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推荐阅读:笼中月、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予卿欢、睡了舍友的叔叔、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警惕,人工智能会 (np)、捡到破碎的耽美文男主(校园1v1,弯掰直?)、漂亮小魅魔的被调教日常(囚禁 1v2)、[柯南同人] 柯学不易,红桃叹气、《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蒋梅华烦躁地吐了口气:“那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还不是无宠无子?
“我只恨她,怎么就不顾念着姐妹之情?陆修仪再好,那也是外姓人,将来有什么好处也给了陆家,难道还能给蒋家不成?”若是当初有孕的是她,如今有望入主中宫的人是她,那该多好!说起来,难道她就比不上陆盈那个南方丫头不成?
“娘娘——”沉香连忙往外头看了看。现在说这些话,若是被人听见传出去可了不得!其实就连她也知道,蒋梅华如今只能指望着父兄,是不要想再得皇帝宠爱的了。至于说安郡王妃那里——人家现在根本连见都不肯见蒋梅华,显然是根本不想搭理。
至于蒋梅华刚才所说将来有什么好处的话,纵然是自己的主子,沉香也想说:蒋梅华地位如何,对安郡王妃及蒋家二房根本毫无影响啊。三老爷是不入仕的,而三姑娘早就嫁了安郡王,将来有什么事自有安郡王帮忙,哪里用得着蒋家呢?
蒋梅华生了一会儿气,也自知没什么用,遂换了话题:“老太爷的事,皇上那里可定下来了?”若是蒋老太爷能执掌太医院,那就能时常入宫给她诊脉了,到时候好好给她调理一下,说不定她还有机会能生下一儿半女的。
沉香摇摇头。这事儿宫里虽然有所传言,但皇帝既没下明旨,蒋老太爷又并未到太医院当值,自然也就无法确定了。不过——
“老太爷也给修仪娘娘诊脉了呢……”能给未来皇后诊脉,这必得有点资格才行,普通太医可不成呢。
蒋梅华松了口气:“若是这样,八成也就是了。”
这会儿,桃华其实也在跟蒋老太爷谈这件事:“我看皇上是有这个意思的。”
蒋老太爷写完手上的方子,摇摇头:“我没有几天了。”
这话说得太突然,桃华吓了一跳:“伯祖父说什么呢!”蒋老太爷的确是比去年看起来老了许多,但精神也还不错的,怎么忽然就说起这话来。
蒋老太爷微微一笑:“换了别人,我也不说这话。因知道你是个通达的人,也怕你过几日听见消息吓着,对肚里孩子不好,所以先告诉你一声儿——伯祖父的寿数到了。”
桃华睁大眼睛看着蒋老太爷,这才发现蒋老太爷这一年里头发几乎已经从黑多白少变成了雪白,后背也弓了起来,就连说话也比从前简短,若说得话长了,中气便有几分不足。只是因为一双眼睛始终不曾混浊,所以反让人忽略了他的老态。
“伯祖父……”桃华忽然间觉得眼睛酸涩起来。如果说蒋锡弥补了她前世父爱的缺失,那么蒋老太爷就在她心里挽回了祖父的形象,固然对她来说蒋老太爷远不如蒋锡重要,但到了现在她才发现,蒋老太爷也是她的家人,是不能缺少的。
“哎,哎,别哭,别哭。”蒋老太爷轻轻拍着桃华的手背,“有孕的人,可不能伤心动气,你自己也是医者,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人生七十古来稀,伯祖父都六十多岁了,走了也是喜丧。何况我无病无痛,儿辈孙辈俱全,一闭眼就去了,何等有福气?”
沈数一直在旁边静静听着,此时搂了桃华道:“伯祖父说得对,这是大福。你瞧瞧太后,再瞧瞧于家……你这样难过,反而让伯祖父不安心了。”
桃华擦着眼泪道:“我也知道,可……”无病无痛地过一生,儿孙满堂地去世,自然是福气。可是怎么就不能再多活几年,然后再……
蒋老太爷笑道:“说起来,有旭哥儿,我也算得上四世同堂的人了,还要怎样?”虽然他自己的孙子还没有生子,但有堂外曾孙,也能算数呢。
桃华现在精神到底不济,哭了一会儿就觉得累了,沈数叫薄荷伺候着她睡了,亲自送蒋老太爷出来。
如今他住在秋凉殿,其实很不合规矩。本来皇帝要让陆盈先迁出来的,可是凤仪宫那里皇帝想要好好修整一番,最好将之前皇后的痕迹全部抹去。而陆盈自己又在这时候诊出有孕,不宜随便挪去陌生地方,所以只好也还住在秋凉殿。
如此一来,为了避嫌,秋凉殿前后殿中间的那门就封了起来,蒋老太爷如果入宫诊脉,就得先从前门进前殿,给陆盈诊过脉之后再出前门绕后门,进后殿给桃华诊脉。虽然麻烦一些,却避免了闲话。
这会儿蒋老太爷给桃华诊完脉,自然是从后门出来。后门自然是比前门要僻静许多,除了皇帝特地调来守门的几名内侍,便再无旁人了。沈数又往前走了几步,估摸着内侍万不能再听到他们谈话,这才淡淡道:“伯祖父这一去,不知伯祖母怎样?”
蒋老太爷脚步一滞,也缓缓道:“你都知道了?”
