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量变引起的质变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世界上关于一张专辑好与不好的标准,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标准线。
传唱度,副歌好不好听,歌词如何,创新...
但如果把这个标准放在一个整体的状况里,那就显然是有一些稍微宽泛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也是比较出来的,所以一般分两个方向:
和环境横向比较,和自己纵向比较。
而叶青的第三张专辑,和环境横向比较出来,依旧是远超水准线之上的...
同期出的,也流行的歌曲有“我曾把完整的镜子打碎,夜晚的枕头都是眼泪”
“若不是你突然闯进,我生活;我怎会把死守的寂寞,放任了”
“小僧回头了嘛,诵经声变沙哑”
确实流行,大家也唱的多,但保质期差了些
主要可能是近两年流行的歌曲,很多时候还是在一个旋律的基础上包装而成,所以真的这种环境下如果在流行歌里比,不成问题;而那些制作创新好的,这张专辑也是高标准的。
至于和叶青自己的纵向比较,照旧可以说创意可圈可点,也是一张水准之作:
媒体直接一下拉开他的专辑列表:
1.「龙拳」
2.「半岛铁盒」
3.「东风破」
4.「暗号」
5.「半兽人」
6.「分裂」
7.「爷爷泡的茶」
8.「回到过去」
9.「米兰的小铁匠」
10.「最后的战役」
真的是可以的了。
所以前面遮遮掩掩的干啥?
这些歌里,就别说前面五首了,就是后面随便拎出来一首《米兰的小铁匠》,开头这个midi的管弦乐合奏音色引入,然后接上两把吉他伴随着架子鼓出现,用吉他循环6级和3级两个小和弦,显得气氛轻快又活泼。
直接画面感就出来了,然后开始讲述故事。
这张专辑其实根本就是一张很好的专辑啊?
“我之前看到的报道,咋回事呢?”
有人开始疑惑。
当时说的信誓旦旦的,但其实很多人也知道,部分媒体确实喜欢在未知全貌的时候,抓一些比较吸引眼球的点。
但是真的东西出来了以后,就能发现这张专辑的确每一首歌都充满了故事和画面的感觉,风格蛮统一的。
倒是音乐圈的人说了几句:
确实在创新上面差了一些,但有了“中国风”这个概念的提出和两首歌曲,基本上也就是可以值得称道的。所以本来大家是一个低期待的情况下,很多东西都是惊喜了。
这肯定也是好事。
因为多数人是期待叶青的专辑好听的。
毕竟他们不听叶青的专辑,去听谁的呢?能听得歌确实挺少了,能拿好分数的专辑更少。
明白这个事实之后,网上的声音一下子就宽容了很多:“我觉得都很好听诶,其实这反倒是我普遍风格都很能接受的一张专辑。”
“媒体变着法都要说一句江郎才尽,就像皇马欧冠三连冠的时候,球迷都不是拿放大镜挑毛病,是拿显微镜!”
以及最多披上伪装的外衣,来一句:
“这种专辑已经惊动不到我了,我在大润发杀了10年的鱼,我的心早已跟我的刀一样冷了,只有叶青的下一张专辑才能温暖我。”
...
时间接近下午三点,媒体们已经基本上定下了结论:
依旧是好评,相当值的去听的一张专辑。
并且销售额也随着这次略带争议的前奏,还实现了小幅的上升,在开售的第9分钟就已经破了5000万,第22分钟,破亿。
第1小时11分,破1.5亿。
第2小时03分,破2亿。
依旧是等到3点的时候开始大幅衰减,但已经到达了2亿7107万,还比去年水平多了接近百分之20。
这里已经确定,他这张新专辑将会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快破3亿销售额的,这一点,让无数音乐人嫉妒羡慕以及,有点郁闷。
“不是,这张专辑没有之前的评价高么?怎么还继续涨呢...”
“这很正常吧,叶青吸引的粉丝青少年居多,你再看过几年,这些粉丝长大了,购买量还会进一步上涨。而且吧,市场其实购买力也是在上涨的。”
前者很好理解,距离tfboys的粉丝们。
最早期粉他们的粉丝年纪就比较小,但后来随着他们的粉丝渐渐长大,网络话语权来了,消费能力也上来了。
如果能一直红的话,各种数据不会差的。
至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谁能想到,五年前春节档还是《西游记之大闹天空》这样的片子拿到10亿票房,2年后春节档就能同时容纳《唐探3》和《李焕英》两部电影,而这两部电影加起来就已经破了90亿?
