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红男绿女(1v1)、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记忆之场、越王(百合双a)、向导她在伪装普通人(NPH)、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复爱(骨科,1v2)、寄养关系(校园骨科1v2)、秋潮(校园1v1)、
又道:“我们如今年纪一年大过一年,以后用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靠着府里拨的那点禄银,只怕以后连个游学的钱都拿不出来。”
“这东西你们也看了,应该也能知道它的前景如何。我估算了一下,要做出来也不难,前儿那笔钱你们暂时都别动……”李穆冲着那张嘴正要说话的二十六郎霸气地一摆手,“知道你只想混吃等死,可仅凭那笔钱你根本就吃不到死,不如先给我用了。”
李穆这话说得极明白,拉他们进来,不过是明着给他们兄弟分一笔财路罢了。二十六郎张了张嘴,心里虽感动着,可他如今正是中二年纪,还没学会怎么处理激烈的情感,于是他装着一个愤愤的模样,指着李穆道:“真该叫那写酸诗赞你‘餐花兮饮露’的人看看你这会儿的嘴脸。这一身的铜臭,哪还有一点‘谪仙’‘玉人’的模样?”
阿愁一个没忍住,不由就侧头笑了起来。那首长诗她也读过,据说是某个游学才子,在看到广陵王府二十七郎君的丰姿秀色和过人聪慧后,有感而发所著。什么“餐花饮露”,“谪仙玉人”,都是那诗里用来形容李穆的话。
话说,如今随着这孩子日益长开,那眉眼竟是越发的精致了。每回照过镜子后,再看到李穆,阿愁总有一种克制不住的嫉妒——他一个男娃要生得那么好做甚?!
她那里走着神时,就听李穆又道:“这笔到底是阿愁做出来的,我看也带上她一份吧。也不需要她另外出资,只拿这制笔的方子抵了。你们觉得呢?” ?!
阿愁一惊,霍地抬头。
只见李穆正看着她微笑着。
二十三郎也看了看阿愁,笑道:“这是应该的。”
“可是……”
阿愁想要拒绝来着,李穆已经不耐烦地冲她一挥手,示意她下去了。
阿愁:“……”
封建社会没人权啊!天知道,她只是想要问一问,她这“技术股”所占的比例而已……
*·*·*
直到后来,阿愁才知道,就在李穆往她身上投资,筹备要开个脂粉铺子的同时,其实他早在其他行当里下了手。
说起李穆的“生财之道”,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一开始时,虽然宜嘉夫人主动要给他一笔资助,李穆却很有骨气地拒了。
而他的第一桶金,其实是笔无本买卖。
当初李穆带着阿愁去过的那家波斯商铺,那波斯商人在听说李穆的身份后,差点要将他买的那些东西都白送了他。不过李穆并没有答应,倒是借着他那身份,从波斯商人那里赊了一笔货,派他奶娘的两个儿子运去京城发了一笔小财。以田家两位大郎的意思,就该直接带着钱回来了,小郎却要求他们绕到南方带回来茶叶等波斯人喜欢的东西,然后用以物抵物的方式,抵了当初赊的那笔货款。等回头结清货款,那田大和田二险些吓死——这一进一出,他家小郎竟赚回当初那批波斯货的一半来!
这笔钱到手后,李穆并没有像大唐其他富户们那样将黄灿灿的铜板藏进私窖,而是将那些钱分作了三份。一份派田大南上北下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农庄;一份命田二以大唐特产入股波斯商铺做起进出口买卖;一份由田三出头,和漕帮合股成立了个船行。
大唐是个农耕社会,不管是皇家还是平民,一旦有了闲钱,要么是藏进私窖,要么就是置办田地。李穆买农庄之事原属常情,倒也不引人注目,叫人侧目的是,他竟下令将其中好几处农庄上的庄稼都给拔了,改为种花种草。而虽说广陵城里自来就有“春风十里路,栽花如种田”的美誉,可这原只是一种艺术上的加工,真个儿要拔了庄稼种花……得亏李穆是上了玉牒的正经王府小郎君,自出生起就有着种种特权,若是换作别人,便是乡邻们不来阻止,官府也得来找麻烦了。
那新改换了主人的庄头儿蹲在田梗上对着一田的花苗树苗默默流泪时,阿愁却在听说庄子上种的都是月季、玫瑰、油茶树等可产出香料或精油的植物后,脸色一阵古怪。等到了来年庄上收获了第一批的玫瑰花,竟果然叫李穆制出一瓶玫瑰油后,他于阿愁心里顿时就更加坐实了一个“盗窃商业机密”的罪名,直到她最终明白真相——当然,此乃又是后话了。