“是。”沈数负手望着前方。已经是春末,皇宫里花红柳绿,一派生机,真有些新朝新气象的模样。
蒋老太爷深深叹了口气,转过身来向沈数深深拜了下去:“我向王爷请罪——”
沈数一伸手扶住了他:“并非伯祖父所为,又如何请罪?”
“我是一家之主,既无能教妻,又无能救弟,难辞其咎。”蒋老太爷苦笑了一下,“我去了,于氏自然也要跟着。只是我那不孝子的确不知此事,还请王爷不要迁怒于他。”其实他说这话的时候,也知道沈数不会对蒋钧做什么,否则他只要把这件事告诉桃华,蒋钧那前程也就没了。
“桃姐儿对松哥儿还是颇为照顾的。”沈数淡淡地道。蒋老太爷夫妻一去,蒋钧与蒋松华都要守孝三年,之后蒋钧能不能再起复他是不管的,不过蒋松华那里,倒还可以照顾一二。
“多谢王爷——”蒋老太爷又深深拜了一拜。他死了,蒋铸当然也要守孝,刚外放的官儿也就没了,不过他夫妻两个都是精明人,又跟于家毫无瓜葛,将来要起复也还容易的。
沈数微微点头:“桃姐儿现在身边离不得人,本王就送伯祖父到这里了。这些日子,蒋充媛也时常打听伯祖父的消息呢。”倒是蒋杏华那边,除了头一天来过,之后就一直很安分,大约是王充容真把她给劝住了。
“梅姐儿——”蒋老太爷摇头苦笑。蒋钧生的这些儿女,除了一个蒋松华之外,都继承了他们夫妻两个的小聪明和不安分,偏偏又不是真正的睿智,“想来过些日子她知道消息,也就死心了。”父兄守孝三年,蒋梅华的青春也就彻底消磨过去了,再也没有不安分的资本。
“倒是杏姐儿,其实倒没有什么坏心……”蒋杏华就像一棵草,从来也没人去给她浇水,不长歪已经很难得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一棵草而已,就算长歪也没什么用。
沈数又点点头:“若是安分的人,皇上总还顾念一二。”蒋杏华若能好好陪伴王充容,日子也不会难过。
蒋老太爷与他道别,走到宫门处,便听后头有人气喘吁吁地喊:“老太爷——”
能在宫里这么喊他的,只有蒋家的人,蒋老太爷不必回头就知道肯定是蒋梅华的陪嫁丫鬟。但他并不去看究竟是谁,只是加快脚步出了宫门,毫不犹豫地走了——宫人不能出这道宫门,虽然不过是一道门槛,也是天渊一般。
蒋府这些日子也是门庭若市。于党被清算,那些当日跟着于阁老的官员自是以谋逆之罪抄家下狱,然而于党占据半壁朝堂多年,哪个官员敢说自己与他们毫无瓜葛?这些下狱官员自是还要审讯的,审讯之中难免牵枝扯蔓,又拉出许多事情来,谁敢说不会有什么事牵扯到自己呢?
说起来这些事,全看审讯官员如何做了,有些事情若不深问也就混过去了,又或者虽问出来了,却在上报之时略写得轻些,有于党覆灭在前,皇帝或许也就一带而过不加细究。若是审讯官员不肯放过,硬是深挖细问,这结果怕就截然不同。
审讯之事,自是刑部与大理寺协同办理,于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自然就成了抢手货。
蒋锡自年后入大理寺,宫变当日他虽然没有像御史们一般跳出来指斥于阁老,但也没有跟从于党。何况人人皆知他的侄女和侄女婿立下大功,如今他在大理寺,简直就是炙手可热,不知有多少人想方设法地找门路托人情,只想往他眼前凑一凑。
蒋老太爷远远就看见了自家门口那些车马,顿时厌烦地皱起眉头:“从后门走!派人去衙门里看看,找着你老爷就告诉他,我快死了,让他回来给我准备丧事!”
跟着他的小厮甘草知道他心里不痛快,故而也没把这话当一回事,服侍他回了百草斋,就出去往大理寺去了——虽说老太爷说的是气话,但他做下人的,总要把原话传到了才是。
蒋钧这些日子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他是决心要狠审于党的,有些东西该挖就要挖出来,不挖出东西来,怎么卖人情呢?何况,有些人也该下来了,这些年他也认得几个后起之秀,若能借这机会把人托上去,说不定继于党赵党之后,也会有蒋党呢。
当然,他并没有把持朝堂的野心,可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他这个大理寺少卿总不能做到死对不对?将来还要往上升的时候,也需要有人替他摇旗呐喊,造造声势啊。
谁知道他这边干劲十足,那边亲儿子先来给他泼冷水了。蒋松华从前几日就跟他说如今家中门庭若市不是吉兆。蒋钧也知道这样子太扎眼,但儿子说什么不是吉兆,这也实在是太丧气了。
现在好了,儿子还没摆平呢,老爹又要作怪,他这里还办着差事呢,就来说什么叫他回去办丧事!这一老一少的,简直是存心不让他好过。
然而孝道大如天,既然家里来人这么说了,他也只有放下手头的差事,肚里骂骂咧咧地回去了。待回了家,一进百草斋,却见蒋老太爷正在整理案头的手稿,哪有个快死的模样?这股子气顿时冲头而上,勉强忍耐着道:“父亲是哪里不适?”