就更别说更早期了。
国内的经济市场,其实还算蓬勃发展的。
所以叶青的专辑也是系列片一样:只要大环境没问题,作品质量也保持的好,只会越来越上涨的。
并且,叶青的地位也是。
他现在发新专辑的那条微博,下面已经是一年一度各方人士评价、祝福和蹭热度的地方。
当然,乐评人也是一年一度的活跃:
“郑重声明一下,确实,我之前发表过一些意见,说如果新专辑没有什么创新我会觉得失望的。但这个失望也就是相对而言,别借机就想把叶青和什么臭鱼烂虾比。
我评价他新专辑的时候,是和他之前自己比较,所以我不是专黑叶青的账号。
失望了吧?失望的事估计以后还多着呢。”
“开售之前,我其实有些担心这张专辑的质量,担心叶青会不会因此收到很差的评价。但开卖之后,我只想和普通的粉丝一样安静听歌。
这两年的从业经历让我明白了一句话,就是也有很多时候,一些好歌不需要我们去吹捧,去推广,它自然能吸引到很多人。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欣赏好了。”
“今天的评价很简单,喜悦,我到现在想没有音乐人听到这些歌的时候不喜悦吧?”
诶,还真有。
只是不开心只能在心里,表面上,说不定还得祝福两句呢。
...
“可以,明天公布上海场和广州场的票售卖时间。”下午五点,天河娱乐这边张肯一边看着手上的销售数据还有乐评人评论,一边直叹气。
叶青的新专辑一如既往地很火。
在之前的低调处理,还有受到的争议,到现在反馈回来都是好的——叶青是真的很有自己的一套,等他自己开始做工作室了,估计处理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叹气的,是叶青终将离开。
摇钱树啊...
“张总,您这看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应该就可以了。”
旁边有人上来,送上一份合同:
是张东东的一个合约,他们现在程序已经走到尾声,基本上结清了。
哎,其实像张东东这种走了都还算好。
只要节目火了,公司砸资源下去,很可能就还会有李东东,王东东出来。但是叶青这种,基本上就不是公司砸钱能够运营出来的了,所以当初为什么不多签点...
算了,不能贪心,留不住的。
他拿着合同,看了一遍,点头:“行,可以了,你去找小宇处理一下就可以。”
说完,张总振作精神。
目前叶青在合约到期之前,还有演唱会和《唐探3》两个任务,都要搞好了。
所以他想了想就下楼。
然后叶青果然还在休息室。
“叶青,你的新专辑表现比去年还好啊。”张肯走上去,一副比本人还要激动的架势。
“谢谢,张总客气。”
他正在看电影,闻言还抬起头,笑道:“前段时间因为我的一些话,让公司这边也废了不少力气公关,真是辛苦了。”
“没事,不过这事确实挺难弄的。也就是我们天河娱乐这边实力比较强,处理得道也还行,要换做普通的公司什么的,可能处理起来就难了。”张肯话里有话,暗示了一波。
“那确实,张总厉害。”叶青并不买账。
好吧,张肯其实就没放弃过挽回,但显然这事不大可能——除非是新专辑栽一个大跟头,这样的话才有可能。
叶青这边则继续装无事发生。
说呆在天河娱乐好处多肯定是真的,可限制也是有的。
一个装傻,一个无奈,只能继续聊正事。
关于专辑发布后的各种采访事宜,来得比之前可能还要多一些。
这涉及到一件事情。
一件圈内不太能立马界定,但也差不多的事情。
...
是的,之前天河娱乐也确实担心,叶青的新专辑是否真的如媒体所说,有所掩藏。
但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是没有的事情。
第三张专辑也很好。
而且一些乐评人其实说得很好:
叶青的第三张专辑,稳住了,那么按照常理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了。
量变,总会引起质变。
叶青从出道以来的轨迹就很清楚的,几乎是被人一步步关注着从《1991》走到今天,然后取得一番成绩,接着,就该是一件事情了:这种事情在20世纪前后,甚至更往前很普遍。
但现在,确实是许久没有一个了。
“很多人说,21世纪很难再诞生新的天王,因为现在的主流音乐环境、公司运营方式、以及各种信息渠道的进步,审美细化等等,都注定了国内的土壤上难以再开出新的花朵。
但我想,这或许是用旧时代的条件来判断。新时代,从选秀出道,沉寂,积累作品,再次积累大量人气后发表高质量新专辑,然后保持水准,叶青的成功证明了成功的道路其实一直在。
所以回到那句话,今天听了他的第三张专辑。我觉得我确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只是我自己的个人观点,那就是叶青距离天王这个称号,或许只是需要花时间让别人去接受了。”
次日,终于权威音乐人陈珊发了个小短文。
第三张专辑的成功,作用早已经不只是让那些质疑叶青的声音走远,让他的地位更稳固...
更是从名头上,还有实绩上宣布:
他已经摆脱了“华语乐坛新生代第一名”,而是往着更广大的“华语乐坛”这个范畴进军了。
哎,某方面想想还有些可惜。
有些别人各种追求的称号吧,还没用几天呢,叶青坐实后就又换掉了。
那也不知道,这之后,还会不会有人捡起来这个称号安在自己头上呢...