而,虽然在认识到花花草草也一样能够养活人的时候,那庄头的眼泪就止住了,可作为老老实实种了一辈子田的庄稼汉,他心里依旧止不住地一阵打鼓:“地里都改种花了,大伙儿吃的粮该从哪来……”
在当时世人的观念里,万物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那种粮的地少了一份,人们吃的粮自然就会少了一份。而来自后世,且本身就是学金融的李穆,却是深知商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只要有市场,从来就不愁缺了商品。
所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其实种粮也是种很好的投资。在别人只看到他拔庄稼种花时,却是少有人知道,其实李穆还让田大在粮食高产区里置下了另外一大片农庄……
至于船行,是田家兄弟在贩卖波斯货时,李穆看到其中运输费用竟占了三分之一成本后产生的想法。那行船跑马的,原属下九流,如今能有个王府小郎做靠山,漕帮岂有不愿意的,何况李穆还给船行带来了现成的生意——不说有他参股的那些波斯商行,只他自己南下运粮北上贩马的生意,就足够船行撑过创业的初期了——因此,李穆毫不客气地在其中占了七成的股份。
船行成立后,李穆却并没有坐等分红。七月份,在船行的第一笔红利下来后,他拿名下十分之一的股权换了一间制书坊和一间造纸坊(当时阿愁还不知道,她拿来裹眉笔的那种宣纸,便是这家纸行里的出品)。九月的时候,制书坊刚刚有赢利,他又用三分之一的股份,换了间制笔作坊。除此之外,他名下还有一间金银作坊,一间铁器作坊、铜作坊,以及一间琉璃作坊,还有一些首饰作坊。
不过,在来年将近年底时,李穆便将那些看似没什么关联的首饰作坊和铜器铁器作坊都给顶了出去。换来的钱,他又拉了一些波斯商人和其他人共同参股,合伙开了大唐第一家银镜作坊——好吧,阿愁没开金手指,李穆开了。他做出了镜子……
(当然,就跟阿愁的那支眉笔一样,李穆的水银镜也不是像小说里写的那样,随便折腾一下就能出来的。后来阿愁才知道,他为什么会弄来那么多看似不相干的作坊。原来他一直都是有的放矢的,那些作坊里或有制镜用得着的秘方,或有相关的制作工艺……)
李穆做这些事的时候,很是注意了“保密”二字。除了那些农庄全都公开记在他的名下之外,不管是他参股的海外生意,还是漕帮的行船生意,或者其他各色各样的店铺,全都挂在了他奶娘家那三个奶哥哥的名头下。又因从那三人很容易就查到他的身上,他还命那三人各自又找了打掩护的掌柜对外挂了名号。因此,一时间,虽然广陵城里有很多人都知道王府的二十七郎君置办了一些田乡庄铺,却是少有人知道,他名下的产业到底已经到了一个什么规模。
等到来年的三月里,李穆和阿愁合伙开的那间脂粉铺子开张时,田家三兄弟凑在一处给李穆报了一回账,却是惊得三兄弟都傻了眼。平常三人各忙各的,这竟还是头一回知道,他家小郎名下竟已经有这诸许多的产业了……
而更为恐怖的是,初起时,他家小郎竟是连一文钱都没有投进去……
李穆创业后的头一年,当他拔田种花时,曾有许多人笑话他“附庸风雅”,“不知民间疾苦”。等到第二年,李穆试制出香精香油香水,阿愁那里还制出了玫瑰水、丝瓜水等新鲜玩意后,仅只这明面上放着的农庄,就足以叫他挤开那十七郎,一跃成为王府小郎中最有钱的小郎君了。
那些不知道真相的,只当这一切都是宜嘉夫人在后面掌控着。而李穆虽然没有全盘告诉宜嘉夫人他所有的生意,却也告诉了个大概的。知道真相的宜嘉夫人,在托回险些掉到地上的下巴后,立时就毫无保留地把她名下所有产业全都交到了李穆的手上。
当然,紧紧跟上的,还有产业虽然不如宜嘉夫人丰厚,依旧还是“略有薄产”的英太太和洪白两位姑姑。以及,京里某位在宜嘉夫人这里托管了一批财物的贵人……
第八十一章·花间集
又是一年三月三。
城外的风筝飞满天时, 那西凤大街上的一间店铺外, 漫天飞舞的则是鞭炮炸响过后的红纸屑。
等纸屑散尽, 路边捂着耳朵看热闹的行人这才看清这间店的名字——只见那黑漆油亮的门头店招上, 以金漆写着三个古朴的篆字:花间集。
有些读书人见了, 便笑道:“这不是前朝诗集之名吗?难道这是一家书店?”
