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_分节阅读_418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他先是主动联系了媒体,然后还上了一次脱口秀节目,解释为什么要在电影里删去和同性有关的情节——在二战后的保守年代里,有些心理学研究认为同性恋会导致一系列的精神问题,例如精神分裂症之类,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五六十年代却非常盛行,直至今日仍有相当的影响力,传统天主教家庭以此为借口将他们表现出同性恋倾向的儿子送去精神病院治疗的不在少数。当然,他们现在改叫疗养院了。
朗·霍华德解释说原本是想在电影里还原纳什年轻时的一些风流韵事的,但是担心有观众会错误的把纳什的精神分裂症和同性恋联系起来,所以才删掉了这部分情节。
朗·霍华德的说法得到了那些热爱《美丽心灵》的影迷的理解和认同,但并没有遏制住这股攻讦影片的浪潮,很多小报甚至连霍华德的澄清都不报道,反而一如既往的朝影片泼污水。
这时候,恐怕连最天真的家伙都能看出来,这些疯狂抹黑《美丽心灵》的媒体和影评人背后,真的有人为操纵的痕迹在。
环球高层紧急召开会议,研究该怎么应对这场公关危机。
首先是要平息风波,让针对《美丽心灵》不利言论尽快消失,其次,米拉麦克斯和哈维·韦恩斯坦也绝对不能放过。
——环球高层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虽然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但要确定米拉麦克斯是幕后黑手却一点也不难。
身为好莱坞七大之一,环球的行动不可谓不迅速,高层前一刻统一了意见,后一刻就立刻展开了反击。
环球先是花了大把的钱的来为《美丽心灵》挽回声誉,包括在《综艺》上重新刊登了朗·霍华德对剧本情节删减的解释;请原著作者西尔维娅·娜萨发声明表示她非常满意电影的改编,再顺便批评德鲁奇报道的偏见误导;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迈阿密等学院成员聚居城市组织了多场看片会;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发行量超百万份的大报订阅版里加赠彩页宣传书,来为电影造势等等。
同为颁奖季竞争对手,米拉麦克斯最值得诟病的就是《携手人生》的男主角吉姆·布劳德本特报了男配角,但是环球没办法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因为詹妮弗·康纳利也是主角报配。
不过,米拉麦克斯出品的另一部影片《不伦之恋》,是有把柄可抓的。
很快,一个名为“无烟电影”的反吸烟组织就站了出来,在《纽约时报》和《综艺》上刊登了整版的广告来声讨《不伦之恋》:“电影里的吸烟镜头对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电影镜头里把吸烟和成熟、叛逆、有魅力等人物性格联系起来,那么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倍……近日,我们很遗憾的看到,获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佳片荣誉、目前仍在北美各地上映的电影《不伦之恋》中,不仅有演员茜茜·斯派塞克大量吸烟的镜头,甚至还出现了主角到商店里点名购买万宝路香烟的情节……多么明显的鼓吹宣传——不知道香烟制造商给了《不伦之恋》多少广告植入费,才让这部电影甘心成为死亡和疾病的帮凶?”
“无烟电影”的批判广告刚刚一在报纸上刊登出来,立刻得到了其他反吸烟组织、环保组织和家长协会的纷纷响应,其中又数纽约和加州家长协会的反应最为激烈——《不伦之恋》的分级是R,也就是说17岁以上就可以随意观看了,而在北美,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偷跑到电影院观看R级影片的也不再少数,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又是最容易被电影影响并进行模仿的,在美国一旦有事情牵扯到了青少年们,产生的负面舆论效应总是最容易扩大影响也是最难解决掉的。
《综艺》和米拉麦克斯有合作,这个月一直有为订阅杂志的客户随刊赠送《不伦之恋》的宣传彩页,“无烟电影”进行过点名批评之后,接下来发行的一期《综艺》里就没有了米拉麦克斯的宣传彩页。
本来这几年加州的反吸烟氛围就越来越高涨,加上《综艺》中止合作的行为,米拉麦克斯的高层一时之间也头疼了起来——《纽约时报》和《综艺》在好莱坞是快人手一份的大型报刊,学院成员们自然也会经常阅读,“无烟电影”站在道德高处,只要反吸烟组织持续声讨,这件事就会一直维持着高曝光度,不提其他的,只要报纸上再多登几次反吸烟的广告,受到舆论影响学院成员们到时候还会慷慨的把手里的选票投给《不伦之恋》么?
