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51.落户
推荐阅读:拯救系统:逃荒宿主你冷静点、朕在现代C位破财当首富、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这个王妃有点不简单、这个太子我见过、这个宿主她不对劲、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流光(姐弟骨科)、临时夫妻(nph)、我不是受虐狂(女性向 友情向 三女主 BG NP GL)、
宋秀才是根本就不搭理高媛的,这个院子能跟他说上话的,只有周老丈,而且一天绝对不超过三句。多了的话,人家也懒得搭理。宋秀才最反感的,恰好就是高媛,因为她这俩孩子吧,每天闹出来的动静太大了。满院子跑来跑去的不消停,尤其是那个大的,一张嘴就不带闲着的,天天跟在高媛后头吧嗒吧嗒地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话,严重影响了他读书的效果,孰可忍孰不可忍?果断不理她。
除了院子里的这几个,高媛不敢找别人问户贴的事情。董掌柜倒勉强算个熟人,可那是个客户,还是个极其精明的客户,高媛不敢冒这个险。
浸淫官场几十年而屹立不倒的柴文道很郁闷,嫂娘啊,您根本就不用愁啊,这个晋中知府恩施知县啥的,一听就知道很上道,知道时家村有咱们三只漏网之鱼,还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您愁什么啊。哎呦,恨只恨现在自己太小,满肚子的好主意不能说出口啊。
柴文道想了又想,借鉴了一番街上孩童说话的风格,把肚子里的话换了换,给他嫂娘解惑去了。
“嫂娘,你为什么不高兴?”深谙套话技巧的老鬼小身子柴文道问。
“官府要来进行户籍核查,咱们没有户贴,嫂娘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是自学过儿童心理学的人,高媛向来不拿瞎话骗孩子。
柴文道最满意的就是这一点,他嫂娘这个人吧,优点特别多,从来不对孩子瞎说八道是其中最突出的优点。
“那咱们也办一个户贴呗。”柴文道给他嫂娘出主意,咱家有俩男丁呢,还有我那兄长,虽然暂时不在家,可也是正儿八经的户主啊。
“嫂娘不知道该怎么办。”高媛哄着孩子玩儿,“不过可以去找人打听打听。”
柴文道点头:“嗯,来核查的公差肯定知道。”
高媛笑:“对哦,还是我家文道说的对。”
柴文道对这种哄小孩的夸奖很免疫:“那咱们还算时家村的人吗?”这个才是重点啊嫂娘。
高媛愁的也是这个,到底要不要继续撒谎啊,撒谎容易,圆谎好难!
柴文道充分发挥了一个多年政客的功力,对于自家嫂娘的各种犹豫不决给了十分明确的判断。
“咱们籍贯是时家村,居住地是晋中府城。”
高媛大为惊喜:“文道你怎么知道这个?”这么专业的名词,她一时半会儿的都没想起来。
柴文道很会甩锅:“听秀才公说的。”
高媛以为他说的是宋秀才,深觉秀才公说的有理。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不用撒谎了,实话实说就好,细细地推过去,不行,文道的来历还得好好想想。
高媛转着眼珠子想瞎话,柴文道一脸期盼地看着她,嫂娘,剩下的话您会说了吧?
高媛想明白了,做了个决断:“嗯,就说嫂娘回去的时候,你跟那些大孩子出去玩迷了路,被我在山里捡到了,不对,小孩子进不了深山,就说在山边捡到了。你那时候生了病,我不放心,就没来得及回家,先带你去看病。谁知道到了镇子上才知道,官兵封了村,我就把你带到府城来看病。我来的时候匆忙,不知道村里是得了时疫,还以为你就是个普通的发热。府城的大夫医术精湛,把你治好了,我们就在府城住下等消息。嗯,就这么说,就说准备等村子解了封之后就回家送信,免得公婆担心你。”
柴文道点头,嫂娘你这套瞎话编的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糊弄那些傻官足够了。
高媛继续自言自语往下编:“谁知道后来才听说,敢情是村里得了时疫,一村子的人都没了。咱们还得感谢知县老爷,谢谢他让公婆入土为安。不对,文道!”