他说话的口气不怎么好听,也做好了蒋老太爷丝毫不理睬他的准备,谁知蒋老太爷这次竟抬头看了他一眼,和缓地道:“回来了?”
蒋钧颇为诧异,口气不自觉地也缓和了下来:“儿子听甘草说,父亲身子不适……”
“是快死了。”蒋老太爷淡淡地道,将案头整理好的一迭册子交给甘松,“把这些送到二房去。这是我一生所学,也唯有交给老三一家子,才不算白费了。”
这话说得蒋钧又有些不自在起来,正想着要不要说点什么,就听外头有人急切地道:“老太爷怎么了?”一掀帘子,于氏扶着丫鬟走了进来,一见蒋老太爷好端端地站在那里,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恼怒起来:“这些奴才怎么胡乱传话,怎么说老太爷——”说老太爷要死了呢?
“是我让人去传的。”蒋老太爷示意房中下人全部出去,又把门关好,才道,“我没几天可活了,外头那些人,也该散了。”
蒋钧先是吓了一跳,等听到后头又有些不悦起来:“父亲若是为了这个,其实也不必危言耸听。儿子如今不过是为皇上办事——”
蒋老太爷打断他:“你是不是忘记了,咱们家里也有于氏之人。”
这句话一说出来,于氏的脸色顿时惨白,蒋钧也怔住了。说实在的,因为于氏一支离于阁老远些,自从蒋梅华小产之后双方又势如水火,以至于他都忘记了,原来他的母亲和妻子也姓于呢。
“但咱们家——”蒋钧窒了片刻,就想要辩解,“皇上也知道……”
蒋老太爷再次摇摇手打断他的话,转向于氏:“到了如今,有些话也该让老大知道了。究竟是你来说,还是让我说?”
“什么?”蒋钧眼看于氏的脸色白得跟纸似的,又有些心疼不满,又有些惶惑起来,“究竟——是什么事?”
蒋老太爷看着于氏惨白的脸,缓缓地道:“就是你母亲害死先贤妃,并嫁祸给你叔父的事。”
☆、第264章 大结局(下)
桃华得到蒋老太爷和于氏死讯的时候,正是她从宫里回到安郡王府的那日。
来报信的是甘草,穿着一身麻衣,哭得眼睛红红的:“王爷,王妃,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去了……”
先走的是于氏,而蒋老太爷看过了妻子的尸身之后,当夜就一睡未起,无疾而终。
“伯祖母也去了?”桃华吃了一惊,蒋老太爷只预言了自己的过世,可并没有提于氏啊。
“老太太……”甘草吞吞吐吐,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是在百草斋伺候的小厮,并不能随意进出于氏的院子,但是隐隐约约也听说,老太太并不是如老太爷那般的寿终,倒好像是——自尽的。
只是,这话他可不敢乱说。自尽,这可是件大事,家里出了这样的人命,按说都是应该报官的,然而蒋钧最后只说于氏是久病而亡,决定将父母在同一天出殡下葬。既然主子不提,他这个做下人的当然不能乱说。
而且这事儿,他也不是亲眼看见的,只是于氏身边的大丫鬟雪柳惊惶之中漏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但之后他再问,雪柳就根本不承认自己说过这话了。而且,银柳和雪柳现在都在灵堂之中守灵,等闲根本见不着她们,就更无从打听。既然这样,他又怎么跟郡王妃说呢?
想了想,甘草还是把后头的话咽了下去:“老太爷生前吩咐过小的,把编写的医书给三老爷送了去,另外还有个医箱是给郡王妃的,一方砚台是给柏少爷的……”说起来,就给三老爷一家子这点东西,甘草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蒋老太爷这个医箱跟蒋方回的医箱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角上写的字不同,但因为年深日久,字迹也很模糊了,就像蒋老太爷这个已经逝去的人一样。
桃华打开医箱的盖子看了看。或许是因为那天在宫里已经哭过一次,又或者蒋老太爷本人对生死看得太过豁达,这会儿真的听见蒋老太爷的死讯时,她的心里倒是平静的,虽然有隐隐的疼痛,却不会让人难以忍受:“你说伯祖父是睡过去的?”
于氏的死讯让她惊讶,然而惊讶之后也就不再关心了。对她而言,于氏就像个陌生人,或者还不如陌生人呢。
“是。”甘草低头道,“老太爷昨晚好好的,谁知今天早晨就……”
桃华抹去不知什么时候滚到脸颊边的眼泪:“大伯父怎么说?”就算沈数现在不管事,也知道蒋钧如今春风得意,偏在这时候要守孝,恐怕他心里要埋怨蒋老太爷了吧?
说到这个,甘草也觉得稀奇:“大老爷——伤心异常……”而且好像不仅仅是为了于氏,似乎是真的为了蒋老太爷而伤恸,真是奇怪呢。
“为了伯祖父?”桃华下意识地喃喃了一句。这真是奇怪了,要说蒋钧是为了近在眼前却不得不暂时放弃的大好前程悲恸,那好像还正常一点,“备马车,我要去看看伯祖父。”
伤心异常的不只是蒋钧,还有宫里的蒋梅华,只不过她悲恸的主要是自己。
“老爷已经递了丁忧折子,大少爷也是……”沉香看着蒋梅华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等老太爷过了七七,全家都打算回南边去……”
“回南边去?”蒋梅华简直如同五雷轰顶。父亲兄弟全部丁忧也就罢了,还要回南边去,那岂不是把她一个人丢在了京城?今年本来应该选秀,因为太后身亡,皇帝将此事取消,但明后年是必定还要选的。就算父亲三年后能起复,那时候她已经快二十五了,宫里又有新人,哪里还有她争宠的空间呢?
