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今天也想和死去的哥哥谈恋爱、流光(姐弟骨科)、【崩铁乙女】总合集、邪巫、记忆之场、寄养关系(校园骨科1v2)、共杀(骨科+3p)、色情女大绝赞直播进行中!(NPH)、【星际abo】洛希极限(H)、
面对何书记,苏青玉就多提了一句了,“没听到确切消息,不过,我觉得可能应该是一种趋势了。我觉得公社还是要做好应变这种改变的准备。”
何书记沉默了一会儿,叹气道,“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
苏青玉道,“何书记,您也别太担心,任何模式,都有发展的路子走。”
“希望我们红旗公社,未来能走得好点。”
何书记期望道。
他心里对这个变革也是迷茫的。
毕竟红旗公社如今有了苏家屯,然后苏家屯带领周边的大队,也算是开始发展了,现在在整个宁安县都发展的比较不错了,还多次被县里公开表扬。
他还满怀雄心壮志呢,这就突然变化了。
果然世事无常。
但是不管怎么说,连在首都的苏青玉都这么说了,那他也确实要做好准备了。
苏青玉其实也在做准备,为那个伟大的会议做好准备。
十二月份,会议终于在首都召开了。
开始关于这会议的内容大家是不知道的,等报纸一出来,就有好多人抱着报纸在校园里宣传了。
特别是张娟,捧着报纸和苏青玉她们读。
高兴的和大家宣布,“同学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阶级斗争了。我们都是同一个阶级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捂脸。
第213章
一连好些天, 学校里的人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生活在大学里的学生们都知道, 这个会议传达出来的东西多么重要。也感觉到这个国家在发生变革。
连呼吸的空气, 都轻松了几分。
除此之外, 倒是又发生了一件事儿,就是知青回城的事儿。
很多知青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城来, 甚至还闹出一点动静。
这对于华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也是结束知青下乡,以及让知青回城的开始。
这也是苏青玉一直等待的一个时机。
小红旗粮油厂可以开始迈出重要一步了。
周末给元归上完课了,喝茶休息的时候,她就和元归提起这事儿了。
元归对这事情也了解,他对华国的政策以及变化都在观察研究。试图抓住任何一个机遇。
对于知青这件事情, 他也看得很清楚, “这还是因为就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年轻人回城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苏青玉深以为然,所以她已经准备为这些同志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了。就是差点儿资金。毕竟如果全国范围的搞这个, 那可不是一点动静。她可不准备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搞,而是准备一下子搞起来,这样才能闹出大动静, 才能打出名气来。为争取改革开放之后的粮油市场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
所以启动资金还是需要的。
“元先生, 你不觉得, 这是一个机会吗?”苏青玉突然意有所指道。
元归看向她,“什么机会?”
“展现您爱国情怀的机会。”苏青玉严肃道,“在这个困难的时候, 如果有人能够站出来提供帮助组织解决一部分负担,你说说,这是多么大的好事啊。不管组织还是人民群众,都会记得你。”
元归哑然笑了,摇头,“我也想过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我在华国开办的工厂已经在当地人中招满了,你可能不知道,光是沿海地区的下乡知青也是庞大的数目,至于其他地区,目前我们还没有投资的资格。”
如果有资格,他现在早就行动起来了。
苏青玉当然了解这个情况了。要不说这怎么是苏家屯的机会呢。
这要是元华能到处投资的时代,现在也没苏家屯什么事儿了。现在抢占的就是个时机,先机!
