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_分节阅读_24
推荐阅读:事不过三、万古神帝、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
既然荣国府的男婴是贾宝玉,那么林家贾敏前两年生下来的女儿该不会就是林妹妹林黛玉吧……
某人对于林黛玉的印象基本上只剩下长得漂亮,父母都死了,会作诗,成天忧郁,最后没嫁成贾宝玉就挂了。本来因为那句“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对这位林黛玉有几分好感的,结果一想到她是林海和贾敏的女儿就彻底打住了。林海当初还打算断他文举之路来着,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断人青云之路简直堪比挖人祖坟,林海和他仇大着呢,还对他女儿有好感?那不是欠虐吗?他又不是抖M。
这么一说他就把几个有点儿印象的人物串起来了,那薛宝钗大概就是金陵薛家的女儿,那惜春就是宁国府的,至于大观园本来用来迎接的贤德妃?江源想了想,该不会是贾政的女儿吧,嗯,年龄上倒是靠谱。这倒给他提供了一个方向,若是那贾政的女儿嫁给了某个皇子却没进睿王府,那她嫁了哪个,哪个就等着被他算计死吧。
仔细一想,若是这世上没有他穿过来,这个叫做江源的孩子就不知道流落何方了,那当时无人营救的司徒晟估计也已然死去,也就是说《红楼梦》里那位登基的新君并不是司徒晟,那到底是谁坐了这江山呢?有趣。
除了服,除了孝,贾赦就代表荣国府上了折子,今上的旨意随后就下来了。贾赦作为袭爵的长子,袭一等将军的爵位,贾政这个次子也捞到个正六品的工部主事来当。贾政心中还有些不满职小位卑,贾赦也觉得袭的爵位有点低,管家赖大反应倒快连忙一个荷包递给传旨的太监,那派来宣旨的太监只冷笑一声接都没接。刚才还觉得委屈的贾家兄弟这才知道捅了篓子了,连忙上前来劝,好不容易哄得那太监收下了荷包,那公公言道:“荣国府这几年闹出不少乱子,圣上都有听闻,心中很是不喜,贾将军,贾主事,还有那位国公夫人,且好自为之吧。”公公转身就出去了。
一听这话就不对,今日被宣来接旨的只有贾家兄弟两人,贾母根本就没出来,那这公公特意提到贾母……贾家兄弟只觉得冷汗从背上滴滴答答流淌下来,这都已经是晚春了竟然还一阵发寒。圣上该不会对老太太……心怀不满?
联想起半年前日史家兄弟来贾府闹事,那史老侯爷本就因大儿子病逝而忧伤过度身体虚弱,被王子腾那么一闹更加不好,缠绵病榻几个月最终还是故去了,临去之前都没能看到大儿子的遗腹之女诞生,这史家兄弟能不为此事大闹荣国府吗?
那王子腾,也是二品的京官,虽然闹的是史家,可心里怨恨的指不定还是贾家呢。
也怪他们这位老母,气死了父亲又带累了全家,这,唉,家门不幸啊。若不是贩卖祭田之事被漏了出去,圣上如何会震怒,他们所袭的爵位,所授的官职也会比现在高得多吧。唉……
贾珠的婚事早就已经定好了,现如今也要走三媒六聘的过程了,虽说当初定下婚事的是贾母,可是以贾政的性子说什么也干不出悔婚的事情,还是和李家商定好了婚期,给儿子操办起婚事来。贾珠为着守孝,又耽误了一次恩科的会试,今年又因除服之事繁琐他又身体不佳,而耽误了一次会试,下一次会试在三年之后,还不如趁机迎娶妻子为贾家开枝散叶的好。
贾琏也已经到了要相看的年纪了,为了挽回王子腾这个二品大员的亲戚,王夫人便建议贾琏求娶王家的女儿王子腾的侄女王熙凤。对此贾赦倒是难得的没跟二房唱反调,这王子腾的侄女倒是门好亲,总比那李守中的女儿强,这也就定下来了,只是王熙凤年纪还小,还需要等两年才能嫁过来。
说到年纪上,其实贾元春的年纪也可以相看相看了,可王夫人有别的心思。她家老爷不过是个六品的小官,大大拉低了元春的身份。元春,说得好听了是国公爷的长孙女,说得不好听了就是个六品官的嫡女。她当初是怨恨贾母给珠儿定了李家,可现在心中琢磨元春的婚事却真的高不了,不是定给四品以下的小官之子,就是定给勋贵之家袭不了爵位的嫡次子嫡三子,她的元春生辰如此好,又气度出众,比起王妃都不差,与其去小官家里蹉跎一辈子,还不如搏一搏!
她都打听好了,这些年今上年纪大了,不开大选了,可小选却没停。靖朝的规矩,宫中招募宫女多是在民间买下适龄女子入宫,比如那江淑妃便是如此入宫的。可这等平民女子到底少了见识,所以便要以小选的方式选一些小官之女进宫做女官来统领宫女。虽说女官不是嫔妃,可也算不错了,只要被皇上或是哪个皇子看上不也能一步登天吗?
