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戴氏夫妻的英国印象
推荐阅读:笼中月、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予卿欢、睡了舍友的叔叔、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警惕,人工智能会 (np)、捡到破碎的耽美文男主(校园1v1,弯掰直?)、漂亮小魅魔的被调教日常(囚禁 1v2)、[柯南同人] 柯学不易,红桃叹气、《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李治当政之后,长安和碎叶的关系急转直下,官方往来已经算是断绝了,长安时时刻刻都在猜忌碎叶,那么碎叶也没有必要给长安好脸色看,是不是?
虽然双方官方往来算是断了,但是李路却也没有堵死民间交流的渠道,尤其是碎叶通往长安的商路并没有断,双方陷入了一种极其诡异的“政冷经热”的状态之中,其实这不奇怪,李路重商,李治也想从商路里收税获益,所以就形成了这样局面。
一年多前,李治的绝对亲信戴至德患了重病,那些御医束手无策,最后戴至德家的人幸运的碰到了从英国回来的孙思邈老神仙,结果孙老神仙看后,连连摇头,说是这病只有去了碎叶,才有治好的可能。
当得知只有前往碎叶才能治好自己肱骨之臣的病之后,李治就网开一面,允许戴至德和其老妻前往碎叶诊病,同时他也交代了戴至德要想方设法打探自己姐夫的真正实力,戴至德是戴胄的侄子,也是李治的潜邸之臣,是绝对心腹,要不是戴至德病大唐治不了,李治是绝不会让自己的心腹去碎叶的。
出乎李治和戴至德意料之外的是,碎叶那边并没有拒绝戴至德前往诊病的要求,就这样戴至德辞去了官职,以平民的身份来到了碎叶,在这里接受了治疗。
在治好了病之后,戴至德并没有立刻返回长安,而是选择了游历英国,他肩负起来了为李治打探英国国力现状的重任,戴至德明白,从李路那里是得不到真实数据的,只有深入英国民间才能拿到第一手的数据,戴至德想了想之后,决定让自己出身名门的妻子负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调查,他则负责军政文化等方面的调查
不得不说,这个戴至德胆子足够的大,长安和碎叶已经势如水火了,他还敢明目张胆的窥探英国,当锦衣卫把这件事告诉李路之后,李路一愣,然后轻轻一笑,然后下令除了军事方面不许戴至德接触之外,其他的由他去,李路倒要看看这个大唐的精英是个啥水平。
“夫人,这里的妇人们,哎,简直是这哪里还是妇人嘛,要是在咱们中原这些妇人都得浸猪笼啊,哪有妇人出来上工的?还要不要礼义廉耻?还守不守妇德?”和戴至德妻子一起来到碎叶的小侍女,在陪同戴夫人逛街的时候,忍不住和戴夫人说道。
也不怪小侍女吃惊,李唐那边哪里有大规模的纺织工厂?哪里有这么多靠做工过活的妇人?
“香菱,莫要生气,这里毕竟已经不是咱们大唐,莫拿这边跟咱们大唐比..昔日先皇后曾与先帝详谈,先帝在谈及天下事之时,她曾以'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辞之可你看英国,可曾遵从这一点?这边妇人干政可不是常事儿?据我所知,在这英国,女将,女政官儿,女学士,可不少见,这英国的女童入学也非新鲜之事”戴夫人也十分感概,这大英王朝的汉女地位可真的不低啊,光看看那个武媚就知道了,人家不仅仅是皇妃,而且还是出入政事堂的高官,这在李唐可是不可想象的,就算大唐再怎么开明,也不可能像这样瞎搞,对就是瞎搞,戴夫人是不认同女人从政的
在英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戴夫人在她的《浣花随录》着重记述了英国的汉女中存在的“女贵于男,婚嫁皆自择配的奇特风俗:女子与男子同,幼而习诵,凡书画,历算,象纬,舆图,山经,海志,靡不切究穷研,得其精理。中土须眉,有愧此裙钗者多矣,国中风俗,女贵于男.每日清晨,街衡中呼卖乳酪,掣盒提壶,皆类女子.婚嫁皆自择配,夫妇偕老,其《婚姻律》有言,汉人正妻必为汉女,汉女不得为妾..一男一女,晨去暮返,亦必先后同车,彼此相谕,疑其必系夫妇,询之,则日:非也,乃相悦而未成婚者,约同游一月后,始告诸亲而合香焉.”
虽然戴夫人口口声声说不艳羡英国妇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从她的记述里充满了对英国汉女的羡慕,这从她在描述英国的民俗和礼节的时候,就有表现:“凡旅馆、凡汽马车以及诸等游乐之具,往往为妇人设特别之室,其华表远过于男室,道中男子相遇,点头而已,惟遇妇人必微躬为礼,街中公共马车座位既满,一妇人进,诸男必起让坐,繁文褥节,如见大宾,染此不徒对上流社会为然也,即寻常妇人亦复如是..”
