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今天也想和死去的哥哥谈恋爱、流光(姐弟骨科)、【崩铁乙女】总合集、邪巫、记忆之场、寄养关系(校园骨科1v2)、共杀(骨科+3p)、色情女大绝赞直播进行中!(NPH)、【星际abo】洛希极限(H)、
1、大南门 日
早晨,潭州城门旁站着一些赵抃的同僚与自发而来的百姓……
(字幕打出)康定元年(1040)潭州城
此时,一辆马车携着赵抃夫人、儿子缓缓驶来,赵抃走在前头,赵拊、赵扬二弟带着一琴一鹤在其后紧紧跟着……
赵抃与潭州同僚们一一道别,并向两旁自发而来的百姓抱拳致谢……
(旁白):“赵抃自来潭州任武安军节度推官,两年后,改任监潭州粮料,主管潭州粮草的差事。康定元年(1040)赵抃由潭州以著作郎知崇安县(今福建省武夷山市)。这一天,赵抃携带夫人、儿子及赵拊、赵扬二弟带一琴一鹤离开潭州赴任,受到潭州同僚及自发而来百姓送行……”
赵抃一行在路上渐渐远行而去……
2、山路上 日
群山峻岭中一条沿山之路,赵抃一行由远而近渐渐驶来。马车停下,赵抃与夫人、儿子及两个弟下车,站着路边眺望着风景如画的景色……
夫人感叹道:“老爷,这景色实在太美了!”
赵抃点头道:“自古就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赵扬道:“四哥,你看前面……”
群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山光水色,交相辉映……
赵拊问:“四哥,快到崇安县城了吧?”
赵抃:“翻过山很快就到崇安县城了。”
“走,趁天黑前赶到崇安县城。”夫人道。
大家上了马车,继续前行,渐渐马车消失在群山怀抱之中……
3、城门 日
夕阳西下,赵抃一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进了崇安县城。
赵抃与夫人及赵拊、赵扬走在街上,马车紧跟其后……
夫人边走便说道:“老爷,崇安县比不上潭州繁华,却有小城的秀气。”
赵抃点头道:“是啊,人人都说崇安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可也久旱不雨。”
夫人点点头:“但愿上天保佑!”
赵拊问:“四哥,彦志哥何时能到崇安?”
赵抃略算一会:“也快了吧!”
4、赵家客堂 日
赵扬人未到话先行,喊道:“四哥,四哥,彦志哥来了!”
“真的?”赵抃高兴地立即站起来,毛彦志已经跨进来了。两位同窗一见面便来了一个拥抱……
赵抃上下打量一番毛彦志惊异地问:“就这么一人?”
“行李,五弟已拿去放到安排房间去了,其他就没什么了!”毛彦志说:“彦志一直想追随学兄,可与爹娘难舍。现父母都已逝世,得知朝廷命官抃兄闯天下,便把屋舍家产托付给兄弟,便跟了过来。”
赵抃连连点头:“你我志同道合,现在可以同闯天下了!”
赵扬泡上茶水端上桌,赵拊便上来喊吃晚饭了。
赵抃:“你嫂子烧了几个崇安小菜,为你接风洗尘。请!”
“谢谢嫂子了!”毛彦志感激地说。两人便走进内厅……
5、龙王庙 日
庙内供桌上,香火缭绕,摆放着敬神的三牲。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顾烈日当空,几乎全城的人都一批又一批涌进庙里烧香拜佛,求龙王下雨……
长者叹息道:“入夏以来,崇安久旱不雨,土地龟裂,稻秧焦黄,百姓不祈盼老天爷开恩降雨哪!。”
赵抃和毛彦志,一身衣装混杂在人群之中……
一些士绅,长者用虔诚神色引领人群,举臂跪拜……
6、城南门外 日
人潮涌动,求神下雨,场面盛大。
赵抃、毛彦志一身布衣装扮混杂在人群中……
“人人都说崇安山明水秀好地方,料想不到有如此天旱缺水。”毛彦志叹道。
赵抃颔首不语,过了好久才叹了一声:“老天作孽,龙王也爱莫能助啊!”
不觉两人走进城里……
7、大街上 日
日头暴晒之下,街上萧条不堪,尘土飞扬,行人没精打采……
赵抃与毛彦志走在街上……
毛彦志:“赶了老半天,喉咙都冒烟了……”
赵抃:“走,前面有一家茶馆,喝口茶再说。”
毛彦志点点头,没走几步便来到一处茶馆,两人便跨了进去……
8、茶馆 日
赵抃与毛彦志走进茶馆一看,店堂里空荡荡,没有几个主顾。两人便在一张桌前坐下。
好久,店小二提着茶壶蔫蔫地出来,给赵抃两人面前的粗瓷大碗里洒了点茶水。
毛彦志早已口渴难耐,端起茶碗正欲往口里进,又很快放下茶碗,朝赵抃使了个眼色,提醒道:“抃兄,稍等。”便转身问店小二:“伙计,你这是什么茶?”
赵抃也举碗一看:碗里是些浑黄的汤水,茶水叶子也若隐若现。
赵抃忍不住眉头微蹙。
店小二一脸无奈地说:“客官,看二位是外地人,刚到我这里吧?如今崇安县城里的水比油还金贵。也不知我们造了什么孽,受这等干渴的苦!唉,不说不说了,省点口水。”
“是啊,”彦志接过话头,“半年没落一点滴雨。土地荒了不说,很多水井都见底了。”
“城里店铺用水都得到离城几里的溪沟里去挑哩!”店小二说。
此时,一位老者走过来说:“昨日城外的上梅村下梅村为争田水,还闹出械斗,差一点出人命呢!”
赵抃沉默不语,只是端起粗瓷碗慢慢地把碗里浑浊的茶水喝了下去,掏出茶钱往桌上一放,使了个眼神便与毛彦志走出茶馆……
赵抃道:“昨日已听到一位衙役关于乡斗的报告。旱情若再继续下去,真要出人命了!自己作为知县,难道眼睁睁看百姓置身困境而无动于衷?”
毛彦志重重地点点头。
赵抃说:“走,我们去看一下县城的水井情况如何?”
毛彦志回应道:“走!”