正如米拉麦克斯的抢先出手把环球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样,环球利用公益组织出的这一招也让米拉麦克斯手忙脚乱,朗·霍华德在和威廉通电话的时候一点都不想掩饰他自己的愉悦心情:“——哈维·韦恩斯坦不得不发出一份公告,向公众强调米拉麦克斯和万宝路绝对没有合作,也不会故意在电影里推销某个品牌的香烟——你听说了他甚至还打电话给‘无烟电影’的负责人,愤怒的投诉反吸烟组织的广告影响到了《不伦之恋》的夺奖几率吗?——自作自受,要我说。这是米拉麦克斯先挑起的战争,就别想着独善其身,现在我们打平了——”
朗·霍华德以为两家电影公司之间的硝烟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他错了。
仅仅是在两天之后,德鲁奇报道再一次将显眼的闪电标志挂在了网站首页上,还伴随着更加耸人听闻的标题:“揭秘《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不为人知的丑行——同性恋、通奸、弃子、反犹分子!”
很显然,某些人(或组织)希望的是媒体的枪口始终对准的是《美丽心灵》,在发现一张同性恋牌不太够用后,他们立刻打出了自己剩下的所有底牌。
尤其是反犹太主义这一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杀手锏——从建国开始,种族问题就是美国社会挥之不去的梦魇,放眼全美,主要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在好莱坞,犹太人和非犹太人间的问题也是谁都不敢踩的火药桶。
好莱坞有多少犹太人?不计其数。可以确定的是,幕前幕后的所有行业里,犹太掌权者起码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他们对待民族问题的敏感程度,有些时候比黑人的肤色问题还要严重。
德鲁奇报道的新头条惊呆了整个好莱坞,一众小报紧紧跟上,批评漫天飞舞,看阵仗恨不能把约翰·纳什抹黑成十恶不赦、隐藏极深的纳粹份子。
知道这场硝烟为何而起的人全都在心底感慨了一句:毒,这招太毒了。
如果《美丽心灵》真的和反犹太主义挂上钩,那这部电影的未来就算是彻底完了。
环球总裁闻讯后差点气炸,后来流传出的小道消息称清洁工当天从总裁办公室里扫除一堆玻璃碎渣。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高层更是直接向媒体爆料德鲁奇报道的幕后消息来源绝对是米拉麦克斯。
不过德鲁奇报道并不承认这个说法,网站负责人马特·德鲁奇更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新闻里的大部分消息都是在阅读电影原著传记时发现的,其他一部分是通过调查得来。
这把火甚至点到了好莱坞之外的约翰·纳什身上,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得不站出来向媒体澄清,那些加诸在他身上的负面言论全都是恶意的诽谤,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一些犹太裔的普林斯顿学生在图书馆或校园里纷纷质问他是不是真的有种族偏见——并请求媒体能够帮助他恢复名誉。
《美丽心灵》的女主角詹妮弗·康纳利就是犹太人,她以自己举例,表示曾反复研读过原著数遍,而且在电影拍摄期间也多次接触了约翰·纳什本人,完全没有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丁点歧视犹太主义的倾向,纳什是位值得尊敬的学者。
就在《美丽心灵》的导演和演员们忙着洗清身上的反犹污蔑的同时,第五十九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也在好莱坞的希尔顿酒店拉开了帷幕。
相较于奥斯卡,金球奖的得奖名单通常来说不是很难预测,但在这届颁奖典礼上,却着实爆出了些不大不小的冷门。
像是去年上半年横扫了欧洲电影节,年末上映后又在斩获高票房的同时,受到北美大大小小影评人协会无数“年度佳片”赞誉的《美丽心灵》不仅是颁奖前的大热门,也有着剧情类影片中最多的六项提名,但是最后却只得到了三座奖杯——剧情类电影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
最佳导演被《高斯福庄园》的导演罗伯特·奥特曼获得。
最佳男主角的奖杯则被《训练日》的丹泽尔·华盛顿拿走。
这的确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当初《训练日》公映的时候的时候,北美大半的影评人都评价或许是被缉毒警察的角色设定限制了发挥,丹泽尔·华盛顿在影片里的表演只能说是尽了职,中规中矩,毫不惊艳,比凯文·史派西在《真情快递》里的表现还逊色一分,但是没想到却是这名黑人实力派演员笑到了最后。
