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推荐阅读:[清穿同人] 清宫重生宠妃路绑定了淫荡学院系统【NPH】(简)临时夫妻(nph)蹂纸浆(1v1校园h)魇运[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复爱(骨科,1v2)和猫奴谈恋爱会被骗流光(姐弟骨科)挣脱 (gl futa)

    第二章
    听他说得这样有自信,延信考虑下来,终于很勉强地答应了。
    于是椎椎备了三天的干粮,悄悄地辞延信而去。走的时候是三更天,约定第三天的深夜,必定回来复命。
    “好!到时候一定回来。”延信深深叮嘱,“千万不要勉强,看情形不好,速速回头。”
    结果,到得第四天上午,尚未见椎椎的踪影。延信忧思难释,悔恨万状。因为椎椎一个人可以抵得上千人之用,实在不应该让他去冒险,一念之差,造成了无可弥补的严重损失,真是错尽错绝了!
    谁知梦想不到的是,椎椎居然回来了。延信这一喜,非同小可。拉着他的手不放,只是不断地说:“再也不能让你做这样荒唐的事了!”
    椎椎报以苦笑,有着说不出的苦。原来他此行很有成就,结识了策妄阿拉布坦的一名亲信,道出一个秘密——策妄的老母,很愿意归诚,但对官军不免猜忌。如果延信能示以诚信,她愿意说服策妄,化干戈为玉帛,至少可以逼着策妄收兵回到准噶尔,让出路来,容官军护送达赖六世入藏。
    有这样的妤事,延信自不能不细问一问:“所谓示以诚信,要怎么做呢?”
    “我也问了。对方说,要请将军盖用印信,正式承诺:只要策妄归顺,封为亲王,把吐鲁番以西的地区,都归他管辖,世世代代不变。”
    “这哪里可以!皇上才有这样的权。”延信又说,“明明是我办不到的事,随便出口轻许,反倒显得既不诚,又不信。”
    “是的!我也这样说。我说延将军做不了主,不过他可以奏请皇上准许。”椎椎又说,“如果再能送一份重礼,那就更容易打动那老女人的心了。”
    “送一份重礼,倒无所谓。可是怎样联络呢?”
    “我去了,找到他,他会带路。”
    延信突然警觉,“不行,不行!”他乱摇着手,“这件事太危险!绝不行。”
    椎椎心知延信的意志很坚决,再说没用,只得怏怏地保持沉默。
    延信倒颇感歉然,为了安慰他起见,细问他此行历险的经过,不住地慰劳夸奖,但就是决不答应让他再去冒险。
    话虽如此,延信对这样好的机会,毕竟不甘心轻弃。不过他不能在椎椎面前谈这件事,一谈便形成对他的鼓励,又要纠缠不休,所以只能默默在心里盘算。
    这天晚上,延信睡到三更天就醒了。平时他总要睡过四更,只为心事莫释,眠食不安,所以醒得早。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亲自去喂马。起先只为桃花浪可爱,亲自去喂马,亦只为逗弄婴儿般,自觉是一种享受。谁知桃花浪通灵性,竟被惯坏了,每天非延信亲喂不食。当然,并不需他亲自去拌草料,只要他在场就可以了。
    这天去得早了,马夫尚未起身,延信不能不亲自动手,哪知一入马厩,便发觉异样——拦马的木栅,开启了一半!
    他提高警觉,依旧不动声色地先牵马饮水,暗中用视线搜索,果然发现草堆中蜷伏着一个人。
    “谁?”他问。
    余音犹在,黑头里已有条人影往外直窜。延信自然不容他脱逃,一伸手捞住那人的手臂,顺势一扭,反剪了过来,轻易地制服了。
    定睛细着,延信不由得诧异——那人穿的是蒙古兵的服饰,便松开了手喝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赵守信。”
    延信越发诧异,此人竟用汉语回答。“你是汉人?”他问,“怎么穿这样服饰?”
    “我原在蒙古台吉部下。”
    “你是汉人,怎么又做了蒙兵?”
    “这说来话长了!”赵守信毫无畏惧,“只怕将军没工夫听我细说。”
    “你长话短说好了!”
    长话短说是如此:他是江南人氏,因为犯案充军,发配到关外。中途与解差发生纠纷,怕受报复,乘隙私逃,辗转投向蒙古从军,随征到此。
    “那么,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是受人指使来行刺?”
    “绝不是!没有人指使我。就指使我,我也不会听。”赵守信笑一笑说,“我是看到将军的马好!”
    “马好怎么样?你是来盗马?”
    “不敢说盗马,只是想把桃花浪牵出去,骑一阵子杀杀我的瘾!”
    这个说法,未免离奇。延信想一想问说:“你会相马?”
    “马是我的性命。”
    仿佛有意答非所问。不过延信想到,桃花浪见了他居然不是乱踢乱咬,足见他确有一套控马的本事。姑且丢下这一节不问,问他是怎么进来的。
    “你是白天溜进来躲着的?”
    “不!”赵守信答说,“二更多天跳栅栏进来的。”
    延信转脸望那木栅,约有两人高,密密地由绳索缀连,若说攀附而上,都难着手,能跳进来似乎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你是怎样跳进来的呢?”
    赵守信愣了一下答说:“就是这么一跳就跳进来了。”
    “你跳一回我看看!”
    赵守信又困惑了,“将军,”他问,“你老不怕,我一跳跳过去,就此跑走。”
    “只要你跳得过去,你不跑,我也会放你走。”
    赵守信心里明白,他的性命,要看他的本领。本领高强,性命可保,否则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于是,他看了一下说:“由外面往里跳容易,由里往外跳,只怕势头不顺。等我试试看吧!”
    说完,赵守信退了几步,双脚不断起落,身子一蹦一蹦地是在蓄势,然后见他拔步飞奔,蓦地往上一长身,蜷曲双腿,横滚着过了栅栏。接着他从已开的栅门中走了回来。
    “你等着!”延信平静地说。
    赵守信依言静静地等候,等延信喂完了马,招招手将他带回座帐。
    “拿酒来!”延信关照马弁。
    拿了酒来不是自己喝,是给赵守信。然而始终没有别的话,直到赵守信喝完酒请示行止时,他方开口。
    “你在哪个台吉部下?”
    “莫苏札台吉。”
    “好!你回去吧!”延信叮嘱,“今天的事,不必跟任何人说起。”
    到得第二天上午,延信派中军到莫苏札那里传令,调赵守信到帐下,也升了他的官,这明明是有用他之处,但连赵守信自己都不明白,会有什么任务落到他头上。
    要派给赵守信的任务,只有延信自己跟椎椎知道,而迟迟不曾交派,只因商量未定之故。原来延信是因为赵守信有那跃高的特长,触机想起,可代椎椎二次探敌的任务。
    既是探敌,实是招降,初步要跟策妄的老母见面。延信从椎椎口中获悉,她深居简出,唯有入夜潜入她的营帐,才能一晤。而敌阵中,凡是紧要人物的营帐,外面都围一道网子,名为“网城”,网眼上系着铃铛。若有人接近,一碰网城,铃响示警,守卫众集,必难幸免。这个防刺客的设备,流行多年,效用极佳,几乎是万无一失的。
    因此,要越过网城,唯一的办法,便是不碰网城。赵守信恰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在延信的心目中,是唯一的人选。
    不过,椎椎却并不完全同意。“将军,”他说,“除此以外,还有好些难处,倘或克服不了,不等他看到网城,先已失手了。”
    “我知道,第一,路途要熟;第二,要机警,能够躲开敌人的警卫;第三,要有膂力,至少对付两三个人,不致落下风,这些……”
    “还有第四,”椎椎抢着说道,“要能言善道,把那位老太太说服。这都不是容易办得到的事。”
    “我想不妨找他来问问,也许他都办得到呢!”
    “这当然可以。不过,将军,这一谈,机密可能会泄露出去。”
    “不要紧,”延信答说,“我会格外叮嘱。他不会不知军法森严。”
    于是,一天深夜,延信将赵守信唤进帐来,在座的只有一个椎椎。由他作了任务说明。延信问道:“你自觉如何?这是绝不可勉强的事,你有一分把握,说一分话,倘或不愿,我决不怪你。”
    “将军,这样说,”赵守信笑道,“我不愿也愿意了。”
    “你是有把握?”
    “还很难说。”赵守信想了一下问说,“我先要请将军示下,如果此去不成功,会有什么坏处?”
    这会有什么坏处?谁都想不出。“只有一样坏处。”延信答说,“你的一条命会不保。”
    “那,将军就不必问我有几分把握了!最坏也不过送一条命而已。”
    延信与椎椎都不由得肃然起敬。赵守信不但为国勇于捐躯,忠勇可佩,最难得的是他那种平静无事的态度,真个勘透生死关头,有着从容就战的至高修养。
    “他这话说得再透彻没有了。”延信向椎椎说,“就这么办吧!”
    “是!”
    “你听见了?”延信抚着赵守信的背说,“我现在相信你有八成会成功。”
    “将军,成功,是不是有赏?”
    “那何消说得?”
    “赏什么呢,将军?”赵守信微笑着说,“最好先告诉我。”
    延信从他那略带诡秘的笑容中,恍然有悟,拍拍他的背说:“你是看上了我那匹桃花浪。只要你成功,我一定赏你,不过要等班师以后。”
    “当然!当然!”赵守信跪倒拜谢,“将军厚赐,我一定能够领受。”
    于是赵守信由椎椎带了去,将此行的道路险易、敌方布置,以及如何趋避等等必须了解的情况,悉心教导。同时延信备了招降的书信,与一袋价值不赀的五色宝石,郑重交付赵守信,再三叮嘱一路小心,并亲自送至二十里外,方始作别。
    到得第五天,赵守信回来了。延信摒绝从人,只召椎椎在一起,听取赵守信此去的经过。
    “我是大前天白天见到策妄的老娘的。不过,我不曾跳进去,因为网城太高——”
    “那么,你是怎么进去的呢?”延信问说。
    “我用了一计,我说我是蒙古台吉部下的逃兵,但求收安,愿意献出宝石作为酬谢。就有人去报告策妄的老娘——”
    “慢慢!”延信又打断了他的话,“你怎么知道此人不是去报告策妄而是去告诉他的母亲?”
    “那人是个番妇,她的主人是谁,当然可想而知。”
    “噢,你又怎么能跟那番妇打上交道?”
    “说来很巧!”赵守信笑道,“有个番妇出来汲水,失足滑倒在河里,我拉了她一把,就这么便结识了。”
    “噢,以后呢?”
    “以后她就关照我在外面等候,表示愿意为我去通报。我告诉她说,如果她愿意帮我的忙,只悄悄告诉她的主人,不能跟别的人说。如果她不愿意这么做,不妨很坦白地告诉我。那番妇很守信义,答应我一定只告诉大阿娘——她们这么叫策妄的母亲。大概有一顿饭的工夫,那番妇带来两个同伴告诉我说,大阿娘愿意接见我,不过先要搜一搜身。我就让她们浑身搜过。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的,一把短刀,已经丢掉了,所以搜查的结果,让她们很满意。”
    当然,延信的书信,是再也无法隐藏了。因为已到了可以说明真相的时候——既有五色宝石之献,又无乘隙行刺之虞,加以他言词谦抑,深得番妇的好感,所以顺顺利利地就见到了大阿娘。
    “你说你是蛮子?”
