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推荐阅读:那晚那句安、风吹云霭、愿望、橘色青春、不会吧?!恶魔爱上肥宅了?!、玩具-一封献给世人的信、想死的时候就想起我吧、不曾失恋、佐和与浅野(GL)、你是暗夜中的灯火、
刘阁老乜他一眼,委屈巴巴地抱着一个饼子上轿。
大臣们送刘阁老上轿子,因为刘阁老手里的饼子,猛地吞咽唾沫,吓得刘阁老拿着饼子的手哆嗦一下。
“起轿!”“起轿!”轿夫们喊着话,稳稳地抬起来轿子,两排家丁在前面开路,一路直奔皇宫而来。
这个时候,小娃娃皇上也正在用膳。徐景珩不放心三位阁老和太皇太后的谈判,也留下来,老师们伴读们玩伴们都一起吃晚饭。
说起来大明皇帝的膳食,那就是一把辛酸泪。大明皇帝的吃食,是光禄寺准备。光禄寺管着御膳、筵席之类事务,地位可着实不低,在大明贵为“小九卿”之一,光禄寺的主管者称为光禄寺卿,从三品。
光禄寺是一个大肥缺,无他,真正的肥的流油,据说那光禄寺养的蚂蚁,都长的跟猪一样。可是,光禄寺做的饭菜是人都不爱吃,无他,实在是难吃。
明朝官员都说:“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
大明老百姓说,光禄寺给皇上吃的“御膳”,根本没什么山珍海味稀奇东西,大鱼大肉,猛烧猛煮猛加调料,要有什么味道?毒不死人就行。
“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的文章,武库司的刀枪,光禄寺的茶汤,太医院的药方。可见光禄寺饭菜的难吃程度,在整个京城都出了名。
就这光禄寺越来越糟的做菜水平,历代皇上能受得了吗?祖宗之法啊。到了先皇的时候,先皇荒唐顽劣,那么折腾要盖豹房,就是嫌弃乾清宫又破又旧又闷,这比住还重要的吃,当然更不能忍。
豹房里头有专门的小厨房,有专门请的大厨。到了小娃娃做皇帝,他爹疼他,阁老们疼他,锦衣卫东西厂他祖母他娘都疼他,那就在乾清宫设置一个小厨房吧,以后光禄寺,只负责宴席!
今儿个一起用膳的人多。米面食:八宝馒头、攒馅馒头、芝麻烧饼……白切面、水晶饭……八大碗。
肉食:烧鹅、清蒸鸡、暴腌鸡……清蒸肉、鲟鳇鲊、蒸鱼、猪耳脆……八大碗。
汤品:牡丹头汤、猪肉龙松汤、牛奶汤。
荤素搭配、香气四溢、馋的人流口水。刘阁老一路上思考很多,一来一看一闻,好嘛,我先吃吧。刘阁老当即抱着他无法下咽的饼子,喝汤用菜吃肉。
食不言寝不语。小娃娃好奇地看一眼刘阁老,继续奋斗自己的牛奶汤。
德高望重的刘阁老坐在皇上左侧,瞧着皇上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就感觉今儿可以多吃一碗饭。再瞧着徐景珩的冷眼,更吃的香。
丝竹声悠扬,八个玩伴不敢说话,专心吃饭。老师伴读们都是人精儿更不说话,更专心吃。
小娃娃奋斗完奶汤,眼瞅膳房新出的糟瓜茄,要吃。徐景珩给他盛一碗水晶饭,舀一勺烧鹅丁,喂他,他嘴巴张大吃饭,眼睛还看着糟瓜茄。
光禄寺不再一家独大后,“甜食房”、“酒醋面局”等等机构都开始冒头,御酒房腌制的糟瓜茄,甜食房造的丝窝虎眼糖,都是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食谱传到民间,北京城的老百姓都夸。
小娃娃偷偷跑膳房尝过一次后,就一直惦记。可是腌制的东西他这个岁数如何能吃?
