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推荐阅读:一定要和他分手(西幻)动机不纯(骨科sp)S级向导的治疗记录单(哨向nph)狐狸精她是万人迷(NPH 九黎)复爱(骨科,1v2)叛逃之后(西幻nph)季节性症状(1v1)一朝坠海[强取豪夺]长江绝恋(骨科NP)秋潮(校园1v1)

    不过事情并非是那么简单的,胡文除了自己的将来,还要考虑到儿孙们,他们受到教育的环境,他们拥有的医疗条件等等。
    不管生活是否富裕,留在下河村,就注定了儿女上不了什么重点学校,考上好大学的概率随之降低。更别说那些少年宫和各种兴趣班了,那些音乐,美术,舞蹈,围棋之类的特长是别想了。这些都是无形中的损失,也许就会错过孩子们真正擅长的事。还有人脉,环境,以及个人眼界的问题,那些隐形的好处在小乡村中都是不具备的。
    所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是没有原因的。
    胡文还在考虑怎么说服父母送他们兄弟去上学的时候,胡爸胡妈就主动送胡武和胡文去上小学了,这让他省了不少打算劝说的功夫。由此可见,胡爸和胡妈在下河村还算是稍有远见的那一拨人。
    胡武学习成绩不大好,他不是笨,就是在学习上不开窍,也没有用心。每天回到家,胡武就勤快的在家里找活干,扫院子,打扫鸡舍,生火做饭,掰玉米棒子之类的。在他心里,给家里干活比学习重要多了。
    胡武不知道学习重要,可胡文知道啊,所以不仅平时盯着这个哥哥写作业,到了期末考试之前,还要盯着给他补课。有胡文的帮助,胡武磕磕绊绊的总能考及格,所以也没有留过级,这书就一直念下去了。当然,与胡文总能考双百的成绩是不能比的。
    就是胡妈也和胡爸私下里嘀咕,老大不开窍,老二倒是脑瓜子聪明,不然就让他一直读下去?如果他念了高中,说不定将来能进县里当工人呢?
    现在咱家还供得起,只要他们自己愿意读,那咱们就供下去。等他们长大了,咱家都是壮劳力,也没有拖累,不怕他们娶不到媳妇。现在多花点钱也不怕。,胡爸沉声道。村子里大家都不富裕,只要不是那种不干正事的二流子,能干的年轻人想娶个媳妇还是不难的。
    胡妈有些发愁道:老大老二都身板好,就是不读书了,回家种地也能养活自己。就是老三,小时候没有养好,身子单薄,我担心他将来做不了农活。
    老三......将来让老二给他补课,和他说清楚,他要是不读书,是没有其他出路的。他要是能高中毕业,哪怕不能做工人,我也能去乡里求求人,让他去乡里学校做个老师。做老师多轻松啊,就是上上课坐坐办公室,就不用担心他身体不好了。
    但愿老三像老二那样聪明,不要像老大那样不开窍,若是老三像了老大,那别说是高中毕业了,连初中都未必考得上。
    行了,家里得孩子都是越大的越勤快懂事,越小的越娇气。老大就比老二勤快,可相比老三,老二就又勤快多了,老三被他哥哥们宠着让着就娇气懒惰得多。你还用操心老三不好好学习?那臭小子精得很,你只要告诉他好好念书将来就不用下地,你看他学习好不好。,胡爸平日里虽然在家里话不多,可他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三个儿子的,老大是家里的长子,勤劳苦干没多少心眼。老二聪明,可他也体谅父母和哥哥的辛苦,也总会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还有帮他哥哥补习功课,要是没有老二的补习,老大早不知道留级多少次了。老三呢,出生没有赶上好时候,从小就身子单薄,他两个哥哥让着他宠着他,他们做父母的也难免有些偏心他。弄得老三性子有点自私,爱投机取巧的偷懒,总之就是不爱干活,算是个小人精子。胡爸相信,只要把其中的关节向老三说清楚,那老三为了以后不下地去做农活,他一定会拼了命的去学习的。哪还用操心他成绩不好。
    果然,胡青上学之后成绩是很好的,总能考第一名,让胡妈暂时不那么担忧他的将来了。
    小学毕业的时候,胡武十五岁,胡文也十二岁了。也许是遗传自胡爸的好身板,也许是这些年胡文夜里偷偷给全家补充营养和灵泉水的缘故,十五岁的胡武已经长了一幅成年人的身板。小学毕业时,在胡文的补习之下,他的考试成绩还过得去,是可以上初中的。
    可胡武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去上学了,他要回家下地种田挣工分。这一方面是他体谅父母的辛苦,想要减少家中的负担,另一方面是他实在不爱学习,与学习有关的事都让他觉得头疼。胡文劝不动他,而胡爸胡妈的态度是看他自己,要是胡武愿意上学,他们也愿意继续供,要是胡武不愿意,那就回家下地挣工分,过几年再给他说个媳妇。
    胡武十分愿意离开学校回家成为家庭的劳动主力,然后过几年娶媳妇的。胡文劝不动他,想想小学的课程十分的简单,胡武都学得很头痛,上了初中哪怕有胡文的补习,若是他还不开窍,还真就未必能学得下去,也就由他去了。
    胡文上初二的时候,村里被分配来了下乡的知青,男女各一个。这两个知青江海燕和刘杨来自本省的省会城市,虽然说对下河村村民来说已经算是很遥远的地方,但总算是在同一个省内,口音和习俗都相近,知青和村民之间的互相交流不成问题。
    本来村中响应国家号召,已经提前准备了一个单独的知青院给将要来到下河村的知青们居住,可谁知第一次分配来的知青只有两个人,还是一男一女,这样就不好让他们单独住在一个院子里了。毕竟孤男寡女的,要是出了什么事,恐怕村委会也要担责任的。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0154/127125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