又有认出落款的, 则纷纷议论道:“是宜嘉夫人提的字呢。”
待众人看到店门处迎宾的,一律都是花样年纪的女伙计时, 大家这才知道, 原来这是一家新开张的脂粉铺子。
大唐百姓自来爱看个热闹, 何况门口招徕生意的女侍们都热情地招呼着——便是不买, 也当是捧个人场了。
而进到店中, 叫众人感觉惊奇的是, 这店里迎门处,竟是没有其他店铺中隔开客人的宽大柜台, 甚至那柜台只小小一角, 缩在墙角里,看着像是单为结账而存在的一般。
不大的店堂里,却是沿墙设着一圈货架。其他脂粉铺子里轻易不会让客人碰的各色胭脂水粉,竟就这么大敞着盖子, 公然陈列在四周的架子上。倒是空着的店堂里,四处散置着一些桌椅茶几, 以供人坐下慢慢挑选那些香膏胭脂。
见有客人进来,那原本垂手立于架子旁的女侍们便会凑上前来低声询问需求。如果客人同意,她们还会打开那些看着就极精致的小瓷瓶小瓷盒, 挖出其中的油膏香脂给客人试用。
这原也没什么惊奇之处,直到有人发现墙边的架子上,放着两种不同的笔状物。
有识货的,顿时便惊呼了起来,“这不是隔壁玉笔阁所出的墨笔吗?!”
这玉笔阁,是紧临着花间集隔壁的一间专营各色毛笔的铺子。其店中新出的一款笔,却是大唐从没有过的,竟是不用墨汁就能写出字来。虽然写出来的字没有毛笔写出来的那般锋回路转,可因携带方便,很是轰动了一时。甚至去年岁供时,宜嘉夫人直接将此物作为贡品献进宫去,因此得了宫中好一笔赏赐。
“这不是墨笔,”一个笑起来脸颊上有一对小酒窝的女侍上前给客人做着介绍,又拿了那笔下来,笑道:“这是眉笔,画眉专用的。”
有娘子听到,立时便感了兴趣,问道:“这个怎么用?”
女侍笑道:“我们店里有展示,不过是在楼上。娘子若是有意,不妨上楼一看。楼上也可以免费替娘子试妆。”却是又歉意地对那陪同娘子的郎君道:“只是,楼上不好接待郎君……”
这边说着话时,那边又有人对架子上一个仅手指长短的银色物件感了兴趣。
“这是何物?”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小娘子歪头打量着那东西。
那专管着这边架子的女侍此时正跟别的客人介绍着,一时没注意到这少女的问话。倒是一个正从楼上下来的娘子听见了,便笑眯眯地插嘴道:“这是唇彩。我才刚买了一个,很是方便呢。听说跟那眉笔一样,是这家店子里独有之物。”
说着,她拿出自己刚买的那唇彩,拧开那银管的盖子,露出银管里装着的朱红色膏体,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唇,笑道:“你看,就是这个颜色的。我正想着,要不要再挑些其他颜色呢。”
便有人好奇问道:“这个怎么用?”
却是不等那边的女侍过来介绍,那客人便自己演示了起来。只见她反手拧开银管的下部,从银管中间取出一个极精巧的小刷子,沾着那朱红色的膏体,在唇上比划道:“就是这样。这可比之前用口红纸,或用那些口脂方便多了,也不会污了手指。”
“哦……”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这玩意儿倒是方便。不知道是谁的巧心思,竟想到这样的好主意。”
说话间,好几个人的手同时伸向货架上那几管展示着不同颜色的银管唇彩。
一旁,另一个客人接话道:“这家店子里有巧心思的东西还多着呢。瞧我买的,这叫化妆刷。看看这个,是胭脂刷。大吧!以后要抹胭脂,只一笔就成了,不用再像以前用毛笔那样,来来回回地抹,还得担心抹得浓淡不匀。”
顿时便有人拉过一个女侍问道:“这什么……化妆刷,在哪里?哪一套出来我看看。”
女侍笑着应了。
可到底还是客人多,伙计少,却是转眼就叫这些女伙计们忙得有些顾头不顾尾了。也亏得客人中有不少热心肠的,知道了这些新奇宝贝的用法后,竟主动担当起了讲解员,给后来的人讲解着这些新鲜玩意儿的用法。
女人家原就爱个新奇,且还热衷于充着个师长替人答疑解惑,虽然其实她们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于是,一时间,这新开张的店铺里面几乎人满为患,以至于那胖胖的女掌柜不得不向那些还想要往店里挤的人们行礼道福,只等有客人从店里出来,才肯再放人进店里去。
那从店里出来的人中,十个里头倒有七八个手里果然拿着花间集那特有的、印着百花图案的小纸袋子,显然是真花了钱的。有一个没花钱的,出了门后,冲着门外那些看西洋景的人们撇嘴呲牙地道:“不就是比旁人家的口脂多配了一把刷子嘛,那价钱竟就翻了五倍还有余,这家店也忒黑了!”
那人话音未落,忽然就被人一脚揣在屁股上。只听一个公鸭似的嗓门在他身后喝骂道:“哪个放屁呢!这是只多一把刷子的事吗?!便是只多一把刷子,这么简单的主意,怎的没见你想到?!”