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标准线。
传唱度,副歌好不好听,歌词如何,创新...
但如果把这个标准放在一个整体的状况里,那就显然是有一些稍微宽泛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也是比较出来的,所以一般分两个方向:
和环境横向比较,和自己纵向比较。
而叶青的第三张专辑,和环境横向比较出来,依旧是远超水准线之上的...
同期出的,也流行的歌曲有“我曾把完整的镜子打碎,夜晚的枕头都是眼泪”
“若不是你突然闯进,我生活;我怎会把死守的寂寞,放任了”
“小僧回头了嘛,诵经声变沙哑”
确实流行,大家也唱的多,但保质期差了些
主要可能是近两年流行的歌曲,很多时候还是在一个旋律的基础上包装而成,所以真的这种环境下如果在流行歌里比,不成问题;而那些制作创新好的,这张专辑也是高标准的。
至于和叶青自己的纵向比较,照旧可以说创意可圈可点,也是一张水准之作:
媒体直接一下拉开他的专辑列表:
1.「龙拳」
2.「半岛铁盒」
3.「东风破」
4.「暗号」
5.「半兽人」
6.「分裂」
7.「爷爷泡的茶」
8.「回到过去」
9.「米兰的小铁匠」
10.「最后的战役」
真的是可以的了。
所以前面遮遮掩掩的干啥?
这些歌里,就别说前面五首了,就是后面随便拎出来一首《米兰的小铁匠》,开头这个midi的管弦乐合奏音色引入,然后接上两把吉他伴随着架子鼓出现,用吉他循环6级和3级两个小和弦,显得气氛轻快又活泼。
直接画面感就出来了,然后开始讲述故事。
这张专辑其实根本就是一张很好的专辑啊?
“我之前看到的报道,咋回事呢?”
有人开始疑惑。
当时说的信誓旦旦的,但其实很多人也知道,部分媒体确实喜欢在未知全貌的时候,抓一些比较吸引眼球的点。
但是真的东西出来了以后,就能发现这张专辑的确每一首歌都充满了故事和画面的感觉,风格蛮统一的。
倒是音乐圈的人说了几句:
确实在创新上面差了一些,但有了“中国风”这个概念的提出和两首歌曲,基本上也就是可以值得称道的。所以本来大家是一个低期待的情况下,很多东西都是惊喜了。
这肯定也是好事。
因为多数人是期待叶青的专辑好听的。
毕竟他们不听叶青的专辑,去听谁的呢?能听得歌确实挺少了,能拿好分数的专辑更少。
明白这个事实之后,网上的声音一下子就宽容了很多:“我觉得都很好听诶,其实这反倒是我普遍风格都很能接受的一张专辑。”
“媒体变着法都要说一句江郎才尽,就像皇马欧冠三连冠的时候,球迷都不是拿放大镜挑毛病,是拿显微镜!”
以及最多披上伪装的外衣,来一句:
“这种专辑已经惊动不到我了,我在大润发杀了10年的鱼,我的心早已跟我的刀一样冷了,只有叶青的下一张专辑才能温暖我。”
...
时间接近下午三点,媒体们已经基本上定下了结论:
依旧是好评,相当值的去听的一张专辑。
并且销售额也随着这次略带争议的前奏,还实现了小幅的上升,在开售的第9分钟就已经破了5000万,第22分钟,破亿。
第1小时11分,破1.5亿。
第2小时03分,破2亿。
依旧是等到3点的时候开始大幅衰减,但已经到达了2亿7107万,还比去年水平多了接近百分之20。
这里已经确定,他这张新专辑将会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快破3亿销售额的,这一点,让无数音乐人嫉妒羡慕以及,有点郁闷。
“不是,这张专辑没有之前的评价高么?怎么还继续涨呢...”
“这很正常吧,叶青吸引的粉丝青少年居多,你再看过几年,这些粉丝长大了,购买量还会进一步上涨。而且吧,市场其实购买力也是在上涨的。”
前者很好理解,距离tfboys的粉丝们。
最早期粉他们的粉丝年纪就比较小,但后来随着他们的粉丝渐渐长大,网络话语权来了,消费能力也上来了。
如果能一直红的话,各种数据不会差的。
至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谁能想到,五年前春节档还是《西游记之大闹天空》这样的片子拿到10亿票房,2年后春节档就能同时容纳《唐探3》和《李焕英》两部电影,而这两部电影加起来就已经破了90亿?
