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出院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红男绿女(1v1)、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记忆之场、越王(百合双a)、向导她在伪装普通人(NPH)、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复爱(骨科,1v2)、寄养关系(校园骨科1v2)、秋潮(校园1v1)、
桃杏开花杨柳泛绿的时候,刘桂新终于结束了用药。
张清之留下满心向往的刘桂新在医院里观察,自己赶回南坟。
坐火车对于张清之来说,已经熟悉到麻木了,从64年参军开始就和火车搅在了一起,坐火车,修火车道,挥汗流血跨越大山大河。
但这辈子坐火车都没有这一次这样的心情。
激动,忐忑,迫不及待,开心,徬徨,各种各样的滋味在他心里搅来搅去。
平时严重缺乏睡眠的他竟然神奇的清醒了一路,一直到从南坟站下车才感觉到阵阵疲惫涌上来。
在车站边上的国营饭店对付了一口,用饭店的凉水管子洗了一把脸,张清之没回家,直接去了厂子。
南坟这边离厂子后门也不远,不过公交和小火车都没有站,只能坐小火车到郭家,站点就在选矿厂大门边上。
大门旁边在挖山,矿建的施工队在这干的热火朝天。
小火车车道改线,改到河边上来,原线大门左侧山上要建新的碎矿车间。
东北是黑土地,黄泥比较少,黄泥是烧煤必不可少的添加物,厂子大门左侧这里就是大家挖黄泥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建了新碎矿以后黄泥的问题怎么解决。
到车间找主任开了介绍信,再到厂部找工会,再找党委。
车间主任换了,老于退了,换上来的主任姓金,四十左右,张清之不太熟悉,是从别的车间调过来的。
中间顺便回班组看了一眼,和久以不见的工友们坐着说了会儿话。
董久州已经离开班组去了厂里,在生产科当了科员,成了厂领导。其他人变化不大,或者说没什么变化,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都是这样重复着一样的日子。
从厂子出来又马不停蹄的去黄大姐家看老三。
老三正拿着个红色小皮球在地上趔趔趄趄的跑,逗的屋里人不时的笑起来。
黄家的闺女和孙家老三是同班同学,和张清之也熟悉,来家里玩过,看到张清之就拉着老三问:“看看这是谁?是谁?认识不?”
老三拿着小皮球往前走了两步,仰着头盯着张清之:“你,你系谁?来来俺家嘎,嘎哈?”
张清之鼻子一酸,差点眼泪就落下来。
黄大姐在一边就笑:“这家伙连亲爸都不认识了,以后就给俺家得了。”
张清之吸了下鼻子,笑着说:“桂新就说等回来了,估计孩子都不认识了。”
黄大姐说:“没事儿,亲爹亲妈化着血呢,两天就想起来了。那边啥样了?”
张清之说:“要出院了,我这回来去厂子办钱,个人掏不起。”
黄大姐巴嗒了几下嘴摇了摇头:“唉,千万别有病啊。花了多少?厂子咋说的?”
张清之情绪稳定了下来,抹了把眼睛:“研究呢,等信。你这边差出来多少?”
黄大姐说:“咱们没事儿,以后慢慢算,赶紧把那边解决了人先回来最重要,我这边不用你们挂着,放心,孩子给你们带的好好的。”
黄家丫头说:“他可腻人了,晚上非得跟我睡。”
黄大姐就笑:“可不,赖上俺家小荣子了,晚上非得和小荣一被窝,扯都扯不开。”
小荣子说:“都淹了我好几次了,等你长大的,看我怎么收拾你。”拿手指在老三头上点了点,老三咯咯乐起来,把手里的皮球一扔,然后撅着小屁股去撵。
“回来以后怎么打算的呀?”黄大姐给张清之倒了杯水问。
“回街道吧,大集体那边估计够呛了,再说也干不了重活了。”
“也是。估计你能干活那边也不敢要,也能理解。要不,我给找人说说?”
