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苜蓿养猪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今年队里的春地少,只是种了一百亩的棉花,十亩的春地瓜,还有就是五十亩的瓜园。虽然种瓜收益高,但想到卖瓜遭的难,村里还是没敢扩大面积。
谷子、黍子等杂粮,都能在夏季种,虽然产量低些,不过这些作物面积不大,影响不了大局。
各家的自留地大部分都留了春地,大家都准备种棉花。尽管去年队里分了不少的棉花,大伙看到二奶奶家种棉花的收益,觉得还是种棉花合适。
悠悠知道,今年的春作物种什么都是瞎搭功夫,阳历的7月初就发大水了,春作物都没收成。不过,姥姥和她谁也不敢把实情说出口。
等大家把棉花和瓜都种好了,河滩里的苜蓿也该收割了。苜蓿草第一年收割两次,往后从每年的阳历5月初开始,一个月收割一次。因此,队里和各户喂猪羊的数量,即使增加了一倍,饲草绝对没问题。
地里的活计干完了,队里就组织大家收苜蓿草,春天干燥,温度又合适,苜蓿草晒的特别快,质量还好。队里为了照顾大家,集体收割是从远处开始的。
村民利用早晚的时间,把近处的苜蓿割回来,晒干了自家用。看到苜蓿长的快,大家就开始重新做打算了。
今年准备大干一场,多喂些猪。大伙在河滩里割着苜蓿,热烈的讨论着养殖的问题。
“今年这苜蓿草长的可真快,开始俺还担心不够喂的,看着阵势,就是再多喂些猪,也吃不了。”
“可不是吗,援朝说了,以后一个月就能割一次,早知道俺多要几头猪了,怕没东西喂,俺只要了4头。”
“咱知足吧,喂的多了,悠悠姥姥卖不出去,要是交给食品站的话,两头卖一头的钱。”
“那也是喂的多了好,咱就是搭些力气,又不跟原先似的,得喂粮食追肥。你们看石庙村的人,不都买给食品站了,家家也都得了不少钱。”
“俺就觉得稀罕,早先咱喂猪,喂一年还不到二百斤,你们看留根,半年就喂到了二百斤,俺今年也试试,反正有东西喂。”
“还真是这样,援朝给咱们买的这猪秧子也好,肯吃肯睡,长的快。”
悠悠听了大伙的议论,眼前一亮,喂猪也是增加大伙收入的好办法。还好,六月初苜蓿还能收获一次。看去年的产量,足够每家喂二十头的。
去年,收了两次苜蓿,每家喂了四头猪,队里喂了一百头。不仅是队里,就是各家都剩下好多的干苜蓿,大伙都说就是多喂一半也够。
其实,去年的河滩的苜蓿,大伙收的也就一半多,剩下的都让悠悠收进了空间。
今年的苜蓿比去年长的好,大伙要是都收起来,就这两次,也足够用的。更何况,春季的头一茬苜蓿,质量最好,蛋白质含量最高。
石庙村的人们因为队里留的春地多,没整功夫收割苜蓿。其实,他们村临着的河滩地里,苜蓿比韩屯村的长的还好。
关键是他们村里的人,还是没有韩屯村的人胆子大,各家从去年的两头猪发展到今年的四头。经过去年的实践,大家也知道该准备多少饲草,收足自家用的就行了。
韩屯村由于插栽簸箕柳,苜蓿的面积少多了,要不是黄河大转弯,留下了大片的河滩地,韩屯村还真没多少苜蓿了。那片河滩地得有二百多亩,其中一部分也插上了簸箕柳。
从此以后,这片河滩地就归韩屯村了。几年过去,黄河往北移动了一公里,韩屯村多了快二千亩河滩地。土地普查时,公社看到韩屯插栽的簸箕柳,就把这些土地都划归了韩屯村。
其实,这些就是无主的土地,石庙村也多出了不少河滩地,不过他们没有韩屯的河岸长,面积反而没有韩屯的多。
特别是黄河的那个大转弯,给韩屯留下了极大的财富,后来著名的黄河观景园就建在了这里。
