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像主位妃子以及皇子、福晋全都凑到了永寿宫尽孝,阿哥所不论哪个阿哥的后院都安静了下来,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上面霉头。
好在几天之后,太后的病情就转危为安,等到了乞巧节这一日,大雨磅礴时,永寿宫终于传来了太医的好消息。
皇上,太后病情已经舒缓,再将养些时日就无碍了。
皇帝对嫡母感情甚厚,一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总算舒畅了些,转然又想起太医之前的病案,吴院判,之前你们诊断太后的病情是心情不畅所致,可知病因起源于何事?
吴院判沉吟了一下,才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太后应该是思乡心切,想来是看见家乡之物,思绪太重导致心绪低落食欲下降,上月暴雨期间,气温有所下降,太后应该没有添加衣服,才起了热症。
可不是,六月底那场暴雨令整个京城都陷入泽海当中,虽然雨水被及时排掉,也带走了暑气,不过水都排到浑河,导致浑河泛滥,附近好几个村庄都被淹。
京城有人上报,不过都因太后生病一事押后,皇帝只命顺天府前去赈灾。
皇帝听到太医这么说,瞬间想起他这位嫡母自十三岁就离开草原,算一算已经四十多年未曾回去。且太后只会说蒙语和少少满语,这宫里会说蒙语的妃子不多,和太后也说不到一块。难怪太后会闷出病来,看来是想家想的。
皇帝一个念头在心里转了转,越想越愧疚,在亲手侍奉太后喝完了药后,跟太后说,额娘,您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养病,等病好了,儿子就带您回科尔沁看看。
太后一听那个高兴呀,恨不得当场病就好。
七月底太后好透了,康熙便决定奉嫡母回乡。
四爷最开始并不在随行名单中,他被留在京城监督下面官员治理永定河,不过八月十五中秋节那日,驻跸在罗汉毕喇的皇帝突然想起四儿子来,不知道永定河治水一事进行到哪个阶段了,便将派人快马加鞭将四儿子招了过去。
第2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24)
皇帝皇子们不在宫中,不管是后宫还是阿哥所都很安静,不同于大阿哥三阿哥他们的福晋也能一同跟随。
四阿哥是后来被叫去,以至于四福晋没能赶上这趟热闹。
至于敏宁,四爷不在她也老实下来,不老实不行,自四爷离开后她明显感觉到后院女人对她的排挤,就连领膳去的早都被排到最后,领到的菜都已经凉了。
碧影只好生了个小炉子,将菜放上热一热,倒是能凑合着吃。
这些敏宁都能忍受,李格格连同其他女人排挤她,她不是没有感觉,也不是没想过向福晋告状,起码让她们收敛点,不过当她发现福晋一副看热闹,任由其他人欺负她时,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算了,还是等四爷回来再说,等四爷回来,这些人自会消停下来。
转眼迈过了秋季,跨入了深冬。
十月底,皇帝一行已经启程回来,算一算应该到兴京,四福晋收到四爷的信说是月初就会赶回来,她也不瞒着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后院的女人。
碧影非常高兴的同敏宁说,格格,等贝勒爷回来,您的日子就好过了。
敏宁将自己埋在棉被里,兴致缺缺的嗯了一声。
回来就回来呗!
经过一旬的冷却,原先敏宁对四爷的好感,全都在这后院女人针对她时,磨得差不多了。
好在她没有投入真感情,不然还不得伤心伤肺。
碧影看她这样忙劝道,格格,贝勒爷回来了,您应该高兴些,男人可不喜欢自己女人绷着个脸。
好了,我知道了。敏宁卷了卷棉被,不耐烦的将头埋进去。
格格您肚子还疼吗?要不要在炭盆中添些炭?