    满洲、蒙古等地,常称汉人为蛮子。赵守信早就自承不讳,而大阿娘却奇怪,这样的大事,何以独独派个汉人来办,所以首先要澄清这个疑问。
    “是的。”赵守信答说,“不过我在塞外已有十来年了。”
    “延将军相信你,比对他自己人还要相信?”
    听这一问,赵守信恍然大悟,从容答说:“不是格外相信我,是因为我有一样本事,跳得高,能够跳过网城,这样便可不至于惊动大家。”
    “那么你是跳网城进来的吗?”
    “不是!”
    “为什么?”
    “我想,我是来献珍宝的,又不是来行刺,何必那样偷偷摸摸地进来?”
    大阿娘微笑说道:“你的口才很好!”
    “大阿娘以为我撒谎?”
    “不是说你撒谎,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相信你。”
    “那容易,我拿证据给大阿娘看。”他望一望撑住牛皮的横梁,随随便便一长身,手就攀住了横梁,但稍一停止,随即飘然而下,怕横梁不结实,系得太久,吃不住分量会断。
    “我相信你了!不过,”大阿娘沉吟了一会儿说,“我儿子不会投降的,我想法子劝他回去。你请延将军过几天再走,我们会让路。”
    这好像是一个可以令人满意的答复,但何以不肯投降,却肯让路?似乎情理不通,也就无法信任她的话了。
    赵守信深知率直相问,会引起怎样的反应,所以赔笑说道:“大阿娘,就让我这样去回复延将军?”
    “对啊!就这样说。”
    “我不敢,我怕延将军骂我撒谎。”
    大阿娘勃然大怒,似乎满头纷披的白鬓都竖了起来,本来是一张肉红脸,此时更如旗人崇信的“关老爷”的塑像。赵守信知道失言了,但相当沉着,且看她如何发脾气再说。
    “你这个狗蛮子,你是骂我撒谎?来,替我把他轰出去!”
    骂,甚至于打都不要紧,这一逐出帐外,便成决裂,不但大阿娘再不会实践诺言,而且自己的性命都会不保,所以赵守信这一急,非同小可。
    谁知真的逼急了,自会逼出意想不到的妙着——他突然伏身一窜,钻到一名番妇的脚下,“汪汪汪”地一面学狗叫,一面双手乱抓她的裤脚,就像恶犬咬人似的。
    大阿娘吓一跳,那番妇则莫名其妙,只是往后闪避。而赵守信缠着不放,便听大阿娘喝道:“你这是干什么?”
    赵守信回身说道:“大阿娘不说我是狗吗?”说完,向旁边另一名番妇又是“汪”的一声,龇牙咧嘴地作势欲扑。
    这一下把大阿娘逗得又好气,又好笑,盛怒尽解,笑着骂道:“你们南蛮子,真是奸诈不要脸!”
    “大阿娘,”赵守信此时已相信她的话不是瞎说,但必须得一信物,才能向延信复命,所以又赔笑请求,“你老人家看我路远迢迢,到这儿来扮狗叫,光凭这一点,也得赏我一点儿什么,让我好回去跟同伴夸耀夸耀啊!”
    大阿娘沉思了一会儿,接纳了他的请求:“好吧,我把这只镯子给你。”
    她从左腕上脱下一只镯子,是用深山中百年老藤所制,其色如栗,名为“风藤”,据说能平肝顺气,老年人戴了,能免风眩之症。通常,风藤镯接头之处,多以银镶绾合,而大阿娘的这一只,独用金镶,格外名贵。赵守信非常满意。
    不独赵守信,延信亦很满意,认为大阿娘的这只风藤镯,确是信物。不过疑团仍在,何以不肯投降,却愿让路?
    “只有一个可能,”毕竟还是熟谙六韬三略的延信能作解释,“策妄的后路有变,不能不回师去救根本之地。”
    “是的,”椎椎的心思也很机敏,立刻联想到了,“也许兵败回准噶尔的大策凌敦多布,背叛策妄,想取而代之。”
    “果然如此,可真是一报还一报。”延信神色肃穆地说,“这件事我得好好想一想。”
    “不妨先派人去打听,或者,”椎椎自告奋勇,“我去一趟。”
    “不,不,”延信赶紧拦阻,“何须你出马,我另外派人去打探。”
    言出即行,立刻下令多派哨探分两路侦察,一路查明策妄的动向,一路往西深入,打听准噶尔方面,可有什么叛乱的消息。
    非常意外地,罗卜藏居然亦会知道,策妄有撤退的意向。延信认为他的消息来源,应该问个清楚。
    “你是从哪里来的谍报?”
    “将军不必追问这一点。”罗卜藏说,“只请将军告诉我,有这回事没有?”
    “我何能不追问?易地而处,你倒想想看,这样重大的情况,我何能不彻底查明。”延信提出交换条件,“你老实回答了我的话,我也老实告诉你想知道的事。”
    罗卜藏想了一下答说:“将军一定要我说,我自然不敢违令。不过我请将军允许,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你这一说,我知道了,是什么人告诉你的,责任我可以不追究。不过,你得告诉我,赵守信跟你是何关系?”
    “将军真是明察秋毫!”罗卜藏笑道,“赵守信是早就认识的,他善相马,我常请教他。前两天我要找他,说他奉命差遣,不知到哪里公干去了,今天看见他忍不住查问,他被我逼得没有办法才说了实话,我想,这虽是机密军情,但像我这样的地位,似乎也能参与。”
    “不错,到时机成熟,自然非向各位公开不可。”
    “将军所说的‘时机成熟’,不知是不是指等这个消息得到证实而言。”
    “是的。”
    “那可晚了!消息证实,策妄已经远走高飞了,”罗卜藏很认真地说,“将军,你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怎么?”延信想了想,懂了他的意思,很沉着地问,“请你告诉我,机会是什么?”
    “是歼敌!”罗卜藏很起劲地说,“如今有两策,一策是设伏狙击策妄;一策是助策妄击平大策凌敦多布,借以收服策妄。”
    “你这两策都不错,无奈,扞格难行。先说第一策,我们奉到的旨意是‘安藏’,最主要的任务是将新达赖送到拉萨去坐床,策妄果然肯让路,我们不应节外生枝,自己多事,反生阻力。”
    “那么第二策呢?”
    “第二策更不可行,孤军深入,兵家所忌,而况粮食不足,不说打仗,困都困死了。”延信又说,“再者策妄与策凌到底是一族,一看召来外患,反促成他们和解,前后夹击,岂不危乎殆哉?”
    “将军的话不错,不过,我有一个想法,似乎也值得一试。”
    罗卜藏的想法是,策妄既肯让路,拉萨又有岳钟琪接应,则延信护送达赖入藏,一路无阻,根本不须多少兵力,既然如此,罗卜藏可以带回青海的队伍,往西追击,至于粮食,不妨就地征购,到底他是青海的台吉,在青海用兵,自会得青海土著之助。
    这话也不能说他没有道理,可是,延信因罗卜藏心存叵测,很可能是想进占准噶尔,取策妄及策零而代之。旧患虽去,隐患又出,绝非朝廷国家之福。
    不过,为了士气,他亦不便峻拒“台吉”。他和颜悦色地说:“兹事体大,我做不了主,必得奏请上裁。”
    “将军这话我不敢苟同。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以时机急迫,如果凡事请旨而行,必致坐失戎机。”
    “这不可一概而论,命将专征,非同儿戏,必有一个鹄的在。如今皇上付托我的是安藏的重任,为了这个任务,有时不妨从权。若说,不往南而往西,变成征准噶尔了,与安藏是两回事,我何能擅做主张?”
    罗卜藏语塞,但还是不肯死心,仍欲有言,延信却不容他开口,还有驳他的理由。
    “再说,兵凶战危,就算打胜仗,也得看看要怎么样才能胜。倘或得不偿失,还是不能去。至于落了败仗,损兵折将,有伤天威,这犹在其次,更有一层绝大的关系,台吉应该想到。”
    “什么关系?”罗卜藏有些负气的意味了,“索性请将军说个明白。”
    “你一定要我说,我就说。”延信的脸色也不好看了,“倘或你出师不利,策妄或者策凌,会乘胜追击。岂不是自招其祸?本来策妄内外交迫,势穷力蹙,只有逃回老巢之一途。只为他人贪功,反而给了他一个激励士气、卷土重来的机会,台吉,果然有此不幸的结果,只怕你会连累老父!”
    这是极严重的警告,如果罗卜藏不服节制,擅自行动,导致兵败,为准噶尔回师反扑,以致入藏大军,竟有后顾之忧,那就连他的父亲札什巴图尔亲王都会获罪!
    罗卜藏毕竟被慑服了。心里虽还不大服气,行动却很谨慎。不久,谍探报来,果如预料,准噶尔内部有不稳之势,策妄阿拉布坦,从老母之劝,悄然撤兵。于是延信安然无阻地护送达赖入藏,九月间坐床,正式成为第六世达赖。捷报回京,群臣以为会大奖有功将士。谁知竟无动静,自然要引起许多猜测。
    有个说法:皇帝明年登极六十年,必有恩典,并在一起封赏,热闹得多,所以此时暂不作任何处置。
    又有个说法:皇帝早有上谕,不愿有什么繁文缛节来庆祝他登极六十年。为了示天下以清静简朴,所以有功不赏。但心中自有丘壑,谁好谁坏,施恩降罪,随时都可降旨,不必急在一时。
    再有个说法:藏事敉平,抚远大将军胤祯并未身临前敌,亦未见有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表现。皇帝是要等胤祯有了出色的战功,一并奖赏。
    此外还有个私下谈话的说法:皇帝对胤祯非常失望,因为他并没有杰出的表现,显示他并无足够的资格君临天下。对这次大征伐竟无封赏,正意味着皇帝对抚远大将军的不满。
    这是个相当深入的看法,但如以为皇帝对胤祯的失望是绝望,却是大错特错。而有些人看不清这一点,觉得又到了不能不谈建储的时候了。
    其中有个人叫王掞,江南太仓州人,康熙九年的进士,选入翰林院,一帆风顺,早在康熙五十年,便已入阁拜相,官居文渊阁大学士。
    其时正当朝中为废太子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王掞冷眼旁观,感触特深。原来他的祖父叫王锡爵,是前朝神宗年间的宰相,力争建储,而后果非常之坏。王掞对于他祖父在国史上留下这一段挨骂的记录,痛心疾首,耿耿于怀,总想替祖父争个面子回来。所以早在康熙五十六年,便上了个密折,建议建储。
    自从太子废而复立、立而复废这两番大波折以后,皇帝已经想得非常透彻,身后之事,最明智的办法是暗中留意,择贤而立,所以很讨厌臣下谈建储。不过王掞年将七十,官已拜相,格外优容,只将他的奏折留中不发,以为置之不理,自然无事。
    不久,山西道监察御史陈嘉猷,邀集同官,一共是八个人,联名上奏,亦是请早日建储。皇帝疑心王掞建言没有下文,指使陈嘉猷等人为他接力,大为不悦,便将王掞的原奏,连同陈嘉猷等人的公折,一并发交内阁议处。
    当时内阁的首辅是武英殿大学士马齐,举朝皆知,他是拥护皇八子胤禩的。如今王掞主张复立废太子,与他心里的想法,形成冲突,所以马齐想借刀杀人,提出好些不准轻言立储的口谕作根据,将王掞定了死罪。
    复奏送入乾清宫,王掞在乾清门外待罪,不敢进宫。皇帝却谅解了他,对另一个大学士李光地说:“王掞的话,原不能算错。不过,他不应该授意言官同奏,言官不能本诸良心、独立行事,成群结党、遇事要挟,是明朝最坏的习惯。你们把王掞的处分,拟得太重了,叫他进来,我有话开导他。”
    于是王掞奉召入宫,皇帝招手命他跪在御榻前面,说了好久好久的话,声音极低,定罪一事,亦就宽免。连陈嘉猷等八人,亦无任何罪过。猜想皇帝已将继承大位的皇子,必须年纪较轻、体格壮健这两个条件,告知了王掞。
    及至皇十四子胤祯封为郡王,受命为抚远大将军,特准使用正黄旗纛,等于代替御驾亲征。满朝文武,皆知大命有归。如今安藏一事,已经收功。恰又欣逢登极六十年,意料中将会诏告天下,立皇十四子为皇太子,谁知一无动静。而且众臣上表,三月十八日万寿,请准朝贺,皇帝亦复不许,心境这样之坏,是为了什么?王掞认为是皇帝对皇十四子深感失望,仍旧想立“二阿哥”,而苦于无法自我转圜,因而再度上奏,请释放二阿哥,话说得相当激切。接着又有广西道御史陶彝,纠合同官十一人,包括陈嘉猷在内一起上奏,与王掞所做的请求,完全相同。
    这一下,激起皇帝的震怒。前后两次,事出一辙!头一次可以原谅他本心无他;第二次明知故犯,绝非偶然。在皇帝看,是王掞有意不让他过几天舒服日子,存心捣乱。其情可恶,其心可诛。再也饶不得他了!
