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当时宣武镇内外皆困,上下相疑,朱温兵力也很薄弱,据史书上记载他赶到汴州时,属下才数百人,而进逼的“蔡贼”势力强大,夷门外皆是敌军,朱温虽然拼死苦战,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局势还是在不断恶化,眼看五代第一人,未来的后梁太祖就要被捏死在汴州城中。
凶悍狡猾的朱温于是发信向朱瑄、朱瑾兄弟求援,卑词厚币,还自称其同宗,对朱家兄弟以兄长相称,终于得到两家援兵,于边孝村一战,大破蔡军,一举奠定了宣武镇在河南道的霸主地位。当时秦宗权的蔡贼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流离,河南道的东都、河阳、许、汝、怀、郑、陕、虢等地都为蔡军攻取,可边孝村一役后,蔡军丧胆,纷纷弃城而逃,这些州府大半都被朱温所占据。
朱温每占据一地,便招募流亡,奖励耕织,派出官员据守,百姓们看到逐渐太平起来,也纷纷回乡恢复生产,于是朱温的势力扩大到了整个河南道,势力大增。可是河南道已经经过秦宗权和黄巢之乱的洗劫,民力凋敝,而朱家兄弟的天平、泰宁二镇没有经过战争的摧残,正是朱温扩张的好方向。
光启三年,刚刚打败秦宗权的朱温便借口朱家兄弟引诱手下的壮士,领兵东进,拉开了对天平、泰宁二镇持续十年的战争序幕。
在这十年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朱温最窘迫时甚至自己都差点丧命,可是宣武西面的关中分崩离析,没有足够强大可以威胁宣武镇的势力,北面朱温控制了河阳,加之魏博镇经过多年内战后,也无力向南侵攻。淮南当时正在发生激烈残酷的淮南争霸战,无力北上。至于最为强大的河东李克用,由于身为沙陀异族,为朝廷猜忌,或东出关中,或北上镇、定,甚至和幽州的李可举打死打活,也无法给朱温造成足够的威胁。朱温内有张全义为其努力耕织,供应军备,外有葛从周、霍存等名将以供驱策,得以专注的猛攻天平、泰宁二镇。而且朱温在政治上也极有建树,由于他远离关中,是以对长安朝廷没什么直接威胁,是以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加之对魏博镇又是打又是拉,终于切断了河东李克用对朱家兄弟的支援。
下江南 第141章 混乱
第141章 混乱
经过近十年的消耗战,朱家兄弟终于民穷财尽,朱瑾被包围在兖州城内,兄长朱瑄也被包围在郓州城中,生死不知,天平、泰宁镇的所有属城也都已经被汴军占领,只剩下兖州一座孤城还在朱瑾手中。想到这里,纵然是力敌万夫的朱瑾,也不禁觉得一阵沮丧。
朱瑾巡视完东门,正准备下城返回家中休息一下,突然听到城下一阵喧哗声,探头一看,原来是出去打粮的河东骑兵回来了,有一辆车的车轮陷在泥泞中,结果上面的一个袋子颠簸了下来,摔破了,露出里面的高粱、黍米来。四周几个饥饿难耐的守城兖州兵纷纷冲上去哄抢,和押运的河东兵厮打起来。
一开始不过是五六个人的小规模殴斗,兖州守兵们从泥地里抓起一把把混合着泥土的未脱棵的高粱米往嘴里塞,还拔出佩刀割开袋子,更多的粮食从破口中涌了出来,落在泥泞的地上。押运车队的河东兵一面用皮鞭和刀背打着这些抢劫者,一面大声喊着同伴来帮忙。被打得血流满面的守卒一面拼命的把粮食往自己的袍子里搂,一面和那些护卫厮打起来。
更多的兖州兵冲了过来,有的帮助自己的同伴殴打护卫运粮的河东兵,还有的在这寒冷的天气脱下外袍,往里面搂粮食。而护卫运粮队的河东兵则围成一个圆圈,尽可能的将车队保护在其中,居高临下的用皮鞭和刀背抽打着兖州兵。激烈的殴斗便如同瘟疫一般传染开来,使用的武器也由一开始的拳脚变为刀背皮鞭,甚至还有刀矛,眼看一场死斗就要发生在来援的河东军和兖州兵之间。