9、一组短镜头
大街旁,赵抃与毛彦志在一口井坊旁往井里看冒不出一滴水花……
小巷里,一口井前赵抃与毛彦志附身一看井底干枯见底……
大巷里,赵抃与毛彦志见一个小女孩拎着小铁桶吊水却空空而归……
大户人家里,赵抃与毛彦志进去看一口井里也见底……
……
10、衙内水井 日
赵抃和毛彦志来到衙内水井前,井里没断水……
“这……”毛彦志凝视着井里的水……
赵抃道:“因为这是官井,打得深,所以还不至于断水。”
毛彦志点点头。
“来人!”赵抃喊道。
“老爷,在!”差役回应道。
赵抃吩咐道:“从今日起,衙里用水定人定量,节省着用,把省下来的水送上门去,分给街坊中的孤老妇幼。”
“是!”差役转身而去。
赵抃对彦志说:“彦志,明日起过早,下乡去实地考察一下,想想办法。”
彦志点头:“是。”
11、乡村野外 日
清晨,日头未出的时辰,赵抃携同毛彦志出城,往城西方向考察地形……
远处,武夷山群峰林立,绵亘迤丽,石壁千仞,粗狂突兀;山顶林木繁茂,苍翠蔽日;山间则云雾缭绕,缥缈虚幻。
毛彦志感叹道:“抃兄,这武夷山不亏是雄浑与秀美相济,跌宕与平和相融之胜境啊。”
赵抃回头望着彦志,坚毅地说:“彦志,我不信这样一处天赋胜地,会被日头晒绝?”
毛彦志哈哈笑着。
两人正说笑间,只见山脚一带,平旷乡野之两侧,蜿蜒流过一道小溪……
“抃兄,溪水,溪水,”毛彦志指着前面小溪兴奋地喊道。
赵抃朝前一看,忙说:“走,看看去。”说着,急忙奔过去。
眼前,一条小溪水面不宽,溪水清澈。赵抃往小溪头,小溪尾看了看哈哈笑道:“真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呀!真可惜,如此一处好水源,竟被撂荒在山沟里。”
“是啊!”毛彦志同感道。
赵抃感慨道:“守着这道水,为何不取之于民,修渠引水灌溉田地?”他转头对毛彦志说:“走,回县衙!”
“好!”毛彦志知道赵抃与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两人急呼呼地朝县城赶去……
12、议事厅 日
赵抃和毛彦志回到县衙立即找了几位年老的衙役了解这条溪的情况……
老衙役甲:“大人,这条溪叫崇阳溪,源头在武夷山,常年水源充足,从未断过水……”
赵抃点点头道:“我想把崇阳溪的水源引进来,救百姓缺水之苦。你们看如何?”
老衙役乙:“大人,早在几年前,崇安县的有识之士就向官府建言,把崇阳溪的水引进来,救百姓缺水之苦。可是……”
毛彦志:“可是什么?”
老衙役丙:“……可是,崇安县的知县年年换,走马灯似的,调动频繁,谁来操这份心啊!”
老衙役甲:“况且,引水工程繁琐浩大,更不愿,为此劳心费神了。”
赵抃默然了。
(赵抃画外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赵抃忽然一震……
(显现画面)娘亲的话声:“……做好皇上交代的事,对得起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不管走到哪儿,就不会错了理。”
赵抃恍悟道:“这是娘交代儿郎的话。四郎走到哪儿,都不能忘记!”他一拍桌,站起说:“干!我们来干!”
13、一组短镜头
自此,赵抃摘了官帽,脱了官服,一顶斗笠,一身布掛,带领手下自崇阳溪的西溪到城的新阳畈,一遍遍勘测,考察地形,寻访民情……
赵抃带着手下,爬山涉水,丈量勘测……
赵抃与手下站在溪旁,考察地形及土质情况……
赵抃在村头和几位老农围坐在一起亲切交流……
赵抃坐在大树下,与手下们啃着自带的干粮……
……
14、书房 夜
烛光下,赵抃正在审阅图纸……
夫人端上一碗刚煮好的莲子羹进来,边放下碗边说:“老爷,饭不思,寝难安,一味寻思量着如何引水进城。”突然,赵抃鼻血流出来,夫人马上上前,拿出手绢给赵抃止血,并劝说道:“老爷,莫心急,俗话说,急火攻心。您认准的事,只要想做,定能做成。整个工程都得您操心,您得撑住啊!”
赵抃抚了一下夫人的背,说道:“家里照料之事,夫人多费心。引水之策,我已有眉目,就等最后定夺。”
夫人重重地点点头。
15、议事厅 日
又经过半个月,县衙召开县里各方绅士、长者等人士会议。
赵抃指着悬挂在正堂一幅工程图,道:“从西溪到新阳畈,从新阳畈到西溪反复地实地察看,又经县衙众人商议,最后拟定出这一引水方案……”他扫视了大家,接着说:“武夷山下,崇阳溪上游筑一道拦河大坝,”他指了指图上标的位置:“之后,在大坝上方开挖一条沟渠,将崇阳溪水从西溪陈家湾经崇安县城北面引入城中,沿着中轴线向南,出城后又流经城南万亩良田。”
毛彦志又补充道:“这条引水渠上,每隔三里路造一座水碓,这水碓可用于舂米、磨粉、加工稻米谷物。”
赵抃点点头,又说:“如此方案既能供应城中百姓的饮水,又能解决城外良田灌溉以及水上运输、粮食加工以及消防用水等诸多问题。”
众人个个点头称赞,喜笑颜开,鼓起掌来……
16、工地上 日
烈日当空,男男女女齐上阵,挖的挖,挑的挑,推车的推车,放炮的放炮,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赵抃头带斗笠,冒着酷日,与毛彦志整日忙在工地上……
镜头下,赵抃指挥着工地工程进度;
渴了,赵抃蹲在溪边捧一掏溪水喝;
饿了,赵抃与民工坐在一起啃馒头充饥;
赵抃举锄挑土搬石料样样都干……
(旁白):“崇安百姓见自己的父母官赵知县挥着膀子苦干,一心为民,个个群情激奋,都捐钱出力,齐心盼着早日引进水来,解决百姓用水之苦。然而,工程如火如荼时,却遇到一大难题……”
17、工棚 日
赵抃正在工棚里与相关人开会时,一位衙役急匆匆地进来向他报告……
衙役道:“大人,水渠通到高岭村,马上要遇到难题了。”
“什么难题?慢慢说来。”赵抃望着他问。
衙役说:“水渠开到这里,必须经过一片坟冈,这里可是高岭村的祖坟。”
赵抃点点头。
衙役接着说:“因为,高岭村离崇阳溪近虽然天旱,但高岭村却没有缺水之患,且按当地风俗,迁移坟地会坏了祖宗风水,这是村里族人忌讳之事。为了阻止水渠经过坟地,村里几位老者竟在坟冈上搭了窝棚,守着祖坟上的一草一木一寸土,与修渠工程对抗起来。”
赵抃沉默细想,慢慢说道:“高岭村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并非不愿修渠,而是乡土情重,尊先敬祖。”他对衙役命令道:“先叫工程停下来,我和彦志先到村里及守坟老人走访做好工作。”说后,衙役立即去传达停工的命令,赵抃和毛彦志走出工棚前往高岭村。
18、坟冈窝棚 日
几位老者正坐在窝棚抽烟,聊天。
赵抃与毛彦志钻了进来,便坐地与老人聊起家常……
赵抃问坐在一旁的老汉:“老爹,今年贵庚啊?”
