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历史 > 绝代宦爷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改革(七)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改革(七)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改革(七)
    刘赐已经无数次地设想过张居正这清查土地、改革税赋的变法可能掀起的滔天巨浪,这四年来同济会办理着初步的清查之事,已经招致了许多激烈的反对,那些庞大的豪族势力看见同济会的官员来到他们的乡野田地勘察,这些豪族的反应警惕而激烈,同济会的清查行动因此招致许多的阻碍,凭着同济会的能力,突破这重重阻碍,完成这清查工作仍是耗费了四年的时间。
    刘赐可以想见,如若这清查工作摆到面上来,让这天下的世家豪族都意识到朝廷要改革税赋,那必是一个惊涛骇浪的局面。
    张居正又说道:“还有宗藩的问题,我想着,也是时候着手了。”
    刘赐感到心惊肉跳,说道:“张大人,你确定真的可以着手这般的变法吗?“
    宗藩问题,是一个比土地兼并问题更加显而易见、使得大明帝国天下溃烂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比土地兼并问题更加让天下臣民讳莫如深,当朝的执政者更是从未有敢于直面这个问题的人。
    宗藩,顾名思义,即大明皇帝朱家的宗室,大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是穷苦出身,所以对自己亲人儿女满怀顾念,这位太祖皇帝在世时立下了诸多规矩,给了他的亲人们诸多俸禄优待,最高的如亲王,是一万石的岁禄,低一些的郡王则是二千石,这些宗室一共分为九级,最低一级的奉国中尉也有两百石。
    朱元璋是想法很简单,基于人最本真的情感,他希望自己辛苦打下江山之后,他的亲人后代不用再遭受他早年穷苦时的艰难,然而太祖皇帝无论如何英明神武,也无法料到日后这个作为大明“国策”的制度会给这个帝国带来多么巨大的问题。
    朱元璋定制的时候显然没有想到他的宗室的人数是一代代倍增的,而且倍增起来是多么可怕,随着年岁日久,这些宗室的人数越多,几乎是每三十年就翻一倍,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直系的亲属,即各种儿子孙子加起来是五十八人,到了永乐年间,已经达到一百二十多人,到了嘉靖初年,紫禁城皇家玉牒记载,宗室人口已经达到八千多人,到嘉靖朝的末期,这个人数达到一万七千多人,而在隆庆朝末年,这个数字达到两万之众。
    按照万历元年的统计,朝廷国库供给这些宗室的岁禄达到八百多万石,而万历元年全天下的税入才两千多万石,到了隆庆、万历两朝,供养宗藩已经成为朝廷最大的开支之一,甚至比边疆战事的开支还要大。
    如果说各地的世家豪族是大明帝国的蠹虫,那么这些受朝廷供养的宗藩就是使大明帝国病入膏肓的吸血虫,各地的世家豪族好歹还有为帝国付出劳动,而这些宗藩绝大多数不参加劳动,就是世代无偿享受朝廷的供养。
    这“吸血虫”的问题显而易见,但是无论是徐阶还是高拱都不敢直接触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比改革税制更加艰难,改革税制得罪的是世家豪族,而改革宗藩制度得罪的是大明的宗室,得罪的是皇帝家的人,这普天下两万之众的宗室都是各支脉的王爷的后人,他们都是朱家的血脉,宗室享受朝廷供养这是洪武皇帝定下来的帝国根本之策,张居正要做的是改变国家立国之策,若是这些皇族子弟群起而攻之,张居正不难想见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此时张居正面对这刘赐和柳咏絮那惊诧的目光,他神态笃定,他说道:“既是做了,那就在身上都把事情办了吧,整肃吏治,巩固边防,清查土地,改革税制,削减宗藩,我既然已经是开弓之箭,那我便再不回头,担一个骂名不少,担一万个骂名不多,这些罪孽,就都让我担了吧。”
    刘赐叹道:“张大人,你这是赌上你的一切,你的身体,你的权位,你身前身后的清名。”
    柳咏絮沉吟好一会儿,她说道:“不止如此,不止是清名而已,你在世时或许压得住他们,但你想过你身后之事吗?还有你的亲族后人?你不怕反攻倒算吗?”
    张居正看着天际雪花飘扬,他叹道:“当然怕,我在世时他们斗不过我,我死后他们必不会客气。”
    刘赐苦笑道:“何止是不客气,你得罪了全天下的当权者,全天下的士族、豪族、皇家宗室你全得罪尽了,他们怕是要掘你祖坟……”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8456/150327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