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1)
推荐阅读:魇运、道长,你居心不良啊(古言1v1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临时夫妻(nph)、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蹂纸浆(1v1校园h)、纷争之心(nph,西幻)、社畜罢辽(NP)、窥星(父女1v1)、
都是独一无二,又是大众都消费得起的食品,按理生意应该十分火爆才对。
叹了一口气,先支棱起来吧,有备无患。
等那些人肯走进他乌衣巷的时候,乌衣巷的改变肯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吃完面,天色也不早了。
明天一定要来国子监授课啊。
都是当先生的人了,怎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莫少珩差点笑了出来。
你们一群不爱读书的学生这样子,你们家里知道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多爱学习。
莫少珩点了点头,他这四门助教的官职是圣人亲点的,前面是因为得解决和东唐交易的事情,不得不外出,现在倒是不能怠慢的。
南一看得直摇头,少师在南离的那些学生,也没见这么粘人。
结果他这话一出,就被怼了回来,你当然不粘人,你天天就跟在身边。
哪哪都带着你,好像就你是学生,我们不是一样?
南一:
直接扒拉了一下手上的琴弦。
有模有样的,他现在能扒拉出最简单的调子了。
一群少年。
一会看看抱琴而立的莫少珩,一会看看也抱着琴跟在莫少珩身后的南一。
再看看他们自己。
好像别人的确更像学生一点。
不不就是也有一张琴。嘴巴死硬。
南一:我这古琴名寒彻,可不是普通琴,北凉前朝,有一个寒门书生,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八十古稀之年成了丞相,名动天下,后来他的友人送了他一张琴,他为纪念他以前的寒窗苦读和艰苦磨砺,将琴取名为寒彻,
以激励后者,需经一番寒彻骨,平生方能有始终。
一群少年:
不不就是有个故事。
他们好歹也是最顶级的贵族,他们家没有琴一样,好吧,好些还真没有,除非是琴师大家,还真没有收藏古琴的爱好。
莫少珩原本以为这些少年还要纠缠一番,结果一个个看了一会儿南一,然后掉头就跑。
莫少珩:
莫少珩带着人回到镇北王府,宫里传旨的公公也刚好到。
圣人浩德,德佑天下,今有镇北王府世子偶经北海
这是他发现新的制盐之法,朝廷的封赏下来了,他也不意外,只是没想到这么快,甚至就在当天,可见圣人对此事的重视。
即日,晋升国子监文学博士,教导万方
赐,殿上谏议郎之职。
莫少珩仔细听着,由四门助教升了文学博士,他这四门助教事实上也就当了一天,升得蛮快。
这其实也就是个教书育人的官职,于北凉朝廷的影响并不大。
关键在后面,四品的殿上谏议郎,四品的官衔不算低了。。
谏议郎的数量其实很多,但能上金殿的却不多。
也就是说,他以后有了在朝廷上发声的机会了。
看似简单,但到了关键时候却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比如他现在,虽然是镇北王府的世子,但想要面圣,呵,可没那么简单。
北凉有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四大拥有军权的王府,当然镇北王府现在的军权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各种各样皇室王爷的府邸,各府的世子那数目简直数都不数不过来,哪怕是世子,也没有说一声想见圣人就能见得到的。
就像他以前都被养在宫里的时候,一天跟着各位皇子厮混,不也没见着圣人的面。
谏议郎录属于谏议院,顶头上司刚好是莫少珩的老师上议大夫范寇。
只是上次他给他的老师挖了一个坑之后,范寇定是会给他一些特殊待遇的。
贵族任职谏议郎一向是一个十分微妙的事情,它就像在向所有人告示,从今以后,你已经在圣人眼皮子底下了,要么平步青云,要么泯灭于众。
能得到圣人的关注,在北凉下至寒门上至贵族,哪一个不羡慕着。
传旨的老宫人道,世子当真是洪福齐天。
谁能想到,出去游山玩水都能震动北凉。