    于是皇帝在乾清门召集王公大臣,痛责王掞,植党希荣,而且提到他祖父王锡爵的罪过,他说:“王锡爵在明神宗时,力奏建储。泰昌在位未及数月,天启庸懦,天下大乱,至崇祯而不能守。明朝之亡,锡爵不能辞其咎。”
    对王锡爵的指责,大致是不错的。明末的史实,在当时信而有证,神宗万历十年八月皇长子生,十四年正月皇三子生,他的生母郑氏立刻进封为皇贵妃。皇长子之母恭妃王氏,诞育元子,而未进封,显然无宠。从来帝王之家,母以子贵,而子亦以母贵,皇之子之母既然得宠,便很可能以幼夺长,被立为太子,所以宰相申时行等,上疏请立元子为东宫。皇帝拒绝,他的理由是皇后年纪还轻,尚未有子,倘如现在立了东宫,将来皇后生了嫡子,又将如何?
    以后数年,便常有请求建储的争议,到得万历二十一年,王锡爵从家乡省亲回朝,便全力推动此事。皇帝支吾其词,想出各种办法来拖延,最后计穷力竭,迫不得已在万历二十五年立皇长子为太子。此时共有五个皇子,除皇三子封为福王以外,其余三子封为瑞王、惠王、桂王。
    万历四十九年七月,皇帝宾天,即为神宗。皇长子于八月初一即位,改明年为泰昌元年。哪知这个皇帝资质下愚,在热孝之中,荒淫无度,以致即位十天,便得了病。有个鸿胪寺丞李可灼,私下进了一服丸药,自称是“仙丹”,其实是由妇人经水中提炼出来的红铅,乃是一种壮阳的春药。皇帝服了一丸,觉得暖润滋畅,胃口大开,非常舒服。哪知再进一丸,到了五鼓天明,呜呼哀哉!这天是九月初一,在位刚好一个月。
    这就是当初宫闱“三案”中的“红丸”一案。这个庙号光宗的皇帝既崩,皇长子即位,是为熹宗,宠信魏忠贤与乳媪客氏,搞得宫闱秽乱,丑不可闻,确是明朝亡天下的一个大关键。
    康熙皇帝的意思是,倘非王锡爵极力主张立太子,则神宗虽然偏爱福王,但废长立幼,亦知臣下必然反对,不致贸然行事。这样到了临终之前,择贤而立,明朝的气运又当别论了。
    “王掞莫非以为我是明神宗,没有主张,可以听任大臣摆布的昏君吗?”皇帝疾言厉色地说,“我本来没有杀大臣的意思,哪知大臣自取其死,我也就无可如何了。你们传旨给王掞,叫他明白回奏!”
    皇帝很少有这样震怒过,也很少以处死来威胁大臣,因而举朝失色,甚至没有人敢拿笔砚给王掞,仿佛这样一做,就会被误认为王掞的同党,牵连获罪。
    王掞就在宫门待罪。听侍卫传旨,要他回奏,却连纸笔都没有。思量面奏,又惮于天威,怕言语失误,反为不妙,迫不得已只好老实说了。
    “无纸无笔,无从回奏,可否赐我方便?”
    那侍卫于心不忍,替他找来一张纸,一支笔,一锭墨。王掞便伏在阶石上,用些唾沫将墨濡湿了,拿笔蘸了一蘸,写了一篇简单的奏疏。
    他说:“臣伏见宋仁宗为一代贤君,而晚年立储犹豫。其时名臣为范镇、包拯等,皆交章切谏,须发为白。臣愚,信书太笃,妄思效法古人,实未尝妄嗾台臣,共为此奏。”
    写完,由侍卫捧着呈上御前。皇帝看他自己承认是个书呆子,心里的气消了些,不过,最后一点,却还须细查——唐朝设御史台,所以御史称为台臣。王掞自辩,不曾嗾使陶彝等十二御史奏请建储,这话是真是假,当然要查。
    查明王掞的话不假,同时建议同一事,只是巧合。其时王大臣议奏:王掞及陶彝等十二人,应革职,从重议罪。皇帝考虑下来,作了一个情理法兼顾的决定。
    “王掞跟陶彝等人的奏折,都说是为国为君,如今青海、西藏一带,正在用兵,如果是忠君,就应该有灭此朝食的决心。这十三个人,可以暂缓议罚,照八旗满洲文官的例子,一律改委为额外章京,发往军前,交抚远大将军差遣,效力赎罪。”
    在文官来说,这等于变相的充军。十二御史,尚在中年,王掞年将七旬,鬓眉苍苍,一旦到了大漠荒寒之地,必死无疑。因此,皇帝又作了一个权宜的处置,命王掞的长子,正在当翰林的王奕清,代父从军。王家兄弟很友爱,老二奕鸿正在湖南做粮道,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认为老父获罪,长兄出塞,自己何能恬然居官。所以变卖了自己的产业,与奕清同行,成了一段佳话,号称“十三忠臣一孝子”。
    “安藏”的目标,可说已完全达成了。封号为“宏法觉众”的第六世达赖喇嘛,已在九月间坐床;拉藏汗的旧人康济鼐被封为贝子,掌理前藏后事;颇罗鼐被视同蒙古、青海的台吉,掌理后藏后事。同时有上谕:留蒙古兵两年,戍守西藏,以防准噶尔再度入侵。
    但是,皇帝既未大赏将士,又不令抚远大将军班师,确是对胤祯抱着极深的期望,有他的一番打算。
    皇帝是想到孟子上的几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胤祯在穷边极塞,苦寒荒凉之地,磨炼个三年五载,不但“吃得苦中苦,可为人上人”,而且习于军旅,多经战阵,遇到外患内乱,才能从容应付。
    当然,能够收服准噶尔,做到真正的统一,版图之内,尽皆臣服,是胤祯足以继位的一大资格。即使武功上差一点,可是领兵出塞有三五年之久,这番辛劳是其他皇子所不曾经过的,光凭这一点,选取他继承大统,亦可使他的同胞手足,无话可说。
    因此,皇帝在三月间命平逆将军延信、副都统吴纳哈,领兵进驻西藏。五月间命胤祯驻兵甘州,渐次部署远征准噶尔。不幸地,就在这时候,先后发生了两处变乱。一处是在山东,有个盐枭叫王美公,聚众作乱,自封为“大将军”。这场变乱,形同儿戏,很快就为官兵扑灭了。
    另一处比较严重,发生在台湾南部,有个原籍漳州府长泰县,移居凤山的朱一贵,是洪门天地会的首脑之一。虽以养鸭为生,但任侠好客,很有些前明志士、山泽英豪、奇僧侠客,出入其门,酒酣谈兵,意兴极豪。
    其时承平日久,吏治日坏。知府王珍是个贪官,苛征暴敛,民怨沸腾。康熙五十九年冬天,格外寒冷,兼以地震,失业人多,谣言四起,于是起事的机会成熟了。
    领头起事的是两个客家人,但用朱一贵的名义号召,一时远近宣传,声势浩大。四月十九正式竖旗,先占冈山,后攻凤山,连破清兵,五月初一占领台南府城,知府以下的文武官员,纷纷上船逃回福建。总兵欧阳凯阵亡,更使得局势急转直下,诸罗县城亦为北路军所占领了。
    到得五月初四,朱一贵称王建号,但民间却送了他一个“鸭母帝”的称号。下置国师、太师、将军、都督、尚书、内阁科部、巡街御史等官职。“新贵”们拿戏班子里的行头穿在身上,招摇过市,后面跟着一班顽童,拍手嬉笑,了无尊严可言。
    反清复明的大业,一开始便成了笑柄,因而有一首民谣:“头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永和即是朱一贵所定的年号。
    当时福建的水师提督叫施世骠,是施琅最小的一个儿子,领兵驻扎在厦门,从难民口中得知朱一贵作乱,一面飞函省城告发,一面率师出海,直航澎湖。
    等到在省城的闽浙总督满保,星夜赶到厦门,逃在澎湖的台湾府道等官,亦已有详细报告送来。满保檄调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委以平乱的全责,会同施世骠共领兵八千、船四百艘,扬言分北港、鹿耳门、打狗三道攻台,其实专攻台南的鹿耳门。事先大发布告:“大兵登岸之日,一概不许妄杀。有能纠集乡壮,杀贼来归者,即为义民,将旌出功。”这一通露布,抵得上十万兵。一时盲从之徒,纷纷歇手了。
    当然,起事之人中确有心存明室的忠义之士,但更多的是贪图非分的富贵。为了那些空中楼阁、自我陶醉的名号,“客庄”与漳、泉两州的人,由口头龃龉,演变成自相残杀。而蓝廷珍会同施世骠,只七天工夫,便攻入安平。此时间闽粤两派,械斗正酣。
    朱一贵倒是条汉子,兵败被擒,昂然不屈。辗转解到京里,刑部官员问他,以一匹夫,敢谋大逆,所为何来?他平静地答说:“想复大明江山。”
    这一场叛乱在六月间就平定了。但处置善后事宜,却颇费周折,直到年底,方始大定。于是康熙六十一年开始,皇帝又专注在征准噶尔一事上了。
    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胤祯是前一年十月奉召入觐的。在此以前,特命年羹尧陛见,让他兼理陕西的军务,官称由“四川总督”改为“四川陕西总督”。回任之时,特赐御用弓箭,慰勉备至。朝中每一个人都看得出,皇帝要重用年羹尧了。
    但是重用年羹尧的用意,皇帝却绕了几个弯子,才让年羹尧知道。先是跟德妃说,由德妃去告诉皇四子胤禛,再由胤禛关照年羹尧。
    “你阿玛跟我说,年羹尧是四阿哥门下的人,他最听四阿哥的话。”德妃跟胤禛说,“十四阿哥跟四阿哥,情分不比别的阿哥。年羹尧如果尊敬四阿哥,对十四阿哥就得另眼相看,格外出力帮十四阿哥。这话,你阿玛让我告诉你。”
    胤禛听得这话,心里难过得很,但表面上声色不露。“阿玛的意思,儿子怎么不知道。”他说,“不用阿玛跟娘叮嘱,我早就告诉过年羹尧了,无论如何要帮十四阿哥成此大功,不然就是对不起我!”
