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百花蜜
推荐阅读:被虐离婚后,顾总跪求复合、临时夫妻(nph)、蹂纸浆(1v1校园h)、魇运、流光(姐弟骨科)、【海贼原女】泡芙小姐的集邮日记、社畜罢辽(NP)、普女也会有修罗场吗?NP、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秋潮(校园1v1)、
杜清和巴不得阿承多点事做呢,其实他雇佣阿承也知道,搞有机蔬菜那点工作,还用不了两个小时。
“行啊,但得把我们的有机蔬菜也放上去。”
梁老汉无所谓,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个电商要怎么操作的,不过他知道那是电脑的活,丢给阿承就对了。然而杜清和却知道,如果真的要带徒弟的话,只要是读过两年书的,随便找个人来学个十天半月,这电商的事也就一样能弄得好。可能界面不太美观啥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要设计店面,杜清和大可以找人去设计,花费也不过是几千块钱的事。
所以说,能替代的工作挺不值钱的。倒是像菜农这些,要想雇佣到熟手的,却不太容易。
这也是在高(gao)州而已,要是换了个地方,你能五六千请到一个菜农,都算很不简单了。有的地方是根本请不到人,因为有本事的菜农都自己去单干了。没办法,种菜其实赚得不少,就是累而已。既然都是一样的累,为什么不给自己打工呢?
和梁老汉絮叨完,杜清和一个人去找那个养蜂的阿水。
阿水的家在村后面,房子也是危房行列当中。好在梁老汉上任之后,天天跑村里去“督促”,终于把危房改造款给申请下来了,阿水家也推倒了危房,现在还在修建当中。估计建好了,也会是一个两层的小楼。至于装修是不用想的了,能有一个不漏水的家,阿水估计就很知足了。
“哟,老板,你怎么有空到这里来?”
阿水是认识杜清和的,应该说,整个丰祥村不认识杜清和的挺少。
“老板,老板,有没有给我们带好吃的?”
阿水家的孩子不少,这都生三个了。看着这些满地打滚,浑身脏兮兮的小屁孩,杜清和却是讨厌不起来。说真的,农村的小屁孩虽然也淘气,但是他们内心其实挺懂事的,没有城里那些熊孩子那么熊。
“有,等会我去给你们拿……”
其实杜清和说谎了,他哪里会随身带零食什么的。待会看看有时间,去村口那小卖部给他们买点就是了。
“你们都玩去,别烦人家老板。老板,不好意思啊,这几个小孩没管教好。”阿水有点不好意思,他其实是一个憨厚的汉子,奈何没啥手艺,就只会养蜂,种点水果而已。他家其实挺大,院子里都有个六七百平米的地,种满了各种水果。什么树菠萝,黄皮、龙眼、荔枝、杨桃、芒果……但凡是高(gao)州能种的水果,他都种了。家里还有点水田,能凑合过日子。怪不得房子都危房了还没钱改造,实在是穷得有点出乎意料。
最奇怪的是,这么穷还生这么多。
杜清和也纳闷,这好像是一个奇景,越穷越生,反倒是在城里的,觉得一个小孩就非常难搞了。要他们生第二胎,说什么都不肯,哪怕现在放开二胎了,也有人不想生的。
“没事,没事。阿水啊,我听说你养着蜂,现在有蜂蜜吗?”
