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推荐阅读:一定要和他分手(西幻)、动机不纯(骨科sp)、S级向导的治疗记录单(哨向nph)、狐狸精她是万人迷(NPH 九黎)、复爱(骨科,1v2)、叛逃之后(西幻nph)、季节性症状(1v1)、一朝坠海[强取豪夺]、长江绝恋(骨科NP)、秋潮(校园1v1)、
说说笑笑吃过早饭,宋秀程就对小秋道:“你今天休息一下,也可以在胡同附近走一走熟悉熟悉,我上午去学校一趟,下午回来陪你去办户口。”
小秋连连点头,让他尽管放心去,她就在家里收拾收拾,然后去找找卖菜卖副食的地方,看能买点儿啥回来。
宋秀程又叮嘱了几句,把大门上的钥匙交待给小秋,然后背了书包匆匆出门。
小舅舅走了,小秋一边在井台旁刷碗,一边借着天光,又细细地打量起院子的结构。
五间正房,堂屋一间,左右侧间、里屋各一间。正房做了出厦,立柱栏杆都是木质结构,脚下的台阶却是水泥混凝土结构了,看崭崭新的样子,应该是郑秋实分了房子之后新修缮过的。
正屋两侧,和东西厢房的夹角处各栽了一株树,她认得东窗前是一株石榴,此时石榴花开的正好,火红火红的。西窗前的树瘦伶伶的,树干也纤细,让东侧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一比,就跟个受气的小丫头似的。树冠倒是还算茂盛,却只见绿叶不见花,她也就不太敢认,只猜测可能是海棠?或者桂花?不论哪一种,好像都不错!
石榴树下放着一套石桌石凳,他们昨晚和今早吃饭都在这里。
洗完碗,小秋进屋换衣服,这一路走进去,又将屋子的格局陈设看了一下。
宋秀程说是房子陈旧,还真是没怎么改造过,墙壁仍旧是旧时的砖木结构。郑秋实接手之后,内墙粉刷过,顶棚也是新糊过得,屋子里光线略显黯淡,她也看不清是什么纸张,只觉得与墙壁的粉白不太一样,看着很光滑的样子。
门窗新刷了漆,窗子下半截的玻璃大概也是新装的,整齐明亮。上半截竟然还保留了老式的冰裂纹窗棂,糊了窗纱,外头另外加了一层玻璃窗,小秋爬到炕上去看了看,才发现,外头加的玻璃窗是支撑结构,开窗的时候要用撑杆撑着。
其他的陈设就简单了,东里间里就是一盘炕,东侧间则是书房的格局,北墙上立着两个书架,上边的书却不是太多,只摆了一架子稍多点儿。搭配的是一个书桌和一把椅子,都是新式家具。
堂屋上方,倒是放着条案八仙桌并一对圈椅,却也是最普通的款式。
第二百五十七章
她住的西里间同样是靠窗一盘炕,里侧放着一只衣橱,同样是新式家具,衣橱门上镶着一整面的大镜子。西侧间同样是书房布局,与东侧间家具是一样的,只都是空着的。
小秋转了一圈,就出去打了半盆水来,拿抹布开始擦拭家具表面的灰尘。
先擦了西屋,又去东屋里打扫擦拭了一遍,转回来,西屋的书架书桌都晾干了,她就将自己的课本和在学的医书翻出来,摆在书架上。斟酌了一下,又把自己从收购站里淘到的中外名著翻了五六本出来,摆在书架上。
弄完这些,她四下里看看,却总是觉得不太对,少了什么似的,屋里看着空荡荡的。郑秋实摆家具陈设明显上了心的……仔细一瞅,小秋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屋里家具基本都准备齐了,却没有半点儿软装饰,里屋没有门帘子,窗户上也没有窗帘,连蚊帐都没有……做晚她躺下就睡了,竟没觉得有蚊子。
她跑到镜子跟前照了照,这才发现,在她的脚踝和手臂上有三五个细小的红点——还是有蚊子的,她睡得太熟,没察觉到。
宋秀莲准备的很充分,窗帘门帘都备下了,小秋拿出来,三两下子就把自己房间的窗帘和门帘都挂上了。至于郑老头的东屋和小舅住的房间,她大瓷碗里倒是有好几匹布料,却要裁剪了再缝制了。她的针线活儿拿不出手,她决定裁剪好了,拿出去找个裁缝铺子给匝一匝去。
说起裁剪,小秋这才想起还用剪刀,在屋里找了一遍也没找到,于是,她就只能量好尺寸,把布料拿到裁缝铺子里去裁剪缝纫了。
收拾好这一摊,小秋洗把手,拿出几张白纸和笔,在书桌前开始给爹娘和姥姥姥爷写信。
落笔“爹娘”两个字写下去,她不由就想起娘送她出门的情形,鼻子一酸,差点儿又落了泪。
抬起头,吸吸鼻子,小秋压下心头的那股子酸涩,然后开始写:“与小舅一路顺利,晚上十点顺利到达。”
接着就是对小院的描述,师傅给准备的很周道啊,院子里种着一株大石榴树,开满了火红的石榴花啊……洋洋洒洒,流水账似的写下去,很快就写满了两页纸,然后她就此打住,说等到了学校,再给爹娘写信说明云云。
给姥姥姥爷的信,与给爹娘的大同小异,重点地说了说小舅一路如何任劳任怨,照顾有加,还把早餐时小舅讲的笑话写了进去,也写了两页纸打住。
家里没有信封,小秋只能把写好的信折起,装进书包。然后去厨房里找了找,没找着篮子,找着一个网兜,将就着揣在书包里,又抱起布料出了门。
小秋一开大门,就遇上两个拎着篮子的大妈,一见小秋,矮胖的那个就热情地打招呼:“你是郑教授家孙女儿吧?你爷爷给我们说过你要过来……瞧瞧这小姑娘长得,真水灵呀!”