老汉回答道:“我等老朽都已年过古稀。”他抽了一口烟,手指把烟筒擦了擦递给赵抃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就等着归入这片祖坟地,好与地下先祖重聚。”
赵抃接过烟筒稍吸了一口,忙说:“你等都会长寿的,都会长寿的。”
另一位老者语气缓和,神情平静淡然地接话说:“可是,官府却要挖我们的祖坟,缺德呢!你看,这片祖坟地块,坐南朝北,地势又高,我们高岭村就托这块福地,如今宗族香火兴旺,官府为啥要跟我们结怨?”
坐对面老人接着说:“唉,挖骨迁坟,都做了孤魂野鬼,地下祖宗还不怪罪?我等有何脸面到阴间去见他们?”
(旁白)“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要迁这块坟地,万万不能。”
赵抃听了,嘿嘿笑着,边把烟筒用手擦了擦递回老汉,称赞道:“老爹,你们祖宗确实有眼光,不然为啥周围村子都受了灾,就您高岭村吃水用水不愁?”
老人们都连连点头。
赵抃又耐心开导起来:“儿孙在做,祖宗在看。施德行善,积功积德。您老眼见着整个崇安滴水难找,太阳又象火似的烤着,能见死不救吗?”
“唉,我这几块老骨头能做成什么事?能拼死抱住这块地,也算我们为高岭村子孙后代积德了。”坐对面老人说。
“老爹,此言差矣。”赵抃看了一眼几位老人:“修成水渠,清流万田,十里八乡欢庆感恩,那这个德才积得大,积得多呢!”
“咦,你这小伙子,哪个村的?口气倒不小。”老汉看着赵抃说。
老汉这么一说,老人们才回过神来,大家都眯着眼瞧眼前这个农家打扮的黑汉子……
此时,毛彦志在一旁打趣道:“老爹,他就是来你们崇安积德的大人呢。”
“他积大德,难不成也是要挖自家的祖坟?”老汉迷糊了,喃喃自语道。
“哈哈哈,老爹,只要您等老人家顾全大局,县老爷保管渠道修好后,敲锣打鼓鸣响炮,在你们村祠堂里挂上红匾额!”毛彦志又说。
“县老爷?”老人们异口同声惊讶道。
此刻,老人们的神情一下子变了!
那位老者说:“老朽我等都活了一个多甲子了,从没见过县太爷的脸是圆是扁的呢!轿子远远地倒看见过几回。还有衙门口那一对石狮子眼睛瞪得够圆,牙齿呲得够长的!靠青天大老爷靠不上,多靠祖宗荫庇。”
“老爹,县太爷脸不圆,也不扁,可是黑着呢!”毛彦志逗着开心地说。
“哼,对,就是黑的,从里到外全是黑的。”老人听不懂毛彦志说啥,愤愤接过话说。
赵抃也乐了。
此时,不远处县衙差役久等不见知县出来,误以为被这群村民难住了,便提着水火棒赶紧跑进来救助,却见县太爷与老人们谈笑正欢,个个像一个个闷葫芦似的抓挠脑袋,不知如何是好呢?
老人们个个两眼盯着黑脸汉子,满脸神色着忧郁与探询。
赵抃干脆站起来,笑眯眯地让老人们看个够,并说:“老爹,县太爷也是爹妈生的,父母养的,懂得孝亲,懂得奉祖。”
老人们一听,七嘴八舌惊异地说:“啊,方才失言,多有冒犯,望老爷赎罪!”
“老人家,都说县官是父母官,可不是替自己父母做事的官哦,你们就是我要尽孝的父老乡亲啊。”赵抃话说到此,拉着老人们的手一起坐下,接着说:“本官保证,请崇安县城最好的风水先生给高岭村选一块风水宝地,如不满意让风水先生再找,务必让村人满意。”
毛彦志乘兴又插话说:“不仅让老爹们满意,还得让底下的列祖列宗满意为止!”
“哈哈……哈哈……”老人们见知县大人如此诚心为崇安百姓谋福祉,又不摆官架都同意迁坟了。
老人们见赵抃如此诚心,便真情地说道:“县太爷,如此为崇安百姓办事,又如此亲和,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老朽还愁将来没好日子过吗?”
19、赵家客堂 日
赵抃刚吃完稀粥,夫人正在收拾,毛彦志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毛彦志说:“抃兄,河渠修到城边,又被打住了!”
“为什么?”赵抃站起来问。
“这里有一间打铁铺,地处闹市,招牌显眼,生意十分兴隆。”毛彦志又说:“那打铁铺的主事李师傅是个粗汉,小九九一打,不乐意搬迁!还说,将我打发走,塞到哪个巷子里,谁还寻来打铁呀!就是不搬!”
“哦,”赵抃点了点头问:“衙门派人去过吗?”
“去过!还说若跟我来硬的,我这身筋肉可是火里练出来的!”毛彦志摇摇头:“软硬不吃,就是不肯搬迁。看来这回可遇上对手了!”