杜清和左顾右盼的,终于在老远的田间地头处,才看到一只蜜蜂在采蜜。
“有有有,老板你要?”阿水有点意外,很少人会亲自到他家找他买蜂蜜的。阿水都是在镇上墟日,才用单车装着一桶蜂蜜,在那里去卖。一斤也不贵,八十块钱那样子。赚来的钱,刚刚好够一家大小老幼生活的。怪不得那三个小孩子有点皮包骨的意思,原来是营养有点不足。
事实上,营养不足,一直是贫困乡村儿童的一大难题。因为贫穷,根本吃不到什么营养。在城里司空见惯的牛奶什么的,对这里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这也是为什么杜清和要帮助丰祥村脱贫的缘故,最起码,这些小孩子不应该这么被对待的。他们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你有多少?”杜清和问了一句很豪气的话。
阿水一愣,想了想说道:“大概十几斤吧,之前去墟日那里,卖出去不少了。”
潘州人说的“墟日”,其实就是赶集的日子,地方话叫“趁墟”。在潘州话里,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民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上的市场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市场上高声叫卖。墟日一般就是早上而已,下午就“散墟”了。一般来说,农村的“墟日”都是三天一次的,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避免撞到一起了。
所以有时候阿水要踩着老旧的自行车,载着几十斤重的蜂蜜到十几公里地外的另一个镇上去卖蜂蜜。
生活的不易,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这秋季算是蜜蜂最多的季节,因为夏天的花多,产的蜜也多。这还能卖出点钱。要是蜜蜂不产蜜的时候,那才叫一个困难。
杜清和想了想,说道:“我都要了,你给我装一下吧。”
“老板,你带着什么瓶子吗?”阿水虽然高兴,但看着杜清和两手空空的样子,有点纳闷了。
要知道,在潘州散卖蜂蜜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这装蜂蜜的容器需要自备的。你要是空空手过来,别人都不知道怎么把蜂蜜给你。
杜清和一愣,他还真的没准备这个。
好在,杜清和想到他的“袖里乾坤”里面,有一个喝完的农夫山泉的桶装版水瓶子,应该能装得下十几斤蜂蜜。没办法,作为一个整天要飞行的人,自备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
“你等等,我去拿过来。”
其实杜清和就是走出门外,找个没人的地方,把“农夫山泉”的小塑料桶拿了出来,再慢悠悠地走了回来。这时候,阿水已经把蜂蜜拿出来了。这是装在一个很大的陶罐里的蜂蜜,上面用的是厚厚布封住的,看起来颇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老板,我的蜂蜜是放地窖里的,保证不会变质!”阿水很自豪,蜂蜜是他的手艺,也是养活一家大小的主要收入。
杜清和点了点头:“我先尝尝。”
“行啊,但得把我们的有机蔬菜也放上去。”
梁老汉无所谓,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个电商要怎么操作的,不过他知道那是电脑的活,丢给阿承就对了。然而杜清和却知道,如果真的要带徒弟的话,只要是读过两年书的,随便找个人来学个十天半月,这电商的事也就一样能弄得好。可能界面不太美观啥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要设计店面,杜清和大可以找人去设计,花费也不过是几千块钱的事。
所以说,能替代的工作挺不值钱的。倒是像菜农这些,要想雇佣到熟手的,却不太容易。
这也是在高(gao)州而已,要是换了个地方,你能五六千请到一个菜农,都算很不简单了。有的地方是根本请不到人,因为有本事的菜农都自己去单干了。没办法,种菜其实赚得不少,就是累而已。既然都是一样的累,为什么不给自己打工呢?
和梁老汉絮叨完,杜清和一个人去找那个养蜂的阿水。
阿水的家在村后面,房子也是危房行列当中。好在梁老汉上任之后,天天跑村里去“督促”,终于把危房改造款给申请下来了,阿水家也推倒了危房,现在还在修建当中。估计建好了,也会是一个两层的小楼。至于装修是不用想的了,能有一个不漏水的家,阿水估计就很知足了。
“哟,老板,你怎么有空到这里来?”
阿水是认识杜清和的,应该说,整个丰祥村不认识杜清和的挺少。
“老板,老板,有没有给我们带好吃的?”