“全完了,什么都完了……”蒋梅华喃喃地道,颓然坐倒在椅子里。玉卉阁本来地方并不很大,但现在却像是空旷得无法形容,空旷得甚至留不住一丝人气和活力,就像她的后半生一样,一潭死水,再也难掀起波澜……
蒋家的离去,原本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波浪,然而如今的京城里正是动荡不安的时候,所以这个波浪竟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回响,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接连不断的抄家、审讯和杀头上了。
头一个覆灭的当然是于家。不过皇帝仁慈,又是看在已故太后曾抚养过他的情份上,只诛杀了于阁老以及他的亲兄弟这一枝,那些不怎么亲近的族人,若是有仗着于家之势为恶的,自然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若是素来都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倒也并不赶尽杀绝,只是一并逐回了于氏原籍,不允许再在京城居留。
谋逆首恶都这么办了,下头的官员差不多也是这等规律:凡当日跟着于阁老踏出禁卫圈子的人,统统照此办理。因此一时之间京城里虽然腥风血雨,但也还没有到人人自危的程度,反倒是许多逃过株连的人都感恩不尽,到处传颂皇帝仁慈。
同样说皇帝好话的,自然还有那些没有跟同于阁老谋逆的官员,于党倒台,就是给了他们升迁的机会,几乎每天都有调令下来,虽然只说是暂代某某职衔,但大家都知道,这会儿暂代了,等到于党风波平息之后,十之八九就会坐实,皇上只不过这会儿忙着给太后办丧事,暂时顾不上下明旨罢了。
太后的丧事办得极为盛大,按皇帝的说法,太后仍旧是太后,是先帝的原配,其身后哀荣并不因于阁老谋逆而有所减免,这是保全了先帝的脸面。
然而红白事里头的猫腻是最大的,一样是表面上十分好看,内里的差距可能有稻草与锦绣之分。内务府那些人都精明得要死,皇帝一边给太后办着丧事,一边就废皇后为庶人,又以先帝陵寝封闭多年不宜打扰为由,为太后另选吉地营造陵寝,这里头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谁还看不出来呢?更何况,如今已经有精明的官员上折子,要求追封皇帝的生母为太后了。
因此,太后这丧事看起来盛大,其实好多东西都是敷衍的。内务府这些善于揣摸上意的家伙,可是很替皇帝省了一笔银子——有这钱,花在册封新皇后的大典上多好看呢。
没错,册立新后的诏书已经下来了,毫无疑问,正是原先的修仪陆盈。
这诏书一下,满后宫的嫔妃们又要拥向秋凉殿了——不是要打扰新皇后养胎,而是按礼应该先去拜贺的。
“娘娘,今日无论如何也该去秋凉殿了……”钟秀宫内,流苏低声提醒已经梳妆好,却仍坐在镜前发呆的袁淑妃。
“哦——”袁淑妃随口答应了一声,却仍坐着不动,神色有些茫然地看着镜中。她这里也是一面西洋玻璃镜子,如今里头清清楚楚映出一个中年女子,虽施了脂粉,掩盖住了眼角的细纹和面色的萎黄,却掩不住眼睛里的疲惫无神。
“娘娘——”流苏小心翼翼地道,“虽说——可娘娘还是淑妃,仅次于皇后……”地位并没有变化,可娘娘怎么整个人都好像没了生气似的,跟前一阵子与废后争斗时那股子亢奋劲儿完全不同。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怎么说娘娘那时也是力敌废后,算得上与于党抗争过,就算不能入主中宫,也不能升位份,至少于昭仪被废之后,她所生的大公主也应该给娘娘抚养才是,怎么皇上却把大公主交给王充容了呢?弄得如今娘娘在宫里的地位格外尴尬。
然而这种事都是皇帝说了算,流苏一个小宫人可管不着,只能提醒袁淑妃:“娘娘,还是起驾吧……”立后诏书下来两天了,合宫大概只有袁淑妃一个人没去秋凉殿拜贺了。虽说去的嫔妃都被杜内监那个徒弟小路子挡在宫门外,但皇后见不见是一回事,你去不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袁淑妃只觉得半点精神都没有,明明知道应该去的,可就是不想起身。正坐着发怔,门口忽然传来小宫人有点惊慌的声音:“娘娘,娘娘,有人来宣诏了!”
宣诏?流苏心里不由得一喜:该不会是给自己主子升位份的诏书吧?立后诏书已经宣过,那倘若宫里再有位份的变动,淑妃娘娘也该是第一个轮到的。
不过一见来宣诏的内侍面上那肃然冷淡的神气,流苏心里就是一沉——若是升位份的喜事,宣诏内侍也该是喜气洋洋的才对……
果然,内侍一开口,那话就像冰茬子一样迎头砸了下来:“袁氏不敬皇后,怠慢无礼,着降为婕妤,自即日起迁居清芦馆……”
降为婕妤?迁居清芦馆?流苏完全被砸懵了。从妃降为婕妤,这非犯大错不可。而清芦馆名字好听,却是在皇宫西北角上,离着冷宫不远,离着皇帝的居处却远得不能再远,若无什么特殊原因,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了。自己主子这——这是彻底失宠被贬了!