老宫人是长久侍奉在陛下身边的,不由得打趣了一句,老奴替陛下传旨,还从来没有同一个府邸来得这么勤的。
莫少珩也笑了,焉知祸福啊。
这么长时间没回来,自然要去看看祖母和永安夫人。
这一去,倒是见到了一个不算意外的意外。
祖母被人扶着,竟然能自己行走了。
莫少珩离开的时候,就给祖母换了一个调理的药方,煎熬起来倒也不麻烦。
现在看来,开始见效了。
永安夫人也高兴得满脸都是笑容,看这凉京的人以后还敢不敢说三道四。
祖母斥了一句,别让外人听了去,不然还以为我们镇北王府携功自重。
古时候就是这样,再大的功劳你都得谦虚感恩的承接天恩,哪有说三道四的权力。
不过心里也在想,要是凉京的百姓都吃上了便宜又好的盐,还在背后诋毁人,怕真是没脸没皮到了极点。
盐比莫少珩献丝绸或献棉的影响还大,毕竟丝绸和棉暂时看不到效果,而盐立竿见影,影响的还是所有百姓的民生,最贴近生活。
煮海熬波,一但开始,盐就能很快的大量生产。
第二日。
关于莫少珩无意间发现新盐工艺的消息已经开始传了起来。
不过具体的的内容却不知道,一时间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莫少珩今日是要上朝的。
像他这样不大不小的谏议郎,只需要上一周一次的大朝会,小朝会就没他的事了。
穿上谏议郎的官服,看上去还有模有样。
标准的一个英俊的北凉官员。
南一在旁边嘀咕,少师怎么穿什么衣服都好看,我以前以为丝绸好,没想到少师穿这样的衣服也不差。
莫少珩一笑。
布料的确分好坏,但穿得好不好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了一句,我今日要去上朝,你是在家练琴还是去乌衣巷看比赛?
南一:我带着琴去乌衣巷,边练琴边看比赛。
莫少珩点了点头,吩咐了一声出门多带些鹰卫。
南一身份特殊,走到哪都得有大量的人护卫着。
今日上朝,莫少珩专门早了一些,也算一个新晋官员的礼貌。
他很谦逊的,真的。
一身官袍,抱琴站在殿外。
陆陆续续来的官员不免都多看了一眼。
当真是一幅独特的风景。
莫少珩本是想打个招呼的,但环视一圈,除了燕王赵棣,他的老师范寇,还有几个前几次在殿上找过他麻烦的,其他都不认识。
这官当得,同朝的同僚都不认识几个,人际关系也太差了一点。
也不好唐突上前,干脆跑去范寇那见礼。
范寇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问了一句,听说你带着我那孙儿范慎逃课?
莫少珩:
一针就见血。
莫少珩赶紧冠冕堂皇了两句,逃了。
然后跑去找燕王。
赵棣好啊,虽然话少,但他不怼人不是。
莫少珩偷偷地问,圣人给我升了官,你那里有什么奖励没有?
新制盐工艺虽然是莫少珩发现的,但赵棣也功不可没。
赵棣答道,贩盐。
莫少珩眼睛都亮了,负责替朝廷卖官盐?
这个好,莫少珩接口就道,在我乌衣巷安排一个官盐铺子。
赵棣看向莫少珩,这是明目张胆地让他以公济私?
莫少珩脸不红气不喘,除了东市西市,现在就我那人流最多。
人人都需要的盐,当然是设置在人多的地方。
官盐铺子是有限的,其他人又不许私卖盐,所以一个盐铺子负责好大一片区域,这样的话就不愁没人进他的乌衣巷,除非他们非得跑特别远的盐铺子去买。
莫少珩本以为还得磨一磨,没想到赵棣直接恩了一声。
莫少珩一愣,赵棣也挺好说话的嘛。
这时已经有通传的公公前来宣诸官入殿了。
今日朝议,无外乎还是围绕水利,盐,洵州,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运河修建在莫少珩离开的这大半个月已经开始了。
所谓开始,并不是说已经开始修了,而是开始招工了。
今日是大朝会,负责运河修建的赵岚需要述职。
赵岚上前,禀圣人,工部已经在拟定修建的章程和计算费用,礼部已经准备好祭天仪式,户部户部的招工也正在正常进行中
这样大的事情,他自然不敢怠慢,兢兢业业,不敢出半点差错。
但在说到户部招工的时候却犹豫了一下。
户部尚书看了一眼赵岚,眉头皱了起来。
有以工代赈,又有免税制,的确也招到了一部分。
但远远不够,而且据他所知,问题还不小。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难民中开始疯传,兴修水利这一提议是莫少珩提出来的。
别看这样小的一个消息,但却在难民中炸了锅。
莫少珩要修水利了,要千古留名了,而且还是用他们洵州难民来成就他的名声。
凭什么?
