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推荐阅读:不就是个奥运冠军[花滑]、404寝,下楼团建!、我的独立日、纯0扮演渣攻后翻车了、我在神秘复苏世界开冒险屋、和小掌门一起看世界、仙尊他一心成为反派、纨绔小少爷的农家饭馆、社恐和纸片人恋爱后、远古大佬抓我生崽崽、
跟李忠想法差不多的还有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这位当年可是曾经受封雍王,雍州牧的,上一个被封为雍王的还是李泰,可见他曾经也是颇为受宠的,但是,萧淑妃被贬,后来直接被武后赐下一根白绫勒死之后,李素节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被贬为申州刺史,但是同样只是个名头而已,可以说,在申州,他就是被软禁的对象,连同府里头那些下人都敢不将他放在眼里,毕竟,若是萧淑妃还活着,这位或许还有翻盘的余地,但问题是,萧淑妃死了,连个吹枕头风的人也没有,李治膝下自然有武后所出的几个儿子承欢,时间长了,哪里还记得李素节呢?可惜的是,他们纯粹是属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既然他们曾经从中得到了好处,如今失败了,自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行。像是他的两个姐姐,如今处境比他还艰难呢,作为男丁,他起码还有个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地,他两个姐姐如今甚至还在掖庭呢!掖庭那种地方,住着的都是什么人,被没入掖庭的罪官女眷,还有就是被废的妃嫔一流,到了那里的,哪里还有翻身的,那边就算是有许多宫人服役,也不会伺候两个有名无实的公主,甚至,她们想要好好活着,也得跟着做一些事情,比如说舂米捣衣什么的。
李悦跟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自然不会去理会他们的处境和想法,李治给他的时间很宽裕,他可以带走愿意跟着他走的佃户部曲,另外,宁州那边,许多东西他也可以带走。岭南的夏天是最容易让人生病的季节,湿热的空气,肆虐的蚊虫,还有各种瘴气,这个季节过去,危险性也最高。就算是李悦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问题,却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他如今年纪还小,以后日子还长着呢,现在就因为水土不服之类的缘故挂掉,岂不是白白重活了一回?
因此,李悦慢条斯理地准备着各种就藩所需要的东西,打算等到天气凉快一些再出发,到那个时候,岭南的气候也会变得适宜很多,搬迁过去的人自然也能很快适应下来,不至于有太多的人口损失。不过,秋天过去,就得准备好足够的粮食还有其他的必备物资,要不然的话,错过了耕种的季节,到了那里,移民们吃什么,穿什么?
好在李悦是真的有钱,他人还没去,就先下了订单,岭南虽说自个已经开始种稻了,不过,这其实还处在培育稻种的阶段,毕竟,李治想要将占城稻推广到整个南方甚至是气候合适的北方,需要的稻种肯定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这年头已经有了筛选粮种的意识,会在前一年的收获之中选择更加饱满的作为种子,以岭南如今的耕种面积,想要凑齐足够的稻种怎么着还得一段时间才行。
不过,水稻本来也是中原南方正常种植的作物,无非就是比占城稻生长周期长,而且产量也低于占城稻而已,南方其实多年之前就已经广泛种植水稻,那边很早就开始食用稻米了。李悦也很怀念稻米的味道,可惜的是,长安这边的主食不是粟米就是面食,稻米虽说也有,但是终究数量并不多。宁州更是如此,那边就算是正处在黄河流域,那也是旱田多,水田少,哪怕李悦到了之后,花了不少钱疏通河道,开挖水渠,但是,大家还是习惯于种植粟米,麦子,而不是水稻。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在后世,哪怕全国各地大米的价格都差不多,北方人依旧觉得只有面食才能填饱肚子,大米饭什么的吃下去一点感觉都没有。当然,南方也是一样,吃惯了大米的人,也觉得面食只是调剂,主食还得是米饭。这种饮食方面的风俗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所以,李悦自然也不会多去干涉。
不过,他自个要去岭南了,自然是要让自己吃点顺口的。他直接叫人去江南采购了大批量的稻米,命人运送到闽地,另外,李悦府上还开始了大采购,在宁州,在长安,在岭南,各种李悦觉得可能用得上的东西都买了一大堆,直接命人先运送过去。
之前从未有藩王封到岭南,因此,那边自然没有王府,就算是闽越也曾经有过王国,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也早就因为战火之类的缘故破败了,估计里面的建筑材料都被人拆走了。李悦看了一下地图之后,便打算在泉州那边建立闽王府,不过在这之前,只能先住在那边的官邸。
这般一想,宁州那边的宁王府修建就显得有些浪费了,从修好开始也没真的住几年,也不知道之后便宜了谁!
闽地那边的王府建造,现在也就是先购买各种建筑材料,南方的建筑跟北方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别的不说,北方盖房子起码不要考虑台风。李悦上辈子去武夷山之类的地方旅游过,但是也没见过什么特色古建筑,所以也搞不清楚这房子应该怎么建,因此,还是等到了地方再说吧!