悠悠看到石庙的苜蓿都开花了,他们村还不收,就趁大伙不注意,把他们村的苜蓿都收了起来。不收的话就浪费了,还影响下一茬的产量。
阳历的4月中旬,队里喂的18头母猪陆续生产,一共产了162头小猪仔。这是头一胎,韩玉民说第二胎一窝能产十头以上。
猪多了,猪场里又增加了两个人,这次准备再留40头母猪。村里每年至少需要1000头猪仔,最少得养50多头母猪。
农历的四月二十,爸爸去临水参加全区卫生系统表彰大会,这是他落户后,第一次受表彰。
听说,为了爸爸的事,县里和地区争取了好几次,关键是爸爸的身份受限制。不过到了最后,还是通过了。
这事对爸爸的影响很大,以前他就是尽心的给大家看病,对外界的事情不大热心,有人找就看,从没主动出过手。
这次的表彰,证明他还是被人敬重的,他的付出和医术是被人们认可的。
参加了这次表彰会,爸爸的名声更大了。人们都知道,韩屯村有个京都下放的名医。不断有人来请爸爸出诊,好多的病人更是慕名而来。
远在百里以外的,也有找过来的。当然,这些都是家庭条件好的,大部分都是患的疑难杂症。
既然来了,好多当天就回不去。一是路程远,现在交通工具落后,一个县才三辆吉普车,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各一辆,公安局都是偏三轮。
二是治病需要。疑难杂症最好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这也是悠悠爸的专长。不过中医得及时调药方,一个疗程最少七天。
亏得桂莲家搬家了,悠悠家原来住的房子空了出来,还有厨房,村里就拾掇出来。让实在回不去的病人,临时有个落脚的地方,村里也能收些费用。
一来二去的,外面就传着韩屯村开了医院,有病房了,来的人越来越多。队里只好把姥姥原来开代销点的房子,隔成了两个单间,这样就有了三个单独的房间。
谷子、黍子等杂粮,都能在夏季种,虽然产量低些,不过这些作物面积不大,影响不了大局。
各家的自留地大部分都留了春地,大家都准备种棉花。尽管去年队里分了不少的棉花,大伙看到二奶奶家种棉花的收益,觉得还是种棉花合适。
悠悠知道,今年的春作物种什么都是瞎搭功夫,阳历的7月初就发大水了,春作物都没收成。不过,姥姥和她谁也不敢把实情说出口。
等大家把棉花和瓜都种好了,河滩里的苜蓿也该收割了。苜蓿草第一年收割两次,往后从每年的阳历5月初开始,一个月收割一次。因此,队里和各户喂猪羊的数量,即使增加了一倍,饲草绝对没问题。
地里的活计干完了,队里就组织大家收苜蓿草,春天干燥,温度又合适,苜蓿草晒的特别快,质量还好。队里为了照顾大家,集体收割是从远处开始的。
村民利用早晚的时间,把近处的苜蓿割回来,晒干了自家用。看到苜蓿长的快,大家就开始重新做打算了。
今年准备大干一场,多喂些猪。大伙在河滩里割着苜蓿,热烈的讨论着养殖的问题。
“今年这苜蓿草长的可真快,开始俺还担心不够喂的,看着阵势,就是再多喂些猪,也吃不了。”
“可不是吗,援朝说了,以后一个月就能割一次,早知道俺多要几头猪了,怕没东西喂,俺只要了4头。”
“咱知足吧,喂的多了,悠悠姥姥卖不出去,要是交给食品站的话,两头卖一头的钱。”
“那也是喂的多了好,咱就是搭些力气,又不跟原先似的,得喂粮食追肥。你们看石庙村的人,不都买给食品站了,家家也都得了不少钱。”
“俺就觉得稀罕,早先咱喂猪,喂一年还不到二百斤,你们看留根,半年就喂到了二百斤,俺今年也试试,反正有东西喂。”
“还真是这样,援朝给咱们买的这猪秧子也好,肯吃肯睡,长的快。”