她一把把文道抱在怀里,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出来,摸着文道的小脸:“你知道,你什么时候知道爹娘没了的?”
柴文道有些傻眼,他脑子里根本没有父母的印象,上辈子活到八十四,早就没有了对父母早逝的苦楚感觉,这辈子知道和父母失之交臂,也没有放在心上,却忘记了在嫂娘的眼里,自己是刚刚失去父母的孩子,应该正是思念父母的时候。怎么办?怎么把自己绕进去了呢?
多年人生经历让他迅速找到了说词:“爹娘去伺候爷爷奶奶了,嫂娘你为什么哭?爹娘不该去伺候爷爷奶奶吗?”
高媛赶紧擦干了眼泪:“对,是,是。爹娘去伺候爷爷奶奶了,嫂娘没哭,是眼睛里进了沙子。”
柴文道心里愧疚,急忙道:“我给嫂娘吹吹,吹吹就不怕了。”
高媛握住他的小手:“没事,没事,嫂娘已经好了。”
这场对话至此结束,柴文道躺到正呼呼大睡的侄子旁边装睡,闭着眼睛反思着自己的不妥之处,谁知道刚闭上眼睛没多久,就睡着了。
把俩孩子收进空间的高媛:时候不早了,该去夜市卖花生了。话说还是府城的人有钱,十文一包的花生都能卖的那么好,得抓紧机会多卖些,好给俩孩子攒学费。
等公差一上门,高媛就按想好了的,把自己是时家村的人说了。周老丈等人不知道时家村是个什么村子,公差却是知道的,一听说她是时家村的人,先倒退了几步,等她再说是开春就受雇于肃国公府范经历的夫人来到府城,就放心地往前走了一步。再问下去,得知她刚从老家带来一个孩子,忍不住倒退了三步。见一家三口十分健康,还是忍着没有上前。
时家村这三个字太吓人,公差自己做不了主,干脆就把人带到了知府衙门。一个公差隔了一丈远在前头带路,一个公差隔了一丈远在后面跟着,只把三个人夹在中间。
高媛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就这么诡异地生平第一次,见识了衙门这个机构的模样。
结果,她根本没有机会好好地看看人家衙门口到底摆了什么,两边的对联到底写了什么,就被带进了一间屋子,正前方坐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
高媛就屈了屈膝,话说她只会这一种行礼方式,走到哪里都用这个:“民妇见过官老爷。”
知府也不跟她一个民妇一般见识,直接就问:“你是时家村的人?怎么到府城来的?可有路引?”
高媛装傻:“路引是什么?”
知府被她噎住了,重新问:“你就说自己是怎么到府城来的,何时来的,跟谁来的。细细说,说清楚了。”
高媛就把自己想了几天反复推敲细节之后的话说了,话说当年看金老爷子的书,最喜欢的就是那位满嘴跑火车的韦爵爷,学到了撒谎的最高境界,就是十句话里只有一句假话,其余句句是真,细节尤其重要。
旁边书案后的师爷挥笔疾书,等她说完了,几乎同时落笔,专业素质极强。写完了还等了一会儿,看知府还有什么话要问。
知府没话问了,这位说的不是一般的细,连自己在山里找到了一处温泉眼,移植了一些山韭菜过去的话都说了,恨不得每天韭菜卖几文钱,这钱买了什么都讲了。
至于到了肃国公府范家听到的事情,若不是他示意师爷不用记,怕师爷那支笔,今天就得写秃了。
高媛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时辰,师爷极有怨念,虽说自己是个经年老吏,可也架不住这人这么能说啊,胳膊都酸了。
看在她透露了许多京城消息的份上,知府很是和蔼地问道:“你可有什么打算?”