“都给我住手,你们这些狗才,到底是在干什么?”一声断喝如同晴天霹雳震住当场,出现在城门楼上的是朱瑾的面孔,平日里威武的枣红色脸庞早已变成了紫黑色,眼角的肌肉在不断跳动,熟悉他的亲兵都知道这是主帅爆怒到了极点的表现,即使这些亲兵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可是看到朱瑾这般表情,一个个也都是两腿发软,遍体抖的跟筛糠一般。
听到主帅的斥骂,殴斗的激烈程度小了点,许多兖州兵抱着抢来的一点粮食退了回去,不过也许更大的原因是在河东兵的护卫圈外有三四辆车上的粮食,兖州兵不需要和河东兵起冲突就可以得到粮食,自然厮打的人就少了许多。朱瑾的亲兵们趁机冲了下来,驱散了还在和河东兵对峙的部分守军,并且抓住了几个倒霉蛋,捆绑结实了,推到了朱瑾面前。
那几个人被推到朱瑾面前,然后便被一脚踹在膝弯处,跪倒在地上,亲兵们两个服侍一个,按在地上,等待着朱瑾的命令。
“擅夺军粮依律当斩,军法里十七斩不知道吗?”朱瑾身为一镇节度,虽然以武勇闻名,但也绝非胸无城府的莽夫。不过片刻功夫便已经压下了胸中的怒火,问话的声音平静了下来,但在话语里满是森严的杀机。
那几人互相对视一下,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可在朱瑾的积威之下,这几个神经百战的勇士竟嘴唇开了又合,却无人敢出声抗辩。
朱瑾眼看这几人脸上憔悴消瘦的脸庞,近十年来和朱温的苦战来,剩下的人无一不是对他忠心不二的将士,他都可以叫出眼前这个几人的名字,最前面那个矮壮汉子脸上的伤痕还是鱼山之战时,朱温在上风处纵火焚烧,当先从火中冲出留下的。想到这里,平日里铁石般的心肠也柔软了起来,喉咙也好像哽咽了起来,一句“砍了”怎么也说不出口。
“说,你们也是老兵了,怎的这么不识规矩?”过了好一会儿,朱瑾问道。
那几人听到朱瑾这话,哪里还听不出其中的意思,为首那人立刻挣扎了起来,两名亲兵也按不住,膝行到朱瑾面前喊道:“朱使君,弟兄们实在是饿的受不了了,十来天来都只有清汤汤的稀粥充饥,这么冷的天气,任是铁打的汉子也顶不住呀!您要不信,砍下我们的脑袋看看,流出来的只有血,没有半粒粮食。”
四周围观的兖州兵也哄然应和起来,能够跟随朱瑾到今日的他们,都是朱瑾的铁杆,忠心不二,可忠心不能当饭吃,这些日子来,兖州四周的属城都已经被汴兵占据,虽然主力已经被葛从周带去魏博抵御河东的援兵,可他们也无力夺回那些属城,夺不回那些属城就没有军粮,没有军粮这些精壮汉子就只能不断的衰弱下去,兖州守军陷入了这个两难的境地。如今看到河东兵在外面打回的粮食,他们甚至还用高粱来做马料,平日里就存在于河东援兵和兖州兵之间的矛盾顿时爆发起来。
“使君,还是算了吧,打个二十皮鞭罢了,若是要斩了他们,只怕军心便散了。”说话的是一名站在朱瑾身后的瘦高汉子,他便是朱瑾的心腹大将康怀贞,经过近十年的苦战,朱瑾手下将佐大半凋零,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了朱温,眼下兖州军中朱瑾之下的第一人便是他。
朱瑾心烦意乱的挥了挥手,转身离开,康怀贞对亲兵们使了个眼色,便紧跟着朱瑾离开。两人身后传来一阵阵皮鞭抽打在肉体上的声音,却没有人呼痛。
朱瑾沿着城墙疾走,仿佛背后有什么东西在追逐他似的,他身高步长,不一会儿便到了城墙拐角处,突然停住脚步,转过身来。身后紧跟着的康怀贞赶紧收住脚步,差点和他撞了个满怀。
“城内存粮还够军士多久食用?”
