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尘归尘,土归土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红男绿女(1v1)、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记忆之场、越王(百合双a)、向导她在伪装普通人(NPH)、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复爱(骨科,1v2)、寄养关系(校园骨科1v2)、秋潮(校园1v1)、
一场小风波,孩子记不了几天,很快又活蹦乱跳的了。
刘桂新从此哑了嗓子。
日子一成不变的一天一天过去,卖冰棍,种地。起早贪黑。
很快就到了临近暑假。
天气热了起来,大杨树的叶子绿的发黑,在阳光下无力的垂着头。柏油公路都融化了,踩上去软软的,不小心就弄一鞋的沥青。
有汽车跑过,沥青被甩的到处都是,一丝一丝的飘在空气中。
天气热,冰棍和汽水就好卖起来。
虽然郭家这里又增加了几个冰棍摊,但对刘桂新的生意影响不算大,一家人成了品牌,每天的销量差不多是别的几家的总和。就是少也少不哪去。
一天十几块钱的收入让刘桂新脸上时常的漾起笑容。同时,也更卖力气,更加努力。
这会儿早晨已经不用推着车子去冰棍厂了,只要在摊点等着就好,冰棍厂有大卡车给送上来。
不过因为箱子容量有限,早上的份是不够卖的,中午还是要去取一趟。
刘桂新让几个孩子在粮店里吃了油条,把车里剩的冰棍装到小箱子里盖好,让老三张兴兵看着摊,带着老二张兴隆去街里推冰棍。
老大吃完油条就跑没影了,这种事儿抓不到他。
“走吧,快去快回,这点儿怕是一会儿就卖没了。小兵,好好守摊儿,棉被要盖严。”
“哦,知道了,走吧。”张兴兵像个小大人一样摆摆手,一副轻松平常的样子。
张兴隆帮妈妈推着冰棍车顺着公路往西走。
大太阳正当头,在头顶上晒着,幸好公路两边全是大杨树,树荫连成一片。
风也是温的,不停的从路上吹过,吹得人发丝飞舞。
“你上车吧,回来再帮妈推。”刘桂新去了趟厕所,出来对张兴隆说。
张兴隆兴高采烈的爬上冰棍车,刘桂新把盖板揭起来摆到一边,让张兴隆躺进车里面。
躺在车里看着头上的蓝天和大树,车震颤着前行,对于张兴隆来说,这会儿是无比幸福的,惬意的。
过了下河套变电所,大杨树没有了,公路开始爬坡,张兴隆被从车里叫出来,帮着妈妈一起推。
等上了坡顶,他又可以坐一段儿,一直坐到东沟门那里。能坐在妈妈推着的车里看着天空,其实是他乐意帮妈妈推车取冰棍的唯一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一直没什么安全感,在家里也感觉不被重视,什么都是哥哥弟弟的。他听话,他干活,只是想听爸妈夸一句,或者笑一下,那会儿他才有存在感。
“妈,你上来坐,我推你。”
“可得了,你推不动妈妈。”刘桂新笑了一下。
取了冰棍,母子两个吃力的推着车走回郭家,马上就收拾着背起小箱子出去串胡同卖。
“甜冰棍儿。”
“冰棍儿。”
张兴隆背着小箱子叫喊着,忍着肩膀的疼痛,这边实在受不了了就换到另一边,不时的遇到在疯玩的同学,羡慕的看几眼继续往前走。
把冰棍卖出去的那一刻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
放假了,孩子们开始放飞自我。
厂子的沙场,砖场,废料厂全变成了皮孩子们的乐园,成群结队的在里面疯,弄的满头满身的沙子,铁锈,衣服裤子刮出口子。
每天晚上晚饭的时候,各个家属片里全是打孩子的声音。像比赛一样,听取哭声一片。
张兴军和张兴隆被张清之送到了张家堡姥姥家。
哥俩扛着小包,张清之扛着大包,翻过两座大山来到张景义家里。
那个大龄知青已经走了,说是考上了什么学校。
“大喽,能帮着扛东西了。”张万智笑着夸孩子。
“嗯,能扛个二三十斤了。”张清之也满意。两个孩子分担点,他就能多带点东西,也能轻松一些。