高媛便道:“我看府城这个地方特别好,大家的日子过得安稳,什么东西都有卖的,我一个妇人带着俩孩子,还能吃得上肉,比我们那小村子好的多了。官老爷,你能让我在这里住下去不?我家有两个孩子呢,我看这地方还有学可以上,等我家俩孩子长大了些,还想把他们送去读书呢。等考个秀才回来,我家就更有好日子过了。”
知府被她说的很开心,府城可是直接在他的治理之下啊,一个带着俩孩子的妇人都能活下去,充分证明了他辖下有方啊!很好,给你落户。
师爷拿着记录单过来,来按个手印,证明你说的都是真话。高媛并不着急按手印,先从头到尾看一遍再说。这可是入档的,不看清楚了怎么行?
知府和师爷对视一眼,知府好奇地问道:“你识字?”
不太相信怎么办?
高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识倒识的,就是不怎么会写,这位老爷写的字真好看,话也记得清楚,真好,啧啧,真好。”
被夸奖了的师爷:我谢谢你了,你可不用再夸了。
一直充当背景板的柴文道:看我嫂娘,见了官也不怕,还这么泰然自若,还有闲心看人家师爷的字写的好不好,果然是我亲嫂娘。
第二块背景板伐北:娘,饿。
本朝太祖出身贫民,小时候家里被无良的官员欺负狠了,对官员就很苛刻,相反对老百姓就很大度宽容。后任的皇帝们,虽然没有了对普通老百姓的朴素感情,可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改太祖制定的章程,所以本朝官员们作威作福时就不敢太过分,老百姓的日子也比前朝好过了很多。穿越过来的高媛趁机捡了个便宜,在不动声色地拍了知府一顿马屁之后,成功地拿到了属于自家的户贴,有了这个时代的户口本。
欣赏完了师爷写的十几张字,在后头按了个手印,又大大地表示了一番自己一家三口都命好有福,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官老爷,这才得以落户读书,更换门楣,果真是十分的命好有福。知府捋着胡须被这隐晦的马屁、淳朴的情感说的很是志得意满,等高媛带着俩孩子跟着公差办户贴去了,嘱咐师爷,这个,从自己下属那里抢人口这件事情,就不必宣扬了,反正也不多。
师爷自然点头哈腰地同意,心里想若是这俩孩子将来真的考了秀才中了举啥的,有这么一个娘天天念叨着自家这一切都是一位知府老爷给的,的确是值得大大高兴的一件事情,将来能成为为官的助力也说不定。深觉自家老爷目光长远目光如炬,自己定要跟自家儿郎好好地说上一番,知道这个官到底该怎么做。
那边高媛开开心心地拿到新鲜出炉的户贴,交了些许手续费,带着俩孩子去摊子上吃了午饭,心情太好,叫了两碗肉馄钝,自己一碗,俩孩子一碗,吃得饱饱的回了家。从此之后,咱们就是城里人啦,府城这个地方好,考秀才不用东奔西跑,直接就在这里考啦。
柴文道看着嫂娘兴致勃勃地展望美好未来,不忍心告诉她,嫂娘啊,咱们在这儿住不了多久。最晚到了年底,咱们还得搬家。这回搬的还格外的远,好几年回不来。
说起来,那几年的日子虽然过得不错,可到了最后也着实吃了些苦,要不,咱不去了?
