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78节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去祠堂,我心慌得很,想给隆禧和阿娆上一炷香。”娜仁手尖冰冰凉,捧着茶碗仿佛好些了,热意却只浮在表面。
福宽听了,并不敢拦,忙道:“奴才这便去预备。”
小祠堂中只供奉着隆禧和阿娆的牌位,却称得上是这王府中顶顶重要的地方,即便留恒不在京中,也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一行人撑伞顶着暴雨来到,福宽先用火折子将小祠堂内的蜡烛点燃,然后从案上捧起香匣,奉与娜仁。
一步入祠堂,便有淡淡的沉檀香萦绕在鼻尖,娜仁心中莫名安定了几分,从福宽手上取了香,在蜡烛上引燃,然后冲着隆禧和阿娆的牌位拜了拜,却未祈求什么,或是转身出去,而是脱了鞋,盘膝在祠堂内的跪墩上坐下了。
这本是留恒素日在祠堂内静心跪香的地方,这会娜仁这样坐上去,福宽却也不敢制止,只从祠堂中出来,挥退了廊下王府中的小厮侍女,然后自己也恭敬地候在门外,并未再入内。
娜仁着实在小祠堂中坐了许久,久到那一炷香燃到底部,香灰散落在香炉碗中,鼻间的香气愈重,娜仁的头脑越清醒。
良久,她轻轻道:“若你们真的在天有灵,保佑恒儿吧。”
如此又过了一旬左右,康熙收到地方急信,展开之后眉心紧蹙,神情复杂,静默许久。
彼时他正在永寿宫里,观他的面色,娜仁也有些急了,“这是怎么了?”
“……大江发了水患,”康熙甫一开口,没等他说完,娜仁便急了,“恒儿如何?”
第160章
“阿姐你莫要着急,听朕说完。”康熙道:“索性水灾并不严重,只有一小段风浪迅猛,水涌到岸上,却并未祸及民居。恒儿……”
他说着,眉心蹙起,娜仁愈发提起心来,却听他道:“恒儿彼时正在那一段中,他们的船被风浪冲了个正着,万幸的是船没翻,人也没事,只是被风浪带失了方向。”
娜仁微微松了口气,又追问:“然后呢?”
康熙展信向下看去,展眉一笑,似有些庆幸,“幸而咱们恒儿也是在南边住了两年,对那边的风物山水还有些熟悉,素日又喜欢行走于各大宫观间。他认出那边的山,沿着水路靠岸后,便到那山上的道观请人医治伤员,又向官府报信,如今人已在苏州城中了。”
这是飞鸽传书,但纵然如此送来也用了一旬多的日子,娜仁掐着日子一算,又对着信上的日子,留恒遇到水灾在风浪中茫然不知方位的那日,可不就是她在纯亲王府上香的日子。
康熙俨然也想起这一回事,轻舒一口气,道:“也许真是隆禧在天之灵,保佑他这唯一的儿子吧。”
“这太玄观,我仿佛在哪里听过。”娜仁瞥了一眼信上只被提及一次的宫观,蹙眉细想,但因她方才情绪起落太猛,这会脑子里晕乎乎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原本几近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这会也不知被抛到哪里去了。
还是琼枝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咱们小王爷和陈姑娘初遇的那道观吗?厚礼您还封了香油钱,叫冬葵遣人到南边去,千里迢迢的,就为了这点子事。”
“这阴差阳错,倒也是缘分。”娜仁一时啼笑皆非,只道:“这太玄观和恒儿,可真是命里的缘分。”
这会她倒是都想起来的,缓缓道:“听楚卿说,那道观偏远得很,等闲人不知道也不会去拜,那一片的山也险峻,寻常少有人至。若不是恒儿识得那路……”