将他们害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后,还要踩在他们身上来搏取这千古美名?
没有这样的道理。
加上莫少珩先前在他们面前游山玩水的一幕,到现在都让他们心绪难平。
所以除了招收到的一小部分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抵触的。
甚至因为赵岚心中急迫,在招工的时候多少有些急躁,造成了不少反抗和冲突。
这些可不都是小问题。
户部尚书也理解赵岚说招工一切正常,是想慢慢解决问题。
但他有没有想过,一但解决不了,甚至难民的反抗再激烈一点,就会引起民乱
这样的后果他户部担不起这个责任。
太子不该没跟他商量就这么若无其事的述职。
正要说话,这时,赵棣站了出来。
禀圣人,近日凉京城外,有难民不满招工事宜,多有聚众闹事。
说得很简洁,但却和赵岚的招工一切正常恰巧相反。
整个金殿都安静了。
太子赵岚说招工一切正常,而燕王说有难民不满招工,聚众闹事?
户部尚书都惊讶了一下,他虽然知道有不少难民心有不满,但聚众闹事?
赵岚直接冷哼了一声,燕王才回凉京,怕是对具体情况了解得还不清楚。
自古兴修水利,百姓心中都会有劳民伤财,强迫修建的想法,遇到些许反抗和困难也是理所当然。
在赵岚看来,朝廷已经给了洵州难民诸多好处,他们暂时反抗,但真到了不修运河他们就无法获得救济的粮食,到时肯定就会妥协,他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就能摆平此事。
莫少珩看得津津有味,他原本以为他今日就是来点卯就完事,没想到能看到这么精彩的一幕。
赵棣说了一句,仅仅是些许反抗?
说完竟然没在说话。
莫少珩都有些莫名其妙,发难的话要将对方往死里打啊,打蛇打七寸,不死也要让对方残。
众人也以为这是燕王和太子之间的日常较量,若真有什么大问题,太子还真敢隐瞒不报不成。
这是影响北凉千秋的大事,一个不谨慎,那个因为兴修水利而亡国的前前朝,就是前车之鉴。
圣人对此事的重视,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正在这时,突然有小碎步跑了进来,打断了朝议。
禀圣人,风向官梁让,有要事面见圣人。
众人一愣,凉京风向官梁让?
凉京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都等不到下朝,现在就要来禀告。
宣。上面传来圣人威严的声音。
梁让走了进来,不卑不吭,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在城门之下喧哗,似有民乱之嫌。
凉京卫左都卫袁付已经带人前去调谐,目前情况不明。
已经闹到城门下了?
有人赶紧出列,闹事之人有多少?
梁让答道,百余。
众人松了一口气,难怪只说是有民乱之嫌疑,百人还构不成民乱。
当然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毕竟民乱,就代表着圣人无德,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反抗,对圣人的名声可不好。
不过,众人一会看看燕王,一会看看太子,表情就有些微妙了。
莫少珩也在看着赵棣,这样也锤不死赵岚啊,最多让对方恶心得要死。
这时,小碎步又从殿外传了进来。禀圣人,风向官余知晓,有要事面见圣人。
整个金殿鸦雀无声。
似嗅到了一股不与寻常来的气息。
第35章 他搭起了帐篷
不过前后一盏茶的功夫,竟然有两个风向官入了金殿打断朝议。
莫少珩都不由得看向了赵棣,不过赵棣一点反应都没有,看上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样子。
风向官余知晓从殿外走了进来。
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不满修建运河招工之事在城门之下喧哗,数量已过三百之数。
嘶!