不去好像不合适,还有几个很重要的人,等着到了那里才认识呢。还有个后来震惊朝堂的大事,需要咱们去参与呢。最最重要的是,他还得靠那件大事,把自己的一个劲敌给扳倒呢。
嫂娘啊,兄弟对不住你。明知道那地方对您来说会有苦头吃,可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不能告诉您。嫂娘,这辈子兄弟定然会好好孝顺您,等熬过这几年,定要您平安喜乐、无风无雨地过这一辈子。
高媛根本不知道柴文道激烈矛盾的心理活动,成功落户给她带了无限喜悦,也给了她更多的发展空间。晋中府是河东省的省会,高媛特意去打听过,以后文道和伐北参加科举的话,就可以一直在这里从秀才考到举人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可以在府城置办房宅了。那些特权阶级不用受户籍限制,可以在全国多处买房置地,可对于她这种升斗小民来说,要想买房子,就必须要有户贴。她租房的时候打听过,为低廉的房价幸福不已。像她正在租赁的那个小院子,三十两银子就能拿下。这些天卖西瓜和五香花生,除去日常所需,她都攒了三两银子了。等冬天供应新鲜菜蔬的时候,肯定能挣更多的钱。
除了院子里的这几个,高媛不敢找别人问户贴的事情。董掌柜倒勉强算个熟人,可那是个客户,还是个极其精明的客户,高媛不敢冒这个险。
浸淫官场几十年而屹立不倒的柴文道很郁闷,嫂娘啊,您根本就不用愁啊,这个晋中知府恩施知县啥的,一听就知道很上道,知道时家村有咱们三只漏网之鱼,还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您愁什么啊。哎呦,恨只恨现在自己太小,满肚子的好主意不能说出口啊。
柴文道想了又想,借鉴了一番街上孩童说话的风格,把肚子里的话换了换,给他嫂娘解惑去了。
“嫂娘,你为什么不高兴?”深谙套话技巧的老鬼小身子柴文道问。
“官府要来进行户籍核查,咱们没有户贴,嫂娘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是自学过儿童心理学的人,高媛向来不拿瞎话骗孩子。
柴文道最满意的就是这一点,他嫂娘这个人吧,优点特别多,从来不对孩子瞎说八道是其中最突出的优点。
“那咱们也办一个户贴呗。”柴文道给他嫂娘出主意,咱家有俩男丁呢,还有我那兄长,虽然暂时不在家,可也是正儿八经的户主啊。
“嫂娘不知道该怎么办。”高媛哄着孩子玩儿,“不过可以去找人打听打听。”
柴文道点头:“嗯,来核查的公差肯定知道。”
高媛笑:“对哦,还是我家文道说的对。”
柴文道对这种哄小孩的夸奖很免疫:“那咱们还算时家村的人吗?”这个才是重点啊嫂娘。
高媛愁的也是这个,到底要不要继续撒谎啊,撒谎容易,圆谎好难!
柴文道充分发挥了一个多年政客的功力,对于自家嫂娘的各种犹豫不决给了十分明确的判断。
“咱们籍贯是时家村,居住地是晋中府城。”
高媛大为惊喜:“文道你怎么知道这个?”这么专业的名词,她一时半会儿的都没想起来。
柴文道很会甩锅:“听秀才公说的。”
高媛以为他说的是宋秀才,深觉秀才公说的有理。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不用撒谎了,实话实说就好,细细地推过去,不行,文道的来历还得好好想想。
高媛转着眼珠子想瞎话,柴文道一脸期盼地看着她,嫂娘,剩下的话您会说了吧?
高媛想明白了,做了个决断:“嗯,就说嫂娘回去的时候,你跟那些大孩子出去玩迷了路,被我在山里捡到了,不对,小孩子进不了深山,就说在山边捡到了。你那时候生了病,我不放心,就没来得及回家,先带你去看病。谁知道到了镇子上才知道,官兵封了村,我就把你带到府城来看病。我来的时候匆忙,不知道村里是得了时疫,还以为你就是个普通的发热。府城的大夫医术精湛,把你治好了,我们就在府城住下等消息。嗯,就这么说,就说准备等村子解了封之后就回家送信,免得公婆担心你。”
柴文道点头,嫂娘你这套瞎话编的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糊弄那些傻官足够了。
高媛继续自言自语往下编:“谁知道后来才听说,敢情是村里得了时疫,一村子的人都没了。咱们还得感谢知县老爷,谢谢他让公婆入土为安。不对,文道!”
她一把把文道抱在怀里,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出来,摸着文道的小脸:“你知道,你什么时候知道爹娘没了的?”