“就算如现在这般吃个半饱,最多也不过够用半月而已。”
“那兄长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已经有十来天没有消息了,只怕……”康怀贞说到这里闭住了嘴,但脸上忧虑的神色已经将他心中的心思说了出来。
“周围近百里的城镇要么为汴人所据守,设防坚固,一时攻取不下,要么已经空无一人,没有粮秣可供夺取。要想打到粮食,只有突破对方的防守,南下到徐州那边了,可相距百余里,往返非短时间能够赶回。”说道这里朱瑾顿住了,两眼炯炯的盯着康怀贞。
“在下愿领兵出击,还请使君恩准。”康怀贞听到这里,以为朱瑾是要自己领兵出城打粮,的确如果此时不趁那葛从周领兵北上支援魏博镇去了,等宣武大军回来,他们就会被饿死在这兖州城中。
朱瑾却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要你出城打粮,我兖州军中大半都是步兵,城外大多都有汴兵设防,只有用骑兵才能冲过,快去快回,到南边去打粮。”说到这里,朱瑾抬起头往西北方魏博镇那边看过去,仿佛昏暗的天色后面隐藏着一只什么巨兽。
“河东兵都是骑兵,可那些河东兵大半都是塞外杂胡,桀骜不驯,若无重将决计无法压制的住他们,我的意思是亲自领兵去打粮,你留在城中坚守。”朱瑾收回视线,紧盯着康怀贞的眼睛。
场中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了,这兖州城中兵士不过万五,朱瑾若是出城,自然要带走大半精锐,若是宣武大军赶来,守城军若是野战,众寡不敌,若是守城,却无粮食,军中辎重,将佐家属又大半皆在城中,就是要跑也来不及,守将恐怕就是一个必死之局,要说出城打粮是九死一生,那留守兖州城就是十死无生。
“在下谨遵军令,若是那宣武大军来了,在下定然竭忠尽智,死而后已。”康怀贞脸色变了几变,到了最后还是镇定下来,躬身行礼道。
“那倒不必了。”朱瑾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只有两人才能听见:“若是你抵御无力,便降了那朱三吧,那厮虽然好杀,倒也爱才,像你这等良将,他还是会留下来的,也好护住那些投降的将士眷属,省的他们和我同甘共苦这么多年,倒落得个没下场。”
听到朱瑾这般说,康怀贞脸色大变,口中只是连说不敢,也不知他是说不敢投降还是不敢按照朱瑾方才吩咐的那般做,朱瑾却自顾离开了,丢下康怀贞独自留在那里。
兖州河东兵军营位于城中东北靠近城门处的一块空地上,自从泰宁镇和宣武镇构兵以来,河东李克用就不住的越过魏博镇派来援兵,陆续加起来竟有七八千人,而且这些都是骑兵,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许多南方藩镇倾尽全力也不过两三千骑罢了。经过多次激战损失,加起来也还有近五千骑。
此时河东兵军营守备松懈,士卒懈怠,毫无昔日在李克用麾下“鸦儿军”的威风,现在他们在外苦战逾年,身困孤城,返回故乡河东的道路又被切断了,士气已经是低落到了极点,连守门的士卒都斜靠在一旁打瞌睡,若是在平日里一定是插箭游营,甚至砍头的下场,可此时负责守门的校尉也是视而不见,懒得再管,其情况之糟糕可见一斑。