苏青玉一脸认真道,“你们不可以,我们可以啊。”
元华挑眉。
苏青玉道,“我管理的生产大队有个粮油厂,可别小看我们粮油厂,在我们县里那也是赫赫有名的。”
元归还真小看了,一个县城赫赫有名……
苏青玉道,“当然,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公有资产,可以随意扩建,招人。”
元归:“……”这点倒是把元华给比下去了。
“我们小红旗粮油厂目前准备帮助国家解决一部分知青同志的就业问题。在各大城市开办粮油站。只要这事儿办成了,这将会在老百姓群体中产生多么好的影响啊。不知道元先生感不感兴趣。我知道元先生不看重虚名,主要是以建设祖国为己任,追求干实事,但是我作为一个华国人,一个华国干部,我觉得英雄也不能默默无闻,该出名的时候还是得出名,这样才有更多人学习英雄。弘扬正能量精神。
元归:“……你说得对,”他双手手指交叉摩挲了一下,“你认为我们元华可以怎么做。”
苏青玉笑道,“为解决知青同志就业问题,出资帮助某粮油厂在全国建立粮油站。”
元归看向她。
苏青玉咳了咳,“这钱肯定不会白出,算借的!其实这笔钱,我们也可以找国家申请,只要我们愿意接收知青,我相信国家也会同意。但是我觉得元先生是爱国企业家,所以干脆和元先生合作了。元华也能趁着这次机会,闻名全国。元先生你从国外回来可能不知道,咱们华国人最重感情了,你在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就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未来如果有其他企业和元华竞争,他们绝对会优先拥护元华。我知道元先生不在意这些,但我得替元先生多考虑。保证爱国企业在华国有群众基础。”
元归边听边思考,听出味道来了。最后认真点头。然后问道,“那为什么要支持粮油厂呢,全国这么多的企业。”
苏青玉知道这元先生是看出来她的目的了,所以才反问这一句,这要是一般人,的脸红。
好在她也早有准备,和资本家借钱,咋可能不准备充分呢。
十分自信道,“因为我们粮油厂很特殊,全国的厂子很多,但是粮油厂不一样。粮油厂当初建设,就是靠我们下乡的知青建起来的。和知青有解不开的缘分。我们粮油厂来办这件事儿,就顺其自然。其次,我们粮油厂所在的县城,经济上比较贫困,帮助它,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元先生借一次钱的行为,不止可以帮助知青就业,还能扶贫,这样的功绩,足以让贫苦老百姓和组织都感激。还有一点,就是我和元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让这件事情显得更单纯,一个正好需要,一个正好有,而且还认识。这件事儿就水到渠成了。如果元华贸然和其他企业合作,固然也能有些效果,但是无法有这么多的益处。”
元归深深的看了苏青玉一眼,然后垂眸思考。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苏青玉谈事儿。
之前的印象就是,这位苏老师聪明,有主见,有信念,爱国,不受诱惑……总结就是一个不为名利和金钱所动的人。
现在苏老师竟然为了从他这里弄钱,准备的这么周到。
他觉得这绝对不可能是一下子想出来的。
而且不得不承认,苏老师很聪明。
她说的每个点,都说到他心上去了。
元华需要占领国内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这个时机。如果能够得到名利,那当然是最好的。
见元归还在思考,苏青玉又给他下了一剂猛药,“而且,我们企业,我可以全权做主,每一分钱都能立马投入使用,但是别的单位,可能就要开几个会,然后……不说他们做的不好,但是这也是我们小单位的好处了。”
元归轻笑了一下,“苏老师让我无法反驳。”
苏青玉微笑道,“那是因为元先生您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希望建设祖国,帮助祖国分担。而且元先生为建设祖国做贡献,我也希望元先生这样的企业家以后发展越来越好。所以我在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首先想到元先生。”
元归挑眉。
这是在告诉他,如果他不愿意,会去找别的企业家?但是他看着苏青玉正直的样子,有些拿不准。也许她说的是真心话,没有别的选择,就会去找别人。
好在元华也不会拒绝。
“既然如此,盛情难却,多谢苏老师一片苦心。我成语没用错吧。”
苏青玉笑着摇头,“没错,元先生进步很大。为了感谢元先生对我们的支持,我也邀请元华集团安排人和我们一起筹备这件事情,我相信,这对元华了解全国市场,很有帮助。”有人又有钱,这事儿就更好办了。
这还真是让元归没法拒绝。
元华想了解国内市场,又不能做的太明显,让人察觉到对这片还未开发的市场的野心。如果有这次机会,倒是可以省事儿了。元归笑道,“苏老师不担心我们这样的资本家做大?”