说话之人原是同一条街上另一家脂粉铺子雇来找麻烦的帮闲,他当着掌柜的面说那话,原就是等着店家出手的,如今终于如了愿,哪肯罢休,卷着衣袖便骂骂咧咧地想要上前。可等他扭过头来,看清那半大小子的面容后,却是吓得“哧溜”一下就钻进人群里不见了踪影。
人群里有认出这少年的,便全都规规矩矩地向着那少年行礼问安;不认识的,悄悄一打听,这才知道,这竟是王府里那一向以顽劣出名的二十六郎君。再想着刚才那人骂的话,一个个顿时便知道那人为什么溜得那么快了——仁丰里某户人家因骂了小郎被全家流配的事,虽然过去已经快一年了,此事的余威可犹在呢!
而若说那王府的二十六郎君是以顽劣闻名,那么自那首“餐花兮饮露”的长诗走红大江南北后,二十七郎君那堪比仙人般的“美姿仪”,也因着这首诗不胫而走了。广陵府的人都知道,那二十六郎君和二十七郎君几乎是焦不离孟的,见二十六郎在此,不由得人不想要一窥那二十七郎的“仙姿”。
于是,店外围着的人,不由更加踮着脚尖往店里张望起来。
只是,叫众人失望的是,那二十六郎身后,拉着他的胳膊,不许他冲进人群里去找那骂人之人的,却不是那仙人一般的二十七郎,而是一个身量未足的小女孩。
女孩看着应该十一二岁的年纪,生得竟比同龄人都还要娇小一些。虽然那身肌肤是少见的白净清透,偏十分遗憾地生了一双比常人都要小上一圈的眼,以至于她怎么也够不上个佳人儿的标准。
那二十六郎瞪着一双虎目在缩起脖子的人群里找着那骂他家祖宗之人时,阿愁正努力试着制止这如今正值中二年纪的鲁莽少年——怎么说,今儿也是“花间集”头一天开门,打人的事可千万不能发生!
而虽然年后她已经十一岁了,且在李穆的有意催肥下,如今的她终于脱离了骨架模型的范围,可比起那才十二岁,就已经跟十三四岁少年一般高壮的二十六郎来,她那点力道简直就像是蚍蜉撼树一般。
见实在拖不动这二货,阿愁便有些恼了,甩开李程的胳膊,喝道:“小郎再胡闹,我可要找廿七郎告状去了!”
因着那首赞美廿七的长诗,如今城里百姓都亲切地称呼李穆为“廿七郎”,连阿愁都也习惯这么称呼他了。
而那李程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握住了他经济命脉的李穆对他眯眼微微笑。
一听这话,李程立时顾不上找人麻烦了,赶紧回身对着阿愁拱手求饶道:“求放过。你是不知道,如今廿七愈发地凶残了,前儿竟直接把我的月钱全给拿走了。”
“谁叫你总是乱花的!”见他终于肯抬脚跟她走了,阿愁冷哼道:“也不知道是谁,被人以一只破鸟儿骗去一贯多钱……”——都快值二十个她了!
“怎么是破鸟儿了?!”二十六郎立时抗议道:“那可是黄雀!能衔旗子的!”
“鸟儿呢?”
“……飞了……”
他二人一边抬着杠一边穿过马路,进了对面一家酒楼的门廊下。却是谁都没有注意到,他们身后追踪着许多好奇的眼眸。
“二十六郎君身旁的那个女孩是谁呀?竟敢以这种口吻跟小郎说话!”因二十六郎的出现而静默了片刻的店里,有人轻声问道。
有人答道:“只看那身土布衣裳便能知道,肯定不是什么贵人府里的小娘子。”
“可要说是王府里的下人,她怎么敢以那种口气跟小郎说话?!”有人想到什么,便扭头问掌柜,“你们可认得那女孩?”
掌柜虽然认得阿愁,却是再不可能向不相干的人透露了她的身份,只装傻地一阵摇头。
有那心眼儿灵动的,忽然想到“二十六郎怎么会出现在这脂粉铺子里”这么个玄妙的问题,便忙问着那女掌柜,“这店的东家是谁?”
有人从那眉笔上想到什么,顿作惊呼状,道:“难道这店也跟隔壁那玉笔阁一样,是宜嘉夫人和几位小郎合开的?”
女掌柜憨憨笑道:“这倒不是,这是我们廿七郎自个儿的生意。”
“啊!”听着这花间集竟是二十七郎君的产业,原本还站在店外观望的小娘子们,顿时又激动了一半,便有人克制不住地大声道:“廿七郎肯定用了店里那些东西才生得那么好的!不管,我也要买点回去试试!”