下江南 第142章 投奔
第142章 投奔
军营帅帐内,大将史俨、李承嗣对坐无语,他们对军营中的情况倒也明白,却没什么办法。沙陀本就是域北杂胡糅合而成,桀骜不驯,便是在李克用等天生神武之人手下,军纪也不敢恭维。如今连战连败,身处孤城,若是再去约束军纪,以他们二人的威望,只怕立刻就会被叛乱军士砍掉脑袋了。
“如今才知道王上的武勇,昔日在他麾下,沙陀铁骑所向披靡,可一离开头狼,小狼们便连战连败。唉!”说话的是史俨,他跟随李克用极早,长安破黄巢、击朱玫、讨伐潞州、进攻关中三帅诸役他都有参与,在沙陀铁骑面前,无论什么样的敌军无不土崩瓦解。谁知道离开李克用来和朱温交战,面前的对手大半都在黄巢麾下遇到过,可结果完全到了个个,这次连战连败的变成了河东兵。
“父王的神勇自然非你我所能及,可这朱三手下也并非昔日吴下阿蒙。”李承嗣回答道,他本是穷苦的沙陀牧民后代,连本性都没有,被李克用收为养子,累战立功至此,唐末五代将帅经常将军中勇武将士收为义子,依为臂助。这本是胡俗,因为胡人政治结构落后,往往并无国家观念,只知部族亲属,并无其他关系可以让人信重,是以往往在军中认领义子,来代替缺乏的上下级关系,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唐代胡风甚盛,是以如此。而且这些义子和亲子相差不大,甚至可以继承义父的权位,并不可以简单的以爪牙相视。所以李承嗣对李克用忠心无比,绝无投降朱温的念头。
两人正交谈间,帐外突然传来一声:“史将军、李将军在否,怎的这营寨守备的如此松懈?”
两人听出是朱瑾的声音,吃了一惊,正要起身迎接,帅帐的门帘一下子便被掀开了,一股寒风随着吹了进来,两人不自觉打了个寒战。却只见一条八尺昂扬大汉走了进来,魁梧的身体将帐门挡得严严实实,正是朱瑾。
李、史二人正要起身行礼,朱瑾自顾走到二人身边坐下,口中道:“不必了,可有什么吃的,某早上巡了一上午的城,饿的很。”
二人见朱瑾身为一方节度,还日日早起巡城,不肯懈怠,自己二人身份远低于他,营中军纪如此松懈,朱瑾到了帐门口方才才察觉,正羞愧得很,见朱瑾未曾怪罪,赶紧从旁取出肉脯酪浆来,摆在朱瑾面前。
朱瑾也不客气,自顾大口吃喝,看他的样子也真是饿得紧了,过了半盏茶功夫便吃完了,劈头向史、李二人道:“明日出城打粮,我亲帅牙兵还有你们河东全军出城。”
二人对视,脸上都颇有喜色,他们深知朱家兄弟唇齿相依,若是一家完了,另外一家一定无法独存,如今葛从周大军离开,而朱瑄那边已经多日没有消息传来,想必是凶多吉少了。此时兖州城中无粮,若是开春敌军合围,那便是必死之局,出城打粮虽然危险,总比留在城中等死的好。再说沙陀健儿若是在阵上厮杀,那是谁也不怕,可如果被堵在城中,那可是憋屈的很。
想到这里,两人齐声道:“谨遵钧命。”
次日清晨,兖州城门大开,一队队的骑兵从城中鱼贯而出,排成行军队列后,向南方行去,他们脸上的神色各异,河东军脸上满是兴奋之色,反正是无法回到河东故乡,那去哪里都比在兖州这个死地要好。而兖州兵则脸上满是迷茫之色,毕竟这次出城前,军粮发的十足,这可是少有的事情,而且出城的兵力也太多了,难道就简简单单是为了打粮吗?再说如果宣武军来了,城中那点剩下的人,如何能够守得住兖州,城破了,城中的妻小家眷又该如何呢?