张景义也高兴,她不擅长说,就去忙活着煮饭,家里有的都拿出来了,恨不得直接塞到两个孩子肚子里。
张清之吃了口饭就去了堡子里。张玉生病倒了。
这一病就没起来,熬了几天就过世了。临走还没忘折腾折腾张清之,大夏天的非要吃冰让张清之去弄,因为弄不着被他骂了一痛。
兄弟几个,老大不在了,嫂子改嫁,老二和老五一个鼻孔出气,和张清之都不对付。
老四是个憨的,已经分了家单过,老六是哑巴,也早就被赶出去自己过了。
张清之带着张兴军和张兴隆去堡里给张玉生磕了头,这个家也就算散了,以后也就是回来看看老六。
痛快的哭了一场,张清之回了南芬。人死灯灭,心里的结也算是去了一大半。
张清之前脚走,后面张万礼也病倒了。老头年纪确实大了。
请了大队的赤脚医生来家里,吃了几天药也不见好,肚子疼的越来越厉害,眼看着本来就不壮的老头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下去。
赤脚医手又来,这回带了听诊器什么的,像模像样的检查了一下,说是阑尾炎,需要手术。
离张家堡最近的医院都在十几二十公里以外,这边也不通车,老头已经动不了了,根本就去不了。用队上的马车送估计颠到半道人也就差不多了。
这赤脚医生本身就是学医的,比那些什么都不懂硬拉着上架的农民出身同行多了好几把刷子。
“就在这做吧,不算什么大手术,我以前也做过,挺挺就过去了。”
张景义没有主意,张万智也不懂,半昏迷的张万礼无法决定什么,事儿就被医生这么安排了。
手术就在北炕做的。
小哥俩被赶到了外面,赤脚医生安排张景义烧了开水,把刀具绑带什么的煮了一下,让张万智帮着把张万礼摆在炕边上,他就站在地上开始了手术。
手术做了一个多小时,阑尾被顺利切除,刀口也缝合上了药。满头汗的医生也没留下吃饭,给留了点药背着箱子走了,张万智一路送到三道河子。
没有点滴,没有抗生素,也没有什么各种霉素。
张万礼在炕上躺了三天开始发高烧,然后也去了。
张万智也没操办,自己给哥哥钉了棺材,拖到哥哥活着的时候指定的坟地一埋了事,然后自己在坟前哭了一天。
没有人过来,也就是张兴军和张兴隆哥俩给磕了几个头。
都处理好了,这才进堡求张清革给刘桂新和刘照丰各去了封信。
刚强了一辈子的老爷子就这么默默的永远离开了。
刘桂新从此哑了嗓子。
日子一成不变的一天一天过去,卖冰棍,种地。起早贪黑。
很快就到了临近暑假。
天气热了起来,大杨树的叶子绿的发黑,在阳光下无力的垂着头。柏油公路都融化了,踩上去软软的,不小心就弄一鞋的沥青。
有汽车跑过,沥青被甩的到处都是,一丝一丝的飘在空气中。
天气热,冰棍和汽水就好卖起来。
虽然郭家这里又增加了几个冰棍摊,但对刘桂新的生意影响不算大,一家人成了品牌,每天的销量差不多是别的几家的总和。就是少也少不哪去。
一天十几块钱的收入让刘桂新脸上时常的漾起笑容。同时,也更卖力气,更加努力。
这会儿早晨已经不用推着车子去冰棍厂了,只要在摊点等着就好,冰棍厂有大卡车给送上来。
不过因为箱子容量有限,早上的份是不够卖的,中午还是要去取一趟。
刘桂新让几个孩子在粮店里吃了油条,把车里剩的冰棍装到小箱子里盖好,让老三张兴兵看着摊,带着老二张兴隆去街里推冰棍。
老大吃完油条就跑没影了,这种事儿抓不到他。
“走吧,快去快回,这点儿怕是一会儿就卖没了。小兵,好好守摊儿,棉被要盖严。”
“哦,知道了,走吧。”张兴兵像个小大人一样摆摆手,一副轻松平常的样子。
张兴隆帮妈妈推着冰棍车顺着公路往西走。
大太阳正当头,在头顶上晒着,幸好公路两边全是大杨树,树荫连成一片。
风也是温的,不停的从路上吹过,吹得人发丝飞舞。
“你上车吧,回来再帮妈推。”刘桂新去了趟厕所,出来对张兴隆说。
张兴隆兴高采烈的爬上冰棍车,刘桂新把盖板揭起来摆到一边,让张兴隆躺进车里面。
躺在车里看着头上的蓝天和大树,车震颤着前行,对于张兴隆来说,这会儿是无比幸福的,惬意的。
过了下河套变电所,大杨树没有了,公路开始爬坡,张兴隆被从车里叫出来,帮着妈妈一起推。