“我只恨她,怎么就不顾念着姐妹之情?陆修仪再好,那也是外姓人,将来有什么好处也给了陆家,难道还能给蒋家不成?”若是当初有孕的是她,如今有望入主中宫的人是她,那该多好!说起来,难道她就比不上陆盈那个南方丫头不成?
“娘娘——”沉香连忙往外头看了看。现在说这些话,若是被人听见传出去可了不得!其实就连她也知道,蒋梅华如今只能指望着父兄,是不要想再得皇帝宠爱的了。至于说安郡王妃那里——人家现在根本连见都不肯见蒋梅华,显然是根本不想搭理。
至于蒋梅华刚才所说将来有什么好处的话,纵然是自己的主子,沉香也想说:蒋梅华地位如何,对安郡王妃及蒋家二房根本毫无影响啊。三老爷是不入仕的,而三姑娘早就嫁了安郡王,将来有什么事自有安郡王帮忙,哪里用得着蒋家呢?
蒋梅华生了一会儿气,也自知没什么用,遂换了话题:“老太爷的事,皇上那里可定下来了?”若是蒋老太爷能执掌太医院,那就能时常入宫给她诊脉了,到时候好好给她调理一下,说不定她还有机会能生下一儿半女的。
沉香摇摇头。这事儿宫里虽然有所传言,但皇帝既没下明旨,蒋老太爷又并未到太医院当值,自然也就无法确定了。不过——
“老太爷也给修仪娘娘诊脉了呢……”能给未来皇后诊脉,这必得有点资格才行,普通太医可不成呢。
蒋梅华松了口气:“若是这样,八成也就是了。”
这会儿,桃华其实也在跟蒋老太爷谈这件事:“我看皇上是有这个意思的。”
蒋老太爷写完手上的方子,摇摇头:“我没有几天了。”
这话说得太突然,桃华吓了一跳:“伯祖父说什么呢!”蒋老太爷的确是比去年看起来老了许多,但精神也还不错的,怎么忽然就说起这话来。
蒋老太爷微微一笑:“换了别人,我也不说这话。因知道你是个通达的人,也怕你过几日听见消息吓着,对肚里孩子不好,所以先告诉你一声儿——伯祖父的寿数到了。”
桃华睁大眼睛看着蒋老太爷,这才发现蒋老太爷这一年里头发几乎已经从黑多白少变成了雪白,后背也弓了起来,就连说话也比从前简短,若说得话长了,中气便有几分不足。只是因为一双眼睛始终不曾混浊,所以反让人忽略了他的老态。
“伯祖父……”桃华忽然间觉得眼睛酸涩起来。如果说蒋锡弥补了她前世父爱的缺失,那么蒋老太爷就在她心里挽回了祖父的形象,固然对她来说蒋老太爷远不如蒋锡重要,但到了现在她才发现,蒋老太爷也是她的家人,是不能缺少的。
“哎,哎,别哭,别哭。”蒋老太爷轻轻拍着桃华的手背,“有孕的人,可不能伤心动气,你自己也是医者,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人生七十古来稀,伯祖父都六十多岁了,走了也是喜丧。何况我无病无痛,儿辈孙辈俱全,一闭眼就去了,何等有福气?”
沈数一直在旁边静静听着,此时搂了桃华道:“伯祖父说得对,这是大福。你瞧瞧太后,再瞧瞧于家……你这样难过,反而让伯祖父不安心了。”
桃华擦着眼泪道:“我也知道,可……”无病无痛地过一生,儿孙满堂地去世,自然是福气。可是怎么就不能再多活几年,然后再……
蒋老太爷笑道:“说起来,有旭哥儿,我也算得上四世同堂的人了,还要怎样?”虽然他自己的孙子还没有生子,但有堂外曾孙,也能算数呢。
桃华现在精神到底不济,哭了一会儿就觉得累了,沈数叫薄荷伺候着她睡了,亲自送蒋老太爷出来。
如今他住在秋凉殿,其实很不合规矩。本来皇帝要让陆盈先迁出来的,可是凤仪宫那里皇帝想要好好修整一番,最好将之前皇后的痕迹全部抹去。而陆盈自己又在这时候诊出有孕,不宜随便挪去陌生地方,所以只好也还住在秋凉殿。
如此一来,为了避嫌,秋凉殿前后殿中间的那门就封了起来,蒋老太爷如果入宫诊脉,就得先从前门进前殿,给陆盈诊过脉之后再出前门绕后门,进后殿给桃华诊脉。虽然麻烦一些,却避免了闲话。
这会儿蒋老太爷给桃华诊完脉,自然是从后门出来。后门自然是比前门要僻静许多,除了皇帝特地调来守门的几名内侍,便再无旁人了。沈数又往前走了几步,估摸着内侍万不能再听到他们谈话,这才淡淡道:“伯祖父这一去,不知伯祖母怎样?”
蒋老太爷脚步一滞,也缓缓道:“你都知道了?”
“是。”沈数负手望着前方。已经是春末,皇宫里花红柳绿,一派生机,真有些新朝新气象的模样。
蒋老太爷深深叹了口气,转过身来向沈数深深拜了下去:“我向王爷请罪——”
沈数一伸手扶住了他:“并非伯祖父所为,又如何请罪?”
