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动机不纯(骨科sp)、溺风、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魇运、馐玉(古言1v1)、【西幻】魔法红玫瑰、占有、吃掉妳、S级向导的治疗记录单(哨向nph)、
李灵站起来。
贾母接过丫鬟紫鹃递过来的帕子,轻擦了擦嘴,又道:“姓李的姑娘,莫非就是上次你们说的,那千里进京为父申冤的李氏兄妹两?”
贾宝玉笑道:“正是。”
贾母顿时来了兴致。上次贾宝玉和贾琏出去吃酒,发生的事都被当做奇闻异趣在贾府传过,听说那李家姑娘还是贾宝玉带人救出来的。
当然,为了避免贾宝玉挨骂,在贾母等听说的版本当中,没有贾宝玉涉险这一段,纯粹只是带着随从轻易就把人给救了。
招李灵上前,贾母细瞧了瞧,慈祥道:“怪可怜见的孩子,以后就安心在府里住着,不必太过拘束。”
本来有些局促的李灵听闻,感激的点点头。
贾宝玉道:“李家在蜀地有着医仙之名,李姑娘上承祖辈之志,医术高明。老太太不妨让她给瞧瞧。”
“你还会看病?”
贾母觉得很是惊奇。
李灵道:“从小跟在祖父身边,学了一些……”
贾母倒是个随和的人,也不论真假,笑着伸出手来,道:“既然如此,你就给我老婆子诊诊脉吧。”
或许是涉及看病救人,这是李灵的本行,她神色不自觉间就认真起来,轻轻坐到贾母身边,给贾母号脉息。一时又看了贾母的舌苔等,贾母倒也配合。
“老太太身体无碍,确实只是偶感风寒,加上略有积食之症,只需要暇时多走动,这几日少吃油腻的饮食,再配合两副治风寒和清肠胃的药加以调理便可。”
李灵沉静的道。
贾母眼神一亮,所谓久病成医,她已年过七旬,对于自己的身体和寻常病症也算了解。兼之李灵神色自若,语气沉稳,贾母对于贾宝玉所言李灵医术高明之事倒多信了几分,因笑道:“如此,就多谢你了,你只管去开方子,吃好了,我另外谢你。”
然后便让鸳鸯带李灵出去开药方。
等李灵出去,贾母却忽然沉凝道:“宝玉,你老实说,你为何让这李家兄妹住到府上来?”
“他们在京城没有亲友,正好与我认识,又有些交情,所以暂住到我们府上……”
贾母摇头道:“这李家姑娘看起来颇知礼数,也不像是贫寒小户人家的姑娘,这样的人家,怎么会允许她轻易住到咱们府上来?若她只是孤身一人便罢了,可是她还有一个哥哥,为了她的名声着想,她哥哥也不会轻易让她住到别的府邸。”
贾母对别的事或许不太上心,唯独关于内宅、礼教的这些事,十分清楚。
贾宝玉见瞒不过贾母,便解释道:“其实,是因为他们为父伸冤,得罪了一些官府的人,为了以防小人打击报复,所以才暂投到我们府上。”
虽然贾宝玉说的不太具体,但是贾母倒也释然了。
民不与官斗,既然是怕被报复,那么找有权势的朋友家寻求庇护也是寻常事。
想通了这一点,贾母又笑道:“吓了我一跳,还以为你是看中了人家姑娘,刚才我还在想要是这样,看你怎么向你老子交代!”
“瞧老祖宗说的。”
“呵呵呵……”
……
贾宝玉送李灵回去,而这边荣庆堂,鸳鸯却并没有按照李灵开的方子让人去抓药,而是等与荣国府经常往来的王太医到了之后,重新替贾母看诊。
等到王太医诊治之后,所说症状与李灵所言大致相同,贾母便笑着让鸳鸯拿出李灵开的方子,让王太医看看。
王太医一见就知道贾府要么是让他甄别药方,要么就是考教他的医术,所以倒也郑重对待。
仔细看了一看之后,王太医笑道:“此药方,必不是出自我太医院众位同僚之手。”
“哦,这又如何说?”
“老太太有所不知,太医院的众位同僚,因为要时常给宫中及各门各府的贵人们看诊,所以用药皆讲究一个‘稳’字。特别是给老太太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看诊,普通风寒,是决计不会用枳实入药的,因为其药性太烈。”
贾母了然,道:“这么说,这这张方子不可取了?”
王太医想了想,因为不知道药方系何人所撰,所以不敢贸然下结论,因道:“倒也未必,此方虽用枳实入药,但是一则用量较低,另外,它还加入了甘草、山药,这两味药皆有清胃止咳的功效,更兼药性温和,作为药引,能够缓解其他药物的烈性……
如此看来,写这张药方的人,确实是根据老太太的症状,精心调配用药。而且,其人对于药理药性,颇为熟悉,便是我看了,也有些启发。”
贾母和鸳鸯相视一眼,笑道:“这张方子,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娃娃写的。”
王太医大诧。思及贾母这样的人应当是不会故意骗他,故而摇摇头道:“我还以为定然是位高明的民间圣手所写,看来,果真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便是我杏林之中,也是天才辈出,后继有人了啊。”
话虽如此,心中却道:早知如此,刚才就不那样夸赞了,此时在贾母等人眼中,老夫的医术怕是连一个十多岁的小娃娃也比不过了,实在是……
念及此,王太医破天荒的花了一刻多钟,精心写下一张药方,然后才满意的离去。
鸳鸯拿着两张方子,不知道用哪张好。
贾母笑道:“按王太医的方子抓药吧,呵呵,不过宝玉带来的那丫头竟当真通晓医理,以后倒是不妨让她进来,按日子给太太和姑娘们看诊一回,倒是比请外面的郎中方便。”
--
贾母接过丫鬟紫鹃递过来的帕子,轻擦了擦嘴,又道:“姓李的姑娘,莫非就是上次你们说的,那千里进京为父申冤的李氏兄妹两?”