另一个容长脸的也笑着点头:“是挺水灵的。你爷爷没回来呀,你一个人住吗?”
“奶奶们好!”小秋先问候一声,这才微笑道:“我爷爷工作忙,不经常回来。不过,有我小舅陪我呢,我也不是一个人!”
她一个小姑娘,即便真的是一个人住着,也不敢让人知道。她向来秉承的是不害人,但不妨碍她常备着警惕之心。
“这小姑娘伶俐的。”胖大妈笑呵呵地拍拍小秋的胳膊,一脸赞许道,“你一说小舅我就知道了,今早上还看见一个俊小伙儿出来买早点的……我姓秦,她姓石,就住在你们家里边儿,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言语,咱们街里街坊的,就得互相照应着才行。”
小秋笑靥如花地点点头:“那就先谢谢奶奶了!我叫小秋,以后少不了要让奶奶们多受累照应。”
长脸的石大妈探头往小秋身后的院子里看,一边随意地问:“你小舅看着倒是生的秀气,做什么工作的?”
院子里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小秋也没阻挡她的探看,只微微笑道:“我小舅去年考上大学,如今在北大读书。”
“哎哟,大学生啊……怪不得看着文质彬彬的!你小舅舅看着挺年轻,还没结婚吧?”石大妈立刻被宋秀程的大学生身份吸引,也顾不得往院子里看了,回头热络地向小秋询问起来。
秦大妈有些看不惯,咳了一声,石大妈立刻讪讪道:“那啥……哎,小秋啊,你家院子里还有井哎,我们能不能来你家打水呀?”
秦大妈暗暗鄙夷石秀荣贪便宜,不过两个人终究住着一个院子,少不得替她打圆场:“咱们胡同里都是合居,没有自家打井的,都是去胡同口儿打水……”
去胡同口打水其实也不算太远,就是人多,常常需要排队。冬天腊月里还容易冻住,又得用火烤又得找人修的……
小秋一家几口,包括郑秋实也是刚进京的,正要了解熟悉街坊邻居呢,自然不会舍不得一点井水。
于是,爽快地笑着应承道:“两位奶奶不用客气,只要家里有人,你们尽管来打水。”
一听她这话,两位大妈的脸上都露出笑来。
小秋自然而然地询问了买菜的地方,秦大妈立刻道:“小秋要买菜啊,带好了副食证了吧?出胡同北拐,过一个街口就是副食商店,菜和肉都在那边买……哦,你要买菜可要赶紧的,每天来的菜就那么些,去晚了好的都被挑走了,可就只有捡剩下的烂菜帮子了。”
石大妈也道:“今儿还有新鲜鲅鱼,你赶紧跑几步,说不定还能赶上点儿!”
不等她的话音落下,石大妈就道:“那个哪儿还赶得及呀,你没看那队排的,都排出二里地了……小秋还是赶紧去买点儿青菜才是正经,今儿的黄瓜茄子还不错,都挺新鲜的。”
石大妈跟着道:“今儿的韭菜也不错,挺嫩的。”
小秋连声答应着,复又转身往回走:“多亏了二位奶奶提醒,我还真忘了带副食证。”
第二百五十八章
那两位大妈还在后边嘱咐呢:“小姑娘可别跑错了方向,出胡同向北拐……咱们这一片的证只能在双塔合作社买东西,去别的地儿可就不好使啦!”