“不用麻烦了,就这么的吧,街道轻巧,有个地方呆就挺好,我也怕她再累着怎么的。”
……
老三留在黄大姐家,张清之自己回了家里。
门窗打开通气,屋里炕上地下打扫擦洗,把被子什么的拿出来到外面晒,忙忙活活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晚上就在孙大哥家吃一口。
自己家这边什么都没有,想煮饭都没办法。
黑虎更瘦了,有点蔫,每天就守在院子门口也不往外跑。张清之知道它在等什么。
家里屋里屋外收拾了一遍,院子里菜地也翻了土,猪圈重新扎了篱笆,两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厂里研究结果出来了,借给张清之现金六万元,从每月工资里按比便扣除,直到还完为止。一个月扣五块钱。
算下来里里外外邻居工友加上厂子,张清之现在欠外债六万四千多,是他两千八百五十一个月的工资。
两百三十七年半。
好在钱没白花,人活着回来了。有人在就什么都有希望。
拿上支票张清之就往沈阳跑。
他这会儿一刻也等不得了。
到了医院把支票拿给刘桂新看,两个人欣喜之余抱头哭了一会儿,刘桂新就催着张清之去办理出院。她想回家。
出院手续很顺利。张清之去结清了医药费,拿了药和病历,刘桂新这边已经收拾好了。
在同房病友的恭喜声中两个人拿着东西走出来。
这是近一年多时间里刘桂新第一次走出医院的大门。
“慢点,这就回家了也不差几分钟的事儿。去你哥家看看不?”
“我不是着急,我是高兴。你这个人最没意思。我哥家在哪?”
“就从这边,从前面雕像那左拐过去。咱俩坐车吧,不近乎。”
“不坐,慢慢溜达吧,我想走走。雕像真高。”
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组伟人雕像,暗红色的雕像组,高大的花岗岩石基座,伟人面向北京的方向高举右手。围绕着雕像是省宾馆,公安局,总工会还有银行。
火车站向东辐射出来两个大型广场,东北中山是伟人像,东南和平是辽东省委驻地。
张清之扛着拎着东西,刘桂新跟在身边,两个人慢慢顺着大马路走着,张清之这会儿有使不完的劲儿,一点也不感觉累,还能兴致勃勃的给刘桂新讲方向讲地理讲传说。
沈阳是老城,每个老建筑每条大马路都有它的故事。
张清之留下满心向往的刘桂新在医院里观察,自己赶回南坟。
坐火车对于张清之来说,已经熟悉到麻木了,从64年参军开始就和火车搅在了一起,坐火车,修火车道,挥汗流血跨越大山大河。
但这辈子坐火车都没有这一次这样的心情。
激动,忐忑,迫不及待,开心,徬徨,各种各样的滋味在他心里搅来搅去。
平时严重缺乏睡眠的他竟然神奇的清醒了一路,一直到从南坟站下车才感觉到阵阵疲惫涌上来。
在车站边上的国营饭店对付了一口,用饭店的凉水管子洗了一把脸,张清之没回家,直接去了厂子。
南坟这边离厂子后门也不远,不过公交和小火车都没有站,只能坐小火车到郭家,站点就在选矿厂大门边上。
大门旁边在挖山,矿建的施工队在这干的热火朝天。
小火车车道改线,改到河边上来,原线大门左侧山上要建新的碎矿车间。
东北是黑土地,黄泥比较少,黄泥是烧煤必不可少的添加物,厂子大门左侧这里就是大家挖黄泥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建了新碎矿以后黄泥的问题怎么解决。
到车间找主任开了介绍信,再到厂部找工会,再找党委。
车间主任换了,老于退了,换上来的主任姓金,四十左右,张清之不太熟悉,是从别的车间调过来的。
中间顺便回班组看了一眼,和久以不见的工友们坐着说了会儿话。
董久州已经离开班组去了厂里,在生产科当了科员,成了厂领导。其他人变化不大,或者说没什么变化,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都是这样重复着一样的日子。
从厂子出来又马不停蹄的去黄大姐家看老三。
老三正拿着个红色小皮球在地上趔趔趄趄的跑,逗的屋里人不时的笑起来。
黄家的闺女和孙家老三是同班同学,和张清之也熟悉,来家里玩过,看到张清之就拉着老三问:“看看这是谁?是谁?认识不?”