已经快要穿过西凤大街上那川流不息车流的阿愁,在听到这声音时脚下险些被绊了一下,亏得李程及时拉住了她。回头看看身后那些堪比后世追星族般陷入疯癫的女孩子们,阿愁忍不住一阵摇头感慨,李程则是一阵哈哈大笑。
“等下我得把这句话学给廿七听。”他道。
第八十二章·独一份
且不说花间集那边开业的热闹, 只说二十六郎跟在阿愁身后上到酒楼的二楼。进到那间正对花间集的雅室里。一抬头, 便只见临街的窗户被推开一半, 李穆头戴幂篱, 正手扶着窗台, 从那窗缝间看着对面花间集门口涌动的人流。
“这东西你们也看了,应该也能知道它的前景如何。我估算了一下,要做出来也不难,前儿那笔钱你们暂时都别动……”李穆冲着那张嘴正要说话的二十六郎霸气地一摆手,“知道你只想混吃等死,可仅凭那笔钱你根本就吃不到死,不如先给我用了。”
李穆这话说得极明白,拉他们进来,不过是明着给他们兄弟分一笔财路罢了。二十六郎张了张嘴,心里虽感动着,可他如今正是中二年纪,还没学会怎么处理激烈的情感,于是他装着一个愤愤的模样,指着李穆道:“真该叫那写酸诗赞你‘餐花兮饮露’的人看看你这会儿的嘴脸。这一身的铜臭,哪还有一点‘谪仙’‘玉人’的模样?”
阿愁一个没忍住,不由就侧头笑了起来。那首长诗她也读过,据说是某个游学才子,在看到广陵王府二十七郎君的丰姿秀色和过人聪慧后,有感而发所著。什么“餐花饮露”,“谪仙玉人”,都是那诗里用来形容李穆的话。
话说,如今随着这孩子日益长开,那眉眼竟是越发的精致了。每回照过镜子后,再看到李穆,阿愁总有一种克制不住的嫉妒——他一个男娃要生得那么好做甚?!
她那里走着神时,就听李穆又道:“这笔到底是阿愁做出来的,我看也带上她一份吧。也不需要她另外出资,只拿这制笔的方子抵了。你们觉得呢?” ?!
阿愁一惊,霍地抬头。
只见李穆正看着她微笑着。
二十三郎也看了看阿愁,笑道:“这是应该的。”
“可是……”
阿愁想要拒绝来着,李穆已经不耐烦地冲她一挥手,示意她下去了。
阿愁:“……”
封建社会没人权啊!天知道,她只是想要问一问,她这“技术股”所占的比例而已……
*·*·*
直到后来,阿愁才知道,就在李穆往她身上投资,筹备要开个脂粉铺子的同时,其实他早在其他行当里下了手。
说起李穆的“生财之道”,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一开始时,虽然宜嘉夫人主动要给他一笔资助,李穆却很有骨气地拒了。
而他的第一桶金,其实是笔无本买卖。
当初李穆带着阿愁去过的那家波斯商铺,那波斯商人在听说李穆的身份后,差点要将他买的那些东西都白送了他。不过李穆并没有答应,倒是借着他那身份,从波斯商人那里赊了一笔货,派他奶娘的两个儿子运去京城发了一笔小财。以田家两位大郎的意思,就该直接带着钱回来了,小郎却要求他们绕到南方带回来茶叶等波斯人喜欢的东西,然后用以物抵物的方式,抵了当初赊的那笔货款。等回头结清货款,那田大和田二险些吓死——这一进一出,他家小郎竟赚回当初那批波斯货的一半来!
这笔钱到手后,李穆并没有像大唐其他富户们那样将黄灿灿的铜板藏进私窖,而是将那些钱分作了三份。一份派田大南上北下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农庄;一份命田二以大唐特产入股波斯商铺做起进出口买卖;一份由田三出头,和漕帮合股成立了个船行。
大唐是个农耕社会,不管是皇家还是平民,一旦有了闲钱,要么是藏进私窖,要么就是置办田地。李穆买农庄之事原属常情,倒也不引人注目,叫人侧目的是,他竟下令将其中好几处农庄上的庄稼都给拔了,改为种花种草。而虽说广陵城里自来就有“春风十里路,栽花如种田”的美誉,可这原只是一种艺术上的加工,真个儿要拔了庄稼种花……得亏李穆是上了玉牒的正经王府小郎君,自出生起就有着种种特权,若是换作别人,便是乡邻们不来阻止,官府也得来找麻烦了。
那新改换了主人的庄头儿蹲在田梗上对着一田的花苗树苗默默流泪时,阿愁却在听说庄子上种的都是月季、玫瑰、油茶树等可产出香料或精油的植物后,脸色一阵古怪。等到了来年庄上收获了第一批的玫瑰花,竟果然叫李穆制出一瓶玫瑰油后,他于阿愁心里顿时就更加坐实了一个“盗窃商业机密”的罪名,直到她最终明白真相——当然,此乃又是后话了。
而,虽然在认识到花花草草也一样能够养活人的时候,那庄头的眼泪就止住了,可作为老老实实种了一辈子田的庄稼汉,他心里依旧止不住地一阵打鼓:“地里都改种花了,大伙儿吃的粮该从哪来……”
在当时世人的观念里,万物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那种粮的地少了一份,人们吃的粮自然就会少了一份。而来自后世,且本身就是学金融的李穆,却是深知商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只要有市场,从来就不愁缺了商品。