    于是胤禛召宴年羹尧,而且邀了许多陪客,筵次谆谆叮嘱,务必善辅抚远大将军,平定西陲,上释君父之忧。那一片至诚,令人感动不已,都说十四阿哥何幸而得一如此友爱的同母胞兄。
    但到了密室秘会,却又是一副嘴脸了。他问年羹尧:“第十四的,你看他怎么样?”
    “王爷是问十四阿哥的武略,还是带兵御将?”
    “都问。”
    “是!”年羹尧想了一下说,“武略无所表见,带兵有恩,御将不严,一言以蔽之,不足为忧。”
    “不能这么大意。他是大将军,用正黄旗纛,大家本来就对他另眼相看。再拿着国家的钱粮收买人心,怎么说是不足为忧?”胤禛又加一句,“千万大意不得!”
    “王爷的大事,奴才决不敢大意。不过——”年羹尧欲言又止。
    “说啊!”胤禛催促着,“此时此地,有什么好顾忌的?”
    “奴才在想,谋大事总要里应外合才好!奴才不知道内里有什么人在替王爷出力的?”
    胤禛为人极其深沉,听年羹尧问到这话,先就想到他为什么要问这话。“里应外合”四字虽不错,但操纵的关键,必须握在自己手里。年羹尧只要外合,实在不必问里应是什么人。
    因此,他就不肯说实话。“现在还没有,”他说,“不过我在留意。”
    “依奴才看,‘舅舅’倒是好帮手,王爷不可不假以辞色。”
    胤禛心里一跳。他说的“舅舅”隆科多,正是自己出全力在笼络的,不过自觉形迹异常隐秘。而如今年羹尧忽然提到此人,是不是行事不密,有什么迹象落到了外人眼中,不能不问一问。
    于是,他声色不动地问:“何以见得‘舅舅’是个好帮手?”
    “‘舅舅’在奴才面前提起王爷,他说,十几位阿哥,照他看,只有四爷顶了不起。”
    “噢,我是怎么了不起呢?”
    “奴才不敢问。”
    “为什么?”
    “奴才在王爷门下,如果太关心了,岂不惹人疑心。”
    “好!正该如此。”
    “如果王爷觉得奴才的话有点用处,奴才倒还有些话想说。”
    年羹尧的哪些话有用处?胤禛在想,自然是劝他笼络隆科多,做个好帮手这句话。于是他点点头说:“你有话尽管说!说错了、说得文不对题都不要紧。只当闲聊。”
    “是!奴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把话说错了,王爷一定矜怜奴才的一片诚心。”
    作了这段表白,年羹尧提出他的建议:隆科多现任古称“九门提督”的步军统领,职掌保卫京师的全责。所管的事务很多,而最重要的是肃清奸宄。如果隆科多将这个差使干得有声有色,便能获得皇帝充分的信任,参与一切机密,这对胤禛是非常有利、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如今各王府多招纳奇才异能之士,王爷韬光养晦,不肯随波逐流,自然是见识远大之处。不过奴才在想,‘舅舅’手下倘也有几位杰出人才,一则可帮‘舅舅’把差使当得更漂亮;再则缓急之际,亦可转为王爷所用,诚为一举两得之计。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胤禛听得句句入耳,怦然动心,而表面上却还不肯认真,只说:“你别问我!原说了的,只当闲聊,你说你的好了。”
    “奴才先要说个前明的遗老之后,本朝的监生,在史局修过明史,如今归隐在家的黄百家。”
    “黄百家!”胤禛问道,“是黄宗义的儿子不是?”
    “是的。黄百家多才多艺,大家知道他从梅文鼎学过天算,不知道他还是技击名家,写过一卷《内家拳法》。”
    “噢!”胤禛大感兴趣,“他怎么会懂技击呢?”
    “不但懂,而且精通。渊源有自,说来话长……”
    话要从内家拳的始祖、武当山的张三丰说起。自宋至元,由元及明,内家拳的大宗师,名叫王宗岳。他有个得意弟子叫陈州同,是浙江温州人;陈州同传张松溪;张松溪传叶继美,此人是宁波人,所以内家拳又由温州传到宁波。叶继美收了五个徒弟,最小的一个叫单思南,尽得真传。其时已在崇祯年间,去明亡不远了。
    单思南早年从过军,晚年归隐家乡,摆了个场子收徒弟,一则糊口,二则遣闷,根本就不想找个传人。他的徒弟亦没有什么成材的——俗语说的“穷文富武”,无非纨绔子弟,只想学两招花拳绣腿,在人前炫耀而已。
    独独有个叫王来咸的,是有心人。他们师兄弟住在楼上,到得夜深,他人鼾声如雷,王来咸却伏在楼板上,从缝隙中悄悄偷看师父练拳。这叫“偷拳”,是武林中犯大忌的。所以王来咸一声不敢响,遇到不解的地方,亦不敢去问师父。这样两年之久,单思南的本事,已让王来咸偷到十之六七。再要进步,就除非师父指点了!
    于是,王来咸尽力讨师父的好。单思南有茶癖,王来咸关照家里办来天下名茶,又学会了烹茶的诀窍,然后打造一只极讲究的银杯,每天一早一晚,伺候师父品茗,日久天长,单思南终于以不传之秘,传授了王来咸。
    所谓“不传之秘”,乃是点穴。一举手之际可以决人生死,所以王来咸出手极其慎重,非万不得已,决不轻发。一次有个恶少,逼他出手,王来咸始终容忍,及至辱及他的父母,非有表示不可了,但仍然手下留情,所点的一个穴道,与膀胱有关。因而此恶少几天不能小解,直到他磕头谢过,方始解去。
    当然,行侠仗义,少不得替人报仇。有一双弟兄不和,哥哥用重金聘请王来咸去整他弟弟,王来咸断然拒绝,说“这是以禽兽待我”。因为深明伦理,所以明朝既亡,钱肃乐在浙东起义,王来咸毅然投效。事败归隐,颇有人卑辞厚币,登门求教。而他不屑一顾,自己担粪锄地,种菜为生。唯独与黄百家交好,尽传所学。年羹尧认为能将他请到京师,以他所著的那一卷《内家拳法》,传授由禁军中特选的勇士,会有莫大的用处。
    听他讲完,胤禛惋惜地说:“样样都好,只可惜黄百家的身份不好。明朝志士之后,必然引人注意,是非从此多矣!”
    “然则有一个人,不妨由步军统领衙门,奏调进京。”年羹尧说,“此人名叫乔照,现任浙江提督。”
    “这乔照有何长处?”
    “他是‘四平枪’名家,藏有两本枪谱。治伤的药酒方子,海内第一。”
    “这个人用得着,我得便跟舅舅提一提。”胤禛又问,“此外还有什么杰出的人才?”
    年羹尧想了一会儿答说:“有两个。一个七十多岁了,怕不肯出山了。”
    “是谁”?
    “此人叫冯行贞。”
    “冯行贞?”胤禛偏着头想,“好像听见过这个名字。”
    他想起来了!冯行贞是江苏常熟人,书香门第,温文尔雅,却生性好武,自己练出好些别出心裁的武艺,作为娱乐。譬如先发一矢,紧接着再射一矢,前矢缓,后矢急,于是后矢击落前矢。这一手本事,他练了十年才成功,然而只是神奇而已,并无多大用处。
    倒是有些自创的武器,效用很大。有一种名为“灰蛋”——拿鸡蛋打个孔,漏掉黄白,灌以石灰,用皮纸封好。每遇出门须经荒郊险山时,总带几个在身边。遇到强徒剪径,自顾力所不及,便取个“灰蛋”掷到对方脸上,石灰眯目,无不大吃其亏。冯行贞常到北方访友,山东有个响马诨名“老倭瓜”,常常告诫部下:“遇到常熟冯二公子,千万少惹他!”
    “我年轻的时候见过他。”胤禛忆着往事道,“那时他在康亲王杰书帐下效劳。杰书死在康熙三十六年,由他的长子椿泰袭爵。椿泰的六合枪是很有名的,舞起来十几个人近不得他的身,据说就是冯行贞教的。我在康亲王府见到他,大概是康熙四十年左右,二十年了,他还健在?”
    “是的,不过归隐了。”
    “那么,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奴才劝王爷无论如何要罗致了来!不然,就要到八爷府里去了。”
    “八爷”便是胤禩,曾因图谋立为太子而被软禁,去年方始解禁释回。如今表面上虽无动静,但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 都跟他很好,暗地里仍有活动。
    在胤禛看,胤禩也是他的一个劲敌,所以听得年羹尧的话,不由得关切地问:“此人叫什么名字?”
    “叫甘凤池,是江苏江宁人。他善于借力取胜,所以越是强敌,受创越甚。”年羹尧忽然问道,“山东即墨有个马玉麟,王爷想来知道?”
    胤禛知道,因为马玉麟前几年在京里很出过一阵风头。此人身体极其魁梧,肚子很大,每天起身,用一幅很长的白布将胸腹之间捆得紧紧的,上墙爬柱,捷如猿猴。膂力之好,更不待言,曾经几次在王府中与侍卫角力,无不占尽上风。
    “以后听说他到江南去了,就此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听见过这个人。”胤禛问道,“你怎么忽然问起他?”
    “他的销声匿迹,就是因为甘凤池的缘故。”
    原来马玉麟作客扬州,为一个大盐商奉为上宾。这个盐商也姓马,生性好武,更好新奇。看马玉麟的本事,不过那一两套,日久未免有些厌了。
    有一次这盐商到南京去访友,无意间邂逅甘凤池,看他中等身材,一无足奇,但偶或露一两手,令人目眩神迷。譬如一只锡酒杯到了他手里,要长就长,要方就方,而且谈笑处之,不像马玉麟,每到奏技之时,神情紧张如逢大敌似的。这就使得这盐商在心目中,将甘、马二人分出高下来了。
    于是,坚邀甘凤池作扬州之游。一到那天,大张盛宴,为他接风,当然也请了马玉麟。但等他一到,只见甘凤池已为主人让在首座,马玉麟当时就变色了。
    不但变色,而且发话,说他在京里为各王府招致,每处皆被奉为首座。如今不甘屈居其次,说主人看不起他。当时要跟甘凤池一见高下。
    甘凤池自然逊谢不遑,无奈旁人有看不惯马玉麟平时那股盛气凌人的模样的,便在一旁拿话激他。搞得势成僵局,非比划比划不可了。
    盐商家里的房子都很大,便挑了一座厅作比试之处。马玉麟步步进逼,甘凤池步步后退。到得退无可退之时,不知道他怎么一闪,便到了对方身后。如是数次,马玉麟已经见汗了,心里更恼恨甘凤池迹近戏侮,咬牙切齿地要抓到他好好羞辱一番。
    及到甘凤池退到柱边,忽然腰带断了,正当低头错愕之际,马玉麟见机不可失,用尽全力扑了过去,双手是个“大开门”,以为一把可以抱住甘凤池。哪知抱倒是抱住了,却抱的是一根柱子,而且额头碰在柱子上,鼓起一个大包。
    这一下惹得哄堂大笑。马玉麟羞愤交加,顿时口吐鲜血,面如金纸,摇摇欲倒,却仍旧亏得甘凤池赶上前去拿背抵背,没有让他摔倒。
    不但如此,马玉麟的内伤吐血之症,也还是甘凤池替他医好的。从此马玉麟回到即墨,绝口不谈技击。
    这个故事在胤禛从未听见过。他当然相信年羹尧说的是真话,但唯其如此,越发猜疑。
    “亮工!”胤禛唤着他的别号问,“你是哪里听来的?”