“后果不堪设想。”康熙一手紧紧攥拳又松开,闭了闭眼,满是庆幸地道:“好在如今没事,不然待百年之后……”他抿了抿唇,“朕如何有颜面去见隆禧。”
娜仁未语。
好在留恒没事,迎亲的队伍也没大事,众人休整一番,修好了船,按照原定计划,照样迎亲、回京。
京中一切已经安排妥当,吉日将至,留恒只来得及入宫一趟报了平安,按规矩应该先去太皇太后宫里,太后和康熙、娜仁都在。
看出娜仁按捺不住,太皇太后并未多留,只简单说了两句话,确定留恒还活蹦乱跳的,便道:“随你娘娘去永寿宫吧,她可着急坏了。就你出事那几日,她在京中也魂不守舍的,那天分明那样大的雨,偏要出宫到王府去,给你阿玛和额娘上了香,也是赶巧了,偏生就是那一日你们遇到了风浪。可见这世间许多的事,哪里是人说得清的啊。”
留恒一愣,忙看向娜仁,从她面上也看不出什么,他只能收回目光,起身向太皇太后行礼告退。
永寿宫里,留恒难得絮叨,仔细将那日遇到风浪之后的应对说与娜仁。知道他是为了叫自己安心,娜仁心里觉着熨帖,也仔细听着,越听越觉着凶险。
就这样的状况,人只有伤没有亡,船还没烂,真是上天保佑了。
留恒倒是看不出什么庆幸或者劫后余生的欢喜,只平静地与娜仁道:“那日我们上山后,太玄观的观主说我命劫已过,此后一生,无论如何境遇,必定平安顺遂。”
“命劫?”娜仁微微拧眉,“这话你没与我说过。”
留恒笑了,“本来不知是真是假有没有着落的事情,何必说与您知道,平白叫您跟着担忧。”
但在娜仁的目光下,他还是无奈地道:“是秦观主说,我命格奇特,或许本就是定数之外的变数,变数相牵,环环相扣,我是其中的一环,若能平安度过命劫,便不算是变数,而是定数了。”
娜仁听了,长久沉吟未语。
如果留恒是变数的话,那她又何尝不是呢?
命劫……真算起来,她身上能算得上命劫的,也就是当年挡的那一箭了。
她挡箭的时候,没有自己能够活下来的把握,是生是死全凭天命,也算是一劫了。
这些东西她不想深思,或者说抵触深思。
要说变数,只她这一双蝴蝶翅膀挥舞起来带来的变数就太多了,如果各个都要细算,这些个浪花聚到一起,能形成什么、影响到什么,谁都不知道,包括娜仁自己。
见她如此,留恒便略过这一个不谈,只与娜仁说起成亲那日的事宜来。
娜仁说道:“你皇伯父的意思,是我们两个出宫去,老祖宗上了年岁不好折腾,太后去却是可以的。你阿玛和阿娘都不在了,成亲宴的牌面却要撑起来,不能比旁人弱。亲王成婚,正经算起来,场面应当比皇子阿哥们都强,只弱于太子。”
“娘娘。”留恒略感无奈,道:“您知道我不求这个。”
娜仁摇摇头,语重心长地道:“你不求,不代表你皇伯父和我不求。你已经娶了楚卿,他们没有任何威胁,那么应当属于你的、你应当有的,便半分都不能差了!总要叫外人都知道,纯亲王功绩深厚,简在帝心,是他们都招惹不起的。何况你的媳妇的出身在那里,婚宴的场面越大,对她越好,她日后在京中行走,也更有底气些。”
言及此处,娜仁轻嗤一声,不屑地讽笑道:“这京师里的人啊,就是这些事,无趣得很,也罢了吧。”
留恒道:“楚卿心志坚定,又身为亲王妃,她在京中行走,不会遇到什么苦难的。真有人言语为难,也不会是她的对手。”
“莫非楚卿牙尖嘴利?”娜仁有些兴奋,又道:“上次见也没看出来啊。”
留恒似乎轻笑一下,“您往后就知道了。”
比起牙尖嘴利地顶回去,有时候,被人无视的感觉,对于挑衅挤兑的人来说才是最难受的。
何况人家还不单单是无视你,人家是傲视你,根本不把比当一回事。
本来位卑者抓到位尊者的“卑”处嘲讽,自然是位尊者越当回事,自己心中越得意。但人家不仅不当回事,人家把你都不当回事,这样的感觉……扎心啊!
