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
推荐阅读:淫乱寂寞人妻、[历史同人] 大唐诡务司、[综漫] 我靠马甲系统组成了祗王一族、[综漫] 原来我是汤姆苏、[柯南同人] 侦探总怀疑我是嫌疑人、清风啸江湖、[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样、拯救华夏,从打造戴森球开始!、[火影] 章鱼小丸子、[原神+星铁] 谁还不是条龙了、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汉初平三年八月初五。
以大儒赵岐为主的朝廷使团抵达雒阳,敕封朱儁、宣慰天下的消息很快便四处流传,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离河南最近的冀州、颍川等地。
太仆赵岐当着各州遣派来观望的使者的面,宣读了数道诏书,比如流传甚广、却未有在关东明确公布的罪己诏对追尊皇帝兄长弘农怀王刘辨、生母王美人的诏书、以及朝廷近来的一系列变动与改革,让所有人应接不暇。
在一个吉日,赵岐隆重的举办了孝怀皇帝刘辨、灵怀皇后改葬迁陵的仪式,当时围观的大小官员、军兵士民不知凡。这个仪式的告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昭示着皇帝正式继承兄长的皇位,拥有汉家统续无可争辩的合法性。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赵岐亲自将裴茂等人送到黄河边上。赵岐在整个天下士人眼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听说他到对岸,袁绍与曹操亲自带兵到岸边结帐迎接,以示尊重。
赵岐本来不打算过河,此时盛情难却,只得亲自渡河宣慰,好言申明了一番大义后,便返身回去了,留下裴茂、田畴等人随袁绍的队伍前往邺城。
冀州,邺城。
冀州自古以来便称为九州之首,土地肥沃,民众百万。在初平二年的时候,渤海太守袁绍借公孙瓒的兵势、迫使韩馥相让冀州之后,袁绍的实力便突飞猛涨,几次与强势的公孙瓒用兵而不落下风,隐隐然有河北第一诸侯的态势。
当然,若是没有奋武将军公孙瓒,袁绍便足以担得起这个名头。要知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动天下,除了弘农杨氏能与其比肩以外,袁氏就是大汉朝一等一的士族豪强。
想当年为了抵抗阉宦,袁杨一体,彼此结亲,可谓声势惊人。如今杨氏选择在中央博出位,与袁氏在地方上建立势力的观点早已产生分歧,在短期内,杨氏在朝中几经波折,势力大减,袁氏在地方上称雄,问鼎天下,以至于后世人重读这段历史时只知汉末的顶级豪强有袁氏,而不知有杨氏。
但从长远来看,杨氏才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最后赢家。由于杨氏的立场也随着皇帝的态度以及朝政方针的变化而转变,对袁氏敬而远之,没了杨氏在地方上与袁氏争风头,汝南袁氏可谓一家独大,关东莫敢与之争锋。
而作为袁氏最孚盛名的后继者,哪怕袁绍得到冀州的过程有些不道义,他所在的州牧府依然汇聚了无数人才,文臣武将,各列一行,甲士精锐,气象不凡。
此时的袁绍方才四十出头,姿貌威容,仪态不凡,头戴着当下王公名士之间最盛行的幅巾,颔下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的上嘴唇搭着下嘴唇,耳朵长且软薄,在面相上正是做事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性格。
当然,袁绍行事厚道,好结交名士,这种性格在前期为其打下河北这个偌大基业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最后,麾下谋士一多,派系斗争剧烈,若是没有主见和魄力,极易导致挫败。
而现在,袁绍以及归属势力显然还没有这种情况,能听良言,能处善断,还算是一个优良的性格。
眼下州牧府内文臣武将都已聚集一起,交头接耳的不知在说些什么,袁绍端坐在正中主位上,微阖着眼,悄然沉思。终于,见火候差不多了,他轻咳一声,很快止住了场面的纷乱。他目光清亮,将场中诸人的脸色都扫视了一遍后,便将眼神放在眼前几个文人身上。
“朝廷天使已安置在城外军营,诸君以为,该如何应之?”