凶悍狡猾的朱温于是发信向朱瑄、朱瑾兄弟求援,卑词厚币,还自称其同宗,对朱家兄弟以兄长相称,终于得到两家援兵,于边孝村一战,大破蔡军,一举奠定了宣武镇在河南道的霸主地位。当时秦宗权的蔡贼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流离,河南道的东都、河阳、许、汝、怀、郑、陕、虢等地都为蔡军攻取,可边孝村一役后,蔡军丧胆,纷纷弃城而逃,这些州府大半都被朱温所占据。
朱温每占据一地,便招募流亡,奖励耕织,派出官员据守,百姓们看到逐渐太平起来,也纷纷回乡恢复生产,于是朱温的势力扩大到了整个河南道,势力大增。可是河南道已经经过秦宗权和黄巢之乱的洗劫,民力凋敝,而朱家兄弟的天平、泰宁二镇没有经过战争的摧残,正是朱温扩张的好方向。
光启三年,刚刚打败秦宗权的朱温便借口朱家兄弟引诱手下的壮士,领兵东进,拉开了对天平、泰宁二镇持续十年的战争序幕。
在这十年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朱温最窘迫时甚至自己都差点丧命,可是宣武西面的关中分崩离析,没有足够强大可以威胁宣武镇的势力,北面朱温控制了河阳,加之魏博镇经过多年内战后,也无力向南侵攻。淮南当时正在发生激烈残酷的淮南争霸战,无力北上。至于最为强大的河东李克用,由于身为沙陀异族,为朝廷猜忌,或东出关中,或北上镇、定,甚至和幽州的李可举打死打活,也无法给朱温造成足够的威胁。朱温内有张全义为其努力耕织,供应军备,外有葛从周、霍存等名将以供驱策,得以专注的猛攻天平、泰宁二镇。而且朱温在政治上也极有建树,由于他远离关中,是以对长安朝廷没什么直接威胁,是以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加之对魏博镇又是打又是拉,终于切断了河东李克用对朱家兄弟的支援。
下江南 第141章 混乱
第141章 混乱
经过近十年的消耗战,朱家兄弟终于民穷财尽,朱瑾被包围在兖州城内,兄长朱瑄也被包围在郓州城中,生死不知,天平、泰宁镇的所有属城也都已经被汴军占领,只剩下兖州一座孤城还在朱瑾手中。想到这里,纵然是力敌万夫的朱瑾,也不禁觉得一阵沮丧。
朱瑾巡视完东门,正准备下城返回家中休息一下,突然听到城下一阵喧哗声,探头一看,原来是出去打粮的河东骑兵回来了,有一辆车的车轮陷在泥泞中,结果上面的一个袋子颠簸了下来,摔破了,露出里面的高粱、黍米来。四周几个饥饿难耐的守城兖州兵纷纷冲上去哄抢,和押运的河东兵厮打起来。
一开始不过是五六个人的小规模殴斗,兖州守兵们从泥地里抓起一把把混合着泥土的未脱棵的高粱米往嘴里塞,还拔出佩刀割开袋子,更多的粮食从破口中涌了出来,落在泥泞的地上。押运车队的河东兵一面用皮鞭和刀背打着这些抢劫者,一面大声喊着同伴来帮忙。被打得血流满面的守卒一面拼命的把粮食往自己的袍子里搂,一面和那些护卫厮打起来。
更多的兖州兵冲了过来,有的帮助自己的同伴殴打护卫运粮的河东兵,还有的在这寒冷的天气脱下外袍,往里面搂粮食。而护卫运粮队的河东兵则围成一个圆圈,尽可能的将车队保护在其中,居高临下的用皮鞭和刀背抽打着兖州兵。激烈的殴斗便如同瘟疫一般传染开来,使用的武器也由一开始的拳脚变为刀背皮鞭,甚至还有刀矛,眼看一场死斗就要发生在来援的河东军和兖州兵之间。