这都是后话不谈,只说留恒与楚卿成亲当日,圣驾驾临,同行的还有太后与皇贵妃,三位同行,依仗绵延,竟将王府门前的半条街都占去,旁人家的马车也只能退避,皇上与皇贵妃又为“高堂”受了亲王与新妇一拜。
与此对比之下,皇子公主倾巢而出参加婚宴,竟也不算什么了。
经此一回,整个京师对纯亲王的“简在帝心”算是有了清晰的认知。
婚宴当日,留恒与楚卿向康熙与娜仁行了礼,没等起身进行下一项,跪在那里,留恒忽然正色对着娜仁又行一礼,恳切地道:“多年来照拂教养之恩,留恒万不敢忘。此一拜,愿娘娘身体康健、事事顺心,得百年之福,享高堂之乐。”
“……好。”娜仁倾身扶他起来,笑眼看着他,“我也算是对得起你阿玛和你阿娘了,去吧,往后和楚卿好好的。你自己求来的婚事,自己求来的妻子,要好生待她。”
留恒尽数应着,“娘娘放心。”
娘娘算是尊称,娜仁身边几乎所有人,都会这样叫她,便是太皇太后、太后乃至康熙,偶尔也会打趣般地喊她“娘娘”。
但唯独一个留恒,他的“娘娘”,和旁人是不一样的。
娜仁从他牙牙学语听到如今他与人携手拜堂,二十几年,其中的寓意与情感,并不是皇贵妃娘娘或是慧娘娘所能够代表的。
她是真的把这个孩子,捧在手心上,一点点地呵护长大,在宫里倾尽所有心血照顾他、保护他,将他当成和皎皎一样的心尖尖。
性格与观念使然,她不会如佛拉娜她们一般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一切,也不会向留恒或者皎皎表露自己为他们做了多少、付出多少。
但留恒和皎皎都知道、都懂得。
或许这世间最美好的默契,就是她不会叫留恒“我儿”,留恒不会叫她“额娘”,但彼此,心知肚明。
留恒成婚之后,很快便是南巡,他赫然随行在列。
楚卿刚刚适应了京中的生活,便要跟随圣驾南巡。虽然南边对她来说是比京中更熟悉的地方,但跟随圣驾更有许多规矩礼节需要注意,福宽在对她进行短期快速培训,她吸收得很快,但毕竟急促,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上路之时心中难免不安。
她平时表情不多,不安也不会在面上流露出来。但娜仁也是在留恒身上磨练多年的,楚卿的情绪她看得清楚,只笑着道:“你跟着我,万事有我呢,无妨。”
楚卿一颗心落了地,轻轻道:“我知道了。”
但预想之中的,在江南玩个尽兴,偷溜出行宫带着侍卫在楚卿和留恒的引导下逛遍大街小巷并没有出现。
太子病了,在德州的时候,病得……算是很重吧。
至少朝野惊动,人心浮动。
第161章
江南之地,烟雨朦胧、风柳温柔。便是寂寥凉薄的秋雨,在这遍是吴侬软语的南地仿佛都变得温和起来。
坐在行宫别馆中,娜仁听着外头的雨声,笑了, “这若是在京里,北风一刮,大雨倾盆,下得不知有多猛烈。这南边的雨啊,到了秋天也是这样温温和和的淅淅沥沥地下,瞧外头水汽朦胧,倒不失为一景。”
楚卿便坐在她所在罗汉榻的另一方,倒不显拘束,神情平静淡然,看起来又自然放松,可见是混熟了的。此时闻娜仁所言,便轻声道:“是今年的雨好,记得去岁此时,我们自离苏州上京,刚刚上船便逢倾盆大雨连下了四五日,把人困在驿馆里,动也动不得。”