悠悠听了大伙的议论,眼前一亮,喂猪也是增加大伙收入的好办法。还好,六月初苜蓿还能收获一次。看去年的产量,足够每家喂二十头的。
去年,收了两次苜蓿,每家喂了四头猪,队里喂了一百头。不仅是队里,就是各家都剩下好多的干苜蓿,大伙都说就是多喂一半也够。
其实,去年的河滩的苜蓿,大伙收的也就一半多,剩下的都让悠悠收进了空间。
今年的苜蓿比去年长的好,大伙要是都收起来,就这两次,也足够用的。更何况,春季的头一茬苜蓿,质量最好,蛋白质含量最高。
石庙村的人们因为队里留的春地多,没整功夫收割苜蓿。其实,他们村临着的河滩地里,苜蓿比韩屯村的长的还好。
关键是他们村里的人,还是没有韩屯村的人胆子大,各家从去年的两头猪发展到今年的四头。经过去年的实践,大家也知道该准备多少饲草,收足自家用的就行了。
韩屯村由于插栽簸箕柳,苜蓿的面积少多了,要不是黄河大转弯,留下了大片的河滩地,韩屯村还真没多少苜蓿了。那片河滩地得有二百多亩,其中一部分也插上了簸箕柳。
从此以后,这片河滩地就归韩屯村了。几年过去,黄河往北移动了一公里,韩屯村多了快二千亩河滩地。土地普查时,公社看到韩屯插栽的簸箕柳,就把这些土地都划归了韩屯村。
其实,这些就是无主的土地,石庙村也多出了不少河滩地,不过他们没有韩屯的河岸长,面积反而没有韩屯的多。
特别是黄河的那个大转弯,给韩屯留下了极大的财富,后来著名的黄河观景园就建在了这里。
悠悠看到石庙的苜蓿都开花了,他们村还不收,就趁大伙不注意,把他们村的苜蓿都收了起来。不收的话就浪费了,还影响下一茬的产量。
阳历的4月中旬,队里喂的18头母猪陆续生产,一共产了162头小猪仔。这是头一胎,韩玉民说第二胎一窝能产十头以上。
猪多了,猪场里又增加了两个人,这次准备再留40头母猪。村里每年至少需要1000头猪仔,最少得养50多头母猪。
农历的四月二十,爸爸去临水参加全区卫生系统表彰大会,这是他落户后,第一次受表彰。
听说,为了爸爸的事,县里和地区争取了好几次,关键是爸爸的身份受限制。不过到了最后,还是通过了。
这事对爸爸的影响很大,以前他就是尽心的给大家看病,对外界的事情不大热心,有人找就看,从没主动出过手。
这次的表彰,证明他还是被人敬重的,他的付出和医术是被人们认可的。
参加了这次表彰会,爸爸的名声更大了。人们都知道,韩屯村有个京都下放的名医。不断有人来请爸爸出诊,好多的病人更是慕名而来。
远在百里以外的,也有找过来的。当然,这些都是家庭条件好的,大部分都是患的疑难杂症。
既然来了,好多当天就回不去。一是路程远,现在交通工具落后,一个县才三辆吉普车,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各一辆,公安局都是偏三轮。
二是治病需要。疑难杂症最好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这也是悠悠爸的专长。不过中医得及时调药方,一个疗程最少七天。
亏得桂莲家搬家了,悠悠家原来住的房子空了出来,还有厨房,村里就拾掇出来。让实在回不去的病人,临时有个落脚的地方,村里也能收些费用。
一来二去的,外面就传着韩屯村开了医院,有病房了,来的人越来越多。队里只好把姥姥原来开代销点的房子,隔成了两个单间,这样就有了三个单独的房间。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756/19068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