可能连丹泽尔·华盛顿自己对这个结果也是感到惊讶的,这从他的获奖感言中就能听出来,有一点猝不及防的惊讶和茫然,发言不像是精心准备酝酿过的。
在丹泽尔·华盛顿发言的时候,场中至少有一半的摄像机镜头对准了台下威廉所坐的位置。
威廉面带微笑,神态自然,从他的表情和眼神里,看不出一丁点奖杯旁落的惊讶失望。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任何能被媒体抓住的破绽和把柄。
朗·霍华德解释说原本是想在电影里还原纳什年轻时的一些风流韵事的,但是担心有观众会错误的把纳什的精神分裂症和同性恋联系起来,所以才删掉了这部分情节。
朗·霍华德的说法得到了那些热爱《美丽心灵》的影迷的理解和认同,但并没有遏制住这股攻讦影片的浪潮,很多小报甚至连霍华德的澄清都不报道,反而一如既往的朝影片泼污水。
这时候,恐怕连最天真的家伙都能看出来,这些疯狂抹黑《美丽心灵》的媒体和影评人背后,真的有人为操纵的痕迹在。
环球高层紧急召开会议,研究该怎么应对这场公关危机。
首先是要平息风波,让针对《美丽心灵》不利言论尽快消失,其次,米拉麦克斯和哈维·韦恩斯坦也绝对不能放过。
——环球高层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虽然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但要确定米拉麦克斯是幕后黑手却一点也不难。
身为好莱坞七大之一,环球的行动不可谓不迅速,高层前一刻统一了意见,后一刻就立刻展开了反击。
环球先是花了大把的钱的来为《美丽心灵》挽回声誉,包括在《综艺》上重新刊登了朗·霍华德对剧本情节删减的解释;请原著作者西尔维娅·娜萨发声明表示她非常满意电影的改编,再顺便批评德鲁奇报道的偏见误导;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迈阿密等学院成员聚居城市组织了多场看片会;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发行量超百万份的大报订阅版里加赠彩页宣传书,来为电影造势等等。
同为颁奖季竞争对手,米拉麦克斯最值得诟病的就是《携手人生》的男主角吉姆·布劳德本特报了男配角,但是环球没办法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因为詹妮弗·康纳利也是主角报配。
不过,米拉麦克斯出品的另一部影片《不伦之恋》,是有把柄可抓的。
很快,一个名为“无烟电影”的反吸烟组织就站了出来,在《纽约时报》和《综艺》上刊登了整版的广告来声讨《不伦之恋》:“电影里的吸烟镜头对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电影镜头里把吸烟和成熟、叛逆、有魅力等人物性格联系起来,那么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倍……近日,我们很遗憾的看到,获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佳片荣誉、目前仍在北美各地上映的电影《不伦之恋》中,不仅有演员茜茜·斯派塞克大量吸烟的镜头,甚至还出现了主角到商店里点名购买万宝路香烟的情节……多么明显的鼓吹宣传——不知道香烟制造商给了《不伦之恋》多少广告植入费,才让这部电影甘心成为死亡和疾病的帮凶?”
“无烟电影”的批判广告刚刚一在报纸上刊登出来,立刻得到了其他反吸烟组织、环保组织和家长协会的纷纷响应,其中又数纽约和加州家长协会的反应最为激烈——《不伦之恋》的分级是R,也就是说17岁以上就可以随意观看了,而在北美,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偷跑到电影院观看R级影片的也不再少数,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又是最容易被电影影响并进行模仿的,在美国一旦有事情牵扯到了青少年们,产生的负面舆论效应总是最容易扩大影响也是最难解决掉的。
《综艺》和米拉麦克斯有合作,这个月一直有为订阅杂志的客户随刊赠送《不伦之恋》的宣传彩页,“无烟电影”进行过点名批评之后,接下来发行的一期《综艺》里就没有了米拉麦克斯的宣传彩页。
本来这几年加州的反吸烟氛围就越来越高涨,加上《综艺》中止合作的行为,米拉麦克斯的高层一时之间也头疼了起来——《纽约时报》和《综艺》在好莱坞是快人手一份的大型报刊,学院成员们自然也会经常阅读,“无烟电影”站在道德高处,只要反吸烟组织持续声讨,这件事就会一直维持着高曝光度,不提其他的,只要报纸上再多登几次反吸烟的广告,受到舆论影响学院成员们到时候还会慷慨的把手里的选票投给《不伦之恋》么?