阿水家的孩子不少,这都生三个了。看着这些满地打滚,浑身脏兮兮的小屁孩,杜清和却是讨厌不起来。说真的,农村的小屁孩虽然也淘气,但是他们内心其实挺懂事的,没有城里那些熊孩子那么熊。
“有,等会我去给你们拿……”
其实杜清和说谎了,他哪里会随身带零食什么的。待会看看有时间,去村口那小卖部给他们买点就是了。
“你们都玩去,别烦人家老板。老板,不好意思啊,这几个小孩没管教好。”阿水有点不好意思,他其实是一个憨厚的汉子,奈何没啥手艺,就只会养蜂,种点水果而已。他家其实挺大,院子里都有个六七百平米的地,种满了各种水果。什么树菠萝,黄皮、龙眼、荔枝、杨桃、芒果……但凡是高(gao)州能种的水果,他都种了。家里还有点水田,能凑合过日子。怪不得房子都危房了还没钱改造,实在是穷得有点出乎意料。
最奇怪的是,这么穷还生这么多。
杜清和也纳闷,这好像是一个奇景,越穷越生,反倒是在城里的,觉得一个小孩就非常难搞了。要他们生第二胎,说什么都不肯,哪怕现在放开二胎了,也有人不想生的。
“没事,没事。阿水啊,我听说你养着蜂,现在有蜂蜜吗?”
杜清和左顾右盼的,终于在老远的田间地头处,才看到一只蜜蜂在采蜜。
“有有有,老板你要?”阿水有点意外,很少人会亲自到他家找他买蜂蜜的。阿水都是在镇上墟日,才用单车装着一桶蜂蜜,在那里去卖。一斤也不贵,八十块钱那样子。赚来的钱,刚刚好够一家大小老幼生活的。怪不得那三个小孩子有点皮包骨的意思,原来是营养有点不足。
事实上,营养不足,一直是贫困乡村儿童的一大难题。因为贫穷,根本吃不到什么营养。在城里司空见惯的牛奶什么的,对这里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这也是为什么杜清和要帮助丰祥村脱贫的缘故,最起码,这些小孩子不应该这么被对待的。他们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你有多少?”杜清和问了一句很豪气的话。
阿水一愣,想了想说道:“大概十几斤吧,之前去墟日那里,卖出去不少了。”
潘州人说的“墟日”,其实就是赶集的日子,地方话叫“趁墟”。在潘州话里,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民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上的市场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市场上高声叫卖。墟日一般就是早上而已,下午就“散墟”了。一般来说,农村的“墟日”都是三天一次的,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避免撞到一起了。
所以有时候阿水要踩着老旧的自行车,载着几十斤重的蜂蜜到十几公里地外的另一个镇上去卖蜂蜜。
生活的不易,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这秋季算是蜜蜂最多的季节,因为夏天的花多,产的蜜也多。这还能卖出点钱。要是蜜蜂不产蜜的时候,那才叫一个困难。
杜清和想了想,说道:“我都要了,你给我装一下吧。”
“老板,你带着什么瓶子吗?”阿水虽然高兴,但看着杜清和两手空空的样子,有点纳闷了。
要知道,在潘州散卖蜂蜜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这装蜂蜜的容器需要自备的。你要是空空手过来,别人都不知道怎么把蜂蜜给你。
杜清和一愣,他还真的没准备这个。
好在,杜清和想到他的“袖里乾坤”里面,有一个喝完的农夫山泉的桶装版水瓶子,应该能装得下十几斤蜂蜜。没办法,作为一个整天要飞行的人,自备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
“你等等,我去拿过来。”
其实杜清和就是走出门外,找个没人的地方,把“农夫山泉”的小塑料桶拿了出来,再慢悠悠地走了回来。这时候,阿水已经把蜂蜜拿出来了。这是装在一个很大的陶罐里的蜂蜜,上面用的是厚厚布封住的,看起来颇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老板,我的蜂蜜是放地窖里的,保证不会变质!”阿水很自豪,蜂蜜是他的手艺,也是养活一家大小的主要收入。
杜清和点了点头:“我先尝尝。”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42101/104828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