    年羹尧笑道:“奴才那里常有江南来的人,这些故事听得多了。”
    “照此说来,你也很结交了一些奇才异能之士。”
    话一出口,胤禛便自悔失言。再看年羹尧,脸上讪讪地,神色亦不大对劲。
    不过年羹尧的神色,很快地就恢复正常了:“奴才留意奇才异士,亦是为了王爷。”他这样答说。
    不说“结交”而说“留意”,措辞颇为得体,胤禛便装作感动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你的忠诚,无话可说。这次回任,万里远隔,不过彼此赤心相照,虽在天涯,亦如咫尺。”
    “是!奴才亦就是凭一点赤心,报答主子。”
    年羹尧回任不久,奉命觐见述职的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到了京。
    胤祯领兵出征之时,仪节甚为隆重,皇帝御太和殿,亲授大将军金印,用正黄旗纛出京。如今回京,不能没有适当的礼节相迎。所以皇帝事先便有旨意,命礼部拟定仪注奏闻。
    六部尚书,满汉各一,谁的权重,大致视各人才干而定,唯独礼部,总是汉缺的尚书当家。这时礼部的汉缺尚书,刚刚由工部调任,一接事便遇到了难题。
    此人名陈元龙,浙江海宁人。海宁陈家从明末以来,就是大族,本姓为高,所以陈元龙跟早年权倾一时的高士奇,算是同宗,认为叔侄。陈元龙是康熙二十四年的榜眼,长于书法,颇为皇帝所赞赏,所以一直是文学侍从之臣。
    有一次,皇帝忽发雅兴,要写擘窠大字,便对左右说道:“你们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说出来,我写匾额赏给你们。”
    于是陈元龙面奏:“臣父之闿,年逾八旬,臣家的堂名叫‘爱日堂’,倘蒙皇上赐书,荣及九族。”
    皇帝便如言写了“爱日堂”三字,赐给陈元龙。“爱日”通常是人子爱亲之意,由皇帝来写这两个字,实在是异数,所以这个故事颇为人传诵。
    到了康熙四十二年,陈元龙以老父衰病,奏请“终养”——奉养老亲,直待老亲寿终,持服期满再奏请起复,复行官职——七年之后,陈元龙进京,被授为翰林院学士,不久迁吏部侍郎。又放广西巡抚,颇有惠政。康熙五十七年内调工部尚书。此时又调礼部,正好主持拟定抚远大将军回京,迎接仪注一事。
    “为什么是难题呢?”他说,“因为不知道大将军这次回京,算不算凯旋?如果是凯旋,有成例在,事情就容易办了。”
    成例在康熙十九年。安和亲王岳乐受命为定远平寇大将军,于康熙十四年讨伐吴三桂,历时五年,方始奏凯班师。皇帝前一天驾临卢沟桥郊迎,第二天大将军到达,一起拜天,叩谢上苍嘉惠。仪节非常隆重。
    如今既非奏凯,当然不能援用成例。陈元龙召集僚属,几经斟酌,方始定议。抚远大将军抵京之时,皇帝派侍卫一员慰劳;亲贵大臣自贝子以下,齐集朝阳门外迎接。进了京城,大将军诣宫门请安,皇帝在乾清宫召见赐宴,由诸皇子作陪。
    覆奏到达御前,皇帝只将赐宴一节删去,其余依议。礼部随即行文各衙门知照,按规定行事。有些人只以为“做此官,行此礼”,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有些人却别有想法。
    这种想法是由热衷而来。他们在想:大将军既非凯旋还京,本用不着如此郑重其事,足见皇帝此举,是在暗示,属意于皇十四子继承大使的初心未变。然则如今要迎接的,不是抚远大将军,亦不是郡王,而是一位未来的皇帝。倘或此时让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好印象,何患将来不大富大贵?
    其中有个辅国公阿布兰,是广略贝勒褚英的曾孙。太祖共有十六子,元妃生长子褚英、次子代善。褚英在十七八岁时,即以武功赐号为“洪巴图鲁”。满洲称勇士为巴图鲁,“洪”可解释为大,所以“洪巴图鲁”的意思就是“大勇士”。
    这个“大勇士”到了二十七岁,更被封为“阿尔哈图土门贝勒”,译名叫作“广略贝勒”。顾名思义,可知不仅勇敢,且多智略。谁知太祖这样一个有谋有勇的长子,竟会以“作书诅咒”的罪名,圈禁高墙。到了第三年死在幽所,年三十六岁。据明朝所侦得的实情是,“红把兔”——明朝不知“洪巴图鲁”是何名堂,以译音称褚英为“红把兔”。说他谏父不可背叛明朝,太祖大怒,下令将他处死。这件事官书不载,但多少年来,宗室中口头相传,都说褚英确是为他父亲所杀。
    就因为这个缘故,褚英与他同母弟代善的境遇,大不相同。代善是正红旗的旗主,封为礼亲王;长子岳托封为克勤郡王;三子萨哈廉追封为颖亲王,皆是世袭罔替。清朝开国,只有八个王世袭,俗称“铁帽子王”,代善一家就占了三个。
    一母所生的弟兄,子孙的荣枯如此不同,褚英之后,便出了好些心理不正常的人,一种是怨恨不休,一种是拼命巴结,想法恰好相反。
    拼命巴结的这一类中,有一个叫苏努,有一个叫普奇,是堂房叔侄,曾因附和胤禩获罪,被削去公爵。此刻又有一个叫阿布兰,是苏努的胞侄,算辈分比抚远大将军胤祯晚一辈,这就更便于伏低做小了。当大将军的仪仗过去,胤祯在前呼后拥之中,缓缓策马而过时,阿布兰突然逸出行列,跪在前面。一个人孤零零地单摆浮搁,显得格外刺目。
    阿布兰却不管旁人的观感,等胤祯行得近了,高声说道:“宗人府右宗人阿布兰,恭迎抚远大将军叔王。”
    叔王是个新鲜名称,不过意思很明白,表示他也是宗室,是胤祯的侄子。见此光景,马上的“叔王”倒很不过意,但一时想不起来他是哪一房的子孙,只在马上欠身答礼,很客气地说:“请起!请起!”
    阿布兰这个举动,有些惊世骇俗。还有些跟他相熟的人,则替他老大捏一把汗。因为宗室中自公爵以上,对于皇子无下跪之礼,阿布兰显然是以储君视胤祯,才有此逾分的礼节。皇帝曾经一再严饬,不准有任何拥立某一皇子之事。而阿布兰的行为,已大干禁例,倘或皇帝降旨追究,阿布兰的性命都会不保。
    然而,皇帝居然毫无表示。不但如此,还有件形迹更为明显的事——宗人府因为皇帝御极六十年,特建碑亭,树立一方神功圣德碑,由翰林院撰文,颂扬备至,而送到宗人府,阿布兰认为文字不佳,另外命人改拟,大为称赞抚远大将军的武功。而此文进呈以后,皇帝居然批准了。
    这一来,皇帝的意向更明白了,胤祯将继大位,已是铁定不移、人人心照的事。
    “发到军前的十三名御史,”皇帝问道,“近况如何?”
    “一发到军营,儿子依照常规,把他们分派到比较安逸的地方。不过,”胤祯恻然不忍了,“已经有四个人死掉了。”
    “死的是哪四个人?”
    “只记得有个叫李元符。”胤祯老实答说,“其余的,儿子记不起了。”
    “这也罢了!”皇帝又问,“那活着的九个呢?你是不是格外照顾?”
    “儿子没有管这些小事。”胤祯答说,“发到军前来效力的很多,儿子专派一个靠得住的人管。”
    “这也不错!不过言官得罪,不是一件小事。”
    听得这话,胤祯愣了一下才应声:“是!儿子记着。”
    “光记着还不够,你得好好去想一想!”皇帝用谆谆教导的语气说,“有人说,前明亡于言官,这话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可是,往深里去想一想,前明的言官,为什么会成群结党?为什么会出以那样激烈的态度?都是前明的皇帝有激使然。前明的皇帝都很怕事,或者奏章留中不发;或者不问是非,一味抚慰;或者用镇压的手段,像俗语所说的,杀鸡骇猴,以为用严刑可以吓阻言路。结果,凝成一股戾气!前车之鉴,不可不慎。”
    这是授以帝皇之学,胤祯很用心地听完,想一想问道:“阿玛的意思是,凡是言官,都应该另眼看待?”
    “当然!自古以来,凡是盛世,无不重视言官。”
    “可是,可是——”胤祯讷讷然说不出来,因为要说的那一句话,似乎非常无礼,不便出口。
    “可是什么?为什么不说?”
    “儿子不敢说。”
    “不要紧,你尽管说好了。”
    “阿玛把那十三个言官充了军,似乎有人在背后会有闲话。”
    “是说我不尊重言官?”
    胤祯先不敢响,然后赔笑答道:“儿子可不敢这么说!”
    “傻孩子!你竟不知道我的苦心。我是给你机会。”
    “给我机会?”胤祯在心里想,细细琢磨了一会儿方始领悟,但还不敢自信。
    “阿玛是说,给儿子一个市恩的机会?”
    “也不是市恩,是让你有个视情形不同,分别作适当处置的机会。”皇帝说道,“言官说的话一样,而用心不同,有的是真知灼见,心以为善,虽死不悔;有的是激于意气,一时盲从;有的是受人指使,口是心非。原情略迹,自然要有不同的处置。”
    这使得胤祯想起代父从军的王奕清、王奕鸿两兄弟。王奕清还是奉旨行事,王奕鸿自甘陪伴长兄,同在塞外受苦,更为难能可贵。
    于是他说:“儿子想请阿玛降旨,把王奕鸿放回来,官复原职。”
    “这样做不好!”皇帝大不以为然,“很不好!”
    胤祯大为意外,自觉他的想法并没有错,何以会“很不好”?照此看来,自己的程度比父亲差得太远了,不由得大为沮丧,而且也很困惑。
    “知子莫若父”,皇帝立刻就看到了他心里,“你提到的这件事,正好作为一个例子,让你学学驭人之道。”皇帝问道,“我先问你,如果你是王奕鸿,我把你放回来官复原职,你会怎么想?”
    “自然感激皇上的恩典。”
    “除此以外呢?他回想一想,当初出塞的本意,心中做何感想?”
    胤祯细细体会了一番答说:“如果他本心真是要陪伴兄长,如今心里当然还是很难过,留他哥哥一个人在吃苦。”
    “这不结了!放他回来,不是成全他,是不符他本心的事,何苦来哉!”皇帝紧接着说,“你是从他好的方面去想,再从他本心不良的这方面去想呢?”
    如果本心不良,则当初此举,无非沽名钓誉,谁知弄假成真,有苦难言,方在悔不当初之际,忽尔有释回的恩命,真个求之不得。
    想到这里,胤祯恍然大悟,照自己的做法,好人不会见情,坏人却得其所哉!
    从他脸色中,皇帝又已看出他心中所想,笑着问道:“你想通了吗?”