“我相信原先生不是那样的资本家,”苏青玉认真道。事实上是,就算是也没关系。因为未来市场行情就这样。而且在做大之前,你总得先把市场盘活了。
这要是能盘活市场,那也是大功一件。
元归这下子还真是看不清她了,说她不聪明,也不可能现在还坐在这里和他侃侃而谈。
说她聪明,这会儿又太相信人了。
真是矛盾的个体。
他想不通,最后只能归功于,他演的够好。华国人的思想,也确实还比较简单。和资本世界的人不同。
想到这,他伸出手道,“那,预祝合作愉快。”
苏青玉楞了一下,“元先生不问我借多少钱?不看看具体计划?”她连计划书都做好了,这都没派上用场。
元归一脸认真道,“我相信苏老师不会乱花钱,所以多少钱都是承担得起的。”主要是做生意做这么久,大概成本预算,他也能估算个数字出来。
果然,做大事的人爽快。苏青玉笑着伸手和他握住,“合作愉快。我回去就做个计划书,这事儿临时提起来,有些惭愧,都没准备好。我也没想到,元先生对于搞建设的事情这么支持,这样的企业何愁不能在华国做大做强。”
元归笑道,“借苏老师吉言。”
苏青玉就喜欢和爽快人打交道。
所以她之前对元归承诺的事情也绝对不打折扣。
这事儿她也会全力配合元华进行宣传的。毕竟要想以后长期合作,那就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得让对方获得的利益比投资的高,以后就不是自己找对方了,而是对方找自己。
离开元华这边,苏青玉就回学校给家里打电话了。
让苏卫民把厂里的资产情况,现有资金和人员情况,以及业务范围都进行统计一番。
苏卫民最近还在搞他的小瓶包装食用油,搞的风生水起的。
见苏青玉突然安排这个,有些紧张,觉得这是要搞大事儿,“咋了青玉,别吓我啊。”
苏青玉道,“你之前不是准备在各个县里建设粮油站吗?”
“是啊,我是有这个想法,我和你说,咱县里粮油站生意可好了。”
苏青玉道,“现在这个计划可以开始了,我们要全国范围内搞这个粮油站,我在首都筹备好,等放寒假了,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苏卫民:“……啥?”
“你先把事儿做好,后面等我回去商量。”电话里不好说太多。
一直到挂了点电话,苏卫民都觉得自己在做梦一样的。
全国范围内建设粮油站……他们小红旗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何书记沉默了一会儿,叹气道,“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
苏青玉道,“何书记,您也别太担心,任何模式,都有发展的路子走。”
“希望我们红旗公社,未来能走得好点。”
何书记期望道。
他心里对这个变革也是迷茫的。
毕竟红旗公社如今有了苏家屯,然后苏家屯带领周边的大队,也算是开始发展了,现在在整个宁安县都发展的比较不错了,还多次被县里公开表扬。
他还满怀雄心壮志呢,这就突然变化了。
果然世事无常。
但是不管怎么说,连在首都的苏青玉都这么说了,那他也确实要做好准备了。
苏青玉其实也在做准备,为那个伟大的会议做好准备。
十二月份,会议终于在首都召开了。
开始关于这会议的内容大家是不知道的,等报纸一出来,就有好多人抱着报纸在校园里宣传了。
特别是张娟,捧着报纸和苏青玉她们读。
高兴的和大家宣布,“同学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阶级斗争了。我们都是同一个阶级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捂脸。
第213章
一连好些天, 学校里的人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生活在大学里的学生们都知道, 这个会议传达出来的东西多么重要。也感觉到这个国家在发生变革。
连呼吸的空气, 都轻松了几分。
除此之外, 倒是又发生了一件事儿,就是知青回城的事儿。
很多知青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城来, 甚至还闹出一点动静。
这对于华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也是结束知青下乡,以及让知青回城的开始。
这也是苏青玉一直等待的一个时机。
小红旗粮油厂可以开始迈出重要一步了。
周末给元归上完课了,喝茶休息的时候,她就和元归提起这事儿了。
元归对这事情也了解,他对华国的政策以及变化都在观察研究。试图抓住任何一个机遇。
对于知青这件事情, 他也看得很清楚, “这还是因为就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年轻人回城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苏青玉深以为然,所以她已经准备为这些同志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了。就是差点儿资金。毕竟如果全国范围的搞这个, 那可不是一点动静。她可不准备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搞,而是准备一下子搞起来,这样才能闹出大动静, 才能打出名气来。为争取改革开放之后的粮油市场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
所以启动资金还是需要的。
“元先生, 你不觉得, 这是一个机会吗?”苏青玉突然意有所指道。
元归看向她,“什么机会?”