“我是一家之主,既无能教妻,又无能救弟,难辞其咎。”蒋老太爷苦笑了一下,“我去了,于氏自然也要跟着。只是我那不孝子的确不知此事,还请王爷不要迁怒于他。”其实他说这话的时候,也知道沈数不会对蒋钧做什么,否则他只要把这件事告诉桃华,蒋钧那前程也就没了。
“桃姐儿对松哥儿还是颇为照顾的。”沈数淡淡地道。蒋老太爷夫妻一去,蒋钧与蒋松华都要守孝三年,之后蒋钧能不能再起复他是不管的,不过蒋松华那里,倒还可以照顾一二。
“多谢王爷——”蒋老太爷又深深拜了一拜。他死了,蒋铸当然也要守孝,刚外放的官儿也就没了,不过他夫妻两个都是精明人,又跟于家毫无瓜葛,将来要起复也还容易的。
沈数微微点头:“桃姐儿现在身边离不得人,本王就送伯祖父到这里了。这些日子,蒋充媛也时常打听伯祖父的消息呢。”倒是蒋杏华那边,除了头一天来过,之后就一直很安分,大约是王充容真把她给劝住了。
“梅姐儿——”蒋老太爷摇头苦笑。蒋钧生的这些儿女,除了一个蒋松华之外,都继承了他们夫妻两个的小聪明和不安分,偏偏又不是真正的睿智,“想来过些日子她知道消息,也就死心了。”父兄守孝三年,蒋梅华的青春也就彻底消磨过去了,再也没有不安分的资本。
“倒是杏姐儿,其实倒没有什么坏心……”蒋杏华就像一棵草,从来也没人去给她浇水,不长歪已经很难得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一棵草而已,就算长歪也没什么用。
沈数又点点头:“若是安分的人,皇上总还顾念一二。”蒋杏华若能好好陪伴王充容,日子也不会难过。
蒋老太爷与他道别,走到宫门处,便听后头有人气喘吁吁地喊:“老太爷——”
能在宫里这么喊他的,只有蒋家的人,蒋老太爷不必回头就知道肯定是蒋梅华的陪嫁丫鬟。但他并不去看究竟是谁,只是加快脚步出了宫门,毫不犹豫地走了——宫人不能出这道宫门,虽然不过是一道门槛,也是天渊一般。
蒋府这些日子也是门庭若市。于党被清算,那些当日跟着于阁老的官员自是以谋逆之罪抄家下狱,然而于党占据半壁朝堂多年,哪个官员敢说自己与他们毫无瓜葛?这些下狱官员自是还要审讯的,审讯之中难免牵枝扯蔓,又拉出许多事情来,谁敢说不会有什么事牵扯到自己呢?
说起来这些事,全看审讯官员如何做了,有些事情若不深问也就混过去了,又或者虽问出来了,却在上报之时略写得轻些,有于党覆灭在前,皇帝或许也就一带而过不加细究。若是审讯官员不肯放过,硬是深挖细问,这结果怕就截然不同。
审讯之事,自是刑部与大理寺协同办理,于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自然就成了抢手货。
蒋锡自年后入大理寺,宫变当日他虽然没有像御史们一般跳出来指斥于阁老,但也没有跟从于党。何况人人皆知他的侄女和侄女婿立下大功,如今他在大理寺,简直就是炙手可热,不知有多少人想方设法地找门路托人情,只想往他眼前凑一凑。
蒋老太爷远远就看见了自家门口那些车马,顿时厌烦地皱起眉头:“从后门走!派人去衙门里看看,找着你老爷就告诉他,我快死了,让他回来给我准备丧事!”
跟着他的小厮甘草知道他心里不痛快,故而也没把这话当一回事,服侍他回了百草斋,就出去往大理寺去了——虽说老太爷说的是气话,但他做下人的,总要把原话传到了才是。
蒋钧这些日子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他是决心要狠审于党的,有些东西该挖就要挖出来,不挖出东西来,怎么卖人情呢?何况,有些人也该下来了,这些年他也认得几个后起之秀,若能借这机会把人托上去,说不定继于党赵党之后,也会有蒋党呢。
当然,他并没有把持朝堂的野心,可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他这个大理寺少卿总不能做到死对不对?将来还要往上升的时候,也需要有人替他摇旗呐喊,造造声势啊。
谁知道他这边干劲十足,那边亲儿子先来给他泼冷水了。蒋松华从前几日就跟他说如今家中门庭若市不是吉兆。蒋钧也知道这样子太扎眼,但儿子说什么不是吉兆,这也实在是太丧气了。
现在好了,儿子还没摆平呢,老爹又要作怪,他这里还办着差事呢,就来说什么叫他回去办丧事!这一老一少的,简直是存心不让他好过。
然而孝道大如天,既然家里来人这么说了,他也只有放下手头的差事,肚里骂骂咧咧地回去了。待回了家,一进百草斋,却见蒋老太爷正在整理案头的手稿,哪有个快死的模样?这股子气顿时冲头而上,勉强忍耐着道:“父亲是哪里不适?”
他说话的口气不怎么好听,也做好了蒋老太爷丝毫不理睬他的准备,谁知蒋老太爷这次竟抬头看了他一眼,和缓地道:“回来了?”