“那倒是来得巧了。”娜仁拄着下巴细听着雨声,微微眯着眼,楚卿见状便起身,抖抖衣袖,行至琴案前。
太福晋留下的燕双被娜仁保存得好好的,因她常抚,琴音也准,并不必调音。楚卿轻轻拨弄两下琴弦,然后眉目似是微舒,如冰雪初化,一双眼眸幽深神秘,叫人见了便移不开眼眼球。
琴音泠泠,清越动听,轻缓时叫人莫名联想到溪水潺潺,激昂处又如塞外风沙,激烈凌冽扑人面。
这处院落位置极好,正坐落在这别苑的花园中,仅隔着一道月亮门与数丛幽竹,便轻易可见一处汉白玉铺底的水池,听闻夏日时一池荷花婀娜亭亭、芬芳馥郁,粉红者娇艳夺目、玉白者皎洁出尘,亭亭玉立于一池幽碧静水之上,间与玉盘般的碧叶交错,乃是江南一景。
此时已处秋日,荷花枯败,但池水仍在,连续几日细雨绵绵,那水面上酝酿着水雾,烟雨朦胧,倒真有些下江南的意思。
娜仁正坐在窗下,转头一看便能见到外面的风物美景,此时却觉着往日怎么看都看不厌的优美景色,比不过楚卿的一双眸子。
眸中不含秋水、不算盈盈含情,但神秘幽深、目光悠远,叫人仿佛能够从中窥见万年不变的神秘雪山,又似乎是亘古不变挺拔屹立的绵延青山。
当她静静地注视着面前人的时候,仿佛寒冬大雪凌冽迎面,又仿佛是空山新雨后的清新与生机。
分明面容并不出众,但即便见惯了美人的娜仁,对于楚卿的容颜,也绝对说不出一个“丑”字。
楚卿是很擅琴的,娜仁有时候觉得,是不是她们这些前朝大族后人都都擅长抚琴,太福晋是、清梨是、楚卿亦是,便是当年的阿娆,她曾因家族间倾轧斗争不得不栖身歌舞坊,以歌女身份保己身平安,在京师中着实是有些名气的。后来隆禧逝世,阿娆独自在亲王府里养胎的那段日子,能寄托愁思的,也唯有一床琴了。
皎皎的琴曾受过他不少指教,娜仁清楚皎皎的水平,自然也清楚阿娆的水平。
但如果仔细算来,只怕是身份使然。
向来名门贵女讲究琴棋书画精通,这群人家中即便败落,只要还有一点条件,都不会放弃对孩子的培养,何况石太福晋和清梨家中当年并不算败落,又对她们另有期许,自然是倾尽资源地培养。
便说如今,京师中满洲贵族女子,也讲究起学习琴棋书画来,如今几位皇子福晋,从太子妃、大福晋、三福晋到四福晋,这几个都算是京中第一流的女子,对琴棋书画也有些研究。
也不知,究竟是满人征服了天下,还是汉文化征服了满人。
娜仁微微垂眸,盯着手腕上那一串颜色殷红的南红玛瑙珠,神情莫名凉薄。
楚卿正好瞥见她这个眼神,手上勾弦的动作一顿,原本流畅的琴音也微微一滞。
见娜仁抬头看来,楚卿索性按住琴弦,抬头看了一眼,轻声道:“八公主来了。”
“哦?她怎么来了?”娜仁闻声,扭过头一看,果然是皎茵,她身着碧绿的披风,里头应是汉人样式上下两截的衣裳,依稀见到下搭的是玉色百褶裙,在三四个宫人的簇拥下沿着回廊疾步行来,一个嬷嬷撑着一把大油纸伞行在外侧,为皎茵挡去风雨。
福宽听了,并不敢拦,忙道:“奴才这便去预备。”
小祠堂中只供奉着隆禧和阿娆的牌位,却称得上是这王府中顶顶重要的地方,即便留恒不在京中,也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一行人撑伞顶着暴雨来到,福宽先用火折子将小祠堂内的蜡烛点燃,然后从案上捧起香匣,奉与娜仁。