所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其实种粮也是种很好的投资。在别人只看到他拔庄稼种花时,却是少有人知道,其实李穆还让田大在粮食高产区里置下了另外一大片农庄……
至于船行,是田家兄弟在贩卖波斯货时,李穆看到其中运输费用竟占了三分之一成本后产生的想法。那行船跑马的,原属下九流,如今能有个王府小郎做靠山,漕帮岂有不愿意的,何况李穆还给船行带来了现成的生意——不说有他参股的那些波斯商行,只他自己南下运粮北上贩马的生意,就足够船行撑过创业的初期了——因此,李穆毫不客气地在其中占了七成的股份。
船行成立后,李穆却并没有坐等分红。七月份,在船行的第一笔红利下来后,他拿名下十分之一的股权换了一间制书坊和一间造纸坊(当时阿愁还不知道,她拿来裹眉笔的那种宣纸,便是这家纸行里的出品)。九月的时候,制书坊刚刚有赢利,他又用三分之一的股份,换了间制笔作坊。除此之外,他名下还有一间金银作坊,一间铁器作坊、铜作坊,以及一间琉璃作坊,还有一些首饰作坊。
不过,在来年将近年底时,李穆便将那些看似没什么关联的首饰作坊和铜器铁器作坊都给顶了出去。换来的钱,他又拉了一些波斯商人和其他人共同参股,合伙开了大唐第一家银镜作坊——好吧,阿愁没开金手指,李穆开了。他做出了镜子……
(当然,就跟阿愁的那支眉笔一样,李穆的水银镜也不是像小说里写的那样,随便折腾一下就能出来的。后来阿愁才知道,他为什么会弄来那么多看似不相干的作坊。原来他一直都是有的放矢的,那些作坊里或有制镜用得着的秘方,或有相关的制作工艺……)
李穆做这些事的时候,很是注意了“保密”二字。除了那些农庄全都公开记在他的名下之外,不管是他参股的海外生意,还是漕帮的行船生意,或者其他各色各样的店铺,全都挂在了他奶娘家那三个奶哥哥的名头下。又因从那三人很容易就查到他的身上,他还命那三人各自又找了打掩护的掌柜对外挂了名号。因此,一时间,虽然广陵城里有很多人都知道王府的二十七郎君置办了一些田乡庄铺,却是少有人知道,他名下的产业到底已经到了一个什么规模。
等到来年的三月里,李穆和阿愁合伙开的那间脂粉铺子开张时,田家三兄弟凑在一处给李穆报了一回账,却是惊得三兄弟都傻了眼。平常三人各忙各的,这竟还是头一回知道,他家小郎名下竟已经有这诸许多的产业了……
而更为恐怖的是,初起时,他家小郎竟是连一文钱都没有投进去……
李穆创业后的头一年,当他拔田种花时,曾有许多人笑话他“附庸风雅”,“不知民间疾苦”。等到第二年,李穆试制出香精香油香水,阿愁那里还制出了玫瑰水、丝瓜水等新鲜玩意后,仅只这明面上放着的农庄,就足以叫他挤开那十七郎,一跃成为王府小郎中最有钱的小郎君了。
那些不知道真相的,只当这一切都是宜嘉夫人在后面掌控着。而李穆虽然没有全盘告诉宜嘉夫人他所有的生意,却也告诉了个大概的。知道真相的宜嘉夫人,在托回险些掉到地上的下巴后,立时就毫无保留地把她名下所有产业全都交到了李穆的手上。
当然,紧紧跟上的,还有产业虽然不如宜嘉夫人丰厚,依旧还是“略有薄产”的英太太和洪白两位姑姑。以及,京里某位在宜嘉夫人这里托管了一批财物的贵人……
第八十一章·花间集
又是一年三月三。
城外的风筝飞满天时, 那西凤大街上的一间店铺外, 漫天飞舞的则是鞭炮炸响过后的红纸屑。
等纸屑散尽, 路边捂着耳朵看热闹的行人这才看清这间店的名字——只见那黑漆油亮的门头店招上, 以金漆写着三个古朴的篆字:花间集。
有些读书人见了, 便笑道:“这不是前朝诗集之名吗?难道这是一家书店?”
又有认出落款的, 则纷纷议论道:“是宜嘉夫人提的字呢。”
待众人看到店门处迎宾的,一律都是花样年纪的女伙计时, 大家这才知道, 原来这是一家新开张的脂粉铺子。
大唐百姓自来爱看个热闹, 何况门口招徕生意的女侍们都热情地招呼着——便是不买, 也当是捧个人场了。
而进到店中, 叫众人感觉惊奇的是, 这店里迎门处,竟是没有其他店铺中隔开客人的宽大柜台, 甚至那柜台只小小一角, 缩在墙角里,看着像是单为结账而存在的一般。
不大的店堂里,却是沿墙设着一圈货架。其他脂粉铺子里轻易不会让客人碰的各色胭脂水粉,竟就这么大敞着盖子, 公然陈列在四周的架子上。倒是空着的店堂里,四处散置着一些桌椅茶几, 以供人坐下慢慢挑选那些香膏胭脂。
见有客人进来,那原本垂手立于架子旁的女侍们便会凑上前来低声询问需求。如果客人同意,她们还会打开那些看着就极精致的小瓷瓶小瓷盒, 挖出其中的油膏香脂给客人试用。
这原也没什么惊奇之处,直到有人发现墙边的架子上,放着两种不同的笔状物。
有识货的,顿时便惊呼了起来,“这不是隔壁玉笔阁所出的墨笔吗?!”