总之,李悦如今就是在大把撒钱,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今年顺利度过,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李悦这边花钱花得让许多人都在暗地里头盘算这些年李悦到底赚了多少钱,甚至李治都有些懊恼,觉得不该将李悦分封出去,留在长安专门给皇室赚钱多好呢?别以为皇帝就不缺钱了,没钱的皇帝,说话都不响亮!像是明朝那会儿,崇祯皇帝那算是文人专门教导出来的,满脑子的理想主义,别看这位很多时候不靠谱,身上还是有着很多优良品质的,起码他非常简朴,勤政,为了国事,那真的是殚精竭虑。但是,再如何,也架不住他没钱,朝廷也没钱,偏偏那时候又遇上大明风雨飘摇的时候。朝廷没钱裁撤那些驿站的小吏,李自成被裁掉了,无处可去养不活自己的李自成就揭竿而起了。那段时间农民起义之所以此起彼伏,根本没法镇压,不仅是因为那些率兵的将领不给力,也是因为财政没钱,没钱就没法赈济那些灾民,他们又不能真的如朝中衮衮诸公的意,做什么安安饿殍,为了填饱肚子,自然是要奋力一搏的。
--
李悦跟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自然不会去理会他们的处境和想法,李治给他的时间很宽裕,他可以带走愿意跟着他走的佃户部曲,另外,宁州那边,许多东西他也可以带走。岭南的夏天是最容易让人生病的季节,湿热的空气,肆虐的蚊虫,还有各种瘴气,这个季节过去,危险性也最高。就算是李悦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问题,却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他如今年纪还小,以后日子还长着呢,现在就因为水土不服之类的缘故挂掉,岂不是白白重活了一回?
因此,李悦慢条斯理地准备着各种就藩所需要的东西,打算等到天气凉快一些再出发,到那个时候,岭南的气候也会变得适宜很多,搬迁过去的人自然也能很快适应下来,不至于有太多的人口损失。不过,秋天过去,就得准备好足够的粮食还有其他的必备物资,要不然的话,错过了耕种的季节,到了那里,移民们吃什么,穿什么?
好在李悦是真的有钱,他人还没去,就先下了订单,岭南虽说自个已经开始种稻了,不过,这其实还处在培育稻种的阶段,毕竟,李治想要将占城稻推广到整个南方甚至是气候合适的北方,需要的稻种肯定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这年头已经有了筛选粮种的意识,会在前一年的收获之中选择更加饱满的作为种子,以岭南如今的耕种面积,想要凑齐足够的稻种怎么着还得一段时间才行。
不过,水稻本来也是中原南方正常种植的作物,无非就是比占城稻生长周期长,而且产量也低于占城稻而已,南方其实多年之前就已经广泛种植水稻,那边很早就开始食用稻米了。李悦也很怀念稻米的味道,可惜的是,长安这边的主食不是粟米就是面食,稻米虽说也有,但是终究数量并不多。宁州更是如此,那边就算是正处在黄河流域,那也是旱田多,水田少,哪怕李悦到了之后,花了不少钱疏通河道,开挖水渠,但是,大家还是习惯于种植粟米,麦子,而不是水稻。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在后世,哪怕全国各地大米的价格都差不多,北方人依旧觉得只有面食才能填饱肚子,大米饭什么的吃下去一点感觉都没有。当然,南方也是一样,吃惯了大米的人,也觉得面食只是调剂,主食还得是米饭。这种饮食方面的风俗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所以,李悦自然也不会多去干涉。
不过,他自个要去岭南了,自然是要让自己吃点顺口的。他直接叫人去江南采购了大批量的稻米,命人运送到闽地,另外,李悦府上还开始了大采购,在宁州,在长安,在岭南,各种李悦觉得可能用得上的东西都买了一大堆,直接命人先运送过去。
之前从未有藩王封到岭南,因此,那边自然没有王府,就算是闽越也曾经有过王国,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也早就因为战火之类的缘故破败了,估计里面的建筑材料都被人拆走了。李悦看了一下地图之后,便打算在泉州那边建立闽王府,不过在这之前,只能先住在那边的官邸。
这般一想,宁州那边的宁王府修建就显得有些浪费了,从修好开始也没真的住几年,也不知道之后便宜了谁!
闽地那边的王府建造,现在也就是先购买各种建筑材料,南方的建筑跟北方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别的不说,北方盖房子起码不要考虑台风。李悦上辈子去武夷山之类的地方旅游过,但是也没见过什么特色古建筑,所以也搞不清楚这房子应该怎么建,因此,还是等到了地方再说吧!
总之,李悦如今就是在大把撒钱,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今年顺利度过,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李悦这边花钱花得让许多人都在暗地里头盘算这些年李悦到底赚了多少钱,甚至李治都有些懊恼,觉得不该将李悦分封出去,留在长安专门给皇室赚钱多好呢?别以为皇帝就不缺钱了,没钱的皇帝,说话都不响亮!像是明朝那会儿,崇祯皇帝那算是文人专门教导出来的,满脑子的理想主义,别看这位很多时候不靠谱,身上还是有着很多优良品质的,起码他非常简朴,勤政,为了国事,那真的是殚精竭虑。但是,再如何,也架不住他没钱,朝廷也没钱,偏偏那时候又遇上大明风雨飘摇的时候。朝廷没钱裁撤那些驿站的小吏,李自成被裁掉了,无处可去养不活自己的李自成就揭竿而起了。那段时间农民起义之所以此起彼伏,根本没法镇压,不仅是因为那些率兵的将领不给力,也是因为财政没钱,没钱就没法赈济那些灾民,他们又不能真的如朝中衮衮诸公的意,做什么安安饿殍,为了填饱肚子,自然是要奋力一搏的。
--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66997/181043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