有了江淑妃这个例子,不知多少宫女女官都活了心思,王夫人当然也不能免俗,她就不信她的元春天生的贵命,还不如那个薄命的江淑妃吗?她的女儿若是成了宫妃王妃,还能不帮衬一下两个兄弟吗?想那弘武伯江岩也不过是平常之人,现如今竟然也做到了大理寺卿,她的儿子都是天生聪慧的好苗子,有了姊妹的帮衬更是封侯拜相都不在话下,到时候她也就熬出头了。
因有了这般想头,她也将话给元春说明白了,那贾元春也是心狠的,一咬牙就应了下来,大不了蹉跎几年等到年纪大了放出宫来再嫁给高官之家做继室,她说什么也不要嫁给一介小官平民耽搁了一辈子。
王夫人和贾母的想法不同,贾母看好五皇子,她却觉得大皇子必能继承皇位,一门心思想把元春送进大皇子府中。可她和贾母都不知道宁国府此时也开始押注了,贾珍暗地里联络了工部营缮司的郎中秦业,他家从养生堂抱养了一个女儿,可这女孩子却是有来历的,乃是太子微服出宫的时候与一个歌姬的私生之女。他这一注却是压在了太子的身上,至于荣国府,现在关系既然远了,又何必说出来让他们知道呢……
江源懒得了解荣国府的龌龊,他现在也发愣来着。本来是到睿王府报告一下骑射训练的进程,谁知就被司徒晟塞了个小团子到怀里,紧张得他手脚都快不会动了,直挺挺僵在那里,连脖子都不敢转。
司徒晟还是第一次见到一贯冷静自若的江源这般样子,不由哈哈大笑,“清远啊,这是本王的长子司徒烨,予你做个徒弟可好啊?”
江源抽抽嘴角,平时都是你来我去的说话,现如今本王都出来了,根本就不给我推卸的余地嘛。看了看怀里的小豆丁,江源有些无语,这孩子今年才刚四岁吧,放在现代幼儿园小班还没毕业呢,又不是他这样生而知之的穿越客,这么小就被丢去上学,真的好吗?
没办法,不同意也得同意,就这么一下他就成了司徒烨的老师。翻过来想一想,这也不错,看着睿王的意思,只要他登基,这小豆丁必然是太子,若这孩子真能成为皇位继承人,那江家至少可以再延续三代富贵,至于三代以后……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三代以后就要看子孙后代的本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到时候他也看不到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不过这么小的小豆丁被发配来学习,要是下手重了搞不好人家孩子就厌学了,最好还是寓教于乐的好。说实话,靖朝的启蒙教育简直就是摧残,哪有孩子刚一上学三四岁就学《诗经》的?那么大点儿的小孩知道什么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啊?就好比后世学英文,一上来不教你好谢谢再见,上来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估计所有的学生都得崩溃。
反正就是认字嘛,弄那么难干什么?江源只是给司徒烨讲一些《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弟子规》《百家姓》之类这年头根本就没有他前世在福利院背着玩的东西,其实启蒙教材中最好的就是《三字经》,可惜里面涉及到历史的地方太多,和这个世界完全对应不上,《千字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只能忍痛放弃了。
他也怕小豆丁厌学,所以每让他学会一小段,认几个生字之后就抱着他讲故事。童话故事之类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毒害小孩子了,司徒烨这样的孩子必须早熟,不然就容易出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江源干脆就讲起了历史故事。有人说四大名著里排行第一的应该是《红楼梦》,但江源不敢苟同,红楼梦说到底也不过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虽然小中见大里面的诗文也确实精彩,但气魄就有些小了,江源更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三国集兵法、谋略、争权、夺利、文治、武功、战乱、一统于一体,相比宅斗教材《红楼梦》来说更适合司徒烨的身份。
他也没全照着演义里面讲,掺杂着《三国志》的正史讲给了小豆丁听,果然激发了小豆丁的兴致。每天都盼着江源来上课,学东西也起劲儿了,只希望学得好了老师好给讲故事。
司徒晟开始还会问一下儿子江源都教了些什么,等司徒烨口齿清晰地复述了一遍江源的教学内容,还说要给两岁的弟弟司徒灿讲故事,司徒晟就有点儿被镇住了。一个四岁的孩子,放到现代不过算作三周岁,表达能力那就是个渣,有时候难免前言不搭后语,可司徒烨已经能成功复述一大段故事了,从头到尾逻辑清晰,丝毫没有混乱颠倒之处,这已经能被称为早慧了。什么?你说孔融四岁会让梨?那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又不是出自正史,说白了就是当时人们的八卦,是真是假你看看江源现在头顶雷神的职衔就知道了,信则有,不信则无,当不得准的。
骆宾王那是神童的代表人物了,也不过七岁能诗,作的还是首《咏鹅》,他要是七岁就能作出《帝京篇》来,就不是神童是妖孽了。其他的包括司马光砸缸之类的早慧之事也是故事主角七八岁时的事情了。就算是和孔融几乎同一时代的陆绩也是六岁才传出“怀橘遗亲”来的,如果现在来看他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典范,那还能传出早慧来,所以司徒烨的表现当然令司徒晟很是惊喜,更别提司徒烨所讲之事与兵法相合,一听就知道必是难得的佳作。
司徒晟不明白,江源却很清楚,小孩子若想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很简单,就是听故事和复述故事。他每天给司徒烨讲一段故事,等到司徒烨能够复述出来才讲下一段,小孩子本身表现欲/望就强,一来二去表达能力就上去了,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水平也就提高了,心智也会逐渐提高。上一世他有个朋友是教育专家,给他说着玩的,结果这一会儿就用上了。
