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 能方能圆的韩琦
推荐阅读:[清穿同人] 清宫重生宠妃路、绑定了淫荡学院系统【NPH】(简)、临时夫妻(nph)、蹂纸浆(1v1校园h)、魇运、[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复爱(骨科,1v2)、和猫奴谈恋爱会被骗、流光(姐弟骨科)、挣脱 (gl futa)、
宋夏转入和议后,韩琦、范仲淹等入朝为执政大臣。
他们这一次因和西夏议和有功,在京城早已成为风云人物。
韩琦和范仲淹回京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一时间,名士云集,士大夫交口称誉,赵祯也想励精图治,有所作为,因而特别礼遇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并催促他们尽快拿出变法方案。
韩琦在庆历三年七月,上《论备御七事奏》,认为当务之急为:“一曰清政本,二曰念边计,三曰擢材贤,四曰备河北,五曰固河东,六曰收民心,七曰营洛邑”。他接着又陈述救弊八事,即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冗食。
他提出以整顿吏治,选拔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赵祯对他提出的建议非常赞成。
是年九月,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所列出的十项改革方案基本与韩琦一致,切中时弊。
赵祯当下决定,由范仲淹主持,韩琦、富弼等人参与,实行政治改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之后,新政的失败,我们前面也详细说了,这里不再赘述。
庆历五年三月,韩琦也被贬出朝,罢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
至此,主持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短暂的“新政”以失败告终。
韩琦到了地方官任上,治军有方,理民得法,“所至设条教,葺帑廪,治武库,劝农兴学,人人乐其恺悌”。
庆历八年四月,韩琦又移知定州。
定州久为武将镇守,士兵骄横,军纪松弛,韩琦到任后首先大力整顿军队,采取恩威并行办法,对那些品行恶劣的士兵毫不留情地诛杀,而对以死攻战的则予以重赏,后来他又研究唐朝名将李靖兵法,仿作方圆锐三阵法,命令将士日月操练,结果定州军“精劲冠河朔”。
皇祐五年,公元1053正月,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徙知并州。
这时,在河东路担任走马承受的宦官廖浩然,为人贪恣,仗势不法。韩琦上奏,请朝廷将其召回,如不调走,必依法严惩。
赵祯只好令廖回京,并行之以鞭刑。
并州所辖地区与契丹接壤,邻边的天池庙、阳武寨等地,被契丹冒占,韩琦派人与契丹头领据理交涉,收回了这些地方,并立石为界。
宋初大将潘美镇守河东时,为了防止契丹南下劫掠,命令沿边百姓迁徙内地,致使边塞大片耕地荒废不耕。
庆历四年,欧阳修奉使河东时,就曾建议解除代州、宁化军、岢岚军、火山军沿边之地禁耕令,以增产粮食,供应边防军需,却为军帅明镐所阻。
十余年后,韩琦于至和二年,公元1055春再次建议,才得以实行,开垦田地9600顷。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七月,韩琦被召还为三司使。八月,拜枢密使。
嘉祐三年六月,韩琦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六年闰八月,迁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韩琦就职朝廷枢要位置,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赵祯的建嗣问题。
赵祯三个儿子早亡,皇嗣迟迟未定,而从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开始,赵祯就时常犯病,一时人心恐慌,议论纷纷。
大臣们接连上疏,极力劝说赵祯早立皇嗣以固根本,当中尤以包拯、范镇言辞恳切,但赵祯并不放在心上。
五六年过去,到了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韩琦再提建储之事,认为“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并与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人再三苦劝,赵祯终于同意立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宗实,赐名赵曙,为皇太子。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赵祯病死。
赵曙即帝位,是为宋英宗。
赵曙即位之初,因病由慈圣太后曹氏垂帘听政。
皇太后思想守旧,一些宦官不断向太后说英宗坏话,致使两宫嫌隙萌生,关系颇为紧张。
为了调解两宫矛盾,韩琦和欧阳修费了不少精力。
韩琦、欧阳修进见太后。
太后呜咽流泪,诉说自己的委屈,并说:“老身殆无所容,须相公作主!”