    “是!”胤祯心悦诚服地说,“阿玛圣明,儿子不及万一。”
    “凡事只要多从人情上去体会,就不会错。”皇帝又说,“你觉得王奕清、王奕鸿兄弟,一孝一悌,应该激励,这个想法很好,我很高兴。不过人才要培养,更要经过磨炼,我把这十三个言官发到军前效力,也正就是给他们一种磨炼。而况王奕鸿自愿出塞,他是不是心口如一,甘愿不悔?如果觉得苦,是不是能咬紧牙关忍下去,你都应该常常考查。这样经过三年五载,磨炼成了大器利器再用他,岂不更好?”
    “是!”胤祯不觉拜倒在地,“儿子心里的喜乐,无言可喻!”
    胤祯所说的心中喜乐,出自真诚,觉得古人所谓“人乐有贤父兄”,并不我欺。可是,他们父子之间的这番对话,传到皇子亲贵之间,却被误解了,以为皇帝的意思是,三五年之后,就会禅位于皇十四子,所以胤祯喜不可言。
    这些误解,有些人不过私下以作为谈助而已,但在胤祯的同母胞兄雍亲王胤禛听来,却很不是味道。他秘密地在打算,应该如何改变他父亲的决定,或者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伪造一个父亲的决定。
    京城的胜地在西北,得力于玉泉山的泉水,顺着山势下流,成为一条小河,名为玉河。由西直门、德胜门南流入城,经三海再流出城直到通州。如果没有这条玉河,就不会有西苑的太液池、后门的什刹海,更不会有海淀附近的许多离宫别苑。
    离宫最大的一座,名为畅春园,本是前明武清侯李伟的别墅。李伟在明初万历年间,贵盛无比。这座畅春园原名为“清华园”,方圆十余里,有密如蛛网的河道。亭台楼阁,因势起造,一舟所至,处处可通。里面奇花异卉,四时不断,各种牡丹、芍药,以上千论万计。湖边假山,山上飞桥,遥望真如仙境。
    这座水木清华,当时有“京国第一名园”之称的清华园,经过李闯的流寇糟蹋,除了湖中还有系着放生银牌、几尺长的金鲤鱼以外,荒凉不堪。直到三藩之乱平定后,皇帝方命一个江苏青浦籍的画家叶洮,设计修复了一部分,作为避喧听政之地,命名为“畅春园”,特置总管大臣,管理一切。
    在畅春园之北,有一座雍亲王胤禛的赐园,名为“圆明园”。因为清华园的废址规模甚大,所以凡是已封王的皇子,环绕着畅春园,都有赐园。圆明园在畅春园之北,更得地理之胜。北面有座大湖,名为后湖;东面有个极大的池塘,雍亲王命名为“福海”,中有一个方形的小岛,便叫作“蓬岛”,所筑的高台,自然就是“瑶台”了。
    园中第一胜处,名为“镂月开云”。春来前植牡丹,后列古松,中间是一座楠木厅。春花秋月,无时不宜。
    自从圆明园落成以来,胤禛每年总要奉迎皇帝临幸,赏花饮酒,乐叙天伦。这年——康熙六十一年的三月十五,也就是皇帝万寿的前三天,胤禛在镂月开云为皇帝预祝寿辰,兼赏牡丹。
    这一天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在马厩中降生的弘历,将谒见祖父。发生在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的那个“笑话”,日久已为人淡忘,宫中亦从没有人在皇帝面前提起过他有这样一个孙子。皇帝的孙子有五六十,没有见过,或者在襁褓中见过一次,面貌名字记不起的,也多得是。何况是德妃叮嘱,故意不提,所以皇帝亦几乎忘记了有这样一个出身微贱的孙子。
    但是,雍亲王胤禛与抚养弘历的钮祜禄格格,都觉得应该让皇帝知道有这样一个孙子,在他们看,皇帝所有的孙子中,若说要选一个第一名,非弘历莫属。
    弘历长得仪貌堂堂——长隆脸,挺直的一条鼻子,天圆地方,两耳贴肉,一双眼睛澄澈如水。当然,个子绝不会小,但可以断定长大成人,只是魁梧,决不会是臃肿的胖子。
    外表如此,智慧、胆气,更觉可贵。他在六岁就启蒙了,老师名叫福敏,出身满洲八大贵族的富察氏,隶属镶白旗,乾隆三十六年的庶吉士,散馆却很不得意,以知都候补。胤禛觉得他的耐性很好,宜于为蒙童授读,所以延为王府的西席,教三个学生,一个是比弘历大七岁的弘时,一个是比弘历小三个月的弘昼。弘时是大学生了,不能相比,但与同年的弘昼相较,弘历可是聪明得太多了。
    这样一个儿子,自然是值得骄傲的,可是祖父如何,却很难说。因为当初那件“丑闻”曾闹出极大风波,皇帝的恶感是否早已消失,实在难说得很。万一见了面记起旧事,说一两句责备的话,岂非求荣反辱。
    终于,胤禛作了一个决定。原因有二:第一是弘历自己常常向父母问说,何以不能见一见做皇帝的祖父?他的父母常要很费劲地编造一些理由,而这些理由不但已无法编造,并且也快要骗不过弘历了。
    第二是胤禛为他自己,觉得很值得冒一冒险。如果皇帝一见钟爱,对于他以后谋大事,将有很重要的关系。
    于是由德妃进言,问皇帝还记得有这样一个孙子否?
    “记得啊!”皇帝问道,“不是叫弘昼吗?”
    “可见得皇上记不得。”德妃笑道,“弘昼是弟弟,他叫弘历。今年都是十二岁。”
    “十二岁了,好快!”皇帝问道,“长得怎么样?”
    这表示皇帝不但已不念“旧恶”,而且对这个孙子颇为关怀。雍亲王胤禛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自己预期中的大作用,已有实现的可能;惧的是担心弘历到时候会失常态,礼节疏失,应对错误,让皇帝大失所望。
    因此,在皇帝临幸的前一天,胤禛特为关照钮祜禄格格,将弘历找来有所叮嘱。
    “宝宝!”这是弘历的小名,钮祜禄氏问道,“明天是你第一次见皇上,你心里是不是害怕?”
    “皇上不是我的爷爷吗?”
    “是啊!”
    “天下哪有孙儿见了爷爷怕的?”
    钮祜禄格格哑口无言,反被他逗得笑了,“你在我面前说话,没规没矩的不要紧。”她正色告诫,“见了爷爷,可绝不准你这么说话!”
    “娘放心好了!爷爷既是皇上,孙儿也就是臣子,自然要守臣子的规矩。”
    十二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确是可以放心。反倒是弘历另有顾虑。
    “弟弟是不是跟我一起见爷爷?”
    “当然。”
    “弟弟也是头一回见皇上?”
    钮祜禄格格心想,弘昼是见过皇帝的,只是弘历不知道而已。如果说了实话,他追问一句:“为什么弟弟倒先见了皇上呢?”未免难以回答,因而答说:“对了,也是头一回。”
    “那可得告诉弟弟,别怕。弟弟怕生,见了生人会说不出话。”弘历又说,“他说不出话,索性就别说,免得结结巴巴的,让人笑话!”
    “你这个主意不好!皇上问话,怎么能不回奏?”
    “有我啊!”弘历将头一扬,“我替他代奏就是了。”
    “你要照顾弟弟,是对的。”钮祜禄格格语重心长地说,“可也别太逞能!你把弟弟比下去了,人家会不高兴。”
    弘历很懂事了,知道所指的是弘昼的生母耿格格,便重重地点着头,表示领会。
    赏完牡丹,在镂月开云开宴。雍亲王与王妃献过了酒,皇帝问道:“那俩孩子呢?”
    “早就吵着要来给皇上磕头拜寿了。”雍王妃赔笑问说,“是不是这会儿就领来见皇上?”
    “好啊!我看看长得怎么样。”
    不久,门前出现弘历、弘昼两兄弟,一样的打扮,身穿皇子皇孙专用的颜色——香色的宁绸棉袍,重青团龙卧龙袋,腰系黄带,足登粉底缎靴,头上跟皇帝一样,是红绒结顶的软帽,不过这顶软帽在皇帝头上,是燕居的便服,而皇孙戴这顶帽子,却是礼服。
    两兄弟同岁,高矮差一个头,弘历长身玉立,步履安详,但脚步跨得大,所以弘昼必须三脚并作两步才跟得上。弘历倒很照应弟弟,每每放慢脚步在等,而且看他不时转脸说一两句话,仿佛是在教导弟弟,怎么样才能合乎礼节。
    在祖父、祖母、父亲、嫡母、“生母”与庶母,以及两位叔叔——皇十六子贝勒胤禄、皇二十一子贝子胤禧,还有几位姑姑的注视之下,弘历在皇帝面前五六步处站定,微微摆一摆手,让弘昼站在他左面,然后一起磕下头去。
    “孙儿弘历、弘昼给爷爷磕头,恭请万福金安。”
    弘历的音吐清朗,皇帝非常欢喜,一迭连声地说:“伊里,伊里!”这是满洲话,意思是“起来”。
    起来是起了,却仍旧站着,而且很快地又磕下头去。
    皇帝奇怪,“不是行过礼了吗?”他问雍王妃。
    “头一回是觐见皇上,这回是给皇上拜寿。”
    果然,弘历又开了口:“孙儿弘历、弘昼恭祝爷爷万寿无疆。”
    皇帝越发高兴,“好懂规矩的孩子!”他欠身去拉两个孙子,“快起来,我看看。”
    左手牵着弘历,右手牵着弘昼,只见一个神色欢愉,一个却不免腼腆,皇帝笑着对德妃说:“倒忘了带见面礼来了!”
    “下次补也一样。”
    “对!下一次补。”皇帝问弘历,“念书了没有?”
    “是!念了六年了。”弘历照应弟弟,补了一句,“弘昼也是念了六年。”
    “这么说是六岁开的蒙,师傅是谁啊?”
    “是福师傅,下面一个敏字。”
    若说以皇孙的身份,便径称福敏的名字,亦自不妨,而用这样的口吻,完全出自尊师之意。皇帝深为嘉许,点点头又问:“你念了国语没有?”
    所谓“国语”即是满洲话。弘历对语言特具天才,朗然答说:“念了三年了。”
    “我倒要考考你!”
    于是皇帝用满洲话问:“你知道不知道,你姓什么?”
    “知道!”弘历亦用满洲话回答,“爱新觉罗。”
    “是什么意思?”
    “译意是金子。”
    “世界最珍贵的是金子,是不是?”
    “不是。”
    “噢,不是?”皇帝很注意地问,“那么是什么呢?”
    “是仁义!”
    “你居然也知道仁义可贵!”皇帝不止于欣喜,简直有点感动了。
    德妃不甚懂满洲话,但看皇帝的脸色,也替孩子高兴,便即笑道:“说了什么话,哄得爷爷这么高兴?”
    “这孩子难得!”皇帝用汉语对雍亲王说,“要好好教导。”
    “是!”雍亲王毕恭毕敬地回答。
    “你学过天算没有?”皇帝又问弘历。
    “这是圣学。孙儿想学,阿玛说,过两年,现在学还早,不能领悟圣学的精微。”
    这是雍亲王教导过的。皇帝长于天算之学,下过几十年的功夫,所以尊称为“圣学”。又料定皇帝必会垂问,所以预先想好这段很得体,而又能掩饰弘历未习天算之短的话,故他记熟了,等皇帝问到时回奏。如今果然用上了!