除了识字听故事,江源还每天带着小豆丁跑跑步,做做操,拉伸一下筋骨。孩子太小,不到练武的时候,神经还在发育阶段平衡能力也不好,高难度动作完全做不了,不过锻炼锻炼身体倒是能增加免疫力。不得不说,因为活动量大了,司徒烨饭量有所提高,个子都长得快了,整整一年都没生过病,再加上学了书文,明礼懂事,简直一天一个样子,喜得司徒晟和柳王妃合不拢嘴。
江源不知道,司徒晟派人将江源每日传授的东西传授的方法都记录成册,准备以后皇子皇孙都照着这个学习,也别说,还真的教育出不少出名的人物,他也就成了靖史上出了名的教育家……
所以说,说好的文治武功呢?为什么会是教育家啊?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的一章,又是4000+,感觉自己果然萌萌哒~(づ ̄ 3 ̄)づ
这一章把贾家又拖出来溜溜,而后塞给江源一只小团子,这只团子就是江家永恒的保障……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在现代教育学家嘴里是被各种批判的,不过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一直存疑。作为正史的《后汉书》里没有记载,《三国志》里也没有提到过,后世作注的时候也没什么可靠的证据。这个故事是出自于《世说新语》和《融家传》的,后面那本《融家传》不是很靠谱,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出来的都没有记载,完全是野史一流,可信度没那么高。而《世说新语》写的是当时魏晋时期的名人轶事,比华盛顿砍樱桃树、达芬奇画鸡蛋、瓦特看到开水壶发明蒸汽机这种纯属虚构的故事强不到哪里去,编造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如果真的有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还是很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的,孔融让梨不是推让,里面有一个“法”字用得好,他让梨不是因为孝悌,而是因为法度,依照法度长者应该得到更好的,位卑者则只能得到最差的,这个故事的逻辑也就正确了……
三岁的孩子说话真的很缺乏逻辑性,前言不搭后语是常事,不过让孩子复述故事能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增长智力倒是真的,反正我们家的小孩子都是这么教出来的。两三岁就用卡片教一些简单的文字和加减法之类的,三岁的时候就能每天背两首古诗了,最重要的是还可以逻辑清楚的讲一些童话故事,上学以后小学二年级就能看简体字的书了,语文水平一直在线上,我眼看着她被培养成这种样子的。或许觉主的文字水平也是这么教出来的,不过据说我从小记忆力就很棒~……不过现在记忆力持续衰退中,童年时的水平估计就剩下写几首酸诗了……
☆、第三十三章 教弟子年少立志向 顾妻儿江源喜若狂
除了睿王,剩下的四名皇子最近倒是老实许多,大皇子领了工部的差事,每日都往工部去跑,太子最近悄无声息了也不知在做什么,四皇子被派去了礼部,最是清闲,每日里面沉似水,就像别人都欠他钱了似的,五皇子最近却在编书。
对于五皇子的动态江源实在是无语,确实,历代明君为了彰显文治之功都会编书的,比如永乐大典啊,康熙字典啊,四库全书啊,可那是当了皇上之后才干的事啊。当皇子的时候编书编的再好也没用,就比如唐朝李世民的儿子魏王李泰,这位倒是编了本《括地志》,后世评价道:“其书称述经传,山川城冢,皆本古说,载六朝时地理书甚多,以此长于《元和郡县图志》而在其先。”这评价不可谓不高了,结果他还不是没当上皇帝,反倒是他一贯看不起的弟弟李治坐上了帝位。再比如说曹植,这位就文学功底来说还胜过与他同称三曹的老哥曹丕,可最后接替曹操之位的还是曹丕而不是曹植。这不是说曹植不聪明,也不是说李泰没才干,而是文学青年就不是当政的料,满脑子都是不合时宜怎么打败政敌啊?
作为一个政治家,厚黑是一定要掌握的,并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从政,但成功的政治家绝对都是好演员。比如说汉武帝刘彻,这位可谓是穷兵黩武的典范,打败了匈奴是不假,可国家也被他造害得不轻,全国经济差点就彻底崩盘,要是放下现代十个总统都下台了,结果这位影帝大人就来了一出罪己诏,立刻就搬回了民众心中的形象,反成为了一代明君。
再看看隋炀帝,按功绩,隋炀帝领兵统一了国家,挖掘了大运河,推动了科举考试,光凭这些说是一代明君也不为过,可惜这位就是不会演戏,国家一赤字他就不知所措了,口号喊得响亮,实际做事却不行,结果就闹了个千古昏君的名头。若说弑父杀兄,那李世民比他好不到哪里去;若说接收了自己老爹的小妾,李治和李隆基哪个都没脸找他算账;征伐高丽失利,汉武帝和唐太宗还不都因为天气原因战略性撤退了?喜欢修别墅,喜欢下江南,那康熙和乾隆膝盖都能被射穿,这几位没事就下一趟江南也没见天下大乱啊?就连出了名节俭的雍正皇帝还收拾出个圆明园呢,汉武帝那就更别说了,上林苑的豪华程度是历史留名的。隋炀帝最大的错处就在于不会演戏。李世民还知道立个魏征做牌坊呢,哪怕内心深处恨不得把魏征千刀万剐,也记得等他人死灯灭了才吹灯拔蜡,翻脸不认人,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曹操可谓大英雄了吧,文治武功都是当世之雄,可为什么后世把他骂成那样还得鲁迅给他平反啊?就因为曹操太爱说实话,脸皮没有别人厚。三分天下之时他曹操没有称帝,反倒孙权刘备都当皇帝了,那时候汉献帝还活着呢,为什么后世之人没人骂孙权刘备是乱臣贼子反而把敬奉皇帝的曹操给打倒了?若说挟天子令诸侯当年周公、霍光哪个做的不比曹操过分,那霍光甚至使人毒死了皇后,也没见被打倒啊,原因何在,就在于曹操脸皮不够厚,戏演得不完整。
圣人之师管仲死前曾经病榻论相,言道君子不可为政,因为君子可欺之以方。其实不只是君子,很多人天性都不适合为政,像是司徒易这样的人,当了皇帝怕也是个傀儡皇帝,根本斗不过群臣。
为此江源教导司徒烨的时候着重注意了他的心性,要养其德,却不能将他真给教成了迂腐君子,时不时带他做些常人觉得淘气的事情,不过是为了锻炼他的心性。做皇帝是要心思缜密的,可也需要胆子大敢下注,若连惊人之语都不敢发出,连惊人之志都不敢有,拿什么争这天下之位啊。
有一天讲故事,江源讲完之后发了下感慨,“烨儿,你可有什么志向啊?”