柴文道有些傻眼,他脑子里根本没有父母的印象,上辈子活到八十四,早就没有了对父母早逝的苦楚感觉,这辈子知道和父母失之交臂,也没有放在心上,却忘记了在嫂娘的眼里,自己是刚刚失去父母的孩子,应该正是思念父母的时候。怎么办?怎么把自己绕进去了呢?
多年人生经历让他迅速找到了说词:“爹娘去伺候爷爷奶奶了,嫂娘你为什么哭?爹娘不该去伺候爷爷奶奶吗?”
高媛赶紧擦干了眼泪:“对,是,是。爹娘去伺候爷爷奶奶了,嫂娘没哭,是眼睛里进了沙子。”
柴文道心里愧疚,急忙道:“我给嫂娘吹吹,吹吹就不怕了。”
高媛握住他的小手:“没事,没事,嫂娘已经好了。”
这场对话至此结束,柴文道躺到正呼呼大睡的侄子旁边装睡,闭着眼睛反思着自己的不妥之处,谁知道刚闭上眼睛没多久,就睡着了。
把俩孩子收进空间的高媛:时候不早了,该去夜市卖花生了。话说还是府城的人有钱,十文一包的花生都能卖的那么好,得抓紧机会多卖些,好给俩孩子攒学费。
等公差一上门,高媛就按想好了的,把自己是时家村的人说了。周老丈等人不知道时家村是个什么村子,公差却是知道的,一听说她是时家村的人,先倒退了几步,等她再说是开春就受雇于肃国公府范经历的夫人来到府城,就放心地往前走了一步。再问下去,得知她刚从老家带来一个孩子,忍不住倒退了三步。见一家三口十分健康,还是忍着没有上前。
时家村这三个字太吓人,公差自己做不了主,干脆就把人带到了知府衙门。一个公差隔了一丈远在前头带路,一个公差隔了一丈远在后面跟着,只把三个人夹在中间。
高媛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就这么诡异地生平第一次,见识了衙门这个机构的模样。
结果,她根本没有机会好好地看看人家衙门口到底摆了什么,两边的对联到底写了什么,就被带进了一间屋子,正前方坐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
高媛就屈了屈膝,话说她只会这一种行礼方式,走到哪里都用这个:“民妇见过官老爷。”
知府也不跟她一个民妇一般见识,直接就问:“你是时家村的人?怎么到府城来的?可有路引?”
高媛装傻:“路引是什么?”
知府被她噎住了,重新问:“你就说自己是怎么到府城来的,何时来的,跟谁来的。细细说,说清楚了。”
高媛就把自己想了几天反复推敲细节之后的话说了,话说当年看金老爷子的书,最喜欢的就是那位满嘴跑火车的韦爵爷,学到了撒谎的最高境界,就是十句话里只有一句假话,其余句句是真,细节尤其重要。
旁边书案后的师爷挥笔疾书,等她说完了,几乎同时落笔,专业素质极强。写完了还等了一会儿,看知府还有什么话要问。
知府没话问了,这位说的不是一般的细,连自己在山里找到了一处温泉眼,移植了一些山韭菜过去的话都说了,恨不得每天韭菜卖几文钱,这钱买了什么都讲了。
至于到了肃国公府范家听到的事情,若不是他示意师爷不用记,怕师爷那支笔,今天就得写秃了。
高媛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时辰,师爷极有怨念,虽说自己是个经年老吏,可也架不住这人这么能说啊,胳膊都酸了。
看在她透露了许多京城消息的份上,知府很是和蔼地问道:“你可有什么打算?”
高媛便道:“我看府城这个地方特别好,大家的日子过得安稳,什么东西都有卖的,我一个妇人带着俩孩子,还能吃得上肉,比我们那小村子好的多了。官老爷,你能让我在这里住下去不?我家有两个孩子呢,我看这地方还有学可以上,等我家俩孩子长大了些,还想把他们送去读书呢。等考个秀才回来,我家就更有好日子过了。”
知府被她说的很开心,府城可是直接在他的治理之下啊,一个带着俩孩子的妇人都能活下去,充分证明了他辖下有方啊!很好,给你落户。
师爷拿着记录单过来,来按个手印,证明你说的都是真话。高媛并不着急按手印,先从头到尾看一遍再说。这可是入档的,不看清楚了怎么行?