可是越不给他吃,他越想吃,自己吃饭动作稳当后,他就对别人吃的饭有了兴趣,标准的“隔锅饭香”。
可是徐景珩喂他,他又习惯性“乖乖”地吃饭。刘阁老看一眼皇上的小动作,尤其皇上对徐景珩的亲近之情,想起来其他三位阁老和太皇太后的谈判,心里头五味具杂,只想一想自己的年纪,转眼又想开了,开开心心蹭饭。
一顿饭结束,清盘。刘阁老笑哈哈地和皇上散步,好奇地问:“臣家里做的糟瓜茄,怎么都没有宫里面的味道?就缺那么一丢丢,说不清。”
小娃娃立马接口:“瓜茄等物,每五斤,盐十两,和糟拌匀。用铜钱五十文,逐层铺上,经十日取钱,不用别换糟,入瓶收久,翠色如新。”
“要严格份量,不能多或者少啊。”
刘阁老郑重点头:“皇上说的对。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就是这样,不能多或者少,要正正好。”
“然也,然也。”小娃娃装大人,治大国他不懂,烹小献他更不懂,但他摇头晃脑的架势有模有样。
刘阁老因为皇上的模样更开心,君臣说着话儿,其乐融融。
同一时间,湖北兴王府,兴王修道打坐三天出关,还非要“茹素”——掺上荤油、猪血煮的素菜四样,一边吃一边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同一时间,大同府的迁移队伍,在临时搭起来的帐篷里,蹲在地上捧着粗瓷大碗糊弄一下肚子,手里的粗麦大饼硬的比石头,碗里淅淅沥沥的几粒米,汤水清的可以当镜子。
同一时间,保定府,因为县令“胃疼”晕倒,告状暂停的五牛庄狗蛋等人,不得不找到县城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一群汉子挤在柴房里,大口用着家里婆娘做的窝窝头,期待明天县令病情好转,接了状子。
同一时间,紫禁城清宁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和三位阁老的谈判正激烈。
太皇太后怒目而向,声音森冷森冷。
“三位阁老说,皇帝不缺银子花,我不认同。除了户部每月给的五万两,东厂做海贸赚的银子,三分之二交给国库,皇帝的私库只留三分之一。
--
大臣们送刘阁老上轿子,因为刘阁老手里的饼子,猛地吞咽唾沫,吓得刘阁老拿着饼子的手哆嗦一下。
“起轿!”“起轿!”轿夫们喊着话,稳稳地抬起来轿子,两排家丁在前面开路,一路直奔皇宫而来。
这个时候,小娃娃皇上也正在用膳。徐景珩不放心三位阁老和太皇太后的谈判,也留下来,老师们伴读们玩伴们都一起吃晚饭。
说起来大明皇帝的膳食,那就是一把辛酸泪。大明皇帝的吃食,是光禄寺准备。光禄寺管着御膳、筵席之类事务,地位可着实不低,在大明贵为“小九卿”之一,光禄寺的主管者称为光禄寺卿,从三品。
光禄寺是一个大肥缺,无他,真正的肥的流油,据说那光禄寺养的蚂蚁,都长的跟猪一样。可是,光禄寺做的饭菜是人都不爱吃,无他,实在是难吃。
明朝官员都说:“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
大明老百姓说,光禄寺给皇上吃的“御膳”,根本没什么山珍海味稀奇东西,大鱼大肉,猛烧猛煮猛加调料,要有什么味道?毒不死人就行。
“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的文章,武库司的刀枪,光禄寺的茶汤,太医院的药方。可见光禄寺饭菜的难吃程度,在整个京城都出了名。
就这光禄寺越来越糟的做菜水平,历代皇上能受得了吗?祖宗之法啊。到了先皇的时候,先皇荒唐顽劣,那么折腾要盖豹房,就是嫌弃乾清宫又破又旧又闷,这比住还重要的吃,当然更不能忍。
豹房里头有专门的小厨房,有专门请的大厨。到了小娃娃做皇帝,他爹疼他,阁老们疼他,锦衣卫东西厂他祖母他娘都疼他,那就在乾清宫设置一个小厨房吧,以后光禄寺,只负责宴席!