关于皇帝刘协的名分,以袁绍为主的关东士族一直保持着摇摆不定的心理。一开始袁绍等人是承认皇帝继位的合法性,然而到去年的时候,借口皇帝年纪幼受董卓胁迫西迁,如今道路阻绝,也不知道皇帝是生是死。所以让颇有名望的宗室长者、幽州牧刘虞当皇帝。
袁绍等人让刘虞当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封官揽权、以及避免让朝廷用大义的名分来挟持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单是皇帝隔得太远就要另立新君这个借口显然不能服众,所以当时渐渐的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当今皇帝刘协不是孝灵皇帝的亲生骨肉,就连袁绍、韩馥在给争取袁术支持的信中都信口雌黄,说皇帝无血脉之属。
另外,河北等地也出现了各种祥瑞,为刘虞继位造势,可以说万事俱备,只要刘虞点头,他就能立即当上幽冀之主。
可是刘虞忠厚,死活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宁可逃亡大漠也不愿意做汉室的罪人。再加上曹操、袁术等人的表态拒绝,袁绍等人这才停止劝进,想着暂退一步,让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这同样能让袁绍拥有合法封拜官员的权力。
但刘虞依然不肯,当然他也没有彻底得罪袁绍,为了约束愈发跋扈难制的公孙瓒,刘虞还是选择了与袁绍合纵。
如今否认皇帝权威与合法性的袁绍另立朝廷不成,众人尚还没有个新的对策,就迎来了朝廷正经的天使。
在黄河岸上的那次接待,可以解释成是特意为了对赵岐这个名士大儒表示尊重,但现在声名不显、而且还是正式的朝廷使臣的裴茂来了,他们自然不能再像接待赵岐那样含糊逃避的。
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几乎决定了袁绍一派在今后的重大战略决策。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都一致的保持了缄默。在座的都是聪明人,都清楚的明白,像这样的大事方针,袁绍这话问的对象显然不会是他们,而只是站在前面的那几个人而已。
果不其然,袁绍话音刚落,便有人出声说道:“今汉室倾颓,朝廷西迁。太仆赵公持节出使,追尊帝后,驻守雒阳,有居中调配之势。又有侍御史裴茂随行来邺,授以为,当是国家有宣慰天下、劝各州牧守自相安静之意。”
说话的正是冀州从事沮授,广平人。初仕前冀州牧韩馥,曾向韩馥进谏打算阻止袁绍反为主图谋冀州的计划,结果不为韩馥所重视,之后冀州果然易主。
沮授为人长于谋略,又多远见,袁绍很是倚靠。见其他人都点头便是赞同,袁绍颔首道:“那不知沮君以为,该当如何?”
这封面真的是一股浓浓的暴君种马风格。
汉初平三年八月初五。
以大儒赵岐为主的朝廷使团抵达雒阳,敕封朱儁、宣慰天下的消息很快便四处流传,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离河南最近的冀州、颍川等地。
太仆赵岐当着各州遣派来观望的使者的面,宣读了数道诏书,比如流传甚广、却未有在关东明确公布的罪己诏对追尊皇帝兄长弘农怀王刘辨、生母王美人的诏书、以及朝廷近来的一系列变动与改革,让所有人应接不暇。
在一个吉日,赵岐隆重的举办了孝怀皇帝刘辨、灵怀皇后改葬迁陵的仪式,当时围观的大小官员、军兵士民不知凡。这个仪式的告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昭示着皇帝正式继承兄长的皇位,拥有汉家统续无可争辩的合法性。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赵岐亲自将裴茂等人送到黄河边上。赵岐在整个天下士人眼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听说他到对岸,袁绍与曹操亲自带兵到岸边结帐迎接,以示尊重。
赵岐本来不打算过河,此时盛情难却,只得亲自渡河宣慰,好言申明了一番大义后,便返身回去了,留下裴茂、田畴等人随袁绍的队伍前往邺城。
冀州,邺城。
冀州自古以来便称为九州之首,土地肥沃,民众百万。在初平二年的时候,渤海太守袁绍借公孙瓒的兵势、迫使韩馥相让冀州之后,袁绍的实力便突飞猛涨,几次与强势的公孙瓒用兵而不落下风,隐隐然有河北第一诸侯的态势。
当然,若是没有奋武将军公孙瓒,袁绍便足以担得起这个名头。要知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动天下,除了弘农杨氏能与其比肩以外,袁氏就是大汉朝一等一的士族豪强。
想当年为了抵抗阉宦,袁杨一体,彼此结亲,可谓声势惊人。如今杨氏选择在中央博出位,与袁氏在地方上建立势力的观点早已产生分歧,在短期内,杨氏在朝中几经波折,势力大减,袁氏在地方上称雄,问鼎天下,以至于后世人重读这段历史时只知汉末的顶级豪强有袁氏,而不知有杨氏。