“展现您爱国情怀的机会。”苏青玉严肃道,“在这个困难的时候, 如果有人能够站出来提供帮助组织解决一部分负担,你说说,这是多么大的好事啊。不管组织还是人民群众,都会记得你。”
元归哑然笑了,摇头,“我也想过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我在华国开办的工厂已经在当地人中招满了,你可能不知道,光是沿海地区的下乡知青也是庞大的数目,至于其他地区,目前我们还没有投资的资格。”
如果有资格,他现在早就行动起来了。
苏青玉当然了解这个情况了。要不说这怎么是苏家屯的机会呢。
这要是元华能到处投资的时代,现在也没苏家屯什么事儿了。现在抢占的就是个时机,先机!
苏青玉一脸认真道,“你们不可以,我们可以啊。”
元华挑眉。
苏青玉道,“我管理的生产大队有个粮油厂,可别小看我们粮油厂,在我们县里那也是赫赫有名的。”
元归还真小看了,一个县城赫赫有名……
苏青玉道,“当然,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公有资产,可以随意扩建,招人。”
元归:“……”这点倒是把元华给比下去了。
“我们小红旗粮油厂目前准备帮助国家解决一部分知青同志的就业问题。在各大城市开办粮油站。只要这事儿办成了,这将会在老百姓群体中产生多么好的影响啊。不知道元先生感不感兴趣。我知道元先生不看重虚名,主要是以建设祖国为己任,追求干实事,但是我作为一个华国人,一个华国干部,我觉得英雄也不能默默无闻,该出名的时候还是得出名,这样才有更多人学习英雄。弘扬正能量精神。
元归:“……你说得对,”他双手手指交叉摩挲了一下,“你认为我们元华可以怎么做。”
苏青玉笑道,“为解决知青同志就业问题,出资帮助某粮油厂在全国建立粮油站。”
元归看向她。
苏青玉咳了咳,“这钱肯定不会白出,算借的!其实这笔钱,我们也可以找国家申请,只要我们愿意接收知青,我相信国家也会同意。但是我觉得元先生是爱国企业家,所以干脆和元先生合作了。元华也能趁着这次机会,闻名全国。元先生你从国外回来可能不知道,咱们华国人最重感情了,你在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就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未来如果有其他企业和元华竞争,他们绝对会优先拥护元华。我知道元先生不在意这些,但我得替元先生多考虑。保证爱国企业在华国有群众基础。”
元归边听边思考,听出味道来了。最后认真点头。然后问道,“那为什么要支持粮油厂呢,全国这么多的企业。”
苏青玉知道这元先生是看出来她的目的了,所以才反问这一句,这要是一般人,的脸红。
好在她也早有准备,和资本家借钱,咋可能不准备充分呢。
十分自信道,“因为我们粮油厂很特殊,全国的厂子很多,但是粮油厂不一样。粮油厂当初建设,就是靠我们下乡的知青建起来的。和知青有解不开的缘分。我们粮油厂来办这件事儿,就顺其自然。其次,我们粮油厂所在的县城,经济上比较贫困,帮助它,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元先生借一次钱的行为,不止可以帮助知青就业,还能扶贫,这样的功绩,足以让贫苦老百姓和组织都感激。还有一点,就是我和元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让这件事情显得更单纯,一个正好需要,一个正好有,而且还认识。这件事儿就水到渠成了。如果元华贸然和其他企业合作,固然也能有些效果,但是无法有这么多的益处。”
元归深深的看了苏青玉一眼,然后垂眸思考。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苏青玉谈事儿。
之前的印象就是,这位苏老师聪明,有主见,有信念,爱国,不受诱惑……总结就是一个不为名利和金钱所动的人。
现在苏老师竟然为了从他这里弄钱,准备的这么周到。
他觉得这绝对不可能是一下子想出来的。
而且不得不承认,苏老师很聪明。
她说的每个点,都说到他心上去了。