“老师有何志向?”司徒烨现在一点都不怕这个姑父兼表叔,时常没大没小的来这么两句。
江源笑道:“我的志向?我有管仲乐毅之志,伊尹子牙之向,希望能开创千古未有之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也不觉得自己口气大,只是望向五岁的小徒弟,“烨儿,你呢?”
司徒烨昂起了头,抿着嘴好像很严肃的样子,“我听老师说尧舜之时也有人饿死,前些年战乱也有人易子而食,我想让天下间再也没人冻饿而死,征战之事都发生在海外,天下间永远太平富足。”
这志向可不小,不做皇帝哪里能管这样的事?江源笑了笑,“那你要记下这个志向,一辈子都不变。”
“好,一辈子都不变。老师的志向也不能变。”司徒烨笑着说道,小脸扬的高高的,似乎在等着江源的承诺。
“行,老师的志向也一辈子不变。”江源笑了。所谓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志,当初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说过“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说过“彼当取而代之”,就连刘备也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曹操还未消灭袁绍就作《观沧海》,毛老大人抗战前就写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是他的周首辅也有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怕志向大,做大事之人,焉能没有大志向!
窗外,司徒晟静立无语,默默站了片刻才离去,此后再也没问过司徒烨学业之事。柳王妃偶尔好奇,司徒晟沉默半晌说道:“清远非常人也,教导弟子之法闻所未闻,但观他所言所想,烨儿将来必然远超众人,超过高皇帝和太宗也未必不可。”
这评价可太高了,柳王妃都怔了一下,不过想想每一天都有变化的儿子,倒也说不出什么了。前些天司徒烨一时踩错了台阶摔了个跟头,后面跟着的柳王妃还很着急,结果没等人扶司徒烨自己就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看着擦破皮的手掌也没在乎,只是让人取水洗净了手而已,连药都没擦。她在那里担心,司徒烨却说道:“老师说过人生挫折无数,成大事的人不把挫折当一回事,成不了大事的人却在斤斤计较过去的事。我不过摔了个跟头,连挫折都算不上,没必要紧张。”
是四周岁的孩子,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柳王妃自己反正是没见过这么灵秀的孩子。江源把司徒烨教育得这么好,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看了看怀里抱着的二儿子司徒灿,琢磨着是不是再大点儿也送到江源那里去,绝对能成才。
江源教弟子,回家就晚了一点儿,他曾说过回来晚了月华就不要等他,所以最近回家的时候月华都已经用过晚膳了。今天一进家门,江源习惯性地问了给他取家居衣服的溪客月华晚上用了什么。结果溪客支吾了半天才答道:“公主胃口不好,只用了几口粥就不用了。”
几口粥?那怎么行!江源吩咐让厨上准备小米粥,再备一点清爽的小菜用酸辣调了淋上香油送上来。他怕月华是病了,所以挑的小菜最是开胃,身体不适也能吃得进去,自己赶忙换了衣服去看妻子。
月华是真不舒服,这两天总是觉得胃里翻腾,吃不下咽不下的,虽然也觉得饿,可一吃就往上翻腾闹得她也不敢吃了。江源推门进来的时候她正靠坐在榻上眯着呢,听到声响知道丈夫回来了,这才睁开眼睛,“回来了,用膳了吗?”
“还问我呢,你晚上吃了几口?”江源走过去把月华扶了起来,“我叫厨上再准备点好克化的粥菜,你好歹再吃两口,吃完了我命人招来太医给你看看,你这精神头这么差别是病了。”
月华对丈夫的体贴很是受用,也不知是不是酸辣的小菜合了胃口,一口气喝了一碗粥才停下筷子。江源也不用别人帮扶,抱着月华就进了内室放在了床上,亲手给她除了鞋袜用被子盖好,“你先歇歇,等等再睡,听听太医怎么说的。”月华笑着应了。
因是冠英侯府的帖子,太医来得倒快,不多时一名蓄着长须的老太医就被丫鬟引着进了房门,江源早就放下了床帘,那太医放好脉枕仔细诊脉,一会儿就站起身来,也不用江源问就直接说道:“侯爷大喜啊,公主这是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这句话一出江源都觉得脑袋嗡了一下,紧接着就一阵欣喜,他这两世以来第一个孩子即将要降临,怎能让他不欣喜若狂!他忙问道:“这胎坐的可稳?”
“很是稳妥,不必服什么安胎的药物,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只不过饮食上需要留心。”这太医写了张单子将孕期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的事情交代清楚,这才领了一个大红封离开侯府。
太医在的时候江源还板着点,太医一走江源直接原地翻了个跟头,把月华逗得不轻。这也不能怪他,现如今他都二十又一了,算上前世他都有天命之年了,这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怎能让他不兴奋?江源欣喜之下来到床边,抱住月华就在她小腹上亲了一下,又在妻子脸上来了一下,这才心满意足。
月华笑了一阵才说道:“现在这么高兴,若我生出来的是女儿怎么办?”
江源毫不在乎,他那个年代周围的同学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女孩怎么了,难道比男孩差什么吗?他这人是一点宗族概念都没有的,就连江岩这个叔叔也只是当亲戚处,没觉得宗族怎么样,还会在乎生的是男是女能不能传宗接代?