“都给我住手,你们这些狗才,到底是在干什么?”一声断喝如同晴天霹雳震住当场,出现在城门楼上的是朱瑾的面孔,平日里威武的枣红色脸庞早已变成了紫黑色,眼角的肌肉在不断跳动,熟悉他的亲兵都知道这是主帅爆怒到了极点的表现,即使这些亲兵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可是看到朱瑾这般表情,一个个也都是两腿发软,遍体抖的跟筛糠一般。
听到主帅的斥骂,殴斗的激烈程度小了点,许多兖州兵抱着抢来的一点粮食退了回去,不过也许更大的原因是在河东兵的护卫圈外有三四辆车上的粮食,兖州兵不需要和河东兵起冲突就可以得到粮食,自然厮打的人就少了许多。朱瑾的亲兵们趁机冲了下来,驱散了还在和河东兵对峙的部分守军,并且抓住了几个倒霉蛋,捆绑结实了,推到了朱瑾面前。
那几个人被推到朱瑾面前,然后便被一脚踹在膝弯处,跪倒在地上,亲兵们两个服侍一个,按在地上,等待着朱瑾的命令。
“擅夺军粮依律当斩,军法里十七斩不知道吗?”朱瑾身为一镇节度,虽然以武勇闻名,但也绝非胸无城府的莽夫。不过片刻功夫便已经压下了胸中的怒火,问话的声音平静了下来,但在话语里满是森严的杀机。
那几人互相对视一下,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可在朱瑾的积威之下,这几个神经百战的勇士竟嘴唇开了又合,却无人敢出声抗辩。
朱瑾眼看这几人脸上憔悴消瘦的脸庞,近十年来和朱温的苦战来,剩下的人无一不是对他忠心不二的将士,他都可以叫出眼前这个几人的名字,最前面那个矮壮汉子脸上的伤痕还是鱼山之战时,朱温在上风处纵火焚烧,当先从火中冲出留下的。想到这里,平日里铁石般的心肠也柔软了起来,喉咙也好像哽咽了起来,一句“砍了”怎么也说不出口。
“说,你们也是老兵了,怎的这么不识规矩?”过了好一会儿,朱瑾问道。
那几人听到朱瑾这话,哪里还听不出其中的意思,为首那人立刻挣扎了起来,两名亲兵也按不住,膝行到朱瑾面前喊道:“朱使君,弟兄们实在是饿的受不了了,十来天来都只有清汤汤的稀粥充饥,这么冷的天气,任是铁打的汉子也顶不住呀!您要不信,砍下我们的脑袋看看,流出来的只有血,没有半粒粮食。”
四周围观的兖州兵也哄然应和起来,能够跟随朱瑾到今日的他们,都是朱瑾的铁杆,忠心不二,可忠心不能当饭吃,这些日子来,兖州四周的属城都已经被汴兵占据,虽然主力已经被葛从周带去魏博抵御河东的援兵,可他们也无力夺回那些属城,夺不回那些属城就没有军粮,没有军粮这些精壮汉子就只能不断的衰弱下去,兖州守军陷入了这个两难的境地。如今看到河东兵在外面打回的粮食,他们甚至还用高粱来做马料,平日里就存在于河东援兵和兖州兵之间的矛盾顿时爆发起来。
“使君,还是算了吧,打个二十皮鞭罢了,若是要斩了他们,只怕军心便散了。”说话的是一名站在朱瑾身后的瘦高汉子,他便是朱瑾的心腹大将康怀贞,经过近十年的苦战,朱瑾手下将佐大半凋零,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了朱温,眼下兖州军中朱瑾之下的第一人便是他。
朱瑾心烦意乱的挥了挥手,转身离开,康怀贞对亲兵们使了个眼色,便紧跟着朱瑾离开。两人身后传来一阵阵皮鞭抽打在肉体上的声音,却没有人呼痛。
朱瑾沿着城墙疾走,仿佛背后有什么东西在追逐他似的,他身高步长,不一会儿便到了城墙拐角处,突然停住脚步,转过身来。身后紧跟着的康怀贞赶紧收住脚步,差点和他撞了个满怀。
“城内存粮还够军士多久食用?”