这两日敏宁小日子来了,浑身不舒服,再加上不是请安的日子,就懒洋洋的躲在被窝里冬眠。
敏宁摇摇头,不用,咱们屋的红萝炭也不多了,还是省着点用。
她不过是个皇子的格格,一日份例也就一斤红萝炭,十斤黑炭。
这些也不是她一个人,还得分给下面的大小宫女太监。
黑炭烟味极大,又很呛人,在屋里根本没法用。而红萝炭好用是好用,可一日一斤哪里够烧,这个月的份例已经被她提前烧了大半,还有十天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到月底。
至于黑炭,其实就是煤,京城附近就有煤窑子,所以煤倒是给的够多,可多又有什么用?她人娇气,又怕一氧化碳中毒,根本不敢烧煤取暖。
这个时代的地球还属于小冰河期,冬季冷得吓人。最起码得零下二三十度,雪一下往往就是半人高,在宫里扫都扫不过来。听说西苑太液池都结了厚厚一层冰,马车都能拉着人在上面跑。
敏宁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一直呆在扬州,被子一裹,倒是没感觉到这么冷。
后来到了北方,屋子里也有炕也很好度过。但没想到进了宫,反而感受到冬季的威力。
一盆火放在屋里,根本没什么用,连丝暖意都感觉不到。
更加可恨的是,这宫里只有主殿才有炕,向她们这阿哥所,根本没这待遇。要是有了炕,那些煤也有了用武之地。如今煤只能分给下面几个宫女,敏宁还特意交待她们,烧的时候屋里务必要留一道换气口。
闲着没事儿,敏宁开始琢磨起来煤来,虽然煤烟气大,但不是不能改善。比如做成蜂窝煤,再做个炉子,也免得碧影每次生火热饭食。
不过,这可是赚钱的好买卖,若是这么轻易交出去,敏宁又有些不甘心。想着还是等四爷回来,找他参一股。炉子倒是小事,那蜂窝煤可是源源不绝的生意,也不用好煤,只用上些许煤渣混上黄泥,再用模具一压一个煤球就出来了。
敏宁小时候就见过居民楼中有人做过,那时候液化气和煤气都没普及开来,每家每户都是起了炉子放在门外过道上,连煤球都是自己做。买上一袋子煤渣,找块平坦的地方,倒出来后掺点黄泥浇点水和水泥似的用铲子搅拌,再用蜂窝煤模具一压,往旁边一放,一块煤球就出现了。
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摆放好,太阳底下晒个一两日,干透后再弄回家就能使用了,非常方便且节省煤,而且烟味也没那么大。
三块煤球就可以用一天,对于老百姓来说非常实惠。
敏宁盘算着这笔生意要是做好,大概会一改整个京城百姓的做饭方式。
这生意要是开了头,没有四爷靠着她可能没办法做下去。这不像香皂生意,因为草木灰的制约,出皂率时间长。
而煤球生意,首先得有煤窑子,在京城附近的煤窑子,也不看看都攥在哪些人手中。
等发现煤球只用那些便宜的煤渣,谁愿意放弃这口肥肉,要满足京城几十万人口的煤球,这可就不是小数目。
那些王府勋贵会因为一个皇子后院的格格而放弃那么大笔财富?就算是四爷本人都不一定有这个面子。
好在几天之后,太后的病情就转危为安,等到了乞巧节这一日,大雨磅礴时,永寿宫终于传来了太医的好消息。
皇上,太后病情已经舒缓,再将养些时日就无碍了。
皇帝对嫡母感情甚厚,一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总算舒畅了些,转然又想起太医之前的病案,吴院判,之前你们诊断太后的病情是心情不畅所致,可知病因起源于何事?
吴院判沉吟了一下,才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太后应该是思乡心切,想来是看见家乡之物,思绪太重导致心绪低落食欲下降,上月暴雨期间,气温有所下降,太后应该没有添加衣服,才起了热症。
可不是,六月底那场暴雨令整个京城都陷入泽海当中,虽然雨水被及时排掉,也带走了暑气,不过水都排到浑河,导致浑河泛滥,附近好几个村庄都被淹。
京城有人上报,不过都因太后生病一事押后,皇帝只命顺天府前去赈灾。
皇帝听到太医这么说,瞬间想起他这位嫡母自十三岁就离开草原,算一算已经四十多年未曾回去。且太后只会说蒙语和少少满语,这宫里会说蒙语的妃子不多,和太后也说不到一块。难怪太后会闷出病来,看来是想家想的。
皇帝一个念头在心里转了转,越想越愧疚,在亲手侍奉太后喝完了药后,跟太后说,额娘,您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养病,等病好了,儿子就带您回科尔沁看看。
太后一听那个高兴呀,恨不得当场病就好。
七月底太后好透了,康熙便决定奉嫡母回乡。
四爷最开始并不在随行名单中,他被留在京城监督下面官员治理永定河,不过八月十五中秋节那日,驻跸在罗汉毕喇的皇帝突然想起四儿子来,不知道永定河治水一事进行到哪个阶段了,便将派人快马加鞭将四儿子招了过去。
第2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24)
皇帝皇子们不在宫中,不管是后宫还是阿哥所都很安静,不同于大阿哥三阿哥他们的福晋也能一同跟随。
四阿哥是后来被叫去,以至于四福晋没能赶上这趟热闹。
至于敏宁,四爷不在她也老实下来,不老实不行,自四爷离开后她明显感觉到后院女人对她的排挤,就连领膳去的早都被排到最后,领到的菜都已经凉了。
碧影只好生了个小炉子,将菜放上热一热,倒是能凑合着吃。
这些敏宁都能忍受,李格格连同其他女人排挤她,她不是没有感觉,也不是没想过向福晋告状,起码让她们收敛点,不过当她发现福晋一副看热闹,任由其他人欺负她时,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算了,还是等四爷回来再说,等四爷回来,这些人自会消停下来。
转眼迈过了秋季,跨入了深冬。
十月底,皇帝一行已经启程回来,算一算应该到兴京,四福晋收到四爷的信说是月初就会赶回来,她也不瞒着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后院的女人。
碧影非常高兴的同敏宁说,格格,等贝勒爷回来,您的日子就好过了。
敏宁将自己埋在棉被里,兴致缺缺的嗯了一声。
回来就回来呗!