知府和师爷对视一眼,知府好奇地问道:“你识字?”
不太相信怎么办?
高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识倒识的,就是不怎么会写,这位老爷写的字真好看,话也记得清楚,真好,啧啧,真好。”
被夸奖了的师爷:我谢谢你了,你可不用再夸了。
一直充当背景板的柴文道:看我嫂娘,见了官也不怕,还这么泰然自若,还有闲心看人家师爷的字写的好不好,果然是我亲嫂娘。
第二块背景板伐北:娘,饿。
本朝太祖出身贫民,小时候家里被无良的官员欺负狠了,对官员就很苛刻,相反对老百姓就很大度宽容。后任的皇帝们,虽然没有了对普通老百姓的朴素感情,可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改太祖制定的章程,所以本朝官员们作威作福时就不敢太过分,老百姓的日子也比前朝好过了很多。穿越过来的高媛趁机捡了个便宜,在不动声色地拍了知府一顿马屁之后,成功地拿到了属于自家的户贴,有了这个时代的户口本。
欣赏完了师爷写的十几张字,在后头按了个手印,又大大地表示了一番自己一家三口都命好有福,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官老爷,这才得以落户读书,更换门楣,果真是十分的命好有福。知府捋着胡须被这隐晦的马屁、淳朴的情感说的很是志得意满,等高媛带着俩孩子跟着公差办户贴去了,嘱咐师爷,这个,从自己下属那里抢人口这件事情,就不必宣扬了,反正也不多。
师爷自然点头哈腰地同意,心里想若是这俩孩子将来真的考了秀才中了举啥的,有这么一个娘天天念叨着自家这一切都是一位知府老爷给的,的确是值得大大高兴的一件事情,将来能成为为官的助力也说不定。深觉自家老爷目光长远目光如炬,自己定要跟自家儿郎好好地说上一番,知道这个官到底该怎么做。
那边高媛开开心心地拿到新鲜出炉的户贴,交了些许手续费,带着俩孩子去摊子上吃了午饭,心情太好,叫了两碗肉馄钝,自己一碗,俩孩子一碗,吃得饱饱的回了家。从此之后,咱们就是城里人啦,府城这个地方好,考秀才不用东奔西跑,直接就在这里考啦。
柴文道看着嫂娘兴致勃勃地展望美好未来,不忍心告诉她,嫂娘啊,咱们在这儿住不了多久。最晚到了年底,咱们还得搬家。这回搬的还格外的远,好几年回不来。
说起来,那几年的日子虽然过得不错,可到了最后也着实吃了些苦,要不,咱不去了?
不去好像不合适,还有几个很重要的人,等着到了那里才认识呢。还有个后来震惊朝堂的大事,需要咱们去参与呢。最最重要的是,他还得靠那件大事,把自己的一个劲敌给扳倒呢。
嫂娘啊,兄弟对不住你。明知道那地方对您来说会有苦头吃,可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不能告诉您。嫂娘,这辈子兄弟定然会好好孝顺您,等熬过这几年,定要您平安喜乐、无风无雨地过这一辈子。
高媛根本不知道柴文道激烈矛盾的心理活动,成功落户给她带了无限喜悦,也给了她更多的发展空间。晋中府是河东省的省会,高媛特意去打听过,以后文道和伐北参加科举的话,就可以一直在这里从秀才考到举人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可以在府城置办房宅了。那些特权阶级不用受户籍限制,可以在全国多处买房置地,可对于她这种升斗小民来说,要想买房子,就必须要有户贴。她租房的时候打听过,为低廉的房价幸福不已。像她正在租赁的那个小院子,三十两银子就能拿下。这些天卖西瓜和五香花生,除去日常所需,她都攒了三两银子了。等冬天供应新鲜菜蔬的时候,肯定能挣更多的钱。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65110/174976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