就更别说更早期了。
国内的经济市场,其实还算蓬勃发展的。
所以叶青的专辑也是系列片一样:只要大环境没问题,作品质量也保持的好,只会越来越上涨的。
并且,叶青的地位也是。
他现在发新专辑的那条微博,下面已经是一年一度各方人士评价、祝福和蹭热度的地方。
当然,乐评人也是一年一度的活跃:
“郑重声明一下,确实,我之前发表过一些意见,说如果新专辑没有什么创新我会觉得失望的。但这个失望也就是相对而言,别借机就想把叶青和什么臭鱼烂虾比。
我评价他新专辑的时候,是和他之前自己比较,所以我不是专黑叶青的账号。
失望了吧?失望的事估计以后还多着呢。”
“开售之前,我其实有些担心这张专辑的质量,担心叶青会不会因此收到很差的评价。但开卖之后,我只想和普通的粉丝一样安静听歌。
这两年的从业经历让我明白了一句话,就是也有很多时候,一些好歌不需要我们去吹捧,去推广,它自然能吸引到很多人。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欣赏好了。”
“今天的评价很简单,喜悦,我到现在想没有音乐人听到这些歌的时候不喜悦吧?”
诶,还真有。
只是不开心只能在心里,表面上,说不定还得祝福两句呢。
...
“可以,明天公布上海场和广州场的票售卖时间。”下午五点,天河娱乐这边张肯一边看着手上的销售数据还有乐评人评论,一边直叹气。
叶青的新专辑一如既往地很火。
在之前的低调处理,还有受到的争议,到现在反馈回来都是好的——叶青是真的很有自己的一套,等他自己开始做工作室了,估计处理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叹气的,是叶青终将离开。
摇钱树啊...
“张总,您这看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应该就可以了。”
旁边有人上来,送上一份合同:
是张东东的一个合约,他们现在程序已经走到尾声,基本上结清了。
哎,其实像张东东这种走了都还算好。
只要节目火了,公司砸资源下去,很可能就还会有李东东,王东东出来。但是叶青这种,基本上就不是公司砸钱能够运营出来的了,所以当初为什么不多签点...
算了,不能贪心,留不住的。
他拿着合同,看了一遍,点头:“行,可以了,你去找小宇处理一下就可以。”
说完,张总振作精神。
目前叶青在合约到期之前,还有演唱会和《唐探3》两个任务,都要搞好了。
所以他想了想就下楼。
然后叶青果然还在休息室。
“叶青,你的新专辑表现比去年还好啊。”张肯走上去,一副比本人还要激动的架势。
“谢谢,张总客气。”
他正在看电影,闻言还抬起头,笑道:“前段时间因为我的一些话,让公司这边也废了不少力气公关,真是辛苦了。”
“没事,不过这事确实挺难弄的。也就是我们天河娱乐这边实力比较强,处理得道也还行,要换做普通的公司什么的,可能处理起来就难了。”张肯话里有话,暗示了一波。
“那确实,张总厉害。”叶青并不买账。
好吧,张肯其实就没放弃过挽回,但显然这事不大可能——除非是新专辑栽一个大跟头,这样的话才有可能。
叶青这边则继续装无事发生。
说呆在天河娱乐好处多肯定是真的,可限制也是有的。
一个装傻,一个无奈,只能继续聊正事。
关于专辑发布后的各种采访事宜,来得比之前可能还要多一些。
这涉及到一件事情。
一件圈内不太能立马界定,但也差不多的事情。
...
是的,之前天河娱乐也确实担心,叶青的新专辑是否真的如媒体所说,有所掩藏。
但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是没有的事情。
第三张专辑也很好。
而且一些乐评人其实说得很好:
叶青的第三张专辑,稳住了,那么按照常理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了。
量变,总会引起质变。
叶青从出道以来的轨迹就很清楚的,几乎是被人一步步关注着从《1991》走到今天,然后取得一番成绩,接着,就该是一件事情了:这种事情在20世纪前后,甚至更往前很普遍。
但现在,确实是许久没有一个了。
“很多人说,21世纪很难再诞生新的天王,因为现在的主流音乐环境、公司运营方式、以及各种信息渠道的进步,审美细化等等,都注定了国内的土壤上难以再开出新的花朵。
但我想,这或许是用旧时代的条件来判断。新时代,从选秀出道,沉寂,积累作品,再次积累大量人气后发表高质量新专辑,然后保持水准,叶青的成功证明了成功的道路其实一直在。
所以回到那句话,今天听了他的第三张专辑。我觉得我确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只是我自己的个人观点,那就是叶青距离天王这个称号,或许只是需要花时间让别人去接受了。”
次日,终于权威音乐人陈珊发了个小短文。
第三张专辑的成功,作用早已经不只是让那些质疑叶青的声音走远,让他的地位更稳固...
更是从名头上,还有实绩上宣布:
他已经摆脱了“华语乐坛新生代第一名”,而是往着更广大的“华语乐坛”这个范畴进军了。
哎,某方面想想还有些可惜。
有些别人各种追求的称号吧,还没用几天呢,叶青坐实后就又换掉了。
那也不知道,这之后,还会不会有人捡起来这个称号安在自己头上呢...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59550/153991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