老三拿着小皮球往前走了两步,仰着头盯着张清之:“你,你系谁?来来俺家嘎,嘎哈?”
张清之鼻子一酸,差点眼泪就落下来。
黄大姐在一边就笑:“这家伙连亲爸都不认识了,以后就给俺家得了。”
张清之吸了下鼻子,笑着说:“桂新就说等回来了,估计孩子都不认识了。”
黄大姐说:“没事儿,亲爹亲妈化着血呢,两天就想起来了。那边啥样了?”
张清之说:“要出院了,我这回来去厂子办钱,个人掏不起。”
黄大姐巴嗒了几下嘴摇了摇头:“唉,千万别有病啊。花了多少?厂子咋说的?”
张清之情绪稳定了下来,抹了把眼睛:“研究呢,等信。你这边差出来多少?”
黄大姐说:“咱们没事儿,以后慢慢算,赶紧把那边解决了人先回来最重要,我这边不用你们挂着,放心,孩子给你们带的好好的。”
黄家丫头说:“他可腻人了,晚上非得跟我睡。”
黄大姐就笑:“可不,赖上俺家小荣子了,晚上非得和小荣一被窝,扯都扯不开。”
小荣子说:“都淹了我好几次了,等你长大的,看我怎么收拾你。”拿手指在老三头上点了点,老三咯咯乐起来,把手里的皮球一扔,然后撅着小屁股去撵。
“回来以后怎么打算的呀?”黄大姐给张清之倒了杯水问。
“回街道吧,大集体那边估计够呛了,再说也干不了重活了。”
“也是。估计你能干活那边也不敢要,也能理解。要不,我给找人说说?”
“不用麻烦了,就这么的吧,街道轻巧,有个地方呆就挺好,我也怕她再累着怎么的。”
……
老三留在黄大姐家,张清之自己回了家里。
门窗打开通气,屋里炕上地下打扫擦洗,把被子什么的拿出来到外面晒,忙忙活活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晚上就在孙大哥家吃一口。
自己家这边什么都没有,想煮饭都没办法。
黑虎更瘦了,有点蔫,每天就守在院子门口也不往外跑。张清之知道它在等什么。
家里屋里屋外收拾了一遍,院子里菜地也翻了土,猪圈重新扎了篱笆,两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厂里研究结果出来了,借给张清之现金六万元,从每月工资里按比便扣除,直到还完为止。一个月扣五块钱。
算下来里里外外邻居工友加上厂子,张清之现在欠外债六万四千多,是他两千八百五十一个月的工资。
两百三十七年半。
好在钱没白花,人活着回来了。有人在就什么都有希望。
拿上支票张清之就往沈阳跑。
他这会儿一刻也等不得了。
到了医院把支票拿给刘桂新看,两个人欣喜之余抱头哭了一会儿,刘桂新就催着张清之去办理出院。她想回家。
出院手续很顺利。张清之去结清了医药费,拿了药和病历,刘桂新这边已经收拾好了。
在同房病友的恭喜声中两个人拿着东西走出来。
这是近一年多时间里刘桂新第一次走出医院的大门。
“慢点,这就回家了也不差几分钟的事儿。去你哥家看看不?”
“我不是着急,我是高兴。你这个人最没意思。我哥家在哪?”
“就从这边,从前面雕像那左拐过去。咱俩坐车吧,不近乎。”
“不坐,慢慢溜达吧,我想走走。雕像真高。”
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组伟人雕像,暗红色的雕像组,高大的花岗岩石基座,伟人面向北京的方向高举右手。围绕着雕像是省宾馆,公安局,总工会还有银行。
火车站向东辐射出来两个大型广场,东北中山是伟人像,东南和平是辽东省委驻地。
张清之扛着拎着东西,刘桂新跟在身边,两个人慢慢顺着大马路走着,张清之这会儿有使不完的劲儿,一点也不感觉累,还能兴致勃勃的给刘桂新讲方向讲地理讲传说。
沈阳是老城,每个老建筑每条大马路都有它的故事。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7268/23814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