这玉笔阁,是紧临着花间集隔壁的一间专营各色毛笔的铺子。其店中新出的一款笔,却是大唐从没有过的,竟是不用墨汁就能写出字来。虽然写出来的字没有毛笔写出来的那般锋回路转,可因携带方便,很是轰动了一时。甚至去年岁供时,宜嘉夫人直接将此物作为贡品献进宫去,因此得了宫中好一笔赏赐。
“这不是墨笔,”一个笑起来脸颊上有一对小酒窝的女侍上前给客人做着介绍,又拿了那笔下来,笑道:“这是眉笔,画眉专用的。”
有娘子听到,立时便感了兴趣,问道:“这个怎么用?”
女侍笑道:“我们店里有展示,不过是在楼上。娘子若是有意,不妨上楼一看。楼上也可以免费替娘子试妆。”却是又歉意地对那陪同娘子的郎君道:“只是,楼上不好接待郎君……”
这边说着话时,那边又有人对架子上一个仅手指长短的银色物件感了兴趣。
“这是何物?”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小娘子歪头打量着那东西。
那专管着这边架子的女侍此时正跟别的客人介绍着,一时没注意到这少女的问话。倒是一个正从楼上下来的娘子听见了,便笑眯眯地插嘴道:“这是唇彩。我才刚买了一个,很是方便呢。听说跟那眉笔一样,是这家店子里独有之物。”
说着,她拿出自己刚买的那唇彩,拧开那银管的盖子,露出银管里装着的朱红色膏体,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唇,笑道:“你看,就是这个颜色的。我正想着,要不要再挑些其他颜色呢。”
便有人好奇问道:“这个怎么用?”
却是不等那边的女侍过来介绍,那客人便自己演示了起来。只见她反手拧开银管的下部,从银管中间取出一个极精巧的小刷子,沾着那朱红色的膏体,在唇上比划道:“就是这样。这可比之前用口红纸,或用那些口脂方便多了,也不会污了手指。”
“哦……”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这玩意儿倒是方便。不知道是谁的巧心思,竟想到这样的好主意。”
说话间,好几个人的手同时伸向货架上那几管展示着不同颜色的银管唇彩。
一旁,另一个客人接话道:“这家店子里有巧心思的东西还多着呢。瞧我买的,这叫化妆刷。看看这个,是胭脂刷。大吧!以后要抹胭脂,只一笔就成了,不用再像以前用毛笔那样,来来回回地抹,还得担心抹得浓淡不匀。”
顿时便有人拉过一个女侍问道:“这什么……化妆刷,在哪里?哪一套出来我看看。”
女侍笑着应了。
可到底还是客人多,伙计少,却是转眼就叫这些女伙计们忙得有些顾头不顾尾了。也亏得客人中有不少热心肠的,知道了这些新奇宝贝的用法后,竟主动担当起了讲解员,给后来的人讲解着这些新鲜玩意儿的用法。
女人家原就爱个新奇,且还热衷于充着个师长替人答疑解惑,虽然其实她们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于是,一时间,这新开张的店铺里面几乎人满为患,以至于那胖胖的女掌柜不得不向那些还想要往店里挤的人们行礼道福,只等有客人从店里出来,才肯再放人进店里去。
那从店里出来的人中,十个里头倒有七八个手里果然拿着花间集那特有的、印着百花图案的小纸袋子,显然是真花了钱的。有一个没花钱的,出了门后,冲着门外那些看西洋景的人们撇嘴呲牙地道:“不就是比旁人家的口脂多配了一把刷子嘛,那价钱竟就翻了五倍还有余,这家店也忒黑了!”
那人话音未落,忽然就被人一脚揣在屁股上。只听一个公鸭似的嗓门在他身后喝骂道:“哪个放屁呢!这是只多一把刷子的事吗?!便是只多一把刷子,这么简单的主意,怎的没见你想到?!”
说话之人原是同一条街上另一家脂粉铺子雇来找麻烦的帮闲,他当着掌柜的面说那话,原就是等着店家出手的,如今终于如了愿,哪肯罢休,卷着衣袖便骂骂咧咧地想要上前。可等他扭过头来,看清那半大小子的面容后,却是吓得“哧溜”一下就钻进人群里不见了踪影。
人群里有认出这少年的,便全都规规矩矩地向着那少年行礼问安;不认识的,悄悄一打听,这才知道,这竟是王府里那一向以顽劣出名的二十六郎君。再想着刚才那人骂的话,一个个顿时便知道那人为什么溜得那么快了——仁丰里某户人家因骂了小郎被全家流配的事,虽然过去已经快一年了,此事的余威可犹在呢!