等上了坡顶,他又可以坐一段儿,一直坐到东沟门那里。能坐在妈妈推着的车里看着天空,其实是他乐意帮妈妈推车取冰棍的唯一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一直没什么安全感,在家里也感觉不被重视,什么都是哥哥弟弟的。他听话,他干活,只是想听爸妈夸一句,或者笑一下,那会儿他才有存在感。
“妈,你上来坐,我推你。”
“可得了,你推不动妈妈。”刘桂新笑了一下。
取了冰棍,母子两个吃力的推着车走回郭家,马上就收拾着背起小箱子出去串胡同卖。
“甜冰棍儿。”
“冰棍儿。”
张兴隆背着小箱子叫喊着,忍着肩膀的疼痛,这边实在受不了了就换到另一边,不时的遇到在疯玩的同学,羡慕的看几眼继续往前走。
把冰棍卖出去的那一刻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
放假了,孩子们开始放飞自我。
厂子的沙场,砖场,废料厂全变成了皮孩子们的乐园,成群结队的在里面疯,弄的满头满身的沙子,铁锈,衣服裤子刮出口子。
每天晚上晚饭的时候,各个家属片里全是打孩子的声音。像比赛一样,听取哭声一片。
张兴军和张兴隆被张清之送到了张家堡姥姥家。
哥俩扛着小包,张清之扛着大包,翻过两座大山来到张景义家里。
那个大龄知青已经走了,说是考上了什么学校。
“大喽,能帮着扛东西了。”张万智笑着夸孩子。
“嗯,能扛个二三十斤了。”张清之也满意。两个孩子分担点,他就能多带点东西,也能轻松一些。
张景义也高兴,她不擅长说,就去忙活着煮饭,家里有的都拿出来了,恨不得直接塞到两个孩子肚子里。
张清之吃了口饭就去了堡子里。张玉生病倒了。
这一病就没起来,熬了几天就过世了。临走还没忘折腾折腾张清之,大夏天的非要吃冰让张清之去弄,因为弄不着被他骂了一痛。
兄弟几个,老大不在了,嫂子改嫁,老二和老五一个鼻孔出气,和张清之都不对付。
老四是个憨的,已经分了家单过,老六是哑巴,也早就被赶出去自己过了。
张清之带着张兴军和张兴隆去堡里给张玉生磕了头,这个家也就算散了,以后也就是回来看看老六。
痛快的哭了一场,张清之回了南芬。人死灯灭,心里的结也算是去了一大半。
张清之前脚走,后面张万礼也病倒了。老头年纪确实大了。
请了大队的赤脚医生来家里,吃了几天药也不见好,肚子疼的越来越厉害,眼看着本来就不壮的老头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下去。
赤脚医手又来,这回带了听诊器什么的,像模像样的检查了一下,说是阑尾炎,需要手术。
离张家堡最近的医院都在十几二十公里以外,这边也不通车,老头已经动不了了,根本就去不了。用队上的马车送估计颠到半道人也就差不多了。
这赤脚医生本身就是学医的,比那些什么都不懂硬拉着上架的农民出身同行多了好几把刷子。
“就在这做吧,不算什么大手术,我以前也做过,挺挺就过去了。”
张景义没有主意,张万智也不懂,半昏迷的张万礼无法决定什么,事儿就被医生这么安排了。
手术就在北炕做的。
小哥俩被赶到了外面,赤脚医生安排张景义烧了开水,把刀具绑带什么的煮了一下,让张万智帮着把张万礼摆在炕边上,他就站在地上开始了手术。
手术做了一个多小时,阑尾被顺利切除,刀口也缝合上了药。满头汗的医生也没留下吃饭,给留了点药背着箱子走了,张万智一路送到三道河子。
没有点滴,没有抗生素,也没有什么各种霉素。
张万礼在炕上躺了三天开始发高烧,然后也去了。
张万智也没操办,自己给哥哥钉了棺材,拖到哥哥活着的时候指定的坟地一埋了事,然后自己在坟前哭了一天。
没有人过来,也就是张兴军和张兴隆哥俩给磕了几个头。
都处理好了,这才进堡求张清革给刘桂新和刘照丰各去了封信。
刚强了一辈子的老爷子就这么默默的永远离开了。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7268/23815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