某人对于林黛玉的印象基本上只剩下长得漂亮,父母都死了,会作诗,成天忧郁,最后没嫁成贾宝玉就挂了。本来因为那句“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对这位林黛玉有几分好感的,结果一想到她是林海和贾敏的女儿就彻底打住了。林海当初还打算断他文举之路来着,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断人青云之路简直堪比挖人祖坟,林海和他仇大着呢,还对他女儿有好感?那不是欠虐吗?他又不是抖M。
这么一说他就把几个有点儿印象的人物串起来了,那薛宝钗大概就是金陵薛家的女儿,那惜春就是宁国府的,至于大观园本来用来迎接的贤德妃?江源想了想,该不会是贾政的女儿吧,嗯,年龄上倒是靠谱。这倒给他提供了一个方向,若是那贾政的女儿嫁给了某个皇子却没进睿王府,那她嫁了哪个,哪个就等着被他算计死吧。
仔细一想,若是这世上没有他穿过来,这个叫做江源的孩子就不知道流落何方了,那当时无人营救的司徒晟估计也已然死去,也就是说《红楼梦》里那位登基的新君并不是司徒晟,那到底是谁坐了这江山呢?有趣。
除了服,除了孝,贾赦就代表荣国府上了折子,今上的旨意随后就下来了。贾赦作为袭爵的长子,袭一等将军的爵位,贾政这个次子也捞到个正六品的工部主事来当。贾政心中还有些不满职小位卑,贾赦也觉得袭的爵位有点低,管家赖大反应倒快连忙一个荷包递给传旨的太监,那派来宣旨的太监只冷笑一声接都没接。刚才还觉得委屈的贾家兄弟这才知道捅了篓子了,连忙上前来劝,好不容易哄得那太监收下了荷包,那公公言道:“荣国府这几年闹出不少乱子,圣上都有听闻,心中很是不喜,贾将军,贾主事,还有那位国公夫人,且好自为之吧。”公公转身就出去了。
一听这话就不对,今日被宣来接旨的只有贾家兄弟两人,贾母根本就没出来,那这公公特意提到贾母……贾家兄弟只觉得冷汗从背上滴滴答答流淌下来,这都已经是晚春了竟然还一阵发寒。圣上该不会对老太太……心怀不满?
联想起半年前日史家兄弟来贾府闹事,那史老侯爷本就因大儿子病逝而忧伤过度身体虚弱,被王子腾那么一闹更加不好,缠绵病榻几个月最终还是故去了,临去之前都没能看到大儿子的遗腹之女诞生,这史家兄弟能不为此事大闹荣国府吗?
那王子腾,也是二品的京官,虽然闹的是史家,可心里怨恨的指不定还是贾家呢。
也怪他们这位老母,气死了父亲又带累了全家,这,唉,家门不幸啊。若不是贩卖祭田之事被漏了出去,圣上如何会震怒,他们所袭的爵位,所授的官职也会比现在高得多吧。唉……
贾珠的婚事早就已经定好了,现如今也要走三媒六聘的过程了,虽说当初定下婚事的是贾母,可是以贾政的性子说什么也干不出悔婚的事情,还是和李家商定好了婚期,给儿子操办起婚事来。贾珠为着守孝,又耽误了一次恩科的会试,今年又因除服之事繁琐他又身体不佳,而耽误了一次会试,下一次会试在三年之后,还不如趁机迎娶妻子为贾家开枝散叶的好。
贾琏也已经到了要相看的年纪了,为了挽回王子腾这个二品大员的亲戚,王夫人便建议贾琏求娶王家的女儿王子腾的侄女王熙凤。对此贾赦倒是难得的没跟二房唱反调,这王子腾的侄女倒是门好亲,总比那李守中的女儿强,这也就定下来了,只是王熙凤年纪还小,还需要等两年才能嫁过来。
说到年纪上,其实贾元春的年纪也可以相看相看了,可王夫人有别的心思。她家老爷不过是个六品的小官,大大拉低了元春的身份。元春,说得好听了是国公爷的长孙女,说得不好听了就是个六品官的嫡女。她当初是怨恨贾母给珠儿定了李家,可现在心中琢磨元春的婚事却真的高不了,不是定给四品以下的小官之子,就是定给勋贵之家袭不了爵位的嫡次子嫡三子,她的元春生辰如此好,又气度出众,比起王妃都不差,与其去小官家里蹉跎一辈子,还不如搏一搏!
她都打听好了,这些年今上年纪大了,不开大选了,可小选却没停。靖朝的规矩,宫中招募宫女多是在民间买下适龄女子入宫,比如那江淑妃便是如此入宫的。可这等平民女子到底少了见识,所以便要以小选的方式选一些小官之女进宫做女官来统领宫女。虽说女官不是嫔妃,可也算不错了,只要被皇上或是哪个皇子看上不也能一步登天吗?