赵抃背着手踱着步,沉吟片刻,回头对毛彦志说:“彦志,这回为兄不找他了,更不去求他,保管让这位打铁师傅马上自觉搬迁。”并吩咐:“让民工们放假几天。”
毛彦志发愣地看着赵抃……
(毛彦志画外声):“难道抃兄有何妙计?”
20、一组短镜头
赵抃伏案细阅卷宗……
赵抃书房里诵诗阅经……
赵抃在抚琴玩鹤,逍遥自在……
(旁白):“赵抃吩咐让民工回去歇几日后,自己便在衙门里看案卷、读书、抚琴、玩鹤,过的十分逍遥自在,就连毛彦志也想不明白赵抃到底用何妙计?三五日后,李铁匠急得找上门来了……”
21、书房 日
书吏急匆匆地来到书房……
书吏通报道:“赵大人,城头李铁匠求见。”
赵抃眼也不抬:“给他回话,赵大人不在。”
“是,”书吏转身退出去……
22、衙门 日
赵抃正坐在案桌上审案……
(字幕打出)三日后
衙吏进来通报:“赵大人,城头李铁匠又来求见大人,还说,如见不到大人就长跪在衙门口不走了。”
赵抃道:“回他话,明日在铁匠铺里迎候本官,本官自有交代。”
“是!”衙吏回应后退了出去……
23、大街 日
次日晌午时分,烈日当空,赵抃一身官服,摇着麦秸扇子,带着毛彦志一行踱上街头。每到一处,百姓都急切地望着他,焦渴的眼神里尽是快快挖渠引水的期望……
有人甚至大声喊道:“赵大人,何时能修通渠道引水进城?”
众人也附和道:“是啊,是啊,百姓受尽无水之苦啊!”
赵抃向大家挥挥手,连声道:“快了,快了,”
众人都渴望地热烈鼓起掌来……
24、铁匠铺前 日
赵抃和毛彦志一行来到铁匠铺前一看,挑得高高的旗幡不见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听不见了;红旺旺的火炉也早已熄火,没有一点热气了;几个徒弟模样的年轻汉子躺在凉席上睡午觉。李铁匠摆好了瓜果、凉茶,静候知县大人……
李铁匠一见赵抃一行,赶紧低头哈腰迎上前来:“啊呀,赵大人亲自造访,铁铺蓬荜生辉呀!”
赵抃附耳对毛彦志说:“彦志,这可是他来求本官,非本官找他。”
毛彦志撇嘴暗笑。
众街坊听说县老爷到访,都围了过来。
李铁匠一见赵抃忙倒苦水:“大人,小的本是守本分之人,为街坊乡邻打铁混口饭吃,和大人更是没结旧怨,更无新仇,为何让乡邻们绝了小的活路啊?”
赵抃一听,心里暗暗乐了,并关切地说道:“李师傅,本官不仅从未阻挠你的生意,还着实好意劝导成全呢。”
“那为何整条街坊见了小的如见仇人似的,不给我生意做也罢,大家还给小的脸色看!”
赵抃看看这位灰头土脸的李铁匠道:“李师傅,依本官看,是你断了大伙儿的活路……”
“我?”李铁匠二和尚摸不着头。
“眼下引水之事是全城百姓翘首以盼,而你偏硬生生地拦下来,谁不怨,哪个不恨?接不着一单生意,炉灶熄火是早晚的事。”赵抃说。
李铁匠敲着自己脑袋,连声道:“我明白了,这是我自己作的孽!好,好,好,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明天我收拾家伙回老家去。”
赵抃知道蛮汉也是一根直肠子,性急脸皮薄,就趋势给他一个台阶下:“李师傅,崇安县里谁人不知你打铁铺那响当当的牌子?酒香不怕巷子深,旗幡一挑,炉子一烧,生意照样满当当的。这样吧,街坊都在,本官当下做个宣示,李师傅顾全大局,给予和其他搬迁户同样奖励,铁铺新址再做个免费告示,咋样?”
街坊乡邻满堂喝彩,李铁匠也落得了人情卖了乖,皆大欢喜。
25、回衙门路上 日
毛彦志与赵抃边走边叹道:“抃兄宽心待人,小弟佩服!”
赵抃摇摇麦秸扇,随口吟出:“彦弟呀,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哈哈哈……”
赵抃与毛彦志一行由近而远走去……
26、城内 日
一条清澈的溪水从西门外的陈湾坡流过城西的大片土地,接着从崇安县城中间,自北向南横穿街心,出城后又穿过城南的万亩良田……
(字幕打出)一年后
崇安县城万人空港,街头鞭炮阵阵,人们欢天喜地欢庆渠水入城……
(旁白):“从此,崇安县城中百姓饮水无忧,良田灌溉水源充足。古老的崇安县城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镜头下,家家门前清流渲,户户垂杨屋檐拂,
妇聚捣衣童嬉水,翁妪荫坐话闲语;
街上又恢复了早有早市,夜有夜市,通宵达旦。茶馆里泡茶的水清得照面、满得溢杯了;百姓安居乐业,过着热闹非凡的生活。
27、沿河路上 日
一日清早,赵抃一路步行上衙门。忽然,他见城内河水有点浑浊,水面上浮着污物……
赵抃停下脚步来到小步头,蹲下来用手捧水闻了闻。他情不自禁道:“有异味,这不成臭水沟了?”
赵抃上来边走边看,只见河里有洗衣的,洗碗筷的,孩子玩耍的,提马桶刷洗的,还有洗澡的……
赵抃情不自禁地自语:“这样下去定会成为臭水沟!看来百姓用水护水成了一个问题。怎么办?”
28、赵家客堂 夜
赵抃吃过晚饭后,便坐在那里思考用水护水的问题。只见夫人拎着河里洗好衣裳和河里洗好澡的儿子回来。接着夫人又拎着马桶去河里刷洗……
“夫人,”赵抃叫住她。
夫人停步见赵抃看着她而不语,便道:“老爷,奴家有做得不对的吗?”
赵抃却若有所思,一拍大腿道:“分时用水,分时用水。”他笑着对夫人说:“你让我想出了一个奇招,即分时用水。就是清晨挑水,上午洗菜,中午洗碗,下午洗衣,傍晚洗澡,夜间刷马桶。只要大家都遵循‘分时用水公约’,溪水也良性循环了!”
