子。),光复南京后也没有反攻倒算,而是将朱以海捧上了大宗正的位置,堪称皇家第二人。
但事实上,就是剥夺了军权,还有对张名振、张煌言等人,也是继续信任,反正鲁王系人马本来就杂,没了朱以海,更加掀不起浪。
再加以新的将佐、士卒参与整编后,便可如臂指使,此番北伐,朱由榔御驾甚至没有去自己的嫡系,光复中军那边,而是跑到了光复后军,就是为了培养信任,是一种对张名振、张煌言等后军将领的表态。
信任和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一直把人家当外人防着,凭什么要人家帮你卖命?就像后世某光头一样,把人家川、桂地方军当狗训,等上阵的时候又埋怨人家不卖命。
“轰隆!”
安远县城的城墙,经过两天的集火轰击,终于坍塌。
“报!炮击已完成!”
炮营枢密参军前来报告情况。
刘孔昭颔首,而后吩咐手下将佐传令
“衡字营先行进攻,马营骑兵注意在外围巡游监视,防范清军援兵和溃兵逃窜。”
一股烟尘从明军侧后扬起,正是师属马营,随着和蒙古、青海、叶尔羌的贸易,尤其是叶尔羌提供的马匹,终于大大缓解了明军的“马荒”。
现在明军每师都能配备一千骑的马营,虽说无法作为决定性力量,但至少在列阵和执行进攻时,侧翼得到了不小保障,追击溃兵时,手中也多了一柄利刃,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挨打。
衡字营三千将士排为六列纵队,朝着被轰塌后,依旧烟尘弥漫的断壁残垣冲驰而去。
明军火铳装备率奇高,临近敌军就是一阵齐射,就像割庄稼一样放倒一片片清军,而后装上刺刀,和长矛、刀牌手一起冲锋。
现在步兵所装备的甲胄经过了工部的改造,并没有更复杂,而是更简单了,只保留了正面,加上甲裙、护肩、头盔就没了,重量比以前减轻了三分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防御力上也略微降低。
但效果就是,产量大幅提升,成本降低,尽可能的缩短了人工,而是多实用水力机械锻锤,仅光烈五年一年,大冶、安庆、佛山等地的兵工厂出产甲胄,就将近三万副。
在维持明军近五成披甲率的同时,还能出口叶尔羌。
于是乎,安远城内绿营守军所面对的明军,一眼望去,全是阳光下闪烁的铠甲,还没交手,士气上就已经挫败。
交锋不到半个时辰,便全面溃败。
明军一路将对方驱逐出城,而那里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千骑早已等候多时的马队……
光烈六年,十月初六
北伐第一战,明军攻克安远县城,将兵锋推进到凤阳城外。
直到此时,清军的应对才算全面开始。
-------------------------------------
十二镇绿营新军,被分为三个部分,也有三个统帅,称为“新军提督”,东路五镇,以原正白旗护军营参领(白甲兵甲喇章京)赉塔为提督;中路四镇,以原正黄旗前锋统领,鳌拜之弟,穆里玛为提督;西路三镇,以资历最浅,刚刚从参领(牛录章京)提拔而来的穆占为提督。
从中也可以看出,多尔衮虽然提拔了大量汉军骁将,但对于关键的控制岗位,还是交给了更加信任的满洲将领。
十月初十,瓦克达、岳乐,领正红、镶白共两万多人马抵达徐州前线,新军第五镇总兵孙思克率部抵达淮河一线。
东线清军合计十八万之众,为三路中兵马最盛。
接着,李定国、王夫之先后渡江,与正在淮安前线的张名振、张煌言汇合。
朱由榔的天子车驾则抵达扬州。
明军方面在东路聚集了左军八个师,后军七个师,合计约十六万上下。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110083/276081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