小秋遥遥地答应着,进门拿了副食证,抱着布料匆匆出了门。
等她带了副食证,按两个大妈指点的方向找过去,果然就看见街口副食商店门口搭了个棚子,棚子底下放的什么菜看不见,就看见围着都是人,东边儿有不到两米的水泥柜台,前面排着长长地两排队伍,小秋就猜是卖鲅鱼的。
小秋连连点头,让他尽管放心去,她就在家里收拾收拾,然后去找找卖菜卖副食的地方,看能买点儿啥回来。
宋秀程又叮嘱了几句,把大门上的钥匙交待给小秋,然后背了书包匆匆出门。
小舅舅走了,小秋一边在井台旁刷碗,一边借着天光,又细细地打量起院子的结构。
五间正房,堂屋一间,左右侧间、里屋各一间。正房做了出厦,立柱栏杆都是木质结构,脚下的台阶却是水泥混凝土结构了,看崭崭新的样子,应该是郑秋实分了房子之后新修缮过的。
正屋两侧,和东西厢房的夹角处各栽了一株树,她认得东窗前是一株石榴,此时石榴花开的正好,火红火红的。西窗前的树瘦伶伶的,树干也纤细,让东侧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一比,就跟个受气的小丫头似的。树冠倒是还算茂盛,却只见绿叶不见花,她也就不太敢认,只猜测可能是海棠?或者桂花?不论哪一种,好像都不错!
石榴树下放着一套石桌石凳,他们昨晚和今早吃饭都在这里。
洗完碗,小秋进屋换衣服,这一路走进去,又将屋子的格局陈设看了一下。
宋秀程说是房子陈旧,还真是没怎么改造过,墙壁仍旧是旧时的砖木结构。郑秋实接手之后,内墙粉刷过,顶棚也是新糊过得,屋子里光线略显黯淡,她也看不清是什么纸张,只觉得与墙壁的粉白不太一样,看着很光滑的样子。
门窗新刷了漆,窗子下半截的玻璃大概也是新装的,整齐明亮。上半截竟然还保留了老式的冰裂纹窗棂,糊了窗纱,外头另外加了一层玻璃窗,小秋爬到炕上去看了看,才发现,外头加的玻璃窗是支撑结构,开窗的时候要用撑杆撑着。
其他的陈设就简单了,东里间里就是一盘炕,东侧间则是书房的格局,北墙上立着两个书架,上边的书却不是太多,只摆了一架子稍多点儿。搭配的是一个书桌和一把椅子,都是新式家具。
堂屋上方,倒是放着条案八仙桌并一对圈椅,却也是最普通的款式。
第二百五十七章
她住的西里间同样是靠窗一盘炕,里侧放着一只衣橱,同样是新式家具,衣橱门上镶着一整面的大镜子。西侧间同样是书房布局,与东侧间家具是一样的,只都是空着的。
小秋转了一圈,就出去打了半盆水来,拿抹布开始擦拭家具表面的灰尘。
先擦了西屋,又去东屋里打扫擦拭了一遍,转回来,西屋的书架书桌都晾干了,她就将自己的课本和在学的医书翻出来,摆在书架上。斟酌了一下,又把自己从收购站里淘到的中外名著翻了五六本出来,摆在书架上。
弄完这些,她四下里看看,却总是觉得不太对,少了什么似的,屋里看着空荡荡的。郑秋实摆家具陈设明显上了心的……仔细一瞅,小秋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屋里家具基本都准备齐了,却没有半点儿软装饰,里屋没有门帘子,窗户上也没有窗帘,连蚊帐都没有……做晚她躺下就睡了,竟没觉得有蚊子。
她跑到镜子跟前照了照,这才发现,在她的脚踝和手臂上有三五个细小的红点——还是有蚊子的,她睡得太熟,没察觉到。
宋秀莲准备的很充分,窗帘门帘都备下了,小秋拿出来,三两下子就把自己房间的窗帘和门帘都挂上了。至于郑老头的东屋和小舅住的房间,她大瓷碗里倒是有好几匹布料,却要裁剪了再缝制了。她的针线活儿拿不出手,她决定裁剪好了,拿出去找个裁缝铺子给匝一匝去。
说起裁剪,小秋这才想起还用剪刀,在屋里找了一遍也没找到,于是,她就只能量好尺寸,把布料拿到裁缝铺子里去裁剪缝纫了。
收拾好这一摊,小秋洗把手,拿出几张白纸和笔,在书桌前开始给爹娘和姥姥姥爷写信。
落笔“爹娘”两个字写下去,她不由就想起娘送她出门的情形,鼻子一酸,差点儿又落了泪。
抬起头,吸吸鼻子,小秋压下心头的那股子酸涩,然后开始写:“与小舅一路顺利,晚上十点顺利到达。”
接着就是对小院的描述,师傅给准备的很周道啊,院子里种着一株大石榴树,开满了火红的石榴花啊……洋洋洒洒,流水账似的写下去,很快就写满了两页纸,然后她就此打住,说等到了学校,再给爹娘写信说明云云。
给姥姥姥爷的信,与给爹娘的大同小异,重点地说了说小舅一路如何任劳任怨,照顾有加,还把早餐时小舅讲的笑话写了进去,也写了两页纸打住。
家里没有信封,小秋只能把写好的信折起,装进书包。然后去厨房里找了找,没找着篮子,找着一个网兜,将就着揣在书包里,又抱起布料出了门。
小秋一开大门,就遇上两个拎着篮子的大妈,一见小秋,矮胖的那个就热情地打招呼:“你是郑教授家孙女儿吧?你爷爷给我们说过你要过来……瞧瞧这小姑娘长得,真水灵呀!”