(旁白):“县衙一发出‘分时用水公约’,百姓都很支持配合。保护水源的奇招也在百姓中形成共识。后来,崇安百姓为了纪念赵知县就把这条崇安溪叫作‘清献渠’,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第三集 剧终)
早晨,潭州城门旁站着一些赵抃的同僚与自发而来的百姓……
(字幕打出)康定元年(1040)潭州城
此时,一辆马车携着赵抃夫人、儿子缓缓驶来,赵抃走在前头,赵拊、赵扬二弟带着一琴一鹤在其后紧紧跟着……
赵抃与潭州同僚们一一道别,并向两旁自发而来的百姓抱拳致谢……
(旁白):“赵抃自来潭州任武安军节度推官,两年后,改任监潭州粮料,主管潭州粮草的差事。康定元年(1040)赵抃由潭州以著作郎知崇安县(今福建省武夷山市)。这一天,赵抃携带夫人、儿子及赵拊、赵扬二弟带一琴一鹤离开潭州赴任,受到潭州同僚及自发而来百姓送行……”
赵抃一行在路上渐渐远行而去……
2、山路上 日
群山峻岭中一条沿山之路,赵抃一行由远而近渐渐驶来。马车停下,赵抃与夫人、儿子及两个弟下车,站着路边眺望着风景如画的景色……
夫人感叹道:“老爷,这景色实在太美了!”
赵抃点头道:“自古就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赵扬道:“四哥,你看前面……”
群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山光水色,交相辉映……
赵拊问:“四哥,快到崇安县城了吧?”
赵抃:“翻过山很快就到崇安县城了。”
“走,趁天黑前赶到崇安县城。”夫人道。
大家上了马车,继续前行,渐渐马车消失在群山怀抱之中……
3、城门 日
夕阳西下,赵抃一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进了崇安县城。
赵抃与夫人及赵拊、赵扬走在街上,马车紧跟其后……
夫人边走便说道:“老爷,崇安县比不上潭州繁华,却有小城的秀气。”
赵抃点头道:“是啊,人人都说崇安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可也久旱不雨。”
夫人点点头:“但愿上天保佑!”
赵拊问:“四哥,彦志哥何时能到崇安?”
赵抃略算一会:“也快了吧!”
4、赵家客堂 日
赵扬人未到话先行,喊道:“四哥,四哥,彦志哥来了!”
“真的?”赵抃高兴地立即站起来,毛彦志已经跨进来了。两位同窗一见面便来了一个拥抱……
赵抃上下打量一番毛彦志惊异地问:“就这么一人?”
“行李,五弟已拿去放到安排房间去了,其他就没什么了!”毛彦志说:“彦志一直想追随学兄,可与爹娘难舍。现父母都已逝世,得知朝廷命官抃兄闯天下,便把屋舍家产托付给兄弟,便跟了过来。”
赵抃连连点头:“你我志同道合,现在可以同闯天下了!”
赵扬泡上茶水端上桌,赵拊便上来喊吃晚饭了。
赵抃:“你嫂子烧了几个崇安小菜,为你接风洗尘。请!”
“谢谢嫂子了!”毛彦志感激地说。两人便走进内厅……
5、龙王庙 日
庙内供桌上,香火缭绕,摆放着敬神的三牲。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顾烈日当空,几乎全城的人都一批又一批涌进庙里烧香拜佛,求龙王下雨……
长者叹息道:“入夏以来,崇安久旱不雨,土地龟裂,稻秧焦黄,百姓不祈盼老天爷开恩降雨哪!。”
赵抃和毛彦志,一身衣装混杂在人群之中……
一些士绅,长者用虔诚神色引领人群,举臂跪拜……
6、城南门外 日
人潮涌动,求神下雨,场面盛大。
赵抃、毛彦志一身布衣装扮混杂在人群中……
“人人都说崇安山明水秀好地方,料想不到有如此天旱缺水。”毛彦志叹道。
赵抃颔首不语,过了好久才叹了一声:“老天作孽,龙王也爱莫能助啊!”
不觉两人走进城里……
7、大街上 日
日头暴晒之下,街上萧条不堪,尘土飞扬,行人没精打采……
赵抃与毛彦志走在街上……
毛彦志:“赶了老半天,喉咙都冒烟了……”
赵抃:“走,前面有一家茶馆,喝口茶再说。”
毛彦志点点头,没走几步便来到一处茶馆,两人便跨了进去……
8、茶馆 日
赵抃与毛彦志走进茶馆一看,店堂里空荡荡,没有几个主顾。两人便在一张桌前坐下。
好久,店小二提着茶壶蔫蔫地出来,给赵抃两人面前的粗瓷大碗里洒了点茶水。
毛彦志早已口渴难耐,端起茶碗正欲往口里进,又很快放下茶碗,朝赵抃使了个眼色,提醒道:“抃兄,稍等。”便转身问店小二:“伙计,你这是什么茶?”
赵抃也举碗一看:碗里是些浑黄的汤水,茶水叶子也若隐若现。
赵抃忍不住眉头微蹙。
店小二一脸无奈地说:“客官,看二位是外地人,刚到我这里吧?如今崇安县城里的水比油还金贵。也不知我们造了什么孽,受这等干渴的苦!唉,不说不说了,省点口水。”
“是啊,”彦志接过话头,“半年没落一点滴雨。土地荒了不说,很多水井都见底了。”
“城里店铺用水都得到离城几里的溪沟里去挑哩!”店小二说。
此时,一位老者走过来说:“昨日城外的上梅村下梅村为争田水,还闹出械斗,差一点出人命呢!”
赵抃沉默不语,只是端起粗瓷碗慢慢地把碗里浑浊的茶水喝了下去,掏出茶钱往桌上一放,使了个眼神便与毛彦志走出茶馆……
赵抃道:“昨日已听到一位衙役关于乡斗的报告。旱情若再继续下去,真要出人命了!自己作为知县,难道眼睁睁看百姓置身困境而无动于衷?”
毛彦志重重地点点头。
赵抃说:“走,我们去看一下县城的水井情况如何?”
毛彦志回应道:“走!”