但从长远来看,杨氏才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最后赢家。由于杨氏的立场也随着皇帝的态度以及朝政方针的变化而转变,对袁氏敬而远之,没了杨氏在地方上与袁氏争风头,汝南袁氏可谓一家独大,关东莫敢与之争锋。
而作为袁氏最孚盛名的后继者,哪怕袁绍得到冀州的过程有些不道义,他所在的州牧府依然汇聚了无数人才,文臣武将,各列一行,甲士精锐,气象不凡。
此时的袁绍方才四十出头,姿貌威容,仪态不凡,头戴着当下王公名士之间最盛行的幅巾,颔下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的上嘴唇搭着下嘴唇,耳朵长且软薄,在面相上正是做事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性格。
当然,袁绍行事厚道,好结交名士,这种性格在前期为其打下河北这个偌大基业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最后,麾下谋士一多,派系斗争剧烈,若是没有主见和魄力,极易导致挫败。
而现在,袁绍以及归属势力显然还没有这种情况,能听良言,能处善断,还算是一个优良的性格。
眼下州牧府内文臣武将都已聚集一起,交头接耳的不知在说些什么,袁绍端坐在正中主位上,微阖着眼,悄然沉思。终于,见火候差不多了,他轻咳一声,很快止住了场面的纷乱。他目光清亮,将场中诸人的脸色都扫视了一遍后,便将眼神放在眼前几个文人身上。
“朝廷天使已安置在城外军营,诸君以为,该如何应之?”
关于皇帝刘协的名分,以袁绍为主的关东士族一直保持着摇摆不定的心理。一开始袁绍等人是承认皇帝继位的合法性,然而到去年的时候,借口皇帝年纪幼受董卓胁迫西迁,如今道路阻绝,也不知道皇帝是生是死。所以让颇有名望的宗室长者、幽州牧刘虞当皇帝。
袁绍等人让刘虞当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封官揽权、以及避免让朝廷用大义的名分来挟持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单是皇帝隔得太远就要另立新君这个借口显然不能服众,所以当时渐渐的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当今皇帝刘协不是孝灵皇帝的亲生骨肉,就连袁绍、韩馥在给争取袁术支持的信中都信口雌黄,说皇帝无血脉之属。
另外,河北等地也出现了各种祥瑞,为刘虞继位造势,可以说万事俱备,只要刘虞点头,他就能立即当上幽冀之主。
可是刘虞忠厚,死活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宁可逃亡大漠也不愿意做汉室的罪人。再加上曹操、袁术等人的表态拒绝,袁绍等人这才停止劝进,想着暂退一步,让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这同样能让袁绍拥有合法封拜官员的权力。
但刘虞依然不肯,当然他也没有彻底得罪袁绍,为了约束愈发跋扈难制的公孙瓒,刘虞还是选择了与袁绍合纵。
如今否认皇帝权威与合法性的袁绍另立朝廷不成,众人尚还没有个新的对策,就迎来了朝廷正经的天使。
在黄河岸上的那次接待,可以解释成是特意为了对赵岐这个名士大儒表示尊重,但现在声名不显、而且还是正式的朝廷使臣的裴茂来了,他们自然不能再像接待赵岐那样含糊逃避的。
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几乎决定了袁绍一派在今后的重大战略决策。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都一致的保持了缄默。在座的都是聪明人,都清楚的明白,像这样的大事方针,袁绍这话问的对象显然不会是他们,而只是站在前面的那几个人而已。
果不其然,袁绍话音刚落,便有人出声说道:“今汉室倾颓,朝廷西迁。太仆赵公持节出使,追尊帝后,驻守雒阳,有居中调配之势。又有侍御史裴茂随行来邺,授以为,当是国家有宣慰天下、劝各州牧守自相安静之意。”
说话的正是冀州从事沮授,广平人。初仕前冀州牧韩馥,曾向韩馥进谏打算阻止袁绍反为主图谋冀州的计划,结果不为韩馥所重视,之后冀州果然易主。
沮授为人长于谋略,又多远见,袁绍很是倚靠。见其他人都点头便是赞同,袁绍颔首道:“那不知沮君以为,该当如何?”
这封面真的是一股浓浓的暴君种马风格。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7832/25314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