一步入祠堂,便有淡淡的沉檀香萦绕在鼻尖,娜仁心中莫名安定了几分,从福宽手上取了香,在蜡烛上引燃,然后冲着隆禧和阿娆的牌位拜了拜,却未祈求什么,或是转身出去,而是脱了鞋,盘膝在祠堂内的跪墩上坐下了。
这本是留恒素日在祠堂内静心跪香的地方,这会娜仁这样坐上去,福宽却也不敢制止,只从祠堂中出来,挥退了廊下王府中的小厮侍女,然后自己也恭敬地候在门外,并未再入内。
娜仁着实在小祠堂中坐了许久,久到那一炷香燃到底部,香灰散落在香炉碗中,鼻间的香气愈重,娜仁的头脑越清醒。
良久,她轻轻道:“若你们真的在天有灵,保佑恒儿吧。”
如此又过了一旬左右,康熙收到地方急信,展开之后眉心紧蹙,神情复杂,静默许久。
彼时他正在永寿宫里,观他的面色,娜仁也有些急了,“这是怎么了?”
“……大江发了水患,”康熙甫一开口,没等他说完,娜仁便急了,“恒儿如何?”
第160章
“阿姐你莫要着急,听朕说完。”康熙道:“索性水灾并不严重,只有一小段风浪迅猛,水涌到岸上,却并未祸及民居。恒儿……”
他说着,眉心蹙起,娜仁愈发提起心来,却听他道:“恒儿彼时正在那一段中,他们的船被风浪冲了个正着,万幸的是船没翻,人也没事,只是被风浪带失了方向。”
娜仁微微松了口气,又追问:“然后呢?”
康熙展信向下看去,展眉一笑,似有些庆幸,“幸而咱们恒儿也是在南边住了两年,对那边的风物山水还有些熟悉,素日又喜欢行走于各大宫观间。他认出那边的山,沿着水路靠岸后,便到那山上的道观请人医治伤员,又向官府报信,如今人已在苏州城中了。”
这是飞鸽传书,但纵然如此送来也用了一旬多的日子,娜仁掐着日子一算,又对着信上的日子,留恒遇到水灾在风浪中茫然不知方位的那日,可不就是她在纯亲王府上香的日子。
康熙俨然也想起这一回事,轻舒一口气,道:“也许真是隆禧在天之灵,保佑他这唯一的儿子吧。”
“这太玄观,我仿佛在哪里听过。”娜仁瞥了一眼信上只被提及一次的宫观,蹙眉细想,但因她方才情绪起落太猛,这会脑子里晕乎乎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原本几近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这会也不知被抛到哪里去了。
还是琼枝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咱们小王爷和陈姑娘初遇的那道观吗?厚礼您还封了香油钱,叫冬葵遣人到南边去,千里迢迢的,就为了这点子事。”
“这阴差阳错,倒也是缘分。”娜仁一时啼笑皆非,只道:“这太玄观和恒儿,可真是命里的缘分。”
这会她倒是都想起来的,缓缓道:“听楚卿说,那道观偏远得很,等闲人不知道也不会去拜,那一片的山也险峻,寻常少有人至。若不是恒儿识得那路……”
“后果不堪设想。”康熙一手紧紧攥拳又松开,闭了闭眼,满是庆幸地道:“好在如今没事,不然待百年之后……”他抿了抿唇,“朕如何有颜面去见隆禧。”
娜仁未语。
好在留恒没事,迎亲的队伍也没大事,众人休整一番,修好了船,按照原定计划,照样迎亲、回京。
京中一切已经安排妥当,吉日将至,留恒只来得及入宫一趟报了平安,按规矩应该先去太皇太后宫里,太后和康熙、娜仁都在。