    “天算之学虽然精微,应该从浅处学起。”皇帝指着胤禄说,“你十六叔从我学过,让他教你!”
    “是!”弘历转脸问胤禄,“十六叔肯教侄儿吗?”
    “当然!只要你肯学。”
    “十六叔,还得教侄儿学火器。”
    原来胤禄对西洋枪炮,亦颇精通。一个月之中,总有一半的日子在打靶,所以每逢行围,所获必多。“十六阿哥是神枪手”,禁军中无不如此称颂,弘历亦听过这话,十分向往,此时乘机提出请求。
    “我教你当然可以。不过火器看距离,算准头,非精通西洋算学不可。要你肯上劲学天算,火器才会打得好!”
    “是!侄儿一定用心学。”
    “那可得挑个日子拜老师!”雍亲王乘机笼络,“弘历,你这会儿就给十六叔先磕头认了老师。”
    “是!”弘历转身朝胤禄面前跪下。
    “这可怎么说呢?”德妃在一旁笑道,“十六阿哥的天算,是皇上亲自教的。这会儿宝宝认十六阿哥是师傅,算起来皇上不成了宝宝的太老师了吗?”
    “其实我倒也可以收个小徒弟!”皇帝向德妃说道,“把弘历带回去,就住在你那里好了!”
    听这一说,雍亲王赶紧赔笑道:“他哪里配称皇上的小徒弟,皇上的小书童罢了!弘历,还不谢恩?”
    弘历也知道该谢恩,便退后两步,站到雍亲王身后,父子俩双双拜了下去,只听皇帝说道:“起来,起来!倒是弘历该给太太磕个头,好多疼疼你。”
    旗人称祖母叫太太,弘历便又跪在德妃面前磕头。雍亲王也得行礼,但虽是生母,亦分嫡庶。此时不能像给皇帝、皇后那样行大礼,只是双腿一屈,请个安而已。
    过了皇帝的万寿,抚远大将军胤祯回任了。仍如当初迎接那样,朝阳门外,冠盖云集,恭送如仪。
    爱子回京,将近半年,而德妃却只见过十来面。尤其是行期已定的那几天,胤祯的公务极繁,德妃想找个机会说几句母子之间的私话,都找不到机会,因而不免抑郁不欢。亏得弘历善解人意,看到祖母面无笑容,若有所思时,总是没话找话地为祖母解闷,必得等德妃开颜一笑才罢。这天是宜妃来串门子,弘历很懂规矩,替这位庶祖母行了礼,回明德妃,带着哈哈珠子到“乾东五所”未成年皇子所住之处,去找二十一叔胤禧习射。
    望着他的背影,宜妃忽然叹口气说:“这孩子倒是真不坏!”
    “不坏就不坏,你可叹什么气啊?”德妃问说。
    宜妃不作声,深沉地摇摇头。这使得德妃越感困惑,怕她是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话,便吩咐宫女回避,好让她开口。
    “十四阿哥要有宝宝这么一个儿子就好了。”
    一听这话,德妃自然关切,赶紧问道:“莫非有什么道理?”
    “如果十四阿哥有这么一个儿子,皇上就更放心了!”宜妃轻轻说道,“将来两代都有好皇帝。”
    “啊!”德妃顿时觉得有些烦躁,却说不出是何道理。
    她只觉得这件事有点儿不大对劲,但一时却想不透,不对劲在什么地方。宜妃很厉害,看出这可能是雍亲王谋夺大位的先声,但此事关系极大,再说,毕竟也无确据,话只能说到这里,不能再多一个字了。
    于是,她自己把话题扯了开去,“又快上热河了!”她说,“去是真想去,可又太累,真不知道去好还是不去好。”
    “是啊!”德妃关切地说,“从开春以来,老说你闹病,可得自己保养。”
    “大概,”宜妃苦笑道,“也快了!”
    “别说这样的话!你比我小得多,着实还有几年舒服日子过呢。”
    “自己的病自己知道。”宜妃摇摇头,“一动就气喘,有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就仿佛大限到了,心里害怕得不得了!常受这种刑罚,活着也没有意思。倒是你,将来还有当太后的日子。”
    “别说这话!我可从不敢想有那么一天!”
    “事情明摆在那里。”宜妃忽然说道,“德姊,我求你件事,行不行?”
    “说什么求不求?你说就是。”
    “到你当了太后,我还不死的话,你放我出去,行不行?”
    “怎么叫放你出去?”德妃笑道,“我也没有那个权。”
    “我是真心求你!”宜妃很认真地说,“九阿哥人很聪明,就是不大安分,我实在不放心,我得看着他!”
    “原来是疼小儿子!”
    “你不也疼小儿子吗?”宜妃又问,“德妃,你答应我吧!”
    看她这样郑重其事,德妃不忍推辞,可也不便真个以未来的太后自居,只说:“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果然十四阿哥有那份造化,你知道的,他为人厚道,很敬重长辈的!”
    “这就是了!”宜妃笑嘻嘻地说,“有你这句话,我才能放心。”
    德妃始终在困惑,不知道她为什么把未来的事,看得那么急?而况这是根本不必预先要求的事,果真自己当了太后,九阿哥说要奉迎母妃到府怡养,自己还能不许吗?
    这一回随驾到热河的妃嫔、皇子、王妃,人数特多,弘历是少数准许随行的皇孙之一。到了避暑山庄,皇帝指定万壑松风为几个皇孙读书之处。
    这万壑松风是读书的好地方,尤其宜于年轻人住。因为据冈背湖,一面是数百株枝叶茂盛的黑皮松,一面是险峻的岩壁。下面临湖有个亭子,名为晴碧亭,皇帝常常泊舟于此,步行百余步石级,来看孩儿的功课。
    这天黄昏,弘历正在冈上闲眺,忽然发现御舟已近晴碧亭,他心里正在默忆皇帝亲自讲授的一篇《爱莲说》,自觉只字不误,如果能有机会在祖父面前背诵一遍,必蒙嘉奖,恰好御驾到达,自然迫不及待地要去迎驾。
    于是舍正路不由,自险峻的岩壁,攀缘而下,看得准,踏得稳,像猿猴似的连蹦带跳,速度极快。
    在晴碧亭畔的皇帝,看得大为惊心,急急喊道:“别跳,别跳!当心摔着!”
    到底只有十二岁,冲劲有,要收住却很难,弘历还是顺着势子到了冈下,喘着气笑,很吃力地喊一声:“爷爷!”往地下一跪。
    “你这孩子!”皇帝呵斥,“怎么不知道轻重!”
    “急于见爷爷。这么走,快一点儿。”弘历又说,“下次不敢了。”
    既然自己知错,皇帝亦就不再责备,说一句:“跟我来!”
    皇帝就在晴碧亭中小憩。随扈的太监摆上茶果,皇帝抓了一把糖莲子在手里,还有话说。
    “莲字是平声还是仄声?”
    由这一问,弘历知道要考他了。题目当然是由浅入深,所以他不敢轻忽,明知脱口可答,仍旧想一想,以防万一的错误。
    “是下平声。”
    “在哪一韵?”
    “一先。”
    “莲跟荷,是不是一个字?”
    题目一下子很深了。弘历想了一会儿,方始答说:“是一个字,可也不是一个字。”
    皇帝笑了,“你倒说道理我听。”他又加上限制,“先说,何以是一个字?”
    “原是北方人,以莲为荷。后来就不分了,荷花就是莲花,莲花就是荷花。”
    “这个说法不怎么透彻!”皇帝又问,“你再说,莲跟荷的分别。”
    由于皇帝有不太满意的表示,最争强好胜的弘历便精神抖擞地说:“《尔雅》上说:‘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葭,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照此说来,荷是总称,荷的每个部分,都有专门的名称,莲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好!”这一次皇帝满意了,“那么,莲是哪一部分呢?”
    “莲蓬。”弘历很快地说,“剥去花瓣就看到莲子。”
    “莲子呢?叫什么?”
    “‘其中菂’,菂就是莲子;‘菂中薏’,薏就是莲心。”
    “莲与荷既可通用,又不可通用。哪些是不可通用的,试举例以明之!”
    “是!”弘历想了一下,“譬如‘莲房’,决不能叫荷房;‘负荷’,决不能叫‘负莲’。”
    这样解释并不算太圆满,但到底只是十二岁的孩子,皇帝觉得已是非常之难能可贵了,又何忍再作苛求。
    不过,他也没有嘉奖,只问:“你的火器练得怎么样了?”
    弘历颇为失望,因为他自觉莲与荷的区别,已说得再清楚不过,谁知皇帝仍有不甚许可之意,不知是何缘故。因此,对于火器虽自以为极有把握,却不敢说一句满话,只这样回答:“正跟十六叔在学。”
    “上次我看你三枪之中,只能中一个红心。如今可有长进?”
    “回爷爷,如今已不打死鹄子了!”
    “那么打什么呢?”
    “打活的。”
    “活的打什么?”
    “不拘什么,”弘历答说,“只要看见飞的、走的,能打的地方都打。”
    “噢!”皇帝颇为诧异,“照这样说,你打火器,已经很好了。”
    “孙儿不敢说。”
    皇帝忽然动了兴致,“我倒要考考你。”他喊一声,“来啊!”
    于是御前侍卫六保,疾趋上前,躬着腰静静待命。
    “取火枪!”皇帝又说,“问敬事房太监要放生的鸟雀来。”
    “把我常用的火枪也取来!”
    这好像是祖孙俩要比赛枪法了,因而吸引了好些能够到得御前的宫眷与太监,都要来看个热闹。
    不一会儿,取到两支火枪,一支是皇帝御用的,一支尺寸较短但极精良。皇帝一一检视之后,向弘历说道:“我要考考你!”
    “是!”
    “你平时打多少步的鹄子?”
    “三百步、五百步不等,要看地方大小而定。”
    “你这支枪可以打得很远,不过远了取不准,打三百步吧!”
    于是御前侍卫量准了部位,在湖边立了个三百步的鹄子,同时展开警戒,看有没有人误撞进来,发生危险。
    及至布置已毕,皇帝方取了五粒子弹给弘历,“你打五枪,若能四枪中红心,我有奖赏。”他拍拍他的头说,“好自为之!”
    大家听皇帝没有跟孙儿比赛之意,不免失望。可是,在弘历正瞄准鹄子时,皇帝却又示意侍卫,替他的枪填上子药,不由得又生希望了!
    “砰!”弘历开了第一枪后将枪放下,等候报告。
    检鹄子的侍卫,高举两面锦旗——道是正中红心的标示,于是鼓声大作,大家都喝起彩来!
    “中了一枪了!”皇帝笑道,“再来吧!别心急!”
    “是。”弘历聚精会神地,又中红心,彩声越发热烈。
    “砰!”又一枪,接着是鼓声与彩声并作,响得越发厉害。
    “连中三元,倒也不容易。”皇帝说道,“再中红心,我把这个给你!”他将他的枪举了起来。
    原来奖品是御用的火枪,弘历大为兴奋,也越发用心了。正当要开枪时,只听身后砰然大响,不由得吓一跳,赶紧将扣在扳机上的手放了下来,很快地转身来看。
    只见皇帝含着笑,单手擎着枪,枪口还在冒烟,原来皇帝朝天开了一枪,很显然地,是要试试他的胆子。
    “很好!你的镇静功夫不错。第一,身子没有抖;第二,扣在扳机上的手指,不受影响。这样的处置,一点儿不错!你不用再打了!我把奖品给你。”
    于是弘历丢下自己的枪,跪在地上,双手接过御用火枪,站起身来,交给侍卫,才跪下来磕头谢恩。
    磕完头提出一个请求,“爷爷!”他说,“今年行围,孙儿要跟爷爷一起去。”
    “这可许你不得!”皇帝又为了安慰他,复改口,“到时候再看吧。”
    弘历自不免怏怏。于是有个哈哈珠子四儿献议,“向来行围,要满了十五岁才能随扈,因为野兽一出来,能打就打,不能打要避开,全靠马骑得好。年岁太小只能骑小马,跑不快。小主子的身材高,不妨练着骑一骑大马。马上功夫一练好,万岁爷放心了,自然带小主子一起去行围。”
    “言之有理!”