戴夫人和戴至德两口子交流之后,戴夫人认为英国器物文明的体现主要在于科技与工商业,而绝不仅止于军备精良,戴夫人在她的《碎叶漫游随录》中就对英国的织厨之房,煮糖之室还有印字之馆的机器生产进行了具体详细的描绘,并一再赞叹其神妙不可思议矣..
作为一个妇人,戴夫人记述最多的的就是英国的蚕桑纺织的有关情况,她在随录里提到了英国的大规模纺织工厂,“碎叶之呢绒棉布甚为有名,织场二千余,机四万六千,纺锤三百三十万,用羊毛一百二十万七千斤,值四千五百万贯。碎叶二十年前未有此物,今则织场三百余,织工三万,可见其进矣”
戴至德那边也把自己在英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英华纪略》一书,在这书里戴至德对英国主要经济产业的规模和产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显然绝非走马观花的游览所可得,他对英国的织麻业,织棉业,制铁业,制革业,矿产业的产量产值以及银行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最让戴至德感慨的是英国的文化设施,作为熟知中国历代史馆制度和藏书事业的儒家知识分子,戴至德面对英国的图书馆,报馆及其资料收藏的规模,只有望洋兴叹之感:设图书馆以保存古籍者,自周老聃之时已行之,至此以为公共教育之机关,实自兹馆始云,报馆愈古者则愈有价值,盖英国之报馆,一史戌也,其编辑文库所藏记事稿,无虑百千万亿通;所藏名人像及名胜图画,无虑百千万亿袭;分年排比,分类排比,吾尝游大新闻报馆数家,其最足令吾起惊者,则文库是也,故无论何国,有一名人或出现或移动或死亡,今昔鸽报到,而明晨之新闻纸即登其像,地方形胜亦然彼何以得此?皆其文库所储是也
戴至德病好后带着妻子游历英国,每到一处,他们必定游览一番,并以浪漫的辞藻留下丰富的游览笔记。这些游记后来成为了李唐那边精英们窥探英国的虚实,以及这位后来的大唐宰辅复杂内心世界的重要资料。
在碎叶,戴至德看到的琉璃阁令他目眩神迷,他描写道:“……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广厦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北塔凡十四级,高四十丈。砖瓦榱桷,窗牖栏槛,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莹。其中台观亭榭,园囿池沼,花卉草木,鸟兽禽虫,无不毕备……”
当然戴至德对英国也不全是溢美之词,他对于李路不行独尊孔孟还是很不满的,“孔孟之道,人道也;有人此有道,人类一日不灭,则其道一日不变。英国人士论道必溯源于太上道尊,然传之者,必归本于人;非先尽乎人事,亦不能求道降福,是则仍系乎人而已.英人置孔圣于百圣阁呜呼,此大逆不道是也..”
(本章完)
虽然双方官方往来算是断了,但是李路却也没有堵死民间交流的渠道,尤其是碎叶通往长安的商路并没有断,双方陷入了一种极其诡异的“政冷经热”的状态之中,其实这不奇怪,李路重商,李治也想从商路里收税获益,所以就形成了这样局面。
一年多前,李治的绝对亲信戴至德患了重病,那些御医束手无策,最后戴至德家的人幸运的碰到了从英国回来的孙思邈老神仙,结果孙老神仙看后,连连摇头,说是这病只有去了碎叶,才有治好的可能。
当得知只有前往碎叶才能治好自己肱骨之臣的病之后,李治就网开一面,允许戴至德和其老妻前往碎叶诊病,同时他也交代了戴至德要想方设法打探自己姐夫的真正实力,戴至德是戴胄的侄子,也是李治的潜邸之臣,是绝对心腹,要不是戴至德病大唐治不了,李治是绝不会让自己的心腹去碎叶的。
出乎李治和戴至德意料之外的是,碎叶那边并没有拒绝戴至德前往诊病的要求,就这样戴至德辞去了官职,以平民的身份来到了碎叶,在这里接受了治疗。
在治好了病之后,戴至德并没有立刻返回长安,而是选择了游历英国,他肩负起来了为李治打探英国国力现状的重任,戴至德明白,从李路那里是得不到真实数据的,只有深入英国民间才能拿到第一手的数据,戴至德想了想之后,决定让自己出身名门的妻子负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调查,他则负责军政文化等方面的调查
不得不说,这个戴至德胆子足够的大,长安和碎叶已经势如水火了,他还敢明目张胆的窥探英国,当锦衣卫把这件事告诉李路之后,李路一愣,然后轻轻一笑,然后下令除了军事方面不许戴至德接触之外,其他的由他去,李路倒要看看这个大唐的精英是个啥水平。
“夫人,这里的妇人们,哎,简直是这哪里还是妇人嘛,要是在咱们中原这些妇人都得浸猪笼啊,哪有妇人出来上工的?还要不要礼义廉耻?还守不守妇德?”和戴至德妻子一起来到碎叶的小侍女,在陪同戴夫人逛街的时候,忍不住和戴夫人说道。
也不怪小侍女吃惊,李唐那边哪里有大规模的纺织工厂?哪里有这么多靠做工过活的妇人?