看出娜仁按捺不住,太皇太后并未多留,只简单说了两句话,确定留恒还活蹦乱跳的,便道:“随你娘娘去永寿宫吧,她可着急坏了。就你出事那几日,她在京中也魂不守舍的,那天分明那样大的雨,偏要出宫到王府去,给你阿玛和额娘上了香,也是赶巧了,偏生就是那一日你们遇到了风浪。可见这世间许多的事,哪里是人说得清的啊。”
留恒一愣,忙看向娜仁,从她面上也看不出什么,他只能收回目光,起身向太皇太后行礼告退。
永寿宫里,留恒难得絮叨,仔细将那日遇到风浪之后的应对说与娜仁。知道他是为了叫自己安心,娜仁心里觉着熨帖,也仔细听着,越听越觉着凶险。
就这样的状况,人只有伤没有亡,船还没烂,真是上天保佑了。
留恒倒是看不出什么庆幸或者劫后余生的欢喜,只平静地与娜仁道:“那日我们上山后,太玄观的观主说我命劫已过,此后一生,无论如何境遇,必定平安顺遂。”
“命劫?”娜仁微微拧眉,“这话你没与我说过。”
留恒笑了,“本来不知是真是假有没有着落的事情,何必说与您知道,平白叫您跟着担忧。”
但在娜仁的目光下,他还是无奈地道:“是秦观主说,我命格奇特,或许本就是定数之外的变数,变数相牵,环环相扣,我是其中的一环,若能平安度过命劫,便不算是变数,而是定数了。”
娜仁听了,长久沉吟未语。
如果留恒是变数的话,那她又何尝不是呢?
命劫……真算起来,她身上能算得上命劫的,也就是当年挡的那一箭了。
她挡箭的时候,没有自己能够活下来的把握,是生是死全凭天命,也算是一劫了。
这些东西她不想深思,或者说抵触深思。
要说变数,只她这一双蝴蝶翅膀挥舞起来带来的变数就太多了,如果各个都要细算,这些个浪花聚到一起,能形成什么、影响到什么,谁都不知道,包括娜仁自己。
见她如此,留恒便略过这一个不谈,只与娜仁说起成亲那日的事宜来。
娜仁说道:“你皇伯父的意思,是我们两个出宫去,老祖宗上了年岁不好折腾,太后去却是可以的。你阿玛和阿娘都不在了,成亲宴的牌面却要撑起来,不能比旁人弱。亲王成婚,正经算起来,场面应当比皇子阿哥们都强,只弱于太子。”
“娘娘。”留恒略感无奈,道:“您知道我不求这个。”
娜仁摇摇头,语重心长地道:“你不求,不代表你皇伯父和我不求。你已经娶了楚卿,他们没有任何威胁,那么应当属于你的、你应当有的,便半分都不能差了!总要叫外人都知道,纯亲王功绩深厚,简在帝心,是他们都招惹不起的。何况你的媳妇的出身在那里,婚宴的场面越大,对她越好,她日后在京中行走,也更有底气些。”
言及此处,娜仁轻嗤一声,不屑地讽笑道:“这京师里的人啊,就是这些事,无趣得很,也罢了吧。”
留恒道:“楚卿心志坚定,又身为亲王妃,她在京中行走,不会遇到什么苦难的。真有人言语为难,也不会是她的对手。”
“莫非楚卿牙尖嘴利?”娜仁有些兴奋,又道:“上次见也没看出来啊。”
留恒似乎轻笑一下,“您往后就知道了。”
比起牙尖嘴利地顶回去,有时候,被人无视的感觉,对于挑衅挤兑的人来说才是最难受的。
何况人家还不单单是无视你,人家是傲视你,根本不把比当一回事。
本来位卑者抓到位尊者的“卑”处嘲讽,自然是位尊者越当回事,自己心中越得意。但人家不仅不当回事,人家把你都不当回事,这样的感觉……扎心啊!