另一个容长脸的也笑着点头:“是挺水灵的。你爷爷没回来呀,你一个人住吗?”
“奶奶们好!”小秋先问候一声,这才微笑道:“我爷爷工作忙,不经常回来。不过,有我小舅陪我呢,我也不是一个人!”
她一个小姑娘,即便真的是一个人住着,也不敢让人知道。她向来秉承的是不害人,但不妨碍她常备着警惕之心。
“这小姑娘伶俐的。”胖大妈笑呵呵地拍拍小秋的胳膊,一脸赞许道,“你一说小舅我就知道了,今早上还看见一个俊小伙儿出来买早点的……我姓秦,她姓石,就住在你们家里边儿,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言语,咱们街里街坊的,就得互相照应着才行。”
小秋笑靥如花地点点头:“那就先谢谢奶奶了!我叫小秋,以后少不了要让奶奶们多受累照应。”
长脸的石大妈探头往小秋身后的院子里看,一边随意地问:“你小舅看着倒是生的秀气,做什么工作的?”
院子里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小秋也没阻挡她的探看,只微微笑道:“我小舅去年考上大学,如今在北大读书。”
“哎哟,大学生啊……怪不得看着文质彬彬的!你小舅舅看着挺年轻,还没结婚吧?”石大妈立刻被宋秀程的大学生身份吸引,也顾不得往院子里看了,回头热络地向小秋询问起来。
秦大妈有些看不惯,咳了一声,石大妈立刻讪讪道:“那啥……哎,小秋啊,你家院子里还有井哎,我们能不能来你家打水呀?”
秦大妈暗暗鄙夷石秀荣贪便宜,不过两个人终究住着一个院子,少不得替她打圆场:“咱们胡同里都是合居,没有自家打井的,都是去胡同口儿打水……”
去胡同口打水其实也不算太远,就是人多,常常需要排队。冬天腊月里还容易冻住,又得用火烤又得找人修的……
小秋一家几口,包括郑秋实也是刚进京的,正要了解熟悉街坊邻居呢,自然不会舍不得一点井水。
于是,爽快地笑着应承道:“两位奶奶不用客气,只要家里有人,你们尽管来打水。”
一听她这话,两位大妈的脸上都露出笑来。
小秋自然而然地询问了买菜的地方,秦大妈立刻道:“小秋要买菜啊,带好了副食证了吧?出胡同北拐,过一个街口就是副食商店,菜和肉都在那边买……哦,你要买菜可要赶紧的,每天来的菜就那么些,去晚了好的都被挑走了,可就只有捡剩下的烂菜帮子了。”
石大妈也道:“今儿还有新鲜鲅鱼,你赶紧跑几步,说不定还能赶上点儿!”
不等她的话音落下,石大妈就道:“那个哪儿还赶得及呀,你没看那队排的,都排出二里地了……小秋还是赶紧去买点儿青菜才是正经,今儿的黄瓜茄子还不错,都挺新鲜的。”
石大妈跟着道:“今儿的韭菜也不错,挺嫩的。”
小秋连声答应着,复又转身往回走:“多亏了二位奶奶提醒,我还真忘了带副食证。”
第二百五十八章
那两位大妈还在后边嘱咐呢:“小姑娘可别跑错了方向,出胡同向北拐……咱们这一片的证只能在双塔合作社买东西,去别的地儿可就不好使啦!”
小秋遥遥地答应着,进门拿了副食证,抱着布料匆匆出了门。
等她带了副食证,按两个大妈指点的方向找过去,果然就看见街口副食商店门口搭了个棚子,棚子底下放的什么菜看不见,就看见围着都是人,东边儿有不到两米的水泥柜台,前面排着长长地两排队伍,小秋就猜是卖鲅鱼的。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24182/55477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