“就算如现在这般吃个半饱,最多也不过够用半月而已。”
“那兄长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已经有十来天没有消息了,只怕……”康怀贞说到这里闭住了嘴,但脸上忧虑的神色已经将他心中的心思说了出来。
“周围近百里的城镇要么为汴人所据守,设防坚固,一时攻取不下,要么已经空无一人,没有粮秣可供夺取。要想打到粮食,只有突破对方的防守,南下到徐州那边了,可相距百余里,往返非短时间能够赶回。”说道这里朱瑾顿住了,两眼炯炯的盯着康怀贞。
“在下愿领兵出击,还请使君恩准。”康怀贞听到这里,以为朱瑾是要自己领兵出城打粮,的确如果此时不趁那葛从周领兵北上支援魏博镇去了,等宣武大军回来,他们就会被饿死在这兖州城中。
朱瑾却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要你出城打粮,我兖州军中大半都是步兵,城外大多都有汴兵设防,只有用骑兵才能冲过,快去快回,到南边去打粮。”说到这里,朱瑾抬起头往西北方魏博镇那边看过去,仿佛昏暗的天色后面隐藏着一只什么巨兽。
“河东兵都是骑兵,可那些河东兵大半都是塞外杂胡,桀骜不驯,若无重将决计无法压制的住他们,我的意思是亲自领兵去打粮,你留在城中坚守。”朱瑾收回视线,紧盯着康怀贞的眼睛。
场中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了,这兖州城中兵士不过万五,朱瑾若是出城,自然要带走大半精锐,若是宣武大军赶来,守城军若是野战,众寡不敌,若是守城,却无粮食,军中辎重,将佐家属又大半皆在城中,就是要跑也来不及,守将恐怕就是一个必死之局,要说出城打粮是九死一生,那留守兖州城就是十死无生。
“在下谨遵军令,若是那宣武大军来了,在下定然竭忠尽智,死而后已。”康怀贞脸色变了几变,到了最后还是镇定下来,躬身行礼道。
“那倒不必了。”朱瑾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只有两人才能听见:“若是你抵御无力,便降了那朱三吧,那厮虽然好杀,倒也爱才,像你这等良将,他还是会留下来的,也好护住那些投降的将士眷属,省的他们和我同甘共苦这么多年,倒落得个没下场。”
听到朱瑾这般说,康怀贞脸色大变,口中只是连说不敢,也不知他是说不敢投降还是不敢按照朱瑾方才吩咐的那般做,朱瑾却自顾离开了,丢下康怀贞独自留在那里。
兖州河东兵军营位于城中东北靠近城门处的一块空地上,自从泰宁镇和宣武镇构兵以来,河东李克用就不住的越过魏博镇派来援兵,陆续加起来竟有七八千人,而且这些都是骑兵,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许多南方藩镇倾尽全力也不过两三千骑罢了。经过多次激战损失,加起来也还有近五千骑。
此时河东兵军营守备松懈,士卒懈怠,毫无昔日在李克用麾下“鸦儿军”的威风,现在他们在外苦战逾年,身困孤城,返回故乡河东的道路又被切断了,士气已经是低落到了极点,连守门的士卒都斜靠在一旁打瞌睡,若是在平日里一定是插箭游营,甚至砍头的下场,可此时负责守门的校尉也是视而不见,懒得再管,其情况之糟糕可见一斑。
下江南 第142章 投奔
第142章 投奔