而若说那王府的二十六郎君是以顽劣闻名,那么自那首“餐花兮饮露”的长诗走红大江南北后,二十七郎君那堪比仙人般的“美姿仪”,也因着这首诗不胫而走了。广陵府的人都知道,那二十六郎君和二十七郎君几乎是焦不离孟的,见二十六郎在此,不由得人不想要一窥那二十七郎的“仙姿”。
于是,店外围着的人,不由更加踮着脚尖往店里张望起来。
只是,叫众人失望的是,那二十六郎身后,拉着他的胳膊,不许他冲进人群里去找那骂人之人的,却不是那仙人一般的二十七郎,而是一个身量未足的小女孩。
女孩看着应该十一二岁的年纪,生得竟比同龄人都还要娇小一些。虽然那身肌肤是少见的白净清透,偏十分遗憾地生了一双比常人都要小上一圈的眼,以至于她怎么也够不上个佳人儿的标准。
那二十六郎瞪着一双虎目在缩起脖子的人群里找着那骂他家祖宗之人时,阿愁正努力试着制止这如今正值中二年纪的鲁莽少年——怎么说,今儿也是“花间集”头一天开门,打人的事可千万不能发生!
而虽然年后她已经十一岁了,且在李穆的有意催肥下,如今的她终于脱离了骨架模型的范围,可比起那才十二岁,就已经跟十三四岁少年一般高壮的二十六郎来,她那点力道简直就像是蚍蜉撼树一般。
见实在拖不动这二货,阿愁便有些恼了,甩开李程的胳膊,喝道:“小郎再胡闹,我可要找廿七郎告状去了!”
因着那首赞美廿七的长诗,如今城里百姓都亲切地称呼李穆为“廿七郎”,连阿愁都也习惯这么称呼他了。
而那李程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握住了他经济命脉的李穆对他眯眼微微笑。
一听这话,李程立时顾不上找人麻烦了,赶紧回身对着阿愁拱手求饶道:“求放过。你是不知道,如今廿七愈发地凶残了,前儿竟直接把我的月钱全给拿走了。”
“谁叫你总是乱花的!”见他终于肯抬脚跟她走了,阿愁冷哼道:“也不知道是谁,被人以一只破鸟儿骗去一贯多钱……”——都快值二十个她了!
“怎么是破鸟儿了?!”二十六郎立时抗议道:“那可是黄雀!能衔旗子的!”
“鸟儿呢?”
“……飞了……”
他二人一边抬着杠一边穿过马路,进了对面一家酒楼的门廊下。却是谁都没有注意到,他们身后追踪着许多好奇的眼眸。
“二十六郎君身旁的那个女孩是谁呀?竟敢以这种口吻跟小郎说话!”因二十六郎的出现而静默了片刻的店里,有人轻声问道。
有人答道:“只看那身土布衣裳便能知道,肯定不是什么贵人府里的小娘子。”
“可要说是王府里的下人,她怎么敢以那种口气跟小郎说话?!”有人想到什么,便扭头问掌柜,“你们可认得那女孩?”
掌柜虽然认得阿愁,却是再不可能向不相干的人透露了她的身份,只装傻地一阵摇头。
有那心眼儿灵动的,忽然想到“二十六郎怎么会出现在这脂粉铺子里”这么个玄妙的问题,便忙问着那女掌柜,“这店的东家是谁?”
有人从那眉笔上想到什么,顿作惊呼状,道:“难道这店也跟隔壁那玉笔阁一样,是宜嘉夫人和几位小郎合开的?”
女掌柜憨憨笑道:“这倒不是,这是我们廿七郎自个儿的生意。”
“啊!”听着这花间集竟是二十七郎君的产业,原本还站在店外观望的小娘子们,顿时又激动了一半,便有人克制不住地大声道:“廿七郎肯定用了店里那些东西才生得那么好的!不管,我也要买点回去试试!”
已经快要穿过西凤大街上那川流不息车流的阿愁,在听到这声音时脚下险些被绊了一下,亏得李程及时拉住了她。回头看看身后那些堪比后世追星族般陷入疯癫的女孩子们,阿愁忍不住一阵摇头感慨,李程则是一阵哈哈大笑。
“等下我得把这句话学给廿七听。”他道。
第八十二章·独一份
且不说花间集那边开业的热闹, 只说二十六郎跟在阿愁身后上到酒楼的二楼。进到那间正对花间集的雅室里。一抬头, 便只见临街的窗户被推开一半, 李穆头戴幂篱, 正手扶着窗台, 从那窗缝间看着对面花间集门口涌动的人流。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14637/38480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