9、一组短镜头
大街旁,赵抃与毛彦志在一口井坊旁往井里看冒不出一滴水花……
小巷里,一口井前赵抃与毛彦志附身一看井底干枯见底……
大巷里,赵抃与毛彦志见一个小女孩拎着小铁桶吊水却空空而归……
大户人家里,赵抃与毛彦志进去看一口井里也见底……
……
10、衙内水井 日
赵抃和毛彦志来到衙内水井前,井里没断水……
“这……”毛彦志凝视着井里的水……
赵抃道:“因为这是官井,打得深,所以还不至于断水。”
毛彦志点点头。
“来人!”赵抃喊道。
“老爷,在!”差役回应道。
赵抃吩咐道:“从今日起,衙里用水定人定量,节省着用,把省下来的水送上门去,分给街坊中的孤老妇幼。”
“是!”差役转身而去。
赵抃对彦志说:“彦志,明日起过早,下乡去实地考察一下,想想办法。”
彦志点头:“是。”
11、乡村野外 日
清晨,日头未出的时辰,赵抃携同毛彦志出城,往城西方向考察地形……
远处,武夷山群峰林立,绵亘迤丽,石壁千仞,粗狂突兀;山顶林木繁茂,苍翠蔽日;山间则云雾缭绕,缥缈虚幻。
毛彦志感叹道:“抃兄,这武夷山不亏是雄浑与秀美相济,跌宕与平和相融之胜境啊。”
赵抃回头望着彦志,坚毅地说:“彦志,我不信这样一处天赋胜地,会被日头晒绝?”
毛彦志哈哈笑着。
两人正说笑间,只见山脚一带,平旷乡野之两侧,蜿蜒流过一道小溪……
“抃兄,溪水,溪水,”毛彦志指着前面小溪兴奋地喊道。
赵抃朝前一看,忙说:“走,看看去。”说着,急忙奔过去。
眼前,一条小溪水面不宽,溪水清澈。赵抃往小溪头,小溪尾看了看哈哈笑道:“真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呀!真可惜,如此一处好水源,竟被撂荒在山沟里。”
“是啊!”毛彦志同感道。
赵抃感慨道:“守着这道水,为何不取之于民,修渠引水灌溉田地?”他转头对毛彦志说:“走,回县衙!”
“好!”毛彦志知道赵抃与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两人急呼呼地朝县城赶去……
12、议事厅 日
赵抃和毛彦志回到县衙立即找了几位年老的衙役了解这条溪的情况……
老衙役甲:“大人,这条溪叫崇阳溪,源头在武夷山,常年水源充足,从未断过水……”
赵抃点点头道:“我想把崇阳溪的水源引进来,救百姓缺水之苦。你们看如何?”
老衙役乙:“大人,早在几年前,崇安县的有识之士就向官府建言,把崇阳溪的水引进来,救百姓缺水之苦。可是……”
毛彦志:“可是什么?”
老衙役丙:“……可是,崇安县的知县年年换,走马灯似的,调动频繁,谁来操这份心啊!”
老衙役甲:“况且,引水工程繁琐浩大,更不愿,为此劳心费神了。”
赵抃默然了。
(赵抃画外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赵抃忽然一震……
(显现画面)娘亲的话声:“……做好皇上交代的事,对得起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不管走到哪儿,就不会错了理。”
赵抃恍悟道:“这是娘交代儿郎的话。四郎走到哪儿,都不能忘记!”他一拍桌,站起说:“干!我们来干!”
13、一组短镜头
自此,赵抃摘了官帽,脱了官服,一顶斗笠,一身布掛,带领手下自崇阳溪的西溪到城的新阳畈,一遍遍勘测,考察地形,寻访民情……
赵抃带着手下,爬山涉水,丈量勘测……
赵抃与手下站在溪旁,考察地形及土质情况……
赵抃在村头和几位老农围坐在一起亲切交流……
赵抃坐在大树下,与手下们啃着自带的干粮……
……
14、书房 夜
烛光下,赵抃正在审阅图纸……
夫人端上一碗刚煮好的莲子羹进来,边放下碗边说:“老爷,饭不思,寝难安,一味寻思量着如何引水进城。”突然,赵抃鼻血流出来,夫人马上上前,拿出手绢给赵抃止血,并劝说道:“老爷,莫心急,俗话说,急火攻心。您认准的事,只要想做,定能做成。整个工程都得您操心,您得撑住啊!”
赵抃抚了一下夫人的背,说道:“家里照料之事,夫人多费心。引水之策,我已有眉目,就等最后定夺。”
夫人重重地点点头。
15、议事厅 日
又经过半个月,县衙召开县里各方绅士、长者等人士会议。
赵抃指着悬挂在正堂一幅工程图,道:“从西溪到新阳畈,从新阳畈到西溪反复地实地察看,又经县衙众人商议,最后拟定出这一引水方案……”他扫视了大家,接着说:“武夷山下,崇阳溪上游筑一道拦河大坝,”他指了指图上标的位置:“之后,在大坝上方开挖一条沟渠,将崇阳溪水从西溪陈家湾经崇安县城北面引入城中,沿着中轴线向南,出城后又流经城南万亩良田。”
毛彦志又补充道:“这条引水渠上,每隔三里路造一座水碓,这水碓可用于舂米、磨粉、加工稻米谷物。”
赵抃点点头,又说:“如此方案既能供应城中百姓的饮水,又能解决城外良田灌溉以及水上运输、粮食加工以及消防用水等诸多问题。”
众人个个点头称赞,喜笑颜开,鼓起掌来……
16、工地上 日
烈日当空,男男女女齐上阵,挖的挖,挑的挑,推车的推车,放炮的放炮,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赵抃头带斗笠,冒着酷日,与毛彦志整日忙在工地上……
镜头下,赵抃指挥着工地工程进度;
渴了,赵抃蹲在溪边捧一掏溪水喝;
饿了,赵抃与民工坐在一起啃馒头充饥;
赵抃举锄挑土搬石料样样都干……
(旁白):“崇安百姓见自己的父母官赵知县挥着膀子苦干,一心为民,个个群情激奋,都捐钱出力,齐心盼着早日引进水来,解决百姓用水之苦。然而,工程如火如荼时,却遇到一大难题……”
17、工棚 日
赵抃正在工棚里与相关人开会时,一位衙役急匆匆地进来向他报告……
衙役道:“大人,水渠通到高岭村,马上要遇到难题了。”
“什么难题?慢慢说来。”赵抃望着他问。
衙役说:“水渠开到这里,必须经过一片坟冈,这里可是高岭村的祖坟。”
赵抃点点头。
衙役接着说:“因为,高岭村离崇阳溪近虽然天旱,但高岭村却没有缺水之患,且按当地风俗,迁移坟地会坏了祖宗风水,这是村里族人忌讳之事。为了阻止水渠经过坟地,村里几位老者竟在坟冈上搭了窝棚,守着祖坟上的一草一木一寸土,与修渠工程对抗起来。”
赵抃沉默细想,慢慢说道:“高岭村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并非不愿修渠,而是乡土情重,尊先敬祖。”他对衙役命令道:“先叫工程停下来,我和彦志先到村里及守坟老人走访做好工作。”说后,衙役立即去传达停工的命令,赵抃和毛彦志走出工棚前往高岭村。
18、坟冈窝棚 日
几位老者正坐在窝棚抽烟,聊天。
赵抃与毛彦志钻了进来,便坐地与老人聊起家常……
赵抃问坐在一旁的老汉:“老爹,今年贵庚啊?”