今儿个一起用膳的人多。米面食:八宝馒头、攒馅馒头、芝麻烧饼……白切面、水晶饭……八大碗。
肉食:烧鹅、清蒸鸡、暴腌鸡……清蒸肉、鲟鳇鲊、蒸鱼、猪耳脆……八大碗。
汤品:牡丹头汤、猪肉龙松汤、牛奶汤。
荤素搭配、香气四溢、馋的人流口水。刘阁老一路上思考很多,一来一看一闻,好嘛,我先吃吧。刘阁老当即抱着他无法下咽的饼子,喝汤用菜吃肉。
食不言寝不语。小娃娃好奇地看一眼刘阁老,继续奋斗自己的牛奶汤。
德高望重的刘阁老坐在皇上左侧,瞧着皇上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就感觉今儿可以多吃一碗饭。再瞧着徐景珩的冷眼,更吃的香。
丝竹声悠扬,八个玩伴不敢说话,专心吃饭。老师伴读们都是人精儿更不说话,更专心吃。
小娃娃奋斗完奶汤,眼瞅膳房新出的糟瓜茄,要吃。徐景珩给他盛一碗水晶饭,舀一勺烧鹅丁,喂他,他嘴巴张大吃饭,眼睛还看着糟瓜茄。
光禄寺不再一家独大后,“甜食房”、“酒醋面局”等等机构都开始冒头,御酒房腌制的糟瓜茄,甜食房造的丝窝虎眼糖,都是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食谱传到民间,北京城的老百姓都夸。
小娃娃偷偷跑膳房尝过一次后,就一直惦记。可是腌制的东西他这个岁数如何能吃?
可是越不给他吃,他越想吃,自己吃饭动作稳当后,他就对别人吃的饭有了兴趣,标准的“隔锅饭香”。
可是徐景珩喂他,他又习惯性“乖乖”地吃饭。刘阁老看一眼皇上的小动作,尤其皇上对徐景珩的亲近之情,想起来其他三位阁老和太皇太后的谈判,心里头五味具杂,只想一想自己的年纪,转眼又想开了,开开心心蹭饭。
一顿饭结束,清盘。刘阁老笑哈哈地和皇上散步,好奇地问:“臣家里做的糟瓜茄,怎么都没有宫里面的味道?就缺那么一丢丢,说不清。”
小娃娃立马接口:“瓜茄等物,每五斤,盐十两,和糟拌匀。用铜钱五十文,逐层铺上,经十日取钱,不用别换糟,入瓶收久,翠色如新。”
“要严格份量,不能多或者少啊。”
刘阁老郑重点头:“皇上说的对。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就是这样,不能多或者少,要正正好。”
“然也,然也。”小娃娃装大人,治大国他不懂,烹小献他更不懂,但他摇头晃脑的架势有模有样。
刘阁老因为皇上的模样更开心,君臣说着话儿,其乐融融。
同一时间,湖北兴王府,兴王修道打坐三天出关,还非要“茹素”——掺上荤油、猪血煮的素菜四样,一边吃一边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同一时间,大同府的迁移队伍,在临时搭起来的帐篷里,蹲在地上捧着粗瓷大碗糊弄一下肚子,手里的粗麦大饼硬的比石头,碗里淅淅沥沥的几粒米,汤水清的可以当镜子。
同一时间,保定府,因为县令“胃疼”晕倒,告状暂停的五牛庄狗蛋等人,不得不找到县城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一群汉子挤在柴房里,大口用着家里婆娘做的窝窝头,期待明天县令病情好转,接了状子。
同一时间,紫禁城清宁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和三位阁老的谈判正激烈。
太皇太后怒目而向,声音森冷森冷。
“三位阁老说,皇帝不缺银子花,我不认同。除了户部每月给的五万两,东厂做海贸赚的银子,三分之二交给国库,皇帝的私库只留三分之一。
--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64322/173125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