正如米拉麦克斯的抢先出手把环球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样,环球利用公益组织出的这一招也让米拉麦克斯手忙脚乱,朗·霍华德在和威廉通电话的时候一点都不想掩饰他自己的愉悦心情:“——哈维·韦恩斯坦不得不发出一份公告,向公众强调米拉麦克斯和万宝路绝对没有合作,也不会故意在电影里推销某个品牌的香烟——你听说了他甚至还打电话给‘无烟电影’的负责人,愤怒的投诉反吸烟组织的广告影响到了《不伦之恋》的夺奖几率吗?——自作自受,要我说。这是米拉麦克斯先挑起的战争,就别想着独善其身,现在我们打平了——”
朗·霍华德以为两家电影公司之间的硝烟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他错了。
仅仅是在两天之后,德鲁奇报道再一次将显眼的闪电标志挂在了网站首页上,还伴随着更加耸人听闻的标题:“揭秘《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不为人知的丑行——同性恋、通奸、弃子、反犹分子!”
很显然,某些人(或组织)希望的是媒体的枪口始终对准的是《美丽心灵》,在发现一张同性恋牌不太够用后,他们立刻打出了自己剩下的所有底牌。
尤其是反犹太主义这一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杀手锏——从建国开始,种族问题就是美国社会挥之不去的梦魇,放眼全美,主要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在好莱坞,犹太人和非犹太人间的问题也是谁都不敢踩的火药桶。
好莱坞有多少犹太人?不计其数。可以确定的是,幕前幕后的所有行业里,犹太掌权者起码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他们对待民族问题的敏感程度,有些时候比黑人的肤色问题还要严重。
德鲁奇报道的新头条惊呆了整个好莱坞,一众小报紧紧跟上,批评漫天飞舞,看阵仗恨不能把约翰·纳什抹黑成十恶不赦、隐藏极深的纳粹份子。
知道这场硝烟为何而起的人全都在心底感慨了一句:毒,这招太毒了。
如果《美丽心灵》真的和反犹太主义挂上钩,那这部电影的未来就算是彻底完了。
环球总裁闻讯后差点气炸,后来流传出的小道消息称清洁工当天从总裁办公室里扫除一堆玻璃碎渣。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高层更是直接向媒体爆料德鲁奇报道的幕后消息来源绝对是米拉麦克斯。
不过德鲁奇报道并不承认这个说法,网站负责人马特·德鲁奇更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新闻里的大部分消息都是在阅读电影原著传记时发现的,其他一部分是通过调查得来。
这把火甚至点到了好莱坞之外的约翰·纳什身上,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得不站出来向媒体澄清,那些加诸在他身上的负面言论全都是恶意的诽谤,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一些犹太裔的普林斯顿学生在图书馆或校园里纷纷质问他是不是真的有种族偏见——并请求媒体能够帮助他恢复名誉。
《美丽心灵》的女主角詹妮弗·康纳利就是犹太人,她以自己举例,表示曾反复研读过原著数遍,而且在电影拍摄期间也多次接触了约翰·纳什本人,完全没有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丁点歧视犹太主义的倾向,纳什是位值得尊敬的学者。
就在《美丽心灵》的导演和演员们忙着洗清身上的反犹污蔑的同时,第五十九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也在好莱坞的希尔顿酒店拉开了帷幕。
相较于奥斯卡,金球奖的得奖名单通常来说不是很难预测,但在这届颁奖典礼上,却着实爆出了些不大不小的冷门。
像是去年上半年横扫了欧洲电影节,年末上映后又在斩获高票房的同时,受到北美大大小小影评人协会无数“年度佳片”赞誉的《美丽心灵》不仅是颁奖前的大热门,也有着剧情类影片中最多的六项提名,但是最后却只得到了三座奖杯——剧情类电影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
最佳导演被《高斯福庄园》的导演罗伯特·奥特曼获得。
最佳男主角的奖杯则被《训练日》的丹泽尔·华盛顿拿走。
这的确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当初《训练日》公映的时候的时候,北美大半的影评人都评价或许是被缉毒警察的角色设定限制了发挥,丹泽尔·华盛顿在影片里的表演只能说是尽了职,中规中矩,毫不惊艳,比凯文·史派西在《真情快递》里的表现还逊色一分,但是没想到却是这名黑人实力派演员笑到了最后。
可能连丹泽尔·华盛顿自己对这个结果也是感到惊讶的,这从他的获奖感言中就能听出来,有一点猝不及防的惊讶和茫然,发言不像是精心准备酝酿过的。
在丹泽尔·华盛顿发言的时候,场中至少有一半的摄像机镜头对准了台下威廉所坐的位置。
威廉面带微笑,神态自然,从他的表情和眼神里,看不出一丁点奖杯旁落的惊讶失望。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任何能被媒体抓住的破绽和把柄。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42313/105594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