这都是后话不谈,只说留恒与楚卿成亲当日,圣驾驾临,同行的还有太后与皇贵妃,三位同行,依仗绵延,竟将王府门前的半条街都占去,旁人家的马车也只能退避,皇上与皇贵妃又为“高堂”受了亲王与新妇一拜。
与此对比之下,皇子公主倾巢而出参加婚宴,竟也不算什么了。
经此一回,整个京师对纯亲王的“简在帝心”算是有了清晰的认知。
婚宴当日,留恒与楚卿向康熙与娜仁行了礼,没等起身进行下一项,跪在那里,留恒忽然正色对着娜仁又行一礼,恳切地道:“多年来照拂教养之恩,留恒万不敢忘。此一拜,愿娘娘身体康健、事事顺心,得百年之福,享高堂之乐。”
“……好。”娜仁倾身扶他起来,笑眼看着他,“我也算是对得起你阿玛和你阿娘了,去吧,往后和楚卿好好的。你自己求来的婚事,自己求来的妻子,要好生待她。”
留恒尽数应着,“娘娘放心。”
娘娘算是尊称,娜仁身边几乎所有人,都会这样叫她,便是太皇太后、太后乃至康熙,偶尔也会打趣般地喊她“娘娘”。
但唯独一个留恒,他的“娘娘”,和旁人是不一样的。
娜仁从他牙牙学语听到如今他与人携手拜堂,二十几年,其中的寓意与情感,并不是皇贵妃娘娘或是慧娘娘所能够代表的。
她是真的把这个孩子,捧在手心上,一点点地呵护长大,在宫里倾尽所有心血照顾他、保护他,将他当成和皎皎一样的心尖尖。
性格与观念使然,她不会如佛拉娜她们一般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一切,也不会向留恒或者皎皎表露自己为他们做了多少、付出多少。
但留恒和皎皎都知道、都懂得。
或许这世间最美好的默契,就是她不会叫留恒“我儿”,留恒不会叫她“额娘”,但彼此,心知肚明。
留恒成婚之后,很快便是南巡,他赫然随行在列。
楚卿刚刚适应了京中的生活,便要跟随圣驾南巡。虽然南边对她来说是比京中更熟悉的地方,但跟随圣驾更有许多规矩礼节需要注意,福宽在对她进行短期快速培训,她吸收得很快,但毕竟急促,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上路之时心中难免不安。
她平时表情不多,不安也不会在面上流露出来。但娜仁也是在留恒身上磨练多年的,楚卿的情绪她看得清楚,只笑着道:“你跟着我,万事有我呢,无妨。”
楚卿一颗心落了地,轻轻道:“我知道了。”
但预想之中的,在江南玩个尽兴,偷溜出行宫带着侍卫在楚卿和留恒的引导下逛遍大街小巷并没有出现。
太子病了,在德州的时候,病得……算是很重吧。
至少朝野惊动,人心浮动。
第161章
江南之地,烟雨朦胧、风柳温柔。便是寂寥凉薄的秋雨,在这遍是吴侬软语的南地仿佛都变得温和起来。
坐在行宫别馆中,娜仁听着外头的雨声,笑了, “这若是在京里,北风一刮,大雨倾盆,下得不知有多猛烈。这南边的雨啊,到了秋天也是这样温温和和的淅淅沥沥地下,瞧外头水汽朦胧,倒不失为一景。”
楚卿便坐在她所在罗汉榻的另一方,倒不显拘束,神情平静淡然,看起来又自然放松,可见是混熟了的。此时闻娜仁所言,便轻声道:“是今年的雨好,记得去岁此时,我们自离苏州上京,刚刚上船便逢倾盆大雨连下了四五日,把人困在驿馆里,动也动不得。”