老汉回答道:“我等老朽都已年过古稀。”他抽了一口烟,手指把烟筒擦了擦递给赵抃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就等着归入这片祖坟地,好与地下先祖重聚。”
赵抃接过烟筒稍吸了一口,忙说:“你等都会长寿的,都会长寿的。”
另一位老者语气缓和,神情平静淡然地接话说:“可是,官府却要挖我们的祖坟,缺德呢!你看,这片祖坟地块,坐南朝北,地势又高,我们高岭村就托这块福地,如今宗族香火兴旺,官府为啥要跟我们结怨?”
坐对面老人接着说:“唉,挖骨迁坟,都做了孤魂野鬼,地下祖宗还不怪罪?我等有何脸面到阴间去见他们?”
(旁白)“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要迁这块坟地,万万不能。”
赵抃听了,嘿嘿笑着,边把烟筒用手擦了擦递回老汉,称赞道:“老爹,你们祖宗确实有眼光,不然为啥周围村子都受了灾,就您高岭村吃水用水不愁?”
老人们都连连点头。
赵抃又耐心开导起来:“儿孙在做,祖宗在看。施德行善,积功积德。您老眼见着整个崇安滴水难找,太阳又象火似的烤着,能见死不救吗?”
“唉,我这几块老骨头能做成什么事?能拼死抱住这块地,也算我们为高岭村子孙后代积德了。”坐对面老人说。
“老爹,此言差矣。”赵抃看了一眼几位老人:“修成水渠,清流万田,十里八乡欢庆感恩,那这个德才积得大,积得多呢!”
“咦,你这小伙子,哪个村的?口气倒不小。”老汉看着赵抃说。
老汉这么一说,老人们才回过神来,大家都眯着眼瞧眼前这个农家打扮的黑汉子……
此时,毛彦志在一旁打趣道:“老爹,他就是来你们崇安积德的大人呢。”
“他积大德,难不成也是要挖自家的祖坟?”老汉迷糊了,喃喃自语道。
“哈哈哈,老爹,只要您等老人家顾全大局,县老爷保管渠道修好后,敲锣打鼓鸣响炮,在你们村祠堂里挂上红匾额!”毛彦志又说。
“县老爷?”老人们异口同声惊讶道。
此刻,老人们的神情一下子变了!
那位老者说:“老朽我等都活了一个多甲子了,从没见过县太爷的脸是圆是扁的呢!轿子远远地倒看见过几回。还有衙门口那一对石狮子眼睛瞪得够圆,牙齿呲得够长的!靠青天大老爷靠不上,多靠祖宗荫庇。”
“老爹,县太爷脸不圆,也不扁,可是黑着呢!”毛彦志逗着开心地说。
“哼,对,就是黑的,从里到外全是黑的。”老人听不懂毛彦志说啥,愤愤接过话说。
赵抃也乐了。
此时,不远处县衙差役久等不见知县出来,误以为被这群村民难住了,便提着水火棒赶紧跑进来救助,却见县太爷与老人们谈笑正欢,个个像一个个闷葫芦似的抓挠脑袋,不知如何是好呢?
老人们个个两眼盯着黑脸汉子,满脸神色着忧郁与探询。
赵抃干脆站起来,笑眯眯地让老人们看个够,并说:“老爹,县太爷也是爹妈生的,父母养的,懂得孝亲,懂得奉祖。”
老人们一听,七嘴八舌惊异地说:“啊,方才失言,多有冒犯,望老爷赎罪!”
“老人家,都说县官是父母官,可不是替自己父母做事的官哦,你们就是我要尽孝的父老乡亲啊。”赵抃话说到此,拉着老人们的手一起坐下,接着说:“本官保证,请崇安县城最好的风水先生给高岭村选一块风水宝地,如不满意让风水先生再找,务必让村人满意。”
毛彦志乘兴又插话说:“不仅让老爹们满意,还得让底下的列祖列宗满意为止!”
“哈哈……哈哈……”老人们见知县大人如此诚心为崇安百姓谋福祉,又不摆官架都同意迁坟了。
老人们见赵抃如此诚心,便真情地说道:“县太爷,如此为崇安百姓办事,又如此亲和,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老朽还愁将来没好日子过吗?”
19、赵家客堂 日
赵抃刚吃完稀粥,夫人正在收拾,毛彦志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毛彦志说:“抃兄,河渠修到城边,又被打住了!”
“为什么?”赵抃站起来问。
“这里有一间打铁铺,地处闹市,招牌显眼,生意十分兴隆。”毛彦志又说:“那打铁铺的主事李师傅是个粗汉,小九九一打,不乐意搬迁!还说,将我打发走,塞到哪个巷子里,谁还寻来打铁呀!就是不搬!”
“哦,”赵抃点了点头问:“衙门派人去过吗?”
“去过!还说若跟我来硬的,我这身筋肉可是火里练出来的!”毛彦志摇摇头:“软硬不吃,就是不肯搬迁。看来这回可遇上对手了!”
赵抃背着手踱着步,沉吟片刻,回头对毛彦志说:“彦志,这回为兄不找他了,更不去求他,保管让这位打铁师傅马上自觉搬迁。”并吩咐:“让民工们放假几天。”
毛彦志发愣地看着赵抃……
(毛彦志画外声):“难道抃兄有何妙计?”