元华需要占领国内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这个时机。如果能够得到名利,那当然是最好的。
见元归还在思考,苏青玉又给他下了一剂猛药,“而且,我们企业,我可以全权做主,每一分钱都能立马投入使用,但是别的单位,可能就要开几个会,然后……不说他们做的不好,但是这也是我们小单位的好处了。”
元归轻笑了一下,“苏老师让我无法反驳。”
苏青玉微笑道,“那是因为元先生您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希望建设祖国,帮助祖国分担。而且元先生为建设祖国做贡献,我也希望元先生这样的企业家以后发展越来越好。所以我在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首先想到元先生。”
元归挑眉。
这是在告诉他,如果他不愿意,会去找别的企业家?但是他看着苏青玉正直的样子,有些拿不准。也许她说的是真心话,没有别的选择,就会去找别人。
好在元华也不会拒绝。
“既然如此,盛情难却,多谢苏老师一片苦心。我成语没用错吧。”
苏青玉笑着摇头,“没错,元先生进步很大。为了感谢元先生对我们的支持,我也邀请元华集团安排人和我们一起筹备这件事情,我相信,这对元华了解全国市场,很有帮助。”有人又有钱,这事儿就更好办了。
这还真是让元归没法拒绝。
元华想了解国内市场,又不能做的太明显,让人察觉到对这片还未开发的市场的野心。如果有这次机会,倒是可以省事儿了。元归笑道,“苏老师不担心我们这样的资本家做大?”
“我相信原先生不是那样的资本家,”苏青玉认真道。事实上是,就算是也没关系。因为未来市场行情就这样。而且在做大之前,你总得先把市场盘活了。
这要是能盘活市场,那也是大功一件。
元归这下子还真是看不清她了,说她不聪明,也不可能现在还坐在这里和他侃侃而谈。
说她聪明,这会儿又太相信人了。
真是矛盾的个体。
他想不通,最后只能归功于,他演的够好。华国人的思想,也确实还比较简单。和资本世界的人不同。
想到这,他伸出手道,“那,预祝合作愉快。”
苏青玉楞了一下,“元先生不问我借多少钱?不看看具体计划?”她连计划书都做好了,这都没派上用场。
元归一脸认真道,“我相信苏老师不会乱花钱,所以多少钱都是承担得起的。”主要是做生意做这么久,大概成本预算,他也能估算个数字出来。
果然,做大事的人爽快。苏青玉笑着伸手和他握住,“合作愉快。我回去就做个计划书,这事儿临时提起来,有些惭愧,都没准备好。我也没想到,元先生对于搞建设的事情这么支持,这样的企业何愁不能在华国做大做强。”
元归笑道,“借苏老师吉言。”
苏青玉就喜欢和爽快人打交道。
所以她之前对元归承诺的事情也绝对不打折扣。
这事儿她也会全力配合元华进行宣传的。毕竟要想以后长期合作,那就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得让对方获得的利益比投资的高,以后就不是自己找对方了,而是对方找自己。
离开元华这边,苏青玉就回学校给家里打电话了。
让苏卫民把厂里的资产情况,现有资金和人员情况,以及业务范围都进行统计一番。
苏卫民最近还在搞他的小瓶包装食用油,搞的风生水起的。
见苏青玉突然安排这个,有些紧张,觉得这是要搞大事儿,“咋了青玉,别吓我啊。”
苏青玉道,“你之前不是准备在各个县里建设粮油站吗?”
“是啊,我是有这个想法,我和你说,咱县里粮油站生意可好了。”
苏青玉道,“现在这个计划可以开始了,我们要全国范围内搞这个粮油站,我在首都筹备好,等放寒假了,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苏卫民:“……啥?”
“你先把事儿做好,后面等我回去商量。”电话里不好说太多。
一直到挂了点电话,苏卫民都觉得自己在做梦一样的。
全国范围内建设粮油站……他们小红旗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48488/124071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