经过一旬的冷却,原先敏宁对四爷的好感,全都在这后院女人针对她时,磨得差不多了。
好在她没有投入真感情,不然还不得伤心伤肺。
碧影看她这样忙劝道,格格,贝勒爷回来了,您应该高兴些,男人可不喜欢自己女人绷着个脸。
好了,我知道了。敏宁卷了卷棉被,不耐烦的将头埋进去。
格格您肚子还疼吗?要不要在炭盆中添些炭?
这两日敏宁小日子来了,浑身不舒服,再加上不是请安的日子,就懒洋洋的躲在被窝里冬眠。
敏宁摇摇头,不用,咱们屋的红萝炭也不多了,还是省着点用。
她不过是个皇子的格格,一日份例也就一斤红萝炭,十斤黑炭。
这些也不是她一个人,还得分给下面的大小宫女太监。
黑炭烟味极大,又很呛人,在屋里根本没法用。而红萝炭好用是好用,可一日一斤哪里够烧,这个月的份例已经被她提前烧了大半,还有十天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到月底。
至于黑炭,其实就是煤,京城附近就有煤窑子,所以煤倒是给的够多,可多又有什么用?她人娇气,又怕一氧化碳中毒,根本不敢烧煤取暖。
这个时代的地球还属于小冰河期,冬季冷得吓人。最起码得零下二三十度,雪一下往往就是半人高,在宫里扫都扫不过来。听说西苑太液池都结了厚厚一层冰,马车都能拉着人在上面跑。
敏宁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一直呆在扬州,被子一裹,倒是没感觉到这么冷。
后来到了北方,屋子里也有炕也很好度过。但没想到进了宫,反而感受到冬季的威力。
一盆火放在屋里,根本没什么用,连丝暖意都感觉不到。
更加可恨的是,这宫里只有主殿才有炕,向她们这阿哥所,根本没这待遇。要是有了炕,那些煤也有了用武之地。如今煤只能分给下面几个宫女,敏宁还特意交待她们,烧的时候屋里务必要留一道换气口。
闲着没事儿,敏宁开始琢磨起来煤来,虽然煤烟气大,但不是不能改善。比如做成蜂窝煤,再做个炉子,也免得碧影每次生火热饭食。
不过,这可是赚钱的好买卖,若是这么轻易交出去,敏宁又有些不甘心。想着还是等四爷回来,找他参一股。炉子倒是小事,那蜂窝煤可是源源不绝的生意,也不用好煤,只用上些许煤渣混上黄泥,再用模具一压一个煤球就出来了。
敏宁小时候就见过居民楼中有人做过,那时候液化气和煤气都没普及开来,每家每户都是起了炉子放在门外过道上,连煤球都是自己做。买上一袋子煤渣,找块平坦的地方,倒出来后掺点黄泥浇点水和水泥似的用铲子搅拌,再用蜂窝煤模具一压,往旁边一放,一块煤球就出现了。
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摆放好,太阳底下晒个一两日,干透后再弄回家就能使用了,非常方便且节省煤,而且烟味也没那么大。
三块煤球就可以用一天,对于老百姓来说非常实惠。
敏宁盘算着这笔生意要是做好,大概会一改整个京城百姓的做饭方式。
这生意要是开了头,没有四爷靠着她可能没办法做下去。这不像香皂生意,因为草木灰的制约,出皂率时间长。
而煤球生意,首先得有煤窑子,在京城附近的煤窑子,也不看看都攥在哪些人手中。
等发现煤球只用那些便宜的煤渣,谁愿意放弃这口肥肉,要满足京城几十万人口的煤球,这可就不是小数目。
那些王府勋贵会因为一个皇子后院的格格而放弃那么大笔财富?就算是四爷本人都不一定有这个面子。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1090/128689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