“香菱,莫要生气,这里毕竟已经不是咱们大唐,莫拿这边跟咱们大唐比..昔日先皇后曾与先帝详谈,先帝在谈及天下事之时,她曾以'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辞之可你看英国,可曾遵从这一点?这边妇人干政可不是常事儿?据我所知,在这英国,女将,女政官儿,女学士,可不少见,这英国的女童入学也非新鲜之事”戴夫人也十分感概,这大英王朝的汉女地位可真的不低啊,光看看那个武媚就知道了,人家不仅仅是皇妃,而且还是出入政事堂的高官,这在李唐可是不可想象的,就算大唐再怎么开明,也不可能像这样瞎搞,对就是瞎搞,戴夫人是不认同女人从政的
在英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戴夫人在她的《浣花随录》着重记述了英国的汉女中存在的“女贵于男,婚嫁皆自择配的奇特风俗:女子与男子同,幼而习诵,凡书画,历算,象纬,舆图,山经,海志,靡不切究穷研,得其精理。中土须眉,有愧此裙钗者多矣,国中风俗,女贵于男.每日清晨,街衡中呼卖乳酪,掣盒提壶,皆类女子.婚嫁皆自择配,夫妇偕老,其《婚姻律》有言,汉人正妻必为汉女,汉女不得为妾..一男一女,晨去暮返,亦必先后同车,彼此相谕,疑其必系夫妇,询之,则日:非也,乃相悦而未成婚者,约同游一月后,始告诸亲而合香焉.”
虽然戴夫人口口声声说不艳羡英国妇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从她的记述里充满了对英国汉女的羡慕,这从她在描述英国的民俗和礼节的时候,就有表现:“凡旅馆、凡汽马车以及诸等游乐之具,往往为妇人设特别之室,其华表远过于男室,道中男子相遇,点头而已,惟遇妇人必微躬为礼,街中公共马车座位既满,一妇人进,诸男必起让坐,繁文褥节,如见大宾,染此不徒对上流社会为然也,即寻常妇人亦复如是..”
戴夫人和戴至德两口子交流之后,戴夫人认为英国器物文明的体现主要在于科技与工商业,而绝不仅止于军备精良,戴夫人在她的《碎叶漫游随录》中就对英国的织厨之房,煮糖之室还有印字之馆的机器生产进行了具体详细的描绘,并一再赞叹其神妙不可思议矣..
作为一个妇人,戴夫人记述最多的的就是英国的蚕桑纺织的有关情况,她在随录里提到了英国的大规模纺织工厂,“碎叶之呢绒棉布甚为有名,织场二千余,机四万六千,纺锤三百三十万,用羊毛一百二十万七千斤,值四千五百万贯。碎叶二十年前未有此物,今则织场三百余,织工三万,可见其进矣”
戴至德那边也把自己在英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英华纪略》一书,在这书里戴至德对英国主要经济产业的规模和产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显然绝非走马观花的游览所可得,他对英国的织麻业,织棉业,制铁业,制革业,矿产业的产量产值以及银行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最让戴至德感慨的是英国的文化设施,作为熟知中国历代史馆制度和藏书事业的儒家知识分子,戴至德面对英国的图书馆,报馆及其资料收藏的规模,只有望洋兴叹之感:设图书馆以保存古籍者,自周老聃之时已行之,至此以为公共教育之机关,实自兹馆始云,报馆愈古者则愈有价值,盖英国之报馆,一史戌也,其编辑文库所藏记事稿,无虑百千万亿通;所藏名人像及名胜图画,无虑百千万亿袭;分年排比,分类排比,吾尝游大新闻报馆数家,其最足令吾起惊者,则文库是也,故无论何国,有一名人或出现或移动或死亡,今昔鸽报到,而明晨之新闻纸即登其像,地方形胜亦然彼何以得此?皆其文库所储是也
戴至德病好后带着妻子游历英国,每到一处,他们必定游览一番,并以浪漫的辞藻留下丰富的游览笔记。这些游记后来成为了李唐那边精英们窥探英国的虚实,以及这位后来的大唐宰辅复杂内心世界的重要资料。
在碎叶,戴至德看到的琉璃阁令他目眩神迷,他描写道:“……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广厦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北塔凡十四级,高四十丈。砖瓦榱桷,窗牖栏槛,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莹。其中台观亭榭,园囿池沼,花卉草木,鸟兽禽虫,无不毕备……”
当然戴至德对英国也不全是溢美之词,他对于李路不行独尊孔孟还是很不满的,“孔孟之道,人道也;有人此有道,人类一日不灭,则其道一日不变。英国人士论道必溯源于太上道尊,然传之者,必归本于人;非先尽乎人事,亦不能求道降福,是则仍系乎人而已.英人置孔圣于百圣阁呜呼,此大逆不道是也..”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721/18938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