军营帅帐内,大将史俨、李承嗣对坐无语,他们对军营中的情况倒也明白,却没什么办法。沙陀本就是域北杂胡糅合而成,桀骜不驯,便是在李克用等天生神武之人手下,军纪也不敢恭维。如今连战连败,身处孤城,若是再去约束军纪,以他们二人的威望,只怕立刻就会被叛乱军士砍掉脑袋了。
“如今才知道王上的武勇,昔日在他麾下,沙陀铁骑所向披靡,可一离开头狼,小狼们便连战连败。唉!”说话的是史俨,他跟随李克用极早,长安破黄巢、击朱玫、讨伐潞州、进攻关中三帅诸役他都有参与,在沙陀铁骑面前,无论什么样的敌军无不土崩瓦解。谁知道离开李克用来和朱温交战,面前的对手大半都在黄巢麾下遇到过,可结果完全到了个个,这次连战连败的变成了河东兵。
“父王的神勇自然非你我所能及,可这朱三手下也并非昔日吴下阿蒙。”李承嗣回答道,他本是穷苦的沙陀牧民后代,连本性都没有,被李克用收为养子,累战立功至此,唐末五代将帅经常将军中勇武将士收为义子,依为臂助。这本是胡俗,因为胡人政治结构落后,往往并无国家观念,只知部族亲属,并无其他关系可以让人信重,是以往往在军中认领义子,来代替缺乏的上下级关系,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唐代胡风甚盛,是以如此。而且这些义子和亲子相差不大,甚至可以继承义父的权位,并不可以简单的以爪牙相视。所以李承嗣对李克用忠心无比,绝无投降朱温的念头。
两人正交谈间,帐外突然传来一声:“史将军、李将军在否,怎的这营寨守备的如此松懈?”
两人听出是朱瑾的声音,吃了一惊,正要起身迎接,帅帐的门帘一下子便被掀开了,一股寒风随着吹了进来,两人不自觉打了个寒战。却只见一条八尺昂扬大汉走了进来,魁梧的身体将帐门挡得严严实实,正是朱瑾。
李、史二人正要起身行礼,朱瑾自顾走到二人身边坐下,口中道:“不必了,可有什么吃的,某早上巡了一上午的城,饿的很。”
二人见朱瑾身为一方节度,还日日早起巡城,不肯懈怠,自己二人身份远低于他,营中军纪如此松懈,朱瑾到了帐门口方才才察觉,正羞愧得很,见朱瑾未曾怪罪,赶紧从旁取出肉脯酪浆来,摆在朱瑾面前。
朱瑾也不客气,自顾大口吃喝,看他的样子也真是饿得紧了,过了半盏茶功夫便吃完了,劈头向史、李二人道:“明日出城打粮,我亲帅牙兵还有你们河东全军出城。”
二人对视,脸上都颇有喜色,他们深知朱家兄弟唇齿相依,若是一家完了,另外一家一定无法独存,如今葛从周大军离开,而朱瑄那边已经多日没有消息传来,想必是凶多吉少了。此时兖州城中无粮,若是开春敌军合围,那便是必死之局,出城打粮虽然危险,总比留在城中等死的好。再说沙陀健儿若是在阵上厮杀,那是谁也不怕,可如果被堵在城中,那可是憋屈的很。
想到这里,两人齐声道:“谨遵钧命。”
次日清晨,兖州城门大开,一队队的骑兵从城中鱼贯而出,排成行军队列后,向南方行去,他们脸上的神色各异,河东军脸上满是兴奋之色,反正是无法回到河东故乡,那去哪里都比在兖州这个死地要好。而兖州兵则脸上满是迷茫之色,毕竟这次出城前,军粮发的十足,这可是少有的事情,而且出城的兵力也太多了,难道就简简单单是为了打粮吗?再说如果宣武军来了,城中那点剩下的人,如何能够守得住兖州,城破了,城中的妻小家眷又该如何呢?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813/19293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