三百,已经达到了民乱的标准了。
明明刚才的消息还是仅有百余。
民乱可不是一个好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对圣人的问责。
招工的条件的确苛刻了一些,工钱少得可怜,但无论是以工代赈,还是以工代税,都是现在最好的解决方式。
难民不仅不用饿肚子,还能赚一些好处。
这种特殊的时期,处理得当,难民应该心存感激才对,这是圣人的恩德。
叹了一口气,先支棱起来吧,有备无患。
等那些人肯走进他乌衣巷的时候,乌衣巷的改变肯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吃完面,天色也不早了。
明天一定要来国子监授课啊。
都是当先生的人了,怎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莫少珩差点笑了出来。
你们一群不爱读书的学生这样子,你们家里知道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多爱学习。
莫少珩点了点头,他这四门助教的官职是圣人亲点的,前面是因为得解决和东唐交易的事情,不得不外出,现在倒是不能怠慢的。
南一看得直摇头,少师在南离的那些学生,也没见这么粘人。
结果他这话一出,就被怼了回来,你当然不粘人,你天天就跟在身边。
哪哪都带着你,好像就你是学生,我们不是一样?
南一:
直接扒拉了一下手上的琴弦。
有模有样的,他现在能扒拉出最简单的调子了。
一群少年。
一会看看抱琴而立的莫少珩,一会看看也抱着琴跟在莫少珩身后的南一。
再看看他们自己。
好像别人的确更像学生一点。
不不就是也有一张琴。嘴巴死硬。
南一:我这古琴名寒彻,可不是普通琴,北凉前朝,有一个寒门书生,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八十古稀之年成了丞相,名动天下,后来他的友人送了他一张琴,他为纪念他以前的寒窗苦读和艰苦磨砺,将琴取名为寒彻,
以激励后者,需经一番寒彻骨,平生方能有始终。
一群少年:
不不就是有个故事。
他们好歹也是最顶级的贵族,他们家没有琴一样,好吧,好些还真没有,除非是琴师大家,还真没有收藏古琴的爱好。
莫少珩原本以为这些少年还要纠缠一番,结果一个个看了一会儿南一,然后掉头就跑。
莫少珩:
莫少珩带着人回到镇北王府,宫里传旨的公公也刚好到。
圣人浩德,德佑天下,今有镇北王府世子偶经北海
这是他发现新的制盐之法,朝廷的封赏下来了,他也不意外,只是没想到这么快,甚至就在当天,可见圣人对此事的重视。
即日,晋升国子监文学博士,教导万方
赐,殿上谏议郎之职。
莫少珩仔细听着,由四门助教升了文学博士,他这四门助教事实上也就当了一天,升得蛮快。
这其实也就是个教书育人的官职,于北凉朝廷的影响并不大。
关键在后面,四品的殿上谏议郎,四品的官衔不算低了。。
谏议郎的数量其实很多,但能上金殿的却不多。
也就是说,他以后有了在朝廷上发声的机会了。
看似简单,但到了关键时候却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比如他现在,虽然是镇北王府的世子,但想要面圣,呵,可没那么简单。
北凉有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四大拥有军权的王府,当然镇北王府现在的军权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各种各样皇室王爷的府邸,各府的世子那数目简直数都不数不过来,哪怕是世子,也没有说一声想见圣人就能见得到的。
就像他以前都被养在宫里的时候,一天跟着各位皇子厮混,不也没见着圣人的面。
谏议郎录属于谏议院,顶头上司刚好是莫少珩的老师上议大夫范寇。
只是上次他给他的老师挖了一个坑之后,范寇定是会给他一些特殊待遇的。
贵族任职谏议郎一向是一个十分微妙的事情,它就像在向所有人告示,从今以后,你已经在圣人眼皮子底下了,要么平步青云,要么泯灭于众。
能得到圣人的关注,在北凉下至寒门上至贵族,哪一个不羡慕着。
传旨的老宫人道,世子当真是洪福齐天。
谁能想到,出去游山玩水都能震动北凉。
老宫人是长久侍奉在陛下身边的,不由得打趣了一句,老奴替陛下传旨,还从来没有同一个府邸来得这么勤的。