20、一组短镜头
赵抃伏案细阅卷宗……
赵抃书房里诵诗阅经……
赵抃在抚琴玩鹤,逍遥自在……
(旁白):“赵抃吩咐让民工回去歇几日后,自己便在衙门里看案卷、读书、抚琴、玩鹤,过的十分逍遥自在,就连毛彦志也想不明白赵抃到底用何妙计?三五日后,李铁匠急得找上门来了……”
21、书房 日
书吏急匆匆地来到书房……
书吏通报道:“赵大人,城头李铁匠求见。”
赵抃眼也不抬:“给他回话,赵大人不在。”
“是,”书吏转身退出去……
22、衙门 日
赵抃正坐在案桌上审案……
(字幕打出)三日后
衙吏进来通报:“赵大人,城头李铁匠又来求见大人,还说,如见不到大人就长跪在衙门口不走了。”
赵抃道:“回他话,明日在铁匠铺里迎候本官,本官自有交代。”
“是!”衙吏回应后退了出去……
23、大街 日
次日晌午时分,烈日当空,赵抃一身官服,摇着麦秸扇子,带着毛彦志一行踱上街头。每到一处,百姓都急切地望着他,焦渴的眼神里尽是快快挖渠引水的期望……
有人甚至大声喊道:“赵大人,何时能修通渠道引水进城?”
众人也附和道:“是啊,是啊,百姓受尽无水之苦啊!”
赵抃向大家挥挥手,连声道:“快了,快了,”
众人都渴望地热烈鼓起掌来……
24、铁匠铺前 日
赵抃和毛彦志一行来到铁匠铺前一看,挑得高高的旗幡不见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听不见了;红旺旺的火炉也早已熄火,没有一点热气了;几个徒弟模样的年轻汉子躺在凉席上睡午觉。李铁匠摆好了瓜果、凉茶,静候知县大人……
李铁匠一见赵抃一行,赶紧低头哈腰迎上前来:“啊呀,赵大人亲自造访,铁铺蓬荜生辉呀!”
赵抃附耳对毛彦志说:“彦志,这可是他来求本官,非本官找他。”
毛彦志撇嘴暗笑。
众街坊听说县老爷到访,都围了过来。
李铁匠一见赵抃忙倒苦水:“大人,小的本是守本分之人,为街坊乡邻打铁混口饭吃,和大人更是没结旧怨,更无新仇,为何让乡邻们绝了小的活路啊?”
赵抃一听,心里暗暗乐了,并关切地说道:“李师傅,本官不仅从未阻挠你的生意,还着实好意劝导成全呢。”
“那为何整条街坊见了小的如见仇人似的,不给我生意做也罢,大家还给小的脸色看!”
赵抃看看这位灰头土脸的李铁匠道:“李师傅,依本官看,是你断了大伙儿的活路……”
“我?”李铁匠二和尚摸不着头。
“眼下引水之事是全城百姓翘首以盼,而你偏硬生生地拦下来,谁不怨,哪个不恨?接不着一单生意,炉灶熄火是早晚的事。”赵抃说。
李铁匠敲着自己脑袋,连声道:“我明白了,这是我自己作的孽!好,好,好,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明天我收拾家伙回老家去。”
赵抃知道蛮汉也是一根直肠子,性急脸皮薄,就趋势给他一个台阶下:“李师傅,崇安县里谁人不知你打铁铺那响当当的牌子?酒香不怕巷子深,旗幡一挑,炉子一烧,生意照样满当当的。这样吧,街坊都在,本官当下做个宣示,李师傅顾全大局,给予和其他搬迁户同样奖励,铁铺新址再做个免费告示,咋样?”
街坊乡邻满堂喝彩,李铁匠也落得了人情卖了乖,皆大欢喜。
25、回衙门路上 日
毛彦志与赵抃边走边叹道:“抃兄宽心待人,小弟佩服!”
赵抃摇摇麦秸扇,随口吟出:“彦弟呀,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哈哈哈……”
赵抃与毛彦志一行由近而远走去……
26、城内 日
一条清澈的溪水从西门外的陈湾坡流过城西的大片土地,接着从崇安县城中间,自北向南横穿街心,出城后又穿过城南的万亩良田……
(字幕打出)一年后
崇安县城万人空港,街头鞭炮阵阵,人们欢天喜地欢庆渠水入城……
(旁白):“从此,崇安县城中百姓饮水无忧,良田灌溉水源充足。古老的崇安县城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镜头下,家家门前清流渲,户户垂杨屋檐拂,
妇聚捣衣童嬉水,翁妪荫坐话闲语;
街上又恢复了早有早市,夜有夜市,通宵达旦。茶馆里泡茶的水清得照面、满得溢杯了;百姓安居乐业,过着热闹非凡的生活。
27、沿河路上 日
一日清早,赵抃一路步行上衙门。忽然,他见城内河水有点浑浊,水面上浮着污物……
赵抃停下脚步来到小步头,蹲下来用手捧水闻了闻。他情不自禁道:“有异味,这不成臭水沟了?”
赵抃上来边走边看,只见河里有洗衣的,洗碗筷的,孩子玩耍的,提马桶刷洗的,还有洗澡的……
赵抃情不自禁地自语:“这样下去定会成为臭水沟!看来百姓用水护水成了一个问题。怎么办?”
28、赵家客堂 夜
赵抃吃过晚饭后,便坐在那里思考用水护水的问题。只见夫人拎着河里洗好衣裳和河里洗好澡的儿子回来。接着夫人又拎着马桶去河里刷洗……
“夫人,”赵抃叫住她。
夫人停步见赵抃看着她而不语,便道:“老爷,奴家有做得不对的吗?”
赵抃却若有所思,一拍大腿道:“分时用水,分时用水。”他笑着对夫人说:“你让我想出了一个奇招,即分时用水。就是清晨挑水,上午洗菜,中午洗碗,下午洗衣,傍晚洗澡,夜间刷马桶。只要大家都遵循‘分时用水公约’,溪水也良性循环了!”
(旁白):“县衙一发出‘分时用水公约’,百姓都很支持配合。保护水源的奇招也在百姓中形成共识。后来,崇安百姓为了纪念赵知县就把这条崇安溪叫作‘清献渠’,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第三集 剧终)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46456/118342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