韩琦说:“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
欧阳修也一道委婉劝说。
他们见到赵曙,赵曙则又对韩琦说:“太后待我无恩。”
韩琦劝慰道:“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然独称舜为大孝,岂其余尽不孝耶?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为可称。但恐陛下事之未至尔,父母岂有不慈者哉。”
从此以后,两宫关系渐渐缓和。
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五月,赵曙病愈,在韩琦的劝说催促下,皇太后撤帘,降手书还政。闰五月,韩琦进右仆射,封魏国公。
韩琦身为宰相,却始终以边事为念,他曾多次就边防问题向赵曙陈说方略,建议在河北、河东、陕西等路“籍民为兵”,以为“义勇”,三丁选一,于手背刺字,农闲练兵,战时防御,既可增强军事力量,也能减少冗兵军费。
治平三年冬,赵曙再次病重,再度建嗣问题表面化。
韩琦进言说:“陛下久不视朝,愿早建储,以安社稷。”
赵曙点头同意,于是确立颍王赵顼为皇太子。
治平四年正月,赵曙病死,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
韩琦拜司空兼侍中,权力达到了鼎盛。
韩琦,用他的正直和圆通,一步步走上了最高位。
他的正直,体现在他的直谏上,从来不考虑个人利益;他的圆通,体现在说服曹太后和赵曙,让他们的关系缓和。
人生在世,要学习韩琦的能方能圆。方则有底线,有原则,不会成为坏人,始终能坚持做一个好人;圆则遇事能够通达事理,处事灵活,能够把难以处理的事情,处理下来。
包拯之所以不如韩琦,就是刚正有余,变通不足,甚至,范仲淹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宰相之才,需要的是能方能圆的人才。
韩琦,正是这样的人才。
他们这一次因和西夏议和有功,在京城早已成为风云人物。
韩琦和范仲淹回京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一时间,名士云集,士大夫交口称誉,赵祯也想励精图治,有所作为,因而特别礼遇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并催促他们尽快拿出变法方案。
韩琦在庆历三年七月,上《论备御七事奏》,认为当务之急为:“一曰清政本,二曰念边计,三曰擢材贤,四曰备河北,五曰固河东,六曰收民心,七曰营洛邑”。他接着又陈述救弊八事,即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冗食。
他提出以整顿吏治,选拔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赵祯对他提出的建议非常赞成。
是年九月,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所列出的十项改革方案基本与韩琦一致,切中时弊。
赵祯当下决定,由范仲淹主持,韩琦、富弼等人参与,实行政治改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之后,新政的失败,我们前面也详细说了,这里不再赘述。
庆历五年三月,韩琦也被贬出朝,罢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
至此,主持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短暂的“新政”以失败告终。
韩琦到了地方官任上,治军有方,理民得法,“所至设条教,葺帑廪,治武库,劝农兴学,人人乐其恺悌”。
庆历八年四月,韩琦又移知定州。
定州久为武将镇守,士兵骄横,军纪松弛,韩琦到任后首先大力整顿军队,采取恩威并行办法,对那些品行恶劣的士兵毫不留情地诛杀,而对以死攻战的则予以重赏,后来他又研究唐朝名将李靖兵法,仿作方圆锐三阵法,命令将士日月操练,结果定州军“精劲冠河朔”。
皇祐五年,公元1053正月,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徙知并州。
这时,在河东路担任走马承受的宦官廖浩然,为人贪恣,仗势不法。韩琦上奏,请朝廷将其召回,如不调走,必依法严惩。
赵祯只好令廖回京,并行之以鞭刑。
并州所辖地区与契丹接壤,邻边的天池庙、阳武寨等地,被契丹冒占,韩琦派人与契丹头领据理交涉,收回了这些地方,并立石为界。
宋初大将潘美镇守河东时,为了防止契丹南下劫掠,命令沿边百姓迁徙内地,致使边塞大片耕地荒废不耕。
庆历四年,欧阳修奉使河东时,就曾建议解除代州、宁化军、岢岚军、火山军沿边之地禁耕令,以增产粮食,供应边防军需,却为军帅明镐所阻。
十余年后,韩琦于至和二年,公元1055春再次建议,才得以实行,开垦田地9600顷。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七月,韩琦被召还为三司使。八月,拜枢密使。
嘉祐三年六月,韩琦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六年闰八月,迁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韩琦就职朝廷枢要位置,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赵祯的建嗣问题。
赵祯三个儿子早亡,皇嗣迟迟未定,而从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开始,赵祯就时常犯病,一时人心恐慌,议论纷纷。
大臣们接连上疏,极力劝说赵祯早立皇嗣以固根本,当中尤以包拯、范镇言辞恳切,但赵祯并不放在心上。
五六年过去,到了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韩琦再提建储之事,认为“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并与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人再三苦劝,赵祯终于同意立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宗实,赐名赵曙,为皇太子。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赵祯病死。
赵曙即帝位,是为宋英宗。
赵曙即位之初,因病由慈圣太后曹氏垂帘听政。
皇太后思想守旧,一些宦官不断向太后说英宗坏话,致使两宫嫌隙萌生,关系颇为紧张。
为了调解两宫矛盾,韩琦和欧阳修费了不少精力。
韩琦、欧阳修进见太后。
太后呜咽流泪,诉说自己的委屈,并说:“老身殆无所容,须相公作主!”
韩琦说:“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
欧阳修也一道委婉劝说。
他们见到赵曙,赵曙则又对韩琦说:“太后待我无恩。”
韩琦劝慰道:“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然独称舜为大孝,岂其余尽不孝耶?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为可称。但恐陛下事之未至尔,父母岂有不慈者哉。”
从此以后,两宫关系渐渐缓和。
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五月,赵曙病愈,在韩琦的劝说催促下,皇太后撤帘,降手书还政。闰五月,韩琦进右仆射,封魏国公。
韩琦身为宰相,却始终以边事为念,他曾多次就边防问题向赵曙陈说方略,建议在河北、河东、陕西等路“籍民为兵”,以为“义勇”,三丁选一,于手背刺字,农闲练兵,战时防御,既可增强军事力量,也能减少冗兵军费。
治平三年冬,赵曙再次病重,再度建嗣问题表面化。
韩琦进言说:“陛下久不视朝,愿早建储,以安社稷。”
赵曙点头同意,于是确立颍王赵顼为皇太子。
治平四年正月,赵曙病死,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
韩琦拜司空兼侍中,权力达到了鼎盛。
韩琦,用他的正直和圆通,一步步走上了最高位。
他的正直,体现在他的直谏上,从来不考虑个人利益;他的圆通,体现在说服曹太后和赵曙,让他们的关系缓和。
人生在世,要学习韩琦的能方能圆。方则有底线,有原则,不会成为坏人,始终能坚持做一个好人;圆则遇事能够通达事理,处事灵活,能够把难以处理的事情,处理下来。
包拯之所以不如韩琦,就是刚正有余,变通不足,甚至,范仲淹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宰相之才,需要的是能方能圆的人才。
韩琦,正是这样的人才。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71160/194583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