蒋钧颇为诧异,口气不自觉地也缓和了下来:“儿子听甘草说,父亲身子不适……”
“是快死了。”蒋老太爷淡淡地道,将案头整理好的一迭册子交给甘松,“把这些送到二房去。这是我一生所学,也唯有交给老三一家子,才不算白费了。”
这话说得蒋钧又有些不自在起来,正想着要不要说点什么,就听外头有人急切地道:“老太爷怎么了?”一掀帘子,于氏扶着丫鬟走了进来,一见蒋老太爷好端端地站在那里,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恼怒起来:“这些奴才怎么胡乱传话,怎么说老太爷——”说老太爷要死了呢?
“是我让人去传的。”蒋老太爷示意房中下人全部出去,又把门关好,才道,“我没几天可活了,外头那些人,也该散了。”
蒋钧先是吓了一跳,等听到后头又有些不悦起来:“父亲若是为了这个,其实也不必危言耸听。儿子如今不过是为皇上办事——”
蒋老太爷打断他:“你是不是忘记了,咱们家里也有于氏之人。”
这句话一说出来,于氏的脸色顿时惨白,蒋钧也怔住了。说实在的,因为于氏一支离于阁老远些,自从蒋梅华小产之后双方又势如水火,以至于他都忘记了,原来他的母亲和妻子也姓于呢。
“但咱们家——”蒋钧窒了片刻,就想要辩解,“皇上也知道……”
蒋老太爷再次摇摇手打断他的话,转向于氏:“到了如今,有些话也该让老大知道了。究竟是你来说,还是让我说?”
“什么?”蒋钧眼看于氏的脸色白得跟纸似的,又有些心疼不满,又有些惶惑起来,“究竟——是什么事?”
蒋老太爷看着于氏惨白的脸,缓缓地道:“就是你母亲害死先贤妃,并嫁祸给你叔父的事。”
☆、第264章 大结局(下)
桃华得到蒋老太爷和于氏死讯的时候,正是她从宫里回到安郡王府的那日。
来报信的是甘草,穿着一身麻衣,哭得眼睛红红的:“王爷,王妃,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去了……”
先走的是于氏,而蒋老太爷看过了妻子的尸身之后,当夜就一睡未起,无疾而终。
“伯祖母也去了?”桃华吃了一惊,蒋老太爷只预言了自己的过世,可并没有提于氏啊。
“老太太……”甘草吞吞吐吐,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是在百草斋伺候的小厮,并不能随意进出于氏的院子,但是隐隐约约也听说,老太太并不是如老太爷那般的寿终,倒好像是——自尽的。
只是,这话他可不敢乱说。自尽,这可是件大事,家里出了这样的人命,按说都是应该报官的,然而蒋钧最后只说于氏是久病而亡,决定将父母在同一天出殡下葬。既然主子不提,他这个做下人的当然不能乱说。
而且这事儿,他也不是亲眼看见的,只是于氏身边的大丫鬟雪柳惊惶之中漏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但之后他再问,雪柳就根本不承认自己说过这话了。而且,银柳和雪柳现在都在灵堂之中守灵,等闲根本见不着她们,就更无从打听。既然这样,他又怎么跟郡王妃说呢?
想了想,甘草还是把后头的话咽了下去:“老太爷生前吩咐过小的,把编写的医书给三老爷送了去,另外还有个医箱是给郡王妃的,一方砚台是给柏少爷的……”说起来,就给三老爷一家子这点东西,甘草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蒋老太爷这个医箱跟蒋方回的医箱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角上写的字不同,但因为年深日久,字迹也很模糊了,就像蒋老太爷这个已经逝去的人一样。
桃华打开医箱的盖子看了看。或许是因为那天在宫里已经哭过一次,又或者蒋老太爷本人对生死看得太过豁达,这会儿真的听见蒋老太爷的死讯时,她的心里倒是平静的,虽然有隐隐的疼痛,却不会让人难以忍受:“你说伯祖父是睡过去的?”
于氏的死讯让她惊讶,然而惊讶之后也就不再关心了。对她而言,于氏就像个陌生人,或者还不如陌生人呢。
“是。”甘草低头道,“老太爷昨晚好好的,谁知今天早晨就……”
桃华抹去不知什么时候滚到脸颊边的眼泪:“大伯父怎么说?”就算沈数现在不管事,也知道蒋钧如今春风得意,偏在这时候要守孝,恐怕他心里要埋怨蒋老太爷了吧?
说到这个,甘草也觉得稀奇:“大老爷——伤心异常……”而且好像不仅仅是为了于氏,似乎是真的为了蒋老太爷而伤恸,真是奇怪呢。
“为了伯祖父?”桃华下意识地喃喃了一句。这真是奇怪了,要说蒋钧是为了近在眼前却不得不暂时放弃的大好前程悲恸,那好像还正常一点,“备马车,我要去看看伯祖父。”
伤心异常的不只是蒋钧,还有宫里的蒋梅华,只不过她悲恸的主要是自己。
“老爷已经递了丁忧折子,大少爷也是……”沉香看着蒋梅华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等老太爷过了七七,全家都打算回南边去……”
“回南边去?”蒋梅华简直如同五雷轰顶。父亲兄弟全部丁忧也就罢了,还要回南边去,那岂不是把她一个人丢在了京城?今年本来应该选秀,因为太后身亡,皇帝将此事取消,但明后年是必定还要选的。就算父亲三年后能起复,那时候她已经快二十五了,宫里又有新人,哪里还有她争宠的空间呢?