    从此,弘历便偷偷地学骑高头大马,将踏蹬收上一些,勉强也能对付。骑过五六天,功夫长进不少,马也熟了,只是他屁股上的肉也磨破了,悄悄找来些金创药敷上,只是行动不便,到底让雍亲王识破,追问究竟,方知真相。一时又气又急,将弘历狠狠责备了一顿,说他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都不懂,万一摔了下来,非死即伤,大伤祖父之心,岂非不孝?
    这一来,自然仍旧只有骑小马。但驰骋惯了的,忽然弄一匹跑不快的小马,处处拘束,别扭极了,少不得又要向四儿问计。
    “法子是有一个。”四儿答说,“奴才知道有一匹川马脚程极好。川马的个头小,冒充得过去,不过一大清早最好别骑!”
    “为什么呢?”
    “一早一晚,王爷阿哥们都在练骑射,撞见了诸多不便。最好是中午牵出来骑。”
    时逢盛夏,中午都在高大深广、凉爽宜人的殿厦中,或者看书写字,或者作诗敲棋。骄阳之下静悄悄一片,没有人管,确是偷着去习骑的好晨光。
    “中午也有阴凉的地方,奴才看狮子山西面一大片林子,树叶子遮得极严,到那里去骑马,一定不错。”
    “好啊!”弘历兴致勃勃地说,“你赶快把那匹川马去弄来。”
    “这可得慢慢儿来,奴才得跟内务府去商量。”
    “那你马上就去。”
    四儿不辱所命,说是已商量好了,只是借弘历骑一天。
    “那怎么行?还不如干脆不要。”
    “内务府的人说得不错,小主子现在正得宠,跟万岁爷提一声,把那匹马赐给小主子多好!那一来,过了明路,堂而皇之地骑,也用不着怕人看见。”
    “那不好!”弘历实在是很懂事了,说话跟大人一样,“我不能因为皇上喜欢我,就随便跟皇上要东西!”
    “小主子这么说,奴才就把马去借来,不过,仅此一回。”
    “你先借来我骑一骑,果真是好,我有法子把它弄了来。”弘历说道,“几时皇上考我功课,考好了必有奖赏,那时求皇上把这匹马赏给我,就不嫌冒昧了。”
    “说得是!明儿中午,奴才把马去借了来!”
    第二天又是个大热天,真如本地土著所说的:“皇上在行宫是避暑,百姓在外面可仍是热河。”到得中午,阳光直射,旷地上由于四面皆山,热气不散,像个大火炉。宫内上上下下,等闲不出屋子。因此,四儿将弘历由万壑松风带到狮子山西面的林子里,几乎没有遇见什么人。
    借来的马,拴在一棵大槐树下。川马瘦小,跟御厩中的代马一比,显得可怜。弘历不由得有些失望:“这比我骑的那匹小马,大不了多少!”
    “脚力可不同!就像人一样,有的是个矮子,可是短小精悍。不能说他比小孩高不了多少,就说他没用。”
    “油嘴!偏有你那么多说的!”
    弘历笑着骂了这一句,开始去相这匹川马,只见两耳竹削,全身匀称。毛色漆黑,亮得像匹缎子,配着一条白鼻子,格外显得英俊。它站着只用三条腿,右前腿屈了起来,亮出新钉的马蹄铁,弘历捞起蹄子来看它的指甲可曾修齐。那匹马仍然屹立不动,将头转了过来,靠在弘历肩上磨了两下,偎倚着不肯转过去。
    这一下将弘历喜得不知道怎么好了!“四儿,四儿!你瞧见没有?”他惊喜地喊,“就像认识我似的!”
    “合该是小主子的坐骑。”四儿说道,“奴才去弄了来,孝敬小主子,大不了赔几个钱。”
    “你想什么法子去弄?”弘历沉下脸来说,“你忘了上回的事了吗?不是我替你挡着,看不一顿板子打死了你!”
    原来有一次四儿赌输了钱,偷了个白玉水盂去变钱还赌账。太监宫女最忌讳的就是手脚不干净,等总管太监一查问,四儿急了,跪在弘历面前,不肯起来。最后是弘历承认他失手打碎,碎片命四儿扔掉了,才算无事。
    弘历是怕四儿重施故技,所以这样神色凛然地告诫,但四儿却不承认有此打算,他说他早已洗手不赌了。
    “那么,你哪里来的银子呢?”
    “还不是托小主子的福。”四儿笑嘻嘻地说,“王爷跟福晋都说奴才在万壑松风,把小主子伺候得好,每一次送小主子的功课给王爷,都有赏赐,银子、金豆子,积得不少了。孝敬小主子一匹马,算不了什么!”
    看四儿那种装作大人,大剌剌毫不在乎的神气,弘历觉得好笑。“我也不要你孝敬,我生日还有一个多月,福晋问我要什么,我就要银子买这匹马。”他问,“得多少钱啊?”
    “那可没有准谱儿,内务府的马是不卖的。”
    “不卖!那怎么到得了手呢?”
    “这有个诀窍。”四儿答说,“譬如奴才今儿把马借了来,回头跟内务府说,把马摔断了一条腿,或者干脆说,走得不知去向了。认赔!大概有二十两银子,也就可以下得去了。”
    “那好!咱们把马留下,回头你就跟他们说,马走失了!认赔。”弘历又说,“今儿我就回狮子园去,跟福晋要三十两银子,反正你包圆儿,多了赏你。”
    “那敢情好!”四儿给弘历请个安说,“小主子试试这匹马。”
    说着,屈一腿跪在地上,把稳了势子,将肩膀耸了起来。他是怕马高,弘历跨不上去,预备他借肩上马。
    “不用!”弘历手执缰绳,扳住马鞍,左足认蹬,右脚使点劲,耸身而起,很快地就骑上了马背,姿势轻灵之至。
    “嘿!”四儿喝一声彩,“这一手儿真漂亮!”
    弘历也觉得意,双腿一夹,缰绳一抖,那匹马很快地走了下去——川马是走马,步子不大而快,所以马身不颠,骑在背上,平稳得很。
    四儿却着急了!不道弘历不跟他商量去向,策马便走,深怕前途有失,跟在后面一路追,一路喊:“慢一点儿,慢一点儿,等我一会儿!”
    弘历故意拿他作耍,把马勒一勒放慢了,等他走近,却又快了。这样两次,累得四儿上气不接下气,一赌气下来不理他。
    在马上的弘历,去了一阵,把马放慢,好久不见四儿,也有些不放心。于是圈马回来,发现一条岔道,隐隐似有房舍。一时好奇,策马从岔道上走了去。
    这条岔道颇为曲折,明明已经看到屋顶或者墙角,转个弯忽又不见。弘历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信口念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毕竟豁然开朗了,只见一列平房,前有五间,屋前旷场,屋后井台,静悄悄地一无声息。若非井台旁边晒着农服,会让人疑惑,是没有人住的空屋。
    弘历有些渴了,同时也想饮马,便下得马来,咳嗽一声,提高了嗓子问:“有人没有?”
    “谁啊?”屋子里有女人的声音在问。
    接着门开,出来一个身材高大苗条的女人,外面阳光很烈,那女人以袖障眼往外探看。弘历奇怪,这里何以有这样一个女人?但看她梳着长辫子,穿的是青竹布的旗袍,料想是个宫女,可以叫她伺候差使。
    于是他说:“你打桶水来,给我的马喝。”
    “噢,你是二十四阿哥?怎么一个人骑马到了这里?跟的人呢?”
    说着,把手放了下来。弘历一看吓一跳,从未见过这么丑的女人!因而转过脸去答说:“我不是二十四阿哥!”
    “二十四阿哥”名叫胤祕,是弘历的小叔叔。差着一辈,他不能冒充,所以这样回答。
    “不是二十四阿哥?那么,小阿哥,你是谁呢?”
    “你不必问!”
    “是!是!我去打水来。”
    弘历倒觉得歉然。人家虽是宫女,到底不是自己名下的,应该跟人家客气些。这样想着,便将马牵到屋后,为的是不必让她费劲拎水桶来。牵马就饮,亦无不可。
    一转过屋子,眼睛一亮——后院正中四面阳光都照得着的地方,摆着一张茶几,几上两个绿釉的敞口小缸,里面不知是什么东西,一红一黄,虽然缸口蒙着方孔冷纱,却仍掩不住那种鲜艳无比的颜色。
    他的眼睛,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再走两步,一阵微风过处,连鼻子都被吸引了——是玫瑰花与桂花的香味,浓郁非凡,而且还杂有一股甜味,弘历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小阿哥,把你的马牵过来吧!”
    弘历抬头看了一下,那丑女人已吊起一桶水,倒在一个洗衣服的木盆里。于是他把马牵过去饮水。
    牵马亦跟骑马一样,要用缰绳去指挥,并用手势辅助。弘历从习骑开始,从来就不会牵马,一下了鞍子,缰绳一丢,自有从人接着,牵去遛马。他哪里知道牵马还有许多讲究。听得一声招呼,拉缰直前,那匹川马护痛,“唏哧哧”的一声,昂然而起,这一下倒了过来,不是人牵马,而是马牵人。弘历猝不及防,蓦地里觉得手紧得把握不住,不假思索地一撒手。
    这一下,那匹马便如脱弦之箭,往岔道外面奔了去。弘历眼睁睁看着,计无所出。不料那宫女脚快手也快,追上去,一把捞住缰绳,将马牵了回来。
    “我的小爷!”她笑着说,“只怕是吓傻了!”
    “没有,没有!”弘历强自镇静,“这匹马我也是今天第一次骑,还没有摸到它的脾气。”
    “马都是一样的,待它客气一点儿,它就百依百顺了。”
    说着,她将马牵到木盆旁边,拿缰绳往马鞍上一撂,转身而去。
    弘历走过去看马喝水,行得不多几步,只觉玫瑰与桂花的香味,更为强烈,原来他这时是处在下风。
    那宫女可回来了,端着一大箩的草料。弘历欣喜之余,不免惊异,“原来你会喂马。”他说,“我想不到你这么内行!不过,马的草料是哪里来的?莫非你早就预备着?为什么?”
    “也有阿哥迷途到了这里,要水要草料,临时张罗很费事,所以我有点预备。”
    “这匹马的运气很好!”弘历咽了口唾沫,回身指着那两只绿釉缸问,“那是什么?”
    “噢!”那宫女很高兴地,“腌的桂花酱跟玫瑰酱。香得很吧?”
    “嗯,香得很。”弘历问道,“腌来干什么?”
    “干什么?吃啊!”
    “原来是吃的东西!”
    “小阿哥以为是什么?”
    “我只当是抹脸或者擦手用的。”弘历自觉完全明白了,“如今可知道了,拿来做‘克食’的馅儿。”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4340/136734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