有了江淑妃这个例子,不知多少宫女女官都活了心思,王夫人当然也不能免俗,她就不信她的元春天生的贵命,还不如那个薄命的江淑妃吗?她的女儿若是成了宫妃王妃,还能不帮衬一下两个兄弟吗?想那弘武伯江岩也不过是平常之人,现如今竟然也做到了大理寺卿,她的儿子都是天生聪慧的好苗子,有了姊妹的帮衬更是封侯拜相都不在话下,到时候她也就熬出头了。
因有了这般想头,她也将话给元春说明白了,那贾元春也是心狠的,一咬牙就应了下来,大不了蹉跎几年等到年纪大了放出宫来再嫁给高官之家做继室,她说什么也不要嫁给一介小官平民耽搁了一辈子。
王夫人和贾母的想法不同,贾母看好五皇子,她却觉得大皇子必能继承皇位,一门心思想把元春送进大皇子府中。可她和贾母都不知道宁国府此时也开始押注了,贾珍暗地里联络了工部营缮司的郎中秦业,他家从养生堂抱养了一个女儿,可这女孩子却是有来历的,乃是太子微服出宫的时候与一个歌姬的私生之女。他这一注却是压在了太子的身上,至于荣国府,现在关系既然远了,又何必说出来让他们知道呢……
江源懒得了解荣国府的龌龊,他现在也发愣来着。本来是到睿王府报告一下骑射训练的进程,谁知就被司徒晟塞了个小团子到怀里,紧张得他手脚都快不会动了,直挺挺僵在那里,连脖子都不敢转。
司徒晟还是第一次见到一贯冷静自若的江源这般样子,不由哈哈大笑,“清远啊,这是本王的长子司徒烨,予你做个徒弟可好啊?”
江源抽抽嘴角,平时都是你来我去的说话,现如今本王都出来了,根本就不给我推卸的余地嘛。看了看怀里的小豆丁,江源有些无语,这孩子今年才刚四岁吧,放在现代幼儿园小班还没毕业呢,又不是他这样生而知之的穿越客,这么小就被丢去上学,真的好吗?
没办法,不同意也得同意,就这么一下他就成了司徒烨的老师。翻过来想一想,这也不错,看着睿王的意思,只要他登基,这小豆丁必然是太子,若这孩子真能成为皇位继承人,那江家至少可以再延续三代富贵,至于三代以后……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三代以后就要看子孙后代的本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到时候他也看不到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不过这么小的小豆丁被发配来学习,要是下手重了搞不好人家孩子就厌学了,最好还是寓教于乐的好。说实话,靖朝的启蒙教育简直就是摧残,哪有孩子刚一上学三四岁就学《诗经》的?那么大点儿的小孩知道什么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啊?就好比后世学英文,一上来不教你好谢谢再见,上来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估计所有的学生都得崩溃。
反正就是认字嘛,弄那么难干什么?江源只是给司徒烨讲一些《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弟子规》《百家姓》之类这年头根本就没有他前世在福利院背着玩的东西,其实启蒙教材中最好的就是《三字经》,可惜里面涉及到历史的地方太多,和这个世界完全对应不上,《千字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只能忍痛放弃了。
他也怕小豆丁厌学,所以每让他学会一小段,认几个生字之后就抱着他讲故事。童话故事之类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毒害小孩子了,司徒烨这样的孩子必须早熟,不然就容易出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江源干脆就讲起了历史故事。有人说四大名著里排行第一的应该是《红楼梦》,但江源不敢苟同,红楼梦说到底也不过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虽然小中见大里面的诗文也确实精彩,但气魄就有些小了,江源更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三国集兵法、谋略、争权、夺利、文治、武功、战乱、一统于一体,相比宅斗教材《红楼梦》来说更适合司徒烨的身份。
他也没全照着演义里面讲,掺杂着《三国志》的正史讲给了小豆丁听,果然激发了小豆丁的兴致。每天都盼着江源来上课,学东西也起劲儿了,只希望学得好了老师好给讲故事。
司徒晟开始还会问一下儿子江源都教了些什么,等司徒烨口齿清晰地复述了一遍江源的教学内容,还说要给两岁的弟弟司徒灿讲故事,司徒晟就有点儿被镇住了。一个四岁的孩子,放到现代不过算作三周岁,表达能力那就是个渣,有时候难免前言不搭后语,可司徒烨已经能成功复述一大段故事了,从头到尾逻辑清晰,丝毫没有混乱颠倒之处,这已经能被称为早慧了。什么?你说孔融四岁会让梨?那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又不是出自正史,说白了就是当时人们的八卦,是真是假你看看江源现在头顶雷神的职衔就知道了,信则有,不信则无,当不得准的。
骆宾王那是神童的代表人物了,也不过七岁能诗,作的还是首《咏鹅》,他要是七岁就能作出《帝京篇》来,就不是神童是妖孽了。其他的包括司马光砸缸之类的早慧之事也是故事主角七八岁时的事情了。就算是和孔融几乎同一时代的陆绩也是六岁才传出“怀橘遗亲”来的,如果现在来看他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典范,那还能传出早慧来,所以司徒烨的表现当然令司徒晟很是惊喜,更别提司徒烨所讲之事与兵法相合,一听就知道必是难得的佳作。
司徒晟不明白,江源却很清楚,小孩子若想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很简单,就是听故事和复述故事。他每天给司徒烨讲一段故事,等到司徒烨能够复述出来才讲下一段,小孩子本身表现欲/望就强,一来二去表达能力就上去了,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水平也就提高了,心智也会逐渐提高。上一世他有个朋友是教育专家,给他说着玩的,结果这一会儿就用上了。