“全完了,什么都完了……”蒋梅华喃喃地道,颓然坐倒在椅子里。玉卉阁本来地方并不很大,但现在却像是空旷得无法形容,空旷得甚至留不住一丝人气和活力,就像她的后半生一样,一潭死水,再也难掀起波澜……
蒋家的离去,原本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波浪,然而如今的京城里正是动荡不安的时候,所以这个波浪竟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回响,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接连不断的抄家、审讯和杀头上了。
头一个覆灭的当然是于家。不过皇帝仁慈,又是看在已故太后曾抚养过他的情份上,只诛杀了于阁老以及他的亲兄弟这一枝,那些不怎么亲近的族人,若是有仗着于家之势为恶的,自然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若是素来都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倒也并不赶尽杀绝,只是一并逐回了于氏原籍,不允许再在京城居留。
谋逆首恶都这么办了,下头的官员差不多也是这等规律:凡当日跟着于阁老踏出禁卫圈子的人,统统照此办理。因此一时之间京城里虽然腥风血雨,但也还没有到人人自危的程度,反倒是许多逃过株连的人都感恩不尽,到处传颂皇帝仁慈。
同样说皇帝好话的,自然还有那些没有跟同于阁老谋逆的官员,于党倒台,就是给了他们升迁的机会,几乎每天都有调令下来,虽然只说是暂代某某职衔,但大家都知道,这会儿暂代了,等到于党风波平息之后,十之八九就会坐实,皇上只不过这会儿忙着给太后办丧事,暂时顾不上下明旨罢了。
太后的丧事办得极为盛大,按皇帝的说法,太后仍旧是太后,是先帝的原配,其身后哀荣并不因于阁老谋逆而有所减免,这是保全了先帝的脸面。
然而红白事里头的猫腻是最大的,一样是表面上十分好看,内里的差距可能有稻草与锦绣之分。内务府那些人都精明得要死,皇帝一边给太后办着丧事,一边就废皇后为庶人,又以先帝陵寝封闭多年不宜打扰为由,为太后另选吉地营造陵寝,这里头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谁还看不出来呢?更何况,如今已经有精明的官员上折子,要求追封皇帝的生母为太后了。
因此,太后这丧事看起来盛大,其实好多东西都是敷衍的。内务府这些善于揣摸上意的家伙,可是很替皇帝省了一笔银子——有这钱,花在册封新皇后的大典上多好看呢。
没错,册立新后的诏书已经下来了,毫无疑问,正是原先的修仪陆盈。
这诏书一下,满后宫的嫔妃们又要拥向秋凉殿了——不是要打扰新皇后养胎,而是按礼应该先去拜贺的。
“娘娘,今日无论如何也该去秋凉殿了……”钟秀宫内,流苏低声提醒已经梳妆好,却仍坐在镜前发呆的袁淑妃。
“哦——”袁淑妃随口答应了一声,却仍坐着不动,神色有些茫然地看着镜中。她这里也是一面西洋玻璃镜子,如今里头清清楚楚映出一个中年女子,虽施了脂粉,掩盖住了眼角的细纹和面色的萎黄,却掩不住眼睛里的疲惫无神。
“娘娘——”流苏小心翼翼地道,“虽说——可娘娘还是淑妃,仅次于皇后……”地位并没有变化,可娘娘怎么整个人都好像没了生气似的,跟前一阵子与废后争斗时那股子亢奋劲儿完全不同。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怎么说娘娘那时也是力敌废后,算得上与于党抗争过,就算不能入主中宫,也不能升位份,至少于昭仪被废之后,她所生的大公主也应该给娘娘抚养才是,怎么皇上却把大公主交给王充容了呢?弄得如今娘娘在宫里的地位格外尴尬。
然而这种事都是皇帝说了算,流苏一个小宫人可管不着,只能提醒袁淑妃:“娘娘,还是起驾吧……”立后诏书下来两天了,合宫大概只有袁淑妃一个人没去秋凉殿拜贺了。虽说去的嫔妃都被杜内监那个徒弟小路子挡在宫门外,但皇后见不见是一回事,你去不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袁淑妃只觉得半点精神都没有,明明知道应该去的,可就是不想起身。正坐着发怔,门口忽然传来小宫人有点惊慌的声音:“娘娘,娘娘,有人来宣诏了!”
宣诏?流苏心里不由得一喜:该不会是给自己主子升位份的诏书吧?立后诏书已经宣过,那倘若宫里再有位份的变动,淑妃娘娘也该是第一个轮到的。
不过一见来宣诏的内侍面上那肃然冷淡的神气,流苏心里就是一沉——若是升位份的喜事,宣诏内侍也该是喜气洋洋的才对……
果然,内侍一开口,那话就像冰茬子一样迎头砸了下来:“袁氏不敬皇后,怠慢无礼,着降为婕妤,自即日起迁居清芦馆……”
降为婕妤?迁居清芦馆?流苏完全被砸懵了。从妃降为婕妤,这非犯大错不可。而清芦馆名字好听,却是在皇宫西北角上,离着冷宫不远,离着皇帝的居处却远得不能再远,若无什么特殊原因,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了。自己主子这——这是彻底失宠被贬了!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12851/35703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