莫少珩也笑了,焉知祸福啊。
这么长时间没回来,自然要去看看祖母和永安夫人。
这一去,倒是见到了一个不算意外的意外。
祖母被人扶着,竟然能自己行走了。
莫少珩离开的时候,就给祖母换了一个调理的药方,煎熬起来倒也不麻烦。
现在看来,开始见效了。
永安夫人也高兴得满脸都是笑容,看这凉京的人以后还敢不敢说三道四。
祖母斥了一句,别让外人听了去,不然还以为我们镇北王府携功自重。
古时候就是这样,再大的功劳你都得谦虚感恩的承接天恩,哪有说三道四的权力。
不过心里也在想,要是凉京的百姓都吃上了便宜又好的盐,还在背后诋毁人,怕真是没脸没皮到了极点。
盐比莫少珩献丝绸或献棉的影响还大,毕竟丝绸和棉暂时看不到效果,而盐立竿见影,影响的还是所有百姓的民生,最贴近生活。
煮海熬波,一但开始,盐就能很快的大量生产。
第二日。
关于莫少珩无意间发现新盐工艺的消息已经开始传了起来。
不过具体的的内容却不知道,一时间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莫少珩今日是要上朝的。
像他这样不大不小的谏议郎,只需要上一周一次的大朝会,小朝会就没他的事了。
穿上谏议郎的官服,看上去还有模有样。
标准的一个英俊的北凉官员。
南一在旁边嘀咕,少师怎么穿什么衣服都好看,我以前以为丝绸好,没想到少师穿这样的衣服也不差。
莫少珩一笑。
布料的确分好坏,但穿得好不好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了一句,我今日要去上朝,你是在家练琴还是去乌衣巷看比赛?
南一:我带着琴去乌衣巷,边练琴边看比赛。
莫少珩点了点头,吩咐了一声出门多带些鹰卫。
南一身份特殊,走到哪都得有大量的人护卫着。
今日上朝,莫少珩专门早了一些,也算一个新晋官员的礼貌。
他很谦逊的,真的。
一身官袍,抱琴站在殿外。
陆陆续续来的官员不免都多看了一眼。
当真是一幅独特的风景。
莫少珩本是想打个招呼的,但环视一圈,除了燕王赵棣,他的老师范寇,还有几个前几次在殿上找过他麻烦的,其他都不认识。
这官当得,同朝的同僚都不认识几个,人际关系也太差了一点。
也不好唐突上前,干脆跑去范寇那见礼。
范寇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问了一句,听说你带着我那孙儿范慎逃课?
莫少珩:
一针就见血。
莫少珩赶紧冠冕堂皇了两句,逃了。
然后跑去找燕王。
赵棣好啊,虽然话少,但他不怼人不是。
莫少珩偷偷地问,圣人给我升了官,你那里有什么奖励没有?
新制盐工艺虽然是莫少珩发现的,但赵棣也功不可没。
赵棣答道,贩盐。
莫少珩眼睛都亮了,负责替朝廷卖官盐?
这个好,莫少珩接口就道,在我乌衣巷安排一个官盐铺子。
赵棣看向莫少珩,这是明目张胆地让他以公济私?
莫少珩脸不红气不喘,除了东市西市,现在就我那人流最多。
人人都需要的盐,当然是设置在人多的地方。
官盐铺子是有限的,其他人又不许私卖盐,所以一个盐铺子负责好大一片区域,这样的话就不愁没人进他的乌衣巷,除非他们非得跑特别远的盐铺子去买。
莫少珩本以为还得磨一磨,没想到赵棣直接恩了一声。
莫少珩一愣,赵棣也挺好说话的嘛。
这时已经有通传的公公前来宣诸官入殿了。
今日朝议,无外乎还是围绕水利,盐,洵州,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运河修建在莫少珩离开的这大半个月已经开始了。
所谓开始,并不是说已经开始修了,而是开始招工了。
今日是大朝会,负责运河修建的赵岚需要述职。
赵岚上前,禀圣人,工部已经在拟定修建的章程和计算费用,礼部已经准备好祭天仪式,户部户部的招工也正在正常进行中
这样大的事情,他自然不敢怠慢,兢兢业业,不敢出半点差错。
但在说到户部招工的时候却犹豫了一下。
户部尚书看了一眼赵岚,眉头皱了起来。
有以工代赈,又有免税制,的确也招到了一部分。
但远远不够,而且据他所知,问题还不小。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难民中开始疯传,兴修水利这一提议是莫少珩提出来的。
别看这样小的一个消息,但却在难民中炸了锅。
莫少珩要修水利了,要千古留名了,而且还是用他们洵州难民来成就他的名声。
凭什么?