除了识字听故事,江源还每天带着小豆丁跑跑步,做做操,拉伸一下筋骨。孩子太小,不到练武的时候,神经还在发育阶段平衡能力也不好,高难度动作完全做不了,不过锻炼锻炼身体倒是能增加免疫力。不得不说,因为活动量大了,司徒烨饭量有所提高,个子都长得快了,整整一年都没生过病,再加上学了书文,明礼懂事,简直一天一个样子,喜得司徒晟和柳王妃合不拢嘴。
江源不知道,司徒晟派人将江源每日传授的东西传授的方法都记录成册,准备以后皇子皇孙都照着这个学习,也别说,还真的教育出不少出名的人物,他也就成了靖史上出了名的教育家……
所以说,说好的文治武功呢?为什么会是教育家啊?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的一章,又是4000+,感觉自己果然萌萌哒~(づ ̄ 3 ̄)づ
这一章把贾家又拖出来溜溜,而后塞给江源一只小团子,这只团子就是江家永恒的保障……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在现代教育学家嘴里是被各种批判的,不过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一直存疑。作为正史的《后汉书》里没有记载,《三国志》里也没有提到过,后世作注的时候也没什么可靠的证据。这个故事是出自于《世说新语》和《融家传》的,后面那本《融家传》不是很靠谱,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出来的都没有记载,完全是野史一流,可信度没那么高。而《世说新语》写的是当时魏晋时期的名人轶事,比华盛顿砍樱桃树、达芬奇画鸡蛋、瓦特看到开水壶发明蒸汽机这种纯属虚构的故事强不到哪里去,编造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如果真的有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还是很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的,孔融让梨不是推让,里面有一个“法”字用得好,他让梨不是因为孝悌,而是因为法度,依照法度长者应该得到更好的,位卑者则只能得到最差的,这个故事的逻辑也就正确了……
三岁的孩子说话真的很缺乏逻辑性,前言不搭后语是常事,不过让孩子复述故事能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增长智力倒是真的,反正我们家的小孩子都是这么教出来的。两三岁就用卡片教一些简单的文字和加减法之类的,三岁的时候就能每天背两首古诗了,最重要的是还可以逻辑清楚的讲一些童话故事,上学以后小学二年级就能看简体字的书了,语文水平一直在线上,我眼看着她被培养成这种样子的。或许觉主的文字水平也是这么教出来的,不过据说我从小记忆力就很棒~……不过现在记忆力持续衰退中,童年时的水平估计就剩下写几首酸诗了……
☆、第三十三章 教弟子年少立志向 顾妻儿江源喜若狂
除了睿王,剩下的四名皇子最近倒是老实许多,大皇子领了工部的差事,每日都往工部去跑,太子最近悄无声息了也不知在做什么,四皇子被派去了礼部,最是清闲,每日里面沉似水,就像别人都欠他钱了似的,五皇子最近却在编书。
对于五皇子的动态江源实在是无语,确实,历代明君为了彰显文治之功都会编书的,比如永乐大典啊,康熙字典啊,四库全书啊,可那是当了皇上之后才干的事啊。当皇子的时候编书编的再好也没用,就比如唐朝李世民的儿子魏王李泰,这位倒是编了本《括地志》,后世评价道:“其书称述经传,山川城冢,皆本古说,载六朝时地理书甚多,以此长于《元和郡县图志》而在其先。”这评价不可谓不高了,结果他还不是没当上皇帝,反倒是他一贯看不起的弟弟李治坐上了帝位。再比如说曹植,这位就文学功底来说还胜过与他同称三曹的老哥曹丕,可最后接替曹操之位的还是曹丕而不是曹植。这不是说曹植不聪明,也不是说李泰没才干,而是文学青年就不是当政的料,满脑子都是不合时宜怎么打败政敌啊?
作为一个政治家,厚黑是一定要掌握的,并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从政,但成功的政治家绝对都是好演员。比如说汉武帝刘彻,这位可谓是穷兵黩武的典范,打败了匈奴是不假,可国家也被他造害得不轻,全国经济差点就彻底崩盘,要是放下现代十个总统都下台了,结果这位影帝大人就来了一出罪己诏,立刻就搬回了民众心中的形象,反成为了一代明君。
再看看隋炀帝,按功绩,隋炀帝领兵统一了国家,挖掘了大运河,推动了科举考试,光凭这些说是一代明君也不为过,可惜这位就是不会演戏,国家一赤字他就不知所措了,口号喊得响亮,实际做事却不行,结果就闹了个千古昏君的名头。若说弑父杀兄,那李世民比他好不到哪里去;若说接收了自己老爹的小妾,李治和李隆基哪个都没脸找他算账;征伐高丽失利,汉武帝和唐太宗还不都因为天气原因战略性撤退了?喜欢修别墅,喜欢下江南,那康熙和乾隆膝盖都能被射穿,这几位没事就下一趟江南也没见天下大乱啊?就连出了名节俭的雍正皇帝还收拾出个圆明园呢,汉武帝那就更别说了,上林苑的豪华程度是历史留名的。隋炀帝最大的错处就在于不会演戏。李世民还知道立个魏征做牌坊呢,哪怕内心深处恨不得把魏征千刀万剐,也记得等他人死灯灭了才吹灯拔蜡,翻脸不认人,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曹操可谓大英雄了吧,文治武功都是当世之雄,可为什么后世把他骂成那样还得鲁迅给他平反啊?就因为曹操太爱说实话,脸皮没有别人厚。三分天下之时他曹操没有称帝,反倒孙权刘备都当皇帝了,那时候汉献帝还活着呢,为什么后世之人没人骂孙权刘备是乱臣贼子反而把敬奉皇帝的曹操给打倒了?若说挟天子令诸侯当年周公、霍光哪个做的不比曹操过分,那霍光甚至使人毒死了皇后,也没见被打倒啊,原因何在,就在于曹操脸皮不够厚,戏演得不完整。
圣人之师管仲死前曾经病榻论相,言道君子不可为政,因为君子可欺之以方。其实不只是君子,很多人天性都不适合为政,像是司徒易这样的人,当了皇帝怕也是个傀儡皇帝,根本斗不过群臣。
为此江源教导司徒烨的时候着重注意了他的心性,要养其德,却不能将他真给教成了迂腐君子,时不时带他做些常人觉得淘气的事情,不过是为了锻炼他的心性。做皇帝是要心思缜密的,可也需要胆子大敢下注,若连惊人之语都不敢发出,连惊人之志都不敢有,拿什么争这天下之位啊。
有一天讲故事,江源讲完之后发了下感慨,“烨儿,你可有什么志向啊?”