贾宝玉笑道:“正是。”
贾母顿时来了兴致。上次贾宝玉和贾琏出去吃酒,发生的事都被当做奇闻异趣在贾府传过,听说那李家姑娘还是贾宝玉带人救出来的。
当然,为了避免贾宝玉挨骂,在贾母等听说的版本当中,没有贾宝玉涉险这一段,纯粹只是带着随从轻易就把人给救了。
招李灵上前,贾母细瞧了瞧,慈祥道:“怪可怜见的孩子,以后就安心在府里住着,不必太过拘束。”
本来有些局促的李灵听闻,感激的点点头。
贾宝玉道:“李家在蜀地有着医仙之名,李姑娘上承祖辈之志,医术高明。老太太不妨让她给瞧瞧。”
“你还会看病?”
贾母觉得很是惊奇。
李灵道:“从小跟在祖父身边,学了一些……”
贾母倒是个随和的人,也不论真假,笑着伸出手来,道:“既然如此,你就给我老婆子诊诊脉吧。”
或许是涉及看病救人,这是李灵的本行,她神色不自觉间就认真起来,轻轻坐到贾母身边,给贾母号脉息。一时又看了贾母的舌苔等,贾母倒也配合。
“老太太身体无碍,确实只是偶感风寒,加上略有积食之症,只需要暇时多走动,这几日少吃油腻的饮食,再配合两副治风寒和清肠胃的药加以调理便可。”
李灵沉静的道。
贾母眼神一亮,所谓久病成医,她已年过七旬,对于自己的身体和寻常病症也算了解。兼之李灵神色自若,语气沉稳,贾母对于贾宝玉所言李灵医术高明之事倒多信了几分,因笑道:“如此,就多谢你了,你只管去开方子,吃好了,我另外谢你。”
然后便让鸳鸯带李灵出去开药方。
等李灵出去,贾母却忽然沉凝道:“宝玉,你老实说,你为何让这李家兄妹住到府上来?”
“他们在京城没有亲友,正好与我认识,又有些交情,所以暂住到我们府上……”
贾母摇头道:“这李家姑娘看起来颇知礼数,也不像是贫寒小户人家的姑娘,这样的人家,怎么会允许她轻易住到咱们府上来?若她只是孤身一人便罢了,可是她还有一个哥哥,为了她的名声着想,她哥哥也不会轻易让她住到别的府邸。”
贾母对别的事或许不太上心,唯独关于内宅、礼教的这些事,十分清楚。
贾宝玉见瞒不过贾母,便解释道:“其实,是因为他们为父伸冤,得罪了一些官府的人,为了以防小人打击报复,所以才暂投到我们府上。”
虽然贾宝玉说的不太具体,但是贾母倒也释然了。
民不与官斗,既然是怕被报复,那么找有权势的朋友家寻求庇护也是寻常事。
想通了这一点,贾母又笑道:“吓了我一跳,还以为你是看中了人家姑娘,刚才我还在想要是这样,看你怎么向你老子交代!”
“瞧老祖宗说的。”
“呵呵呵……”
……
贾宝玉送李灵回去,而这边荣庆堂,鸳鸯却并没有按照李灵开的方子让人去抓药,而是等与荣国府经常往来的王太医到了之后,重新替贾母看诊。
等到王太医诊治之后,所说症状与李灵所言大致相同,贾母便笑着让鸳鸯拿出李灵开的方子,让王太医看看。
王太医一见就知道贾府要么是让他甄别药方,要么就是考教他的医术,所以倒也郑重对待。
仔细看了一看之后,王太医笑道:“此药方,必不是出自我太医院众位同僚之手。”
“哦,这又如何说?”
“老太太有所不知,太医院的众位同僚,因为要时常给宫中及各门各府的贵人们看诊,所以用药皆讲究一个‘稳’字。特别是给老太太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看诊,普通风寒,是决计不会用枳实入药的,因为其药性太烈。”
贾母了然,道:“这么说,这这张方子不可取了?”
王太医想了想,因为不知道药方系何人所撰,所以不敢贸然下结论,因道:“倒也未必,此方虽用枳实入药,但是一则用量较低,另外,它还加入了甘草、山药,这两味药皆有清胃止咳的功效,更兼药性温和,作为药引,能够缓解其他药物的烈性……
如此看来,写这张药方的人,确实是根据老太太的症状,精心调配用药。而且,其人对于药理药性,颇为熟悉,便是我看了,也有些启发。”
贾母和鸳鸯相视一眼,笑道:“这张方子,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娃娃写的。”
王太医大诧。思及贾母这样的人应当是不会故意骗他,故而摇摇头道:“我还以为定然是位高明的民间圣手所写,看来,果真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便是我杏林之中,也是天才辈出,后继有人了啊。”
话虽如此,心中却道:早知如此,刚才就不那样夸赞了,此时在贾母等人眼中,老夫的医术怕是连一个十多岁的小娃娃也比不过了,实在是……
念及此,王太医破天荒的花了一刻多钟,精心写下一张药方,然后才满意的离去。
鸳鸯拿着两张方子,不知道用哪张好。
贾母笑道:“按王太医的方子抓药吧,呵呵,不过宝玉带来的那丫头竟当真通晓医理,以后倒是不妨让她进来,按日子给太太和姑娘们看诊一回,倒是比请外面的郎中方便。”
--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68123/184320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