“那倒是来得巧了。”娜仁拄着下巴细听着雨声,微微眯着眼,楚卿见状便起身,抖抖衣袖,行至琴案前。
太福晋留下的燕双被娜仁保存得好好的,因她常抚,琴音也准,并不必调音。楚卿轻轻拨弄两下琴弦,然后眉目似是微舒,如冰雪初化,一双眼眸幽深神秘,叫人见了便移不开眼眼球。
琴音泠泠,清越动听,轻缓时叫人莫名联想到溪水潺潺,激昂处又如塞外风沙,激烈凌冽扑人面。
这处院落位置极好,正坐落在这别苑的花园中,仅隔着一道月亮门与数丛幽竹,便轻易可见一处汉白玉铺底的水池,听闻夏日时一池荷花婀娜亭亭、芬芳馥郁,粉红者娇艳夺目、玉白者皎洁出尘,亭亭玉立于一池幽碧静水之上,间与玉盘般的碧叶交错,乃是江南一景。
此时已处秋日,荷花枯败,但池水仍在,连续几日细雨绵绵,那水面上酝酿着水雾,烟雨朦胧,倒真有些下江南的意思。
娜仁正坐在窗下,转头一看便能见到外面的风物美景,此时却觉着往日怎么看都看不厌的优美景色,比不过楚卿的一双眸子。
眸中不含秋水、不算盈盈含情,但神秘幽深、目光悠远,叫人仿佛能够从中窥见万年不变的神秘雪山,又似乎是亘古不变挺拔屹立的绵延青山。
当她静静地注视着面前人的时候,仿佛寒冬大雪凌冽迎面,又仿佛是空山新雨后的清新与生机。
分明面容并不出众,但即便见惯了美人的娜仁,对于楚卿的容颜,也绝对说不出一个“丑”字。
楚卿是很擅琴的,娜仁有时候觉得,是不是她们这些前朝大族后人都都擅长抚琴,太福晋是、清梨是、楚卿亦是,便是当年的阿娆,她曾因家族间倾轧斗争不得不栖身歌舞坊,以歌女身份保己身平安,在京师中着实是有些名气的。后来隆禧逝世,阿娆独自在亲王府里养胎的那段日子,能寄托愁思的,也唯有一床琴了。
皎皎的琴曾受过他不少指教,娜仁清楚皎皎的水平,自然也清楚阿娆的水平。
但如果仔细算来,只怕是身份使然。
向来名门贵女讲究琴棋书画精通,这群人家中即便败落,只要还有一点条件,都不会放弃对孩子的培养,何况石太福晋和清梨家中当年并不算败落,又对她们另有期许,自然是倾尽资源地培养。
便说如今,京师中满洲贵族女子,也讲究起学习琴棋书画来,如今几位皇子福晋,从太子妃、大福晋、三福晋到四福晋,这几个都算是京中第一流的女子,对琴棋书画也有些研究。
也不知,究竟是满人征服了天下,还是汉文化征服了满人。
娜仁微微垂眸,盯着手腕上那一串颜色殷红的南红玛瑙珠,神情莫名凉薄。
楚卿正好瞥见她这个眼神,手上勾弦的动作一顿,原本流畅的琴音也微微一滞。
见娜仁抬头看来,楚卿索性按住琴弦,抬头看了一眼,轻声道:“八公主来了。”
“哦?她怎么来了?”娜仁闻声,扭过头一看,果然是皎茵,她身着碧绿的披风,里头应是汉人样式上下两截的衣裳,依稀见到下搭的是玉色百褶裙,在三四个宫人的簇拥下沿着回廊疾步行来,一个嬷嬷撑着一把大油纸伞行在外侧,为皎茵挡去风雨。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62311/164725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