“老师有何志向?”司徒烨现在一点都不怕这个姑父兼表叔,时常没大没小的来这么两句。
江源笑道:“我的志向?我有管仲乐毅之志,伊尹子牙之向,希望能开创千古未有之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也不觉得自己口气大,只是望向五岁的小徒弟,“烨儿,你呢?”
司徒烨昂起了头,抿着嘴好像很严肃的样子,“我听老师说尧舜之时也有人饿死,前些年战乱也有人易子而食,我想让天下间再也没人冻饿而死,征战之事都发生在海外,天下间永远太平富足。”
这志向可不小,不做皇帝哪里能管这样的事?江源笑了笑,“那你要记下这个志向,一辈子都不变。”
“好,一辈子都不变。老师的志向也不能变。”司徒烨笑着说道,小脸扬的高高的,似乎在等着江源的承诺。
“行,老师的志向也一辈子不变。”江源笑了。所谓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志,当初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说过“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说过“彼当取而代之”,就连刘备也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曹操还未消灭袁绍就作《观沧海》,毛老大人抗战前就写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是他的周首辅也有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怕志向大,做大事之人,焉能没有大志向!
窗外,司徒晟静立无语,默默站了片刻才离去,此后再也没问过司徒烨学业之事。柳王妃偶尔好奇,司徒晟沉默半晌说道:“清远非常人也,教导弟子之法闻所未闻,但观他所言所想,烨儿将来必然远超众人,超过高皇帝和太宗也未必不可。”
这评价可太高了,柳王妃都怔了一下,不过想想每一天都有变化的儿子,倒也说不出什么了。前些天司徒烨一时踩错了台阶摔了个跟头,后面跟着的柳王妃还很着急,结果没等人扶司徒烨自己就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看着擦破皮的手掌也没在乎,只是让人取水洗净了手而已,连药都没擦。她在那里担心,司徒烨却说道:“老师说过人生挫折无数,成大事的人不把挫折当一回事,成不了大事的人却在斤斤计较过去的事。我不过摔了个跟头,连挫折都算不上,没必要紧张。”
是四周岁的孩子,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柳王妃自己反正是没见过这么灵秀的孩子。江源把司徒烨教育得这么好,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看了看怀里抱着的二儿子司徒灿,琢磨着是不是再大点儿也送到江源那里去,绝对能成才。
江源教弟子,回家就晚了一点儿,他曾说过回来晚了月华就不要等他,所以最近回家的时候月华都已经用过晚膳了。今天一进家门,江源习惯性地问了给他取家居衣服的溪客月华晚上用了什么。结果溪客支吾了半天才答道:“公主胃口不好,只用了几口粥就不用了。”
几口粥?那怎么行!江源吩咐让厨上准备小米粥,再备一点清爽的小菜用酸辣调了淋上香油送上来。他怕月华是病了,所以挑的小菜最是开胃,身体不适也能吃得进去,自己赶忙换了衣服去看妻子。
月华是真不舒服,这两天总是觉得胃里翻腾,吃不下咽不下的,虽然也觉得饿,可一吃就往上翻腾闹得她也不敢吃了。江源推门进来的时候她正靠坐在榻上眯着呢,听到声响知道丈夫回来了,这才睁开眼睛,“回来了,用膳了吗?”
“还问我呢,你晚上吃了几口?”江源走过去把月华扶了起来,“我叫厨上再准备点好克化的粥菜,你好歹再吃两口,吃完了我命人招来太医给你看看,你这精神头这么差别是病了。”
月华对丈夫的体贴很是受用,也不知是不是酸辣的小菜合了胃口,一口气喝了一碗粥才停下筷子。江源也不用别人帮扶,抱着月华就进了内室放在了床上,亲手给她除了鞋袜用被子盖好,“你先歇歇,等等再睡,听听太医怎么说的。”月华笑着应了。
因是冠英侯府的帖子,太医来得倒快,不多时一名蓄着长须的老太医就被丫鬟引着进了房门,江源早就放下了床帘,那太医放好脉枕仔细诊脉,一会儿就站起身来,也不用江源问就直接说道:“侯爷大喜啊,公主这是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这句话一出江源都觉得脑袋嗡了一下,紧接着就一阵欣喜,他这两世以来第一个孩子即将要降临,怎能让他不欣喜若狂!他忙问道:“这胎坐的可稳?”
“很是稳妥,不必服什么安胎的药物,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只不过饮食上需要留心。”这太医写了张单子将孕期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的事情交代清楚,这才领了一个大红封离开侯府。
太医在的时候江源还板着点,太医一走江源直接原地翻了个跟头,把月华逗得不轻。这也不能怪他,现如今他都二十又一了,算上前世他都有天命之年了,这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怎能让他不兴奋?江源欣喜之下来到床边,抱住月华就在她小腹上亲了一下,又在妻子脸上来了一下,这才心满意足。
月华笑了一阵才说道:“现在这么高兴,若我生出来的是女儿怎么办?”
江源毫不在乎,他那个年代周围的同学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女孩怎么了,难道比男孩差什么吗?他这人是一点宗族概念都没有的,就连江岩这个叔叔也只是当亲戚处,没觉得宗族怎么样,还会在乎生的是男是女能不能传宗接代?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33464/76761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