将他们害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后,还要踩在他们身上来搏取这千古美名?
没有这样的道理。
加上莫少珩先前在他们面前游山玩水的一幕,到现在都让他们心绪难平。
所以除了招收到的一小部分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抵触的。
甚至因为赵岚心中急迫,在招工的时候多少有些急躁,造成了不少反抗和冲突。
这些可不都是小问题。
户部尚书也理解赵岚说招工一切正常,是想慢慢解决问题。
但他有没有想过,一但解决不了,甚至难民的反抗再激烈一点,就会引起民乱
这样的后果他户部担不起这个责任。
太子不该没跟他商量就这么若无其事的述职。
正要说话,这时,赵棣站了出来。
禀圣人,近日凉京城外,有难民不满招工事宜,多有聚众闹事。
说得很简洁,但却和赵岚的招工一切正常恰巧相反。
整个金殿都安静了。
太子赵岚说招工一切正常,而燕王说有难民不满招工,聚众闹事?
户部尚书都惊讶了一下,他虽然知道有不少难民心有不满,但聚众闹事?
赵岚直接冷哼了一声,燕王才回凉京,怕是对具体情况了解得还不清楚。
自古兴修水利,百姓心中都会有劳民伤财,强迫修建的想法,遇到些许反抗和困难也是理所当然。
在赵岚看来,朝廷已经给了洵州难民诸多好处,他们暂时反抗,但真到了不修运河他们就无法获得救济的粮食,到时肯定就会妥协,他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就能摆平此事。
莫少珩看得津津有味,他原本以为他今日就是来点卯就完事,没想到能看到这么精彩的一幕。
赵棣说了一句,仅仅是些许反抗?
说完竟然没在说话。
莫少珩都有些莫名其妙,发难的话要将对方往死里打啊,打蛇打七寸,不死也要让对方残。
众人也以为这是燕王和太子之间的日常较量,若真有什么大问题,太子还真敢隐瞒不报不成。
这是影响北凉千秋的大事,一个不谨慎,那个因为兴修水利而亡国的前前朝,就是前车之鉴。
圣人对此事的重视,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正在这时,突然有小碎步跑了进来,打断了朝议。
禀圣人,风向官梁让,有要事面见圣人。
众人一愣,凉京风向官梁让?
凉京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都等不到下朝,现在就要来禀告。
宣。上面传来圣人威严的声音。
梁让走了进来,不卑不吭,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在城门之下喧哗,似有民乱之嫌。
凉京卫左都卫袁付已经带人前去调谐,目前情况不明。
已经闹到城门下了?
有人赶紧出列,闹事之人有多少?
梁让答道,百余。
众人松了一口气,难怪只说是有民乱之嫌疑,百人还构不成民乱。
当然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毕竟民乱,就代表着圣人无德,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反抗,对圣人的名声可不好。
不过,众人一会看看燕王,一会看看太子,表情就有些微妙了。
莫少珩也在看着赵棣,这样也锤不死赵岚啊,最多让对方恶心得要死。
这时,小碎步又从殿外传了进来。禀圣人,风向官余知晓,有要事面见圣人。
整个金殿鸦雀无声。
似嗅到了一股不与寻常来的气息。
第35章 他搭起了帐篷
不过前后一盏茶的功夫,竟然有两个风向官入了金殿打断朝议。
莫少珩都不由得看向了赵棣,不过赵棣一点反应都没有,看上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样子。
风向官余知晓从殿外走了进来。
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不满修建运河招工之事在城门之下喧哗,数量已过三百之数。
嘶!
三百,已经达到了民乱的标准了。
明明刚才的消息还是仅有百余。
民乱可不是一个好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对圣人的问责。
招工的条件的确苛刻了一些,工钱少得可怜,但无论是以工代赈,还是以工代税,都是现在最好的解决方式。
难民不仅不用饿肚子,还能赚一些好处。
这种特殊的时期,处理得当,难民应该心存感激才对,这是圣人的恩德。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78576/220133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