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节

推荐阅读:那晚那句安风吹云霭愿望橘色青春不会吧?!恶魔爱上肥宅了?!玩具-一封献给世人的信想死的时候就想起我吧不曾失恋佐和与浅野(GL)你是暗夜中的灯火

    可问题在于,哪怕想当明君,想大胜。
    正统帝更清楚,他们这大魏朝是应战,而不是开战方。
    “圣上不必多忧心。咱们与北边的胡人,那底子不同。咱们的底子厚实,那是与北边的胡人大战,只要胜了一回,那就是大胜。可胡人输了一回利害的?那就会伤了根本。”
    玉荣这话,说的是实情。
    说白了,就是国力不同。
    底子厚,那是缕败缕战。
    若是国力不行
    那便是输了一回,可能就要输了国运的。
    胡人有多少家底?
    没多少。
    胡人就是愄威,而不愄德。
    只要胡人大败。可能就是换了单于的事儿。
    总归,胡人那讲了一个拳头大,就有道理。可不讲了什么大义名份。什么正朔的。
    “还有一事,我得了消息。老三将要回来了。”
    玉荣这会子只报喜讯。
    “嗯。”正统帝点点头。
    “出去一趟,想是老三会有长进。”正统帝对于太子还是有期待的。毕竟,他的年岁搁这儿,可能不盼了监国太子。
    可皇帝还是盼了,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主要是他膝下能继承大位的,就老三、老五两人。老四出局了。
    老五不是做储君的料子。
    那么,剩下来的老三,就成了独苗苗。
    独苗苗的待遇,自然就是极好的。
    总归,长辈会更加的看重。
    “我也是盼着老三早日归来,眼瞅着,离着了小年越来越近。”
    玉荣也是这般回了话。
    太子司马贤归来的消息,只是消息。
    倒是胡人在九边要塞那是吃了亏。南犯,自然没成功。
    这等情况,让朝廷上下是震奋的。
    同时,也是让皇帝非常的高兴。
    可惜,一个喜讯的背后,可能只是开始。
    然后,玉荣在得了喜讯的十日后,得到了一个不那么美妙的消息。
    胡人突破了九边要塞。
    至于原由?
    暗卫的秘报中,有了详情。
    绣衣卫那边更是给了回复。
    乾清宫。
    玉荣很冷静。
    她在想了的,是另外一回事。
    败了一仗。
    胡人当然是收获了。可这些收获是建立在大魏朝百姓的血泪之上。
    国仇家恨,这就是战争继续下去的理由。
    仇,要用血来回报。
    玉荣拿着奏章去见了皇帝。
    通天阁。
    正统帝结束了修仙。他是被打断的。
    皇后来了,李公公禀了话。
    皇帝就见了。
    修仙嘛,随时可以。
    皇后来了。
    还是处理朝政的时候,正统帝就是知道有事情发生。
    玉荣进了殿中。
    她与皇帝行了一礼。
    然后,她才把奏章亲近递给皇帝。
    皇帝看了。
    其时,大败一场的消息,皇帝在暗卫那里早得知了。
    现在再看一回。
    皇帝还是生气的,怒火中烧。
    特别是北边还递了求和之意。
    那是求和吗?
    在皇帝看来,那是打他的脸,打皇帝的脸。
    如何煽了?
    自然是求嫁公主。
    毕竟,大魏朝开国至今,还没有和亲的公主。
    第137章
    “欺大魏男儿无风骨?还是欺朕不敢杀人?胡儿无礼。”正统帝对着玉荣这般评价了胡人的妄想。
    正统帝要不要脸?肯定要。
    正因为皇帝要脸,他就不可能和亲。这在青史之上要留了污名的。对于一个有志明君的帝王而言,岂能如此干?
    “胡儿欺负大魏过甚。”玉荣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此时,玉荣是站在了皇帝一样的立场上。胡人求的是和亲公主吗?那拉拔下来的是大魏的颜面。
    堂堂大魏,礼仪之邦。
    这将了礼仪,那是对治下之民。对于蛮夷之辈,当然是杀之以威,让其愄之有德。
    “圣上,九塞之地的战争,咱们大魏朝是不得不继续下去。大魏不能输。”玉荣提了这事情。这事情在朝堂上,也是议论的利害。
    有人想和亲吗?
    肯定有软骨头的。毕竟,朝廷大战,这钱粮上可不容易的。
    说起来,在这个时代打仗,钱粮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可能前线一个兵,后面得三个民夫在运粮。更不消说,人马嚼头,民夫难道就不吃饭?
    这里面的折耗,这一切肯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兴亡,百姓皆苦。
    免不了。
    也不可能免。
    和平,从来不是祈求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今年就耗下去。大魏能耗下去,朕倒想看看,胡儿能何等能耐跟大魏朝拼了国本?”正统帝在冷笑。
    皇帝当然想大胜,可输了,也不可能不补救。
    “朕已经准备下圣旨,拔了殿前军北上。”
    正统帝说了他的打算。
    玉荣听后,点点头。
    “一切自然依了圣上的吩咐。”对于兵权皇帝捏的紧,现在肯与她提提,这也算给了脸面。皇帝给了脸,她不可能不知道分寸。
    真去犯了皇帝的忌讳?
    玉荣从来不做蠢事。这也是她到现在平平安安,还一直平步青云的原由。
    她觉得,在后宫里这些女子中,她可能不是最聪明的。
    可她是最识实务的。
    说白了,就是在皇帝跟前,她懂得进退。还是知道与皇帝当了合伙人,她也只是一个名议上的股东。
    别真是当自己就是天下的主子。她就是一个替管的。
    位置摆正了。
    很多事情也便是能看清楚了。
    皇帝有了打算。
    可皇帝不说。皇帝只是给了一些暗示,给他的近臣。
    在这等时候,皇帝是要听了郡臣的建议。当然,那是表面上的。实则,真正最后决断的,还是皇帝。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48042/122834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